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C00—C03,2

小说:查隆秘史 2025-08-25 08:29 5hhhhh 4710 ℃

此外,原先由皇帝隆特尔一世之妻创立的芳蕊骑士团,现今只招募女性,这无疑进一步造成了战斗力的下降,以至于被戏称为“花瓶骑士团”。

平时散朝后,内外廷大臣们会从谒见的正厅退出到位于王城正中的大广场,然后从气派的正门出宫返回上城区;汇报工作的骑士团成员或军队官员的路线则稍有不同,如果不需要进一步与大臣们商议公事,他们一般是从位于大广场一侧的王城侧门离开,搭乘马车或骑马直接返回驻地——而此刻正行走在偏廊的某位骑士显然并不属于这两类之列。

从谒见厅前往偏殿拜揖隆德帝国第一皇子马特·隆特尔的必经之路上,身着重铠的芳蕊骑士团副团长卡娜·希德在狭长的偏廊中被二皇子修斯堵了个正着。

满面春风,或者说,嬉皮笑脸的隆德帝国第二皇子修斯·隆特尔热情洋溢地迎了上来,这和止步在他身前足有近五步远的卡娜,在冷寂的偏廊正中央营造出了一股过于生分的距离感。

端庄挺拔的身姿、散发着英气的美貌、高超过人的武艺、不畏强权的品格,并以身材高大而闻名朝野的卡娜,相对于正常男性身高的修斯明显要高出一截,这一幕任谁来看都像是皇子在屈尊主动上前示好,而卡娜显然没有迎合这位皇子情绪与身份的打算。她后撤半步,平举左臂,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修斯殿下,请问何事?”卡娜微微前倾头盔,俯视着自顾自拉近了距离的修斯,一秒也不愿耽误地直入主题。

“这个嘛,有事相求——”专为芳蕊骑士团副团长打造的头盔额部雕饰着一束银光闪闪的花蕊,将窗外朝阳投射下的一缕晨光不偏不倚地反射向修斯的双眼,逼得他不得不侧过正在欣赏卡娜容貌的视线,以避开她咄咄逼人的气势——这很难说只是个单纯的意外。

“请殿下明言。”卡娜不卑不亢,只是以略带疲惫的声音机械地回应着。

“我的女战神啊,这件事一两句可说不清,不如我们找个地方慢慢——”修斯的热情完全没有因卡娜的冷眼相待而褪去热度。相反,很是自来熟的他慢慢摸到卡娜的身边,作势熟练地就要揽过卡娜的腰。

“殿下,臣尚有要事在身,如果不能长话短说,请容在下告退。”卡娜熟练地朝着修斯转过身来,借势退了半步,将铠甲胸口最厚重坚实的部分对准修斯。

“长话短说是吗?好,有人要杀我!够简练了吗?有刺客!是该死的刺客!有人要来行刺我——那些盗贼公会的杂种!再不把他们剿了,我后天晚上就要翘辫子了!根据《皇家安全法》第二条和《皇家安全法成例》的第十七款,皇家骑士团有义务优先确保皇族的安全;在皇室直系血裔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至少保证十六位皇家骑士的部署,人员抽调可就近——”修斯手足并用地比划起来,他一手掐着自己的喉咙,一手比划着砍头的动作,见卡娜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又急得接连跺脚,大喊大叫,直惹得不远处的一位侍卫都不由地别过视线。

“……殿下,如果没有其他大事的话,请容臣告退。”

望着修斯语无伦次的窘态,卡娜放下了紧绷的双肩。她熟练地一边轻声道别,同时致以过于标准的别礼,无视修斯的挽留,径自脱身离去。

卡娜的疲态可以理解。

两周后正值半年一次的大朝,这一个月来,帝都内外所有的骑士团都高度紧张。届时,隆德帝国各领各郡的领主勋爵们都将齐聚帝都,前来觐见帝国高贵无上的皇帝隆特尔三世。此刻,其中的约半数已经抵达了帝都,在治安方面万万不能有半点闪失。相对而言,这个行事荒唐胡闹惯了的皇子的一番戏言确实无足轻重。

或者退一百步,说得更直白,更功利一些,哪怕二皇子真的被刺,芳蕊骑士团也无需为此负责,任何一个骑士团只要不蹚这趟浑水就不会引火上身——只要按下消息不表,待大朝过后,对外宣布二皇子暴毙而亡,再选个良辰吉日发丧,帝国的车轮不会因为这个早就身败名裂的政治透明人物而停止运转的。

谁叫这个一无是处的隆特尔之耻生在帝国如日中天却暗潮汹涌的今日呢?

