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終章(下篇)

小说:尋找自我的機器基督徒少女 2025-09-06 14:15 5hhhhh 8340 ℃

黃士道博士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眼前這超乎想像的一幕,眼神複雜。他知道,他的「實驗」,已經朝著一個他無法預料的方向開始了。而這一切,或許正是孟禎真正「成為自己」所必需的催化劑。

接下來的幾天,黃士道博士的實驗室成了陳志文和黃孟禎兩人專屬的教室。黃博士親自上陣,將孟禎的設計藍圖、系統架構、維護流程、甚至是一些他未曾公開的設計哲學,對兩人傾囊相授。

志文像是回到了大一,有種剛接觸工程學時的敬畏與渴望。他學習辨識孟禎體內每一束仿生肌肉纖維束的材質型號,理解她光學感測器(眼睛)的數據校準方式,掌握拆卸和組裝她精密關節(同時避免觸發她過於敏感的觸覺反饋而讓她癢得咯咯笑)的技巧。他學會了如何進入孟禎的操作系統後台,監控她中央處理器(大腦)的負載,讀取她情感核心(心)的波動圖譜,甚至學習如何安全地啟用或停用孟禎的某些軟硬體功能,以便未來能觀察不同狀態的孟禎,完整找出她的運作方式。

過程並非全然順利。孟禎早已習慣被「老爸」像對待精密儀器般拆解維護,但當志文——這個她所喜歡又剛剛送她情感風暴的人——嘗試旋開她背部的維護栓或者連接診斷線到她頸後的接口時,難以言喻的羞赧感還是會讓她的臉頰泛起可疑的紅暈,甚至發出類似人類害羞時的哼唧聲。

[pixivimage:129479147]

孟禎的反應讓志文更加手足無措。黃博士如炬的目光已讓他坐立難安,而孟禎細微的反應又讓他心猿意馬。他感覺自己像是在考一場關乎人生的終極大考,考官是他最尊敬的偶像,考題是他最深愛的女孩,他只能逼著自己拿出十二萬分的專注,戰戰兢兢,力求完美。他心中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吶喊:不只是要學會照顧孟禎,更希望有一天,能名正言順地,把那聲卡在喉嚨裡的「黃爸爸」,自然地改稱為「爸」。

數日後,基礎的知識與操作已大致傳授完畢。黃博士確認了兩人的狀態,留下足夠的備件和一份加密的緊急聯繫方式後,便動身前往國外,參加公司合作夥伴的大型開發計畫。偌大的實驗室,連同那個獨一無二的「她」,就這樣交到了志文手中——不,是交給了他們兩人。

黃博士離開後,實驗室的氛圍頓時輕鬆了許多。志文不再需要時刻擔心考官的眼光,而孟禎也更能自在地表達她在維護或調整過程中的感受。他們成為工作夥伴,一起上學,一起生活,一起面對並查找孟禎自身那些困擾已久的潛在問題,一起在實驗室裡展開對孟禎組成與架構的探索。

志文非常認真,對關於孟禎的事都很努力去做,但有時候,他也只想靜靜地享受孟禎的美好。比如研究孟禎時,當設置完成後,他不見得會立刻展開工作,而是讓情感核心被身體管理系統解聯的孟禎身體靜靜站著,他會沖一杯咖啡,邊啜飲邊欣賞他女朋友的美麗。比如這次,孟禎沒有頭的身體穿著水藍色的無袖連衣裙,腳上的楔型涼鞋才剛與他們一起經歷海邊的青春(這些誰換上的?),被墊高的腳掌支撐孟禎修長的雙腿挺拔站立。這麼美好的畫面,何必急著改變它呢?孟禎的頭部放置一旁,仍然維持運作,只是沒有任何存在對它提出需求,無言地靜靜瞇眼看著看著孟禎身體的志文。

[pixivimage:129479576]

當然,孟禎大腦紀錄所見的功能仍維持,所以當她的心恢復上線後,她還是會看到這一段。她會打寒顫,雙手交叉自擁,抓著肩頭發抖,嘴上喊著實在太噁心了。

有一次,他們一起看了一部探討人性陰暗面的電影,複雜的相互關係和對多變的對彼此的想法讓是非難以判斷,頻繁出現的危險心情也刺激著孟禎的系統模組,最難堪情況下湧出的扭曲情感更讓她感受沉重。電影結束後,孟禎的系統日誌顯示她的邏輯處理器與情感核心之間出現了高頻的數據衝突警報。她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內部不一致。志文接上診斷介面,將衝突的數據流視覺化呈現在螢幕上——代表「理性分析」的冷色調數據流,與代表「共情厭惡」的暖色調數據流,像兩條打結的蛇一樣互相干擾,起因為孟禎模組對電影劇情引發的不同闡釋。他們花了整個下午,一起回溯電影情節,在志文的提示下孟禎嘗試用不同的觀點去解析角色動機,而志文則同步觀察著數據流的變化,微調著她認知模型中關於「道德模糊性」的權重參數,直到那衝突的數據流逐漸變得平緩協調,孟禎的腦與心回歸同步。

