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2024文心雕龙——风花雪月】【西海残花录】【069】【完】 - 2,6

小说:【2024文心雕龙——风花雪月】【西海残花录】【069】【完】【2024文心雕龙——风花雪月】【西海残花录】【069】【完】 2025-09-07 14:11 5hhhhh 1310 ℃

  如果去年,我肯定会对萨洛梅的遭遇深感惊讶,但现在我已经对美国奴隶主,的行事作风有所了解,惊讶程度也相应的降低,我想起中国有,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的故事,不过中国那个结局要好不少。

  离开酒吧,我顺便买了一小桶威士忌酒,打算给乔伊带回去。回到庄园,天已擦黑,棉花田的风凉得像薄纱,裹得人骨头发酥。我把熏鱼和威士忌酒递给乔伊,他正站在庄园门口站岗,背着棕贝丝燧发枪,枪口上着刺刀,在庄园门口来回巡视时,还练习几下刺杀动作,他接过东西时微笑一下:「莫林,这鱼够香!斯蒂芬妮有口福了。」我点点头,低声说:「你想办法给她做顿好的,别让她饿着。」乔伊拍拍胸脯,嘿嘿说:「包在我身上!」我瞅着他那假装忙活的背影,心想着斯蒂芬妮嚼黑面包时那慢吞吞的模样,瘦得像根柳条,这鱼得让她多吃点。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霍克船长窝在庄园的书房里,和哈克船长商量英国之行的事,两人对着海图一顿笔画,计算,要先选好航线,定好日期,然后才能启程。

  临走时,斯蒂芬妮依然不舍,但我回来了一次,多少给了她点,我下次还能回来的盼头。

  六月初的萨凡纳码头晚上,煤油灯发出昏黄的光,照得石板路湿漉漉的,像刚被海浪舔过。青瓷号和百合号的货舱已塞满棉花包,水手们在甲板上骂骂咧咧地绑索具,号子声被海风撕得断续。我拎着行装,肩上背着棕贝丝枪,靴子踩在石板上咚咚响,心跳却有点乱。

  霍克船长在船头抽烟斗,火光映得他脸像块老树皮,冲我喊:「莫林,快点!船不等人!」

  我应了声,刚要迈步,身后传来个低沉的嗓音:「朗德·莫林,留步。」

  我一僵,转身一看,两个海关警卫站在雾里,灰制服扣得板正,肩上背着步枪,枪上的刺刀闪着寒光。领头的那个瘦得像根麻杆,脸白得像刷了石灰,眼神冷得能冻死人,哼声说:「布朗先生要见你,马上。」

  他伸出手臂,指了指码头边一栋矮楼,窗户透出点昏光,像只半瞎的眼。我心头一紧,瞧了眼霍克,他皱眉吐了口烟,没吭声。我叹口气,低声说:「走吧。」

  路上这两个警卫示意我把配枪先交给他们保管,等我出来了再还给我。

  海关办公室外,木门斑驳得像长了苔藓,门框上钉着块木牌,上面刷着「萨凡纳海关」几个字,被海风吹的木牌开裂。门口另一个警卫站得笔直,双手握枪,眼神扫过我,像在掂量我是不是逃犯。瘦子推开门,冲我一摆头:「进去。」

  屋里一股霉味夹着墨水味,油灯挂在墙上,光线暗得像黄昏,影子晃得墙面像鬼在跳舞。屋子中央是张黑木桌,堆着账本和一摞文件,桌后坐着萨凡纳海关的布朗先生,卡特先生介绍的那个矮胖子海关官员,他圆脸挤出笑,眼睛却眯得像条缝,手里转着根羽毛笔。

  我被瘦子推着坐下,这是一张硬木椅,硌得屁股疼,像坐在块石头上。布朗笑得更深,牙黄得像老玉米,慢悠悠说:「莫林,别紧张,卡特先生说你靠得住,我信他。」

  他从抽屉里掏出个1个小木箱,表面刻着海关的鹰徽,火漆封得严严实实。拆开木箱后,把里面的印花纸张等量分成两份,分别装在两个雪茄盒的夹层里,装完后用邦联海关的印章加以火漆密封,再把雪茄盒重新包装如新。

