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女王的回归与舒雅联邦的崛起,1

[db:作者] 2025-08-12 13:22 5hhhhh 9750 ℃

夏亚丽再次从黑暗中醒来,她也不知道这是她第几次被身下的道具唤醒,她的四肢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断口处镶嵌的“永久封闭义肢”。

这是一套特殊断肢接口,粗糙且尖锐的设计使其无法装上任何一款义肢,而上面自带的神经干扰装置更是隔绝了任何未来可能的义肢设计。使得一旦装上这套设备,就只能永生做一个肉段,无法通过任何方式恢复活动能力,只能依靠别人生活。

而这套系统依靠纳米技术与身体的每一个重要的脏器、神经与血管相连,以任何方式取下都会导致连锁反应让使用者在瞬间死亡,保证了无法通过任何方式取下。

同时也干扰着任何试图读取大脑结构、记忆和意识的常识,使其人格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转移到其它地方,让这个身体成为她绝对的牢笼。永远也无法逃脱。

漫长的囚禁让她已经忘记了一切,她甚至不记得如何说话,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四肢,不记得万事万物的样貌。她只记得无尽的黑暗与寂静,以及那永恒的停滞在高潮边缘的折磨,永久无法排便的肿胀,临产的难受,胀乳的疼痛,浑身永不停歇的燥热和性欲。以及不断增长的守则与自己罪行。

她一直保持着失去四肢,封住五官,全身每一个洞都塞满,量产般的西瓜肚,无数的药物被源源不断的灌入她的肚子。她就一直以这样的姿态被无数的锁链与束缚困在这个漆黑的狭小的空间,绝望的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因为她是不死的,所以这样的折磨永远也不会结束,漫长的时间连她的人格都要抹去。

在很久之前,她刚刚成为这个星球的统治者的时候,她建立了舒雅联邦,让她成为唯一的女王。并以舒雅女子学院为基础,开始改造整个世界。

在改造完成之后,她又将自己设为了最底层的奴隶身份,并要求被永久囚禁,这样她就不再能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女王位置长时间空缺,便没有人再能改变这个停滞相互囚禁直到永痕的世界。

之后她辗转翻腾几百年,经过无数最底层人的手,经历过无数的改造,变成了除了性爱没有任何其它能力的完全便器,全身的每个地方都是为性爱设计。

之后莫须有的罪名冠道了她的头上,一个连弯扭动身体都最不到的肉段被质控了在一个月内进行了40次颠覆行为,500多次谋杀和上万其它罪名。

这样离谱的罪名被按在了这样一个少女身上,进行了全国公审,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公审是绝对正确的,而少女凄惨下贱的模样,正是符合她的罪行的样子。

这便是少女预期中,所有人的思想都被完全控制的模样,但到此时少女反悔了,上百年的折磨已经让她身心俱疲,她已经无法忍受接下来惩罚。可是她的计划太过完美,以至于连她自己都无法终止这个计划。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永久封禁在这随身的囚笼之中,关到了首都最深处的地牢。至今已经有数十万年,但少女的刑期甚至没有走完一小半,每天几乎都有新的罪名被按在她的头上。

似乎一切就要这样发展到宇宙的尽头,直到一个声音穿到了夏亚丽的耳朵里:“夏亚丽,真是伟大的计划呢,你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可此时的夏亚丽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她甚至无法理解这段简单的话,脑海中只是简单的重复着自己的最新,以及自己应该尊重的守则。

“就让我来帮帮你吧~”未知的声音再次进入夏亚丽的脑海。

接着她的脑海像许久未启动的机器一般开始重新转动,过去的记忆开始重新回到她的脑海,也渐渐恢复了思考的能力,但她腐朽的精神已经让她无法像曾经那般灵活的思考。“你是谁?为什么能和我说话?”