修斯·隆特尔的命运从他诞生之日起,不,应该说是从大皇子马特·隆特尔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充满矛盾和波澜。

修斯是大帝隆特尔三世,瓦恩·隆特尔的次子,由皇帝陛下深爱的皇后安德丽尔所生。不过,先一步为皇帝诞下子嗣的却是隆特尔三世的侧妃黛拉·潘提丝。

安德丽尔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她是瓦恩·隆特尔继位前在外游历的过程中认识的一位平平无奇的女性佣兵。当时年轻的瓦恩尚有两位皇兄,并无太大希望继承帝位。但因他武艺过人,身体康健,因此获准前往各地考察民情,为将来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左右手做好准备。只是世事无常,瓦恩两位皇兄先后去世,刚刚与安德丽尔相恋的他被隆特尔二世紧急召回帝都,并在四年后继承了帝位。

瓦恩继隆德帝位后,不顾朝臣与贵族们的反对,立刻迎回了安德丽尔,并封这位流民出身的女性为后,一时被民众传为佳话。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瓦恩与安德丽尔一直无后,各种谣言喧嚣直上。

即使抛却对流民出身的血统成见,佣兵这类认钱办事毫无忠诚可言的职业在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看来本就很不入流,其与瓦恩相识之前的“人生阅历”又过于复杂,且与瓦恩分别后的四年内又有诸多流言,无疑给各类谣传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帝国官方曾主动出面辟谣,但这类绯色闻言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绝于人口的,要强行压服民众又反而显得欲盖弥彰。众说纷纭之中,无形给了瓦恩和安德丽尔莫大的压力。

为了平息朝野内外的不谐之音,隆特尔三世最终高调迎娶了隆德帝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家族之一,潘提丝家族的长女,黛拉·潘提丝为妃,并在一年后就诞下了子嗣。于是,支持皇妃黛拉的呼声愈发响亮,直至有废后的声音出现,隆特尔三世不得不以极其强硬的姿态压制。

尽管圣眷未衰,安德丽尔皇后的身心每况愈下,不得不隐居在隆特尔三世专门为她在皇宫后山,即世人所称的圣山中建造的行宫内养病。隆特尔三世时常伴她左右,甚至承受着来自贵族势力的不满,有些冷落了刚刚为他诞下皇子的黛拉皇妃,但安德丽尔还是在大约一年后撒手人寰。

如果故事仅止于此,对民众而言,这一切和那些勋贵豪门中并不算罕见的“充满遗憾和唏嘘的悲情故事”并无太大区别,逝去的生命也终将沦为一段谈资。因皇后和子嗣而起的波澜会随着时间风平浪静,朝中势力的割裂会逐渐弥合,一切终将走向正轨。

然而,朝中翻涌的暗潮并未随着皇后之死而偃旗息鼓,反而浮现出诸多原先不曾纳入过众人视线,或是被强行按下的疑团。

“皇后派”也好,“皇妃派”也罢,包括摇摆不定的骑墙派在内,出乎各派预料的是,安德丽尔死前为隆特尔三世留下了一个孩子。更离奇的是,直到孩子满月,安德丽尔在隆特尔三世的怀中离世的那一天,这个孩子的存在才被皇帝公诸于世。

皇后身体不佳,隐约有离世之危的消息已传出大半年之久,但她有孕在身居然能一直被隐瞒了长达至少十个月——隆特尔三世一直没有对此作出解释,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能够将如此重要的情报封锁得如此严实,必然是皇帝本人的旨意。

这一刻,各派人士无不感受到了这耐人寻味的处置背后隐藏的寒意——陛下这是在提防谁呢,为此不惜瞒过了几乎所有人?

