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前王朝传说——亚神传说

小说:创世宝典 2025-09-03 15:48 5hhhhh 6610 ℃

神弃种灭绝后的世界,也就是人类诞生、繁盛的世界,究竟是一副什么样子,无数年来都没有人做过系统的总结,更是没有严谨的科考制图工作。直到霁为编纂《天神轶事》而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定。

霁命家奴们在采集各地传说的过程中绘制了地图并记下了自然风貌,成为了人类对自己生活的世界的最早期的系统总结。也是后续无数支远征军、考察团队最主要的参考资料。

根据《天神轶事》中的地理风貌描述:第一帝国所统治的是一片广袤的陆地,南北方向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变化,由北向南越来越热,直到大陆尽头;而东西方向则没有明显温度变化。

大陆西侧毗邻一片广阔的海洋,东侧则被高耸的山脉阻隔,山脉阻挡了湿气流动,形成了显著的雨影效应。大陆内部受到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的影响,地貌复杂多样。

在大陆极南,是一片仿佛无穷无尽的森林,终年闷湿多雨,被霁称为赤道雨林。其东西延伸至陆地尽头,向南纵深至未知地带,家奴不敢贸然进入,遂折返,因无能而被处死。

而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现和总结:赤道地区强烈的太阳照射加热地表,湿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吸引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导致降雨频繁。洋流从西侧温暖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滋润了雨林的茂密植被。而雨林内部,受大陆板块挤压形成了多块盆地,雨水积聚成湖泊与河流,土壤肥沃,适合生命繁衍。

雨林北部,湖泊与河流逐渐干涸,植被稀疏,土壤因火山灰堆积而变质,形成过渡带,最终进入红土地区的荒芜地貌。火山喷发的灰烬随风北上,为雨林提供养分,形成生态上的微妙联系。

随着纬度升高、地质活动增强,雨量减少,此地板块活动剧烈,此形成火山群,频繁的熔岩喷发和地质风化导致土壤富含氧化铁,呈现红黑色。这一带太阳辐射减弱,且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炎热。西侧海洋带来的湿气在热带雨林被耗尽,到达红土地区时已转为干热气流。

红土地区向北延伸无数里,逐渐远离火山带,纬度升高,温度下降,地貌从荒原过渡到干燥的草原,再因神脊山脉的阻挡而冷却,最终连接到寒带冰原。这里是仿佛隔绝世间万物的极寒之地,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微弱,冬季极夜漫长,夏季阳光斜射,热量不足。大气环流从赤道雨林带来的暖湿气流在此冷却沉降,形成高压带,降水以雪为主,积聚成冰原。

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冰川覆盖低地,冰山与裂隙由冻结的远古湖泊演化而来,大陆东侧的高耸山脉又阻止了寒流外泄,使冰原保持纯净而孤立。这条山脉被称作神脊山脉,相传是无数死去的石巨人对其而成,如果有人能登上巅峰,则能见证到同归于尽的口巨人和眼巨人的尸骸。

大陆西侧的大洋洋流滋润了热带雨林,干热风吹向红土地区,高空寒流沉降至寒带冰原,形成完整的大气循环。神脊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强化了东西侧的气候差异。

在三位亚神灭绝了石巨人之后,便没有再对任何物种采取过如此极端的方式,因此在此后诞生的所有生物都是得到了亚神的准许而存在,它们被统称为蒙恩种。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历史残卷、洞穴壁画中记载的若干被称为“远古天敌”的史前生物。

但即使身为蒙恩之种,远古天敌还是灭绝了,即使曾经叱咤一时,终究没能逃脱命运的嘲弄,和其他孱弱的物种一样销声匿迹,没有像人类这般延续至今。

即使尚未开化的原始人类也会好奇,自身孱弱至斯,却为何代代续存,万年不灭。难道真有亚神对人类施以独一无二的恩惠?学者霁从古代传说中找到了一种看似荒诞,却别有一番道理的答案,传说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像,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甚至解释了为何女性与男性相比,数量如此稀少。

