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水面以下(短篇部分),回忆录,或者……,3

小说:回忆录回忆录回忆录或者…… 2025-09-10 15:55 5hhhhh 9070 ℃

我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婊子。

然后我就有了大概思路了,那时比现在年轻,虽然只是在工作之余写但还是进度很快。

哪怕是带着镣铐跳舞也好,但是我并没有被完全束缚住,因为我是我。

我在写我自己的那一段是没有被束缚的,所以连带,其它的细节也就都容易串起来。

我被规定了行凶者是美儿的男友,这也是符合逻辑的,但是还不够,我要做主导者,起码是自己死亡的主导者。

这是我对于自杀这件事的执念,我总是不能忍受自己的性命在我不甘心的情况下被别人拿走,我必须自己来才可以。

所以,这又是一个突破,主角(我自己)是幕后黑手,反派。

在写这个故事的同时,我在进行SG的三修(这是《死亡快感》变成Suicide Girls的过程,很多地方近乎是重写),也因此在写Suicide的一些番外,包括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冰雪女王》。

在那个故事里主角也几乎是反派,但是反得不彻底。

这两篇故事是有相互影响的,而且,我本来也不是是么好东西,这么写我不单一点压力和不适感也没有,反而有些爽感。

毕竟,我故事里成百的人其实都是我杀的,也没少因为这些杀戮和死亡而性高潮过。

现实里我也杀过,杀过我自己的孩子。

作为恶人,我让自己成为了“路依”,这个名字实际上也是“泪”的谐音,在《猫眼三姐妹》里大姐来生泪的泪字,读法就是るい,换成罗马字也就是Rui,读出来就是路依这个名字。路依的一个身份是从婊子一点点起家的女强人,另一个身份就是冰文作家泪千行,也就是之前和Amy在同一个圈子里的朋友。

而关于男主角,委托者没有限定他的身份,所以我让他成为了我的弟弟。我一直是有乱伦情结的,但是生活里并不明显,我没有兄弟,其实和父亲(确切地说是父母)关系都不好。

但是我还是会遐想。

《冰雪女王》里,我尝试了父女乱伦,而这个故事里我尝试了姐弟。

这是路依的路字的来源,为什么不是更普遍的“陆”字。因为这个男主角要杀死并干遍这三个女人,而在从前时代的那些冰文里,特别是张敏姐的故事里,总是有一个叫做“路明”的帅哥承担这个角色。

所以是路,而不是陆。

顺带说这也让我有了后面把这套文的作者归结到《死本能》里的作家“陆依依”身上的理由,当然这不是这段回忆录里的内容,以后再详细说。

当然男主叫做路明就没意思了,我换了一个押韵的字,路平。

当然有谐音,“月亮脸”好心狼人莱姆斯·卢平教授。

这是和《月亮知道这一切》点题的。

月亮会让人发疯,也会让狼人彻底狼化。

接下来的创新是视角的变换,我从Amy的视角开始,在Amy死后切换到美儿,美儿死后切换到路依,故事在每个人的视角中一层一层展开也一层层加深,把之前的所谓真相覆盖掉,也把之前留下的一些疑点解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其中Amy是最简单的,她背着阿泪和美儿做爱没什么不对的,因为她和阿泪也只是朋友,而Amy的这种开放关系甚至都不能称为罪过。

而美儿就不一样,她是设计者,而且她也很贪心,她想占有所有身边这几个人,而且是想居于主导地位的。

但她们破了路依的底线,因为她们抢了路依的东西(路依对弟弟的眷恋和占有欲是很变态的)所以路依害死了她们两个再借弟弟的手满足了自己的死欲,顺便用毒药把人格分裂的弟弟也清理掉。

而过程就是这篇文,在故事里这篇故事的前三段,也就是三个女人的死几乎是她策划好的,故事在她们死掉之前就贴出了、

说实话,我知道读到这里时委托人说不定已经会觉得我很危险,可能会很不舒服了。

而弟弟的那段POV则是最后从我笔下直接流出来的,包括对姐姐的情感,包括了杀死母亲这样姐姐都不知道的事情。其实写到这里时我已经不能控制自己,这些情节几乎是自己从我手下流出来的。

