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致死不足惜的你(繁體中文),8

小说:邊緣人系列 2025-08-31 08:40 5hhhhh 2440 ℃

「伯母,對不起……根據她的採訪寫成的書出版了,我只是來告訴她這個消息,說完就走……」這些年,我始終知道我們對她的要求是如何讓她一步步走向崩潰的邊緣,但我沒能早些幫助她。那股愧疚感像是無法逃避的陰影,一直縈繞在心頭。

「妳給我滾!不要再出現在她面前……」她情緒激動,突然上前推我。

「媽……」病房裡傳來卿玲虛弱的聲音,「沒事的……這不是總編輯的錯……」

旁邊的看護師也趕過來勸阻:「不好意思,請不要在醫院裡大聲喧嘩,這會影響到病人。」

「……妳動作快點。」卿玲的母親終於鬆開了手,但她的眼神依然冰冷。

我輕輕推開病房的門走了進去。

「總編輯……謝謝妳來看我。」卿玲坐在病床上,對我笑了笑。相比剛剛入院時的模樣,她的氣色好了很多,臉色透著些許紅潤。

「看來精神治療的效果不錯啊。」我坐到她旁邊的椅子上。

「嗯……不過還是得吃藥。」她垂下目光,語氣中帶著些許無奈。

那次採訪結束之後,卿玲請了兩週的假。等她回到公司,她說還有幾個像那個女孩一樣的孩子需要幫助,她們的故事也應該被聽到、被記錄下來。我曾經勸她不要陷得太深,但看著她那幾乎要哭出來的神情,我最終還是不忍心拒絕她的請求。

就這樣,一晃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裡,卿玲採訪的家庭和孩子越來越多,不僅包括女孩在改造中心的室友及她們的家庭,還包括類似學校裡的那些飽受學業壓力折磨的同學,以及畢業後不得不接受心理諮詢的學長學姐們。他們的故事,像是一條無法終結的鏈條,一個接著一個,被卿玲捧到世人面前。

這些家庭中的問題千奇百怪:有些孩子被診斷出精神疾病,有些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不服管教,有些孩子去了大學後便與父母和同學斷絕了所有聯繫,甚至還有孩子走上歧途,被警方拘押。孩子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矛盾重重:有些父母向她懺悔,有些孩子向她請求調解,有些人甚至向她發出絕望的求救……所有這些,無疑給了卿玲巨大的精神壓力——但她從來沒有向我提及過。

但這並不是結束。我們將她的系列報導公開之後,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尤其是那個弒母女孩的報導,閱讀量達到數千萬。我們也收到了大量的網友評論。

其中確實有一些支持卿玲的聲音——

——「看了報導,心情特別複雜。我們高中的壓力真的大到無法呼吸,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但不敢告訴家人,也不敢跟老師說。希望社會能對我們這些學生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只看到成績。」

——「我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真的是絕望無助。這些報導讓我明白了我對孩子的傷害,也讓我更想找到其他的方式來和他們溝通,而不是一味地打和罵。」

——「這些報導引發的討論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承認,過度嚴厲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施加壓力的教育體系對孩子的精神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應該推動學校和家長之間更有效的溝通,為學生提供心理支持。」

——「我能理解父母和孩子的想法。他們活著就已經很累了,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彼此。」

——「我也是從一個充滿壓力的教育環境中走過來的,雖然我現在算是個成功人士,但回頭看看,我知道自己在青春期時經歷了多麼嚴重的精神困擾。感謝這些報導揭露了這些問題,提醒我們教育應該有更多人性化的考量。」

——「我是社福系統的公務員。這些報導暴露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支持上的嚴重缺失,這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社福系統的漏洞。我們應該加強對家長和孩子的輔導,設立更有效的教育與心理支持,幫助這些家庭克服困難。」

