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为某个故事所属写的编年史,1

[db:作者] 2025-08-13 13:59 5hhhhh 5680 ℃

世界史:

前游离能时代(AD2027-2044)

2027:一场局部战争改变了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同时撬动世界范围内开始寻求新的全球权力分配模型。

2028:准冷战开始,同年,全球经济市场逐步走向低迷。

2030:人类再一次登月,ISS退役坠入太平洋。

2040:月面有人基地开始建设。

2042:月面基地(广寒宫一号)基本型建成,月轨空间站开始建设,地球轨道超级空间站开始建设。太空开发并未带来预期的经济刺激,但是月面上的氦矿储量比预期丰富,月面采矿站开始进入论证阶段。同年,广寒宫基地以及天宫报告发现宇宙空间中存在此前尚未发现的新型物理现象。

2043:广寒宫基地通过解析特殊物理现象,成功发现一种被命名为游离能的空间新型能源。

2044:月轨空间站建成,地球轨道超级空间站建成,第一班地月摆渡船开通。同年,天宫与月宫所报告的新型能源空间浓度极速上升,地面研究单位也探测到了地球上开始出现游离能现象。同年,批准游离能能源化利用开发。

游离能大发展时代(AD2045-2057)

2045:由于游离能的发现是全球性的,同时广寒宫基地与天宫报告外层空间与月面上的游离能含量同样丰富,天文学家猜测太阳系滑入了银河系当中的高能物质带。游离能运用企业顺势诞生,为低迷的全球经济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2046:第一艘火星载人登陆实验船开始前往火星。同年,游离能的研究获得了初步进展,使用游离能作为能源的蓄电池可以做的更小更持久,能源限制的突破促使多项受限于能源技术的研发项目开始取得进展。

2047:无人火星登陆舱安全返回,登陆舱所搭载的传感器证实了火星上同样存在游离能现象。同年,游离能收集塔与储罐技术开发成功。使用游离能原理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得到推广应用,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开始剧烈震荡。

2048:第一座游离能发电厂建成投产,发电能级数倍于同等规模火电厂,成功进入国家电力系统并成为重要一环。同年,超压缩固态游离能技术被发明,固态游离能高压容器得到应用。

2049:原能源出口国经济遭到重创,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一些域外国家也失去了以能源安全作为要挟来干涉其他国家的能力,威慑力进一步跌落,超发的货币开始逆流造成严重通胀。

2050:广岛发生严重游离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艘运输超压缩固态游离能的特种运输船与某国海军伯克型驱逐舰相撞,造成六座高压储存设备中的一个容器破损,固态游离能失去外部压力后爆炸式泄压,同时撞击造成的火灾造成了运输船的游离能/燃气轮机复合引擎出现压力爆炸事故,引爆了正在爆炸式泄压的游离能容器,剧烈的瞬时能量释放摧毁并引爆了另外几个容器的固态游离能。这次爆炸当量在事后估计达到了3600万吨,广岛港口及邻近建筑被完全摧毁,广岛市区半数遭到之后发生的海啸袭击,死伤人数超过17万。同年,广寒宫基地扩建完成,成为能容纳200名成员驻扎的长期站点。

2051:由于游离能安全事故,在世界范围内的游离能民用应用遭到质疑,游离能为全球经济扎入的强心针开始逐渐失去效力。同年,北美实验了人类第一种游离能武器,其官方文件中欲盖弥彰使用了魔导武器的称呼。亚洲点亮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商业核聚变反应堆。

2052:灾难性的反游离能舆论潮,全球范围内多项游离能大型应用项目被迫暂停或取消,由此导致了大量相关从业人员失业。同年,游离能武器化应用先后在亚洲与欧洲开始开展。

2053:亚洲开始率先进行游离能科学领域(后称魔导领域)与传统科学进行结合,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同年,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经济综合体开始开发魔导战斗服项目。各国也随后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开发。同年,载人火星飞船成功登陆,人类第一次踏上了另一个行星。月球基地建成月矿1号开采站,月轨空间站扩建了接驳口,第一艘承担地火运输的千米级航天器在地球轨道组装完成,开始试航。