必须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

我记得我写完第一段Amy的剧情后发给过她看,她很不以为然,说这不是我的水平,这只是一段再平常不过的官能文字(当然她礼节性地夸了一句写得还不错)。而到后来,全篇完成时我再给她看,她收回了之前的话。

当然,以后再读的时候,她似乎已经忘了这篇文,而且,也觉得这篇文平平无奇了。

我的故事很难入她法眼,这个故事算是半次获得了她真正的夸奖。

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三篇,到我写第六篇的时候,我也在故事没完结时发给过她,她给出了和这篇故事相同的评价,当时我还有点小期待,在第六个故事完整之后也发给了她,但是这次奇迹没有发生,她连回都都没有回我。

可能是读不下去吧。

扯远了,总之写完之后我交卷了,让她们提修改意见。

没错,那个时候是没有尾声里那个反转的,然后……

其实我早该想到,或者我隐隐有想到的,所以才有了结尾的恶搞,让AI以为这是个灵异故事,还蹭了一把“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的热度。

可以复活的Amy是魔女,蜘蛛杀手黑寡妇的投影,在SG宇宙里,她其实的设定是基于从前的杀手黑寡妇克隆出的一系列克隆人,所以她杀死过不少的自己,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取过这些死者的记忆(有点超现实,但是只能如此)。另外,她自己也是个善于用药物装死的人,那种药物是可以让她的循环几乎完全停止的,类似朱丽叶吃的那种药,但是可以被奸尸者的性交唤醒。

当然这个故事里Amy不是用这种药复活的,这个故事本身就可能有灵异,因为它被最终确定不属于SG-死本能主宇宙,而是《死本能》里某个死去的冰文作家陆依依的一系列作品之一,为了她的朋友,也即主宇宙里那个可以“复活”的Amy写的。

最后的最后,故事写完之后我就几乎和这两位委托者断了联系,艾美儿慢慢消失了而Amy也没有再怎么理过我,而直到我的P站账号被炸,都没有看到过她们的任何回复。

反而K对于这个故事很上头,还一度把自己画笔下的一个人物命名为路依,可惜那部作品太监掉了。

许多年后《上海堡垒》上映,恶评如潮,但我始终对里面鹿晗的战友路依依很有感觉,主要是因为这个名字。而她这个人物写了番外篇,我以为她也是至少有一部分因为这个名字,或者想起了《月亮知道这一切》这个故事的,但结果不是,她在那时已经完全把这个故事忘记了。

没办法,这个系列里大部分文写完之后都是这个结果。所以后来,我在《死本能》里让陆依依同志在自杀(确切的说是辅助自杀)前的遗愿就是再见一见Amy为代表的几位委托者,但Amy最终和她错过了,陆依依只能带着遗憾死去。

不爱哭的神经病伍凌同学为此哭了一场,这是我为陆依依哭的,也是我为自己哭的。

扯远了,这些要回忆到《死本能》系列的《月亮》一节时在详细说、

好在,现在都过去了。

这段回忆陆陆续续写了好几天,今天,委托集For Someones正式完结。

让我稍稍欣慰的是最后一个故事委托者的评价还不错。

适可而止,适时而死,不要贪得无厌。

已经可以了。

2025.3.11

故事新说 之 四象

这个故事写于2023年10月,是我给她的生日礼物,一直到2023年,她的每个生日我都会写一个故事给她,每个故事中都有两个女主角。

最开始的时候,不管换什么名字,其实主角都是她和我,比如《No.100》里的Hitomi和楚芊芊,《极乐》里的夏瞳和阿茜,《刑雪》里的血(小雪)和西天王,还有《织梦》里的小雪(潘金锁)和苏玉韵。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她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后来的交流里,她更是比起我在故事中以她为原型写人物,还是我自创的形象更能打动她,希望我更多的去写独立的角色。

