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好莱坞制作 (精校加料版第一卷),31

小说: 2025-08-20 08:49 5hhhhh 5880 ℃

  “要对我们的影片有信心,索菲亚。”

  听到略微有些急促的呼吸,杜克拍了下索菲亚的手,“我们一定会成功,给你自己一些信心!”

  “我对自己有信心。”索菲亚嘴硬的说道:“我是对你没有信心,观众总有厌倦你的爆炸戏的一天。”

  “绝不是现在!”杜克看上去信心满满。

  是的,任何一个导演,如果长期保持一个风格,总有被观众抛弃的那一天,而爆炸和碰撞这种纯粹的感官和商业戏码,保值期会更加短暂,如同曾经的那位爆炸狂人一样,连续几部影片的高强度轰炸之后,观众必然会审美疲劳。

  不过,他才刚刚走上这条疯狂的爆炸之路,保鲜期还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大屏幕缓缓亮起,灯光骤然熄灭,刚才还乱哄哄的影院中,立即安静了下来,因为还没有添加片头的影片,没有任何的缓冲和字幕,直接拉开了大幕!

  “这是……”罗杰·艾伯特眉头稍稍皱起,“这是高速慢镜!”

  这段开篇慢镜头,使用了蒙太奇切换和高速慢镜的制作手法,让人不自禁的就感觉到压抑和沉重,如同《生死时速》快节奏的开头一样,上来就扔出了足够的悬念和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戏码。

  “杜克·罗森伯格进步了不少。”

  罗杰·艾伯特自言自语,“开头戏的镜头运用简直到了华丽的程度,画面拍摄的非常美,一般来说,没有导演会让影片的画面太突出!”

  第六十九章 试映反响

  影片的时间不知不觉走过了一半,罗杰·艾伯特对影片已经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勇闯夺命岛》除去维持快节奏的惊险火爆刺激外,还带有《生死时速》不具备的更加鲜明的特点——华丽到繁复的镜头语言和色彩运用!

  很少有电影能够将镜头运用到华丽的程度,提高于场面调度以及故事情节达到如此的美学高度。

  一般来说,镜头语言不敢太突出,太过火,太抢位,因为害怕成为纯粹的视觉电影,或者说MV电影,绝大部分的导演,镜头语言最终都要让位给表演和故事传达。

  但在罗杰·艾伯特看来,《勇闯夺命岛》里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是教科书一般的近似于广告和MV的华丽画面。

  一开场的高速慢镜,那些景物大特写,那些强烈逆光的雨中镜头,简直就是色彩浓重的奢侈品广告,却又张力十足,艾德·哈里斯的愤怒和军人气质,仅靠镜头即可彰显。

  没有人敢把华丽的广告画面直接扩张成整部电影!

  即使有,在罗杰·艾伯特的记忆中,也是失败之作。

  哪怕不喜欢《勇闯夺命岛》这种类型的影片,罗杰·艾伯特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绝对不在失败的行列之中。

  如果说杜克·罗森伯格的《生死时速》只是小试牛刀,那《勇闯夺命岛》堪称大放异彩!

  “所有的特写镜头,中景镜头,都是华丽的镜头。”

  这位矮矮胖胖又戴着眼镜的影评人,脸上平静,心中却在赞叹,“杜克·罗森伯格完全不克制的镜头语言,竟然还能把故事和人物塑造的这么有张力,这一点很让人吃惊,在叙事能力和画面运用上,都比《生死时速》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面八方忽然传来震彻人心的爆炸声,银幕上腾起了橙红色的火焰,火焰色彩浓厚而又刺目,在高速慢镜头的映衬下,缓缓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蘑菇云,明亮的似乎能刺透人的双眼。

  镜头抬高,整个恶魔岛乃至整个旧金山湾似乎都在爆炸中颤抖……

  爆炸也打断了罗杰·艾伯特的思维,看着银幕上的画面,耳朵听到后方影迷区接连不断的喝彩声,一双眉毛紧紧皱在了一起,连带着刚才对影片的好感也在渐渐消散。

  电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这种恶俗不断的场面,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这是影片中的第几场爆炸?