  他推过来,又抽出一封信,声音低下来:「这里头是5千美元的邦联棉花债券,到了英国,按信封里的地址找人,把雪茄盒给他,拿收据回来。信封只能到英国拆,路上别他妈犯傻。你只要把这东西交给规定的领收人即可,他们自然明白,之后的事情与你无关。」

  布朗点起一支雪茄抽了一口后又说:「这两盒雪茄,你贴身放着,我看你这身大衣挺宽松,装在内兜应该正合适,遇到英国海关的人,机灵点,你自己应该知道怎么应对,雪茄盒里第一层的雪茄都是真货。」

  我接过雪茄盒和信封,觉得这两个雪茄盒像装了铅,手心冒汗。我低头嗯了声,喉咙干得像吞了沙,哑声问:「接头人是……」

  布朗摆手打断,笑里透着刀:「别问,地址里写着,干好活就行。」

  他顿了顿,靠回椅背,椅子吱吱响,眯眼说:「干成了,回来交收据,我给你两百美元奖金。卡特还说了,你这红番能公开配枪,非白人能有这待遇,够你自豪的了。」

  他笑得像只老猫,手指敲敲桌子,冲门口的警卫一摆头:「送他走。」

  瘦子警卫拉开门,枪托撞地板,咚地一声像敲我心。我提着箱子和信封起身,背上汗湿了一片,感觉像刚从县衙审讯堂出来。布朗在后头哼了声:「莫林,别让卡特先生失望。」

  我没回头,快步出了门,警卫一脸不信任的把枪递过来。夜风一吹,脸上的汗凉得像冰,码头边霍克还在抽烟,见我出来,吐了口烟圈,哼声说:「没被铐走,命硬。箱子啥玩意儿?」

  我沉默一会儿,决定还是不说了,霍克船长似有所悟,也没多问,拍拍我肩,吆喝水手开船。

  航程约一个月,六月下旬,青瓷号和百合号晃进了利物浦港。海上风浪不算大,半路一场小风暴砸得甲板像擂鼓,货舱渗了点水,棉花倒是没事。利物浦码头热闹得像赶集,汽笛吼得耳朵疼,货船挤得密不透风,煤烟味呛得鼻腔像塞了炭。岸上工人推着货车,汗衫湿得贴背,监工挥着棍子骂,码头边堆满木箱和麻袋,棉花、毛呢、烟草味混成一团。远处工厂烟囱吐着黑雾,像乌云压城,汽船的锅炉声轰轰响,像巨兽在喘气。

  下了船,我站在码头,靴子踩在湿石板上,咯吱响。利物浦的街景比萨凡纳乱十倍,窄巷子挤满水手和商贩,石板路坑坑洼洼,积水映着汽灯的光,像碎玻璃。街边酒肆门口挂着破招牌,醉汉搂着女郎走出来,嘴里骂着苏格兰口音的脏话,撞得路人跳脚。卖鱼的小贩推着木车,鱼腥味扑鼻,篮子里鲱鱼闪着银光,摊边几个乞童裹着破布,眼神饿得像狼。转角有家当铺,橱窗里挂着旧怀表和铜扣,门前站个红鼻子的胖老板,冲路人吆喝,嗓门哑得像破锣。

  霍克和哈克两艘船的水手都一起上岸,人到齐后,遇到5个穿深蓝色制服的英国海关检查人员,其中2人阻拦我们的去路,3个人上前检查我们的行李,其中1人注意到我携带的雪茄盒,我先抽出1支自己划着了火柴点上吸了一口,然后很自然的给5个海关人员每人分了一支,趁这个功夫,哈克船长上前和其中1个海关人员握手里,递上几先令的小费,在他耳边说:「给兄弟们买杯茶喝。」

