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赌局已定,拆解研究,初步治疗,2

[db:作者] 2025-08-14 16:31 5hhhhh 9240 ℃

2

8:00a.m. 萨尔贡地下区域 JS-0012联合科考前进基地 A110车间

空荡的走廊中,一位年轻青年正急匆匆的跑向他的工作地点,作为工程部门中难得同时具有设计与制造才能的工程技术人才;吴铭无疑在这个起着中流砥柱的部门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或者说也是相当忙的一类人,无论是在工程系统中负责操作、设计、管理以及评估,还是亲自负责参与其制造和维护,这都是他相当擅长的部分。

“呼~咻,还好算是准时到达,就是匆忙了点,起码不会被人揪着说个没完……”在从一路小跑中缓过神来并将注意力转向面前的打卡机上后,开始让这台用于监督晚到早退行为的机器扫描自己的虹膜与指纹,伴随着一个绿色笑脸的显示,自己的打卡信息也上传了;吴铭走进了换衣间换上安全帽和工作服,随后在通过检查后走进车间。

作为专门用于维护大型机械设备的维护车间,按理说这里应当塞满了各式各样的钢铁巨兽,等待着人们的修理;但现在其内部的大部分空间处于空置状态,只有几辆被安置在机械升降平台上,看起来宛若刚从战场上被维修车拖回来般的战损风大篷车正在平台上任人宰割,一旁的机械师和工程师正在用手里的工具将它们大卸八块。

“嘶,我说怎么除去今天休假的那几个怎么还剩一个人没来,原来是你小……”老赵正要开始开火时,被吴铭的一句话给压了回去,“赵叔这就是那几台车吗?看起来也没那么魔幻吗。”随后吴铭跑到一旁拿起活动扳手开始加入到拆卸大队的一员中,没有丝毫懈怠的样子

老赵看到面前的年轻人开始工作,心中随便墨迹几下后也没多说什么,转而开始说说拆卸的一些要点,同时亲自动手来指导那些面对这几台完全没有按照国际标准来设计的车辆手忙脚乱的后辈。

这几台大篷车就是之前他们从地表解救奴隶时顺带开回来的,使用的引擎并不是军部司械们经常碰到的那种使用油气或者电能的引擎;而是使用一种未知矿物——源石的未知技术引擎,以及同样使用源石技术的粗糙电子设备和一些他们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物件。

依靠着身边的各种家伙事的协助下,这几辆车成功再度又整车变成了一堆大块的构件,在龙门吊和工程外骨骼的辅助下被人们分类整理,随后再度被细细拆分,变成一堆零件。

“这个……是电子元件?看上去有点粗放,是晶体管或者电子管一类的物件?”吴铭看着手中的小巧物件——不规则青色外壳上伸出了几条金属线,能看出上面还缠着几匝铜丝,外壳上还有一个漆黑的圆环包裹着铜丝;看起来像是遭受过磕碰而变得破裂,抱着一丝疑惑,吴铭把这个小物件固定住,拿起旁边的万用表进行测试。

所幸这个小东西尽管有些受损,但还能用,几下测试后吴铭大概知道这个物件的作用——这是一个滤波器,用于滤去不需要的信号,只留下特定脉冲频率的电信号,范围在25~200KHz;随后它就被放到了一个盒子里,上面写着“未知技术:疑似滤波器”,然后就是下一个部件……随后重复检测和分析。

这些电子元件的一大特点是他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那个青色半透明晶体,从外壳到处理器核心处处都有这种晶体的出现与参与,这些外部进行简单处理的晶体代替了半导体,与外面的电路和未知作用回路一同作为源石电子元件的一部分,而一个问题摆在吴铭的面前——那些未知作用回路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些回路……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吴铭看着覆盖着暗金色晶体的奇怪蚀刻电路,他实在是想不出这些回路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或许是这些元件与自己经常打交道的各类电子元件有所不同的地方,哪怕自己用万用表怎么调试都没法对其产生的信号有半点影响。一度让吴铭怀疑这些东西可能只是当初起到保护作用,就把它放到一旁,随后出现了奇怪的一刻……

万用表的示数开始上下变动,一旁的示波器显示出的电信号也从原本的锯齿波变成了正弦波,这份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吴铭开始检查自己是否在不经意间将元件损坏;直到吴铭将一块拆卸过程中取下来的黑色半透明晶体从移动电源上移开时,一切再度恢复了原样。

在看到变化后吴铭反复将这块结晶反复移动,电信号也随之反复横跳,最后吴铭检查了这个移动电源,当万用表的电笔接触到移动电源的金属外壳时,万用表显示出有微小电压,似乎也表明了问题所在。

“这个电源怎么漏电了?等等……这块结晶会对电流起反应?然后影响附近的结晶?好像有点意思。”吴铭若有所思,随后开始将这台漏电的移动电源做进一步的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其产生了这般的反应。

调电压大小,调电流大小,调成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反复测试,移动电源和万用表上的参数被吴铭反复调整,而正当吴铭专注于此时;在他旁边工位的同僚则好像出现了一些意外——确切地说是他无意间被其中一块源石电子元件的锋利边缘划伤了手指,鲜血滴在了电子元件和下面的电路板上,一旁的赵叔则看到了这一刻。

“嘶……这玩意的边缘倒和玻璃一样锋利,血都滴在电子元件上了。”略显毛躁的年轻人看着自己因粗心而造成的工伤和事故现场,还没等他吐槽完,眼前的一切又使得他将那份不快抛掷脑后;原先清澈透明的晶体开始变得浑浊不堪,光泽似夕阳余晖般黯淡下去,棱角也一步步褪去,这份转变似瘟疫般随电路方向蔓延,紧实有序化作松散混乱——轻轻一抖便换做尘土,再也不似曾经那般精密。