  罗杰·艾伯特实在记不清楚了,但他确信,如果杜克·罗森伯格能够克制自己的破坏欲,镜头语言和叙事能力继续保持进步,未来很可能成为视觉和故事大师,否则……

  最后,罗杰·艾伯特缓缓摇了摇头,其实两部电影足够反映导演的特质,杜克·罗森伯格的破坏欲望太强烈,完全压过了艺术追求。

  “玩爆炸玩画面简直就是他的本能,也是他唯一的兴奋点!”

  作为看过《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的专业人士,罗杰·艾伯特很快就得出了这一结论。

  相比于罗杰·艾伯特,旁边的肯尼斯·图兰将更多心思用在了影片的拍摄制作手法上。

  他能看得出,杜克·罗森伯格在整部片子的拍摄用光上动了心思,差不多所有场景都用了人工布光,加浓、加厚了色彩度,很好的衬托了片子的沉重基调。

  开头汉默将军到墓地一段戏,密布的大雨和深蓝的色调,再配上深沉浑厚的独白,开宗明义点明了片子主题。

  中段古斯比和梅森的追车戏则是另一种镜头运用,在整段戏中,基本没有超过5秒以上的镜头,所有镜头差不多都在2秒-3秒之间,而且镜头设置多样,除了没有俯拍外,跟随、平行、正视甚至在古斯比和梅森驾驶的车头前方都绑上了摄影机拍摄,整段戏让人目不暇接,高度兴奋。

  与好莱坞的追车戏会用后期技术修饰不同,杜克·罗森伯格的车戏风格明显是实拍,发动机的声音清晰可闻,车辆撞击时的金属扭曲声都相当真实!

  “《勇闯夺命岛》的追车戏完全超过了《生死时速》!”

  肯尼斯·图兰在自己的记录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

  来自帝王娱乐集团的乔斯曼和他的评片团队,则将目光集中在影片的卖点上面,至于影片是恶俗还是高雅,完全不在院线方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评判影片的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带来收益。

  “这是一部十足十的精品,影片的娱乐性和惊险刺激绝不在《生死时速》之下。”

  边看影片,乔斯曼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对影片第一时间的观感。

  “影片没有哪一分钟是让人上洗手间、喝水、吃东西的时间,从电影开始,眼睛就只会死死盯住屏幕,而放不下每一个场景。”

  “观赏性极强,想紧张,有疯狂的追车场面;想思考,有‘国家该不该厚待为它做出了牺牲的个体’这一主题;想娱乐,穿插的幽默对白生活气息真实;想看美女,还有古斯比的未婚妻和梅森的女儿两个超级大花瓶……”

  《勇闯夺命岛》渐渐走到了尾声,乔斯曼最后总结式的写道。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男人戏,整部片子风格阳刚,气氛深沉,全片没有女主角,彻头彻尾的男人戏。差不多10—15分钟就有一场高潮动作戏,而且动作戏规模大但不失控,时间长而不拖杳,表现风格多样且技术性准确……”

  由于还没有加入片尾字幕,影片落幕似乎有些突兀,许多观众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大银幕上的画面消失,头顶的灯光亮起,位于后排处的观众,这才警醒,一部既惊险又刺激的影片,已经远离他们而去。

  影院突然陷入了沉寂,似乎在酝酿一场风暴。

  忽然间,掌声就像是席卷路易斯安那州的飓风般降临,热烈的恨不得掀掉影院的顶棚,其中还伴随着许多人的喝彩声……

  “影片正式上映后,我一定会再看一次!”

  坐在影迷中间的华纳兄弟的观察员们,认真记录着周围观众最真实的言语和反应。

  “我一直在瞪着眼睛,现在才感觉到累,但这种疲惫确实很过瘾。”

  “演员选的也好,克里斯托弗·李饰演的梅森又帅又酷,我认为那个丑闻满天飞的肖恩·康纳利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议论纷纷的观众一个接一个走出影院,将手中的调查问卷交给出口处的华纳的工作人员。

  “A+!”