于是,在2022年秋天,我写了《锦魂》,而后2023年则是《四象》,里面虽然还是双女主,但已经不再是她和我。当然,这似乎也没让她可以多喜欢这些故事一点,没办法,我始终写不到她的心里去,触动不到她,甚至比不上别人随便写出的寥寥几笔。

作为作者和爱人,我很失败。所以2024年她生日时我换了别的类型的礼物给她,因为再写这些她不喜欢的东西强迫她读,就是折磨而不是礼物了。

所以《四象》虽然不一定是《故事新说》这个集子的最后一篇,但应该是我在她生日时写给她的最后一个故事。

嗯。

《四象》也属于《故事新说》,新说的是《封神演义》里万仙阵和其他相关的故事,作为主角的两个女人是龙吉(原著里称为龙吉公主)和金灵(原著里一直是叫金灵圣母)。在原著里,她们一个是被贬的瑶池天女,一个是截教的随侍四仙,两个人的身份都相当高贵,起码如果用玉虚宫三代弟子清源妙道真君杨戬做参照物,通天教主的弟子金灵与杨戬的师尊玉鼎真人平辈,杨戬要称她一声师叔,而杨戬在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初见龙吉公主时,也是以弟子自称,称龙吉为娘娘,而称龙吉的童儿为道兄。她们在原著中的唯一一次见面是在万仙阵,主持阵图的金灵圣母用四象塔把冲阵的龙吉公主打下马来,使之被万仙阵里的截教群仙乱刃杀死,顺便用龙虎如意打死了龙吉的丈夫洪锦。

仅此而已。

金灵圣母杀死龙吉之后不久,在阐教破万仙阵时,独战三大士之际,被燃灯用定海珠偷袭而死。

在封神榜中,金灵圣母被封为斗姆元君,斗部的第一正神,群星之首,比名义上的群星之主“紫薇大帝”伯邑考地位高(紫微也是星,也归斗部,这个大帝更像是个傀儡)。而龙吉公主是“红鸾星”,在紫微命数里主管婚姻与喜庆(另一为主管类似权柄的是“天喜星”,纣王,而广义的“桃花星”是高兰英,虽然紫微里没有桃花星,桃花是两颗正桃花红鸾天喜和两颗邪桃花咸池、天姚,同样,邓婵玉封的“六合”也似乎没有对应的一颗星,而是讲星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洪锦是“龙德星”,主贵人。

这是“故事”,也就是背景。

她从前写过一部长篇半文半白的《喋血封神》,此后也有一些其他的短篇,这让我知道她不齿周而同情商(我和她都在一定程度上钟情于失败者,而她比我更甚很多),为妲己(被斩首之后挂在小白旗上的)被妖魔化鸣不平,而一众封神的女子里,她最喜欢的是邓婵玉、高兰英以及龙吉公主,还专门曾经写过龙吉公主在万仙阵里被杀的场面,K也为此给她画过描摹龙吉死状的插图。

其中,邓婵玉和高兰英是典型的刀马女将,而龙吉身为天女,更擅长的是道术。当时我选了龙吉公主的题材,当时还想着以后再写邓婵玉和高兰英的故事来着。事后看,我其实根本搞错了,所以,也没有再浪费以后的题材。

至于为什么搞错了,后面再讲。

总之人就是这样,快要死了,回头的时候总是会看到诸多遗憾,一些是通过努力可以弥补的,另一些可能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这一辈子,没能写出触动她的东西,真的很遗憾,而且,做不到了。

或许是我还不够理解她,也或许是我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总之这也是一种求不得,我最后也只能带着这遗憾死去。

唉。

说回到故事本身,当时确定了写龙吉这个选题之后,我就开始研究这个人物,一如既往,我发现了其中的大量空白和疑点。我忘记了在自己哪篇文章里曾经提过(最近的记忆力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好,特别是越近的事情就越记不清楚,而久远的却历历在目。这是脑子也老了的信号,我必须在其进一步退化之前使其停止,这于我来说很重要),《封神演义》的一大特点就是设定足够大,留白足够多,就如同早先智冠的RPG《金庸群侠传》一样,给了后人许多破解原游戏架构制作mod的机会,龙吉公主也是,比如以下几点,我按重要性排序:

