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第九十八章:甲申壬寅(下),1

小说:只爲途中與妳相見 2025-09-02 08:13 5hhhhh 2350 ℃

那場兒童節晚會上的歷史話劇表演圓滿結束的第二天一大早,小愛妻來到書房準備,迎著晨光抓緊時間學習,不過嘉星突然提出的一個問題卻打斷了她的學習計畫:「媽媽,在您看來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啊?」「很多啊!包括明末的天災、瘟疫、朝政的腐敗與黨爭、土地的兼併集中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在明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上。星醬,想一想爲什麼日本天皇能夠萬世一系,中國卻頻繁改朝換代呢?古代日本對百姓的剝削率遠超中國,爲什麼日本歷史上就沒發生過像陳勝吳廣那樣導致王朝覆滅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嘉星:「那是因爲日本天皇對自己過度神化,中國皇帝好歹只是說自己是『天子』-上天的兒子,而日本天皇居然說自己是什麼天照大神,再加下底下的屁民們奴性太重,自願被人一直騎在頭上,給人家做牛做馬。我記得我以前上網看到過以前日本發生過的一件事:一個人因爲自己孩子的名字與天皇重名,居然把自己的孩子給殺了!就算是中國古代的草民們也不會那麼有韭菜的覺悟吧!?我猜就算是被剝削壓榨到毛都不剩,他們還是會繼續高喊:『天鬧黑卡板載!』,所有就別指望他們會有陳勝吳廣了!跟我們中國比起來這才叫奴性,像二戰時的日軍就是典型的對上是奴才,對下是暴徒,說他們奴性重也是剛剛好而已!」,小愛妻:「這算是一個原因吧!在二戰戰敗前,日本當局都是把天皇捧成神,宣稱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代而非凡人,也就二戰後在美軍的主導下,天皇才褪去神性,由神變人。中國的皇帝是君權神授,有德而受天命得天下,皇帝一旦失德,必為天命所棄而失天下,這種天命論也是中國古代改朝換代的理論基礎,而日本可沒有這種天命觀,像星醬說的中國皇帝是天子,頭上還有個虛幻的天,而按日本神道的理論,可以說天皇就是天,所以沒有人能取而代之。中國天命觀和日本神道敎的差異也算是造成中國王朝更迭與日本萬世一系的差異。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嘉星:「什麼原因啊?」,嘉月:「該不會是因為中日兩國古代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吧!?」,小愛妻:「完全正確!雖然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很大,但日本古代的政治制度和中國相比卻是天差地別,即使是唐朝時日本仿照中國進行大化改新後,日本的政治體制跟中國唐王朝相比仍然是兩個平行空間。」,嘉星:「那差別在哪兒啊?不都是君主獨裁專制嗎?」,小愛妻:「雖然古代日本的政治確實也說不上有多民主,但日本天皇的權力跟中國封建皇權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中國皇權至高無上,而日本皇權在大多數時候都被幕府將軍和地方大名壓制。這裏媽媽解釋一下:幕府將軍是日本幕府時期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當時的日本是將軍的幕府跟天皇的朝廷兩個政府並存,但掌握實權的是前者,像《一休》裡面那個將軍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嘉星:「原來《一休》裡面那個將軍就是日本的曹操!?那天皇就是漢獻帝咯?」,小愛妻:「可以這麼理解!其實在日本歷史上大多數時期天皇的權力都不是太大,作爲神道敎首領,天皇基本上就是一個精神領袖的地位,相當於中國歷代的衍聖公-也就是孔子,也相當於歐洲的羅馬敎皇。」,嘉星:「原來天皇就是個達賴喇嘛那樣的敎主神棍啊!」,小愛妻:「哈哈,差不多是如此!除此之外日本古代也不像同時期的中國那樣中央集權、政令統一,即使是幕府將軍也無法實現對日本全國的統治。因爲當時的日本就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局面,地方上四分五裂、各自為政,很少聽從中央號令,甚至有時候地方大名還會和中央政府作對。