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异国续情缘,2

小说:我与晓宇 2025-08-27 09:50 5hhhhh 6050 ℃

沉醉音阶未变样

周五早上,送走了晓宇,我也急匆匆出了门,因为约好了十一点去药房跟负责人见个面,第一次就迟到绝对不行,我预留了不少时间,提前就往列治文赶。温哥华的公共交通月票是不记名的,即能坐公车,也可以乘地铁搭摆渡;我本想把小家伙的月票借来用,但无奈他那张是学生票,我只好准备了些零钱上车买票。好在买一次票就能用一个半小时,来去买两次应该就够了……

41路公交车上,我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好奇地东张西望。正如小爱人所说,车窗边挂着一条长长的钢缆,上面包着亮黄色的塑料外皮,要下车的人得先拉绳子知会司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车内很安静,乘客们也都很有礼貌,大部分人下车时都会远远地对司机说声:“Thank You!”

我早先就做了些功课,稍微了解了一下加拿大的医疗体制,他们这里施行的是医药分开的政策,医院的门诊医生只负责开药,患者可以拿着处方去任意药店拿药;这样就杜绝了医院从药费上赚钱的可能性,让医生在开药时不必考虑医院的利润,而是尽量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药物给患者。患者去医院的所有费用都是由MSP(Medical Services Plan)全民医保承担的,只有游客去看急诊才需要交钱。至于处方药,也是医保支付一部分,雇主提供的延保支付一部分,只需自付一点点。

当然,我并不想评判哪种体制更好,毕竟许多人喜欢中国那种一站式的医疗服务,看病检查拿药都在同一个地方搞定,不用多浪费时间;而加拿大的医疗资源比较分散,有时要花额外的时间去看专科医生或做检查,还要再专门去药房交处方,然后再等着取药。

药房的位置并不难找,下车走了一小段距离便到了,负责人已经在等我了,她是位40岁上下的中年华人女性,姓陈,英文名叫Rita,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先是带我参观了一下工作环境,简单介绍了药房的情况,然后便带我去办公室详谈,就算是面试吧。边聊着,她还给我泡了台湾的高山茶,香气扑鼻,回味甘甜。

我们谈得很愉快,Rita本就是位老一辈的台湾移民,祖籍在河北唐山,幼时随父母兄长一同移民加拿大。我也对她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提到了仅跟我有一面之缘却始终让我牵肠挂肚的表弟阿明。期间她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她说两岸本是一家,但亲兄弟也免不了有分家的时候,最终是分是和该协商解决,即使谈不拢也不该兵戎相见。她甚至觉得大陆的移民比起香港人更好相处,一是因为语言上的关系,沟通更加方便;二是文化方面,两岸都保留了传统的中华文化,而香港百年来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免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家既然出来了,就更应当尽弃前嫌,互相尊重,同心协力,为华人争光,不该把原有的争端带到加拿大来。

Rita说得确实有道理,竟跟我的想法如出一辙,虽然我也真心期待能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统一,但我坚决反对使用任何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我想要拥抱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同胞,不愿造就貌合神离,勾心斗角的邻居;我希望看到繁荣稳定,风景秀美的宝岛,绝不会踏上满目疮痍,一片焦土的废墟……

坐下来和平谈判,无论最后是统是独,至少还有双赢的可能性;可一旦交战,那结果只能有两种,要么成王败寇,要么两败俱伤。我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评价我,我只坚信,反战永远没有错……

至于他们愿意雇佣我的原因,据她说是由于临近九七,香港回归在即,有不少港人来到加拿大;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国,只是他们对回归后的香港会是什么样子还心存疑虑,所以先一步做打算,等稳定后再从长计议。而且近些年来,中国大陆的移民数量也在节节攀升,列治文街头说国语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投资移民并没有语言上的门槛,而技术移民除了要求主申请人精通一门官方语言,对随行家属也没有限制;所以很多新移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药剂师本就稀缺,现在更是急需同时精通中英双语的药剂师来为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服务。

因为从简历上得知我以前做过医生,Rita还好心安慰我不必消沉,这里同样是能够为患者服务的工作;而且BC省的药剂师相当于半个医生,按照政府规定有权利对二十多种轻微病症做出诊断并开具处方,比如过敏,结膜炎,胃食管反流,肌肉骨骼疼痛,甚至真菌感染,泌尿道感染,带状疱疹都可以由药剂师直接处置。凭借我的学识和经验,再加上语言能力,以后在这里绝对能如鱼得水,大有可为。

至于入职时间,当然是越快越好,他们甚至提出愿意在我移民申请获批之前,先协助我办理工作签证。但我一口咬定,自己最早也要9月份之后才能入职,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早就答应晓宇今年暑假要带他去云南看看,去故乡寻根,去祭奠外公;我深知,这有可能是我跟小爱人一同出游的最后一个长假,因为一旦开始新工作,我便无法再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像在父母公司上班这样随意。