——「即便是在嚴厲打擊犯罪的專項行動中,判決也要慎之又慎,尤其是死刑判決。哪怕是嫌犯,他們的正當權益也需要保障。」

——「這種改造中心怎麼還能在光天化日之下運作?!這完全是在藐視青少年的權益!」

但遺憾的是,大多數的聲音仍然對她持反對意見——

——「我們高中也是非常嚴格的管理,要求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有紀律感。雖然當時我也有過反感,但現在我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而且至今保持著自律的生活。這都仰賴學校的培養。」

——「說得好像我們有其他選擇一樣。大城市的孩子可以出國,但是我們除了考試,什麼都沒有啊。妳想要我們自生自滅嗎?」

——「我也在接受精神治療,我也認識一些和我有同樣境遇的朋友。但我想說,我們的問題真的沒有這些報導說的這麼嚴重。求妳們放過我們吧……」

——「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他們的愛常常有缺陷,並不完美。他們的努力不應該被忽略。同樣,絕大多數孩子在父母的管教下都是能正常成長的。這種報導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我的孩子曾經沉迷於網絡遊戲,不聽我們的話,我們也只能把他送進改造中心。現在他變得聽話多了,也開始好好讀書了。這些所謂的負面報導,根本就是誤導社會對這些矯治機構的看法。」

——「這些孩子以為自己想要什麼,他們不知道外面的社會有多麼殘酷。如果父母不去管教他們,他們如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妳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戀愛,學習受到影響,沒有辦法得到理想的成績?退一步說,哪怕妳自己沒有問題,妳難道不會影響其他同學嗎?其他同學成績下降了,責任妳來負嗎?」

——「妳為什麼要影響我的孩子讀書!我孩子現在就拿著這個報導在威脅我,要死要活的!妳是不是明知道我心疼我的孩子,故意要這麼做!」

——「我們的學校有很多優秀的學生進了好大學,有些時候壓力是必須的。他們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未來,但這樣過度渲染學校的壓力和孩子的心理問題只會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恐懼。」

——「改造中心是對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的最後救贖!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妳這樣批評它們,妳有什麽更好的方案嗎?妳如果有更好的方案的話,父母才不願意把孩子送去那種地方!沒有實踐過,妳說的一切就只是空中樓閣而已!」

——「看看那些受不了父母離家出走的孩子們——他們獲得了自由,但是他們都變成了什麼樣子!在馬路上飆車,去違法犯罪,去洗盤子掃大街,去自殺……我接手了不知道多少這樣的案子,妳知道他們有多後悔嗎!」

——「那個女孩可憐,她媽媽就不可憐嗎?她媽媽的聲音又在哪裡呢?這對她媽媽是否太不公平?殺人犯再怎麽可憐,也不能把殺人正當化吧!」

——「這種人就死不足惜,養著他們也是浪費社會資源!這幫人一個個都統統應該抓起來上絞架!」

甚至有不少對她本人的人身攻擊——

——「妳寫這種報導,是要洗白殺人犯,鼓勵殺人嗎?妳的價值觀是不是有問題?」

——「聽説這個記者還給捷運襲擊案的兇手說話的!簡直沒有人性!」

——「公然污衊我們學校,妳收了多少錢?!到底是誰買通了妳?」

——「這種文章就是公然煽動對父母的仇恨!妳是不是也恨透了妳的父母,公報私仇?」

——「這就是典型的覺得外國什麽都好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完全不理解我們國家的現實。」

——「這是這個記者的照片。看她那種染髮,一看就知道她是哪一類人。搞不好她自己就是個沒教養的孩子!」

其中,最常見的一句話是——

——「我們以前都是這樣過來的,為什麼她就受不了,甚至要殺她媽媽?」

雖然我們頂住了壓力,至今沒有撤稿,但我也一直在懷疑,我們發佈這些報導的決定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尤其是在那一天之後。

