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东方第一剑(加料版)(01-10) - 1,2

[db:作者] 2025-07-08 19:32 5hhhhh 1270 ℃

  只见他身形一转,一掌击在林仲达后心,林仲达口中大叫一声,扑倒地上。

  闻家珍本来和林仲达聊手,勉强还能支持,如今只有她一个人独斗一个蒙面人,眼看二师兄中掌倒地,不知是死是活,心头大吃一惊,未免手脚慌乱,她总究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家,一套剑法纵然练得极熟,但内力不足,这一慌乱,更落了下风。

  为首蒙面入一掌击倒林仲达,就朝阮夫人扑来。

  阮夫人一支长剑独斗两个蒙面人,还能应付俗如,忽然加入了为首蒙面人,双掌如开山巨斧,记记都沉猛无伦,也被逼得连连后退。

  怎知方才被她射中三支袖箭,削断左腕的蒙面人,昏倒在地,此时正好悠悠醒转,心头仇怒交织,对阮夫人恨之入骨。

  眼看她被迫后退,快到自己跟前之际,岂肯放过机会,咬紧牙关,从地上抬起一支短就,猛地转身坐起,右手一送,用力朝她小腹戳。

  阮夫人敌三个高手,正在后退之时,怎会防到躺卧在地的人还会对她骤下毒手,但觉小腹剧痛,似是被什么尖锐之物刺中,手中长剑不禁为之一缓。

  高手过招,不得有半点疏忽,阮夫人剑势一缓,此消彼长,两个蒙面人手中立时一紧,阮夫人右肩又被剑尖刺中,此时她小腹血流如注,但觉真力不继,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身形往下一蹲,右手长剑劈落,把那偷袭自己的蒙面人一个脑袋劈成两半,左手随着身子一蹲之势,射出两支箭袖,击中刺中了自己右肩一剑的蒙面人腹部,因双方距离极近,那两支袖箭全都刺入对方腹中。

  那人腹痛大叫一声,急急后退,还是一跤跌坐下去。

  阮夫人是拼了命,身子一蹲,剑交左手(她右肩中剑,已是使不出力气)咬紧银牙,突然站起,右手长剑顺势闪电刺出,一下子穿透在左首一个蒙面人的前胸。

  为首蒙面人看她负伤之后,还连杀了自己两个弟兄,心头怒极,大喝一声,一掌击在她胸口。

  阮夫人早已成了强弩之未,那里还闪避得开?口中闷哼一声,应掌倒下。

  这一阵工夫闻家珍也被点倒,剩下的几名庄丁,也悉数被三个蒙面人制住,只有闻天声和四个蒙面人还在拼命激战之中。

  闻天声战四名高手,把一支长剑使得凌历无匹,怎奈对方四入不但武功了得,而且只守不攻,只是把你围在中间,不让你突围而出,任你攻势凶猛,一味的封架,万一封架不住,就后退一步,但只要有一人后退,其余三人就联合而上,替他解拆,是以力拼多时,依然无法把四人击退。

  眼看妻、女。弟子一个个的被刺,内心自然又急又怒,热血沸腾,口中发出一声厉啸,长剑连续变招,大喝道:「闻某和你们拼了。」

  刷刷刷,一连刺出了八剑,刹那之间,剑光大盛,这八剑当真快如闪电,对四个敌人迅快的每人刺出一剑,对又回过来的每人又刺了一剑,这八剑把四个蒙面人各自逼退了一步。

  他那容对方有喘息的机会,身发如电,猛地朝左首那人疾欺过去,剑发如风,一口气刺出了三剑。

  左首那人连挡两剑,第三剑再待举刀封挡,怎知闻天声剑势倏然一翻,压在对方的刀上,身形陀螺般疾转,一下转到对方身侧,左手用足劲力,一掌拍在对方后心之上。

  左首那人张嘴喷出一口狂血,立时倒了下去。

  这一击得手,给他缓过手来,登时精神一振,那三个蒙面人乍见同伴倒下,急忙从三面欺上。

  闻天声不待他们出手,运剑如风,朝对面那蒙面人攻去,左手一扬,五支穿心镖分向另外两人激射过去。

  东海门以剑、掌、镖驰名江湖,人所共知,那两个蒙面人急忙举刀磕镖,救援同伴自是受到阻延。

  闻天声是起了杀心,杀一个好一个,他长剑挥动,攻向迎面那人,一道青虹,电射过去。

  对面那个蒙面人急忙挥出链子锥,朝前一挡。他怎知闻天声在这一剑上,运足了全身功力,剑链乍接,那人链子受到他剑上劲力反弹,逼了回去,闻天声趁机又一抖手,打出两支穿心镖。