  “A+!”

  “A+!”

  “……”

  这些醒目的评分,让华纳的工作人员精神一振,如果影片观众口碑爆棚,那意味着很可能会大卖,直接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会有一笔丰厚的奖金。

  出口这边还在回收和统计问卷,另一边,大量的影评人和媒体记者,已经走进了附近一家酒店的宴会厅,剧组的几位主演去了楼上的房间接受记者采访,杜克则在罗宾·格兰德的陪同下,游走在宴会厅中的影评人之间。

  有了几位顶尖影评人的加入,这可以说是电影界顶尖的Junket.Whore。

  说白了,这无非就是一场公关派对,《勇闯夺命岛》是一部典型的商业制作,无论是杜克还是华纳兄弟,都不会蠢到在这种暑期档爆米花影片上征求影评人的意见,更不会傻乎乎的问影评人对影片未来市场和票房的看法。

  谁都知道,职业影评人是脱离大众市场的存在,在不受公关影响的情况下,为了凸显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口味,影评人这个群体向来是大众喜欢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大众不喜欢看到的,却纷纷赞美支持。

  在他们眼中,大众的一定是低俗的,独特的才是高雅的。

  哪怕是好莱坞最愚蠢的电影公司,也不会找一群完全脱离大众电影市场,又与主流观众口味根本不一致的人去预估暑期档影片的市场前景。

  如果一部暑期档影片真按照影评人的预计和建议去做,在票房和商业上只有扑街一条路。

  这一点,杜克很清楚,底蕴深厚的华纳也很清楚,找影评人就是放嘴炮和搞鼓动宣传的,提建议和预估市场,那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影评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最能彰显影评人影响力的,还是颁奖季直冲学院派的各种奖项而去的影片。

  “罗森伯格导演……”

  当杜克走到一个微微秃顶,又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身边时,对方主动伸出了手,杜克连忙握了一下,显露着最恰当的笑容,“杜克,叫我杜克就好了。”

  “那好,杜克。你也可以叫我肯尼斯。”

  同样是土生土长的洛杉矶人和犹太裔,肯尼斯·图兰对杜克的观感显然还可以,说出的话也算中肯,“影片的叙事细节和逻辑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从中看到了你的进步,比起上一部影片,你在镜头语言、色彩运用和情感冲突以及其他几个环节的处理上面,有明显的提高。”

  “谢谢!”

  对方释放的是善意,杜克说出的话中也带上了真诚。

  “嗨,杜克。”

  查尔斯·罗文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向杜克介绍,“这位是罗杰·艾伯特先生……”

  第七十章 火并前夕

  “你是我看过天赋最出色的年轻导演之一。”

  坐在一张桌子旁,罗杰·艾伯特看着对面的杜克,就像是学识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导空有天赋却没有能力的学生,“你在画面的捕捉,影片的逻辑剪辑和镜头技术运用上,都有独到之处……”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不应该将这些浪费在庸俗的商业电影上面,去独立电影圈吧,只有那里才能磨练出非凡的电影艺术修养。”

  “艺术?”杜克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只有在那里,你才能获得艺术上的肯定。”罗杰·艾伯特说道:“才能成为顶尖的导演。”

  “艾伯特先生,你是影评界的权威,我年轻,经历的事情也少,相信你不会骗我。”

  说到这里,杜克稍稍想了一下,这才又开口,“难道只拍摄商业电影或者通俗电影的导演就无法走到电影世界的巅峰?”

  “通俗?”罗杰·艾伯特直接摇头,“大众就意味着低俗,艺术从来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杜克,你现在的破坏欲完全超过了艺术追求,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接着,他换上了带着几分痛心的表情,“我非常欣赏你,还有肯尼斯,还有其他几位影评人,也都很欣赏你的天赋,你年轻、有才华有进取心,如果能及时纠正才刚刚迈错的脚步……”

  影评人的欣赏?杜克有种想翻白眼的冲动,还是忍了下来,影评人什么的,他真心不在乎。

  再说了,拍摄通俗电影真的不能成为世界最顶尖的电影导演吗?貌似詹姆斯·卡梅隆从来就没拍过文艺电影,在电影界的地位却无人能够撼动。

  自身有着成熟的观念,杜克绝对不会只听影评人一番长篇大论,就改变自己的计划,即使这个人叫做罗杰·艾伯特。

  “那个……艾伯特先生。”

  这完全是理念上的不合,杜克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据我所知,乔治·卢卡斯是通过……”

  他还没有说完,就被罗杰·艾伯特打断了,“卢卡斯?他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吗?”