本就式微的“皇后派”在互相猜忌中瓦解了。讽刺的是,他们中至少一半立刻就投奔了“皇妃派”,比那时骑墙派中倒向皇妃的人还要多。

而日益壮大,势不可挡的“皇妃派”也很快碰到了钉子,一个皇帝陛下亲自打下的钢钉。

皇后安德丽尔逝世后三个月,皇帝宣布重组了隆特尔一世正式登基执政前就设立,后于隆特尔二世登基后解散的帝国情报部,并且将原先分散于军部、外交部、商业部、工业部、农业部下各情报厅的情报职能统统归于情报部的掌控下。

臭名昭著的帝国情报部可谓隆特尔一世大帝传奇生涯中的唯一污点,尤其是在隆特尔一世执政末期,权力空前膨胀的情报部如同疯狗一般将半数朝臣和贵族咬了个遍。当时最令帝国权贵们胆寒的事件,莫过于麦耶和克林德两个老牌贵族的覆灭。在帝国情报部的操作下,这两个家族遍布帝国的势力和财富先是如热刀切黄油般被迅速肢解,后又被情报部麾下的群蚁啃噬殆尽,几乎兵不血刃地被彻底消灭,满门尽没。

之后,长期深受情报部所扰,唇亡齿寒的贵族各派系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却又在情报部先发制人公之于众的有关麦耶和克林德家族意图谋反的铁证前止步不前,之后更是被情报部各个击破,一哄而散。毕竟临时的盟约并不牢靠,失去了大义名分的贵族们只能在保存实力免受牵连和被定性为谋逆的可能性之间乖乖地选择前者。

帝国情报部的重组可谓震撼朝野,但真正令诸臣和贵族们措手不及的是情报大臣的人选。隆特尔三世宣布重组帝国情报部的当日,大大方方地将新任情报部大臣请到了谒见厅中,在众人眼前颇为戏剧性地公布了她的身份——

米歇尔·冯梭。

为隆德帝国建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冯梭家族,其渊源可追溯至前朝。现如今,冯梭家族已沦落到了贵族中的最底层,但某些光是听到冯梭之名便冷汗直流的老贵族们不会忘记,几十年前掌管情报部的冯梭家族是如何在情报部被取消后遭他们反攻倒算的。

此外,这位冯梭家的长女还有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身份。皇帝陛下声称,米歇尔是一个自己认识多年的,同时也是皇后安德丽尔的“老朋友”。当在场众人不禁疑惑这位优雅大方,英姿飒爽,举手投足间颇具名门之风的女性是如何结交陛下和皇后时,米歇尔露出了她此后为世人所称道的极具个人风格的笑容,以如同现场气氛般死寂的语调陈述了自己和皇帝陛下与皇后的渊源。

她是皇帝陛下年轻时与皇后安德丽尔私定终生的见证人,是陛下与皇后结识时投效的佣兵团副长,是与陛下互相切磋剑技的对手,是与陛下和皇后并肩退敌的战友,更是视已故皇后安德丽尔为至亲的义姐。

那一刻,挂在她面容上的“狐狸的笑容”就这样永远刻在了人们的脑子里。

在帝国情报部的凝视下,朝野倒向潘提丝家族的态势一度缓和,“皇妃派”势力的扩张戛然而止。尚未投效潘提丝家族的骑墙派与自始至终保持中立的家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默契,他们出于各自的考量,齐齐止住了倒向“皇妃派”的脚步,并在之后形成了一个松散但庞大的联盟,与以潘提丝家族为首的“皇妃派”分庭抗礼。

令人松口气的,是这位新任的帝国情报部长,米歇尔女士,没有像隆特尔一世执政末期的曾祖那样,张开利齿撕咬众生。尽管她的行事风格无情狠辣,但总的来说还算是公允可靠,并没有明显的倾向和偏袒。

令人遗憾的是,雷厉风行地重组情报部并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的皇帝陛下并未让满怀期待的人们看到那个刚刚继位时意气风发的他,很快便一病不起,将国政托付给各位大臣。好在当时医学进步神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医治与疗养,皇帝陛下的病情控制得还算不错,但他已经无法恢复到过往亲力亲为,日朝不辍的状态了。

唯一能够让不同派别,不同理念的众人达成一致的是,皇后安德丽尔为陛下诞下的这位帝国的二皇子,修斯·隆特尔,毫无疑问是个真正的大麻烦。

“行~吧,既然卡娜卿不愿行个方便,那我回去慢慢和茱兰达商量吧。”