  那蒙面人吃自己链子锥反弹,大吃一惊,急忙扬手一带,顺势把反弹过去的链子锥向右方送出,正准备振腕攻出,陡觉钢镖迎面射到,他躲闪不及,正好振腕发出链子锥,「叮」的一声,击在射来的镖上。

  闻天声打出的是两支穿心镖,一支射向对方面门那是明镖,另一支紧接着明镖之后。射向对方心窝,那是暗镖,明镖先出,暗镖后发,但劲力完全在暗镖之上,比明镖还要快速。

  那蒙面人挥出链子锥,击在射来的明镖上,「叮」声作响,暗镖也已打到,和「叮」声同时响起「扑」的一声,没入胸膛,那蒙面人大叫一声,往后便倒。

  这原是一瞬间的事,那为首蒙面人纵身赶来,两个蒙面入已丧在闻天声手下。

  这时除了闻天声,已别无敌手,为首蒙面人左手一挥,喝道:「并肩齐上。」

  双掌作势,当先踊身扑上。

  另外几个蒙面人听到老大的喝声,也各执兵刃,急扑过米。

  闻天声早已豁出去了,厉笑道:「很好,今天不是东海门灭亡,便是尔等授首。」

  他不愧是一门之长,眼看妻女生死未卜,却临危不乱,一柄长剑使得有守有攻,剑法精严,左掌更如开山巨斧,配合剑势,剑守掌攻,气力悠长,力敌六个蒙面高手,任他对方刀、剑,斧、钩、鞭五件兵器和为首蒙面人一双肉掌,互争机先,丝毫不惧,当真是一人拼命,万夫莫当,那六个敌人一时之间倒也奈何他不得。

  闻天声明知对方六人均是内外功具臻一流的好手,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是不利,此时唯一的生机,就是把对方逐一消灭,但这又谈何容易?他杀得性起,口中不觉发出一声长啸,剑势陡然一变,一道道剑光,像银蛇般乱闪,左手掌势也随着加强,但见他面如巽血,双目通红,全身在一片青光统绕之中,悠然来去,左首一人,被他一掌击中左肩,右首一人也被他长剑刺中左股,这两人自然一下就跃了开去。

  闻夭声岂容对方有喘息的机会,左手一抖,三支穿心镖朝中掌的那人打去,人却双足一点,朝被刺中左股那人追击过去,长剑一招「横招千军」白练横飞,人到剑到,把那人拦腰劈成两截。

  那中掌的一个左肩骨被他击碎,剧痛之下,身法自然没有平日灵活,往后跃退,但人总没有激射去的飞镖迅速,脚步堪堪落地,三支钢镖品字形射中胸口,大叫一声,往后倒去。

  他拼了命;那为首蒙面人眼看六人围住了他,还被他连伤两人,心头更怒,跟着朝他背后扑去。

  闻天声大发神威,一剑横扫腰斩了一个蒙面人,为首蒙面人也及时扑到,掌先人后,双掌排山,一下击在他背心之上。

  闻天声听到风声,再待闪避,已是不及,一个人「砰」的一声,被击出去丈许来远,忍不住喷出一口鲜血,摇摇欲倒。

  另一个使刀的蒙面人身形一矮,急步窜上。

  闻天声功力再高,也已感到全身力道几乎被对方震散,缓缓纳了口气,自知伤得不轻,业已无法再战,但有人欺近,他还是很快就警觉了,右手长剑拄后挥出,此时若是有人和他硬打碰砸,准可把他长剑震飞出去。

  但窜来的使刀蒙面人,却慑于他的威名,知道单打独斗,无人可以胜得过他,是以不敢和他砰接,身子一伏,朝闻天声脚旁滚去,使了记地趟刀中的「老树盘根」刀光一闪,贴地横砍。