2054:第一起游离能滋生生物相关事件被报告,随后,游离能滋生生物以及相关游离能滋生物的报告指数级爆发,游离能领域研究者推测在一定浓度条件下,游离能会自然滋生出相关生物系统,但缺乏直接证据。同年,全球经济形势开始进一步恶化,地缘政治矛盾冲突变得更加剧烈。同年,火星前哨站开始建设,大量物资从月球空间站与轨道船坞向火星发射。

2055:北美率先对亚洲开启无限制经济战,欧洲同样跟进对亚欧国家与亚洲展开经济战,世界局势降到冰点,各国开始进行备战,但依然有有识之士在为和平做最后一丝努力。第一起游离能滋生物伤人事件被报告,同时广岛爆炸遗址附近发现浸泡在高浓度游离能放能环境中的生物出现了游离能无介质应用能力的适应性突变。

2056:第一届世界游离能发展倡议在东京召开,主办方抱着最大的诚意希望各方能够放下彼此之间的争端共同开发游离能财富,但因为北美国家的无底线索求而导致会议破裂。亚洲开始研究人类是否能通过某种渠道直接利用游离能。

2057:亚洲游离能技术研发团队意外发现游离能屏障化应用,该技术迅速得到了大量资源倾斜。火星前哨站建成,第一批值守人员开始进行实验型驻扎。同年,北美金融市场发生游离能金融融资企业大规模暴雷,为世界经济大崩溃打响了发令枪。

弟三次世界大战时期(AD2058-2063)

2058:

5月1日,世界经济循环由于连环金融暴雷总崩溃,无数投资者一夜间完全破产,出现了股价在证券交易市场公告板上跌落的标价游标速度超过了从六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坠落的自杀者末端速度,尸落如雨从夸张描述转变为了形容词。

7月4日,北美正式向亚洲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并于当日发生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核交换与第一次外层空间拦截战役。但很显然,核武器并没有结束战争,也没能摧毁双方的持续战斗能力,反而让战争进入了后核武时代的垃圾时间。同日,全球互联网被切断。北美位于远东的全部基地被物理意义上摧毁,核打击效果远不如预期,双方的各项固定设施和超级城市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7月6日,第一次轨道战争爆发,双方共出动52架具备突破大气层与轨道再入能力的轨道战斗机以及数百枚轨道撞击器,武装卫星和大型拖曳卫星,被摧毁的碎片与残骸在全球范围内星如雨下。

7月8日-15日,亚洲东部连续爆发多场小规模空战,朝鲜半岛爆发激烈的地面交战,战线正在向南推进。亚洲开启曾经为战争预备的地下城,并开始执行新地下城扩建方案,进行全民全面地下化,做好打长期核战争准备。

7月16日,遭遇核连锁的欧洲宣布加入战争,第一次空间站保卫战爆发,亚洲宇宙军成功保护了已方空间站。但北约宇宙军并未遭到决定性打击,亚洲火箭军对敌发射场实施核压制,但压制效果并不算理想。

7月17日,同样加入核连锁的东欧宣布加入战争并与亚洲站在一起,双方在黑海区域爆发了相对烈度较小的一系列战斗。黑海海域爆发了小规模海战,双方在此海域内的军事舰船均在24小时内被陆基打击力量消灭。

7月18日,亚洲补射的侦查卫星发现西太平洋有美洲舰队集结,亚洲同步开始进行舰队集结。

7月23日,双方外围舰队在日本附近爆发了小规模海战,亚洲方面成功击退对手。

7月25日,东欧战线爆发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8月1日,西太平洋爆发人类二战后最大规模的海空决战,亚洲方面投入9艘10万吨级新型核动力航母,2艘新锐10万吨级游离能动力航母,12艘携带弹道反舰武器的大型驱逐舰,36艘新锐驱逐舰,144艘新锐护卫舰,19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7艘游离能攻击潜艇,无人导弹艇未进行详细统计,但数量不低于300条,除此之外,陆基航空兵与陆基发射的1200枚弹道反舰武器也加入了战斗。北美方面投入了7艘延寿处理的核动力航母,4艘新型核动力航母,1艘游离能动力航母,31艘核动力攻击潜艇,62艘驱逐舰,7艘大型驱逐舰和14艘临时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两栖登陆舰,北美盟友出动8艘常规动力小型航母,18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12条常规动力潜艇。