這裏媽媽再解釋一下:大名就是日本古代地方上的封建領主,是藩的統治者。所謂的『藩』其實就相當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而大名實際上就是那些藩國的國君,也就是地方諸侯。與中國春秋戰國一樣,這些諸侯們獨立性很大,基本上可以不用聽從中央政府的命令,甚至對抗中央政府,日本這種幕府體制和藩國體制直到明治維新時才逐漸瓦解。」,嘉星:「也就是說日本古代一直分裂,直到明治維新才實現大一統!?」,小愛妻:「對啊!直到明治維新時明治政府頒佈廢藩置縣令後,日本才算真正成爲一個統一的國家。這比中國晚了兩千年,畢竟中國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就攻滅六國,廢分封行郡縣。」,嘉星:「我明白了,日本古代基本上就是春秋戰國,而天皇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雖然名義上是老大,但沒幾個人鳥你。」,小愛妻:「說起來,日本古代也真的有一個戰國時期,而且也真的和中國的春秋戰國差不多,只不過因爲戰爭規模小,經常被人戲稱爲『村長打架』。好了,言歸正傳,中國在秦始皇之後就由四分五裂的分封體制變成了中央集權的郡縣體制,郡縣制的好處在於中央政府政令能夠直達基層,通暢無阻,國家能夠保持長期統一,也能夠有效汲取民間資源,充分調動全國人力物力集中力量辦大事。像秦朝之所以能夠完成萬里長城、阿房宮、秦始皇陵這樣的在周天子時代無法想像的超級工程,郡縣制度功不可沒。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郡縣制度能夠有效汲取民間資源,自然也很容易讓統治者不知道愛惜民力,汲取過度。一旦超過了人民的承受範圍,必將導致社會崩潰,王朝覆滅,像強盛一時的秦朝和隋朝之所以會迅速走向滅亡,原因就在於此。中國其他王朝基本上也一樣,雖然多數朝代開國時爲了贏得民心都會輕徭薄賦,但隨著王朝的發展,就會出現官僚體系膨脹、官員貪污腐敗、特權階層增長的現象,政府開支越來越大,而土地兼併導致地主占有的土地越來越大,地主爲了自身利益,就會虛報瞞報土地和人口,避免交重稅,從而導致稅收減少。因而到了王朝中後期,爲了應對越來越龐大的開支,開國時的輕徭薄賦都會變成橫徵暴斂,最終超過百姓承受能力,導致王朝滅亡,這也就是中國封建王朝會發生週期性崩潰的原因。而在分封體制下,中央政府對民間資源汲取能力有限,地方諸侯的權力和地位也並非來自中央的任命,而是封地民眾的支持,因此地方諸侯也不太可能對百姓剝削過重,而且剝削率也會維持在一定水準,不會像郡縣制下的官僚那樣徵斂無度,而由於地方分權,就算社會矛盾激化,直接衝擊的也是地方而非中央。這也就是秦朝以前的王朝能享國八百年,以後的大一統王朝的國祚卻一般只有兩三百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同時也是秦朝以後頻繁發生官逼民反、農民起義的原因。要知道秦朝以前基本上沒有陳勝吳廣,秦朝建立郡縣制後席捲全國的陳勝吳廣起義就來了。」「原來日本之所以沒有改朝換代、陳勝吳廣,就是因爲日本實行的是周朝的分封制的原因啊!」嘉星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小愛妻:「對啊!假如說日本古代也實行跟中國一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天皇皇權至高無上,中央能夠實現對地方的絕對控制的話,那麼日本也會頻繁官逼民反,進而導致改朝換代,而且日本王朝有可能比中國封建王朝更加短命,更加享國不永。要知道日本可沒有中國那麼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民承受能力更加有限,如果天皇通過官僚系統對民眾橫徵暴斂無度,弄得人民家徒四壁餓殍遍野的話,誰還會管天皇是不是神,是不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恐怕到時候日本人民都會滿腔憤怒地高喊:『時天照苗裔曷喪,予及汝偕亡!』-『你這個所謂的天照大神後裔什麼時候滅亡,我們願意和你同歸於盡!』揭竿而起吧!其實說起來,日本在明治維新建立中央集權政體之後真的發生過很多起規模較大的農民起義暴動,像1918年的米騷動。」