  闻天声大叫一声,双足立被削断,砰然倒地,他自知绝难幸免,身为一门之主,岂肯受辱,就猛一咬牙,自震得心脉而绝。

  为首蒙面人叫道:「留他活口。」

  随着话声,掠到闻天声身边,俯身一看,业已气绝,回头一看,十二个人,连自己只剩下四人,不觉轻轻叹息一声道:「这姓闻的夫妻,果然厉害,咱们竟然赔上八条命!」

  另一个人道:「但至少咱们已完成了任务。」

  为首蒙面人一挥手道:「把闻天声两个徒弟带走,咱们就可以交差了。」

  只听一个冷森的声音接口道:「你们的任务只怕永远也完成不了。」

  为首蒙面人听得一怔,回头喝道,「是什么人?」

  举目四望,这间土地庙只有这么一进大殿,那有什么人影?其余三个蒙面人各仗兵刃,迅速闪身朝四周搜索,依然连鬼影干部找不到半个。

  为首蒙面入抱抱拳道:「何方高人,请现身相见。」

  那冷森声音只说了那么一句话,就寂然无声,再也没有开口。

  为首蒙面人朝三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使刀的站在离闻家珍较近,就跨上一步,正待伸手去抱,忽然脚下一个踉跄,头先身后,朝地上扑倒下去。

  为首蒙面人看得奇怪,急忙问道:「老六,你怎么了?」

  那使刀蒙面人跌倒下去,就作声不得,连动都没动一下。

  为首蒙面人心头一沉,慌忙掠近他身边,俯身把他翻了过来,只见使刀的老六,早已双目紧闭,没了气息,细看老六,不见半点伤痕,心头又惊又怒,厉声喝道:「什么人暗算老六,还不出来,咱们较量较量。」

  大殿上那里有人答话?现在除了为首的蒙面人,只剩一个使软鞭和一个使钢爪的三人了!

  使软鞭的问道:「老六怎么了?」

  为首蒙面人道:「死了。」

  使软鞭和使钢爪的二人听得大奇,异口同声的道:「老六好端端的怎么会死的?」

  为首蒙面人目光深森,哼道:「吃咱们这一行饭,难免阵上失风,死就死了,咱们办正事要紧,闻天声门下两个徒弟,咱们非带走不可,你们去在死难的弟兄身上,洒上化血散,免得落了痕迹,咱们走吧!」

  两个蒙面人答应一声,各自从身边取出化血散小瓶,在每人身上弹了少许,事情堪堪办完,那使软鞭的正待站起身来,不知怎的,竟然没站起,反而朝地上扑倒。

  这下看得为首蒙面人心头猛然一沉,他站在原处,早就全神戒备,竟然会丝毫不见朕兆,他跨上一步把老九的身子翻过来,果然不出所料,这一瞬间和老六如出一辙竟无声无息的死去!

  这可真把这位十二蒙面人的老大惊骇得不知所云,目光一抬,沉声道:「朋友究竟是何方神圣?不知在下兄弟那里得罪了朋友?要这般赶尽杀绝,在下自知这点浅薄武功,绝非朋友的对手,但朋友总该让在下兄弟,知道死在那一位高人手下?在下兄弟技不如人,也可死而无怨……」

  使钢爪的吃惊道:「老大,老九也死……」

  话声未落,身躯微微一震,底下的话再也说不出,就扑倒下去。

  为首蒙面人惊骇莫名,切齿道:「阁下出手果然毒辣得很,你索性把在下也一起杀了。」

  只听那冷森的声音徐徐说道:「你可以滚了,留你一命,才能去向你主人回话。」

  这声音听来冷得令人会从心底冒出寒气,但却飘忽不走,无法肯定此人究在何处?这下倒使为首蒙面人大感意外,切齿道:「阁下今天不杀在下,在下他日非替死去的弟兄报仇不可,阁下亮个万儿。」

  「不用。」

  那冷森声音喝道:「老夫叫你滚,你就得滚!」

  为首蒙面人还待再说,突觉身上被入重重推一了把,几乎一跤摔下石阶,心知此人武功不知比自己高出多少,他不肯现身,说也无用,这就一声不作。回身朝庙外疾奔而去。

  土地庙中徐徐走出一个身材高大的白髯禄袍的老人,这老人浓眉如帚,脸如金纸,但一双微阖如线的双目之中,却隐现金芒!

