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阴阳】(第二回 大明寺僧 祠堂隐秘) - 1,2

[db:作者] 2025-06-20 06:55 5hhhhh 6190 ℃

  “我将以完善律阴经为使命。”其实我想说绿阴茎,不过……嘿嘿,差不多嘛。

  “好了,你跟我来。”我爹将祠堂的门关上,还别上了门闩。

  我不解其意,门闩都别上了,跟你到哪去呀?

  只见我爹走到祖宗画像前,摘掉了画像,那画像后竟然藏着一柄铁栓。

  他用力一拉铁栓,就见祠堂东北角的砖地竟然缓缓地开始移动了起来,一会功夫已经移出一个一人宽的地道。

  “爹……这……”我站起身,走到地道前,向内望去。

  这地道曲折幽深,不知通向何处……

  “跟我下来。”我爹说完就跳进了洞内,转瞬已经不见了踪影。

  “奶奶的,老子今天竟进洞了,嘿嘿。”我跟着也跳了进去。

               …………

  扬州罗城,一所民宅内。

  “爹,这位漂亮的道士姐姐是谁呀?”芳儿问着他爹。

  “他是你远房的表姐,名叫婉卿,道号灵盈,是阁皂山灵宝派的高徒。芳儿,快来和姐姐见礼。”芳儿她爹引着芳儿来到灵盈面前。

  话说左思拜别芳儿的父亲陈大叔之后,陈大叔领着芳儿进了家中,芳儿少不了在母亲那抹眼泪。但后来发现屋中还有外人,赶紧收起了那副小女孩样子,端正地站在父亲背后,跟着父亲来到那道士姐姐面前见礼。

  芳儿给灵盈福了一礼,叫了声“姐姐好。”,这才抬起头,开始细细地端详起这位姐姐。

  就见芳儿面前站着个身着青衣道袍的女冠道士,她身材高挑,胸部并不如何高耸,看起来玲珑小巧。一双修长的腿子。双脚不丁不八,穿一双乳白色布履。一张瓜子脸,脸蛋皮肤白皙,脸上泛起淡淡的微笑。一双凤眼,清澈明亮。小嘴里两排洁白的贝齿轻开。一头长发梳在木冠里。

  这道士姐姐看起来好生美丽,又好亲切,芳儿一下便对她生出好感。

  “姐姐长得可真美。”芳儿忍不住叹道。

  “芳儿妹妹,你也长得很美呀。快过来和姐姐说说话。”灵盈一把拉过芳儿,拉着她坐到一起,开始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

  不管是何种样的年轻女子,都还是比较善谈的,即便她是个道士。

  没多一会,灵盈和芳儿就已经成了一副多年不见的闺中密友样子,已经无话不谈了。

               …………

  “爹,这里怎么没路了?”我站在我爹身后看着甬道的尽头,那里有一堵石墙。

  “啪”,我爹一弹指头,数股火苗飞散,甬道内瞬间灯火通明。

  原来甬道两侧墙壁上各插着一排火把,那火焰散发出的光,不仅照亮了甬道,更使人身上感觉到一股暖意。

  “你看着我的动作,要记清楚了。”我爹说着,已经动了起来。

  他先从脖颈上摘下一块挂饰,那挂饰看样子像是一块玉符,他拿着玉符开始左三圈右三圈地旋转,那玉符也放出淡青色的光华。

  他又开始踏起了八卦步,过了一会,那玉符竟然飘了起来,飞离我爹的手掌,飘在半空,而且射出更亮的光芒。那光分成二十四道,分别穿进了分散在墙上的二十四个孔洞里。

  原来墙上的火把周围还有数个不大的孔洞,我刚才没注意,竟然没有发现。

  我爹站在漂浮的玉符下,手里捏个姿势,闭上眼睛,开始冥想。

  这个姿势我明白,是家传的“聚灵印”。

  聚灵印,就是把人的精神全部聚集在心中,在心里模拟咒术、符箓的发动效果。每个咒术、符箓都或多或少会需要咒语的配合。冗长的咒语,使得许多法力高强的术者,在与别人战斗时,来不及发动咒术、符箓,而惨淡收场。聚灵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东汉时由少数炼心方士而发明出来的。它的功效当然就是为了缩减咒术、符箓的发动时间。

  其实聚灵印早已失传,但幸运的是,因为我家先祖有收集各种道法经书的癖好,这聚灵印也正在其中。我也是刚才听了我爹的解释,才知道的。

  我爹曾在我十岁那年上了一趟王屋山,特意将这聚灵印传给了我,我十一岁那年已经运用的相当熟练,当时的我其实并不知道这个“聚灵印”到底有多么强大,只是为了在与同龄的孩子们的争斗中能占得先机而已。

  聚灵印说白了就是在心中模拟真实的场景,我猜我爹心里现在一定在模拟甬道尽头那堵墙移开的情景。

  果然,整个甬道突然开始轻微地震动起来,飘浮着的玉符也放出更亮的光芒。

  “轰”的一声巨响,甬道尽头那堵墙竟然一下子升了上去,甬道也变得通畅了。

  我爹走过来看着我,对我说道:“记住了没有?”

