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泰拉地理》 第一集:北地群岛及瓦伊加奇岛,3

[db:作者] 2025-08-05 08:30 5hhhhh 5310 ℃

区域地理

地质:

群岛由上万座大小岛屿构成,由于地处北极,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永久冰川,而群岛北部的大量岛屿更是完全处于永久冰盖(上图淡蓝色区域)之下——这部分位于北方的岛屿鲜有人触及,因此这些岛屿并没有进行严过格的测绘,具体的情况实际上并不明确。

整个群岛位于希布里海大陆架的西北角,临近劳亚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扩张边界——群岛的西部为弗拉姆海盆,北部为南森海盆,二者都是扩张边界的一部分。

绝大部分岛屿由一次造山运动和两次大火成岩省产生的岛屿构成:

第一次是西布里板块与波罗的板块合并为大劳亚板块的乌拉尔造山运动,群岛东部的主要岛屿以及群岛东方的新世界岛都是这次造山运动的遗迹。

第二次为大劳亚板块内部运动造成的北希布里大火成岩省,即希布里海台——南北地岛的大部分地域、以及群岛外的瓦伊加奇岛是在这一时间出现的。

——以上两次造岛运动产生的褶皱及火山高原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已基本被极地的冰川侵蚀殆尽,因此这些岛屿的大部分土地为平原,仅少数地区尚保留有一些低矮的高原、山地和丘陵。

至于第三次,则为因劳亚板块与大洋分离产生的高北极大火成岩省,群岛西部和北部的岛屿主要因此而生。这些岛屿由于形成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大洋洋流给此地带来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冰川的覆盖范围的规模相比之前严重萎缩,尚未完全侵蚀岛屿上的火山成岩,因而保留了大量的火山及火山高原遗存,其地势比起其他地区也要更高——也因此相对同纬度地区保留了规模更大的冰川。

由于冰川侵蚀,该地区主要岛屿的海岸线都较为曲折,多海湾与峡湾。群岛最大的海湾为位于群岛西南部的白鲸湾和位于群岛东北部的海豹湾,因乌萨斯人、萨米人及维多利亚人曾长期以此为基地捕猎珍贵的白鲸与海豹而得名。而白鲸湾北部被诸岛屿围成的三角形水域被则称为峡谷湾,因其西北部出口的北极峡谷(泰拉最早被发现的海底峡谷)而得名。以上三个海湾港阔水深、大部分地区终年不冻,且潮差极小,均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

群岛的主要岛屿有三个:

1、南北地岛,亦称乌沙科夫-乌尔凡切夫岛,为群岛第一大岛和行政中心所在地,面积超过8万平方千米。该岛位于群岛的南面,由于形成时间较长,其地势在三座主要岛屿中相对最为平缓。整个岛东高西低、外高内地,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尚有地势较高的低山和台地,西北和南部地区则分布有零散的低矮丘陵,其余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且由于冰川的侵蚀,河湖沼泽密布。

2、东北地岛,为群岛第二大岛,位于群岛的中部靠北,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由于其与冰盖相连,因此之前被误认为群岛的最东端,故称“东-北地岛”。该岛是群岛中形成原因最复杂的岛屿,与历经了与群岛有关的历次造岛运动,被称为北极地质活化石。

3、西北地岛,也叫新卑尔根岛,为群岛第三大岛,位于群岛的西部,面积4万平方千米。本岛是三座岛屿中最年轻的那个,冰川侵蚀尚没有前两者那么明显,因此其地势是主要岛屿中最高的那个。

除此之外,群岛尚有上百个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型岛屿和海量的小型岛屿,其中的绝大部分为无人岛。

气候与水文:

群岛地处极地,但由于泰拉最大的暖流——大洋暖流流经这里,因此这里的气候呈现出典型的海洋性——除北部地区之外,群岛的中部和南部气候相对都比较温和,南北地岛部分地区甚至有6个月的多年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温度比其南边的萨米北方非沿海地区还高。此地的另外一个特例为群岛的东北部——大洋暖流的主支脉希布里暖流流经群岛的东北部,因此该地区相对同纬度的冰盖区更加的温和。

虽然群岛的北部被大洋冰盖覆盖,但南部地区的海域并没有结冰,季节性冰区(上图中浅蓝灰色区域)的规模相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也要小得多。

至于瓦伊加奇岛,除了纬度更南之外,这里还流经大洋暖流主干,使得其并没有月均气温低于0度的月份,7月的平均气温更是接近20度。

本区北部地区降水稀少,多在200mm以下,但东、南部地区雨量十分充沛,南北地岛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大于500mm,东南部山区更是超过1500mm,至于南边的瓦伊加奇岛,其雨季可达7-8个月,平均降水量约为800-1400mm,迎风坡可达2000mm。

由于相对充盈的雨量且蒸发量少,这里大部分非冰盖区的气候及其湿润,也带来了十分发达的水系。在这之中,南北地岛由于冰川侵蚀,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也因此河湖纵横、水网密布。与萨米和乌萨斯西北部的平原区相似,南北地岛平原区的水系并没有严格的流域划分,总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的白鲸湖水系拥有6个相通的入海口,作为北极圈内最大的湖泊,白鲸湖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为10米,湖泊最深处位于西南部,距离湖面约62米。

