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太和本纪-创世

小说:太和本纪太和本纪 2025-08-28 15:37 5hhhhh 7390 ℃

《太和本纪-创世》

太初之时,混沌未开,天地不分。

阳刚肆虐,阴柔潜藏,二力相斥,万物难生。

忽有一缕神识,游荡虚无。历经亿万年,渐具灵韵。

又亿万年,化为太和女神。此神体兼阴阳,妙相无双。

神躯初成,面若秋月,眸似晨星。青丝如瀑,直垂足踝。玉肤胜雪,吹弹可破。酥胸高耸,盈盈一握。纤腰若柳,翘臀如桃。

然神之奇处,在其胯下。

但见一物昂然挺立,状如玉茎,长及膝下。根部二囊,饱满圆润。茎下复有一穴,汁液涓涓,清泉不绝。

太和女神初醒,见天地混沌,心生怜悯。遂以己身调和阴阳。以茎顶天,以穴纳地。周身气脉流转,内通八方。

神力激荡,忽闻霹雳一声,天地分离。

女神心念一动,以茎搅动混沌,如巨龙翻江倒海。顷刻间,神茎所至,山川大地成形。神穴所经,江河湖海随之而生。

女神又施妙法,藉天地之势,施造化之能。但见神躯微颤,乳头绽放,喷出乳汁。此汁非凡,乃回天地精华,名曰春水。春水流淌,所过之处,草木生长,繁茂葱郁。

造化未尽,女神将巨根弯回胯下,以茎入穴,阴阳交融。自交之际,神力迸发,精华四溢。但见无数光点自神体飞出,落地化为飞禽走兽,遍布天地。

造化已成,女神心满意足。然见天地间生灵懵懂,不解阴阳之妙,乃生怜悯。遂降下神谕:众生当修太和之道,明阴阳之理,悟天地之机。

言罢,女神复施法力。但见神体渐渐虚化,化为三处圣地:

其阳茎与阴穴化为阴阳峰,高耸入云,形如巨根。峰顶泉眼,喷涌春水,滋养万物。

其子宫化为花肉林,林中奇花异草,皆具灵性。树木婀娜多姿,宛若人形。林心有一奇树,蕴含造化结合之力。

其后庭化作贞神窟,洞窟深邃,蕴藏无尽玄机。洞中生长晶体,名曰贞晶,可助修行,增进神力。

太和女神散尽神力,沉睡于天地之间。然其意志犹存,默默守护众生。

《太和本纪-化神》

太和女神开天辟地之时,心念一动,六欲滋生。

但见神躯微颤,六道光华自体内迸出,化为六位尊神。

妙相神者,司色欲也。

双目似水,眸光流转,观之令人心醉。凡世间美色,皆由此神掌管。然其深藏欲念,好窥人私密,亦喜人注目。

绮音神者,司声欲也。

音若天籁,口吐莲花。凡悦耳之音,皆出其手。然其深处欲海,淫言秽语,一言可令人登极乐。

馥郁神者,司香欲也。

周身馨香,闻之心旷神怡。天下芬芳,俱归此神。然其暗藏欲念,痴迷体臭,尤喜情欲之味。

津液神者,司味欲也。

舌绽莲瓣,品天下美味。烹饪之道,尽归此神。然其欲壑难填,渴慕阳精阴液,好吞吐舔舐。

缚痕神者,司触欲也。

肤如凝脂,玉手温柔。触之令人销魂。然其欲念深重,好鞭挞束缚,追求极致快感。

渎梦神者,司意欲也。

思绪如泉,想象无穷。凡精神愉悦,皆其所主。然其欲念难禁,沉溺禁忌幻想,视背德为至乐。

六欲既生,太和女神又施造化之能。但见神躯一震,六道玄光自下体迸发,化为六悦之神。

峰霄神者,应阴蒂之欢愉。

瞬息万变,如闪电掣金。象征极乐之巅,快感如狂风暴雨。

涌潮神者,应阴道之欢愉。

绵绵不绝,如潮水起伏。代表绵长快感,无休无止。

昂阳神者,应阳茎之欢愉。

刚猛有力,如利剑出鞘。体现征服欲望,主动追求欢愉。

媚月神者,应乳房之欢愉。

柔和舒缓,如月光洒水。代表温柔抚慰,滋养身心。

颤枝神者,应乳头之欢愉。

敏感多变,如枝叶微颤。象征微妙快感,令人心神荡漾。

幽泉神者,应前列腺之欢愉。

深邃神秘,如幽泉涌动。代表被动接受,意外惊喜。

太和女神既生十二神,复施法力,使其各司其职,调和天地。十二神皆拜太和为母,誓守太和之道,永世不忘。

《太和本纪-终窍》

太和女神创世之后,欲以自身调和阴阳。遂将巨根弯回胯下,以茎入穴,阴阳交融。自交之际,神力迸发,精华四溢。但见六道光华自下体迸出,化为六悦之神。

峰霄神者,应阴蒂之欢愉;涌潮神者,应阴道之愉悦;昂阳神者,应阳茎之快意;媚月神者,应乳房之欢悦;颤枝神者,应乳头之愉快;幽泉神者,应前列腺之快乐。

六悦既生,太和女神心满意足,以为天地间一切快感皆已掌控。然天机玄妙,竟有一股难以捉摸之快感遗落人间。此快感无形无相,忽隐忽现,难以寻觅,难以名状。世人呼之为"太素源"。

太素源者,乃太初混沌之余韵。太和女神造化天地,开辟七窍,唯漏此一窍。此窍不在肉体,而在神魂;不在常处,而在变幻。若得之,则欲仙欲死;若失之,则茫然若失。

世人若能寻得太素源,开辟终窍,则不仅自身得道,更能助太和女神完满造化,使天地归于至善。然此事谈何容易,千百年来,惟寥寥数人得之。

混沌虽为太和所化,然犹存一缕执念。时而化形,现于世间。其形无颜无相,身消瘦高挑,臀胸略隆,却无性征。肤若雾凝,色如幻变。所过之处,现实扭曲,难以名状。

奇哉怪哉,混沌之显圣,全无规律可循。不应祈祷,不随仪式,反倒是那等随遇而安之人,常有缘得见。然目睹者,或得大智慧,或陷大癫狂,难以预料。

故修行太和之道者,当谨记:欲求终窍,需明太素;欲明太素,需解混沌。然切记,道在自然,强求反失。若能在喧嚣中见宁静,在平凡中见奇特,或可得混沌垂青,悟太素之妙,开终窍之门。

小说相关章节:太和本纪太和本纪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