  霍克船长把手搭在我肩上,对查行李的海关人员说:「这是我们船队的文书,是个梅蒂斯人,我们做棉花生意的用他管账比白人便宜。」

  两个海关人员低声讨论两几句:「这个长得白的杂种看来只是个小角色」

  「那两个船长得行李比较多,看起来更可疑。」

  于是将我的行李草草看过后,觉得没啥疑点,和普通水手一样,轻松放过,而对霍克和哈克船长的行李进行了更细致的检查,确认没有可疑物品后,让我们离开。

  这次过关让我觉得,还真如老卡特先生所预料的,我不是白人,容易被白人忽略和轻视,有时反而行事更加便捷。

  走出海关,再往前还能看到,街心有个集市,木摊上堆着面包、土豆和干奶酪,摊主裹着围裙,手上油光发亮,喊价喊得满脸红。几个穿花裙的女人提着篮子,挑挑拣拣,嘴里嘀咕着物价涨得离谱。集市边上,两个巡捕穿着黑制服,拄着警棍,眼神扫过人群,像在找麻烦。街对面是家裁缝铺,玻璃窗后挂着呢子大衣,店里灯光昏黄,针线机咔咔响,像是低声诉苦。巷子深处传来手风琴的调子,断断续续,夹着小孩的笑声和狗吠,乱得像锅粥。

  霍克船长掂着烟斗,指着青瓷号的锅炉说:「莫林,这破玩意儿烧了十年,咳得像老肺痨。换新锅炉得一个月,七月下旬才能走。」

  他瞅我一眼,嘴角一扯,「你自个儿晃吧,伦敦也好,乡下也罢,别让巡捕抓了。」

  哈克船长掏出一叠各种颜色纸张的文件,塞给我,坏笑说:「加拿大林业公司的注册纸,虚的,名字随便填,兴许用得上。玩聪明点,莫林。」

  霍克船长又递给我两张字条,写着他俩的落脚地——霍克住码头边的小旅馆,哈克在附近找了个破酒肆。我扫了眼文件,会心一笑,塞进包里。

  霍克拍拍我肩,吐了口烟:「有事找我们,地址记牢。别惹麻烦,卡特不爱收拾残局。」

  哈克咳了声,和霍克两人,一人扛起一个袋子往码头另一头走,背影晃得像老江湖。

  我甩甩头,决定先去霍克船长家,他家所在的公寓离码头最近,况且他下船时让我捎话带钱。

  霍克说他在码头跟熟人打了招呼,那人会通知他妻子,一个印度女人,告诉她,我一会儿过去。我顺着码头边的巷子往中产公寓区走,路过几家当铺,橱窗里旧怀表和铜扣闪着暗光,老板吆喝得嗓子冒烟。公寓区比码头安静些,红砖楼挤得紧,窗帘后透出烛光,街角有棵榆树,影子晃得像鬼。霍克的家是个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木门漆得暗绿,门环锈得发黑,旁边花圃里几株蔷薇开得正艳,香气甜得腻人。我敲了敲门,里头传来轻快的脚步声,门一开,站着个女人,模样漂亮得让我一愣。

  她穿着英国乡下女人的装束,灰棉裙裹得腰细,白色亚麻衬衫扣得板正,袖子挽到胳膊肘,露出一截白得晃眼的胳膊,眉眼柔得像画里的圣女,只鼻子上穿了个细金环,透出点印度味儿。她冲我一笑,嘴角弯得像月牙,细声说:「你是莫林先生?亚瑟提过你,进来吧。」

