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东方启示录】-2 将士军前半死生(此章纯军文无色)

[db:作者] 2025-06-27 05:51 5hhhhh 7040 ℃

                             第二章 将士军前半死生      

       作者:bx198611(龙桑)               

       11年/8月/4日发表于SexInSex      本站首发 ***********************************                    

  战局发展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七十岁高龄的宋庆而言,是跟不上变化的。但虎山阵地上的清军将士都意识到,自己成为依克唐的弃子了,可惜,这是有死无生的弃子。

  欲夺鸭绿江必取九连城,欲夺九连城必取虎山,欲取虎山必取子高地。九连城是清军两翼的连接处,中央核心阵地,部署着清军的指挥机构和大批弹药物资,其炮兵阵地直接威胁鸭绿江全线是整个防线的核心。而虎山位于九连城东北,是叆河和鸭绿江的交汇处,西濒叆河与九连城相望,南隔鸭绿江与统军亭相对,山高虽然不过200米,但山势极为险峻难攀,成为整个鸭绿江前沿的制高点,由此可以以火力直接威胁九连城守军。宋庆很早就意识到这里的重要,特意从中央抽调聂军4个营的防御,配属毅军一个营精兵,并重修了早已坍塌的明长城遗迹进行加固利用,将之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使用。此时,清军名将聂士成恰好在此处视察,精兵猛将云集于此,顿时成为整个战场的焦点。子高地就位于虎山的东侧,比虎山最高处略低20米,但作为虎山的侧翼屏障,足以有力支援虎山主阵地,并威胁侵占虎山的敌炮兵。且地势略平缓于虎山阵地,有鸟道可以直通山顶,也是日军不得不争夺的目标。

  山下来不及逃窜的清军成为日军前锋联队消灭的目标,但也发挥了仅有的价值,至少日军在零星的射击过程中,只能以散兵攻击队形前进,无法马上直扑虎山。而尚来不及撤退的边军残兵,利用碉堡和外围炮台还在进行抵抗。趁着最后的战斗间隙,虎山上的清军紧张的备战着。

  伊莉斯,召集所有军官做部属,五分钟内要到齐,调前锋两个哨作为一线部队进入前沿阵地,所有警戒观察哨位要位。拉菲特简单的整理了军服,边下命令,边向指挥所奔去。

  妈呀,走出去不到十米,拉菲特的右脚就像踢到了铁板一样弹了回来。眼前一道无形的空气之墙挡住了去路。连忙大喊道,把你的结界撤掉,伊莉斯。

  是,是,主人,正在奋力收拾餐具的伊莉斯这才回过神来。

  等等,正要离开的拉菲特想起了什么。我们的备弹是多少。

  每个士兵200发弹药,两挺加特林机炮各一万发,十挺马克沁各两万发。伊莉斯利索的回答。

  马上,伊莉斯,我把所有预备队和三线部队交给你,两个小时之内,在日军包围形成前,你带上200人,从聂士成还有宋庆那里,调220箱弹药回来,两挺加特林,四挺0。45马克沁总备弹要增加10万,剩下六挺7。9mm马克沁每挺备弹要增加两万。这是重中之重,我们能不能支撑到明天,就看它们了。聂士成那里可能没什么储备,是偷是抢,无论如何你要从宋庆那里搞到弹药。

  是,长官。伊莉斯行了个军礼,挺胸抬头,那半露的酥胸顿时波涛汹涌。

  拉菲特正要离开,伊莉斯突然向飞鸟一样冲到面前,撅起小嘴看着自己的主人,不要忘记哦。

  好的,好的。拉菲特耸耸肩,猛的抱住眼前的美人一个深吻。周围炮声隆隆,两个人忘情的长吻,舌头在口腔里交汇。过了两分钟才勉强分开。

  要是舍尔提督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会把我绑在战舰的主炮上轰成渣吧。拉菲特笑着说。