  “嗯,都记住了。”我回忆了一下,确实都记住了。

  “那你就做一次给我看。”我爹说着一把将飘在空中的玉符抓在手里,那玉符一下子失去了光芒,甬道尽头的那堵墙居然又一下子落了下来。

  “好,那我试试。”我接过他手中的玉符,也学着他刚才的动作舞了起来。

  那玉符脱离了我的手掌飘浮在空中,射出二十四道光芒。

  我站定,开始运起聚灵印。但此时我心中却出现一丝杂念,我在脑中模拟场景时,突然不想让那堵墙升上去,我想让它沉下去。

  我心里不停地想着,让墙沉下去、让墙沉下去……

  “轰”

  那墙真的沉下去了。

  “爹……这……”我被惊呆了,我只是想做个试验,没想到居然真的成功了。

  “神奇吗?还有更神奇的。”我爹站在我身边,只见他也手捏聚灵印的姿势,大喊一声:“来。”

  就见那墙突然又升了起来,而且向我们站的地方移动过来。

  那堵墙好像有了生命一般,居然会移动?而且它移过来时竟给我一股压迫的感觉,我心里一震,禁不住向后退了一步。

  “咔。”那墙停在了我爹身前一步远处。

  “这是……”我有些不敢相信,心中十分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碎的感觉。

  “元气墙,可四处移动,退可守,进可攻。”我爹站在我前面,我看不见他的表情。

  “深锁,你道心不稳。”我爹补了一句,但他还是没有转过身来。

  元气墙,它曾经给过我不好的记忆,那是我十六岁那年的事了,我永远忘不了那堵神秘的元气墙,还有……墙后那对男女的话……

  “爹,我没事,我们进去吧。”我呆立了一会,平静地说道,边说着边运起聚灵印,让墙沉了下去。

  那段不愉快的记忆,我一直深埋在记忆深处,再也不愿记起。没想到今日见到这堵元气墙,又让我想到了……

               …………

  “爹,这是丹房吗?这地宫好大。”我与我爹一路穿过甬道,进了家族的“宝藏”。

  “这里只不过是个复制品,家族真正的‘道藏’在蕲州的祖庙。”我爹依然走在我前面,我只是随着他,随着他的步子。

  祖庙吗?呵,怪不得爹每年都要数次祭祖,原来是要进那“道藏”。

  此时,我与父亲正处在一个很大的地下空间内,正对着我的前方,有一座丹炉。

  “来,我带你去藏经阁。”我爹带着我七拐八拐,进了一间阁室。

  一路上,我发现许多房间里都有十分稀奇古怪的玩意,像什么指南车、阴阳盘、大型的八卦阵石、墙上悬挂各式的符箓……林林总总,各种道士、方士道具、宝器一应俱全。

  我随着爹进了藏经阁,里面数十个书架上放满了一卷卷的线装书。

  “这些都是后人誊写的复制品,原书都收藏在祖庙,今日我带你下来只是让你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我爹行走在书架间的走道中。

  “是,我明白了。”我也跟着他向内行走。

  “经阁内有禁制,是不能用术法的,不然会受到攻击,这你要记住了。那块玉符就放在你那了,以后这‘地宫’我就不下来了,就你一个人能进来。”我爹又说道。

  “爹你不下来了?那你日后在哪练功?”我随口问着。

  “这你不用管了,总会有地方的,祖庙我以后也会带你去,你今后就在这里修行。”我爹在一座书架前站定。

  “知道了。”我也站住了,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

  书名《抱朴子》,是小仙翁葛洪所著,我翻到《内篇》读了起来。

  “我给你半月的时间,你把一些俗事料理干净,之后来这里闭关,若到不了‘移神换鼎’的境界,就不要出来了,明白吗?”我爹警告我道。

  移神换鼎吗?其实我离移神换鼎只差临门一脚,若不坐关,大概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将阳神移入泥丸宫。我估计在这“宝藏”全力闭关百日即可。

  处在下田炁穴的阳神与经过移神还鼎后进入泥丸宫的阳神是大大的不同的,下田炁穴内的阳神容易迷失,我不敢轻易动用,若是阳神进了泥丸宫(阳神本宫),就没那么多忌讳了。

  到时我必将功力大进。嘿嘿。

  “是,不到移神换鼎,我绝不出去。”我对自己下了决心。

               …………

  “你只有半月时间,记住了,不管怎样,半月后你都要回来坐关。”我和我爹站在祠堂的门口。

  “知道了,到时不管如何都会回来。”我应道。

  “还有,你知道你遇到的那个阴怪为什么身上没有疙瘩,皮肤很光滑吗?”我爹问。

  “这……还真不知晓,我还奇怪呢。爹你知道?”我有点惊奇。

  “因为你遇到那阴怪是人与阴怪交媾而生,他不是真正的阴怪。”我爹语气有点古怪。

  “这……”真是石破天惊,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太让我震撼了,怪不得当时我在洞里提及此事,那阴怪有些蔫了。

  “我懂了。那我回去睡了,天都快亮了。”我向外走去。

  “你对那芳儿姑娘好些。”我爹突然在我背后来了一句。

  我被吓了一激灵,一下站住脚步,回身望着我爹,到:“爹,你怎么知道这事?”

  “你那个脾性,爹不了解吗?哼,我让你这样做绝对没有坏处。”我爹一脸严肃。

  “是,我知道了。爹我去睡了。”我转身迅速逃走。

  妈的,这事居然让我爹知道了,一定是他那师弟告诉他的。不过,爹居然没有骂我,还让我好好对待芳儿,难道那芳儿有什么大神通不成?

  刚才不仅没有弄清楚家中到底有何宝物招人觊觎,也没搞清我爹那师弟姓甚名谁,实在很不走运,我不会衰神附体了吧?回去得请幸运神上身。

  不过,倒是得了一块玉符。

  玉符挂在我颈项间,发出微弱的灵波。

  “哼。”我爹站在祠堂门口,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

              (第二回完)

 ***********************************

  注1:道隐真人,原名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又号天台白云子。师承上清茅山派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他本人又是茅山第十二代宗师。他原本隐居天台山玉霄峰,后来玄宗请他入京,后来又居王屋山阳台观,直到其羽化登仙。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