听到此言,只想着尽快从修斯那露骨的淫猥视线中脱身的卡娜猛然回首,却只看见修斯的背影在长廊的另一头一闪即逝。

修斯貌似漫不经心的随口一语,卡娜却无法置若罔闻。她立刻想起,前天晚上芳蕊骑士团在圣山山道上例行巡逻后,茱兰达便不见踪影,到今日上午,她已经连旷三班。

“旷工这么久没问题吧?我是不是该补偿她一下——”

修斯的声音从走廊尽头视线之外的地方传来,他的声音并不洪亮,却无孔不入地挤占着卡娜的意识,在她的脑袋里得意洋洋地叫喊——你表妹落在我手里都一天两夜了。

现今隆德帝国境内,要数谁的流言最多,那必然是帝国第二皇子,修斯·隆特尔;论谁的花边新闻最多,依旧是修斯·隆特尔;谈到什么人的丑闻最多,仍旧是修斯·隆特尔。

修斯的丑闻——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绯闻——自他十四岁起就如同入春的雨点般洒向帝国全境。吃穿用度奢侈靡费,待人接物粗蛮无礼,这类常见于指责“庶民之后的暴发户”的批评暂且不提,真正让人闻之色变的是他那糟糕到极点的性癖。伴着年岁日增,他的“风流韵事”越来越频密,越来越出格,可谓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流连花丛?好吃懒做?这样的定性对修斯的行径而言甚至可以说是避重就轻的包庇。毕竟如果只是单纯地沉溺女色,既无触犯律法之嫌,也不会令大多数的良家妇女闻之色变。坊间传闻中描述修斯对女性的钟爱时,往往充斥着诸如暴力、逼迫、要挟之类的元素,其中涉及的女性也往往没什么好下场。

至于修斯至今尚未被成功弹劾的原因,依据受害者的个人意愿,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事后既未失踪,也不曾表现出异样的女性。若是被迫接受问询,她们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具一份亲笔签字且格式高度一致的“皇家保密令”来回避任何问题——这种滥发的保密令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着基于《皇家安全法成例》的法理和案例出处;

二是事后依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明显有诸如遍体鳞伤、精神受创等受侵害迹象,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指控修斯的女人。就算强行展开调查,她们也只会保持缄默,同时出具一份令人费解但在法律意义上完全有效的“免责与谅解书”来为修斯开脱;

最后一类,是不愿保持沉默,主动出面控诉修斯的情。但这类受害者的诉求从未被正式受理过,甚至,她们从未被真正“发现”过。取而代之的,是受害者事后悄无声息地远走他乡,渺无音讯。严格地说,这些生死未卜的女性在法律意义上甚至不能算作是修斯的控告者,也从未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她们的消失与修斯有直接关联。虽说最后这类情况相对较少,但这种一再上演的卑劣戏码仅仅只需要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之间就足以让修斯的风评愈发臭名昭彰。

朝野颇有微词,民间视如蛇蝎——只是很少有人仔细思考,为何如此糟糕的“盛名”之下,修斯依旧能屡屡得手呢?

“荆棘宫的守备,哎,漏洞百出啊……想到就头疼呢,要是有人能帮我分分忧就好了。”

听到修斯纠结荆棘宫的防卫,卡娜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修斯的抱怨不无道理。

隆德帝都周遭的地形十分奇特险要,作为战争时期的堡垒纵然固若金汤,但现今作为一国之都则多有不便。帝都历史可追溯的最早记录是某个庞大的游牧民族分裂之后,其中的一支部落摒弃了居无定所的生活,选择在一片肥沃的依山傍水之地定居的村寨。后又经反复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座人丁兴旺的小镇。风调雨顺的数代后,小镇扩建成了城池,曾经饱受欺凌的弱小部落已经壮大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在那之后,他们将城池一次又一次扩建,将手一次又一次伸向远方,伸向如曾经的他们那样弱小的人所拥有的土地——直至开国大帝隆特尔举起反抗的战旗,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攻占此地后,定都建国于此。