  反正伊莉斯就是喜欢主人嘛,而且只喜欢主人哦。羞红了脸的伊莉斯回答道。

  快换个衣服,还有到九连城记得叫上小丽,你的中文德国人听不懂,中国人更听不懂。拉菲特嘱咐着。

  小丽很伤心哦,她说主人为了几挺破机枪,居然把她像婊子一样出卖。伊莉斯歪着头说道。

  不就是露个手臂吗?中国女人还真是。拉菲特叹息着,她会帮你的,代我表示歉意,不会有下次了。

  拉菲特接手这支部队不过一年多一点,依照清军的编制采用的是,营为基本战术单位,以哨伍为最低建制。从兵力构成来看,外籍军官大约40人,主要是一些技术兵种,少量指挥官,真正经历过实战的并不多,步兵则多从京津招募的清军老兵,最具战斗力的则是从驻港英军中退役的中国士兵(即著名的中国营)约有一哨。拉菲特上任后倒不关心军纪之类的问题,这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几个简单问题上。第一,让清军学会瞄准,虽然不可思议,但是清军或者说中国军队居然没有瞄准的意识,其步兵射术竟颇接近排队枪毙时代,完全是线性战术依靠指挥官的口令进行密集射击。第二,改变中国军队深入脑子里的阵型思想,不知道为什么中国非常喜欢各种莫名其妙的大阵,这些大阵一般是以密集方阵为基础,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术思想,在连发步枪和野战炮的时代,简直是送死的队形。第三,就是土工作业,为此不惜从山西小煤窑里招募了不少矿工加入,花了一年时间,拉菲特算是明白,指望这支部队去进攻,没个三年五载不成气候,此外从清军的战术思想来说,主张所谓扎硬寨,打死仗,更倾向于防守反击的打法,既然守的时候更多,起码也要把乌龟壳修得好一点。最后一件事,绝不让他们带着红缨帽,穿着难看的勇字军服,而改成深灰色猎装布帽。

  渡过鸭绿江的日军,将第三师团作为攻击兵力。以第五旅团为主力,第18联队为第二梯队,向虎山阵地发动猛攻。刚刚建立奇功的第六联队则全军扑上,直奔子高地而来。战力较差的第四师团作为阻击兵力,对九连城援军进行阻击并以大部分兵力攻击左大营依克唐部,进行牵制攻击,阻绝虎山清军一切增援的可能。

  负责进攻虎山阵地的第五旅团大约3000人,配属第18联队,总兵力近五千人,而驻守虎山的清军主力,聂部四个营,毅军一个营,配属炮兵合计大约3000人。日军虽然占据了兵力优势,但由于虎山地势过于险峻,无法展开兵力,一次最多投入兵力不过三个中队。第五旅团刚刚肃清山下清军残兵就在聂部猛烈的压制火力下,就开始艰难的登山之路。仰面而战的日军不得不抬着头,将自己整个上半身露出来,冒着清军的弹雨前仆后继的前进,进展异常缓慢。半个小时内突进不过20米,第十二中队长步兵大尉松崎直臣激战中被乱枪击毙。

  进攻子高地的第6联队则遭遇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子高地地势险峻不在虎山之下,但有马道可以直通山顶。日军前锋部队以中队为单位,在半小时内,虽然遭遇了无法找到炮位的野战炮的压制射击,时不时军官遭到清军冷枪的射杀。但向上突进了40米,进展堪称顺利。

  从望远镜里看着黑压压的日军,拉菲特冷笑着。假日时光就到处为止了。子高地行进到近半山处,地势变得极为狭窄,周围山石布满青苔,无法立足。极少数植被完全被清军清干,大块岩石耸立如林,缝隙不能通过一人,前进日军只能在窄窄的道路上密集冲锋,后排日军恐怕误伤,甚至放弃射击,提前上了刺刀。

  从子高地隐约可以看见虎山日军的惨状,带领所属中队作为前锋的山田大尉庆幸自己进攻的是相对容易的子高地,但一个疑问也不断升起,这里的清军那里去了?半小时里,除了找不到位置的冷枪冷炮,不见半个清兵。依照以往的经验可以判断大约是主将逃跑了,只剩下少量有勇气的清兵在阻击。但是从虎山的惨景来看,事情似乎没有那么顺利。