8月7日,第一次西太平洋海战结束,亚洲方面2艘核动力航母,7艘驱逐舰,14艘护卫舰,7艘核潜艇战沉,美洲方面仅1艘游离能动力航母,1艘核动力航母,12艘驱逐舰,12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成功逃离西太平洋,其余兵力包括友军在内尽数葬送。

8月8日-9月17日,东部战线除偶发小规模空中冲突外,状态较为平静,欧洲方面战线在波兰境内僵持。9月1日南亚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中东在9月7日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9月18日-25日,日本遭到持续一周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西线战局并未如预想中那样势如破竹或者有任何一方取得决定性突破,漫长的低烈度战争和和平期让西线双方的武装力量日益废弛,而糟糕的经济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规模和装备更新速度,双方的一线阵地的士气并不能算高。

9月25日-9月30日,日本上空遭到亚洲空军持续压制,日方于9月26日失去全部海面力量,27日丧失最后一支能够执行对空任务的空军部队,29日,丧失除单兵制导武器和拖曳式高射炮外的所有防空武器。

10月1日,北朝鲜突破三八线,大量武装部队南下展开行动。同日,亚洲海军对琉球群岛执行了两栖登陆,次日攻克琉球群岛。

10月2日,另一场登陆发生在南萨摩市附近,登陆部队成功建立稳固登陆场,后续部队上岸,当日,南萨摩市爆发巷战。

10月4日,南萨摩市攻克,陆上自卫队反登陆任务失败。

10月7日,与自卫队在熊本市附近爆发激烈战斗,在空军窒息式掩护下,自卫队被迫撤退。

10月11日,大分攻克,福冈攻克,佐贺攻克

10月12日,长崎驻守的陆上自卫队投降

10月13日,芦屋市,北九州市攻克,九州铁道纪念馆附近与自卫队爆发跨海大桥争夺战。

10月14日,大桥顺利夺取,下关市攻克,陆军踏上本州岛。

10月15日,清点完核战损失的亚洲开始次轮动员,生产力开始全面爆发,一切为打赢。同日山向小野田市,美弥市攻克。

10月16日,沿海岸线191公路狂飙的陆军机械化部队在长门市西侧展开,陆军山地部队及空中突击部队沿重安,于福,涩木一线推进至长门市南侧展开。同日,宇部市攻克。

10月17日,长门战役打响。

10月21日,长门攻克,新一批地面部队自长门港口登陆。

10月24日,上岸部队进入战斗姿态后,迅速向东出击,荻市攻克。中央山脉的另一侧,防府市与山口市分别在两支部队的同步攻势下攻克。

10月28日,腾出手来的陆战队在黑潮町执行了一次登陆作战,四国岛登陆成功。同日,本州岛部队将战线推进至大竹市,宇佐,益田一线,在488沿线展开攻击锋,武装警察部队从长门市上岸,开始整顿已占领城市的生产,社会秩序和物资发放。

