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好莱坞制作 (精校加料版第一卷),30

小说: 2025-08-20 08:49 5hhhhh 7250 ℃

  好莱坞见不得光的事情多了,就像杜克和查尔斯·罗文这样,只会在心中有所意动,绝不轻易留下把柄,出了办公室,他们谁都不会承认刚才说过的话。

  媒体还在炒作肖恩·康纳利的新闻,杜克和华纳方面依然没有正面回应,等待这则新闻彻底发酵,CAA显然没有重视和仔细调查过克里斯托弗·李这样的小人物,不知道小人物往往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

  ……

  戴着黑墨镜,安东尼·佩利卡诺进入了威尼斯小镇的老咖啡馆,随便看了看,走到一张咖啡桌前,坐在了一个拉丁裔男人对面。

  这是个相貌平平,身材常见,扔到人群中几乎就找不出来的男人,但佩利卡诺凭借职业养成的敏锐嗅觉,隐约能猜到对方大概是私家侦探或者大公司专门处理幕后事务的人,不过他能成为好莱坞名声显赫之人,又被人冠以“好莱坞之眼”的称号,自然不会傻到多问什么。

  两人几乎没有说话,一个厚实的皮包,一份娱乐版面报纸,就是佩利卡诺得到的所有东西,其实有些话也用不着多说,等对方离开后,他的眼光自然而然落在了那份报纸上。

  报纸的头版头条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头,哪怕是印在报刊上,都能感觉到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绅士味道。

  这就是他的目标!好像有些难度呢?

  虽然这种想法短暂出现了一下,但佩利卡诺颠了颠皮包的重量后,就笑了起来。

  他连伊莉莎白·泰勒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那样的超级巨星都敢调查,连汤姆·克鲁斯和山达基教的私密电话都敢窃听,何况是这种过气的角色?

  至于雇佣他的人,佩利卡诺根本不在意,想调查这些明星的人,要么是竞争对手,要么是竞争公司,在好莱坞太常见了,他的宗旨就是拿钱做事,以前的调查对象会变成未来的雇主,现在的雇主也能变成未来的调查对象……

  拿起那张印着肖恩·康纳利特写的报纸,佩利卡诺走出了咖啡馆。

  第六十六章 传奇的李

  时间缓缓迈向四月中旬,杜克完成所有的后期制作后,按照华纳的计划,接受了《洛杉矶时报》娱乐版的一次专访,专访就放在了岩石工作室,除去例行宣传推介《勇闯夺命岛》外,双方按照事前的沟通,相当一部分话题都围绕着约翰·梅森和克里斯托弗·李在进行。

  “据说你最初想邀请肖恩·康纳利出演约翰·梅森?”

  坐在杜克对面的女记者莎拉问道:“为什么后来放弃,选择了克里斯托弗·李呢?”

  “梅森是一个战斗力非常强悍的特工,即便年龄有些大。”杜克恰到好处的比划了出拳的姿势,女记者立即说道:“是的,我们从预告片中能够看到这一点。”

  “实际上,在我最初的构想中……”

  事先接受了华纳公关的指导,杜克多少也懂得了一点借势宣传,“梅森的人选是阿诺·施瓦辛格这种战斗力爆棚的演员,可惜施瓦辛格先生接下了《真实的谎言》的片约,我只好寻找其他的人选。”

  “这么说。”女记者立即抓住了要点,“约翰·梅森最初的人选也不是肖恩·康纳利。”

  “没错。”杜克立即点头,扯谎根本不用打草稿,“后来有人向我推荐了康纳利先生,我觉得这是合适的代替人选。”

  他特意在“代替”和后面的‘试镜’上加重了语气,“于是,剧组向他发出了试镜邀请,我们从来就没有敲定过肖恩·康纳利出演约翰·梅森,他只是试镜人选之一,虽然他出演过007,但那太遥远了,从预告片中你们也能够看到,梅森是一个凌厉彪悍的特工,与邦德完全不同。”

  “那为什么选了克里斯托弗·李呢?”