  怎么停止了,前进啊。山田猛一抬头,冲在最前面的几十名步兵居然停了下来。山田还想叱责,突然,如同暴风扫过一样,冲锋在最前面的日军顿时倒下一大片,直接被身前倒下的士兵压倒的山田以惊恐的眼神,终于看清了眼前的一切,那一刻,地狱之门,缓缓打开。

                第二节

  在19世纪末,虽然伴随着仓储式步枪和机动性更高的野战炮的普及,火力大大加强,但是陆军的步兵条例并不比拿破仑时代有太大的进步,最不得已的变化,可能就是几乎所有的先进国家都放弃了线性战术,在野战中强调散兵作战。然而就是到了1914年,法军的步兵条例上仍然在说,在炮兵掩护下,穿着鲜红制服的法军踏着整齐步伐,足以冲垮任何敌人的阵地,其结果就是在一天内留下六英尺高的尸墙。不过,步兵战术战术的变化,并非无法看到,只是这些变化往往不在欧洲军事观察家的眼睛里,比如在美国内战中开始使用的铁丝网和堑壕表明步兵筑城学的发展取得的新进步。在非洲殖民战争中,崭露头角的马克沁机枪,尤其是机枪这一划时代的武器,当时几乎被所有大国的军队拒绝,比如清国的丞相李鸿章目睹其巨大威力后为之咋舌,然而还是马上拒绝了,因为它消耗的弹药,让李鸿章的舌头吐得更长了。其最大市场主要是各殖民地,人数极少的殖民者,凭借这一武器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数目惊人的当地人。

  山田终于看清了眼前的一切,最最深的噩梦里也没用见过的一切。虽然山势开始平缓,前方大约不到四百米就可以看到最高点,但是数十道深深的战壕成Z字型一路延伸而上,几乎看不到清军的样子,在最前方的两道战壕里,四个半地下的碉堡隐约可见,在两翼射界重叠,成交叉火力。无论是战壕还是碉堡,周围分布着不少折断的树枝,刚刚没能注意应该是盖着伪装的缘故。在战壕的前沿,整条道路被直接切断,形成一个直上直下高近五米的坡面。在坡面前方五十米的道路上布满了无数的铁丝网,更近的一百五十米毫无任何遮蔽物,空荡荡的一片,唯一可见的就是散布在地上大量的铁蒺藜。整座子高地就好像一只揭开了伪装了凶兽,展开血盆大口,正等待着新鲜的猎物。

  冲锋,作为一个忠勇的军人,这是山田脑子里唯一的念头。虽然对眼前的一切有着莫名的恐惧,但是战斗的本能还是驱使他猛然跃起,向前冲锋。呐喊还没出口,山田终于看到了部下殒命的原因。四个碉堡几乎同时喷射出火舌,冲锋在最前沿的一排日军,竟被打的齐腰而断,割稻一样倒下的日军尸骸狼藉。少数幸存的日军居然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呆呆的站在原地。一轮血雨,山田的中队损失已经过半,中队长山田阵亡。尚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后续部队端着刺刀还在继续前进,不到十分钟内,第六联队先锋的两个中队,发动了三轮冲锋,无一人可以前进超过30米,代价是两个中队长阵亡,两中队几乎全灭。得到急报的第六联队长冢本胜嘉亲自赶往前线查看,而看着这一切的拉菲特,只有冷笑。

  不知是清军的幸运还是日军的不幸,负责这支部队的安德烈·德·拉菲特侯爵。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这位本该在法军中大有作为的人物在漫长的时光里却选择穿梭在各个战场之间,从炮火连天的葛斯底堡一直到辽阔德属东非,亲历了近代化武器飞速进步的他对未来陆军的道路有着世所未见的新见解。眼前的这一切,正是他战术见解的直接反应。虽然,荣禄下令优先装备这支部队,但是为了搞到这十挺机枪,确实不容易。清国的库存仅有不到十挺供研究用,得知某个淮军将领私下购买了四挺0.45马克沁,拉菲特竟不惜指使自己的手下用仙人跳的办法,强行骗到手。私自挪用了军饷,差点没搞的兵变,用半赊账的方式,好不容易才从德国搞来六挺试制的7.9mm机枪。不过这一切,马上就要在这里得到最真实的检验了。