  这位著名影评人的脸色不太好看,杜克无意间的话,碰触到了他心中的痛脚,十多年前,他也是谩骂《星球大战》是注定完蛋的电影中的一员,当年被扇的那记耳光,哪怕现在想起来,心中都会隐隐作痛。

  “我想奥斯卡并不代表一切吧?”杜克尽量缓和自己的语气。

  《勇闯夺命岛》上映在即,与这些顶尖影评人闹僵了并没有好处,虽然他不在意他们的声音,但这些家伙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两人对待电影的理念,完全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罗杰·艾伯特又说了几句,见杜克尽是搪塞,干脆直接走掉了。

  “奥斯卡并不代表一切……”

  侧后方忽然传来带着单调鼻音的话,索菲亚走过来,拉开一张椅子,直接坐在了杜克旁边,调侃道:“罗森伯格导演的自信心完全爆棚了。”

  “奥斯卡小金人每个人都想拿。”杜克耸了耸肩,不在意的说道:“却没有必要看的太重。”

  不管其他导演怎么做,杜克不会因为想拿最佳导演就专门去拍摄为了冲奖而冲奖的影片。

  “你怎么不去楼上接受采访?”

  这种话题争论起来,一天也不会有结果,索菲亚干脆换了话题,“媒体记者对影片的反响不错呢。”

  “现在的宣传重点是李。”杜克摊开手说道:“再说了,我是个导演,不是需要曝光度的明星。”

  肖恩·康纳利的事件还在发酵,随着前妻加入控诉行列,越来越多的黑历史被媒体挖了出来,而在华纳的公关策划下,媒体不断拿克里斯托弗·李与他做比较,顺带着连约翰·梅森这个角色以及《勇闯夺命岛》都不断被媒体提及,宣传的效果完全达到了预期。

  《勇闯夺命岛》的前期宣传,除了例行的宣传项目外,也主要围绕克里斯托弗·李的传奇经历在进行,等影片上映后,再主打新的宣传点。

  这是影片最基本的宣称策略,宣传方绝不会一次就把牌都扔出去。

  派对的公关主要以华纳为主,杜克完全就是陪客,只需要在该笑的时候露出笑脸,该说什么的时候,配合着说几句,他也不是孤傲刻板之人,明白这只是好莱坞最正常不过的人际交往。

  当然,与这些趴伏在电影业上吸血的影评人攀关系论交情全都是虚假的,最关键的还是华纳兄弟送出的支票和昂贵的礼物。

  据罗宾·格兰德所说,单是罗杰·艾伯特一人,华纳方面就开出了25万美元的预算。

  哪怕对方有报纸专栏和影评节目,这依然是一笔足够动心的数字。

  这场公关派对一直持续到了很晚才宣告结束,等杜克走出酒店的时候,感觉脸都快要笑僵了。

  夜渐渐深了,世纪城福克斯大厦的顶层会议室灯火通明,包括汤森·罗斯曼在内的几位福克斯高层,以马丁·鲍勃为首的CAA经纪团队,以及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在内的主创人员,都围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两侧。

  “我得到了《勇闯夺命岛》试映会观众调查反馈统计。”马丁·鲍勃挂断刚刚接到的电话,缓缓说道。

  对于好莱坞的巨头们来说,这个圈子并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何况试映会结果一般也不在各大公司的保密范围之内。

  马丁·鲍勃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说道:“华纳总计回收了456份问卷,其中A和A+评分问卷高达415张,C以下评价只有17张!”

