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番外一:当小孩还是小孩·长命锁和借名

小说:沿着那条河 2025-09-07 14:13 5hhhhh 9960 ℃

当小孩还是小孩,小孩的身体还很差。足月出生的小孩体重却有些偏轻,喝奶也不够好,尽管医院医生说小孩的状态很正常,家里人还是很发愁。果不其然,小孩学走学得很不好,夜里时不时呼吸弱到把自己憋得小脸通红。自那以后,小孩就开始生病了。

明明查不出什么毛病,小孩却还是一幅病恹恹的样子,吃饭不香睡觉不好。三天两头感冒不说,得了病却不容易好。奶奶给小孩戴上了祖传下来的长命锁,银质的锁牌上垂着五个银链吊着的银铃铛。锁牌很大,几乎和小孩整个身子一样宽,银圈把锁牌吊在小孩脖子上,小孩到哪都不住地晃着。

奶奶叫这个锁作“狗圈儿”,说是叫得轻贱才好养活。

小孩戴上锁牌之后,身体很玄地好了不少,没再生那么多病,不久后也学会了走路。小孩会走路之后,开始在房子周边四处走动。奶奶给小孩添了四个银圈儿戴在手脚上,说要让小孩少摔跤,小孩的弱身子摔不得。小孩挂着狗圈儿,在房前屋后四处晃着,五个银铃铛跟着小孩并不安稳的步伐晃得“丁零当啷”响。家里人只要听到铃铛的响动,就知道小孩摇晃着走过来了;村里人只要听到铃铛的响动,就知道小孩被抱着出来玩了。

等到小孩快两岁,开始学着说话了。奶奶嫌“狗圈儿”这个名字叫得不好听,没有教小孩这么叫。奶奶教小孩,小孩脖子上戴着的锁牌叫“叮铃啷”。三个一声的拟声词对刚学说话的小孩来说有点难,到小孩口中就成了“铃铃啷”。小孩的银圈儿被送到银匠手里各加了一个小铃铛,这下无论走到哪里,小孩的动静永远都是最大的那个。小孩很爱笑,笑声清亮得像是铃铛的响声一样。家里人听得多了,就能分得清。动静大但是次数少的是“叮铃啷”的响声,动静小但是不停响的是小孩手脚上的小铃铛,没什么节奏听起来很开心的是小孩在笑。

小孩带着一身银饰健健康康长到四五岁,眼看着小孩就要安安心心准备上学了,小孩却又生起病来了。一场大病生了很久,小孩总是眯着眼像是睡不醒的样子,时长发烧却又不见好。医院开了回来的药吃了也不见好,夜里哭醒论奶奶怎么驱邪都不再管用。小孩的病越来越重,一天里醒着的时间不够三个小时,醒来的时候也不乐意吃东西,没力气似的什么也咬不动。小孩每天好不容易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喝药,然后再喝点稀粥。小孩不爱喝什么也不放的白粥,奶奶只能往粥里加点糖让小孩多喝点。吃过粥水,小孩便又眯眯眼睛睡过去。

眼见小孩的身体迟迟不见好,家里人开始担心小孩这条被锁锁上的命终于还是要被阎王爷收回去。小孩是家里的长孙,家里无论如何都不想小孩就这么夭折的,更何况小孩那么聪明,就像是为了改变家里种田两代的命而来的一样。家里人想了很多办法,求来的方子吃了不见好,问鬼神问到的却是小孩这条命是保不住了。求了菩萨又问了道长,不论找谁得到的答案都是这孩子的小命是要送回给阎王爷的,这不是小孩该有的命。

家里人怎么舍得放下小孩好不容易保到四岁半的命,全家人对小孩花了那么多心思,怎么舍得就这么把小孩送回给阎王爷。走投无路,一个路过的算命师傅知道小孩,给家里人出了个主意:既然小孩现在这条命是要还回去的,不如上别处去借来一条命给小孩。算命师傅带小孩找到一家不久前迁到村里来的外地人,这家有个还没结婚的年轻小伙子。几经协商,这家人很热心的答应了小孩一家人的请求。