  “是这样的,为了寻找合适的演员人选,我特意看了最近十多年的几部007电影。”

  睁着眼睛说瞎话,绝对是混好莱坞必备的技能,“然后看到了《007大战金枪客》,这部电影大家应该都看过,也是公认的反派魅力超过邦德的007电影,李就是金枪客,当时我就觉得,这才是我需要的约翰·梅森,特意让助手找来了他的资料,我看到后……”

  做了几个夸张的手势,杜克说道:“那是只有用震惊才能形容的感觉,我当时认为这一定是假的,华纳方面还专门向英国政府发函求证,结果证明资料都是真的。”

  “你究竟看到了什么?”女记者赶紧问道。

  “看过资料后,我感觉李就是梅森,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杜克的语气中故意带上了震惊,仿佛到现在还难以置信,“克里斯托弗·李是活着的传奇,我的意思是指他本人,他的经历!好莱坞演技比他好,成就比他高的,大有人在,但在特工演员这个身份上,没有人能超过他!”

  “肖恩·康纳利也不能吗?”

  “肖恩·康纳利?”杜克的略带不屑的说道:“大家认为肖恩·康纳利适合约翰·梅森,是因为他曾经出演过詹姆斯·邦德这一虚拟的特工角色,但克里斯托弗·李当过近十年的特工,他是二战英国非绅士战争部的成员!”

  “OH.MY.GOD!”

  那位女记者直接惊呼出声,作为跑娱乐新闻的人,她哪里不知道詹姆斯·邦德的原作就是由英国非绅士战争部门的特工经历改编而来!

  ……

  “这是真的吗?一位真正的英国特工?而不是肖恩·康纳利那样的冒牌货?”

  坐在曼哈顿冷饮店中的艾琳是女孩子中比较少的对动作片感兴趣的人,她正在问自己的室友安娜。

  安娜是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的学生,正看着一份《洛杉矶时报》,说道:“肯定是真的,《洛杉矶时报》已经向英国政府求证过了!”

  “没想到好莱坞还有克里斯托弗·李这样奇特的演员。”艾琳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这里有他的履历,你要看吗,兰黛小姐?”安娜将报纸递了过去,艾琳几乎抢了过来,头版头条上的文章和李曾经获得的勋章图片同样的醒目。

  “饰演《勇闯夺命岛》中约翰·梅森一角的克里斯托弗·李,就是活着的传奇。我不是说他的演员生涯,比他演技好,成就高的大有人在。我是说他本人,他就是一个传奇!”

  艾琳的眼睛快速挪到了下面的详实资料上。

  “李17岁时跑去芬兰加入军队打苏联,打完苏联后,他回英国加入长距离沙漠部队(LRDG)在埃及打纳粹,这个部队有多厉害?德国元帅隆美尔亲口说——LRDG造成的破坏比任何一支英国部队都要大!”

  “根据英国政府的资料显示,李当年驾驶装着机枪的雪佛兰,顶着撒哈拉沙漠的烈日在纳粹敌后开上几百公里,潜进机场把德国战斗机炸个稀巴烂,留下残钢废铁和一堆躺在血泊里的德国鬼子,而协同德军作战的意大利军曾这样称呼李所在的分队——幽灵巡逻队!”

  “从埃及沙漠回到英国,李没尝够血腥的味道,他转身加入英国非绅士战争部的特种执行队——詹姆斯·邦德所属情报机关的前身——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特工,在纳粹占领区执行侦查、谍报、破坏任务,他曾经出生入死,立下赫赫功勋,英国、捷克、南斯拉夫、波兰都为他颁发过战斗勋章!对了,铁托是他的私交好友!”

  “二战结束之后几年,作为军人和特工的克里斯托弗·李功成身退,可是作为演员的生涯才刚刚开始,007的作者弗莱明就是李的表亲,他们同在非绅士战争部并肩作战过,詹姆斯·邦德基本上是根据李、弗莱明和他们的战友的经历改编而来!”

