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写手入门,适用于18G区有一定基础的创作攻略,4

小说:骨穆遗书 2025-08-23 13:56 5hhhhh 6860 ℃

难的地方才开始

当你已经初步解锁了文章起笔,情节结构,前期铺垫的能力,对于塑造人物的技巧也有一定了解。

可以说,到了这个地步,你已经具备完成了一段剧情的能力,你已经可以撰写大纲,构筑骨架了,现在我们来把它的血肉丰富完整。

在这个篇章中,我会选取更大篇幅的作品做例子,要注意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对于剧情结构,描写程度等等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我很难在这里详细地分类讨论,由于我是一个偏向剧情故事的作者,所以我认为短篇小说几乎不需要描写,将在短篇幅内将结构节奏,人物塑造做好,需要的功力不比长篇构筑所需要的能力差。

本质上来说,任何长篇巨制都是由一个个小篇幅故事组成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写短篇的时候感到和长篇一样,甚至更加痛苦的疲累?

因为你一直想写的都是长篇巨著。

不承认?

没关系。

翻翻你的设定本,半成品的草稿,看看这些年你每个脑洞积累下的巨大黑洞。

那不可能是一个短篇小说能承载的,而你所陷入的误区便是,寄希望用一个小故事令读者管中窥豹,体会背后的雄伟,最后的结果就是,笔下功夫无法支撑。

漂亮的文笔做不到,百万字的清水大白话又太累,太没意思,写个几千字就开始飘忽忽的,想到更有意思的东西,想去写另一个情节了,再一看自己手里,昨天觉得很棒的东西才勉勉强强开了个头,交代点设定,大纲也干巴巴的。

对描写无从入手,并非你脑袋空空,恰恰是东西太多,杂乱了。

在学习我的描写方法之前,我必要声明一点——描写方式的独特,是一个作者文风之独特的基础,描写作为文字的血肉,必须紧紧依附于上文所诉的,情节,人物,结构等等的骨架之上,我的描写方式不一定适用于你,文笔本身也没有定数,我只提供方法和思路。

好,现在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能在p站上一直以长剧情为招牌。

【如果你脑中有一百万字的故事,你就能写出十万字的短篇小说。】

接下来有请,未公布的原神《群仙宴》第四章。

———————————

今夜的璃月港灯火通明。

一个船夫扮相的男人飞奔在街坊中,挨家挨户地敲门。

他跑过灯笼铺,要来一盏大红喜,摇动起来,边喊边跑,百姓开门来看。

男人用一口古朴的海边方言叫喊着:“拜咯,拜咯,好酒食嗟!無欲奉钱喔,依公依嫲免驚嗟!做伙搭伴無换衫喂!”

伴随着一声声锣鼓,一声声吆喝,下至三岁小儿,上到耄耋老者,无不是整衫穿鞋,全家出动,街坊邻里相互攀谈着,好奇这是谁家办酒,闹得这般阵仗,远方传来礼炮的声响,整个夜空都被金火点亮。

奔忙而庸碌的乡音唱着老调,每一条街巷都点起灯火,四面八方的人流缓缓前进,如百川入海,一股一股汇集向港口。

在这热闹随性的氛围中,一位紫衣少女四处奔走,焦头烂额。

“玉衡大人!”秘书的叫喊声从她背后传来,“找不到!到处都找不到!”

“再去!再去再找!去叫凝……把那老阿姨找来!”

———————————

仍是开篇,这部教学中我所用的讲解片段都是开篇,足以说明,无论是什么篇幅,无论在什么情节结构下,完成一部小说需要的各种能力都是通用的。

这样的一段开篇有什么要素呢?所谓我流描写的第一个要点。

分镜。

啊?分镜?那不是漫画,电影什么的才有吗?

是的,但你别忘了,漫画和电影的分镜在制作前,同样会有文字版。

用这个思路去拆解上文,如下:

———————————

第一幕:远景,空镜头,缓慢推进

今夜的璃月港灯火通明。

第二幕:全景,跟镜头

一个船夫扮相的男人飞奔在街坊中,挨家挨户地敲门。

第三幕:中景,跟镜头,硬切

他跑过灯笼铺,要来一盏大红喜,摇动起来,边喊边跑,百姓开门来看。

第四幕:近景,由对话,声音作为第一段的结尾,转场

男人用一口古朴的海边方言叫喊着:“拜咯,拜咯,好酒食嗟!無欲奉钱喔,依公依嫲免驚嗟!做伙搭伴無换衫喂!”

