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叶皓 上床总在分手后2,17

小说:叶皓 上床总在分手后 2025-09-01 14:50 5hhhhh 7560 ℃

“天铁是什么?有青铜值钱吗?“

“天铁也叫陨铁,就是陨石矿,无价之宝,那套编钟更是举世无双。“

刘皓迅速想到了《南派笔记》里主角团发现的巨大蜂窝状陨玉,男主之一出来就失忆了,可恶的作者,分明是不想填坑!

但胡十一接下来说出的话还是让刘皓倒吸一口冷气。

“战国曾侯甲编钟知道不?“

“知道啊,国宝。“

“这套天铁编钟就和战国曾侯甲编钟一样珍贵。 “

“那赖师爷就是因为动了这套举世无双的编钟才被毙的吗?“

“不是,除了让手下打下来的那个编钟,他一个都没动。“

“啊为什么啊?“

“不能动,动了会死人的。“

“怎么就死人了?”

“赖师爷被捕后供出这座墓,并且警告他们绝对不要碰那编钟,考古人员不听,尝试把被赖师爷的人打下来的那个编钟带出去,结果刚走出200米就头晕目眩、鼻血横流,同时,地下河开始冒泡,墓主人在这里布下了一个巧夺天工的机关术,只要有人把编钟拿出安全距离,水底的转盘就会自动启动,拉动那些吊着头骨的铜链,带着几十个头骨开始左右摇摆,很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地撞击陨铁编钟,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转盘、头骨、编钟三者如同一个巨大而古老的音乐盒,缺一不可,开始自行演奏一首两千多年前的音律。

‘梆。’

‘当。’“

那声音仿佛能传到人的灵魂深处,听得人七窍流血,有人最先反应过来,捂着耳朵逃向了外面,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跟着一起跑,但是没有用……“

“死了很多人吗?”刘嘉世隐隐猜到了。

“这么玄乎?”刘皓不信。

“刘爸爸,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乐经》,中国人老说四书五经,其实五经是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

“我知道!这就和四大天王一定是五个人同一个道理!”刘嘉世踊跃发言。

“对对对。“刘皓哄儿子开心。

“对,而且这隐藏天王很神秘,其他四大天王都提过他的事情,但从没人见过他。”

“《乐经》就是这样一本我们在其他古籍中都能看到,证明它的存在,偏偏不能直接看到的神秘经书,《周易》有多玄你们都知道,但《乐经》有人见过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两件大事,一是祭祀,二是战争,这祭祀时干什么呀?跳舞呗,谱子呢?丢了。“

“古人祭祀能沟通山川鬼神,你们知道大司乐是干嘛的吗?他就是周王室和贵族的音乐老师,地位超然,死后都要受人供奉那种,权力有多大呢?这个岗位负责掌管国家祭祀。周公都知道吧?“

“知道,我要去见周公了!”刘嘉世两手合并枕在脸边做了个困顿的模样。

“嗯,不错,就是他,他写的《周礼》就说了跳六遍舞,就能把龙招来。”

*商末周初·周公旦《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小师)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

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再变而致赢物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示,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

象物:指麟、凤、龟、龙四灵。

译文:

大司乐掌管大学的教学法,建立并掌理王国有关学校的政令,聚集国子到学校里学习。凡有道艺、有德行的人,让他们在学校任教,死了就奉之为乐祖,在学校祭祀他们。用乐德教育国子具备忠诚、刚柔得当、恭敬、有原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德行,用乐语教国子掌握比喻、称引古语、背诵诗文、吟咏诗文、提起话头、回签筮述的语言按巧,用乐舞教国子学会《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湮》、《大武》等舞蹈。用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和六代的舞一起配合演奏,以招致人鬼、天神和地神[而祭祀],以使各国亲睦,民众和谐,宾客安定,远人悦服,动物繁生。

于是分别演奏六代的乐舞而[依尊卑]排列先后,用以祭祀地神、人鬼、天神。用黄钟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大吕宫的调式歌唱,跳《云门》舞,以祭祀天神;用大蔟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应钟宫的调式歌唱,跳《咸池》舞,以祭祀地神;用姑洗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南吕宫的调式歌唱,跳《大韶》舞,以祭祀四方名山大川;用蕤宾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函钟宫的调式歌唱,跳《大夏》舞,以祭祀山川;用夷则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小吕宫的调式歌唱,跳《大灌》舞,以祭祀姜嫖;用无射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夹钟宫的调式歌唱,跳《大武》舞,以祭祀先王、先公。所有六种调式的舞乐,都要用五声、八音相配合。