“我有很多种身份,你可以叫我羽神。我要和你做一个交易,我可以让你离开这里,重新回到统治者王坐上,并给你一片新的宇宙,在那里你的文明摆脱这层球壳的束缚真正的征服宇宙,而代价便是你永远臣服于我。”

承受了如此长久的痛苦,夏亚丽早已失去了理智,她只是想快点摆脱现在的困境,便不加思考的同意了这个交易。

“那么……交易达成,祝你一切顺利。”

在与那位名为羽神的存在交易之后,淑雅联邦的星球就来到了一个恒星系的边缘的星系上,相较于之前热闹的星系,这里过分寂静,宇宙空间之中无法读取到其它文明点信号,而这里也处在银河系的边界,几乎要脱离银河系系统的束缚。

夏亚丽也被很快释放,重新送回了属于她的王座,但是身上的束缚却一点都没有少。“我这样要怎么指挥整个文明啊?”

不过答案很快得到了回答,安置在夏亚丽办公室的四个侍女解开了夏亚丽身上的束缚,在完成榨乳、榨精、高潮、生产、清洁等工作。随着积蓄了万年的渴求得到释放,夏亚丽的精神才正常了一些,虽然此刻她仍然没有四肢,但是也可以指挥整个世界。

夏亚丽在侍女的辅助下,开着查看舒雅联邦的处境。

淑雅联邦所在的星系,一颗围绕大质量主序星组建的行星系统,主序星就有42个太阳质量,其余的三个伴星分别有16.1、2.4和0.7个太阳质量。虽然这个星系是由四颗恒星组成的,但是主序星和其它三个伴星距离都在0.5光年以上。所以淑雅联邦围绕这颗恒星运行的轨道还算稳定。而围绕这颗恒星运行的有六颗恒星,算上他们这个新的来客,共有七个,其中三颗是巨行星,四个的类地行星。

不过他们生活的星球足有8.6个地球的质量,也算是一颗较大质量的岩石星球,突然出现给这个星系带来了不小的扰动。

虽然他们现在依靠着外星文明和自身研究,俨然已经有了接近神级文明的科技,但是出于一个星球的资源匮乏,许多技术都无法施展。此刻他们虽坐拥无数文明到毁灭都无法掌握的科技,但却是第一次走出他们的母星,此刻的宇宙空间虽显寂寞,但却可他们提供了发展到舞台。

而依靠着星球外面那层巨构的保护,他们也有了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忠诚的探险者们乘坐着飞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第一批离开母星的探险者。

依靠人工智能设计出的亚光速飞船,他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周围的天体进行了简单的勘探。相较于他们之前生活的星系,这里的星球小行星与矮行星少得可怜,只有一层薄薄的小行星带和两颗矮行星。

推测是复杂的多星系统和大质量天体的存在,导致这些小天体都被吞噬。当然这种现象并不算稀奇,而是在两颗宜居带的类地星球上,发现这两颗星球几乎没有大气,可星球表面的辐射量看起来却像不到百年,哪怕是有太阳风暴的反复冲刷也不应该这样,好像是这些地面近期才裸露到地面上一样。

而在地底和星球附近发现的残存人造物说明,这两颗星球曾经是一颗宜居星球,并且有文明居住,之后因为不明原因导致地表和大气都被从星体剥离,成为了现在光秃秃的模样。

这一发现告诉女王,这个宇宙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平静,至少有其它文明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与其它文明仅存的接触告诉他们,必须要谨慎对待。

所以女王设计出来一个近期的星系开发计划,那是一个惊人的天体计划,将会重塑整个星系的运动轨迹,创造出更多的生存空间,但是在那之前,他们需要先发展出开发外星资源的能力。

他们先建造的是对他们来说触手可及的太空设施——太空电梯,实际上所有枢纽城市的顶端早已超过了上百公里,若非怕触碰到球壳之外,他们肯定会造的更高。

但是女王却不能见到太空电梯竣工的雄风,因为此刻的她又被重新束缚了起来,关回了那个狭小的囚笼,并被时不时的拉出来调教。

虽然女王可以拒绝这样的安排,但是她还是没有任何反抗的接受。之前她对那狭小的空间感到无比厌恶,可是仅仅回到办公室几天,她便坐立难安,她知道几十万年的囚禁已经彻底改变了她的心境,她已经习惯了成为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肉段囚徒。但是这也怨不得别人,因为这是她自己安排的。