  在铁盾的掩护下一点点来到前沿,看到眼前一切的冢本联队长就和最初的山田大尉一样,只剩下无比的震惊。为了向联队长证明对方火力的威力,杀红了眼了日军残兵,居然发动了第四轮冲锋,结果又是半个中队上了西天,一无所获。从此,前锋两个中队的番号,可以注销了。就在冢本沉吟着左右为难的时候,催命符紧跟而来,尚不知道此处状况的第五旅团大迫尚敏少将,发现冲击子高地的部队居然停下了勃然大怒,派传令兵申斥冢本联队,严令不能按时攻下高地,提头来见。

  军令如山,冢本迫于无奈,集中配属给联队的四门山炮对敌前沿实行压制射击,命令一个中队从正面发动坚决冲锋,两个小队利用敌人火力被吸引的间隙想方设法从乱石堆中绕过去。伴随着日军炮兵的一顿乱射,硝烟尚未散尽,日军一个中队高喊着万岁,就端上刺刀发动了猛冲。可惜日军的炮击作用不大,短暂停滞了的机枪再一次爆发,日军依然是割草一样倒下,踏着同伴尸骸冲锋的日军却源源不绝,已经做突破准备的冢本,在第一梯队行将消耗的情况下,马上投入第二梯队,试图靠人弹战术强行进入白刃战。日军的正面突破有了回报,终于有日军前进超过了五十米,在一百五十米处,突然数十支清军步枪猛烈开火,连发步枪形成的齐射火力威力竟不亚于机枪,冲锋在前的日军顿时受阻。而此时,侧翼迂回的两个小队也传来悲惨的嚎叫。在乱石间看不见的缝隙里布满了无数的倒钩刺和锐利的碎铁片,勉强可以落脚的地方不是放上兽夹就是埋有地雷。强行准备翻过乱石马上就成为高处清军二线阵地的活靶,不到八分钟便告全军覆没。冢本的冲锋代价高昂,当日军终于承认失败,退下去的时候,又是两个中队已经不复存在了。至此,自渡江以来累计伤亡达到五个中队,尤其在小小的子高地上,四十分钟内全灭四个半中队,第六联队已经损失了近一半的步兵力量,无力再战。而进攻虎山的第五旅团前锋联队此时不但得不到来自东侧的火力支援,子高地上隐藏的野战炮甚至以榴散弹从侧翼大量杀伤进攻中的日军,固守的聂士成依托地形奋勇抵抗,虎山阵地全无进展,伤亡惨重。

  终于得知第六联队的惨状,第五旅团长大迫少将连听了三遍才确认第六联队的伤亡。难以置信的大迫少将直到用望远镜直接看到那铺了厚厚一层的日军尸骸才承认现实。一方面马上飞报坐镇统军亭的山县总大将,一方面下令把配属的第十八联队整合到第六联队中去,务必再攻子高地。

                第三节

  第十八联队长佐藤正大佐在询问了第六联队幸存者之后,马上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亲自到前沿看一看这段死亡之路。这段死亡之路,此时已经完全被日军的尸骸铺满,鲜血和残肢交叠在一起,道路更加湿滑,接近三十度的山道一不留神就会滑倒。思考片刻,佐藤大佐竟然要求精神快陷入崩溃的冢本大佐再发动一轮冲锋,意图在进攻中进一步观察的清军的战斗方式。佐藤的理由是反正第六联队已经失去了进攻的能力,与其退回休整不如为作为生力军的第十八联队,积累宝贵的经验,而鬼迷心窍的冢本居然接受了。于是又是一个中队的日军被命令加入这场伟大的实验中去,一开始,冢本还想留点种子,只是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往上冲,但是在短点射下,日军小队消耗的太快,佐藤表示无法满意,丧心病狂的冢本于是下令整个中队成波浪式向上冲锋,并配合侧翼迂回,将上次的失败完全表演给佐藤看一次。终于在打掉了两个半中队之后,佐藤表示了满意,已经失去了理智的冢本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在完成了步兵实验之后,佐藤得出了初步的分析,清军之强大,在于前沿的暗堡里存在的自动化火力,初步可以判断为加特林机炮,日军也有装备,但是过于笨重不适合进攻作战,没想到在固定化的防线里威力如此巨大。此外,清军的重火力存在一个弹药填充时间,但是后面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似乎更长,火力好像也猛于加特林,也许是某种改进型,比如十一管加特林。在重火力点补充弹药的间隙,清军一般以连发步枪的迅猛火力进行步兵压制,不求强力杀伤,只是追求阻挡日军前进,而使用村田22式步枪的日军即使在步枪层面上也占劣势。最严重的是,前进道路可以说已经完全封死,侧翼迂回难度太高,正面的道路由于大量鲜血和残骸,湿滑无比加上坡度,日军只能以爬行般的速度前进,近乎静止靶,无疑这也大大提高了伤亡。另外,由于清军挖掘的高斜面,向下射界异常开阔,日军即使采用低姿态冲锋也完全暴露在火力下,无助于减少暴露,反而冲的更慢,毫无意义。只有冲到那个斜面下的死角才能躲开清军火力,但是在这样的火力下如何冲过去,问题更大。总之,必须消灭那四个暗堡。