  “李绝不是那种徒有其表的演员特工,他还是一位西洋剑冠军……”

  看到这里,艾琳眨了眨眼睛,又一次问旁边吃冰激凌的同伴,“安娜,你确定这是真的?这太不可思议了?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肯定是真的。”安娜又给了她一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些报纸上也有相关报道,没有验证的话,三大报业绝对不会刊登在娱乐版的头版头条上!”

  看完三大报,艾琳干脆跑到冷饮店的报架旁,将所有报纸一起抱了过来,除了像《每日邮报》和《纽约邮报》这样的一些小报外,大多数报纸上面,都刊登了关于克里斯托弗·李的报道,还放在了娱乐版头版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新闻造假的可能极小,甚至《洛杉矶时报》上面还刊登了一份英国政府的回函复印件,三大报社不会制造这种随便就能被戳破的谎言。

  “以前觉得肖恩·康纳利还不错,毕竟是第一代007。”

  不得不说,这铺天盖地的报道加上克里斯托弗·李经过验证的传奇经历,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现在看到这些,才觉得康纳利的所谓特工经历根本不值一提,在李的真实经历面前,他就像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

  “年轻时候的肖恩·康纳利粗鲁、冲动,我看过一些报道。”艾琳撇了撇嘴,“我看过最早的几部007电影,总感觉他愣头愣脑的像个傻瓜,不知道为什么,老了的这几年,忽然就变成了绅士。”

  “管他呢!”年轻人,显示出了不在乎的那一面,“我们到时一起去看《勇闯夺命岛》,去看看那个前英国特工!”

  “我觉得身材高大的李比康纳利更适合特工这一角色。”

  舆论总是在变来变去,一个人昨天还是媒体力捧的对象,到了明天说不定就会被打落尘埃,在华纳兄弟的公关策划下,克里斯托弗·李的真实经历短短几天就传遍了整个北美,或许好莱坞演员中出过总统,未来还会出现其他大人物,但一名真真正正曾经服役数年的特工,那绝对罕见。

  至于肖恩·康纳利,虽然仍旧被媒体拿来与克里斯托弗·李做比较,但没几个人再认为他比李更加适合约翰·梅森这个角色,哪怕新闻集团旗下的小报,宣称真实经历与演技是两码事,李的演技不如康纳利,却没有多少人买账。

  毕竟,李也是有几十年表演经历的老戏骨,也有例如金枪客这样的知名角色,而众所周知,肖恩·康纳利从来不以演技见长,曾经真实的特工和虚构的特工,那个更具备说服力,公众即便会被舆论引导,却还是有些基础判断力的。

  如果说肖恩·康纳利是退休特工这类角色的稀缺资源的话,那克里斯托弗·李就是好莱坞绝无仅有的资源。

  不仅仅如此,借用了与肖恩·康纳利的这次比拼,哪怕是《勇闯夺命岛》还没有公映,克里斯托弗·李也暂时炒响了名声,甚至还接到数个剧组的试镜邀请,更是在一次试镜中,直接从肖恩·康纳利的手中抢来了《第一骑士》中的男主角,被华纳借助媒体又一番炒作宣传之后,甚至出现了肖恩·康纳利演技也不如克里斯托弗·李的声音。

  这些都是宣传的手段,华纳暂时占据了上风,并且发挥打落水狗的精神,捅出了肖恩·康纳利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

  第六十七章 形象尽毁

  “哗啦……”

  清脆的响声中,一把椅子落在了玻璃茶几上,茶几立即化成无数碎片,即使这样,房间的主人仍然怒火冲天,肖恩·康纳利又搬起另一张椅子,将正在报道关于他的丑闻的电视机屏幕砸成了一度碎屑。

  “Fuck!混蛋!”他口中不断咒骂。

  另一边,他的妻子米舍利娜·罗奎布鲁尼早就躲进了豪宅的厨房中,以免家暴再次落在头上,外面的那个人看起来是个绅士,实际上与码头最粗鲁的搬运工也没有什么区别,自从媒体开始炒作克里斯托弗·李的经历后,他那暴躁的脾气进一步加剧,每次酗酒、嗑药后,就会拿她作为打骂的出气筒……

  或许上帝终于睁开了沉睡的眼睛,他打骂她的声音和嗑药后的照片,不知道怎么就流传到了媒体的手中,从昨天开始,全美的媒体都在疯狂报道最优雅的老绅士最不文明的行为。

  “我的形象!我的形象全被那群混蛋毁了!”