  众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汤森·罗斯曼的眉头甚至微微皱起,这简直是完爆《生死时速》的试映口碑,如果按照《生死时速》的观众口碑票房转化率,《勇闯夺命岛》恐怕会创造惊人的北美票房成绩。

  有那么一刻,汤森·罗斯曼产生了推迟《夜访吸血鬼》上映日期的想法,不过随后就放弃了,《夜访吸血鬼》从开机拍摄起,就在宣传五分月份第一个周末上映,再加上后期制作的密集宣传,二十世纪福克斯仅仅在宣传费用上面就投入了近五百万美元,如果影片贸然更改上映日期,这些资金相当部分都会打了水漂,不但影片的前期宣传工作会化为无用功,与院线签订的合约也要作废,那代表着还有一笔违约金的支出。

  再说了,《夜访吸血鬼》前段时间也举行过试映会,试映口碑不比《勇闯夺命岛》差,唯一的劣势还在于影片的类型。

  “汤森,对方在宣传中缺少一线明星。”马丁·鲍勃表面上看起来信心十足,仿佛《夜访吸血鬼》会像CAA过往的打包项目那样,无往而不利,他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克鲁斯,“别忘了,我们有汤姆。”

  汤姆·克鲁斯习惯性的扬起了下巴,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如今这个时代的一线巨星,拥有网络信息时代无法比拟的票房号召力,自从《壮志凌云》之后,他堪称是电影卖座的保证。

  无论从哪方面看,《夜访吸血鬼》不但不比《勇闯夺命岛》差,还稳稳压过了一头,根据好莱坞过往的经验,同期上映影片间不算太大的差距,反应在票房上面往往会出现不小的数字差。

  福克斯的高层们讨论了几句,然后敲定了最后的方案,《夜访吸血鬼》保持原有上映日期不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汤姆·克鲁斯最近闹些绯闻也好,花边也罢,总之要吸引公众的眼球和媒体的注目。

  如何才能更好的宣传电影,面对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二十世纪福克斯,还有杜克和华纳兄弟,如同《夜访吸血鬼》一样,《勇闯夺命岛》改期的话,也会面临巨大的损失,而且暑期档的每个周末都有商业大作上映,哪个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如果影片退出暑期档,那前期宣传工作就全废了。

  好在《勇闯夺命岛》的广告片曾经亮相超级碗,给北美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演员号召力方面的差距。

  在五月份到来之前,《勇闯夺命岛》和《夜访吸血鬼》密集的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上,参加了两部影片试映会的媒体和影评人纷纷摇旗呐喊,展开了最后最关键的宣传轰炸。

  虽然《勇闯夺命岛》明显更适合暑期档的爆米花氛围,但杜克并不会掉以轻心,这个年代正是汤姆·克鲁斯一路走高的阶段,布拉德·皮特也在积攒着人气,克尔斯腾·邓斯特也是名声不菲的童星,加上原著小说的读者基础,《夜访吸血鬼》绝对是个强劲的对手。

  但他并不畏惧,如果因为惧怕竞争而退缩,还不如早点退出这个残酷的圈子,哪个顶尖导演不是在一部部作品的围剿中冲杀出来的?

  随着五月份第一个周末时间越来越近,华纳方面为影片首映式所做的准备工作逐渐就绪,影片的首映式最终安排在了恶魔岛的娱乐广场上面,如果单论首映场地的吸引力的话,《勇闯夺命岛》完胜《夜访吸血鬼》。

  不过,影片终究要看本身的质量和商业成绩说话,这些都要等首映式后才会有具体的反馈。

  第七十一章 首映背后的阴影

  落日余辉的照耀下,清凉的海风掠过恶魔岛,驱散了午后残余的闷热,往日穿梭如织的游人不见踪影,代替的是无数身穿华服的男男女女,以及必不可少的拿着相机的记者。

  这是1993年5月6日,周四的夜幕即将降临,虽然《勇闯夺命岛》明天才会在北美范围内公映,但首映式率先在恶魔岛拉开了大幕。

  “凯文·科斯特纳,梅尔·吉布森,黛咪·摩尔……”

  摄像师边按动快门,边对旁边的女记者说道:“我刚才接到科尔斯坦森的电话了,《夜访吸血鬼》那边几乎所有CAA的一线大牌都到了!为什么要派我们来恶魔岛?而不是另一个首映式?”