六种舞乐,演奏一遍而招致有羽毛的动物,以及川泽之神;演奏两遍而招致毛短浅的动物,以及山林之神;演奏三遍而招致有鳞甲的动物,以及丘陵之神;演奏四遍而招致毛细密的动物,以及坟衍之神;演奏五遍而招致有甲壳的动物,以及土神;演奏六遍而招致龙凤龟麟,以及天神。

“相传乐经消失的原因是,它威力太强大了,能致幻、治病、杀人。“

“礼坏乐崩*,搞不好就是周王室弄丢了《乐经》或者找不到人来教《乐经》的缘故。“

*《论语 ·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译:如果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那礼仪就肯定会败坏了;如果君子三年不演奏音乐,那音乐也一定会被荒废掉。

“孔子他老人家推崇礼乐治国*①,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而礼乐的制作资格也是权力的象征。”

*①《论语•季氏第十六》第二章: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说:“社会政治上了轨道的时候,制作礼乐以及出兵讨伐都由天子决定;社会政治混乱起来了,制作礼乐及出兵讨伐由诸侯自己决定。

《论语·泰伯》:立于礼,成于乐。

译:礼以恭敬辞让为本,君子修身立本离不开礼,学之可以卓然自立、不为事物动摇,因此立于礼。乐者尽善尽美,其内容和本质都离不开礼,可以养性情、涤邪祟,义精仁熟而且和顺于道者,每闻乐而有所得,因此成于乐。

*②《论语·八佾(yì)》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人而不仁,如乐何?

“我看过孔子的老家电视台直播的一个祭典,是祭奠孔子的,用的是八佾舞*,我估计他本人要知道了能气得从地下爬出来吧。“

“哥,为什么啊?“

“‘是可忍,熟不可忍也?’是谁说的你知道吗?“

“孔子?”

“对,那你知道他为啥不能忍吗?”

“为啥?”

“因为鲁国有个大夫,僭越礼仪,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跳舞,一佾是8人,八佾就是64人,大夫只给用四佾,就是32人。可是世人只知道孔子这后半句,却不知道他说出这句千古名言的缘故。”

*《论语·八佾(yì)》: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①时说:他用天子使用的八佾②形式在自家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僭越行为都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②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士用二佾,十六人。

“好,我们都知道孔子他老人家的主张了。”

“但到,很可惜,到汉代时,因为《乐经》丢失*②,连治国口号都变成了以礼待人。”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乐之邦,就因为《乐经》丢失,只能说自己是礼仪之邦了。”

“编钟是中国古代乐器的代表之作,但现在没人会用,为什么啊?《乐经》丢失了呗。”

“古代离我们太远,我就举个现在的例子,主持复原曾侯甲编钟套组的技术员曾经说过,‘不要小瞧编钟,有人能用高分贝的声音震碎玻璃杯,那编钟亦有可能。’“

“他还是太保守了,编钟可是中华神器,既然能震碎玻璃杯,那人脑袋内部某些关键硬件能不能震碎?”

胡十一吧啦了半天,觉得有点口渴,猛灌了一口水,刘皓让他喝慢点别呛到。

胡十一擦擦嘴继续说。

“反正那次事故之后,赖师爷就被带到了现场,由他亲自指挥考古现场的发掘。”

“他是盗墓贼欸?“刘嘉世难以接受。

胡十一有点不开心,刘皓知道他是介意好朋友的看法。

“在赖师爷来之前,没人知道怎么才能让那杀人音律停下。赖师爷让人进去找到那枚被带出‘演唱会现场’的编钟,这是他原话啊,不是我说的,跑到地下河边扔进去,那编钟的声音就自动停了。“

“那赖师爷那么厉害,为什么还毙了他呢?“

“唉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人挺厉害的,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哥你继续说啊,我还想听。”刘嘉世撒娇。

“中国历史上最疼女儿的君王你知道是谁吗?“

“知道,就是那个因为她爸把剩鱼给她吃就自杀的公主!“刘嘉世说完撒娇地看看爸爸,”爸爸,不管有什么好吃的,你先吃。“

刘皓尬笑,他都不知道他们在啥。

“爸爸,我和你说!”刘嘉世看出来了。

《吴越春秋》记载,吴王有女滕玉,因谋伐楚,与夫人及女会蒸鱼,王前尝半与女。女怒曰:王食鱼辱我!不愿久生,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题凑为中,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男女与鹤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杀生以送死,国人非之。