  为了消灭清军的暗堡,佐藤首先调集了两门山炮打算进行近距离抵近射击。然而刚刚上山不久,炮兵就连续遭到射杀,进入阵地位置时,除了拉炮的士兵,炮兵已全部阵亡。正要撤离的火炮,突然被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清军野炮击中,两门山炮当场报废。没想到清军内还有如此厉害的狙击手。这个方案不得不放弃。迫不得已,佐藤下令,炮兵在修建的简易工事里,从山脚向上射击。这个距离和角度,射到如此小目标的概率差不多和打月亮相当,但是日军的炮兵还是坚决执行。大约消耗了40发炮弹,奇迹发生了,一发高爆弹准确的击中了其中一个暗堡。日军官兵无不昂首期待,硝烟散尽,望远镜的里的场景差点没把佐藤气死。暗堡仅仅掉了一些渣土,从轰出来的结构看,这个暗堡异常坚固。日军工兵分析,应该是用水泥和山石做骨架,铺上多层三合土,再用沙石做缓冲,中间在铺上木头,在覆盖上沙石和树木。除非被大口径炮直接击中,否则靠普通炮击无济于事。然而,日军唯一的重炮队在山县总大将手里,由于炮膛磨损太快,弹药不足,大将已经下令只能用来支援对九连城的直接进攻。至此炮兵作战也失败了。

  就像困兽一样来回踱步的佐藤思虑再三,终于下了一个决心。匆匆写下两个文书,命令通讯兵马上转给第五旅团和第一军总部,然后和冢本大佐耳语了良久。

  不久,日军的态势就发生了变化,原本强攻的虎山和子高地的日军放缓了进攻步伐。转而将兵力投入第四师团方向。得知虎山危机,马玉崑被阻击的宋庆亲自率领十二营精兵意图突破日军阻击线,却被得到支援的第四师团阻挡住始终无法突破。同时,第二师团主力过江并配合第三师团一部向依克唐大营发动强攻,但依克唐全军近三万人龟缩成一团,依托堡垒防御,猛攻半日,虽然夺取外围阵地,却也无力歼灭。唯有在日落时分,围困子高地的一个半联队借着夕阳斜射影响清军视力的机会又发动了一轮猛攻,可惜还是铩羽而归,徒然又消耗了两个中队的兵力。

  伴着日落西山,鸭绿江畔的第一战以这样奇怪的僵持告一段落。日军几乎将清军阵地切成两半,看上去胜势已成,但是却无法吞下中央的九连城实现完全分割,清军两大集团,一攻一守,随时可能汇合,战情仍有希望。

  子高地上,看着落日余晖下,日军的遍野尸骸,捷字营以近乎无损的状态消灭了近三倍于自己总兵力的日军,不可谓战果不辉煌。新战术在实战中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威力。但是弹药的消耗是个大问题,伊莉斯怎么还不回来,而且她带走了全部的三线部队和预备队,现在自己完全靠前两道阵地支撑,没有机动兵力,实力大打折扣。也不知道日军的280mm重炮会不会直接打击这里。在忧愁和喜悦中,拉菲特看着最后的余晖终于消失在天际,夜幕降临了。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