10月30日,廿日市市攻克,兵峰抵达广岛城下。

11月3日,广岛战役爆发。同日,爱媛战役爆发。

11月9日,爱媛县全面肃清,另外两支部队成功控制丸龟市与坂野郎,龟缩于高知方向的自卫队投降。

11月12日,广岛战役结束,冈山战役爆发。接管洲本市与淡路市。

11月15日,自卫队自大阪,京都,舞鹤以西全面撤离,冈山战役结束,双方于三田,福知山一线武装对峙。同日,札幌遭到登陆。

12月1日,北海道全境肃清,大阪战役爆发。

12月3日,宫城县和相马市同时遭到空降打击,当日成功占领城市,自海面而来的登陆部队开始在港口卸载。

12月7日,宫城,川崎,山形,西川,鹤岗一线切断,同时相马,福岛,米泽,小国,胎内一线完成双向切断。被夹在其中的自卫队和城市选择投降。

12月9日,宫城-鹤岗一线以北自卫队试图突破切割线打通联系,宫城,山形防御战爆发。

12月10日,亚洲陆军自青森上岸,开始向南清扫。

12月12日,处于封锁线以北的自卫队由于补给中断,突围无望,选择投降。

12月15日,大阪战役结束,大阪,京都,舞鹤一线控制权易手,自卫队被迫向名古屋方向撤退。

12月17日,日本政府派遣代表接触,请求有条件投降。作为回应,自北方南下的部队已控制盘根至新泻一线,距离东京非常近,同日,兵临名古屋城下,溃退的自卫队未能进行有效重组,名古屋稀里糊涂就被攻克了。兵峰下一步指向就是静冈。

2059:

1月1日,静冈,山梨,长野,枥木,水户控制权易手,东京被全面包围。西线推进至波兰,华沙废墟已易手。

1月2日,日方代表尝试再度开启和平谈判。亚洲舰队出现在三浦市外海。

1月5日,南亚出现重大人道主义危机,惨烈的宗教屠杀让已经爆发核战的双方都感觉有些不适。

1月7日,美洲展开无限制潜艇战以及航母破交,一支悬挂红十字标识的运粮船队被击沉,作为应对,亚洲展开了西太平洋反潜绞杀战。

1月21日,在核物理的威胁下,东京的自卫队发生政变,政变部队在扣押东京政府的所有人员后,单方面宣布停战。

1月22日,日本事实上投降。

1月25日,日本临时政府在南京号导弹驱逐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

1月29日,孟加拉,斯里兰卡亡国,巴基斯坦半数被占领,由于残暴的宗教屠杀导致伊斯兰世界集体对南亚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南亚国家的回应是核弹头。

2月2日,东南亚战争爆发,第二次西太平洋海战爆发。

2月9日,第二次西太平洋海战结束,美洲彻底丧失第二岛链内制海权,亚洲开始逐步进行登陆和清扫行动。

2月10日-4月17日,美洲及其仆从与亚洲部队在整个东南亚展开战斗。南亚向西展开攻势,欧洲方面则维持在西乌克兰与摩尔多瓦一线,波三小国被核坦协同快速消灭。

5月1日,南亚国家突然向亚洲发动武装突袭,但在边境线上遭遇迎头痛殴。同日,以色列亡国。第二次空间站保卫战爆发,地球轨道空间站数个舱室遭到破坏,被迫分离。地月货运能力下降30%。

5月2日至月底都是毫无营养的相互核报复与互相拦截阶段。但是在5月22日的一次拦截行动中,轨道战斗机部队拦截到了一枚游离能/核弹头。受此影响,联合魔导护盾进展速度加快。

6月1日,亚洲方面提议为了全世界的孩子停战一日,无人响应。法国同日爆发停战抗议,但遭到武装部队血腥镇压,1300余人死亡,数万人受伤。

6月3日,新德里攻克,南亚政府迁都至第三新德里。

6月27日,东欧国家内部经济似乎出现严重问题,引发大量抗议。但尚未影响前线。同日,北美军队在东南亚投入第一支成建制魔导武器打击力量。

6月29日,亚洲在东南亚的行动遭遇了一定挫折,但当日,亚洲方面的魔导力量也登上历史舞台。当日,第三新德里攻克。

7月1日,两大主要交战方的武器都进入了一个快速迭代时期,虽然双方都有不同的思路,但魔导武器的高破坏力是有目共睹的。使用游离能电池的外骨骼和电磁步枪,甚至专门的游离能步枪也开始投入应用。