“吴王有个女儿叫做滕玉公主,又名胜玉公主,有一天一家三口边吃边聊讨伐楚国的事情,吴王把吃了一半的鱼夹给了公主,这就好像爸爸你吃到什么很好吃的东西,让我也尝尝,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公主却说吴王这是在羞辱她,想不开,自杀了。

吴王痛失爱女,给公主大办葬礼,除了夺人眼球的各种殉葬品之外,还有数百人表演的白鹤舞,每人手持一只超大的白鹤,这白鹤用竹子做骨架,白绢做身子和翅膀,人拉动牵线,白鹤”就翩翩起舞,吸引了许多民众围观,表演队伍随着滕玉公主的棺椁不断向着墓地前进,而围观群众也被引入通道,忽然出现大队的士兵将他们往墓室里赶,一些人站立不稳,被推拥到墓室里,等装得差不多了,墓室的大石门从上面刷地落下,将送葬队伍和纯粹看热闹的老百姓关在里面,上万民众都给胜玉公主当人殉了。“

刘皓心说,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其实,你刚刚说的那个是主流派的观点。”

“哥,那你有啥不同的看法?”

“吴王叫啥你知道吗?”

“阖闾。”刘嘉世说完想起了什么,“鱼肠剑!“

“对了,鱼肠剑。”

刘皓不明白两小孩在打啥哑谜,但他能听懂鱼肠剑,忍不住插嘴道:

“鱼肠剑就是那个把剑藏在鱼肚子里的吗?“

“是的,爸,你真聪明!“刘嘉世不吝表扬。

“你给爸爸说说这个故事。“

“阖闾他其实是篡位的,他派了刺客去刺杀当时的吴王,刺客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趁献鱼时干掉了当时的吴王,阖闾才能够上位。“

*《史记.刺客列传》:酒既酣,公子光(阖闾)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

“不错。“刘皓夸奖儿子,摸摸儿子的头。内心寻思,怎么他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是厨子荆轲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啊。

“我一开始也像你那样认为,但我妈说,阖闾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上位史不光彩,并且公主也是能参与军国大事的,未必没有掌权的心思,所以阖闾连吃鱼都不敢让女儿吃整条,提防着自己的女儿,结果公主觉得老父亲不信任自己,她一片真心喂了狗,于是拔剑自刎。”

“是个烈性女子。“

“你这样一说,我觉得阖闾那么发疯给女儿找了那么多陪葬的人,好像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了,因为他自己的猜忌逼死了自己的女儿。”

“对吧?”胡十一深以为然,“而且你往更深一层想,胜玉这个名字谐音剩鱼,搞不好公主被他爸投喂剩鱼后,才发觉他爸给她起这个名的用意,悲愤至极,才想不开的。”

“也许阖闾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只是巧合。”刘皓认同嘉嘉的看法。

“是啊,不过她名字真挺配她的,你看,胜玉,比玉还要洁净、自尊、脆硬、易碎。”

“那赖师爷他们是发现这位胜玉公主的墓了吗?“

“不是胜玉墓,墓主人不详,我推测是某个闽越贵族的墓,因为那些人殉没有侧齿,闽越国有凿齿的习俗,即拔掉左右门牙或者侧齿,以为成年或婚姻标志。”

“那哥你为啥提胜玉啊?”

“因为这墓主人的家人脑回路和胜玉她爸有点相似,但没有那么丧心病狂。”

“怎么说?“

“那是两千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你是一个贵族人家雇佣的纺织女工。”

*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公元前202年时,重新立无诸为闽越王,在原先的闽中这地方称王,建都在东冶。

“女工?”

“那一天太热了,主人让你们都歇歇,所有人都停下了织机,坐在一起聊天,忽然,主人家大发善心,拉来了一车香瓜让你们解暑。“

“主人还挺好。“

“你们千恩万谢,吃完了主人赏赐的香瓜,就昏迷不醒。“

“为什么啊?”

“香瓜里混了蒙汗药。”

“啊?”