  他看了看倒卧在地的闻天声夫妇一眼,自言自语的道:「看在你夫妇养育我徒孙的份上,老夫索性成全你们的女儿便了。」

  左手抱起闻家珍,举步走出天井,又用手抱起楚玉祥,冒着大雨疾走,高大的人影,渐渐在雨中消失。

  当楚玉祥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竟然躺卧在船上,耳中听到船底鼓浪的声音,心中觉得大奇,急忙睁开眼来,船舱地方不大,翻身坐起,才看到自己对面坐着一个白髯老人,两道如帚白眉,一张金纸般的脸孔,双目似睁似闭,朝自己望来。

  楚玉祥记得自己随师父、师娘去北固山扫墓遇雨,到一座破败的土地庙避雨,后来来了十二个黑衣蒙面人,说要看看东海门的武功,和师父动起手来,后来又有四五个蒙面汉子朝自己这边来,自己挥掌朝那为首蒙面人拍去,被他一掌震得两眼发黑,胸头如压重铅,喷出一日鲜血,摔倒在地。

  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那么自己怎么会躺在船上的呢?这位白髯老人家又不知是谁?他望着绿袍老人,正待开口!

  绿袍老人朝他微微一笑道:「老夫知道你心里有许多疑团想问,对么?」

  楚玉祥点点头道:「老人家是什么人?小可怎会睡到船上来的呢?」

  绿袍老人嘿然笑道:「你这问题,共有两个,老夫是什么人?这一点老夫很难作答,因为老夫已有很久不用姓名了,你叫老夫白胡子伯伯也好,绿袍老人家也好,随便你叫好了。」

  楚玉祥心想:「这位老人家好生古怪!」

  一面说道:「有白胡子的人天下很多,但穿绿袍的人却比较少,小可就叫你老绿袍老人家好了。」

  绿袍老人听得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怪笑,连连点头道:「很好,你这娃儿果然聪明得很!」

  楚玉祥被他笑得毛骨惊然,因为这声惨笑竟然震慑人心,十分刺耳,脸上不禁微有怯意,心想:「这老人家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绿袍老人接着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你是老夫把你接来的」楚玉祥问道:「老人家这话怎说?小可记得在北固山一处破庙之中……」

  「不错。」

  绿袍老人没待他说下去。就截着道:「是老夫打发了和你师父为难的蒙面人,把你接来的。这话,你也许不信,但要说这段来龙去脉,可得大费唇舌,老夫只能极简单的告诉你……」

  楚玉祥点点头。

  绿袍老人续道:「你师父闻天声,其实不能说是你的师父……」

  楚玉祥道:「他明明是小可的师父,怎么不是呢?」

  绿袍老人笑了笑道:「你叫他师父。他可会传你武功么?」

  楚玉祥一呆道:「这……」

  绿袍老人道:「你八岁那年拜了东海门的师祖,他就应该传你武功了,为什么后来不传你武功呢?」

  楚玉祥道:「小可听师父说,小可不宜习武……」哈哈!「

  绿袍老人笑道:「那是老夫要他不可传你武功的。」

  楚玉祥道:「为什么?」

  绿袍老人道:「他那几手武功,只能跑跑江湖,当当镖师,会把你教坏了,所以老夫劝他不可教你,因为一个练武的人,入门武功千万错不得,一旦练错了,再要改过来,就须事倍功半,十分吃力,所以后来由祖老道送了你一本」练功的入门口诀,再由你义父传给你。

  你从那时起。只练内功,不练武功,就是为此。「

  楚玉祥道:「原来那送书给我的道长,是你老人家的朋友。」

  绿袍老人点点头道:「不错,你就是由祖老道和老夫二人托你养父抚养的,所以严格的说,闻天声应该是你义父,不是你师父,你现在明白了吧?」

  楚玉祥道:「小可是老人家和老道长托义父去抚养的,那么小可的生身父母,你老人家一定知道的了。」

  绿袍老人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摇了下头道:「你生身父母是谁?祖老道和老夫都不知道。」