告别后,我在附近转了转,反正已经超过一个半小时了,我也不再赶着回去。看到街边琳琅满目的店铺,无一例外都有中文招牌,只是由于先入为主,招牌全是繁体字的。我怕回家无聊,就随手买了份《星島日報》,报纸当然也是繁体字印刷的,看起来稍稍觉得不适应,好在并不影响我阅读。上车前,我被一家港式烧腊店飘出的香气所吸引,小店玻璃窗里挂着热气腾腾新鲜出炉的鸡鸭烧肉;我知道这是广东人的最爱,便每种切上一些,装了满满两大盒,准备拿回去晚上给大家打牙祭,喂喂我的小吃货,也缓解下阳阳对我的敌意……

回家休息了一会,因为要去晓宇的学校参观,我可不能给小爱人丢面子。我刻意对着镜子仔细打扮一番,换掉早上那身相对正式的穿着,穿上时髦新潮的衣服,让自己看上去更接近晓宇的风格。

下午三点钟,我准时出现在小家伙学校门口,由于是假期前的最后一天,校门口停着些接学生的车辆,部分家远的孩子也陆陆续续从楼里走出来,上了几辆黄色的校车。

“哥…走吧……”等了一小会,晓宇便从里面蹦蹦跳跳地出来了,看上去挺高兴,拉着我的手就往里面走,“快快…排练要开始了,练完我再带你参观。”我被小家伙一路拽着,来到一间不算大的音乐教室,他说学校有各种各样的课外社团,通常周五这里归他们乐队用;里面的设备一应俱全,虽然我对玩乐队的东西不太了解,但看到那两个4x12的Marshall音箱和整套Pearl架子鼓,我就感觉他们虽然预算有限,但玩得相当专业……

“James!You're late…”另外三个孩子已经在等晓宇了,看到我俩进来,立刻好奇地注视着小家伙身后的陌生人,起哄地集体发出“Wow……”的声音……

“Sorry…This is my boyfriend Kai…”晓宇先是主动跟大家介绍我,然后示意我随便找地方坐,“Stop it!You guys all know I have a boyfriend…”他边说着,边脱掉上身的运动衫,露出里面淡蓝色的圆领背心,背起吉他插上线,踩了下脚下的效果器开始调弦。

毕竟时间宝贵,我不想多打搅他们,便在前排找了把椅子坐下,打量起这几位摇滚少年来。中间的肯定是主唱,是个白人小伙,金色的短发,一双碧蓝色的眼睛,也是短袖背心牛仔裤,手里拿着把黑色的Jackson电吉他,那见棱见角的琴头外型和两个Humbucker拾音器似乎预示着他们要玩些火爆的曲子。

左边的Bass手也是个亚洲人面孔,短发小眼睛单眼皮,身材比晓宇稍健壮些,相似的短衣襟小打扮,手里拿着把白色的Fender Precision Bass,因为他不太需要调试效果器,所以就把音量调低,自顾自地玩着Slap & Pop热身,纤细的手指在指板上游走,拍弹和勾弦十分熟练。

至于鼓手,由于坐在角落的架子鼓后面,下身被底鼓挡住了,我只能看到他褐色的头发,还有张稍带些稚气的娃娃脸,像是位欧洲移民的后代。他也在热身,跟随着Bass手,随性地在小鼓和脚踏钹上轻轻打着节奏。

至于晓宇,他站在右边,面前也有麦克风,看来他是乐队的主音吉他加和声,跟他钟爱的阿Paul是同一个位置。他拿着那把蓝色的Stratocaster,脚在效果器上踩来踩去的,像是在寻找合适的音色。这可能就是他想要自己专用效果器的原因吧,学校虽然有公用的,但免不得会被大家搞得乱七八糟,调好的音色也许过几天就被别人的给覆盖掉了。小家伙眼睛盯着脚下,还冷不丁地抬起头来对我笑笑……

几个人调试完毕后,互相使了个眼色,鼓手便拿起两根鼓棒在一起轻敲了三下;歌曲先是以晓宇一个四小节的类似Funk的扫弦开始,第三个小节进鼓,然后另外两个人的乐器也加了进来,教室里刹那间就被浓重的金属音色充斥了,就连玻璃都被共鸣震得嗡嗡作响。听得出来,这是Nirvana的那首《Smells Like Teen Spirit》,是首经典的硬核朋克跟重金属混合的曲子。

主歌的部分的吉他演奏并不多,晓宇只是每个几个小节弹一两个装饰音;然而一到副歌部分,两把吉他就加了进来,前排的三个小家伙们甚至还在副歌前集体齐齐地跳了一下,三个人同时甩琴头的动作实在是帅呆了。我眼里满是爱意地盯着小爱人看,没想到平时温顺乖巧,说话柔声细气的他,拿起吉他后也有狂野躁动的一面,迸发出我平时少见的青春活力和爆炸般的能量。他们的这股冲劲也深深感染了我,边随节奏点着头,边欣赏着这只有我一个观众的小型演唱会。