第五幕:回到远景,连续蒙太奇切换镜头,这一段落中所有的小镜头,都在同一个大景别的联系下存在

伴随着一声声锣鼓,一声声吆喝,下至三岁小儿,上到耄耋老者,无不是整衫穿鞋,全家出动,街坊邻里相互攀谈着,好奇这是谁家办酒,闹得这般阵仗,远方传来礼炮的声响,整个夜空都被金火点亮。

第六幕:数个全景镜头组合

奔忙而庸碌的乡音唱着老调,每一条街巷都点起灯火,四面八方的人流缓缓前进,如百川入海,一股一股汇集向港口。

第七幕:中景,跟镜头

在这热闹随性的氛围中,一位紫衣少女四处奔走,焦头烂额。

第八幕:近景,由声音先入,人物视线引导镜头画面转移,构建主体联系

“玉衡大人!”秘书的叫喊声从她背后传来,“找不到!到处都找不到!”

第九幕:画面不动,强调台词

“再去!再去再找!去叫凝……把那老阿姨找来!”

———————————

这是我常用的,一分镜一分段的描写结构,这样写的好处在于,每一个镜头传递的信息是分配好的,镜头顺序工整,动静分明,点面有别,从全景到近景,叙事有条理,信息不错乱,氛围才恰当,画面感代入感才足。

之前有朋友问我,写作时的文感如何培养,我的回答是多看电影,上述的每一幕,都是在相同景别内的,相互间存在联系的镜头,在组织描写的时候,注意同一段落内发生的所有事不能跳出画框,怎么个意思呢?我简单举个反例大家就明白了。

——天空下着暴雨,小明在雨中飞奔

——天空下着暴雨。

小明在雨中飞奔。

一样的文字,分两段却是不同的画面感,相信文感优秀的你能体会出差别。

前者由于要将两边联系在在一副画面内,描写上就必须做出让步,选用一个带人物的全景作为画框,单领出来当然也是可以的。

后者,分出两个镜头,暴雨可以是远景,描绘一个整体的画面,而小明可以给到近景甚至特写,由于这两句都很短,信息内容都很少,乍一看表达出来的效果和前者没有差距。

是的,到这里仍是没有差距。

再看。

——上海市的夜空下着暴雨,小明推着坏掉的单车在雨中飞奔。

——上海市的夜空下着暴雨。

小明推着坏掉的单车在雨中飞奔。

现在看出差别了吗?很明显,夜空暴雨的画面和雨中行人的画面,不可能塞在同一个景别当中,第一句将他们强行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微妙违和感,为何?提到上海市,大部分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绝对是“东方明珠”等等地标建筑的远景,是一个很大的,找不到具体焦点的空间,而后一句雨中行人,必然要缩小景别,而且画面一定是小明和他的自行车的特写,当两句同时出现的时候,很难让人第一时间将他们联系在同一画幅中。

你可以杠我,那有个逗号呢,逗号是不是算切景别的常用方式。

是的,但请你用句号,无论是我的个人习惯还是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逗号这个东西的使用范围是不断缩小的,尤其这种明显可以分出两个分镜的描述,句号就是最好的。

那什么时候,我会使用逗号?

长镜头。

连贯镜头。

强调小范围内,人物动作的顺序。

同一景别内,同时发生的许多事情。

详情可以翻上去再看一下第五幕,第六幕,还有《蜜》当中对于陆威动作的描写。

继续。

———————————

刻晴的叫喊中带着一丝酸涩,自美肉大典开始以来,所有事情都不在她掌握。

她年纪小,成就却颇高,可突然她发现所有的经验都失效了,一切都要从头学习,玉衡小姐引以为傲的上进和自尊,在这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逐渐崩溃。

此时此地,她彻底慌了神,这场突如其来的酒席像是平地惊雷,全璃月的百姓都被它吸引,如此声势浩大的群众活动必须要报备,可组织者完全没把总务司放在眼里,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治安压力陡然暴增。

越来越多人加入游街队伍,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刻晴小姐也放下身段,加入进去,好声好气地询问他们的去向,将要做什么。

可百姓们也是两眼抓瞎,双手一摊,只说听到开席吃酒就都出门来。

———————————

前一段以分镜手法描写了场面,将视角回扣到女主角身上,那么…根据之前说的,写作视角的运动原则,接下来就要顺利成章地去写女主的事。

怎么写呢?不能跳脱地写,要和上一段有联系,显然这里女主也在事件当中,所以对她的描写就要从对于这件事而产生的反应出发,并对她所展现出的状态做出解释,她为什么着急,是由怎么样的性格,遭遇和想法导致,视角递给她,再用她的行动去推进下一个情节。