  我点点头,从包里掏出霍克托我带的钱,小袋银币,递过去说:「霍克船长让我先把这个给你,他得盯着船换锅炉,晚几天回来。」

  她接过银币,手指轻得像怕碰碎啥,脸上的笑淡了点,眼底闪过丝轻松,像卸了副担子。她低声说:「亚瑟·霍克,他又活着回来了?」声音有点抖,像在确认啥。

  我嗯了声,哑声说:「活着好好的,就是忙。」

  她点点头,咬了咬唇,低声说:「谢谢你,莫林先生。进来歇会儿吧,外头煤烟呛人。」她侧身让我进屋,鼻环晃了晃,映着门廊的烛光,像颗小星星。

  这个印度女人叫出了自己的3个孩子给我认识,两个女孩大的叫安妮,11岁,小的叫玛蒂尔达10岁,儿子叫约瑟夫9岁,他们都在附近上学,今天正好休息,在家帮着做点事。我注意到这几个孩子都是黑直发,但比霍克还稍微白一点,可能是霍克在海上被太阳晒多了才显得比较黑,长得也都比较像妈妈。我虽然去过印度,但和印度当地人并没什么接触,英国东印度公司一直对整个印度的对外贸易进行垄断,外人要买印度的东西只能找他们。

  这个印度女人说自己叫塔尼和霍克船长是在果阿认识的,那时她父亲做生意欠了一个债主很多钱,霍克知道后帮她家还清了债务,她父亲无以为报,只能让霍克从他几个女儿里任选一个,霍克船长一眼就看中了她。那时霍克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服务,他们婚后住在浦纳,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直到1857年印度土兵叛乱。

  霍克眼看战乱无法马上平息,就辞去了在东印度公司的工作,把塔尼和孩子们带到了英国来生活,自己买了一条旧的小型商船,走了一个远方亲戚的门路,到美国南方去谋生,从美国南方运棉花和烟草来英国。

  他们夫妻相处的很好,霍克在外面闯荡,每次回来都自己或托人带来一笔钱养家,但时间长短不一定,有时遇到海上风暴,交易延期了,就会晚一些回来,这样不稳定的收入,让日子难免得节俭点过,她自己在这里人地生疏,只能做些手工针织,栽培花卉,之类的事情来补贴家用,不能完全指望丈夫。

  我走进屋里一股檀香混着烤面包的味儿,木地板擦得锃亮,壁炉里炭火烧得噼啪响,暖得像春天的风。客厅小而整洁,桌上摆着个锡制茶壶,旁边几本书摊开着,封皮皱得像老树皮。墙上挂了幅油画,画的是艘破船在海上漂,风帆扯得像要裂。

  她指了指扶手椅,细声说:「坐吧,我去泡杯茶。」我摆摆手,低声说:「不用麻烦,坐会儿就走。」她没勉强,冲我笑了笑,转身往里屋喊了句啥,声音轻得像风。

  没一会儿,门帘掀开,走出来个老太太,瘦得像根干柴,背驼得像弓,穿着件灰布长衫,头发白得像霜,扎成个松垮的髻。她脸色蜡黄,眼窝深得像凹进去了,手里拄着根细木杖,颤颤巍巍地挪过来。霍克的印度妻子扶着她坐下,低声说:「这是亚瑟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嗓子哑得说不了多少话。」

  老太太抬头看我眼珠浑浊得像蒙了雾,盯着我脸瞧了半天,嘴角抖了抖像要说啥。我心头一跳,她那模样分明是中国南方人,脸上的皱纹像刻了半辈子苦,眼神却友熟悉的味儿,像在哪见过。我注意到老太太的房间里,摆放着好几件青瓷的碗碟和茶壶,看来这都是她喜欢的。

  我试探着点点头,低声说:「老人家好。」她没应,眼神却亮了点,手指抓紧木杖,像在掂量我。我脑子里闪过个念头,霍克说过他母亲是泰国华人,就算我们说话口音不同,她兴许懂点汉字,能不能用这法子试试?我从包里翻出张空白纸,借了桌上的羽毛笔,蘸了点墨水,在纸上一笔一画写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唐诗里流传最广的几首之一,我想着,若她真是华人,瞧见这字,多少会亲近点。