不到一年多时间,太空电梯便穿过枢纽城市上方的球壳开口,正式到了外太空,而原本坚不可摧的球壳,变成了一层类似水膜的结构,虽然有阻力,但却可以穿透。

这些开口也成了进出这座星球唯一的通道。

依托太空电梯,全自动工程船开始开发宇宙中漂浮的陨石,一座座太空站出现在星球的上空。仅仅不到两年,这个以前从未踏出过母星的文明已经有了四座大型太空站,并开始火速生产者大量的太空舰船,而无数中小型太空站开始建造在星球周围或者星系的各个地方,开始紧锣密布的收集着周边的一切。

第十年,围绕着这颗恒星运行的行星和矮行星周围都拥有了至少一座大型太空站,这也说明了他们正式进入了星际文明。而紧接着,第一个大胆的工程便开始试试,以围绕着赤道运行的四个大型太空站为基质,一个巨型的框架开始构建,从设计中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围绕星球赤道所运转的巨型环带。

这座半径数万公里即是这座拥挤的星球开辟出的新的住所、工厂,又是一种巨型的空间站,可以建造他们过去所不敢建造的太空舰船。

第十七年,收集了整个小行星带十分之一质量为代价,这座环带正式竣工(3600*86000*3.1415=972608400平方千米),五公里的厚度对于整个环带来说显得很薄,但也能提供相当于星球五十分之一的居住空间,其带来的工业和太空建造能力提升更是不可小嘘。

可是仅仅是这个环带并不是这个伟大工程的全部,很快一个新的框架在环带的外侧被架构了出来,虽然由于部分区域缺少人力或并未完全开发,导致环带全部的能力并未发挥出来。可是仍然给予了很大的提升,仅在三年之后,第二层环带竣工,这座环带的半径(90000km)、宽度、厚度都要更大,52公里的厚度和4800公里的宽度,提供相当于星球十分之一的居住空间,让这里可以创造出堪比地面的伟业。

可哪怕是如此登峰造极的第二层环带也并不是这个工程的全部,因为最后一个环带,最大也是最难建造环带,才会发挥出它真的设计目的:建造行星级战舰。相比之前两个环带不过是为建造这个巨构所需的低级所搭建的施工设备。

仅仅是三年的时间,第一个环带也并未完全启动,第二个需要的资源支持更多,所以也只是依靠着人工智能维持着最低程度的运转。这使得第三个环带:那个半径120000km,宽度6000km,厚度156km的庞然巨物,在有第一第二环带的支撑下,也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建造出来。但是其相当于地面一半的生存空间,和最大程度模拟出的地面生存环境,使得这里生存和地面别无二致,再加上提供的无与伦比的生产提升,让这一切的花费都是值得的。

不过这套巨构真正开始运作,却又等了十年。等到无数的人口开始慢慢涌入环带,各种设施开始建设,这些环带也开始彼此分离,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围绕着星球旋转。随着环带的运转,本身在恒星照耀下无比耀眼的环带和球壳一样没入了黑暗。这是他们仿造球壳的技术建造的,一方面这是他们加过最先进的太空设备,另一方面在这危险的宇宙中,他们选择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

而这一切的代价,便是这座星系本就不多的陨石彻底绝迹,矮行星不是被肢解就是在肢解的边缘。而这也只是填满了前两个环带,使其发挥出完全的作用,第三环带迄今为止仍然未被填满,作为一个庞然巨物,第三环带宛如一个无底洞一样不断的吸入海量的资源,但是现如今却连一边的性能都未完全发挥出来。