1.身为地位超然的瑶池天女,为何会被“封神”?而且是在最后莫名其妙没有原因不听指挥地夫妇俩冲进万仙阵里送人头?事实上万仙阵本身几乎是阐教和西方教联合收割截教人头(阐教拿死掉的去封神,西方教度化活的三千红气客去做苦力,当然还有个莫名其妙喂了蚊子的龟灵圣母无处喊冤)的场景,阐教和周阵营几乎没有什么写出来的损伤(不知道后来那些莫名其妙上了封神榜的黄明周纪们是不是死在万仙阵里,起码名字后面没有加“万仙阵亡”几个字)。除了龙吉和洪锦,一个瑶池天女和一个师承不明的截教弟子。

2.龙吉和洪锦的诡异结合。不是身份地位相当(洪锦几乎是个绣花枕头,被龙吉公主完全克制,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俩是在阵前玩SM游戏由龙吉扮女王),也不是两情相悦情不知所以一往而深,而是出了个月下老人,用一条红线的宿命论就让两个人不明不白地做了夫妻。

3.龙吉和杨戬的诡异见面。杨戬作为三代里的精英,精明强干,偏偏在土行孙一站去惧留孙那里求援时两次跑错路(我理解学道时十二金仙的弟子说不定也串过门的,没串过也至少不会迷路),否则在吕岳瘟乱西岐封城时,去火云洞拿奥司他韦和疫苗的杨戬也迷路的话,武王姜尚恐怕都要因病医治无效,从感染变死亡红码变黑白了。

4.龙吉因何被贬。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古代小说里这样被贬下界的神仙太多,就和接受纪委监察调查之后拿下的官员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有问题都有凡心,说你动了你就被贬,没什么商量的。

总之,以上几个点的留白决定了故事的主线发展空间,而“洪锦”这个名字则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在2022年,也就是《四象》的前一年,我写了《锦魂》,主角是聊斋里的素秋,她在原故事里善于剪出纸人或者别的生物让之变活,而我在故事中把她设定成一条蚕,把纸变成了她吐丝织的锦,而那把剪刀则设定成了封神里的金蛟剪,作用是截取魂魄,而锦字也是可以拆成“金”与“帛”的。

锦,也是洪锦的锦。

那么如果索性把洪字也拆开呢?那就是水和共,简化字繁体字都一样。

水,共,金,帛。如果按照这个拆字,那洪锦岂不是连接“水”和“金”的那一片帛?

《故事新说》系列是共享世界观的,所以洪锦也可以由是金蛟剪剪出的一个帛人,上面附带了“作者”的截下的一段魂魄,以此来做成“水”和“金”连接的媒介。

水,自然是龙吉公主,她法术是水系,法宝中有雾露乾坤网和四海瓶,正式下场的第一战是扑灭西岐大火杀罗宣。

那么“金”呢?原著中以金为名的女子并不多,大概只有金光圣母和金灵圣母两个,而金灵圣母又是在万仙阵里杀死龙吉的人。

她们之间自然可以有很多故事讲。

至此,选角确定,故事的基本框架成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龙吉冲万仙阵是为了金灵,要不就一起活,要不就一起死,而金灵用四象塔则不是为了杀龙吉,而是镇压,让龙吉在塔里经历从前印象最深的四重幻境(四象),希望她迷失在里面等到万仙阵破再出来,虽然到时她自己和许多人都已经死了但是龙吉起码还活着。

龙吉最终勘破幻境,斩碎了四象塔也想起了一切,让洪锦的灵魂回归并补完了金灵,协助金灵完成大事。

当然,她们两个都死了,头颅都被斩落下来。

可能不少人(包括她在内)都觉得这个CP太突兀,不符合大家的基本预期,就如同在哈利波特里硬要撮合贝拉特里克斯·来斯特兰奇和尼法朵拉·唐克斯搞百合一样。

但是,我觉得这事情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或者说是命运。

原著里的金灵圣母地位很高,但是和通天教主旗下的其余几个徒弟一样扁平(多宝道人稍微有点性格,其次是火爆脾气的龟灵圣母),反而是她的两个徒弟都是性格生动的角色,一个是悲剧英雄太师闻仲,一个是智商不在线的代表巨婴余元。