在新世界成形,万物生长之后,亚神从隐居出走出,走入清澈的湖水中,三神在湖中的倒影吸取了她们皮肤上残存的神力,分别化出十四位分身,这些源自倒影的身躯被称作水之影。她们与亚神形貌相似,皆是相貌美艳、身材纤细的绝世美人,但其美貌各有千秋,不尽相同。

三位亚神中最长者无慈,次之者慕血,最小者贪欢。无慈地位最高,因为她是第一个亚神,另两位则是她的复制品,虽然同样美丽而伟大,但诞生有先后,地位也有着些微的差异。

无慈被人类敬畏,奉为圣母女神,但她心无慈悲,冷漠如冰。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圣母女神的恩赐,而圣母可以随时剥夺任何生命。圣母无慈,心无怜悯,坐视生命流逝,不喜不悲,此乃神之意愿。在她的注视下,只有强大的生命被允许存在,因而被人类敬畏。为了令圣母女神欢喜,前王朝时代的人类部落会进行大规模的祭祀,通过斩杀奴隶、囚犯和俘虏来取悦无慈女神,令其不会将死亡降于全族。

慕血被人类畏惧,奉为杀戮女神。她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喜时大肆杀戮,屠尽百里活物,怒时焚烧大地,百年寸草不生。人类在战争时向她祈祷,但也难免引火上身,和敌人一起被慕血屠杀。

贪欢被人类爱慕,奉为欢愉女神。她欲求无尽,贪图享乐,和人类的本性颇为相合,因此被贪得无厌之人崇拜。这些贪婪之人经常打着欢愉女神的旗号大肆劫掠,不息杀人放火。贪欢到处,有人欢喜有人愁。

三位亚神分别创造了十四位水之影。

无慈在湖中的倒影衍生出十四位美女,她们继承了无慈的冷漠,在她们踏上湖岸时,水草爬上她们的大腿,将之紧紧包裹,水在她们脚下化为珍稀的水晶,脚跟的水滴凝成纤细的水晶跟。她们为世界带来了冷静、理智和漠然。

慕血在湖中的倒影也衍生出了十四位美女,她们相貌艳丽,拍打着水面,主动展示着攻击欲,她们踏上湖岸,身上的水流混杂着泥沙中的金属晶体,形成盔甲般的衣衫,脚底踩着纤细锋利的钢跟。她们欣赏着脚上的新靴,跺着地面,在地上戳出一个个坑洞。她们为世界带来了规则、威严与考验。

贪欢在湖中的倒影同样衍生出了十四位美女,她们互相嬉闹,撩动水波,跑上湖岸,被搅动的水流凝结成不对称、不规则的衣衫,将她们的身躯半遮半掩,脚上的鞋履刚一成形,就被踢掉,她们将高跟鞋拎在手里,打闹着,四处乱跑。她们为世界带来了激情、好奇和乐趣。

亚神将整个世界赐予四十二位水之影统治,她们就是新世界的新主人。为更好地服侍水之影,亚神融化了几座最为庞大的山脉,那是无数石巨人的尸体堆积而成。亚神利用石巨人化成的泥浆创造了另一种生物,被称作石之垢,也就是后来的男人。石之垢无穷无尽,是水之影永远的奴仆和资源。他们将崇拜水之影的后裔,就像眼巨人崇拜亚神一样无止无休,而水之影对待石之垢,也像亚神对待石巨人那样,毫无怜悯,也可以毫无理由。但即使贵为仙女,也不是拥有无尽权势的神明,她们同样要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付出代价。毕竟这是她们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好与坏,她们都必须承受。

所谓的水之影、石之垢就是人类的祖先,在第一帝国时期已经不再是常见的词汇,只能从市井文化中找到一些类似的说法: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诸如此类。

有了这段传说的奠基,人类中心的观念也就逐渐深入人心,甚至渗透血液,成为每个人的本能。人类形似亚神,而亚神脱胎自至高神祇,相似的形态足以说明,人类才是真正蒙受神明恩泽的物种。作为神的造物,亚神拥有几乎无尽的神威,而身为亚神的造物,水之影与石之垢也必不能令亚神蒙羞。