  客厅中,又响起了肖恩·康纳利的怒吼,他拉过报架上的报纸,随意浏览了一下……

  “肖恩·康纳利酗酒成瘾,频频对妻子施以家暴!”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肖恩·康纳利,大麻、古柯碱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品……”

  “吸毒后的肖恩·康纳利竟然殴打妻子!”

  如果只是文字报道,康纳利也不至于发如此大的火,报纸上面不但刊登了图片,电视上甚至播放了一段他殴打妻子时的录音。

  “爸爸,请你冷静!”

  他的儿子从楼上冲下来劝解。

  “这是不是你做的?”

  盛怒中的肖恩·康纳利,目光灼灼的盯着儿子,他知道儿子对他有成见,与妻子更加亲近,曾经数次扬言如果他不停止家暴,会向新闻媒体公布这一切。

  如今他的隐私被媒体得知,儿子绝对是最大的怀疑目标。

  “你是不是想让我早点死,好继承财产!”

  见到儿子看向他的淡漠表情,肖恩·康纳利再也忍耐不住,捡起地上的一个烟灰缸,就扔了过去,烟灰缸重重砸在了他的儿子身上,似乎也砸断了最后的一丝关联。

  “大名鼎鼎的肖恩·康纳利先生!全球最有名的绅士!”那是忿恨的声音,“这是你的真面目吧?真面目暴露的感觉如何?虽然不知道这是谁做的,但我还是想为他喝彩!”

  说完,他走到另一边的厨房,扶着一脸青紫的母亲走了出来,直接向着豪宅的门口而去,同时回头说道:“康纳利先生,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见!”

  “滚吧!都给我滚!”肖恩·康纳利又扔出了一张椅子,重重砸在了大门上,发出“咣当”的巨响。

  硕大的豪宅空空荡荡,客厅中遍布着垃圾碎片,肖恩·康纳利觉得全世界都背叛了他,上一周还将他捧在云端的媒体,因为一段家暴录音和几张吸毒照片,恨不得将他揉成碎片,再踩进地底。

  过了许久,肖恩·康纳利才平复了一些,看着满地的狼藉,火气再次上升,连连深呼吸几次,感觉稍稍好些之后,走到电话边,拨通了经纪人之一的马丁·鲍勃的电话。

  “马丁,为什么事先CAA没有得到消息?”他声音大的像是一头狮子。

  按照媒体的惯例,如果大牌明星有什么丑闻,就算他们决定刊登,事先也会通知对方的经纪公司,可这件事事先没有任何风声,然后以NBC电视台和华纳旗下的小报为首的媒体,一下全部抖了出来。

  “你还不明白吗,肖恩?”马丁·鲍勃的声音略带冰冷,“后面有只强大的手在推动,有些越界的事不能做,特别是对六大公司的成员,如果做了,就会付出代价!”

  “是你先触犯了那道底线!”马丁·鲍勃的心情显然也不好,他直接说道:“肖恩,暂时不要露面……”

  “我没有做!我发誓!我没有做!”肖恩·康纳利大声怒吼,“我要召集新闻发布会!”

  “肖恩!”马丁·鲍勃加重了语气,“如果你露面,那些记者会撕了你,你的绅士形象已经毁了,你亲手毁了CAA多年为你打造的绅士形象!这个形象是你最大的价值!失去了它你还有什么?你现在的关键是冷静,还要控制住你身边的人,不要让他们对媒体乱开口……”

  挂断电话,马丁·鲍勃非常无奈的坐在了椅子上,肖恩·康纳利是他手中最优质的客户之一,以后恐怕很难说了。

  虽然肖恩·康纳利怀疑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但无论真相如何,马丁·鲍勃都知道,背后肯定少不了华纳兄弟的影子,康纳利是个暴躁的冲动派,这一点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改变,既然首先触及到了好莱坞影业巨头的红线,付出代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很显然,马丁·鲍勃不相信肖恩·康纳利的辩白,毕竟老头年轻时做的混账事太多了。