书里没有写,但是金灵圣母显然是偏爱前者的,甚至还给前者算过命,告诉他一声逢不得“绝”字。

于是闻仲死在绝龙岭,火克金,作为金灵的徒弟,死在云中子的通天神火柱和燃灯的紫金钵盂下面。

这种算命其实更像是谶语,说“逢不得”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一定会死在上面”,只不过没办法说透。

金灵圣母没有下场救闻仲,因为救不到,是命运。就如同道德真君之于黄天化,惧留孙之于土行孙一样。已经算到了看到了,但是命运如此,只能看着其死去,而命不该绝的时候死了也能复活(黄天化下山时就被复活过一次)。

命运,并非自己努力而是被他人(上位者)注定的命运,那张注定好的封神榜,谁也逃脱不了,榜上有名的都要死。

我的朋友,也是我在切腹和很多方面的老师吉光先生说过,封神的故事最让人不快之处就是这个命中注定。只要封神榜上有名,万般挣扎都是徒劳。

我也不爽,关于封神榜的故事大多如此。

开创了“洪荒流”的《佛本是道》,多出了周青这尊圣人,打得天崩地裂,重定了封神榜,重新封神,然则榜上有名的还是要死,所以在故事结尾,开始封神之前差了榜上有名的龙女敖鸾未死,为全封神榜开始封神,敖鸾横剑自刎。(这是我在这本书里唯一被打动的情节,在这里记述了,就不把这本书纳入《为了忘却的纪念》,谅。)

而另一部我更喜欢也启发了我的同人作,澄凛的《狂然封神》里,命运也是不能更改,系统在身的纪云晓帮助姜尚救下了大多的人,闻仲、飞虎和赵公明成为朋友,郑伦没死,土行孙邓婵玉张奎高兰英两对夫妻过得很开心,黄天祥更没有英年早逝被风干尸体,然而最后,姜尚还是把他们一起绞杀装入封神榜,先死后封。当然作者说这是让他们躲过天劫的方式,但因为这本书的第二部“天劫篇”没有写完(至少我没有读到),所以这些人依然死在封神榜里。

而且,不只是封神榜,现实里也一样,就如桥处在《侯卫东》里说的,“有人叫干部为二指干部,一条免职,一条任职加在一起,正好是两根手指的宽度。”当然这两根手指也不是自己的手指,而是上位者的。

所谓人的命天注定。

更不用说在战争里死去的士兵或者老百姓,决定他们命运的往往就是少数一些人的利益与野心而已。

这和封神榜是没有区别的。

因此,我把“命运”作为了《四象》的大主题,想探讨一下人的命运到底该不该由上位者决定,上位者自己是否永远在棋盘之外。还有,是否有一种命运对所有人都基本公平。

答案是有的,兰陵笑笑生王世贞先生的大八字:我知人人都是要死的。星空啊这明明是九个字,我查了不少版本怎么数都是九个。

所以我在故事里改成了“其实人人都要死的”),把她作为了金灵(我不会叫她“圣母”,而龙吉也不会叫做“公主”)的口头禅。

“大八字”是我儿时从冯梦龙的《笑史》或者《太平广记》之类的书里读到的。其实不少别的文学作品里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坑王叔叔马丁在《冰与火之歌》里的Valar morghulis,或者大刘在《三体》里说的死神永生。

不过我写那个开头的动因是王世贞,所以这不是对于马丁或者大刘的致敬。虽然她总是不屑于致敬这个词,但我的致敬也是有原则的。

故事里,金灵是窥见命运的。基于她后来被封的斗姆元君神位,我把她设定成了一个喜欢看星星的也喜欢思考的女子,因为喜欢深邃的星空所以思想也深邃开放,虽然封神世界不分文理,但是她很有理科思维,相信大爆炸理论,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在大爆炸里浴火而生的(道家思想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也有大爆炸的意味在里面),同时也很有实验精神,会研究法宝的不同功能。这些理工的思维有点像是我但也不完全是我。