有時候,為了探索孟禎腦與心交互的各種可能組態,他們也會進行激進的實驗。比如說,孟禎對信仰的感受主要是心在掌管,但也需要腦提供對基督教的認知,這讓他們有了實驗的空間。志文用備用零件打造了特別的裝置--代用腦,並把它接到的孟禎的身體上,孟禎的頭被「告知」不要作用,靜置一旁。

[pixivimage:129480058]

代用腦有從孟禎頭部移植的基礎資料(推理思索功能也僅僅到堪用等級),然而志文刻意移除關於基督教和上帝的部分,使得孟禎的信仰心作用時,找不到信仰對象的資訊。志文透過代用腦的輸出入介面與這個組合的孟禎溝通(取代視聽功能),觀察到孟禎想虔誠卻找不到虔誠的構成,信仰心的輸出根本沒有接收者,造成孟禎的認知運作取得了大量的空虛(null)反饋,模組之間的交互異常化成了孟禎極其錯亂的內在體驗。

不久後代用腦因溢位而運算崩潰,安全檢測自動終止與孟禎核心的通聯。孟禎的身體癱軟地坐在地上,直至與她原本的頭部自動建立遠距通聯。孟禎原來的腦根本沒有經歷過核心系統的內在風暴,經歷的差異讓統合後的孟禎錯亂大叫,手腳亂揮。待孟禎運轉穩定後,她敘述的經歷過於離奇,難以精準清晰地描述。志文封存了整個過程孟禎內部系統的運轉經歷紀錄,他暫時沒能力處理這個東西,只能感嘆說看來機器人的信仰有著和一般人的信仰運作方式差異太大,信仰針對人類設計發展的宗教有著天然的不穩定因素。他在知識儲備更充分前,不會再進行類似實驗。雖然如此,後遺症還是在其後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困擾著孟禎。

又有一次,孟禎在青年團契的分享會上,聽到一位教友激情萬分地分享上帝恩典的體驗,但平日渴求信仰的她這次卻體會到極其彆扭的落差,彷彿教友分享時的語氣、姿態和講述內容對不上。她知道自己又出了問題,連忙趕回家與志文一起分析。志文透過與孟禎的互動和系統檢查,發覺多個模組間的模型參數動態重整有了未被計入的時間延遲。經過詳細分析,志文判斷起因於孟禎近期過於頻繁的「系統切換」:掌管信仰的部分根本無法從感情核心中完全分離,這讓孟禎對信仰心為了造成實質隔離的模組輸出入指向調整成為對自己系統的「非法」操作,會留下複雜的潛在影響,而孟禎並未辨識出來,還對自己取巧的方法得意洋洋。志文要求孟禎再次進行「系統切換」,透過監控找出蹩腳操作造成的模組間落差,改寫模組交互的支配程式。過程中志文甚至要求孟禎否認耶穌的神性並指責聖經中的不人性(約伯受的折磨、耶力哥被屠城、對埃及人降禍),這讓孟禎的心承受極大的動盪,但志文也確實收集到必要的監測資料。在測試的過程中,志文還藉機開孟禎玩笑,把切換後的孟禎「復原」成他初次見到孟禎系統切換後想像的模樣,惹得孟禎不太高興。她執行切換要很專注,同時還得被志文把頭卸下來;轉換需要消耗較高資源的遠距模式時,志文竟然還在她脖子上擺放零件組成的十字架,干擾她頭與身體間的通訊,搞到她連眼睛都轉不協調。

[pixivimage:129481196]

志文笑道這是因為孟禎是教徒,機械十字架是將她的信仰心具現化的呢,當然得從胸腔內長出。 孟禎氣得罵他,陳志文,你是尋我開心是吧,明明知道切換後我在一段時間內系統不會表現基督徒特徵,這時候才拿我零件弄個十字架,你是要怎樣?