  从昨天丑闻爆出开始,CAA不是没有公关努力,有些媒体也撤销了关于康纳利的新闻,然而大部分媒体还是在炒作,事情非常明显,不但华纳兄弟在借用肖恩·康纳利警告一些人,恐怕连时代华纳也动用了部分资源。

  CAA是很强大,是好莱坞的第一大娱乐经纪公司没错,但一年的营收也不过一亿多美元,拿什么与时代华纳这种超级传媒集团对抗?在华纳集团面前,他这一天多的公关行动,就像是笑话一样。

  噢,还有与他们合作比较紧密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华特迪士尼,这些人不但没有帮忙的打算,旗下的媒体还在热炒肖恩·康纳利的新闻,这些见利忘义的混蛋……

  想到这里,马丁·鲍勃停了下来,CAA不也是见利忘义混蛋行列中的一份子吗?

  敲门声忽然响起,房门接着被人推开,敢直接进入马丁·鲍勃办公室的人,肯定是CAA的A级客户,来人拉开办公桌后面的椅子,翘着腿坐在了上面。

  “在为康纳利的事情为难?”汤姆·克鲁斯问道。

  “不说他,汤姆。”马丁·鲍勃暂时将肖恩·康纳利扔到脑后,说道:“《夜访吸血鬼》的后期怎么样了?”

  “最多三天就可以完成。”克鲁斯自信满满,“只剩下片头和片尾需要添加了,二十世纪福克斯五天后会举办试映会。”

  “我会催促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宣发方面的投入。”

  听到马丁·鲍勃平淡的话,汤姆·克鲁斯微微不满的皱起眉头,“马丁,既然CAA与二十世纪福克斯都决定影片在5月7日正式公映,那我们的对手呢?”

  他一直没有忘记,那个叫做杜克·罗森伯格的小导演当面拒绝过他。

  “汤姆,你要明白,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华纳兄弟!”马丁·鲍勃强调道:“竞争规则范围内的事,我们尽可以去做,触犯底线的事……”

  “我明白。”汤姆·克鲁斯耸了耸肩,“我不是肖恩·康纳利那样的蠢货。”

  马丁·鲍勃自然清楚汤姆·克鲁斯的性格,除了叮嘱几句外,也没有说什么,华纳兄弟既然选在这个时候推动肖恩·康纳利的丑闻,既是报复也是在警告竞争对手,规则外的手段必然招致他们的反击,哪怕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和背后的新闻集团,也不会轻易开启与华纳兄弟和时代华纳间的恶性竞争。

  “我们不在宣传上面想些办法吗?”汤姆·克鲁斯考虑了一会儿,又问道。

  “暂时不要动。”马丁·鲍勃拿起旁边的电话,边拨号码边说道:“等《勇闯夺命岛》的试映口碑出来后,我们再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他拨通的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电话,与CEO汤森·罗斯曼聊了几句,以催促对方在《夜访吸血鬼》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世纪城的另一边,汤森·罗斯曼放下电话,看向了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副手。

  “《夜访吸血鬼》的试映会尽快举行。还有,按照A类影片的标准邀请院线、影评人和媒体记者!”

  “是!”副手将他的话记在记事本上,抬头问道:“肖恩·康纳利的事件呢?CAA的迈克尔·奥维茨三次打电话要求福克斯协助他们,至少是不要再参与到炒作报道中,我们要停止吗?”

  “为什么要停?”汤森·罗斯曼盯着副手,“我们与CAA是有合作,但那仅限于《夜访吸血鬼》,肖恩·康纳利的死活与我们有什么关系?那是CAA的利益,不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利益!”