  写完,我把纸递过去,她接过来,手抖得像筛子,眼珠扫过字,浑浊的眼神像点亮了盏灯。她抬头看我,嘴角扯出点笑,像是松了口气。她颤巍巍站起身,印度女人忙扶她,她摆摆手,指了指客厅角落的书架,示意拿本书。那书架上堆着些破旧的书,封皮发黄,像被海风泡过。她翻了半天,抽出一本皱巴巴的旧书。

  她接过我那张纸,照着翻出来的旧书,在背面用笔慢慢抄了四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字迹歪斜,却一笔没差。

  我看完,点点头,心头热乎乎的,这老太太果真是华人,用唐诗应我,话不用多,彼此都明白了。我把纸折好,塞进怀里说了声:「多谢。」

  她冲我微微屈膝,算是回礼,脸上微笑一下眼底湿了点,像藏了啥没说出口的苦。我站起身,朝她鞠了个躬,没再多说,怕再聊下去,徒增她压力。印度女人站在一旁,鼻环闪着光,轻轻说:「她很少这么高兴,莫林先生,谢谢你。」

  我刚要出门,客厅角落跳出个小身影,穿着朴素的灰棉裙,裙摆磨得发白,脚上套着双旧布鞋,头发扎成小辫,那是珍妮,八岁的黑白混血女孩,我从萨凡纳偷运来的小女仆。她在霍克家干活,扫地端茶,瘦得像根芦苇,眼珠大得像葡萄,盯着我瞧,怯生生地拽住我袖子,低声问:「先生……我爹娘还好吗?」

  我心头被她的话戳了下,蹲下来抱住她,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皂香。珍妮的爹娘在美国南方埋头干活,黑奴身份,我抱着她低声说:「好,都好,珍妮。你在这儿乖乖的,他们放心。」

  她嗯了一声,眼眶红了点,咬着唇没哭,低头攥紧裙角,像怕我这会儿就走。我心头一软,摸摸她头,站起身说:「等下,我去叫个人。」

  我快步出了门,街角有个摄影摊,摊主是个瘦高个,戴着顶破礼帽,正吆喝着给人拍肖像。我花了几便士,请他带相机来霍克家。回屋时,珍妮还站在门边,印度女人牵着她的手,冲我笑了笑,鼻环晃得像星光。我让摄影师给她们拍了张合影,珍妮站得笔直,小辫垂在肩上,印度女人搂着她,裙摆扫着地板,像对母女。

  两人在一起站了几分钟,相机咔嚓一响,闪光粉呛得屋里一股硝味。摄影师递给我张小块的玻璃板的照片,我扫了眼,珍妮的笑浅得像春天的芽,印度女人的眼神柔得像水。我把照片小心塞进外衣内袋,低声说:「珍妮,这给你爹娘看,他们会高兴。」随后用一块毛巾包好揣进兜里、

  我冲印度女人点点头,哑声说:「多谢照顾她。」她嗯了一声,细声说:「亚瑟交代过,珍妮在这儿没事,这个小丫头很听话,又很能干,我很喜欢她。」我没再多说。

  走出酒馆,利物浦的夜风凉得像刀,煤烟味钻进鼻腔,街头汽灯昏黄,照得石板路像蒙了层油。我抓着皮包,大衣内口袋里装着邦联棉花债券的木盒硌得肋骨生疼,圣詹姆斯街的地址还在脑子里晃,但眼下得先去普莱纹商行,布朗临走前咬耳朵提的,说这家商行是英国同情南方邦联的商人之一,交易得找他们。

  我朝大道走,靴子踩得石板咯吱响,路边马车夫裹着破大衣,冲我吆喝:「先生,坐车不?便宜!」我挑了辆车厢还算干净的,扔给车夫几个便士,低声说:「普莱纹商行,快点。」他哼了声,鞭子一甩,马蹄哒哒响,车轮碾过积水,溅了我一裤腿泥。

  普莱纹商行藏在老城边一条窄巷,门脸低调,木招牌刻着花体字,漆得乌黑,门前两盏铜灯晃着暗光,像俩鬼眼。我下了车,敲门,里头静得像没人,半晌才传来脚步。门开条缝,冒出个瘦子,鹰钩鼻,眼神像刀,扫我一圈,低声问:「啥人?」