立国后又经屡次扩建的帝都,现如今俨然是一座史无前例的巨城,高耸的城墙坚不可摧,临海背山的城池固若金汤。倘若大军来犯,只能绕开帝都北部的高山和东侧绵延的山崖绝壁,避过南方交通阻滞的丘陵地带,从西侧较平坦的大路强攻。他们先要攻下外城墙,之后是啃下内城墙,随后还不得不面对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王城。

王城以东,是巍峨险峻的帝国圣山,建于旧城遗址上的王城完全封锁了进入圣山的唯一道路,一条从王城东侧后门出发的勉强可以容许马车掉头的小路。

圣山再向东是巨浪汹涌一望无际的汪洋,山海交接处是一道平整如壁,堪称天堑的海涯,上下落差近百米,绝无攀登的可能。

因此,坐落于圣山半腰的深林中,为皇后安德丽尔作为休养和度假地而建的荆棘宫几乎可以说是与外隔绝,完全就没有考虑,也没有必要去考虑抵御外敌的需求。况且皇室成员暂居时,还会派驻禁军保驾,根本无需担忧居者的人身安全。

皇后安德丽尔过世后,依照她的遗嘱,荆棘宫连同十来个忠心耿耿的佣人和她收养的一位孤女作为候补侍女被一并赐给了二皇子修斯。此后,修斯便将之当成了固定居所。对恶名昭著的修斯来说,这无疑是个远离朝政是非的理想府邸,但荆棘宫也因此变得不再那么万无一失。

以圣山地势之险,当然不可能被大队人马入侵。可理论上,携带足够的食粮和饮水,从圣山以北硬着头皮翻越连绵的山脉,穿过幽深的密林,哪怕劳神费力,但只要不迷失方向,是可能直抵荆棘宫的。但鉴于这种可能性极小,宫廷侍卫和禁军不可能也不情愿长期派遣人员值守于此。修斯既无实权,又不便私自从宫外招募佣兵入驻,一旦真的被入侵,仅有一道作为装饰的栏杆外墙的荆棘宫几无防御可言——修斯两年前还曾在正式场合呈报这种顾虑,但并未得到关注,更遑论有人为他出头了。

“要不——让茱兰达和蕾拉轮番‘上阵’,一个站在床头站岗,另一个伺候老子?”

视线外的不远处,修斯旁若无人的“豪言壮语”始终牵动着卡娜的忧心。当卡娜意识到修斯是在刻意地保持距离,引诱自己折返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回到了廊道的中央,刚才与修斯碰头的位置。

“不愧是芳蕊骑士团的精锐啊,那个身段儿真不赖,啧啧啧,能玩的花样不少,还又特别耐操——”

刚刚才驻足的卡娜又忍不住向前迈了一大步,她不得不再次提醒自己,绝不能被这个显然别有用心的人渣牵着鼻子走。

修斯的手段既不神秘也不高明,不是以金钱为饵勾引良家妇女,就是逼迫为财所困的女性乖乖献身就范,之后便是对她们肆意凌辱,百般折磨。这类丑闻对卡娜而言并不陌生,可她着实没料到修斯竟已胆大包天到将手伸进皇家骑士团,而且还是对贵族名门鲁赫家族的次女下手——茱兰达到底有什么把柄落在修斯手里?

卡娜不禁哀叹,被冠以“女武神”之名的开国大帝隆特尔一世之妻亲手建立的芳蕊骑士团,早已往日不复,名存实亡,成为了塞满关系户的名利场。

皇帝隆特尔二世执政中期,失去了情报部的约束后,逐渐膨胀的军部掌控了芳蕊骑士团的实权。之后颁布的不再强制要求终生服役,以及只招募女性团员的政策,更是令骑士团的战力急转直下。彼时,尚未恢复元气的各大贵族派系们疲于自保,为了重新扩张势力,他们只顾着竞相举荐裙带,将各自家族的子女安插进帝都内的两个皇家骑士团,将骑士团变成了各大家族可以廉价获取终生骑士勋的镀金池。

芳蕊骑士团自团长以下阶级森严,有权有势的名门派系在团内各自结成一派作威作福,旷班怠工、欺压下属、收受贿赂司空见惯。而出身下层贵族或是平民身份的团员则常年受到排挤,被呼来喝去之余,往往还要背负着更加辛劳的工作。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了争得终身骑士勋的名额,在入团时便立下誓言,为骑士团奉献终生。而出身名门的团员服役期则一般不会超过五年,之后便可得到皇室授勋,“光荣”退役。