  “我们的新项目《旭日追凶》,”副手小心的提醒,“康纳利是初定的男主角。”

  “换掉他,你认为他现在的形象还适合男主角吗?”汤森·罗斯曼没有半点犹豫,见副手还想说话,声音渐渐转厉,“二十世纪福克斯会与CAA合作,但那只限于一部分项目,我们不是CAA打包制度下的傀儡,也不会将手中的大部分项目交给那群吸血鬼运作!”

  “通知福克斯电视网……”他继续说道:“现在肖恩·康纳利的丑闻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直接将转播车开到他的豪宅前……嗯,他不是有因为家暴而离婚的前妻吗,可以邀请她上福克斯电视台的脱口秀,不要在乎其他,我只要福克斯利益最大化!”

  “还有!”

  就在副手想离开的时候,汤森·罗斯曼说道:“那个克里斯托弗·李不错,《旭日追凶》可以向他发试镜邀请。”

  第六十八章 保鲜期

  “肖恩·康纳利的家暴史?”

  看到报纸上醒目的标题,杜克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了翘,肖恩·康纳利的儿子和妻子竟然在周一召集了新闻发布会,大爆康纳利的丑闻,这简直就是大快人心啊,现在的媒体几乎都在密集的报道相关的新闻,恨不得将康纳利形容成撒旦在人世间的代言人。

  “昨晚……”

  就在杜克旁边,索菲亚·科波拉挪动坐在椅子上的身体,也取过一份报纸,边翻阅边说道:“福克斯电视台的一个脱口秀邀请到了康纳利的前妻戴安·奇伦托,将他过去的黑历史全都抖了出来,他们还把电视直播车开到了康纳利的豪宅前。”

  “这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影院的休息室看不到外面的天空,杜克还是要赞叹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

  “你做了什么?”放下报纸,索菲亚歪头看着他,杜克耸了耸肩,毫不犹豫的否认,“这实际上与我无关,你认为我现在有能力做到这些吗?”

  “华纳?”

  尽管嘴里这么说,索菲亚还是盯着杜克,她清楚这件事应该是华纳做的手脚,但绝对与身边这个家伙脱不了干系。

  轻轻摇了摇头,索菲亚暂时扔掉这种念头,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两人不仅仅是工作伙伴,还是好友,她清楚好莱坞是个什么地方,善良的人只会被无数只大脚踩作垫脚石,只有那些能够利用一切条件的人,才能成功。

  很显然,旁边的杜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毫不夸张的说,肖恩·康纳利变成了一条落水狗,或许会有少数的声音同情他,但在逢高踩低的好莱坞,他只会收获更多的痛打,即便是CAA做足公关工作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

  就连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华特迪士尼这样些CAA合作伙伴旗下的媒体,都在开足马力炒作的行列之中,更不用说其他媒体了。

  这种情况完全在杜克的预计之中,CAA因为打包服务和抽取影片佣金等策略,导致与好莱坞各大公司处于天然的对立面,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利益,但当机会到来时,后者必然会打压相对强势的CAA,毕竟没有一家制片和发行公司,想看到一个巨无霸式的经纪公司。

  “话说回来,杜克。”

  凑到这边,索菲亚压低了声音,“你和华纳有肖恩·康纳利的证据?”

  “没有……”杜克摇了摇头,“这种事不需要证据。”

  如果对方是被他和华纳误伤,那只能自怪倒霉,这件事总要有一个倒霉鬼来承担华纳的怒火。

  “CAA用十年时间才将他打造成好莱坞最著名的绅士。”索菲亚叹了口气,似乎还有点同病相怜,“却被媒体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摧毁了……”

  “康纳利最有价值的,就是这幅绅士形象。”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过去几年间,他出彩的角色,都是以此为基础,失去了这幅形象,他很难再保持一线地位了。”

  “一线?”杜克冷冷笑了一下,“没有了绅士形象,又有家暴和吸毒丑闻,本身也不以演技见长,还没有任何成长空间,他注定会被好莱坞淡忘。”