  楚玉祥十年寒窗,经史子集全读过了,自然懂得很多事。

  听绿袍老人的口气,似有破绽,这就问道:「小可是你老人家和老道长托义父抚养的,怎么会不知小可生身父母是谁呢?」

  绿袍老人心中暗道:「这娃儿心细得很!」

  一面说道:「事情是这样,老夫那天经过金陵,发现路旁有一弃婴,老夫一向独来独往,没有传人,看到弃婴,心想:何不把他抱回去,养大了作个徒弟,因为老夫这一门的武功,必须从小练起,方可大成,那知老夫正待俯身去抱,对面来了一个老道,他也要俯身去抱,一个婴孩,就成为两人争取之物,老夫说要抱去做徒弟,祖老道也说要抱去做徒弟,双方争论不下,于是由祖老道提议,他从前认识东海门闻天声之父,不如送去托他夫妇抚养,等长大了,当咱们两人的徒弟,老夫同意他的说法,就这样把你送给了闻天声夫妇。」

  这番话听得楚玉祥将信将疑,间道:「那么我义父、义母他们呢?都知道是你老人家把小可接来的吗?」

  绿袍老人道:「当然知道,那几个蒙面匪徒还是老夫打发走的,闻天声夫妇都受了伤,你当时也被震得伤了内脏,伤得不轻,老夫给你疗了整整两天,伤势才好。」

  楚玉祥道:「小可已经躺了两天了?」

  绿袍老人道:「今天已经第三天了。」

  他不待楚玉祥再说,就接着道:「你在负伤之时,老夫已喂你服了本门造化丹,咱们只有三个月相聚的机会,时间宝贵,趁这趟水程,尚有数日,老夫要助你行功,从现在起,正好趁在船上的几天工夫,先把内功练好了,好,你盘膝坐好了,老夫才能指点你行功的诀要。」

  楚玉祥依言盘膝坐好。

  绿袍老人坐在他背后,伸出手来,抵在他「灵台穴」上,一面说道:「好,现在瞑目凝神,听老夫要你如何运气,你就如何运气。」

  楚玉祥应了一声,但觉从绿袍老人掌心透入一股阴凉的气流,一面只听他口中说着如何引导气机,由某经循行,再转某经,楚玉祥不敢怠慢,依照他口中所说,逐一做去,等到循行了一周,绿袍老人并没要他停止,依然周而复始的运行不息。

  天色逐渐昏暗下来,小船渐渐进入汉港,停泊下来。

  绿袍老人才收回掌,说道:「好了,现在且休息一会,等到晚上再做吧,」

  船家升火做饭,不多一会,送来了饭菜,并在舱中点起了油灯。

  绿袍老人从怀中取出一颗白蜡固封的蜡丸,捏碎蜡壳,里面是一颗龙眼大朱衣药丸,一手递给了楚玉祥,说道:「七日之内,你除了可以喝水,不能吃饭,每天服用三颗药丸,服药之后,必需小睡片刻,就起来练功,你可把这颗药丸嚼碎了吞下去。」

  楚玉祥接过药丸,倒了一盅开水,慢慢的把药九嚼碎,吞了下去。

  绿袍老人等他服药之后,左手轻轻一拂,点了他睡穴,楚玉祥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楚玉祥被绿袍老人叫醒,又坐起来练功,绿袍老人依然伸手按在他「灵台穴」上,输入真气,要他依照口诀运气行功。

  套一句成语,叫做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楚玉祥在这趟水程中,除了一日三次服食药丸,就是在船舱中运气行功。

  先前三天,每次练功,都由绿袍老人输入真气,助他导引真气,一面口中不住的指点他运向某经,再转某经,而且一天三次运行的经络路线,都不相同。

  一天之间,每次不同,但第一天和第二天、第三天是相同的。

  楚玉祥渐渐领悟,一天之间,何以运行的经络不同?那是因为人体内十二个时辰,血气循行全身,按时而异,每一穴道,皆有一定时辰的流注,故而运气行功,必须依照气血循行的路线而行。

  到了第四天,楚玉祥对运气行功,已经练熟了,绿袍老人不再用手按在他背上度入真气,可以自行练功。

  楚玉祥可以感觉得到,自己每次行功,都有不同的境界,体内真气也一天比一天旺盛,一半虽是得到药力之助,但大半还是绿袍老人三天贯输真气,给了自己莫大的便宜。

  七天时光,都在船上度中,这是第八天的早晨。

  楚玉祥运功完毕,只听绿袍老人在他面前呵呵笑道:「『大素阴功』,能在七日之间小有成就,已是十分难得了,小娃几,咱们可以上岸了。」

  说罢,推开舱篷,举足跨了出去。

  楚玉祥探首看去,原来小船已停在一座小岛前面,无数礁石,像星罗棋布般露出在浅滩上,还有极浅的潮水,在石隙间流动,绿袍老人身如行云,朝路上走去,而且走得极快!