“茱兰达的那几个跟班里也有些姿色不错的,下次让她介绍介绍,话说最近骑士团的小妞儿还挺好上手——”

听着侮辱性不断升级的发言,卡娜几番想要追上修斯给他一耳光,但一想到此事中的诸多蹊跷,又生生将胸中的怒火按捺下去。

想起茱兰达这位平日行事张扬,蛮横无礼的表妹,卡娜心里有倒不出的苦水。卡娜·希德的出身并不算低,希德家自大帝隆特尔一世建国时便已奠定家业,之后更是在隆特尔二世执政期间立下过大功,但和开国元勋之一的鲁赫家族相比还是逊色不少,且希德家本就是鲁赫家的分支,天然就矮了一头,更不用说卡娜是希德家的庶出之女了。不过,鲁赫家族对姿容端庄,武艺出众,年纪轻轻便担任芳蕊骑士团副手职的卡娜很是器重,重视她的程度超过了自小便性格顽劣的茱兰达,甚至传出过想要过继卡娜到本家的传言。

摄于卡娜的威望,茱兰达平日在人前对卡娜还算是抱有一个骑士团下属应有的敬畏和服从,私下却跋扈无比,背地里更是阳奉阴违。她出身高贵,平日出手又阔绰,入团后很快便纠结了一众势力,不到两年又升任队长职,在芳蕊骑士团中自成一派,很有影响力。

卡娜对这般现状毫无怨憎,她更多地是怀着作为年长者和领导者的心态,对这位难以管束的表妹和她麾下的姑娘们抱有无法割舍的责任感。奈何长期远离前线的安逸生活钝化了骑士们的肉体和意志,疏于武勋的骑士团很快便退化成了光鲜亮丽的仪仗队,先辈们恪守了近百年的清律形同虚设。平日浓妆艳抹、长发披肩者不在少数,与异性在大庭广众下出入风化场所更是屡见不鲜。

“骑士团的薪水也够寒碜的,才丢下几个金钿,她们就迫不及待地张开腿喽——”

卡娜不禁暗忖,茱兰达是在两天前率队于圣山巡逻时去往荆棘宫的,当时与茱兰达一同巡逻的骑士们绝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此外,当巡逻队从王城东门返回收队时,宫廷侍卫一定会清点进出圣山的人数。略施好处让值守东门的侍卫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难,但这样做的人必定是当时陪同茱兰达一道执勤的团员们。难道说,当晚与茱兰达一同执勤的团员们中也有人早就落入了修斯的魔爪?

狭窄的偏廊中,修斯中伤芳蕊骑士团的污言秽语不断回响,卡娜恨不得堵上双耳,不去理会修斯露骨的挑衅和引诱。她只能艰难地重整心绪,逼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此处,赶往大皇子所在的偏殿。

她并非不担忧茱兰达的安危,茱兰达毕竟是鲁赫家的人,卡娜想当然地认为就算是以皇子之尊,修斯也不敢过于造次。

但卡娜仍做了最坏的打算,倘若最糟糕的情况已经发生,那么此刻就算赶上修斯,强行逼问他茱兰达的境况也已无济于事。不如待会如实禀报大皇子,必可保茱兰达无虞,一切也都会得到公正的审理——英明的马特殿下不会坐视不管的。

*************************************************************************************

注解:

1 历法:隆德帝国使用自古流传的“更历法”,一年为12月,每月30日或31日交替,每日24时,全年合366日,周而复始。

2 廷臣:(1)隆德帝国当朝未设宰职,国政由皇帝本人执掌,内廷与外廷诸大臣辅佐;

(2)大部分外廷大臣直属于对应的内廷大臣,如贸易大臣直属于商业大臣、技术大臣直属于工业大臣等,亦有少部分皇帝直接任命的外廷大臣,如公共大臣,直接向皇帝本人负责;