那時,卿玲發了一條很長的訊息給我們,大致是把她寫的那些稿件以及採訪資料交給我們接手,末尾寫著:「每次我為他們發聲,結果根本沒有人聽我們說話。我還要連累我的父母,我的採訪對象也被威脅。我真的累了。我該死。就這樣吧。對不起。」

我立刻聯絡了她的家人,然後驅車趕到她家。

所幸我們到得及時,她只是昏迷,送醫搶救之後已無大礙,但之後她被診斷出重度憂鬱症和焦慮症,必須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我們新聞網也收到過不少騷擾電話,我也知道卿玲換過幾次號碼,但我直到那時才明白,她本人和她的家人也受到了威脅和謾罵,甚至信箱裡也塞滿了莫名其妙的信件。而換號碼就是為了躲避這些騷擾和網路霸凌。

我們應該早些察覺,早些伸出援手的。

但好在她還活著,我們還有機會補救。

「卿玲,我知道這些年來妳背負了太多,無論是那些受訪者的故事,還是社會的壓力……」我輕輕握住她的手,「但我想讓妳知道,妳並不是一個人。新聞網的每個人,都為妳的努力感到驕傲。我們會一直支持妳,無論妳選擇繼續寫下去還是退出。」

「……謝謝……」她小聲地回答。

「妳現在安心養病,這才是最重要的。」

「嗯……」

「妳採訪寫的那些稿件,已經出版成書了……」

「我知道……」她低下頭,眼神游移不定。

我明白卿玲在害怕什麼。那些報導給她和她的家人帶來了太多的麻煩,入院之後,她試圖逃避這些記憶。

但有些事情,我覺得無論如何都應該告訴她。

我從包包裡掏出了幾封信和幾張照片。

她看著我,沒有說話。

那些信,基本都是認識那個女孩的人寫的。

「我印象中的她,真的是很乖的孩子,成績優秀,看見老師都會鞠躬,笑著打招呼。……我到現在還記得她當時做化學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一個杯子。當時她站都站不穩,整個人都癱坐在地上,像是失了魂魄一樣。我當時還以為她膽子小,就只是幫忙收拾了一下而已。現在看妳的描述,我覺得也許在那個時候她是有了閃回吧。……我一直都在後悔,要是我能早一些發現她背後經歷的一切,要是我能更深度地介入,會不會就能避免這個悲劇?但是我又不知道,我介入的話會導致什麽結果?我又要管那麽多學生,我們班那年升學率壓力還很大,我每天忙著補資料、排座位,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幾乎沒有時間關注,我還有沒有這個能力去管她的家事?我知道這些不是我回避責任的藉口,但是我還是很痛苦。……」——她的國中班主任。

「當我讀到她的故事時,我哭了。我當年抛下了她,可是過去了這麽多年,她還記得我寫給她的,關於流星的故事。……我其實一直覺得它很幼稚,甚至沒勇氣再去回顧,但我沒想到這對她那麽重要。……如果我當時再勇敢一點,在她封閉自己以後,給她一個擁抱,她的未來會不會大不一樣?她會不會不用面對後來發生的一切?……如今,我靠寫小說和畫插畫維持生計。我還記得,她總是盯著我的畫,露出燦爛的笑容,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故事結局』。……也許,我應該把那個流星的故事寫成一個短篇,來紀念她。我知道這會引來怎樣的非議,我知道有人會說我不應該,但她畢竟是我的朋友,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敢說她是無辜的,但她的結局不該是這樣。……如果我不寫,這些話將永遠埋在心底。而那樣的沉默,我會窒息。我只能用我的方式,為她發聲,為我們共同的青春畫上註腳。……」——她的國中同學。