  楚玉祥跟着跨出船舱,脚尖点着礁石。跟在绿袍老人身后,追了上去。

  他这一点足,才发现自己身子轻得像飞絮一般,轻轻一点,就飞掠出去三丈多远,心知在船中七天行功,无殊脱胎换骨,功力精进到大出自己意外,自是大喜过望,只是轻蹬巧纵,一路跟着绿袍老人掠去。

  这样差不多飞掠了一二十丈远近,便已到了干地。

  绿袍老人脚下依然丝毫没停。两人一前一后走了约莫二里来路,已经到了一座小山山麓,一面是数十丈的峭壁,一面是浓密的树林。

  绿袍老人引着他穿林而入。地势逐渐向上。走了一会,己穿过树林,到了一处山沟,左首赫然出现一个山洞的洞口。

  绿袍老人跨入洞中,楚玉祥跟了进去,只见这石洞外仄内广,里面足有四五丈见方,阳光从洞窟照人,倒也并不黑暗。

  楚玉祥福至心灵,朝绿袍老人纳头便拜,口中说道:「师父在上,弟子楚玉祥给你老人家叩头。」

  说着恭恭敬敬地叩上几个头。

  绿袍老人哈哈大笑道:「小子。你叫老夫师父?哈哈,就算是师父吧,起来,起来,为师有话跟你说。」

  楚玉祥站起身。

  绿袍老人伸手一指石壁,说道:「那还有一间小石室。就是你练功的房间,你太素阴功,初得门径,仍须继续不断的修习。咱们只有三个月师徒之缘,你必需在这三个月之内,把为师的本领学了去,能学多少,就是多少,从现在起,白天习武,晚上练功,不可丝毫懈怠。」

  楚玉祥唯唯应「是」绿袍老人道:「为师这一门武学,只有三刀,十三剑,使掌须有极强的内力,使剑更非内功精纯不可,否则掌剑妙处就运使不出来,你目前内功总算已小有成就,尽这三个月的时间,看看你是否学得会了?」

  楚玉祥心想:「三刀,十三剑,三个月时间还怕练不会么?」

  绿袍老人接着又道:「好了,为师先传第一招掌法,你记住了?」

  说完,左手缓缓抬起,划了两个圈,又缓缓朝前推出,他在示范招式之际,一面给楚玉祥解说,如何运气,如何发掌,把这一掌说得好像极为难练。

  楚玉祥心中暗道:「看这一招的手式,如此简单,师父怎么会把它说得如此难练呢?」

  一面只是静心聆听,牢记师父的每一句话。听到后来,才渐渐觉得这一记简单招式,招式虽然简单;但在划圈和立掌推出之际,必须运起神功,把真气贯注手臂,随着掌势的划动,真气流注,也随着变易,等到立掌推出,真力便须完全注到掌缘,要使手掌像刀一般锋利。

  原来师父说的「三刀」原来竟是三记掌法。

             第02章两个师傅

  楚玉祥跟义母阮夫人练过鹰爪门的武功,鹰爪门使的都是手法,因此对掌法的运用,还能领悟,于是等到绿袍老人讲解完毕,他就依照使招,但听来明白,等到你练习之时,就不是这么一会事了,不是运气凝功,无法配合手势,就是划的圈不对,推出的手掌不合。

  绿袍老人看他使的不对,就立加校正,那知练来练去,始终不得要领。

  绿袍老人微微一笑道:「你以为这一招很简单么?凡是越简单的东西,一定会越难练,为师且助你一臂,你就能领悟得快些了。」

  说完,举手按在楚玉祥「灵台穴」上,一股滚滚真气直透左臂,一面要楚玉祥依照式样划圈推掌。

  楚玉祥依式使招,果觉一股真气随着自己手势运行。等到立掌推出之时,耳中听到「嘶」的一声,真气居然从掌缘发出,透掌而出!