8月1日,亚洲方面第一次在战场上实战投入了魔导护盾系统。同日,南亚国家被逐至那格浦尔以南。

8月8日,北美远征军登陆欧洲,东欧攻势开始受阻,前景开始不理想。

8月11日,法国出现小规模暴乱。

8月22日,第一起大型游离能滋生物事件在黑海被报告,当地人称其为黑海怪物,东欧方面派遣了4架武装直升机与1架侦查直升机前去处置事件,一架武装直升机由于距离过近遭到滋生物的水刀攻击,机身受损较为严重,该生物最终在航空火箭与机炮攻击下被消灭。

9月3日,东南亚战役结束,双方在动用战术核武器等一系列手段后,北美被迫退守至澳大利亚。同日,第一座要塞级联合魔导护盾正式完成装配上线,作为新.国家战略防御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10月10日,第一起陆生大型游离能滋生物目击报告被提交,游离能滋生物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

11月1日,第三次空间站保卫战爆发,北约太空军一脚踏入了陷阱,战损率超过70%,建制崩溃。

11月3日,广寒宫基地报告月矿1号附近发现较大型不明移动物体。

11月9日,轨1师所属的轨2团变轨前往月球轨道。

11月11日,轨2团在月球表面与某种能够使用含能射线定向照射的游离能滋生物爆发交战,该生物在击伤两架轨道战斗机后被2团当场击毙。

12月7日,西线状况不佳,同时低轨侦查卫星发现有北美海上力量绕过南美向太平洋集结,由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遭到核打击后无人疏浚,因此不得不进行绕路。

12月8日,南美大规模暴乱开始。

12月21日,南美多国政府崩溃,陷入无政府状态,中东地区展开宗教报复性袭击。

2060:

1月1日,第二次大规模核交换,但除了主要交战方外规模不及以往,同时由于亚洲方面占据了多条轨道控制权并长期进行反潜绞杀战,本次核打击效果远低于第一次,在定向能武器与中段反导系统的联合绞杀下未能对亚洲造成有意义的攻击,与此同时,要塞级魔导护盾第一次暴露在世人面前并成功以自身过载起火报废为代价抵御一次350万吨级核弹头攻击。当日,联合护盾理论提出,要塞护盾开始大面积铺开。

1月3日,由月球中转发往火星的定期补给船上第一次搭载了武器载荷,用以给火星前哨站人员“以防不测”,广寒宫基地武装化进程开始。

1月21日,南亚残余控制区发生游离能滋生物潜入居民区暴动的事件,该事件造成3300余人死亡,2万余人受伤,其中直接死于游离能滋生物的人员为127人,剩余均为恐慌造成的大规模踩踏事故和武器误伤。

3月3日,亚洲发现通过特定仪器设备,人类可以使用脑波直接干涉自然环境中的游离能用以制造特定物理现象。研究小组开始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4月1日,西线战况糟糕,亚洲向东欧询问是否需要派遣支援部队,被礼貌的推辞。

4月7日,战线开始向莫斯科方向移动。

4月11日,法国境内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法国共产党重拾武装斗争理念,但在北美驻军和欧洲本土的压力下被迫地下化。

5月1日,莫斯科爆发劳动节抗议,要求联邦政府改善工人待遇并提供更多消费品,遭到军事镇压。东欧国内矛盾开始步入激化。

5月7日,西线出现重大军事失误。

5月29日,20万兵力于敖德萨被包围。

6月1日,敖德萨歼灭战结束。东欧国内上下震动。

6月2日,东欧启动广泛征兵法案。

6月11日,战线依旧较为快速的向莫斯科逼近。

7月1日,第四次轨道战争爆发,游离能武器第一次用于轨道战争,北约太空军全军覆没。

7月15日,轨道清理行动开始,北约逐步丧失卫星通讯,气象,监视能力,仅有部分完全科研用的航天器得以保留。

7月19日,北约发起无限制对轨道打击行动,但遭到核火力报复。

7月23日,法国动荡愈加激烈,北约开始在全法国境内执行宵禁。

7月29日,亚洲海军与北约联合远征军海军在帕劳海域发生遭遇,第二次西太平洋海战爆发。

7月31日,第二次西太平洋海战结束,北约联合远征军全灭。

8月1日,第三次核交换爆发,北约多国工业能力遭遇严重损失,战争潜力下滑,民众厌战度提高。北美为应对联合魔导护盾启动超级弹头计划,主要设计指标为大幅增加贯穿性,用以击破护盾,对护盾内部造成有效杀伤。