  “电影始终要靠票房说话。”

  虽然只有25岁,但莎拉已经入行多年,也是《洛杉矶时报》娱乐版相当有实力的记者,她将长长的棕红色长发,绑成利落的马尾,说道:“就算红地毯阵容再鼎盛,如果电影不够精彩,观众依然不会买账。”

  “难道你认为杜克·罗森伯格的新作真的能与《夜访吸血鬼》一较高下?”

  听到摄像师的话,莎拉嘴角微微翘起,“我采访过杜克,这是一个自信和充满才华的年轻导演,《勇闯夺命岛》即使票房不如《夜访吸血鬼》,也不会差太多。”

  记者区对面的观众席忽然爆发出了阵阵高呼,却是这段时间一直被媒体爆炒的克里斯托弗·李走上了红地毯,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老演员,显然得到了影迷一定的认可,莎拉甚至隐隐听到不少人在喊他是最帅最酷的老头。

  克里斯托弗·李走过之后,红地毯安静了不少,后面走来的那个人影迷显然不是很熟。

  “莎拉,你心中好莱坞最帅的导演过来了。”

  摄像师提醒了一句,莎拉拿过小录音机,绕进了采访区。

  穿着笔挺的礼服,杜克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走过了红地毯,就连记者区有人招呼,也只是转头看了看,丝毫没有停下拍照的打算,如果不是华纳的人在采访区的入口处专门等着,他都想直接进入恶魔岛的露天娱乐广场。

  刚刚进入采访区,南希·约瑟夫森以比记者更快的速度走到了杜克身边,以便随时提醒自己未来可能最大的金主。

  这种采访没什么特别之处,杜克说出的都是南希和华纳的公关事先制定的套话,能出现在这里的媒体,肯定经过华纳的挑选,不会问出太过分的问题。

  “杜克……”

  准备离开的时候,传来了一个略微熟悉的清脆的女声,杜克只看了一眼,就认出对方是采访过他的女记者,具体名字却忘了。

  女记者细腰、红发、长腿,脸蛋也很漂亮,更应该去做模特而不是女记者,但她问出的问题绝不像外貌那般赏心悦目。

  “你认为《勇闯夺命岛》和《夜访吸血鬼》谁会拿下这周的票房榜冠军?”

  “《勇闯夺命岛》!”

  扔下这句话,杜克转身走出了采访区。

  恶魔岛的娱乐广场早已变换了模样,在华纳和管理方的协调沟通之后,这里临时搭建了一个巨大的露天电影场,尽管首映的观影和音响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却是极好的宣传嘘头。

  在缺乏足够多大牌明星压阵的情况下,凭借恶魔岛的赫赫名声,首映式还是吸引到了上百家媒体。

  “你怎么过来了?”

  向着娱乐广场走去的时候,杜克问跟上来的南希,“我母亲呢?你没有陪着她?”

  “放心好了。”南希·约瑟夫森快走几步,与杜克并肩而行,“索菲亚陪着她呢。”

  首映式虽然在露天场合举行,没有特定的贵宾招待室,但杜克还是在南希的陪同下,与不少圈内人士打了招呼,现在的他还不具备以后卡车司机那样能够碾压好莱坞的资本,繁琐的人际交往和人脉关系,同样需要精心打理。

  这一圈转下来,足足用了近半个小时,杜克好不容易才走出人群,找到了坐在安静处的母亲。

  恶魔岛娱乐广场的座位席,并不是传统的影院模式,而是采用了宴会的方式,摆放着近百张圆桌,不管是邀请到的嘉宾和媒体,还是有幸购票进入恶魔岛的普通影迷,都能边享用美食,边欣赏电影。

  走到最左侧的一张桌子旁,杜克拉开索菲亚身边的椅子,直接坐在了上面,“妈妈……”

  “忙完了?”