  绿袍老人呵呵一笑道:「你现在应该体会得到了。」

  楚玉祥这回确实体会到了,他只觉师父传来的真气,循臂而上,是随着手势逐步上升,等到立掌推出,真气也正好到达掌缘,透掌而出。

  这正是自己知道如何做,而无法做到的,但经师父真气这一引导,便完全体会出来了,这就说道:「经师父这一指引,弟子已可领悟了。」

  绿袍老人点头道:「能领悟就好,你好好练吧!」

  说完转身朝左壁一个石窟走去。

  楚玉祥不敢怠慢,只是依照师父的口诀,和方才引导真气贯注手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掌的路线,一遍又一遍的苦练,也不知练了多少时间,渐渐的总算基本合式了。

  一看日头,竟然业已偏酉,腹中觉得饥饿,不觉停了下来。

  只听左首石窟中传出师父的声音笑道:「徒儿,你怎么停下来了?是不是肚子饿了?」

  楚王祥应了声「是」绿袍老人已从左首石窟中走出,含笑道:「这座岛屿,孤悬海外,人迹罕至,吃的东西,可说遍地皆是,你随为师来。」

  他走至洞口,俯身取起一把生了铁锈的铁锹,朝外行去,一面说道:「外面这片松林,就有吃不完的获苓,松子,左首石壁下还有黄精,如果你想换换口味,只须走远些,西首一片平地。还有不少野生的果树,桃李成蹊,地上有野粟、蕃薯。就是住上十年二十年,也够你吃的了?」

  楚玉祥听得暗暗叫苦,心想:「看来这三个月,只能吃黄精、茯苓裹腹了。」

  绿袍老人领着他来至林中,在一棵高大的松树底下,掘了几锹,便掘到了一大堆茯苓,然后又领着他在石壁下掘了一堆黄精,又采了许多松子,才回转石窟。

  绿袍老人要楚玉祥把掘来的茯苓、黄精,在石窟里首岩壁下一个小水潭中,洗去泥土,就拿起一个吃起来。

  楚玉祥从未吃过,觉得新鲜,也拿起一个黄精,咬了一口,只觉入口微甘,细嚼之后,还有一股清香气味,也就吃了个饱。

  不多一会,天色已经渐暗下来。

  绿袍老人令他把吃剩的黄精、茯苓、松子收起,就到右首石室中练功。

  右首这个石室甚是狭窄,大概只容得一个人坐卧,除了中间放着一个圆形的石蒲团,就别无他物。

  楚玉祥忽然发觉自己不点灯也可以看得见事物,心里不由一怔,继而大喜过望,心知船上这七天工夫,内功精进甚多,师父说自己「太素阴功」初得门径,自己不过初得门径,就已目能夜视了。

  当下不敢怠慢,就在石蒲团上盘膝坐好,缓缓调息,运起功来。

  那知时间稍久,人坐在石蒲团上,渐渐感到寒冷,这股寒意竟是从石蒲团上传来的。

  他觉得奇怪,照说在石上坐久了,就不该冷了,仔细用心检查,才发现石蒲团中似有一缕阴寒之气,由「尾庐穴」传入,散布全身。

  这缕寒意似有若无,初时因自己正在运功行气,自己练的又是「太素阴功」寒意不知不觉渗入自己真气之中,还并不觉得,时间一久,渗入的寒意渐渐积多了,才感到身上有了寒意。

  心中不禁惊疑起来,自己是不是应该停下?还是继续运功,不去理它?但继而一想:「师父要自己在这间石室中练功。莫非另有深算?那么身上虽觉寒冷,就应该继续支持下去。『一念及此,就忍着寒冷,一心一意的调息行功,再也不去管它。

  阴寒之气,不绝如缕,不断的从「尾庐穴」渗入,进间越长,体内积聚的寒意越多,因为他一直在运行真气,混合在一起,运转全身,直冷得他身子不住的发抖,连牙齿都在一直打战。

  楚玉祥咬紧牙关,运功不歇,等到天色渐渐黎明,他已经冻得嘴唇发紫,但一个晚上,总算给他坚忍着支撑过去了。

  他缓缓跨下石蒲团,揉揉冻得发麻的四肢,走出石室,又去练那一记掌法,经过一夜运功,这招掌法,行气发掌,居然有如水到渠成,立掌推出之时,隐隐有一股真气,从掌缘透出,使得似是比昨晚熟练多了,心中方自一喜!

小说相关章节:东方第一剑(加料版)(01-1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