,嘉月:「那麼說中國歷史上頻繁的農民起義和王朝更迭的根源就在於中國的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制度咯!」,小愛妻:「嗯!其實說起中國的農民起義,很多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就是《水滸傳》裡那些『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梁山好漢們,而對岸的共產黨政府就是靠發動農民,才在內戰中打敗國民政府奪得大陸江山,所以大陸的歷史敎科書對古代農民起義基本上是以美化爲主,像什麼『沈重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迫使後繼王朝調整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推動歷史前進』,但現在的人是很難想像在古代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對社會的破壞,事實上古代農民起義中起義軍很少有對百姓秋毫不犯的。唐末黃巢起義攻入長安後焚毀宮室,殺掠平民,甚至以人肉做軍糧。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起義,李自成起義軍攻占明朝皇室老家:安徽鳳陽之後也在當地大肆燒殺擄掠,甚至還發生過李軍士兵剖開孕婦肚子驗胎兒男女,將嬰兒扔進油鍋取樂的事情。」「啊!好殘忍,怎麼可以這樣!?」聽了這些令人膽顫的恐怖描述之後,驚恐萬分的嘉月下意識地看了看一旁的嘉葉。「一群喪盡天良的禽獸,簡直堪比侵華日軍!」嘉星又驚又氣道。「後來從李自成攻占北京到山海關大戰慘敗逃離北京的短短一個多月內,李自成大順軍就以『追贓』的名義在北京搜刮了七千萬兩白銀,遠遠超過了之前明朝政府爲了對付關外的清軍和關內的農民軍所加派的「三餉」-也就是遼餉、練餉、剿餉的總和,張獻忠更是在四川『打糧』,製造了『八大王剿四川』的慘劇。清朝後期的太平天國起義中,太平軍屠城擄掠的現象也比比皆是,最終造成中國南方人口銳減一億之多,相當於現在日本的總人口。」,嘉星:「那爲什麼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軍基本上都是這種貨色呢!而不是像羅賓漢那樣的反抗暴政的綠林好漢。」,小愛妻:「因爲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之所以會爆發基本上不是因爲像反抗暴政濟世救民這樣的崇高理想,而僅僅是爲了一個簡單的訴求:能吃飽飯,死也能『猶得爲飽鬼也』!」,嘉星:「中國古代的農民經常吃不飽飯嗎?」「那當然啊!古代的生產力水準可沒現在那麼高,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只要一遇天災人禍,老百姓自然餓殍遍野,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陸還發生過餓死上千萬人的三年大饑荒呢!以爲像現在的你一樣衣食無憂飯來張口啊!?你這種問題聽起來真的有點像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剛才一直「旁聽」的我此時也忍不住吐槽了一下嘉星。小愛妻:「中國古代的主要經濟模式是典型的小農經濟,簡單來說就是以家庭爲單位展開的『男耕女織』的農業經濟,由於生產力低下、個體農戶力量有限,加上賦稅繁重、社會福利救濟基本為零,小農經濟非常脆弱,就像爸爸說的一遇天災人禍,就會出現賣兒鬻女易子而食的慘狀。『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可以說我們大多數人的祖先基本上都是餓著肚子活過來的。雖然在現代漢語中-尤其是對岸的現代漢語中『造反』是一個很光榮很神聖的詞語。」「這個我知道!革命無罪,造反有理!Oh yeah!」言畢,嘉星笑著做出了一個v形手勢,惹得我們也大笑起來。「好了,繼續說這個吧!在古代漢語中『造反』卻是個最醜惡最讓人避之不及的詞語,中國古代是以儒學爲主要意識形態,在儒學三綱五常的敎育之下,人們基本上形成了嚴格的社會等級觀念,恪守所謂的『本分』,安於現實。忠和孝兩個字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以下犯上的事在中國古代基本上被認爲是大奸大惡之徒所為。