“唉……好不容易搞到的稀缺玩意就这么被你霍霍没了,这源石可真是有够奇怪的。”赵叔看着附着一层浅浅松散源岩的工作台,在看着面前徒弟被划伤的手指,滴下的鲜血让这些电子元件当场报废,现在的它们已是一顿连电子垃圾都说不上的废弃物,只能扔到一旁的纳米蜂巢中被液态纳米机器人拆分成一堆原材料重新利用。

吴铭在一旁看着,顺带递来一条创可贴和碘伏消毒棉签让自己的同僚自己处理一下,随后再回头看向自己手中的物件“......没想到这东西还这么脆弱,看来得小心点了……”随后他开始将电压下降到毫伏水平,对频率则上下调节,最后琢磨出源石接收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大概在25~125Hz左右;随频率不同示波器显示的信息也会出现变化,而当电压上升时,信号强度也会增强,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噪声信号,要想加以利用需要滤波器和信号放大器的参与。

看到眼前的数据,加上从虚拟终端中调出自己自高中以来就深藏已久的生物学知识,最后吴铭心中浮现了一个假想——那些源石回路或许是用于接收通过以源石作为媒介的某种方式发出的信号,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放大成电子元件需要的信号,而这一方式需要人的参与,确切的说是生物电的参与。

靠神经电信号来微调电子元件,这是什么湿件控制大法?这一下子自己把吴铭搞不会了,哪怕是生物计算机也不是这么整的呀,何况还是这种脑控操控,更何况没点源石技艺还玩不开——尽管实际上这些源石回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通用源石回路,通过源石将机械构件传递来的外界物理量转换成特定信号来驱动源石器件,但精细的部分还得靠人这一点就直接劝退吴铭将这个技术用在自己的设计中了。

毕竟对于设计者、制造者和消费者来说,一款电子产品绝大部分的麻烦都被前两者承担了,而消费者则只知道如何开关机和使用就行,越精细麻烦的部分就越不能让顾客看到,除非你想劝退顾客然后滚出市场。

而当吴铭还在吐槽这属实劝退使用者的操作时,赵叔他们则开始尝试研究面前的源石引擎。

如果仅仅是粗略看着,源石引擎实际上与汽车发动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提供动力的机械部件,当成黑箱来看就是个驱动部件,但如果把这个黑盒掀开就会发现完全就是两个路子的产物。

首先它并没有采用液态燃料,而是由发动机顶部的四根固态高纯源石燃料棒作为能源,每一个燃料槽的下方都连接着中央的反应室,燃料棒的顶端只是单纯的机械闭锁结构,用于固定;而在燃料槽的斜下方则露出来一个小小的金属接触点,由于没有特定工具,所以只能通过灵能动用所谓念力将其旋开拿出。

老赵看着漂浮着手心上的小巧装置,看起来类似于火花塞一样的东西“这个……也是源石电子元件?听那个小姑娘说这个东西叫活化器来着,是用来使源石活化释放能量的。”回想着雷蛇当时简短的解释,他大概能想到这个装置是怎么启动的,不过在把这台发动机完全拆卸完毕前这也只是个猜想。

所幸这几台发动机看起来都是从一条流水线上下来的,无论是材质、结构、部件还是加工精度都相差无几,上面的铭牌也证明它们确实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不过来自哪对于面前这帮兴奋的工程师和机械师们来说毫无意义,这台机器的运行过程和原理才是他们所关注的。

配合着一旁的工业级量子隧道扫描仪对其进行穿透性检测,由铸铁构成的发动机显然无法阻挡它的扫描,不一会它的内部图像就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四个燃料槽共同连通着一个反应室,其内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催化触媒,通过金属导线与位于发动机上面的芯片连接,而这个芯片盒似乎起到了中枢的作用。

说是芯片,倒不如说是内置了大量源石回路和源石电子元件的盒子,这个大小看起来更像是处理器而非人们认知中不大点的芯片,它会处理并稳定源石信号,从而使得整台源石引擎处于一个稳定运行的状态。随后在分析完整台引擎的结构后,一台闲置的源石引擎在装填燃料棒后启动——还好这个不需要源石技艺,通用源石回路会将油门机械机构传递的力转化成源石信号,随后引擎开始启动,一旁的扫描仪则向众人展示过程。

在活化器让燃料棒进入活化状态后,源石开始释放能量——以热能形式,同时特殊设计的结构使得源石活化后会逐渐剥落,顺着燃料槽进入反应室,随后进行二次反应,在近乎暴力的活性条件下源石粉末会剧烈燃烧使气体高速膨胀;同时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高温高压燃气会沿着排气管涌入涡轮,推动涡轮旋转产生动力的同时产生真空度,在废气排出后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通过涡轮吸入大量空气,随后往复这个过程产生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源石并没有反应完全,而是随废气一同排入大气环境中,同时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是没有进行净化就直接排出了;只不过占废气主要污染物大头的还是源石粉尘,所幸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活化甚至已经乏能量的源石粉尘,其巨大的表面积使得能吸附不少的污染物沉降而非扩散到大气之中,只不过这样的废气还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按照目前的反应速度来看,这四根燃料棒应该能支持这台引擎满负荷运行大概360小时左右,产生的功率为大概是75Kw,热效率在30%左右,看起来还是可以的——如果不是要想让这台引擎运行更加完美需要源石技艺的参与,这台引擎的技术或许可以借鉴一番,但目前哪怕是神州都没有源石提纯技术,所以会不会用那就是另一方面的事情了。

小说相关章节:罗德岛观察记录罗德岛观察记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