“等你们都倒下后,等候已久的仆人们就拿来后窍珠,从你们的后窍生生塞进去,你被活活疼醒,想要挣扎,但是没用,你被人按着,嘴巴被用金线缝上。后窍塞珠,金丝缝嘴,寓意不进不出,安心侍主。

你被塞进了棺材,当钉上棺材盖时,你其实还活着,但是嘴巴被缝住了,你张不开嘴,发不出声音,没有人来救你,如此在绝望的情绪中挣扎了几天后,你就这么暗无天日地死去。

这就是赖师爷根据那些尸骨,还原的当时景象。

赖师爷还说这些女工可能就是金缕玉衣的制作者,那些没用完的金丝正好不用浪费。“

“我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九窍塞和玉衣,二者当属西汉高级贵族的随葬标配。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情侣款金缕玉衣,陪葬品有九窍赛,用法是在人的眼、鼻、口、耳、肛、生殖器,这9个孔窍处塞入,谓之‘玉塞九窍’。”

胡十一说得头头是道,发现刘嘉世闷闷不乐,赶忙开解道:“欸,现在都新社会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胡十一坐到刘嘉世旁边,搂住他的肩膀,“再也没些恐怖的活殉了,万恶的奴隶主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化作尘烟了。”胡十一挥手向远方,遥望美好未来。

“女工小姐姐好可怜啊。“

“嗯嗯。”胡十一跟哄宝宝一样,把刘嘉世的小脑袋圈在怀里,把刘皓的活都抢了。

胡十一以为这就算完了,谁料刘嘉世消沉了一会后,又问起第三座墓。

“第三座墓太大,我说了也没人信。”

刘皓、刘嘉世内心有了同一个猜测。

“我不说名字,你们也知道。”

“那墓赖师爷都没办法,因为那墓在动。”

“在动?”刘皓想到的是巫峡棺山。

“是啊,那墓主人建十万兵马俑,用水银为湖海,用夜明珠做日月星辰。”

“其实那墓啥样,大家都知道,《史记》*都写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译:秦始皇三十七年(BC前210年)九月,二世将他爸葬在骊山。秦始皇刚即位的时候,就开始修建骊山的陵墓,等到他兼并天下之后,将七十多万罪犯送到骊山给他修墓,地宫深得穿越了三层泉水,在下面用铜汁浇成棺椁,仿制的宫殿、百官和各种珍奇宝物都放满了地宫。命令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以水银为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依靠机械互相灌注流通,墓中上面各种天象齐备,下面有地上景象万千,利用东海人鱼的油膏作的蜡烛,燃烧万年不会熄灭。

“不过《史记》说的也不能全信,比如那万年不灭的海鱼油脂做成的油膏*,我爸就说是假的。”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莽丛中:胖子问道:“咱们上次去省,听大金牙那孙子说过一些秦始皇陵的事迹,说什么人油做蜡烛,万年不灭?可当真有此事?”

Shinley杨说:“不是人油,是东海人鱼的油膏作为燃料,万年不灭,四门射伏弓孥,机相灌输,有近者辄射之。”

我听了Shinley杨的话,笑道:“这是史记唬人的,长明灯这种装置,在很多贵族帝室的墓中都有,不过这些事在倒斗摸金的眼中看来,是个笑话,且不论海鱼油脂作为燃料,得需要多少才能烧一万年,古墓的地宫一旦封闭,空气便停止流通,没了空气,长明灯再节能,它还燃个蛋去,如果让空气流通,这古墓地宫不出百余年,便早已烂成一堆废墟了。“

“牛王堆汉墓发掘的时候,挖到一层5厘米厚的朱砂层,朱砂本身就是有毒的,朱砂层有多毒呢?朱砂层一旦受热,哪怕不是很热,也会立即脱硫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水银挥发到空气中,只要量够,短短几分钟就能把人毒死,他那墓里全是那种高纯度的水银河,你要想挖他那墓,首先得有一套很高级的防化服,不然常温挥发的水银就能把你毒死。

就算水银的问题能解决,定位的问题也没法解决,因为里头压根就没有固定的主墓室,帝陵内部通着一条地下河,河面儿上有厚达一尺的水银层,主墓室在一艘大船上,那艘船,终年在水银层上飘浮流转,所以才至今都没人能盗。”

“赖师爷都没办法?”