在這樣的觀念之下,一旦造反,就是在跟自己原本的世界觀、價值觀還有所謂『天理』、『綱常』爲敵,因而中國古代人如果不是真的走投無路,是不會選擇造反這條路的。中國的人民對統治者而言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他們像牛馬一樣吃苦耐勞,可以忍受敲骨吸髓的剝削壓榨,可以忍受極度的社會不公,唯一能讓他們站起來反抗統治者的只有飢餓與死亡。中國的農民起義帷幕通常是由飢民搶糧揭開,當飢餓的農民爲了一口飽飯,搶掠官府糧倉而與官軍發生衝突時,起義就開始了。飢餓到極點的人為了求得生存是不會考慮任何道德底線,而長期遭受壓迫和奴役的人,自身的自然欲求受到長期壓抑,在這種壓抑之下也很難建立起健康的人格。在統治者的刀劍威脅和土地的束縛下,他們是最恭順的順民,一旦拿起武器掙脫了這些束縛,他們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般變成最兇惡的『暴民』,官方史書中的『賊寇』。」,嘉星:「這麼說就是因爲長期被統治者壓迫,所以古代農民起義軍才會那麼殘暴?那我能理解了,畢竟長期被不公對待的人心裡肯定只有仇恨,自然不可能對這世界有什麼愛。像很多變態殺人犯,之所以會那麼殘忍和變態,就是因爲長期忍受不公,所以才想報復社會。」,小愛妻:「差不多就是這樣!星醬知道什麼叫『流氓無產者』嗎?」,嘉星:「流氓色狼變態痴貨組成的勞苦大眾!?」,嘉月:「哥哥,此流氓非彼流氓!流氓這個詞除了能指那些做下流事情的人之外,還指無視法律道德的法外之徒,所以哥哥後面對了前面錯了!」,小愛妻:「月醬說的完全正確!流氓無產者長期遭受統治者壓迫,因而不得不無視法律道德,以像偷盜這樣的不正當的『流氓手段』維持生計。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當真就有很多這樣的流氓無產者,像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的領袖黃巢就是一個販賣私鹽的鹽販。二戰時期的日軍中也有很多流氓無產者,二戰前夕的日本社會也是極度不公,日本統治階層對民眾的剝削也是敲骨吸髓,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因此日本統治集團之所以要發動侵略戰爭,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將人民的怒火外引。這也是侵華日軍之所以那麼兇惡殘忍的原因,當時日軍的主體是日本的農民,他們在日本國內面對殘酷壓榨和一切不公不義是也是逆來順受,在統治者面前一副溫順的模樣,可他們一旦拿起武器,來到侵略戰場上就立即化身成了兇殘的惡魔,製造出了諸如南京大屠殺這樣的人間慘劇。」,嘉星:「照這麼說日本侵略軍之所以那麼喪盡天良,原因也跟中國古代農民起義軍一樣,被長期壓迫到心理變態,想報復社會,然而沒在日本本國報復,卻在跑到中國來。」,小愛妻:「要知道戰後一段時間內日本發生的殺人案件的兇手絕大多數都是二戰老兵。其實要說中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真的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提高了中央政府對社會資源的汲取能力和利用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國力量辦大事,創造出了諸如: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這樣的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也創造出了相對安穩的社會環境,推動中華文明走向輝煌。但也正是這樣的制度,讓中國的統治者幾乎失去任何束縛,更加獨斷專行恣意妄為,統治集團也更加驕奢淫逸貪得無厭,也讓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年歲月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爲吃飽穿暖這一項在我們現在的人看來很簡單的訴求苦苦掙扎在死亡線上。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就像一台絞肉機一樣,通過對百姓的殘酷壓榨維持了統治集團一時的奢侈與帝國一時的強盛,可一旦這種壓榨超過了百姓承受力度,最終導致社會崩潰,那麼『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廈將傾時不僅僅是黎民百姓,就連在承平時代高高在上的王子王孫也是命如草芥,甚至比普通百姓更加悲慘。