  我压低帽檐,哑声说:「萨凡纳来的,布朗介绍,找普莱纹。」他哼了声,侧身让我进,门咔嗒一关,锁得死紧。

  屋里一股墨水味夹着烟草,地板蜡得发亮,墙上挂幅航海图,边角发黄,像泡过海水。瘦子指了指椅子,哼声说:「坐,东西拿出来。」

  我刚坐下,俩壮汉从侧门进来,脸硬得像石头,手里掂着短棍,站我两边,像防我掏枪。我心头一紧,慢慢解开皮包,掏出文件:梅蒂斯人朗德·莫林的身份纸,哈克给的加拿大林业公司注册文件,莎兰公司加拿大分部的证明,邦联贸易许可文书,军需部通行证,最后还有布朗和卡特先生的推荐信,墨迹工整,火漆印红得刺眼。

  瘦子接过去,眯眼翻了半天,纸页哗哗响,像在数我剩下的阳寿,宛如地狱鬼差在填写生死簿。壮汉搜身,手重得像拍砖,从外套到靴子掏了个遍,木箱和信封被翻出来,摸了又塞回去。我咬牙没吭声,脑子里闪过张买办的肥脸,心说这帮英国佬,比国内的县衙还黑。

  瘦子翻完,递给个文书模样的家伙,那人戴金丝眼镜,拿放大镜瞧火漆印,慢得像磨刀。屋里静得能听见心跳,窗外马蹄声断续,像敲丧钟。他们折腾到下午,愣是没句准话,瘦子笑眯眯请我喝下午茶,瓷杯烫手,红茶苦得像药。我尝了口,盯着桌上文件堆。实在无聊了只能想想斯蒂芬妮那洁白的身子,和柔媚的样子给自己暗自解闷。

  天黑透了,月光从窗缝漏进来,侧门吱呀一响,进来个高个子,穿黑呢大衣,礼帽压得脸半遮,胡子修得像刀刻。他挥挥手,壮汉退到墙角,瘦子毕恭毕敬把文件递过去。他扫了眼,哼声说:「行了,还给他。」

  我接回文件,手心全是汗,心想这英国佬这是要唱哪出。他坐进阴影,月光勾出半张脸,颧骨高得像雕像,嘴角挂笑,像中国江湖堂口的总把子,慢悠悠点起烟斗,烟雾飘得像鬼影子。

  他吐了口烟,低声说:「莫林,不用见怪。英国有《中立法》,北方佬的间谍满街跑,谨慎点罢了。」声音沉得像敲钟,伦敦腔尾音拖得像刀刮。

  我压低帽檐,冷声说:「明白。布朗让我来谈棉花。」

  他哼了声,烟斗火光一闪,眯眼问:「提前有人跟我打过招呼,说你这两天要带两船棉花来利物浦,我刚才一算船期,你来的这日子果然是没差,是青瓷号和百合号吧,货况如何?打算换啥?」

  我心想他提前知道我要来,还算我什么时候到,这规矩可真是定的够死的,不过想想也对,这么大一笔钱,我难免会动心,中途要是和霍克一商量带着货逃了也有可能,他们也得防着点这个。我深吸口气,语气放平,像跟码头监工砍价:「棉花上等,干爽,没渗水。我要一百支恩菲尔德1853步枪,五百支英式1842滑膛步枪,全配刺刀和每枪200发子弹,两门12磅拿破仑炮,1000发炮弹。剩下的换毛呢、火药、钢材、药品。」

  他听完,烟斗顿了顿,嘴角扯出笑,点头说:「成,货我收了,东西按你说的办。」他顿了顿,声音低下来,「我再给你个人200英镑,现金,马上付。等你下次来,还有这个数,怎么样?下次记得还找我。」他眯眼盯着我,笑里藏刀,像在拴条狗。