四十二位仙女向四面八方分散而去。她们会去到哪里,又会做出什么选择,即使亚神本尊也不知道,只有时间才能揭示。

亚神考验人类的过程漫长而严酷,人类在无尽的威胁和残酷的折磨之下度过了数万年的时光,承受了海量的死亡,但依然没有被击垮。在这段时间里,无数物种或因气候骤变而消亡,或被人类捕杀而灭绝,其余幸存的物种或四处躲藏,苟延残喘,或演化得凶猛异常,却数量稀少。人类并非没有敌手,但没有任何物种可以威胁到人类的存亡。

至于三位亚神,相传她们也化身为美貌女人,走入芸芸众生之中,感受着自己造物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也许这一切都只是她们的一场游戏,等到人类失败,世界再次陷入混沌,三位亚神会再进行一次大清洗,再制造一批新的玩具。

关于三位亚神携她们的女儿去到了哪里,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也许这就是古人杜撰的奇谭,没有真实的依据。

然而霁并不这么想。尽管证据不足,霁只能依靠大量的传说、诗歌进行推断,但她无比笃定地坚信:生活极北之地的部落崇拜无慈女神,生活在火山频发的红土荒原的部落崇拜慕血女神,而生活在南部赤道雨林的部落崇拜贪欢女神;这表示就是三位亚神传说各自的源起之地,而后来的至高神祇伊妲、殷宸、幽露,以及她们创造世界、创造亚神的故事,则是后人对失落的雅兰帝国创世神话的改编。

霁还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测:三位亚神在人间是有真实身份的,也就是说,历史上有三位女性被人类信众神化,成了统治一方的神明,她们的事迹被传送、夸大、以讹传讹,化为了神话传说,甚至不仅如此,还有很大的可能性,三位被神化的女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甚至可能相识。

起初,霁的理论并未被学界广泛认可,尽管霁的学术地位和造诣非凡,但大胆的猜测对于其她学者而言还是过于超前了。

在霁溘然长逝之后数十年,第一帝国的首支考察队才真正穿越了赤道雨林,到达了没有文字记载神秘之地。然而他们发现,那里被一条仿佛没有尽头的裂谷横断了。考察队认为没有任何手段可以跨越这条裂谷,因为它太长、太宽、太深,仿佛只有神力才能早就如此的奇观,因此将其称作神陨。

神陨裂谷宽度不均,最宽处达数十公里,最窄处也有数公里,深不可测,有些区域甚至传言直通地核。裂谷以南,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地方。

神殒裂谷的南侧断崖,岩石裸露,风化严重,边缘的过渡带生长着稀疏的耐旱植物,如刺灌木和扭曲的矮树,挣扎着生存;北侧则较为平缓,逐渐过渡到赤道雨林所在的低地。裂谷内壁布满嶙峋的岩层,深处的黑暗吞噬一切光线,偶尔可见红色的熔岩光点闪烁。

裂谷上空常年笼罩着低沉的云雾,风从谷底吹向上空,发出低吼声,像是幽露的叹息。裂谷两侧偶尔发生小型地震,岩石崩落,形成天然的屏障。

裂谷内部几乎没有任何生命,即便无法下至谷底,也可探查到极端的高温以及有毒的气体,那里是死亡禁区。

虽然一直没有人敢于尝试跨越这条裂谷,但地质学家们还是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帝国大陆作为一块理论上相对独立的板块,被东侧的巨大板块所挤压,神脊山脉就是在无数年前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隆起山脉,而裂谷则是东侧板块推挤帝国大陆,导致将其南北撕裂,形成了巨大的断层和深渊。这种裂口被称作“张裂带”,是由地壳拉伸所造成。