我其实也把自己“截”开了,灵魂的部分给了金灵,肉体的部分给了龙吉(特别是短头发和茂盛的腋毛和阴毛),而金灵的形象和龙吉的骨子里则更像她多一些。

我很喜欢这两个角色,特别是几乎从无到有的金灵,我觉得她很可爱也很可亲。而龙吉,我则很爱她,很爱很爱很爱。

这是我投入了自己的感情的两个新的形象,水乳交融的形象。当然,我写得不好所以她不喜欢。

于龙吉,一度的短发形象太过现代,她无法代入,虽然我是短头发(后来是光头)她始终喜欢长头发的(正常,戏台上的刀马旦都是长头发,而且被杀头的时候会水发,这是她迷的。不过到我死掉的时候我估计会有很长时间不剪头发了所以会带着长发去死),虽然我觉得短头发的龙吉和披甲横刀明明是一身道术的法术却要拼物理攻击的龙吉一样怪,一样不是传统的龙吉,但是她喜欢的是后者,哪怕我在故事最后让龙吉变成了这个形象也不能挽回她的喜欢。

而于金灵则更简单,因为她与金灵不熟,而且因为金灵杀死了龙吉所以没有好印象,再有是对于法术系的怪力乱神无感,所以没办法读进去。

简而言之,两者都太另类,所以没办法代入。

没办法。

虽然我在《四象》里面用自主的死亡对抗了一部分命运,但是这件事我对抗不了,只有停笔不写才能对她对我都好。

因为喜欢这种事假装不来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偏我又很敏感,于礼节性的喜欢察觉得很清楚。

命运如此。

说回来,《四象》的世界观是这样,商周大战要死很多人是为了填平天劫,要死足够当量的人(修仙者的当量大),因此,上面的几个老大推动了商周的战争,同时定封神榜,让一定数量的凡人和更多的修仙者为了“天劫”在这场大战里死去,榜上有名的人会死,而谁榜上有名则取决于几位老大的态度,其中元始天尊最积极,对封神榜随意的利用得也最多,除了剪除截教势力之外,比如金灵和龙吉冒犯了他,他就随手把她们列入封神榜,决定她们的命运(龙吉因为有瑶池的关系,闭门思过就可以保全,而金灵已经是死定了)。老子无为,只要大方向是周替商就可以,不拘小节,所以对于元始的一些做法并不干涉。而通天最人性化,在听到龙吉在蟠桃会上对元始的诘问之后开始思考,并最终定下三清幡计划,拉着老子元始一起陨落,以身平天劫,让后面少死了不少人。

这就是我所说的“用主动的死亡去对抗命运”,而且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三清这样的人也会死,特别是他们还是“人”,还有欲望(特别是元始和通天,老子没有多写,他其实是超脱出来的,甚至有可能逃离三清幡,但是通天的道也是大道,而且比元始的道有效率得多,所以他没有对抗而是顺其自然接受了)。

天劫这个设定和乌尔善的《封神》有点像,但是我的创意是来源于更久之前许多年的《狂然封神》,那里面第一次给了我天劫的概念,商周之战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涿鹿,天劫凝聚的是蚩尤,而《狂然封神》其实很多时候受到了日漫《仙界传封神演义》的影响。)。

题外话,其实现在爆火的《哪吒》里也有不少那部日漫的影子在,比如申公豹的雷光鞭等等(不是指责,拿来主义不是坏事,除了第二部里的红背心大哪吒有点路飞让我不是很爽,原本可以画得更好),反而,被骂得很惨的《封神二》里,许多情节倒是从原创结构再重构的,比如新的十绝阵,当然蓝火苗殷郊实在是让我破防了。

第二个设定,不管是否封神,死去的人是真的死去了,封的神位只是虚名而已,类似追认烈士。只不过,长久的信仰之力会让神性慢慢凝聚,让这些神中的一部分(被人记住且相信的)重生。