  我心头一跳,200英镑一次,这老狐狸想绑我上船。我不动声色,点头说:「好,谢了。」

  他眯眼看我,烟雾裹得脸像蒙纱,问:「这些武器,啥名义买?」

  我冷声说:「莎兰公司替加拿大林业公司采购伐木工具。我会伪造交易记录给海关,你那边该有门路。」

  他哈哈一笑,烟斗敲桌,火星子溅了点,低声说:「聪明。海关的事你别管,我给你个地址。」

  他喊来手下,提盏油灯,枯黄的光照得屋子像老坟。他拿笔刷刷写了行字,递给我,低声说:「利物浦海关,码头街3号,找个叫哈维的官员,给他50英镑,事就妥了。楼下文书姓克拉克,塞30英镑,保你顺当。」

  我接过纸,扫了眼,地址字迹工整,墨味刺鼻。我点点头,收进怀里,心说这帮英国佬,跟国内的洋行一个德行,肥得流油。

  他站起身,礼帽影子晃得像鬼,低声说:「我让人给你安排住处,旅馆干净,环境雅致。你这段时间没事别乱跑,出门跟旅馆经理打招呼。」

  我心头一沉,明白这是监视,脸上没动静说:「好。」

  他哼了声,烟斗火光灭了,背过身挥挥手,像赶只狗。瘦子领我出门,递回木箱和信封,哼声说:「莫林,别耍花样。」

  出了商行,夜风凉得刺骨,巷子铜灯晃得像鬼火。绅士的手下是个矮胖子,裹着灰大衣,眼神贼溜,领我上辆马车,车厢里一股霉味,坐板硬得硌屁股。马车晃了半小时,停在码头街旁一栋旅馆前,招牌写着「海鸥之家」,漆得发白,窗帘厚得像船帆。

  矮胖子推我下车,领我进大堂,里头一股蜡味夹着烟草,地毯磨得发薄,壁炉烧得噼啪响。大堂经理是个秃顶老汉,穿着皱西装,眼袋垂得像装了铅,瞅我一眼,嘴角扯出冷笑,哼声说:「又是个外乡佬。」旁边的服务员,个红发小子,端着托盘,斜眼看我,低声嘀咕:「红番跑这儿干嘛?偷棉花?」俩人挤眉弄眼,笑得像偷了鸡的狐狸。

  我咬牙没吭声,矮胖子瞪了他们一眼,哼声说:「少废话,给他办房间。」经理翻开登记簿,笔划得纸哗哗响,丢给我把铜钥匙,哼声说:「三楼,12号,别弄脏地毯。」

  矮胖子领我上楼,木楼梯吱吱响,像要塌。他推开12号房门,屋子小得像柴房,床板硬得像石头,桌上油灯晃得影子乱跳。他咧嘴一笑,露出半口黄牙,低声说:「莫林,住得舒坦点。哦,对了,隔壁11号住的也是我们的人,有事好照应。」他拍拍我肩,眼神冷得像冰霜,转身下楼,门咔嗒一关,像锁了笼子。

  我扔下包,坐在床沿,脑子里全是那绅士的笑,抛去给海关的,100英镑一次,听着美,可每次来都得把命押上。经理的冷眼,服务员的嘲笑,像针扎在心头,隔壁那「自己人」怕是连我喘气都得报。

  第二天醒来,窗外码头汽笛吼得像野狗,阳光从厚窗帘缝里漏进来,刺得眼疼。我翻身下床,木板吱吱响,头重得像灌了铅,瞧了眼旅店大堂里的时钟,已经下午两点。

  昨晚那旅馆房间小得像棺材,床硬得硌骨,隔壁「自己人」的咳嗽声断续半宿,像在提醒我他就是来监视我的。我草草洗了把脸,水凉得像冰,下了楼,旅馆餐厅一股油腻味夹着烟草,地毯磨得发白,壁炉烧得噼啪响。大堂经理那秃顶老汉瞅我一眼,嘴角一撇,哼声说:「红番,睡到这点儿?」我没理他,找张桌子坐下,要了盘火腿和黑面包,硬得像嚼石头,配杯黑咖啡,苦得舌头发麻。