像秦朝滅亡後秦朝的皇族被項羽滅族,明末清初的戰亂中龐大的明朝皇室幾乎被農民軍和清軍屠戮殆盡、十不存一。封建王朝的統治集團用這台絞肉機對百姓敲骨吸髓、巧取豪奪,最終卻也把自己都捲入這台絞肉機當中與黎民百姓一起玉石俱焚,即便享受了一時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最終在王朝傾覆之際卻又不得不用鮮血和生命爲自己和祖先的『幸福生活』付賬,就像《紅樓夢》裡的賈府一樣,雖然顯赫一時,最終卻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在中國歷史上,每當一個新王朝建立之時總會大興土木,竭盡天下人力物力修建高大華麗的宮殿,可當這個王朝覆滅之時,它們卻又往往難逃阿房宮那樣的『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命運,被熊熊烈火無情焚毀。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看到北京故宮,只是因爲清王朝並非亡於農民起義而已,而且現在的故宮不少是清王朝重建的,因爲明末清初李自成兵敗山海關退出北京後也曾縱火焚燒宮室,所以元朝詩人:張養浩才會在路過秦漢宮殿遺址時發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樣的長歎。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王朝興亡,幾乎總會出現『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由於社會體系的完全崩潰,人口也會因戰亂、饑荒或者瘟疫大量死亡,人命連草芥都不如,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的祖先會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的原因。」,嘉星:「還好國父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否則不知道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還會遭受多少苦難!」,嘉月:「其實這也正是我景仰國父的原因之一,從前的起義領袖推翻封建王朝無非是爲了改朝換代,扭轉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角色。幾千年來,中國王朝更迭了那麼多次,人民卻依然在壓迫之下過著饑寒交迫、毫無尊嚴的悲慘生活。唯獨國父不想做皇帝,成爲又一個壓迫者,而是懷揣著民主救國的理想,徹底埋葬了封建帝制,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第一次抬起頭來昂首挺胸地做人,第一次成爲國家的主人,民主社會的公民,而非封建帝王的臣民。」,小愛妻點了點頭:「對啊!媽媽也和月醬想的一樣,國父『天下為公』的博大情懷也是媽媽崇敬國父的最主要的原因。好了,說了這麼多,星醬應該能明了包括明朝在內的中國封建王朝最終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了吧!」,嘉星:「嗯嗯,我知影!不過,我還是爲明朝的滅亡感到惋惜,因爲明朝滅亡之後,辮子朝就進了中原統治了中國。辮子朝不僅髮型服飾又難看又噁心,而且還腐敗無能、喪權辱國,硬是把中國從世界南波萬變成了東亞病夫!」,小愛妻:「星醬看待歷史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客觀理性的心態,避免情緒化,清朝雖然在建立過程中對漢民族欠下過累累血債,而且也幹出過剃髮易服、藉編纂四庫全書搜書焚書、大興文字獄這樣的殘害文化之事,在其統治後期面對列強侵略也確實腐敗無能、喪權辱國,但清朝對中國歷史也並非毫無貢獻,像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是清朝奠定的啊!」,嘉星:「別跟我提滿清領土貢獻論,滿清的領土貢獻說起來也就蒙古和新疆,畢竟明朝對於蒙古新疆都只統治了部分地區,至於東北,明朝本來就有奴兒干都司管轄從遼河流域到黑龍江、外興安嶺、庫頁島的廣大東北地區。