———————————

一筹莫展时,她转头看见有一户家人大门紧闭,抬头去看,门牌上书“万民堂”。

复杂的情绪在刻晴心里冲撞,她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缓缓走向这间平民老字号,敲了门,门开着,她便迈过门槛。

万民堂后院,卯师傅一个人扫着残叶,对门厢房亮着灯。

“他在这里吗?”刻晴远远地开口道。

卯师傅一愣,抬头寻找声音来源,见到来人,他大惊失色:“玉衡大人?您怎么…”

“香菱在这里吗?里面房间?”刻晴僵僵站着,脸上皮肉紧绷,语气冷酷,“不介意我七星玉衡要个人吧?”

———————————

前两句,涉及到小范围内,人物的连续动作时,用平滑的镜头去描写。

要点在于,眼睛对眼睛,动作对动作,这一段里写她表情视线,就只写她表情视线所带来的信息,写动作,就只写动作。

好,对我而言,分镜描写大概就是这些,找到联系,区分景别,一一对应。

了解过我的描写段落结构之后,我们开始讲讲具体的描写手法。

相信能看到这里的,都是有基础,有想法的作者,我就不拿什么比喻拟人这些玩意逗大家伙了,直接进一个我常用的描写手法,上干货。

我称它为…

厚度。

文字的厚度。

本章开头说道,脑中一百万字长篇,笔下才有十万字短篇。

这最精髓的一招就在“文字厚度”上,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繁琐,又精练的笔法。

具体操作就是加形容词,怎么样的形容词?倾国倾城的美女,人高马大的勇士…..写多了看多了,你都不会往心里去,我这里要用的。

更长。

我会说——那位凭着一身床术,蹉跎了三朝帝王的半老妖妇。

这就是厚度,在描写的文笔中,短句是常用的,长句也是可以用的,重要的点在于文字间承载的信息,只要你对自己的信息量有把握,写长一点,一样很拿人。

这一句话里,便大致交代了一个横跨三朝的宫廷秘史,这就是那一百万字的剧情中的一部分,你仅需溜出这么一句话,一个定语从句做形容就可以了,这样的笔法在我的文中其实是很常见的,前置后置的定语从句都可以。

为文字增加厚度,写长形容词,在一开始接触时确实很反直觉,但只要你背后为它设计的故事齐全,运用的位置得当,传递出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

我举几个例子,你们体会一下,立刻就明白。

———————————

例句:他手里攥着一把枪

他手里攥着一把尚存着战友体温的枪。

我坐在躺椅上,吹着风睡去了。

我坐在多年前爷爷手作的躺椅上,吹着同那天夜里一样酸冷的风睡去了。

她解了身上旧衣服,自顾自斟起酒来。

她解了身上这件娘亲出嫁时穿的旧衣服,自顾自斟起父亲存了小半辈子的酒。

精灵小姐坐在树下乘凉。

精灵小姐坐在人类勇者亲手栽种的树下乘凉。

———————————

用短句子概括长故事,看似长了,实则更短,因为文字背后蕴含着画面之外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主角的境况,带来一种传承的感觉,时间流逝的感觉,呼应了同样一种心情。

以我的写作理论而言,文字的特长不在于画面感,而在于他表现画面之外的能力,在情绪上,越短的句子往往蕴含越复杂的情绪,越是沉默往往越是情绪饱满。

更有甚者,喜欢用一整个大段来修饰描写……这种就是另外的说法了。

我继续引用《群仙宴》

———————————

北斗在说梦话,这瞬间就让空清醒了,他忍俊不禁,宠溺地抚摸爱妻的秀发。

梦话的内容刚才圆房时就听过了,北斗在梦里还一直念叨,显然是思考过许多时日,一直忍着不敢坦白,一想到北斗姐怀着孕还要出海走商,带弟兄们赚钱,空的鼻尖忽然酸涩。

她是一位豪情万丈的女船长,也是一位性情刚烈的母亲,大海凶险无边,即便是人中之龙,也难说每次出海都能平安归来,更不必说她还要指挥船队,还要和客人商谈,甚至还要和海盗,和魔物战斗。