「我的女兒就是您寫的故事裡的『小組長』。她聰明、活潑又充滿希望。我還記得她小時候,總是笑得像個小太陽。她喜歡畫畫,喜歡小動物,還說以後想成為一名獸醫,她用小小的手牽著我的衣角,撒嬌地說『爸爸,等我長大了要賺錢給你養好多狗狗』……但那一天,我發現她和她的女同學在一起,親密地牽著手,甚至接吻,我的世界崩塌了……我的家族一直以名望和傳統價值為傲,我擔心她會讓家族蒙羞,擔心她毀了婚約,也擔心她會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可是我收穫的,卻只是她冰冷的軀殼……現在,我走遍全國,試圖揭露那些『改造中心』的真面目。我知道這樣做無法挽回她的生命,但至少,我希望能避免更多孩子因為像我這樣無知的父母而被毀掉……」——小組長的父親。

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手裡握著的那一封。

我把那些照片遞給她,然後展開那封信,輕聲讀下去。

————

許卿玲女士:

您好,我是黃晞雨——您文中的「囚犯68566號」——的男朋友。或者說,「前男友」。

自從那次停學之後,我就被父母安排去了國外讀高中。在那之後,我們便徹底失去了聯繫,但我對她的記憶從未消退。小雨的每一個細節依然刻在我腦海中——她在圖書館低頭看書時那認真的神情,她皺著鼻子撒嬌時的模樣,她吃漢堡時像松鼠一般的姿態,她笑起來嘴角微微上翹的弧度,甚至她不經意間撥弄耳邊碎髮的習慣……這些都成了我最深的思念。

我記得,有一天我們去逛公園,當時小雨手裡拿著一隻草莓味的冰淇淋,結果一口都沒有吃,整個冰淇淋球掉在了裙子上。她滿臉嫌棄地看著自己那件沾滿粉紅色污漬的裙子,惹得我哈哈大笑。然後,她就氣呼呼地擰我的大腿。我心想,她真的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還有一次,我們偷偷去參加外面的電音節,那天她偷偷拿出自己藏著的私服,特別用心地打扮了一番——穿著一條白色的連衣裙,還帶了一頂草帽。她說那頂草帽讓她覺得自己像個電影裡的女主角,一邊笑著轉圈,裙擺隨風飄起。我說她傻——電音節人擠人的,穿這麽漂亮的衣服簡直就是暴殄天物——然後她就追著打我,一邊打一邊笑。

有一次,我們在學校後面的操場散步,她突然停下來,一本正經地問我:「你覺得如果我們以後能一起環遊世界,第一站應該去哪裡?」我笑著說:「怎麼突然想這些?你不是怕飛機嗎?」她卻笑得很認真,說:「我會克服的嘛!你知道的,我最想去看極光。」她那雙閃閃發亮的眼睛望著天空,像是在想象極光的模樣。那天,我答應她,將來有一天,我們一定會一起去看極光。

但最後,我們都沒能兌現這個約定。

自從我們被迫分開的那天起,我心中一直充滿了深深的自責。我明白她的家境不好,知道她所承受的壓力遠遠超過了一個同齡人應該承受的重量。很多次,我曾求我的父母收留小雨,給她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但每次都被拒絕了。他們的擔憂或許是對的,我也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可是感情上,我始終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很長一段時間,那天在教務處門口,她走出來時那雙空洞無神的眼睛,仍然在我心中徘徊不去。

這些年來,我經常夢見小雨,夢見她倒在冰天雪地裡,瑟瑟發抖卻無人救助;夢見她站在一片黑暗中,孤零零地尋找出路;夢見她抱著膝蓋蜷縮在一個狹窄的角落裡,無聲地哭泣。自從我得知她弑母的消息後,這些夢境變得更加可怕,我夢見她渾身血污,眼神充滿恐懼與絕望;夢見她被一群黑衣人抓走,一邊哭泣一邊向我伸手求救;夢見她從懸崖墜下,我拼命伸手,卻抓了個空;夢見她被五花大綁著,在我眼前被處決。我夢見她質問我:「為什麼要拋棄我?為什麼要答應帶我去環遊世界,卻從未兌現?為什麼我需要你時,你卻不在我身邊?」她的每一句質問都如利劍,刺痛著我的靈魂。