但这套巨构的第三个功能也在此刻展现了出来,虽然环带和环带,环带与星球之间并没有物理链接,但是依靠上面的立场发生器,可以让他们保持稳定的距离,不会因为相互碰撞而毁坏。第三环带的发生器也是功能最为强大的,以至于此刻它可以推动星球缓慢向恒星活动。

这超乎想象力科技,使得第三环带完全启动的时候,便可以带着整个星球进行超光速运动。而此刻整个星球向着恒星运动便是为了这个,这颗巨大的恒星依靠自身庞大的质量支撑起了整个星系的活动秩序,而它一次太阳风暴喷出的物质都可以堪比一颗行星。

此刻这颗恒星已经成为了离这颗恒星最近的天梯,环带强大的结构和材料让它们在离这颗活跃的恒星如此近的距离都安然无恙,并且不断的收集着由于恒星活动喷射出的物质,同时恒星提供的热量也被完全转化为能量加速着环带与星球的建设,用不了多久,女王计划的第一步就会完全成功。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环带框架正在另一个岩石行星中建设,淑雅联邦需要改造这颗星球创造出新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力。不过此时依靠母星环带强大的建造能力,他们已经有了数个堪比大型太空站大小的工程巨舰,地面也有着相当数量的基地。这使得建造速度远比第一个环带要快得多,仅仅五年第一环带便竣工,而其它所有的类地行星也开始建造了环带。

二十年后,所有类地行星都有三个环带,但是由于人口和资源的缺乏,虽然早早就建好却和之前一样并未完全启动。而那些巨行星上,只有这一些巨型开采设备,却并未有环带。

因为这些巨行星有着别的开发计划,不过目前,开采设备正在收集这些巨行星和恒星上的物质,将其依靠发射装置直接投射到环带上。这一步是在以母星相同的元素比例来重塑这颗因为不明原因变得贫瘠狭小的星球。

围绕星球的巨型环带直接将其它地方收集到的物质大量投射到到星球上,无数固态氢、冰晶、岩石等物质以高速不断撞击着星球表面,仅仅在数个月内就让整个星球的体积膨胀了一圈,原本稀薄的大气此刻变成了厚厚的云层,以至于无法通过任何光学设备观测到地表,最终达到了和母星相同的质量,精密的计算使得两颗星球的质量差不足几吨。

不断的撞击和质量增加使得星球迅速变热,逐渐融化变成一颗熔岩包裹的星球,地表遍布着翻腾的熔岩和无尽的深色浓雾,那些浓雾是气化的熔岩,上千度的气浪足以在一瞬间杀死任何生命。外层的环带此刻形成了一层立场,防止那些质量较轻的物质在此刻逃逸。

接着一早就悬挂在星球上的数十个上千公里长的巨物,被从太空中丢下,伴着剧烈的火焰穿过厚实的云层,直至插入到熔岩之海当中。这些未知材料制造的巨物在并未在熔岩中融化,反而缓慢的沉入到熔岩之中,巨物开始迟缓的转动着自己螺旋形的身体,加速自己的下沉,最后只留下顶部一小部分落在外表。

这些巨物便是地质控制系统的枢纽,地表裸露的部分也是未来的枢纽城市,本来花费百年在地下建造的庞大构造,在太空中被轻易重组,也因为星球的融化变得更好安置。

紧接着枢纽开始活动,整个星球开始翻腾,熔岩的热流迅速被巨物吸走,而地下无数的自动机械像鱼一般畅游在熔岩中,一个个密集的网络在熔岩之海构建,连接着这些控制星球活动的巨物,形成了一张大网。依靠着星球本身的热量和物质提供的能源和材料,星球的地质控制系统被建造完毕,同时在几年之内将星球地表冷却出了稳定的岩石。

随着温度的冷却,这个星球出现了奇观:石头雨。之前蒸发的熔岩在此刻被地表的温度瞬间冷却,凝结成小块岩浆和岩石,不断的从天空中落下。枢纽不得已派出机器人去清洁那些沾在外壳上的石头。