北斗从来是刀口舔血的肉搏战,一柄成人高的黑铁重剑随身而舞,一招一式,大开大合,虽然正面的战法凌冽凶悍,然而空隙极多,难防冷箭,曾经的她定不在意这些小伤,可若是怀着孕呢?不说别处,若是伤到了腹部,或是乳房,以一位母亲的脾性,活着也不如死了。

她再强也只是女儿身,璃月古话说,女人怀孕是将自己的寿命分给腹中胎儿,自古以来都是红颜薄命,怀孕的母亲更是百般精贵,哪有说出海走商的道理?也就只有北斗敢这样,仗着自己这一身龙神马壮的骨血气脉,硬生生顶着数倍的营养消耗,又是劳碌奔波,又是分娩哺乳,也难怪她一回来就说自己瘦了,这一路是真遭罪。

———————————

这里塑造北斗的形象,直接开了画面之外的三大段,这些内容是和主角当下所面临的场景完全不同的,完全跳脱出去,另辟一个空间去说的,删去也不影响,但这样写的好处则是用大段地,带故事带描述的文字,开启了一个“画中画”。

这一招在我数年来的P站写作中屡试不爽,最滥用的时期莫过于写《空姐》的时候,我几乎不停地开“画中画”,这在结构上是将传统的主线叙述完全打碎,毫无节制地,大胆地去发散,将画面之外的,人物背景中的故事大篇幅的铺展开来,手法也同上文的一样——通过主角的所见所思将故事发散出来,绕一圈再回来。

“画中画”写法,抑或称“离调”写法,脱胎于文字厚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写法对于人物形象塑造会起到效果,但实际上,同时作为水字数,激发爽点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适合色情文学创作的笔法,借由将画面发散到另一个维度,她可以有效丰富画面,补充故事,对于需要长期处在相对平缓,没有剧情波动的色文中,这种手法可以有效的填补“做爱”剧情带来的垃圾时间。

尤其是在我专属的18G领域,女主角在最重要的剧情中往往是一具尸体,但作为主角的她仍然需要“动起来”,需要和她的对手产生互动,这种情况下这种手法就可以大规模丰富描写,避免审美疲劳,并通过生前死后的对比更加强化了阅读体验。

———————————

“这屁股真美,胶质丰富,肥油满满,北斗姐姐绝对是最好的肉畜。”空故意转移话题道,“可惜啊…有生之年,璃月是等不来第二匹龙妃了。”

“别说丧气话,美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既然我是万众瞩目的顶级肉畜,就应当让厨师和食客都保持好心情,呵呵…等会上了赛场,兄弟们都会捧场的,对了,想不想看我跳舞?姐姐可是留了一手呢,还有还有…我这些年走船闯海受过不少伤,中过冷箭,挨过刀,有次被挑开了侧腹,肠子流出来一截,好在有酒喝,缝合伤口的时候不算痛,现如今要正儿八经剖开腹肚了,想来我这一时半会也不会死,还能搔首弄姿,谈笑风生呢,你说观众们看到这么一匹鲜活生猛的肉畜,会不会更有食欲?到时候气氛炒热了,你就更不会胡思乱想了。”

听到北斗自信满满的安排,空笑了笑回应道:“呵…怎搞得还要姐姐照顾我一样?姐姐是习惯了自己的强势主动,总忘了我已不是一年前的样子了。”

“疼你也有错了?”北斗娇媚一笑,“我这人性格就这样,三十好几了,改不掉了,我知道和我同场献肉的还有甘雨,呵…我要是死气沉沉地上去,不得被那孩子抢走风头?姐姐我不怕开膛破腹,唯独不接受低人一头。”

“如此要强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一个蒙德女人。”

“切。”

———————————

同样的画中画式,离调子描写,通过女方视角,用对话形式写出来,带来的痴女味道就会更强烈,但总体描写手法还是不变的。

小结,大致的写作手法就先讲到这里,很多东西说的仓促,我也一时间没有办法回顾的那么全面,以一个作者的视角本身去做手法解析,其实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这些东西作为我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其实是刻在骨子里,由自己的大脑编码加密过的,所以当我调用出来,一句一段落一个解析地分享的时候,反而是有口难言。

总之,以这样的方法论去实践,是我认为的,适用面极广的白话文写作经验,就是客观主观的结合,一个情节对应一个解释和反应,等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内容我一时半会没想好该怎么总结,该怎么生动易懂地又带有思考地去描述,但这第一期的讲解应该是足够足量了,希望会对你的创作有帮助。

2024 骨哨

小说相关章节:骨穆遗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