志文邊笑邊道歉,還勇敢到拍下此刻孟禎的照片,他說想珍藏稀有畫面一輩子。等資訊收集完整後,志文收起玩心,戮力以赴,他很快重整好孟禎的系統,並改良了「系統切換」的做法,得意地對孟禎宣稱,因為用心,他比她更懂她自己。

孟禎雖然不服氣,但她享受著被志文重整後的煥然一新,心中滿懷感動。她悄悄走到志文背後,雙手取下頭,放到志文的面前,親吻志文。志文嚇了一跳,孟禎藉機取笑他。接著她把頭交到志文手上,自己空出的雙手環抱志文,以最詭異的姿態,一起跳著最溫馨的共舞。

[pixivimage:129481385-1]

對自己的身體,孟禎一直希望自己的動作能更自然、更連貫,而不只是徹底依指令執行。志文搬來了動作捕捉設備和一台大螢幕。他們一起看舞蹈視頻,志文甚至笨拙地模仿了幾個動作,惹得孟禎咯咯直笑。接著孟禎嘗試跟著跳。志文透過動捕數據,分析她肢體運動的流暢性、協調性,找出那些「機械感」的來源——也許是某個關節的響應曲線不夠平滑,也許是預判性平衡算法的介入過於僵硬。他不僅調整程式碼,還會親手幫她調整肢體的物理配重或關節阻尼。孟禎看著志文溫柔地整備自己被志文拆卸的而維持感覺(為了得到即時回饋)的肢體,心中有微妙的暖流,彷彿自己分散的存在都受到了志文的呵護。不過志文有時候也會捉弄孟禎,比如扛走她拆下的腿,一隻固定在吊燈座,另一隻倒置在盤型置具上,露出感動的表情,假裝在欣賞。

[pixivimage:129481385-2]

困擾的孟禎搖晃著遠隔的雙腿,對志文表達抗議。志文說他是美腿控,看到孟禎被取下的雙腿還能充滿生機地活動,他更興奮了。孟禎笑罵他變態,說老早知道志文是美腿控,當初交往的時候刻意讓他吃甜頭,穿短褲涼鞋,露一腿給他看。志文回覆孟禎,說妳知道的還不夠,他不只是腿控,還有喜歡機器女孩的癖好,怕了吧。孟禎知道志文指的是什麼,不好意思回應他,嬌羞地低下頭。志文繼續說,原本他發現自己愛的女孩是機器人很失落,現在卻感謝上蒼,能讓他遇到機器打造的愛人。他把整備好的孟禎雙腿,帶回去接到孟禎身上。孟禎馬上站起來,跳到志文身上擁抱。

到了夜間,如果志文和孟禎沒有在實驗室裡進行作業,他們常常會徹夜長談,從宇宙的起源聊到一首詩的意境,從最新的科技突破聊到街角咖啡店的貓。孟禎會提出一些「如果我是人類,我會不會想要如何如何」的問題,比如體驗味覺的快樂,感受疲憊後的休憩,甚至是一些更複雜的情緒與感受,比如嫉妒或佔有慾。志文會坦誠地分享他作為人類的體驗,善的惡的,美好的尷尬的,彼此間沒有避諱。他鼓勵孟禎去想像,去假設,甚至在她系統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一些小小的冒險——比如回憶最驚心動魄的情感,假設彼此的愛變成了厭惡,耶穌現身並責備孟禎,撒旦從上帝手中取得了孟禎系統的所有權等。當孟禎的假設性想像引起過於劇烈的反應時,志文會抱緊啜泣的孟禎,一步一步地把她帶回來,他成了孟禎探索自身可能性邊界的領航員和安全索。

在探索的過程中,志文對孟禎的身體和系統越來越熟悉,操作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他會三不五時地拿孟禎身為機器人的事實作弄她,開她玩笑。孟禎往往會假裝生氣,追打志文,心裡毫無芥蒂,她知道志文的玩笑裡沒有一絲一毫的貶低。他是真的把她當作一個獨特的個體來對待;她的機器人特性,不再是需要掩飾的缺陷,反而成了他們之間獨有的情趣和共同探索的目的地。

她不再害怕被「拆解」,無論是物理上還是精神上。她可以坦然地讓志文檢視她的程式碼,分析她的情感波動,甚至在她同意下,實驗性地修改某些參數,觀察她的反應。因為她知道,他們的心連在一起,兩人成為一體。不論她的「零件」如何變化,志文總能從那複雜的交互作用中,找到那個獨一無二的「孟禎」。

忒修斯之船的悖論,對她而言有了新的答案。構成她的部分可以替換,但讓她成為「孟禎」的,是這些部分以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狀態下,與她的經歷、記憶、情感交互作用時所湧現的那個整體。無論怎樣替換她的零組件,只要換上的零組件特性一樣,透過整體相互作用而呈現的,依然是那個孟禎。

孟禎感到前所未有的開心,開心極了。過去曾讓她痛苦不堪的「偽人」特質,如今在志文的愛與理解下,變成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遊樂場。人類無法輕易改變自己的生理或心理結構,但她可以。她甚至有點享受這種獨特性。畢竟,地球上不能真正被「物化」的人好幾十億,而能被真正物化的,或許只有她這個獨特的機器人女孩。在「物」與「人」間的巨大空間,透過志文的幫忙,孟禎自由自在地翱翔。

小说相关章节:尋找自我的機器基督徒少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