这是“被记住”的力量,或者说是“观察者效应”,在这一点上我致敬了乌贼的魔法物理学史教材《奥术神座》,当然在那里面这是伪命题,是路西恩拿来忽悠大boss的。

而我始终相信被记住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最在乎的事情。

故事里,金灵为了保护龙吉,请通天教主隐藏(不是消除而是屏蔽,大概相当于在磁盘上的删除,只是删掉记录具体存储位置的主引导扇区或者指针,让那些记忆变成无主的冗余,但是还是有一定概率反删除的)龙吉关于自己的记忆,同时截下自己的一片魂魄化身成男性洪锦来陪她,希望她忘掉自己。

这种决绝是我想做而做不到的,否则,现在的我就不应该做现在的这件事,因为我太害怕被忘记。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我太恐惧,所以自私地没有去做,对不起。

而龙吉则因为忘记了一些事情变得很痛苦,随着经历一点点的松动,最终在四象塔中完全找回,重新记起,勘破虚妄,坦然死去。这是她想做而做不到的,她很善忘,实话实说,我也不止一次因为这个伤心(我知道我不应该但是我控制不住),而她对我说过不止一次她不是不想记忆而是记不住。龙吉曾经自嘲过“善于忘记是个好本领”这样的话,这是我对她记忆力的吐槽,而她的评论是“本領, 說不上, 少些煩惱吧”。

嗯,这次要补充的差不多是这些,其余的细节,其实在之前我就早已写好,那时我已经动了写《水面以下》做遗书的念头,而《四象》是我第一次系统地总结。这个我之前只发给过她看,现在在这里重新列出来,只是删去了一些我和她的私房话,以及一些东西是与前面写的重复的,也有的是为了保持完整没有删去或者干脆忘记删的,看到了请自动忽略。

毕竟我这里已经快要天亮,有点疲惫了。

对不起。

以下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关于人物、法宝和其它彩蛋的,之前有一句概述:

这个故事属于《故事新编》系列,主要脱胎于《封神演义》中龙吉公主的有关故事,和《故事新编》中的《锦魂》紧密相连,也和《昆仑方》《云萝》等故事共享同一个世界观。

一、人物

1、龙吉

封神演义中,龙吉贵为天女,在蟠桃会上莫名其妙地被贬青鸾斗阙,而后与走错路的杨戬相遇,之后下山,灭了西岐大火斩了刘环,后擒住了被其道术完克的洪锦,莫名其妙的与这个身份地位和她完全不相配的截教野路子弟子成亲(龙吉遇到杨戬时,杨戬对龙吉的女道童称道兄,而对龙吉自称弟子,这样,她的辈分等同于三清二代弟子,与昆仑十二仙,多宝金灵等同辈),而后被火灵圣母袭伤,最后毫无理由地和洪锦一起杀入万仙阵,被主持的金灵圣母用四象塔打落之后被杀。整个过程,既憋屈又古怪,可能是作者设定时的混乱或是别的,不知道,也正因为如此,给了我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心血来潮,就写出了她和金灵的百合故事。

这个龙吉也擅长水系法术,很另类,很多时候做女将打扮,喜欢骑马穿甲,短头发,有浓密的腋毛和阴毛,性欲旺盛,而且总是会大量潮吹,这和原著及许多改编作品里的都不一样。

至于她蟠桃会失礼被贬的原因,我改成了她因为发现元始用封神榜暗算报复金灵之后先失态打翻杯子,更直面质问元始面对天劫自己怎么不去应劫死掉。

2、金灵

请注意,《四象》里的金灵和《封神演义》里的金灵圣母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了。

在我的故事里,四象塔不是金灵击杀龙吉的法宝,而是保护龙吉不在万仙阵里被杀的手段,她希望龙吉能沉浸在回忆里,直到万仙阵破再出来。但龙吉冲破了回忆,击溃了四象塔。我用这一段解释了封神演义中龙吉被金灵四象塔打下马这句话。

而金灵的道术我没有多写,更多的是写她关于命运的认识。

小说相关章节:回忆录回忆录回忆录或者……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