“他……”胡十一有些犹豫,刘皓知道他在犹豫什么,打断道:“好了,这么喜欢秦始皇,下次带你们去X市兵马俑玩。”

“好欸!”刘嘉世欢呼。

“赖师爷自己说是进去过,但没人信。“

“他进去了吗?“

“不知道……反正我不信。”胡十一答得很勉强。

“赖师爷最后开出的条件挺诱人的,他说只要留他不死,他就带考古队进秦始皇陵。“

胡十一犹在说,但刘皓已经听不进去了,他在听到“进去过”时,脑子里自动蹦出四个字:

传国玉玺

作为赖小龙供出的“大哥”,刘皓算是对前者的罄竹难书的诸般罪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所以当他从胡十一那里听说赖小龙连秦始皇陵都盗了,第一反应不是嗤笑,而是想起曾经听过的那几个耸人听闻的词儿。

不会吧……

这件事抓住他的心思,就像被一个陌生人从身后抱住一样,既惊奇又害怕,想回头看看到底是谁抱住了自己。

刘皓神情不属,两孩子还在热烈讨论。

刘皓的走神在听到儿子的“我以后要念考古专业”时戛然而止。

“不行!”刘皓当即反驳。

“为什么?”刘嘉世疑惑。

刘皓不好回答,他不能当着胡十一的面说因为他爸妈是盗墓贼,他以后想拉你盗墓去。

刘皓还在苦恼呢,从厨房出来的刘妈冷着张脸让两孩子好好学习去,她极少发火,一发火两孩子都缩脖子。

两孩子被打发走,刘皓松了口气。

“皓皓,妈和你有话说。”

刘皓跟他妈进了厨房。

“皓,其实小江带警犬来我们家搜查过。”

“搜就搜了,咱们家身正不怕影子斜。”刘皓有点气愤江润泽的不够朋友,但转念一想,他们算什么狗屁朋友?

“妈你说这个干嘛?”

“他们搜的不是毒品,而是小赖那些盗墓的赃物。”

“什么?”

“其实妈当时去借钱那么难,是因为有人说,咱们家在装穷,小赖其实把宝贝……“

“怎么可能?”刘皓情绪激动地反驳。

“没有就好。”

“当然没有了!妈!你在想什么呢?“

“不是妈说的,妈也是听别人说。”

“是谁说的?”刘皓气得恨不得把那人揍一顿。

“是谁不重要,皓你拿没拿?”

刘皓听这话险没跳起来, “妈!你疯了么?”

“那小赖有没有给你什么提示?”

“没有!妈!你说什么呢?!”刘皓炸了。

“没有就好……”

“妈!是谁说的?”刘皓不依不饶,这哪个混蛋造的谣啊?

“这不重要……“

“怎么不重要?“刘皓气得气都喘不匀了,”你不告诉我我自己问去!“说着就掏出手机,却被一只纤纤素手按住,刘皓望去,刘妈泫然欲弃泪眼盈盈。

“妈?“刘皓惊讶地看着他妈。

“没了……”

“没了……”刘皓喃喃,领悟之后,看着哭得凄惨的女人,心里发毛。

“妈,你说没了是说……人没了?”

刘妈只是哭,但刘皓只觉得恐惧。

“妈……和你有关系?”

刘妈哭得更凄然了,“妈当时也是气狠了,才说出那种气话,你不要怪妈啊呜呜呜呜呜……“

“说什么?“

“说……“刘妈泣不成声,“我是没钱啊,我要是真有钱,我第一个灭了你。“

刘皓悚然一惊。

“妈也没想到啊……”

“妈……是白叔?”

刘妈没答,梨花带雨。

“皓,千万别告诉你爸……“

“不然他会怪我的……“

“听到了吗?”

刘皓被盗墓勾起的那点儿暴富心思算是被刘妈那一桶冰水浇了个熄灭。

他就想平平安安过一生,不想卷入什么灭门惨案中。

还有嘉嘉,刘皓认真考虑让儿子和胡十一这个根正苗红的盗二代断绝朋友的情分了。

在刘皓愁眉该如何跟胡八一开口,提醒他:

你是想你儿子跟你走一样的老路吗?

你儿子想拉我儿子下水。

你管好你儿子行吗?

诸如此类的话。

小朋友那边先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胡十一小朋友主动和好兄弟坦白自己的身世,那波澜壮阔的盗墓故事就是他长辈亲身经历,至于那赖师爷嘛……

还是他曾祖辈的故旧之后。

胡十一小朋友虽然摸金梦破碎,被他爸带回来了,但是一路“圣地”打卡,把胡、杨、胖三人去过的地重游了一遍,墓是别想下了,老老实实当个普通游客观光吧,还凭借着那口祖传的倒斗唇典*,结识了一些道上的朋友,听闻了赖师爷的事迹。

胡十一运用祖传的寻龙点穴的本事,真找到了那两个已经被保护起来的古代开发遗址。

他年纪小,装作走丢误入进去也不会惹人怀疑,稍后赶到的家长阿香又当场晕倒,为他争取了宝贵时间,事后被他狠狠夸赞,结果阿香过了好几天才缓过来敢跟他说,她是真晕了,被吓得。