我一直在想,要是我當時能再勇敢一點,要是我當初和小雨私奔,我們的未來會不會不一樣?她是否就不會面對這樣殘酷的結局?我一直在想,小雨在她最後的時刻,心中是不是充滿了對母親的怨恨,對我的怨恨,還有對這個世界的怨恨?是不是因為這樣,那些噩夢才從未停止,一直折磨著我?這是不是對我抛棄我的戀人的懲罰?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了您的報導。讀著那些文字,我終於能夠確信,小雨從未改變,她依然是我認識的那個小雨——一個內心柔軟、滿懷愛意的女孩。我終於能夠確信,她不是壞人,她的母親也不是壞人——她們只是不幸在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情況下,被逼到了絕境。

而且,直到最後一刻,她依然深愛著我。

讀完那篇報導後,我這個快要二十歲的男子漢,哭得一塌糊塗。

我不配做她的王子。她說的故事裡,王子給了她能夠給的一切溫暖,而我給她的只是有心無力的虛幻罷了。

可是那天晚上,我夢見了小雨。她站在一片溫暖的光芒中,笑著對我說:「也許我不會再出現在你的夢裡了,但我永遠愛你。也謝謝你願意愛我,給了我那麼多甜蜜的回憶——去尋找新的感情吧。我也要去擁抱我的下一個人生啦。那麼,就這樣吧。」那是她第一次在夢中笑得那麼溫暖,就像我們還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一樣。從那之後,那些噩夢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現實中,有一個女孩已經追求我一年了,她是一個非常好的女孩,善良、溫柔,和小雨一樣有著一顆純真的心。因為小雨的緣故,我一直沒能回應她的感情,但現在,我決定試著向前邁一步。我會接受那個女孩的表白,像對待小雨那樣好好對待她,不再讓自己陷於過去的悔恨中。

在得知您自尋短見的消息後,我想,也許是時候寫這封信給您,告訴您——請您活下去,請不要放棄。

許卿玲女士,請記得:在大洋彼岸,有一個男孩被您的報導拯救了。也許您無法拯救所有人,但您至少拯救了一個人,也許還有更多的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因為您的文字而重新燃起了希望。所以,無論這個世界多麼殘酷,無論這些報導帶給您多少困難和壓力,我知道我很自私,但我還是懇請您活下去。

我會永遠感激您,感激您讓我再一次感受到小雨的存在,也感激您讓我重新找回了前進的勇氣。

此致 敬禮

駱正寧

P.S. 附件裡是我和小雨在一起時,我給她拍的照片。她真的很可愛,不是嗎?

————

卿玲顫抖的手握著那幾張照片,眼神緊緊地落在那些影像上。

吃冰淇淋時一臉滿足的她;撐著雨傘在暴雨中對著鏡頭微笑的她;靠在長椅上低頭閱讀,眉頭微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她;還有在摩天輪裡,眼中閃爍著對未來憧憬的光芒,出神地望向遠方的她。

一顆顆豆大的淚珠滴落在那些照片上。

照片上的她笑容依然燦爛。

卿玲無法控制地開始抽泣,淚水如決堤般湧出,她終於失聲痛哭。

卿玲的母親站在一旁,也在不住地抹眼淚。我想,至少在這一刻,她應該在為她的女兒的努力而驕傲吧。

我努力忍住眼淚,默默地把手中的書和那些信放在卿玲的膝上,然後靜靜地起身,輕輕地關上病房的門。

走廊裡的燈光溫柔地灑落下來,仿佛一片柔和的光芒在等著她。我知道,她需要時間,去面對那些痛苦的記憶,去找回自己內心的力量。而我,能做的,只是等待和陪伴。

那本書,是卿玲這幾年來辛苦奮鬥的結晶,記錄了她遇見的那些苦苦掙扎的邊緣人們的故事,書名叫——

《致死不足惜的你》

小说相关章节:邊緣人系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