(3)内外廷大臣多有兼任隆德帝国各部首脑职,如内廷农业大臣兼任农业部长,外廷公共大臣兼任公共部长等,但这种关系并非一一对应,后文将详细阐述。 

第二章——

三年前,卡娜投身芳蕊骑士团的第九个年头。

凭借出色的功绩,以及数个大贵族和退役的原芳蕊骑士团副团长共同举荐,一向以“循规蹈矩的骑士”之姿示人的卡娜众望所归地接任了副团长之职。可当整个宫廷和贵族们都以为卡娜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下一个代表贵族利益的提线木偶时,十六岁便效忠骑士团,隐忍了九年的她在那时完成了惊天之举。

卡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骑士团的入团标准大大提高,并依照法例赶在招募期之前五个月公之于众。以至于贵族们亲眼看到卡娜遣人呈到府上的芳蕊骑士团招募状时,还以为那只是她新官上任后某种故作姿态的表现;其中的一些人更是毫不遮掩地在公开场合讥讽刚刚踏入官场的卡娜出身卑贱又自作聪明,相对于她的上司,那位收受贿赂熟练得如同呼吸一般的出身名门的芳蕊骑士团正团长布尔登·珐尔,这出欲盖弥彰的把戏实在是太过稚嫩。毫无警觉的贵族们早已习惯了走过场般的骑士团入团测试,根本没把卡娜的警示当回事;即使稍稍对此有些顾虑的,也不过是大大加码了考试前几周照例送到骑士团驻地的礼品份量——他们很快就为这样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那年,卡娜·希德第一次主持的芳蕊骑士团入团考试中,史无前例地淘汰了近七成来自贵族派系举荐的人选;相对的,那一年芳蕊骑士团从帝都卫兵和其他下级骑士团的申请者中招募到了有史以来最多平民出身的骑士团员。

如雪片的信函接踵而至,堆满了骑士团长的书案。各大贵族派系难得一致地向宫廷施压,控诉卡娜的独断专行,要求撤去她的副团长一职,并且推翻这次的入团测试结果。

骑士团正团长布尔登女士哪里想到一向勤恳本分,多劳寡言的卡娜竟会闹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动静。因为这回收到了远较往年更丰厚的贿金,尚乐不可支的她一下陷入了左右为难之境。出身名门珐尔家,布尔登表面上是中上层贵族的利益代表,真正的靠山却是帝国军部,于治军一窍不通的她完全是在军部的支持下才能坐稳这个位置。

按照骑士团内的职能分配,正团长负责重要人事和所有对外事务,以及涉及军务的重大决策。理论上说,布尔登的确可以直接上报内廷,请求彻查卡娜的失职,撤去她的副团长职,甚至将她赶出骑士团。但这样毫不遮掩地为贵族们站台,无异于对军部的背叛*3;反过来也是一样难堪,如果直截了当地驳回贵族们的诉求,怕是以后珐尔家族在贵族间都要抬不起头了。布尔登别无选择,只能竭尽全力拖延,一边敷衍贵族们的质询,一边苦苦等待来自内廷的决断*4。

新入团的骑士们也一样惴惴不安,大部分平民出身的团员们担忧这次的入团测试结果会被取消;小部分通过了测试的贵族出身的团员也在顾虑,万一卡娜被撤职,自己是否会受到牵连。

等候宫廷裁决的这十几天里,看起来最为轻松的反倒是卡娜本人。她没有浪费任何时间,考试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针对新团员们的集训。她的训练一如往常一丝不苟,仅仅数天便以精湛的武艺和非凡的气度折服了那一批入团的新人。她一方面安抚平民出身的团员,赞扬她们的实力配得上芳蕊骑士团之名;另一方面鼓励正迟疑是否要及时和自己划清界限的贵族团员们大胆作出抉择,因为她们是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通过选拔的她们毫无疑问地要比那些被淘汰的人更为优秀。

“你们的锻炼和技艺不会背叛你们,芳蕊骑士团的大门始终会向你们这样真正优秀的战士们敞开,姑娘们,我永远为你们骄傲。”——有时,打动人心的话语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卡娜的一往无前为她赢得了意想之外的盟友。

由向来以公正无私而闻名的律法部大臣牵头拟就书函,再由军部出面呈递和转达,内廷“委婉”地回绝了发难的贵族们。内外廷一致认为,卡娜·希德提前五个月就将本次骑士团的入团标准公之于众,且无人向官方提出异议,那么此等行为就完全在她的职权范围内,于法理上也有例可循,并无不妥。

小说相关章节:查隆秘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