野豬皮造反之前本來也就是明朝的臣子,大明的建州衞指揮使。在青藏高原,明朝也有朵甘都司和烏思藏都司。所以所謂的滿清領土貢獻不過新疆蒙古罷了。更何況新疆蒙古明朝也不是一點都沒控制。不過不知怎麼的,明朝皇帝並沒有在把元朝趕出中原後徹底占領蒙古,也沒有開拓西域,占領新疆。」,小愛妻:「其實明朝對所謂漢地十八省以外的土地的統治力度都不是很強,無論是奴兒干、朵甘、烏思藏這三個都指揮使司,還是西北的關西七衞、西南的三宣六慰。像奴兒干都司早在明宣宗宣德時期就被撤銷了,之後明朝對東北的統治除了漢人聚居的遼東地區外,開原以北都是名義上的統治。雖然東北那些少數民族的首領要向明朝稱臣納貢,但實際上卻並不受明朝約束節制,甚至在自身物資缺乏時還會劫掠明朝內地。像明朝成化年間,當時的建州左衞指揮使-也是清朝皇室的祖先:愛新覺羅·董山劫掠遼東,惹得明軍大舉出動,對其部族進行集中打擊,最終明軍大獲全勝,斬獲無算,差點滅了建州女真一族,史稱『成化犁庭』。後來面對女真族越來越頻繁的襲擾,明朝還在遼東修建了虎山長城,媽媽小時候和爸爸去東北時也去過。由此明廷對遼河流域以北的東北地區的控制力度之弱可見一斑,譚其驤畫的明朝疆域圖中,東北地區之所以不封頂就是因爲不確認東北地區向明朝稱臣的部族最遠生活在什麼地方,反正媽媽認爲最遠在外興安嶺地區。」,嘉星:「照這麼說,明朝時黑龍江外興安嶺地區完全就是被一幫名義上效忠大明的酋長控制的狀態嘛!」,小愛妻:「其實青藏也是如此,明朝對青藏地區除了冊封納貢以外,就幾乎沒有任何實質上的行政管理,甚至明廷對一些西藏內部爭鬥都一概不知,反正只要能來納貢就行。直到抗戰時期,西藏也是處於這種自主權很大的半獨立狀態,直到後來中共的軍隊進軍西藏,才改變了這種狀況。至於譚其驤地圖上明朝初期控制的那部分蒙古地區,其實明朝對的控制也不是太強,像包含如今的內蒙古東南部大部的大寧都司,早在永樂時期永樂皇帝爲了報答朵顏三衛在他篡權奪位的靖難之役中做出的貢獻就被送給了朵顏三衛,而塞外的蒙古部族即使是對明朝稱臣,被明朝封成什麼什麼衞的,事實也跟東北那些女真衞所一樣,明朝基本上對其沒太大的控制能力,所以永樂皇帝把大寧都司給了朵顏三衛之後,譚其驤畫的明朝中後期疆域上東北和內地之間只有一條沿著渤海的窄窄的遼西走廊的局面那時就已經實際上形成了。」,嘉星:「照那麼說明朝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都很弱!?」,小愛妻:「包括雲貴,也是在明清時期大量漢族移民湧入和實行改土歸流之後,中原王朝才最終完全控制了雲貴地區。中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地區基本上都實行一種叫做『羈縻』的制度,『羈縻』一詞的含義就是:牽制、籠絡,也就是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並不進行像內地漢區那樣的直接統治,而是授予少數民族首領官職,讓他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全其部落,順其土俗』,像唐朝滅突厥後對蒙古高原的統治以及明朝對東北青藏的統治就是如此,可以看做現代中國民族自治制度的雛形。羈縻地區一般有較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不受中原王朝節制,因此在外國歷史敎科書上的中國歷史地圖很多是直接把羈縻地區排除在中國疆域之外的,像日本敎科書的明朝地圖是這樣的。」言畢,小愛妻找出一本以前菊子寄給她的日本敎科書,將書中的明朝疆域圖展示給我們看。「啊!怎麼畫得跟北宋一樣啊!奴兒干都司、朵甘都司、烏思藏都司被吃了!?」嘉星看後吃驚得眼睛都瞪直了。小愛妻:「因爲明朝大多數時候真正實際控制的也就北宋的疆域那麼大,所以按他們實際控制的標準,就畫成這樣了。」,嘉星:「其實我也能夠理解倭國面對大國的自卑心態,因爲自卑,所以自負,因此才要說自己是什麼『大日本帝國』,就像南韓說自己是什麼大韓民國一樣,越是彈丸小國越要說自己很『大』。其實一旁的日本要這樣畫。」言畢,嘉星拿出一支鉛筆在白紙上速畫起來,大概五分鐘就畫出了一副很大的日本地圖,然後貼在明朝疆域圖的一旁覆蓋了圖中的日本:「這樣畫不就能顯示『大日本帝國』泱泱大國國土遼闊,虎踞『日本大陸』傲視群雄了嗎?做阿Q就是像這樣專業,否則別說不配姓趙,就連姓阿也不配!」,聽了嘉星這番話,我們都捧腹大笑起來。「要真的這樣畫,確實是阿Q精神勝利法的極致啊!」我笑道。