8月3日,巴黎爆发大规模起义。

8月4日,巴黎巷战。

8月7日,北美军队介入镇压。

8月12日,巴黎大轰炸。

8月19日,巴黎起义失败,巴黎遭到血腥镇压。法国平民厌战度急剧上升,北约方面不得不投入更多力量来压制巴黎。

8月22日,非洲全境爆发严重粮食危机,非盟领导人乞求各方停战并给予支援。

8月30日,东欧的联邦总统非正常死亡,东欧指责北约策划了这次暗杀,北约矢口否认。

8月31日-9月19日,东欧与北约高级官员相继遭到报复性刺杀。

9月20日,无限制暗杀告一段落,但是东欧全境由于刺杀事件造成的权力真空开始激烈动荡。

10月1日,西线出现巨大变故,北约报告称东欧的防线发生了难以理解的混乱。

10月2日,亚洲去电询问东欧具体情况,但无人回应。

10月3日,亚洲情报部门报告莫斯科陷入战火,不同派系的武装以及武装平民在街头发生激烈混战。北约暂停战线推进以观望情况。

10月5日,非洲大部秩序崩溃,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文明倒退。

10月11日,伊斯兰世界向欧洲发动复仇远征,欧洲开始两线作战。

10月13日,北美持续增兵欧洲。

10月15日,莫斯科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即将与北约讲和。

10月16日,东欧爆发激烈内部对抗。

10月19日,以乌拉尔山为界,东欧分裂为莫斯科大公国与亚洲部分。

10月20日-27日,亚洲部分再度发生分裂与内耗,北约开始与莫斯科大公国缔结和平条约。

10月31日,莫斯科-北约条约签署,莫斯科方面跳转至北约阵营。

11月1日,北约跨过乌拉尔山,开始向分裂诸国进攻,进展迅速。同时,北约在中东方向进展快速,伊斯兰圣战联军坚定的信仰也无法在核物理的光芒下守护他们。

11月2日-15日,北约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与哈萨克斯坦丘陵进展顺利。

11月17日,哈萨克丘陵地带,北约联军遭遇西部战区重装集群伏击,同日,应原残余俄罗斯政府邀请,亚洲正式获准在原俄罗斯境内展开一切必要军事行动。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开始北上。

11月18日-12月15日,基本消灭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境内的俄罗斯各派系武装与掠夺者武装,卫戍部队开始接管原俄罗斯各大城市的防务并开始整顿秩序与再生产。

12月17日,歼灭哈萨克斯坦丘陵地带北约武装力量。

12月19日,西西伯利亚包围圈构成。

12月31日,西西伯利亚歼灭战结束,北约45万机动部队葬送于乌拉尔山以东。

2061:

1月1日,叶卡捷林堡攻坚战打响。

1月17日,叶卡捷林堡全线攻克,亚洲启动第二等级动员。该动员模式状态下兵员人数约为2300万以上。

1月30日,向东欧平原突击,装甲集群在地面开始展开,航空集群与北约空军绞杀在一起,火箭军使用常规弹头进行攻势弹幕掩护。

2月1日-22日,原科米共和国境内与原彼尔姆边疆区内爆发大规模装甲战斗,北约地面装甲力量在质量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被地平线上涌出的装甲攻击锋线淹没。一辆北约坦克在理想状态下能达成一对一的交换比,但他们需要面对的数量往往是自身的三到五倍以上,局部区域甚至可能会面对自身兵力二十倍的绝望数量差。