自然资源:

本区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以冰川形式存在:这个群岛的陆地冰川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其中东北地岛某些地区的冰盖厚度超过1300米,所有岛屿之上的冰川和冰盖共计储存有约40000立方公里的冰(群岛北部的永久冰盖区只计算探明陆地区域之上的冰盖)。

除去冰川之后,本区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北地岛的白鲸河-白鲸湖系统,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的白鲸湖存储了大约215立方公里的非冰川淡水,白鲸河整个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则达到了137亿立方米,整个地区的可再生水资源量则共计约210-220亿立方米。

本区岛屿地处寒带,但由于暖流的存在,这里并不像同纬度那样缺乏植被,拥有相对丰富的生态系统——本区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物种总数包括 6000 种昆虫、5000 种藻类、800种地衣、450 种苔藓、800 种维管植物、多达 2000 种真菌、250种鸟类、50 种哺乳动物、35 种淡水鱼类、200 种咸水鱼类3000 种淡水无脊椎动物和 2500 种咸水无脊椎动物。

本区北部地区以冰原区和苔原区为主,只有苔藓、地衣和低矮的灌木;南部地区则出现了大量的森林,为泰拉森林植被的最北端,总面积为6.3万平方千米,属于泰加林(或称北方森林)系统,以落叶松、杜松、樟子松、冷杉、云杉、毛桦、白桦和山杨为主,木材蓄积量约为11.15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本区还分布有大量的灌木,从低矮的苔原灌木到较高的亚寒带灌木均可以在此发现,群岛中南部盛产沙棘、蔓越莓、云莓、蓝莓、越橘、黑醋栗等寒、温带浆果,而另外一种重要的灌木浆果黑红莓则分布于更北的地区。

由于处在暖流与寒带水域的交汇处,这里的渔业资源十分的丰富,盛产鳕鱼、狭鳕鱼、鲑鱼、鲱鱼与沙丁鱼,这里还出产各种珍贵的寒带水域渔获,比如北方黑鲔、阿尔卑斯鲑、银鳕鱼、岩鳕鱼,以及雪蟹、勘察加拟石蟹,龙虾和北方鳌虾等。

本区曾长期处于地质活跃区,长时间的地质运动为群岛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资源:

源石(红色正方体)长久以来都是北地群岛最为重要的矿物出产——自数百年前发现源石以来,这里几乎一直是乌萨斯优质源石矿物最重要的产地。在原有矿山枯竭之后,位于南北地岛东北部、西北地岛中部和东北地岛冰盖之下的新矿床被开发出来,其探明储量折合能量相当于1.4万亿吨标准煤。

当然,地质活动也为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藏:

西北地岛(黑色三角形)和东北地岛北部探明有总计超过970亿吨的钒-钛磁铁矿,其中含铁490亿吨、钛40.4亿吨、钒5363万吨、镍615万吨、430万吨钴。

南北地岛东部高地的铜镍矿床(红色长方体)则拥有共计2.8亿吨铜和7120万吨镍,并伴生有874万吨钴、698万吨铬、346万吨钼、21.7万吨铂族金属、3.4万吨黄金和47.2万吨的银。

东北地岛西部有乌萨斯最大的铜金矿床(金色长方体),共计含铜5420万吨、含金7.4万吨,含银63.2万吨。

瓦伊加奇岛南部斑岩铜钼矿(黑色长方体)共含有2132万吨的铜与532万吨的钼,以及6.1万吨白银。

与此同时,这里也是泰拉最大的碳氢化合物蕴藏地,大西布里盆地的一部分——据估算,大希布里盆地共计拥有超过200万亿吨的碳氢化合物,而这里的探明储量则仅次于位于沉积盆地中心的西希布里平原及希布里海东部地区。

其中,位于群岛东部约700公里处的希布里海大陆架上,有着乌萨斯已探明的最大海上油气田,其油气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千米,共探明有4700亿吨的石油和约52万立方千米的天然气。

就在其西北方大约600公里左右的群岛东段,有着另一个储量巨大的凝析气田北方气田。其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50万立方千米,并伴生有至少280亿吨的凝析油。

本区另一个油气集中地为南北地岛附近——西南部的白鲸湾油气田在约2.4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共有约404亿吨的石油和约5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东南部的斯塔罗卡多姆斯基油气田在约3.1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共有约804亿吨的石油和约103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除此之外,瓦伊加奇(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8亿吨凝析油)凝析气田与瓦尔涅克气田(干气田,储量为50万亿立方米)的储量都十分可观。

煤炭(黑色正方体)是本区另一个重要的碳元素存在形式,开采历史仅次于源石,现共探明煤炭储量约6200亿吨,伴生煤田气17.6亿立方米。本区的煤炭煤质较好,无烟煤占34%,可炼焦烟煤占63%,合计占总储量的98%以上。现有储量的62%分布于东北地岛、35%分布于西北地岛,其余则分布于瓦伊加奇岛。

小说相关章节:白夜-泰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