这一首歌连续唱了两遍,几个小朋友的额头上都渗出了些汗珠,他们边停下喘口气,边叽叽喳喳地用英文交流着什么;由于有些专业名词,我没完全听懂,大概是在讨论刚刚出现的问题,哪里要改正,某处配合得还不够好一类的话题。我便借着这个机会,起身从兜里掏了些零钱出来,去楼道的自动贩卖机里面买了四瓶冰镇的Gatorade,拿回来慰劳这群挥汗如雨的摇滚少年们;几个人嘻嘻哈哈的,丝毫不客气,对我道了声谢就拧开盖子咕咚咕咚地畅饮起来。虽然我知道晓宇爱喝可乐,可我也明白彩排时不该给他们喝碳酸饮料,因为等下激烈运动会不舒服,而且胃里有气体也会影响他们演唱……

似乎是为了向我展示点真正的技术,第二首歌是晓宇这几天一直在练习的《Hotel California》,我也喜欢这首歌,尤其是原唱Donald Henley那略带忧伤的嗓音,加上整个曲子的歌词编排,像是在给听歌的人讲述一段离奇的美国西部往事,而最后的尾奏更是极为出彩,让我百听不厌。

我仔细聆听观看着几个人的表演,平心而论,小朋友们的复刻并不完美,毕竟主唱还仅是个十几岁的懵懂少年,没能唱出原曲的那种沧桑感;虽然几个人都弹得不错,但比起Eagles原本七位乐手演奏的版本,还是少了诸如弦乐等配器,整体听起来略显单薄。但我却毫不介意,即便唱得难听又如何?弹得不好又怎样?不是只有唱歌好听的人才有权力玩音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只要心中还有对摇滚的热爱,只要胸中还有上台表演的冲动,那就足够了;其他的都无所谓,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记得Queens的吉他手Brian May曾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Playing guitar is not a competition.”弹吉他并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跟任何人比赛,就像其他爱好一样,只需要单纯的热爱,全心的投入……

但我不得不赞叹的是,即使设备还尚显简陋,最后那一段两把吉他的Solo他们还是弹出了些味道;晓宇是主音,弹的自然是比较突出的高声部,单线圈拾音器的优点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声音明亮且甜美,过载也不大不小用得刚刚好,既给出了足够的增益又不至于糊得过火。而主唱的那把吉他弹得是低声部,Humbucker明显要更厚重些,弥补了中频音色的不足,让乐句听起来更有层次感。

我就这么静静地听着,看着四位少年兴奋的表演,释放着能量,挥洒着汗水……

直到五点多,大家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各自收拾装备准备回家,因为要放春假,所以下一次排练要等要十几天以后,这段时间只能各自在家练习了。晓宇又带着我参观了学校的各种设施,最后才来到二楼走廊里的那一排排铁皮柜子前,伸出小手转动着密码锁,打开自己的Locker拿东西。他的储物柜收拾得整整齐齐,里面是些课本文具,还有点没吃完的零食,还是拿回去好,不然放久了恐怕会变质。

我俩肩并着肩走出校门,我帮晓宇背着吉他,手里抱着他的东西,而小家伙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一手拎着自己的外衣,一手拿着刚刚我买的运动饮料喝着。小爱人心情很好,围着我身边跑来跑去的,像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温暖的金色夕阳映照在我俩身上,将两个人的影子在校门口的草坪上拖得老长。

“哥…快走快走……”刚刚出了一身汗,小家伙脸上泛着些油光,还有他那标志性的甜美笑容,“饿死了…赶紧回家吃饭……”

“嗯…我今天在Richmond的烧腊店里买了好多肉,有烧肉,叉烧,油鸡,烧鸭……”我望着在自己身边连蹦带跳活泼无比的小爱人,心里美得都快要飞起来了,无奈手里抱着东西,只能打趣地对他说道:“宝贝…回家好好洗洗脸吧…瞧你这一脸油,都能刮下来炒菜了,不好好洗脸,又该长痘痘了……”

“切…我不洗脸你不是也一样亲我……”小家伙却不以为然,还不忘对我撒娇耍赖,“我累了…吃完我就躺平,你给我洗脸洗澡,还要按摩,我要享受全套服务……”

“行行行…全身上下都帮你洗得香香的……”

“那…重点部位呢?…光洗洗可不行哦……”

“……”

一路上,我俩打着闹着慢慢前行,欢快的笑声萦绕在耳边,幸福的喜悦洋溢在脸上,浓浓的爱意闪烁在眼中……

我想,距离我俩心中那海滨小镇的梦想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了吧;快乐原来是如此的简单,幸福甚至来得那么突然,让我一时还回不过神来,觉得眼前这一切好似童话般的缤纷绚丽,深深地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落日余晖之中……

小说相关章节:我与晓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