接着,在枢纽的影响下,好不容易板结在一起的大地接发生地震与火山喷发。无数的火山灰喷涌而出,地形被重塑,在几年之内形成了海沟与山川,而那些因为之前粗暴丢弃混在一起的元素也被重新排布了位置,无数的热量被枢纽封存在了这些构建生态必要的化合物当中,多余的热量只能转化成能量被集中到这些枢纽之中储存起来。

终于冷却到百度以下的大气开始发生骇人的降水,大量蒸腾的水汽在短时间凝结,宛如瀑布暴雨席卷了整个星球,洪水,持续了数年的洪水。接近百度的雨水,沸腾的洪水肆虐,炽热的大地着整个星球。

到此时,这颗星球才终于冷静了下来,枢纽形成的飓风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环绕着星球,将这几十度的大气缓慢冷却下来,并调整其中的物质,使其易于呼吸。又过了五年,虽然大地踩上去仍有些灼烧感,却也并不是之前宛如炼狱那般,只要穿着一些简单的防护就可以在里活动。

仅仅五十年,这颗荒芜的渺小的星球就被了改造成质量提升十倍的宜居星球,大陆、海洋、山川、河流已经形成,而冰川仍需要时间。接着一个个山峦般庞大的巨型机械被放置到不同的大陆上,这些地方就是预先设计好的宜居区。

随着巨型机械的活动,它们开始慢慢钻入地下,将自己半埋在地里,地下并未冷却的冷却的岩石仍有上百度乃至千度,不过巨型机械似乎转为这一场景所有设计一样,很快靠近巨型机械的区域温度下降到了零度,地表坚硬的岩石在前方被巨型机械大颚粉碎,吞如机械的内部。

而巨型机械也在不断的吸收这些岩石的高温,转化为动力,前进并粉碎这些岩石,经过内部复杂加工,从后方吐出了数百米厚的沃土,沃土之中混杂着植物的种子。

这些巨型机械便是移动城市,虽然此刻里面没有人居住,但是它们已经成为生命的传播者在改造这个星球的环境,在百年之后,它们会再次回到这里,那时候它们会投入动物,同时也会开始有人居住。

完成此刻的改造之后,枢纽开着向天空中的环带发射出一条条光束,那是由多余的热能转化来的能量,虽然这些能量对于运转环带不过杯水车薪,但是却为星球降温多出来的能量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到了这里,这颗星球除了还没有生态之外,几乎是一比一复刻了淑雅联邦的母星,但是这颗星球改造就差一步,那就是外面那层球壳。没错曾经限制淑雅联邦发展数十万年的球壳,此刻却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星球组成部分,因为这意味着更加稳定的气候和生态,可以不再接受外界的干扰。

但哪怕到了现在,那层球壳他们依然无法完全复制,其科技含量远超他们几个世界。虽然无法复制,但也能制造出功能相似的拙劣仿制品。而为了仿制这层球壳,却成为了他们迄今为止花费时间最长的工程,因为其精巧的设计,使得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多次修改建造方案,以至于最后竣工仅花了足足一百年。也就是说当这层球壳竣工时,他们已经进入太空时代两百年了。

等到球壳竣工时,原本荒芜的地表已经长出了一片片绿茵,山顶和两季也出现了白色,预示着这个星球正式出现了冰和雪,移动城市也切换了模式,速度比之前慢了许多,开始用无人机将植物播撒到海洋中,奇奇怪怪的动物也被丢入到了新生的植被。

在这期间,其它的改造也仍在进行,其它星球的生态改造也早已完成,一个个未完成的球壳包裹在星球的外层。在这些星球的周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星球周围都有了六个卫星,两个是两倍月球质量、剩下的与月球质量相当。