  莉亚夫人正在跟身边的一个小女孩说话,这时抬起头来。

  “应付他们……”杜克用上稍稍夸张的语气,“简直比拍电影还累。”

  说完,他的眼睛也转到了那个小女孩身上,女孩大概十岁左右的样子,留着漂亮的金色长发,穿着粉色的斑点小礼裙,头上扎着大大的一个蝴蝶结,略带婴儿肥的脸蛋上方,是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眼睛的颜色比较少见,一只是幽深的碧蓝色,另一只则是明艳的翠绿色。

  杜克记得这个小女孩,是剧组的小演员,影片中唯一出现的场景就是恶魔岛。

  “教母……”小女孩跳下椅子,行为举止都非常乖巧,“我要回妈妈那里了。”

  教母?

  等小女孩离开后,杜克疑惑的看向母亲。

  “这是我前段时间去纽约的时候,认下的教女。”莉亚夫人解释了一句,“她也是犹太裔。”

  听到母亲的话,杜克点了点头,众所周知,犹太裔出名的抱团,母亲认下一个犹太女孩做教女,再正常不过了。

  “她是一个演员。”

  那个女孩显然很讨母亲的欢心,“她妈妈曾经担任过圣菲亚几个广告的编剧和监制,上个月的时候,她出演了圣菲亚的一支广告。杜克,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多照顾她一下。”

  “好的,妈妈。”

  刚想问那个女孩叫什么,南希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杜克又陷入了应酬之中。

  恶魔岛的上空,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从北向南而去,拖出一道长长的光线,直达天使之城,掠过了神殿大剧院。

  然而,往日万众瞩目的流星却无人关注,下方的闪光灯几乎将傍晚变成了白昼,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是将剧院前的道路拥挤到水泄不通。

  拉着妮可·基德曼,汤姆·克鲁斯冲出记者的包围圈,终于走进了神殿大剧院,却没有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进入贵宾休息室,而是转到一侧的楼梯,直接上了二楼,推门进了一个包间。

  “派特!”

  看着房间里的中年女人,等妮可·基德曼关上房门后,汤姆·克鲁斯直接问女经纪人,“事情办的如何了?”

  “我联络了罗杰·艾伯特的经纪人。”派特·金丝莉对两人做了个请坐的手势,“他的经纪人有意收下这50万美元,却被他本人拒绝了。”

  “罗杰·艾伯特什么时候变得清高了?”汤姆·克鲁斯语气中带着浓重的嘲讽。

  “别忘了,汤姆。”金丝莉提醒他,“那些吸血鬼是很贪婪,却也在遵循一定的规则,罗杰·艾伯特已经接受了华纳兄弟的公关,不可能毫无底线的接受我们的要求,去诋毁《勇闯夺命岛》!”

  收钱做事是这个圈子最基本的规则,汤姆·克鲁斯清楚这一点,随后又问道:“票房的进展呢?”

  “300万美元已经分散到了全美各大城市。”派特·金丝莉扶了扶眼睛,“我们的人购入了《夜访吸血鬼》明天100万美元的票,剩余的200万美元将陆续投放到影片明后两天的票房上。”

  “不,派特!我改主意了。”汤姆·克鲁斯用不可置疑的语气说道:“你立即去下通知,300万美元全部投入到明天的票房上,周六和周日再视情况投入50万到100万美元,我要定这个周末票房冠军!”

  虽然心中有些不赞同,但派特·金丝莉清楚自己主顾的高傲性格,只好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包间。

  从始至终,妮可·基德曼都站在汤姆·克鲁斯的旁边,没有说过一句话,她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发言权,对于这种自掏腰包买票房的事情,也早就习惯了,这不是汤姆·克鲁斯第一次做,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做。

  确切点来说,好莱坞的大牌影星,为了刷出漂亮的首周票房,自己掏腰包买单的情况,在好莱坞极其常见,院线和发行公司也默认这种行为,赚谁的钱不是赚呢?

  与此同时,芝加哥的一栋别墅中,一位经纪人模样的男人,正对着罗杰·艾伯特慷慨陈词。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