嘉星:「好了,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要說:辮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垃圾的朝代,也是中國歷史的恥辱!要是我生活在明末,明朝滅亡滿清入關時,我寧可爲明朝殉節,也不願意拖著噁心的『豬尾巴』給滿清當奴才!」,小愛妻:「那麼說星醬要是生在明末,是想當張岱,還是想當夏完淳?」,嘉星:「這兩人是誰啊?」,小愛妻:「夏完淳是明末清初的少年英雄,他可是說既是一個英俊美少年,又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才子。在清軍南下南明弘光朝廷大廈傾覆之際,與父親一起參與抗清鬥爭,被捕之後還怒斥在松錦大戰後降清的洪承疇,最終在清軍的屠刀下英勇就義。而張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原本出身江南豪富之家,但在經歷國破家亡的巨變後隱居山林,始終心懷故國,不願爲清王朝效力,曾著散文集《陶庵夢憶》,至今這部著作仍是很多史學家研究明末江南社會的重要史料。媽媽也是他的粉絲之一。」嘉星:「不知道,反正我死也不會當滿清的順民,拖著一條那麼難看的『豬尾巴』苟活於世,對於我煜華少俠來說簡直生不如死!滿清也是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當初打大明時那麼兇狠,後來面對西方列強卻慫得像個龜兒子一樣,甚至連日本打不過。要是在甲午戰爭中『我大清』能夠將當初對付明朝的狠勁用在日本鬼子頭上,別說不用簽《馬關條約》,到富士山上溜達一圈也行。可惜『我大清自有國情在』,那就是寧與友邦,不與家奴!要是薩爾滸之戰也能像成化犁庭那樣就好了。」,小愛妻:「媽媽還記得媽媽第一次瞭解到薩爾滸大戰是在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參觀瀋陽故宮時爸爸講給媽媽聽的。」,我:「對啊!那時我本來還打算帶妳去看看薩爾滸古戰場,可惜忘了。不過現在那裡好像變成水庫了。」,小愛妻:「明朝滅亡,山河變色,清王朝推行剃髮易服,迫使漢族人披髮左衽,確實被很多人歎惋是『亡天下』。但如果真正詳細地去瞭解整部明亡史,真的會產生魯迅先生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感。」。嘉月:「媽媽,那我們要怎樣詳細地學習明亡史呢?」,小愛妻:「影視方面推薦一部電影《大明劫》,講的就是明朝的覆滅,以前媽媽問爸爸關於明朝滅亡的歷史問題時,爸爸也向媽媽推薦了這部電影。還有香港TVB以前製作過一部改編自粵劇的古裝劇《帝女花》,講述的就是長平公主悲情的一生以及她與駙馬周世顯至死不渝的愛情。雖然這部港劇有一些與真實歷史相悖的地方,如長平公主並非死於與駙馬一道飲下毒酒殉國殉情。但是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而且相當感人,媽媽記得媽媽國中時看《帝女花》,聽那首馬浚偉和佘詩曼演唱的主題曲《帝女芳魂》時還聽哭了。」,嘉星:「那媽媽,《帝女芳魂》怎麼唱的啊?」「落花遍千里萬方,百花冠淚眼謝民望,國土碧血未乾,盛宴一場好殉葬…」小愛妻用婉轉悅耳的聲音與傷感悲淒的語調將這首歌吟唱了出來。「這首歌的歌詞和曲調都好傷感,難怪當時媽媽會聽哭!」嘉月聽完後評論道。嘉星:「畢竟長平公主國破家亡,大明山河破碎,能不傷感嗎?」「還有一部戲劇《桃花扇》你們兩個孩子有興趣也可以看看,《桃花扇》通過講述侯方域、李香君二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揭露了『一年天子小朝廷』-南明弘光政權迅速傾覆的原因,也反映了明末南京的社會面貌,媽媽高中時就看過《桃花扇》。至於關於明末的史書,像《明季北略》、《豫變紀略》這樣的原版文言史書,對於你們這些孩子來說太晦澀難懂。不如就看看大陸作家:赫連勃勃大王的《亡天下:南明痛史》這樣的通俗史學作品吧!」小愛妻從書架上拿下書遞給了孩子。兩個孩子立馬捧起書認真地看了起來。小愛妻:「如果有不認得的字的話,可以直接來問媽媽喔!此外,如果想要從社會史觀的角度瞭解明代的社會生活的話,像《二刻拍案驚奇》、《金瓶梅》那樣的明代通俗文學著作也是不錯的閱讀選擇!」「嗯!」小兄妹倆點頭道。

小说相关章节:只爲途中與妳相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