在裂谷附近散落着一些人类部落,他们数量稀少,发展缓慢,文化原始,在他们的文化中,这条裂谷有着独特的传说。

他们相信,至高神祇中最年幼的代表混沌无序的幽露公主在大姐伊妲创造世界、二姐殷宸规训世界之后感到无聊而躁动,于是伸手划出了这条裂谷,因为忌惮两位姐姐的怒火,她才没有将世界劈为两半。而伊妲和殷宸也因为幽露没有完全毁灭她们创造的世界而没有惩罚她。但这不是唯一的版本,还有另一个传说:最后的石巨人就是在这条裂缝下面不停向着早已离去的亚神叩拜,给世界带来地震灾害。

这两则传说都非常古老,各有信众,至于那一个版本为先,就很难界定了。

神陨裂谷的存在,加剧了大陆南北两侧的气候隔离。裂谷北侧赤道雨林的大量湿气被裂谷内的峡谷风吹到高空折返,冷却后降雨,让雨林更加湿热,而南部则因为得不到水汽的滋养而变得干涸贫瘠,因此裂谷南部的地貌多以荒漠、草原为主,与北侧的雨林形成鲜明反差。

在第一帝国时代流传的一些民间传说中,神陨裂谷以南被称作“神弃之地”,意即“神弃种”的墓地。

在考察队漫长的科考期间,不间断地揭开当地尘封的历史,大量遗迹文物被发现,队伍不得不雇佣大量当地人协助发掘,并将重要文物分批分次运往都城收藏。当地居民的生活也随着协助考察队工作而得到了改善。

考古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尽管前王朝时代蒙昧蛮荒,人类部落千千万万,他们散落在各地,群居成或大或小的部落,有时为食物跋涉,有时为领土争斗,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个部落被消灭,又有无数个部落分裂诞生,但这些部落的信仰图腾归根结底只有三个神祇,也就是无慈、慕血和贪欢。

而更加令人震惊的是,没过几年时间,分别位于极北之地、红土荒原和赤道雨林的三支考察队先后出土了三件至宝,轰动整个帝国。此时,大家才逐渐意识到:霁的猜测句句属实。

这三件至宝,乃是三位亚神——无慈、慕血与贪欢——的等身像。先保存在第一帝国都城圣殿内,为帝国臣民代代崇拜。

雕像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秋,但令人惊异的是保存相当完好,且雕刻技艺精湛,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三亚神的神性与个性,也完美展现了前王朝时期各地部族粗犷而神秘的艺术风格,在美学方面为第一帝国的艺术家们带来启发。在第一帝国各地的教堂内外,随处可见三亚神的雕像,皆是模仿这三尊都城圣殿像所制,但工艺粗陋,远不及三神像之万一。

令学界大感兴趣的是:这三座神像都非常古老,其创作者彼此之间绝无可能相识,甚至很可能祖上没有任何血缘关联,但是其雕刻技巧,美学风格,以及对人物表情、动作的拿捏,都仿佛出自同门。而最为令人震惊的是,每尊雕像底座下均有一个暗格,内中藏有浩繁卷宗,其年代久远,破碎不堪,但依稀可以辨认,应是用人类脊背皮肤鞣制。

三份人皮卷上书写了的文字毫无疑问出自同源,却又各不相同。虽然破译艰难,但可以断定的是,这些文字是从古老的野蛮帝国雅兰王朝的象形文字演化发展而来。

这些重大发现让考古学家们意识到前辈学者霁的无上睿智。正如霁的猜测,这三位亚神形象源自三位人类女性,而这三人很可能就是在雅兰帝国崩毁灭亡之际,在无数奴众护送下侥幸逃生的宫廷帝后。只可惜无从考证这三位帝后姓甚名谁,而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也很难判断究竟是三位帝后所为,还是后人不受约束、发挥想象的胡言乱语。

在这个极有可能的推测的启发之下,学者们又一次研究起霁的《天神轶事》,从中寻找蛛丝马迹,结合艰难破译的人皮古卷,试图还原雅兰帝国毁灭后、第一帝国建立前,长达数千年——甚至可能上万年——的漫长空白。

小说相关章节:创世宝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