那地方有好多女人在哭,她们的嘴上都有金线,烂得不成样子,那个驱赶他们离开的负责人的身上就趴了一只,阿香根本看不到他的脸,因为那女人就从前面抱着负责人,两只腿夹着他的肋骨,脸对脸呢。

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连打的盗洞都一模一样。

他和他爸汇合后,把盗洞的模样给胡八一一看,这才牵扯出胡八一对其身世的猜测。

*乃旧时江湖人彼此间相互联系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亦称隐语、行话、切口、黑话,用于见不得光的勾当,如黑道上拐卖女人叫开条子,走私货叫做背青,贩小孩叫搬石头,小偷叫佛爷等等,盗墓就称为倒斗,都各有各的行规隐语,便于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倒斗的“暗语”有一小部分和江湖黑话基本相同,但是又自成一体,很有特点。

“话说那晚清年间,有一名金盆洗手的摸金校尉,一人挂三个摸金符,人称“张三链子”,,真正流传至今的古符,只此三枚而已,故此得了这么一个绰号,这位张三爷总共三个徒弟,小徒弟阴阳眼姓孙,收了胡十一的曾祖父胡国华为徒。

而那张三爷并没有把寻龙点穴的风水秘术传给自家儿孙,只因摸金秘术,千年传承,内规极多,真符不传自家后人,便是其中之一。与毫无章法的民间散盗截然不同,这条行规,是出于倒斗取利极损阴福,即便是摸金校尉盗取古墓珍宝,大部分是为了济世救民,但那些珍宝多不是人间所见的凡俗之物,在世间显露出来,定会引出明争暗夺,追根究底,那倒斗发墓取宝之人终归造孽不小,因此才有“做一代、歇三代”之说。从三爷儿子这辈开始算,到他重孙子那代,都不能再做挂符盗墓的勾当,否则必遭天遣,断子绝孙,身丧家败。

民国年间,张三爷已成功洗白,做起了当铺买卖,但是同行是冤家,张三爷盗的稀世珍宝堆满了整整一地窖,有的是人惦记张家的偌大产业,勾结当时北平城的官府,还害了张家好几条人命,张三爷哪里咽得下这口恶气,一晚上杀了仇家十一口,连警察局长的脑袋都没放过,杀人不够,还要放火,这还不算出气,他还把人头串在一起挂在城楼子的檐角上,他犯下这等弥天大案也知道难逃一死,那足够好几代人享用的累世财富全都不要了,连夜背着自家老娘出逃,改用了母亲的姓氏,是复姓“司马”。

这赖师爷想必便是那张三爷的嫡系子孙。

复姓司马,单名虫。

虫子的虫。“

刘嘉世听到这就表示不能理解了,怎么起这名?

胡十一表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张三爷是草莽出身,观念陈旧,对金点先生格外信服,而且这种信服是根深蒂固、渗入骨髓之中的,就连金点先生给自己儿子取名“司马灰”都听了,灰色的灰。

刘嘉世表示这名字比谭恋爱还离谱,胡十一说,“欸,这金点先生是有据可循的,只因张三爷的儿子是个土命,按照八门命格来说,这‘中央戊己土’刚好列在第八,若以动物八仙的排位顺序,第八家恰是灰家,也就是老鼠。以前戏班子里都供“灰八爷”为的是防止耗子把箱中道具服饰啃坏了,民间俗传‘灰八爷属土’所以得叫‘司马灰’。

这司马虫应该就是八门命格里第七位,‘北方壬奎水’,我也是瞎猜的啊……我爸不擅长这个……等回头我问问我古叔叔去。“胡十一有点囧,”按照动物仙家的第七位,柳七爷*,蛇,也叫长虫、小龙,他们司马家起名祖祖辈辈都遵循着低调原则,虽然现在都新时代了,但祖上那些‘威名’也决计不敢提,哪敢叫龙啊?只能退而求其次选虫,你看这司马虫是不是比司马蛇好听多了?“

*新凤霞回忆录《艺术生涯》:耗子叫灰八爷,刺猬叫白五爷,蛇叫柳七爷,黄鼠狼叫黄大爷,狐狸叫大仙爷。在戏班里叫错了,犯了忌讳还要挨打,这五种动物被尊为五大仙,所以不能称本名,否则在巡演中可能会遭到它们的戏弄,其实反映了汉文化中的某些语言禁忌。

小说相关章节:叶皓 上床总在分手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