众人簇拥下,半睡半醒的小孩缓缓睁开眼,大家看着悠悠转醒的小孩,都笑着让小孩对着小伙子跪下。还在梦里的小孩让算命师傅扶着背,跪倒在小伙子面前。小伙子身后是点着香燃着符的香炉,青烟袅袅盖过了小伙子身后的八仙画像。

“叫爸爸。”算命师傅在小孩耳边轻轻说道。半眯着眼的小孩看着太师椅上坐着的小伙子,并不认识他是谁。“爸……爸……”小孩缓缓开口,有气无力地吐出两个字。算命师傅示意小伙子起身摸摸小孩的头,小伙子照做,小孩的脖颈像是撑不住脑袋似的晃了晃。

香炉里的符纸烧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三道青烟再大堂里缓缓地飘。算命师傅让小伙子抱着小孩在厅堂四角走了一圈,等小伙子抱着小孩回到大堂中央,算命师傅剑指在小孩额头上轻点了一下,差点又要睡着的小孩猛然惊醒,双眼睁大环顾着这个陌生的厅堂。小孩的目光停留在抱着自己的年轻小伙子脸上,愣了神似的看了许久。

“从今天起,你就姓陈了,”算命师傅说:“名字,干脆就叫借名吧。”小孩看着这个不认识的老头对着自己说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以后就是你小爸,你要像对自己亲爸一样对他,直到等你十八岁,把名字还给他。”老头指着小伙子,小孩下意识把头扭回原本的方向,重又看着这个抱着自己的“小爸”。小伙子看着一脸懵懂的小孩,小女孩似的清秀面容很讨人喜欢。小孩搞不明白这是在做什么,眼神投向站在大门外的家里人。眼看着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朝小孩点了点头,小孩这才也跟着点点头,轻轻“嗯”了一声。仪式到这里算结束了,老师傅开始收拾带来的东西。家里人也走进厅堂来打算接过小孩回家去。

“借名不好听,”小伙子看着怀里的大儿子说着:“还是叫纪名吧。希望他以后名留青史,声名远扬。”小伙子用手指轻抚小孩嫩红的脸:“好不好?小纪名?”小孩对着自己的小爸笑了笑,很满意似的点点头。

“陈纪名,”老师傅念着:“是个好名字。”

从此,小孩在村子里有了第二个名字。陆泽变成了只在家里和学校用的名字,村子里的老人都叫小孩陈纪名。在此之后,小孩就没再生过什么怪病,而每到过节时,小孩总是要去小爸那边陪陪小爸,之后再回自己家。渐渐的,称呼里的“小”字被小孩省略掉,小孩开始直接称呼小伙儿“爸爸”。

再后来,村里知道这回事儿的人慢慢变少了,只有几个主持村里民俗事务的老人才记得,这个叫做陆泽的小孩应该要叫做陈纪名。嫌麻烦的小孩也懒得和别人介绍为什么自己全家都姓陆而只有自己姓陈,索性不再跟外人介绍这个名字,而是简单地说自己就叫陆泽了。

再后来,小孩满了十八岁,给小孩算过命的老师傅重又回来帮小孩还名字。此时已经有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小爸却并不要小孩还了,小爸很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子,愿意把这条命永远借给小孩。名义上小孩要一辈子把小爸当亲爹看待了,但是实际上记得这回事儿的人不多,就算小孩把小爸丢在脑后也并不会有什么人来谴责他不孝。

小爸担心小孩有心理负担,便让小孩自己选。小孩很喜欢这个名字,也喜欢这个总是很关照自己的小爸,这个逢年过节总会给自己送很多东西的第二个爸爸。

顺理成章,小孩留下了这个名字。在这以后,小孩的自称便从原本的名字彻底换成了“陈纪名”。有好事者问,是不是小孩不喜欢原本的名字和家庭,所以才更喜欢这个名字。小孩只是笑着说:“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本名,我自己再不用这个名字,那岂不是没人知道我还有这第二个家了?”

小说相关章节:沿着那条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