3月7日,基洛夫会战爆发。

3月22日,基洛夫会战结束,北约再次损失40万机动兵力。

4月1日,从卫星角度上看,西线标注的亚洲战线已自南向北形成一条坚固的令人绝望并且正在稳步推进的庞大战线,并且不断有陆战单位被充实至战线内,持续增加战线厚度与机动兵力。

4月1日-6月1日,毫无营养的推进,毫无花巧的正面撞击,在绝对物量优势面前,北约与莫斯科公国绝望的抵抗毫无意义。战线已重新推进至加里宁格勒,战线大体为加里宁格勒,华沙,布加勒斯特一线。

6月29日,黑德兰港登陆战,亚洲登陆澳大利亚。

7月1日,黑德兰周边区域完全控制,北约在此的兵力崩溃。

7月2日-10月1日,各战线进展顺利,在此期间,分裂的东俄罗斯陆续宣布与亚洲进行一体化。蒙古随后宣布内附。

10月17日,北美民兵V型新型弹道导弹完成第一次试射,试射成功,但相关人士警告发现推进级有隐患,但为了赶项目时限加确实完成了试射,警告被忽视。

11月3日,新型游离能穿甲体战略核弹头完成试爆。

11月9日,火星前哨报告与某种游离能滋生物发生遭遇战,火星前哨站快速消灭了对方。哨站本身未出现伤亡。哨站未受损。

11月11日,战线推进至阿姆斯特丹,科隆,威斯巴登,卡尔斯鲁厄,苏黎世,米兰,拉斯佩齐亚一线。

11月13日,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在德法边境战斗的北约联军主力部队由于补给线路被切断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11月15日,法国大革命已席卷法国全国,法国起义群众将法国政府内阁一个个吊上了路灯,与北约军队爆发激烈交战,袭击并强占法国境内所有空军基地,部分法军本身也加入了起义序列。

11月17日,得法边境被堵住的北约主力崩溃,240万兵力被歼灭(或投降)。

11月19日,部队抵达法国边界,但暂未进入法国。

12月2日,法国大革命造成的法国内乱结束,新法国政府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框架,并派遣特使与亚洲接洽,试图退出战争。

12月19日,法国特使专机被炸,机组成员与机上12名谈判代表死亡。

12月20日,新法国政府指责北美进行了这次恐怖袭击,北美未进行回应。

12月23日,法国重组的卫生系统报告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型传染性疾病。

12月26日,澳大利亚前线报告出现生物武器攻击迹象。

12月30日,日本临时政府报告出现不明发烧症状。

2062:

1月1日,东南亚报告发现不明咳嗽症状。同日亚洲启动医疗卫生紧急状态。

1月5日,第三次全面核打击,但这轮核打击为亚洲单方面对美洲使用生物武器对行为进行报复。

1月9日,澳大利亚战线与西线陷入停滞,北美方面在尝试重新积蓄力量,而亚洲方面则在处理恼人的传染病问题。

3月21日,联合魔导护盾计划中的最后一台护盾发生器组网上线,调试结果成功,但由于护盾能耗极高,因此并不处于长期开启状态。

4月17日,第一次中太平洋海战爆发。

4月21日,第一次中太平洋海战结束,珍珠港基地被摧毁,但尚未进行地面占领。

6月1日,第二次民兵V试射,试射结果依然成功,这似乎证明推进级隐患的担忧是错误的。

6月15日,确定民兵V与新型游离能/核武器联合弹头的两弹结合试射实验定位北美时间6月29日上午8时。

6月29日

北美时间0800,北京时间2300 搭载有新型弹头的民兵V点火升空

导弹起飞56秒,导弹推进级发动机出现推力不均,导弹偏离预定航向

导弹起飞108秒,导弹推进级出现起火与燃料喷射,弹体姿态不稳

导弹起飞120秒,一二级非正常分离,一级火箭分离时发生殉爆,二级火箭被炸伤,发动机故障

小说相关章节:为了一小碟醋做的满汉全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