  “他可以去演反派啊!”索菲亚习惯性的回了一句。

  杜克耸了耸肩,懒的再说什么,不去说其他,肖恩·康纳利在CAA的地位必然会直线下降,即便他是最老的客户,但吸血鬼们的眼中,紧盯的永远是最美味可口的鲜血。

  还有,未来势必会有一场离婚官司,其中的分产大战想必格外精彩,或许自己可以帮那对可怜的母子介绍几位出色的律师,好将诉讼拖长一些,能为他们争取到的利益多一些。

  看了看腕表,杜克站起来,“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影院。”

  今天下午,华纳兄弟会为《勇闯夺命岛》举办试映会,参加的人除去影迷、影评人和媒体记者外,还有不少来自院线方的代表,比如帝王娱乐集团和AMG院线的选片专家。

  影片是否出色,能不能大卖,同样关系到院线方的利益,一部商业大作,最终能争取到多少家院线,除去发行公司的努力外,也要看院线方的态度,如果是看上去就会扑街的制作,那任凭发行方说破天,院线方也不会拿出太多的资源。

  院线是发行中重要的一环,上映影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院线商的收益,任何一部影片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争取到数以千计的院线的,就像是影片制作一样,其中都有着复杂的程序,院线方也对此有着严格的审核。

  《勇闯夺命岛》与《生死时速》的发行策略完全不同,后者在点映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随后的大范围上映就显得水到渠成,而前者必然会以超大规模在北美开画,院线方肯定要对影片进行最基本的考察,以确定这不是烂片。

  那种小公司发行一部影片,轻轻松松就能争取到数千家院线,甚至院线方连试映和点映都不参考的情况,在高度专业化的好莱坞,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你好,罗森伯格导演。”

  进场的时候,杜克遇到了帝王娱乐集团的选片专家,在对方伸过来的手上,不轻不重的握了握,“你好,乔斯曼先生。”

  精剪出的样片,早就在华纳兄弟内部举行过试看会,华纳兄弟对于影片的信心十足,从试映会的邀请阵容中,也能看出《勇闯夺命岛》享受到的完全是A级商业大制作的待遇。

  全美最大几家连锁院线的代表就不用说了,媒体和影评人方面,同样阵容鼎盛。

  进入影院的时候,杜克大致扫了一眼,其中他能认出来的影评人,就有《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等等……

  而且他听罗宾·格兰德提过,华纳兄弟开出六位数的公关预算,从芝加哥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罗杰·艾伯特!

  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身影,杜克知道他一定就在影院中,或许影片之后的活动上,还能见一见这位被无数人捧上天的顶尖职业影评人。

  因为要求华纳提供马里布的海滩别墅作为暂时的住所,罗杰·艾伯特赶到伯班克这家影院的时候,比预定时间稍稍晚了一些,不过其他人只能私下里抱怨几句,面对时他只会笑脸相迎,谁不知道他的大拇指和影评的威力。

  作为影评界的超级权威,罗杰·艾伯特确实当得起任何电影公司的重视。

  “嗨,图兰。”

  走到座位边,罗杰·艾伯特与旁边的肯尼斯·图兰随便招了招手,“好久不见了。”

  “是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肯尼斯·图兰颇为客气的说道。

  “那个小家伙的电影不错。”罗杰·艾伯特指了指前边站着与人寒暄的杜克,“虽然这只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但预告片中的炸弹视角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我有理由看好这部影片。”

  你当然有理由!肯尼斯·图兰心中腹诽,否则华纳兄弟那几十万美元的公关费岂不是白扔了?

  就在他们前一排的位置,帝王娱乐的乔斯曼刚刚坐下,他看了看隔着两个座位的人,那是AMG的代表,双方是北美院线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AMG西海岸的首席选片专家林奇。

  AMG委派了以他为首的团队过来,显然与帝王娱乐一样,很看好《勇闯夺命岛》的前景。

  “华纳的人在普通影迷中间。”

  坐在前排的位置上,索菲亚凑近这边,对杜克低语,“调查问卷也分发了下去,影评人的意见和影迷的口碑,都会及时反馈回来。”

  试看会时,公司内部的观察员掺杂在影迷中间,这几乎是好莱坞公司的惯例。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