  嚼着面包,我脑子里全是昨晚普莱纹商行那绅士的笑,这日子过得真他娘的累,跑船、验货、挨搜,像条狗似的被人牵着鼻子走。要不是当年在洋行干过通事,见惯了洋佬的刀子嘴和黑心肠,昨晚那阵仗,怕是早压得我精神崩了,跳海去了。

  我咬咬牙,咽下最后一口面包,心说还有最后一件正事,得赶紧了。布朗的信封还在怀里,利物浦还有个钟表铺要找。我摸出信封,纸角皱得像老树皮,上头写着「码头巷47号,J·布莱克钟表行」。

  我收拾好皮包,系紧外套出了旅馆。经理斜眼看我,低声嘀咕啥,红发服务员在旁偷笑,像看耍猴。我没工夫搭理,推门出去,码头街的煤烟味扑鼻,马车轮子碾得石板哒哒响。

  码头巷在利物浦老城深处,窄得像条蛇道,两边红砖楼挤得喘不过气,窗帘厚得像棺布,街角堆着鱼篓,腥得呛人。我找到47号,门脸不起眼,木招牌刻着「布莱克钟表」,漆得发黑,橱窗里几只怀表闪着暗光,像死人的眼。我敲了敲门,里头静得像没人,半晌门开条缝,冒出个矮胖子,圆脸油光发亮,眯眼打量我,哼声说:「啥人?」

  我压低帽檐,低声说:「萨凡纳来的,布朗的信。」他扫了我一眼,侧身让我进,门咔嗒一关,锁得像牢房。

  屋里一股机油味夹着烟草,柜台上摆着拆开的钟表,齿轮散得像碎骨,墙上挂着几面座钟,滴答声吵得脑子乱。矮胖子指了指里屋,哼声说:「进去。」

  我握着皮包,推开一道木门,里头是个小房间,窗帘拉得死紧,桌上油灯晃得影子像鬼。胖子跟进来,接过我递的信封和雪茄盒,眯眼拆开信,纸页哗哗响,又拿放大镜瞧雪茄盒子里头的另一层封印上的火漆印,嘴里嘀咕:「没开过,嗯,邦联海关的货,规矩。」

  他抬头看我,哼声说:「坐,等着。」

  我坐下,胖子翻来覆去验棉花债券,嘴里骂骂咧咧:「这破活儿,真他妈难干。英国佬中立装得跟圣人似的,北方佬四处游说,送钱送女人,就差跪着求了。梅森先生还没到,我们这些先来的倒霉,北方佬威胁,英国蠢货还骂我们是叛国狗,呸!」他啐了口唾沫,脸红得像煮虾,瞪我一眼,像我欠他钱似的。

  我没吭声,低头盯着靴子,心说这胖子怕是南方派来的掮客,夹在英国和北方的缝里,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布朗临走告诉我,梅森是邦联的外交使节,这时还没到英国,怪不得这帮人急得像热锅蚂蚁。

  胖子骂够了,从抽屉掏出个牛皮纸信封,塞进张收据,拿火漆封口,红得像血,递给我,哼声说:「拿好,回去交差。别他妈乱跑,北方佬的眼线多着呢。」我接过信封,纸沉得像块砖,点点头,哑声说:「明白。」

  他挥挥手,像赶苍蝇,低声说:「走吧,别在这碍眼。」我拿着信封和皮包,从另一个门走出了钟表行,回头看看,觉得这地方够阴森的,耗子来了都得先打两个寒颤。

  接下来只能先回旅馆窝着,等青瓷号和百合号换好锅炉,装上货就走人。英国海关的事,绅士给的地址捏在怀里,海关的那80英镑的黑钱,等开船前一天再去,早了也是白搭。

小说相关章节:【2024文心雕龙——风花雪月】【西海残花录】【069】【完】【2024文心雕龙——风花雪月】【西海残花录】【069】【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