这些卫星也被改造了宜居星球,并构建了环带,不过它们只有前两个较小的环带,除了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生产能力之外,还为了弥补由于之前的星际战争被毁掉的两个卫星带来的夙愿。同时也可以让一颗行星有更加强大生产和储备能力,而这些卫星自然也有球壳。而卫星极不自然的轨道更是让其看起来有些诡异,因为相同质量的卫星都在同一轨道,也就是一个轨道有两颗,一个轨道有四颗,哪怕在太空中,他们也不计风险的把空间利用到极致。

之前的三颗巨行星此刻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八颗完全相同的行星,卫星和环带的设计都如出一辙,不过不论是地面生态重建还是球壳的建造速度都要比其它地方慢上一截,这就说明这些星球的来源便是那些巨行星。这边是女王计划的第二步,将这个星系改造成一个可以容纳大量人口和工业设施的基地。

但这些被肢解的巨行星并非只是被拿来建造这些星球和巨构,因为三颗巨行星的质量加起来有接近母星质量的一百倍,而多余的物质则出现在了恒星的南北两极两个巨大的太空站上。这边是女王计划的第三步:控制恒星。

而围绕恒星建造的巨构是一个类似戴森球的结构,可以将恒星完全包起来,但是实际上却要更加高级,这是一个依靠依靠球壳和环带的工程经验设计出来的巨型构造,可以开发恒星物质能量的同时,还可以在上面进行生产建造,随着可以移动整个恒星进行超光速航线!

但是现在这个计划必须暂时搁置,因为此刻这颗恒星附近已经没有多余的物质可以使用,虽然可以挖掘恒星内部的物质,但是那样太慢,他们已经为了起步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必须提前进入下一阶段来加速恒星球的建造。

由于对于人口的控制并未完全放开,所以人口的增长潜力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可仅仅开了个口子,哪怕是提高了生育筛查,人口仍然在这两百间翻了五倍,这使得所有环带和空间站都有了比较充沛的人口足以支撑更加庞大的计划。

之后又过了五十年,由于之前工程的经验,环带和球壳的建造周期被大幅缩短,星球生态重建也有了加速方案,使得这时候所有星球的工程都已经竣工。而人口进一步开发直接导致在近五十年暴涨了两倍多,所有的星球都涌入了几十亿的人口。

之后女王的眼光开始瞄准其它的三个伴星,在计划之中,他们只需要两个恒星,因为四星系统过于不稳定,难以控制,所以那两颗小质量恒星就成了被除掉的对象。至于怎么除掉,那自然是投入到未完成的工程中。

紧接着,这些已经改造完成的行星便成为了飞船,飞向了其它三个恒星,其中最大和最小的伴星离得很近,而另一个伴星离得较远,所以飞行的目的地便只有两个。在这里的建造机会与之前类似,先改造行星,再改造恒星。依托环带和超巨型太空站制造的环带与球壳模块,他们可以不再需要现场构造巨构,这使得星球改造世界大大缩短,二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除了生态之外的所有工作。

这时候他们就不得不面对那个阻碍他们迈向整个银河系的第二道大槛,那就是肢解恒星如何。

为此他们构建了一个如同行星一样巨大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直接撕裂恒星,使其物质为他们所用,但是对恒星如此大规模的干扰会严重影响恒星的寿命,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恒星爆炸,所以他们此刻将所有的行星都转移到了主序星附近,这样就算发生爆炸也会被主序星抵挡下来。

很快最小的恒星被恒星开采器开始剥离,但哪怕是最小的恒星,也是如此的庞大,面度质量小于自己几十万被的恒星开采器,它也没有立刻衰亡,甚至一段时间都没有发生变化。

在恒星开采器的运转下,海量的物质被送入太空站中加工,不过最先构建出来的并不是恒星球的部件,而是类似于地址控制系统核心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功能与核心类似,不过要更大,其使用环境也不是行星,而是恒星。这样做是为了控制恒星的活动,延长恒星寿命的同时,也减少恒星活动对工程的破坏。

但只需要十几个就足以控制一个星球的核心,在恒星面前也是如此的无力,光是围绕赤道建造的就有162个,而这也是完成了工程的很小一部分。在二十年之后,对于这颗大质量恒星的地质控制系统才基本构筑完成,而为了加快工程进展,这颗恒星的周围又多建造了几个巨型空间站进行施工。终于在二百四十年后,这场堪称宏伟的奇观才彻底建造完成,期间巨型空间站数量飙升至了上百,恒星开采器也增加到了八个,其中还有两个还在建造,而那颗用作材料的恒星,也只剩下一个冰冷的星核。

恒星球的建造完成毫无疑问的让他们的文明进入了下一个里程碑,虽然只是完成了大致结构,内部设施并未建设完成,但是光其生存空间就要比之前开发出的所有生存空间加起来还要多出千倍不止,就足以说明它的伟大。

而依托这座恒星球,以前难以想象的巨构也可以完成。之后的五十年,另一颗恒星也被肢解,随着最后一块板子盖上,这个星系的光明便不复存在,而在阴影之下,隐藏着一个强大的文明。而原本的多星系统,也被分解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星系。

大星系有六个轨道,小星系有五个轨道,从内到外每个轨道共有2、4、6、8、16、32个轨道,及大星系68颗行星,而小星系有36颗行星。对一个星系来说如此密集的星体设计,也让其有了极高的人口与生产密度,使得这个星系的理论上限被开发了十倍不止。

随着行星位置的重组,以恒星为中心的防御系统也开始逐步建立,恒星的残骸重铸出大量的堡垒和巨舰,在第五百年,女王才决定走出这个星系,去真正的迈向银河系。

很快依靠恒星球庞大的动力,他们将星系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因为连续熄灭四颗恒星的行为,毫无疑问会吸引到其他文明不必要的注意力。而如今整个星系都陷入了静默,一旦脱离了原来的轨道便无法再通过正常手段寻找到。

之后的百年,这两个星系以独立的轨迹各向银河系的中心移动了几十光年,对于身处在银河系内部的恒星来说,这么长的距离的移动肯定会与其他恒星离得更近。但是作为最外围的恒星,哪怕是向中心移动了几十光年,在一百光年内还是一个没有任何恒星的真空区。没有恒星那般庞大的天体作为支持,也不再能像之前那些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所以近百年的时间也只能收集沿途领进的。

虽然恒星球也可以进行超光速移动,但是短时间内如此大量的生存空间扩张,使得他们不得不花费多余的时间去消化和适应这些庞大的空间和自己成为星际文明的身份,大量的人口扩张也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虽然这些扩张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但是每年新建的工程都要比过去加起来都要多,这种指数级的增长让他们文明的人工智能中枢都出现了很高了负载。所以近百年的时间,便是集中精力去精进自己的政治、教育与管理能力,使得智能中枢得以发展出足以管理多个星系里,每个庞大的惊人的人造天体。

而也正是这些惊人的天体工程,释放被积压在母星数十万年,无法再精进的理论,使得无数的思想和技术得以验证并实现。海量的数据让这几百年迎来了数次技术大爆炸,几乎每过五十年,曾经那些先进的设备就变得落后,并被逐步淘汰。

这个陈旧的帝国在驰骋星海的过程不断的清洗自己的血液,使其变得更加卓越,同时也不知疲倦的精进着自己的牢笼,让自己更加无法逃脱。

在星系移动的这段时间,他们发现了一艘破损的飞船,这艘飞船设计极其诡异,比起一艘飞船更像是一座移动的神庙,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有大量的宗教装饰。飞船似乎被某种太空巨兽袭击,船体上充斥着怪异的撕裂和腐蚀,还有一些残存的非人组织残留在上面,很难想象是怎样生命能够摧毁一艘战舰,哪怕这个战舰设计的如此不合理。

船上大部分人都已经死亡,但仍有少部分幸存者被封存在休眠仓中。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分析舰船的残骸,发现了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技术部件,似乎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科技领域,还有大量遗留的纸质资料。

小说相关章节:合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