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第9章:木灵节,桃源:契约,4

小说:桃源:契约桃源:契约 2025-09-12 10:08 5hhhhh 3270 ℃

9-4 奇风异俗

坛下倏然无声,只余风掠花梢的细响。乡民依家成簇,或父子,或兄弟,或叔侄,俱以花影为叶,疏疏落落散在桃林间。

父亲揽着稚子,儿子扶着老父,兄长替弟弟理好鬓边桃花,又或者叔侄并肩,如是同一棵树上分出的两枝。人群疏密有致,却又星罗棋布,仿佛谁把袖中花籽随手撒向大地,便开出这一片无声的锦簇。

桓明少主不能随宗主登坛,便悄悄移步赵氏兄弟身侧,与他们并肩而立。他冲两人眨了眨眼,低声道:“站近些,待会儿风来,第一瓣花落在谁发上,谁便接下整年的鸿运——可别让旁人抢了先。”

宗主在坛顶站定,广袖微敛,双手捧起那枝以金丝缠柄的净香。

香头赤红,一点星火,像将破晓还未来得及褪尽的星子。他俯身,白铜香炉上映出他的眉目,澄澈得仿佛能照见人心深处最细的一丝尘埃。

首拜——屈膝,额触青玉,袖展似月,青烟一缕直上与落花相触,散作轻雾。

次拜——插香入炉,指尖捺蜡,嗒然绽缝,温甜檀木味如春夜暖风。

三拜——合掌当胸,金线映火,烟升至三尺,忽折向神树,绕干盘桓,似有无形之手牵引。

坛下众人屏息。只听得“簌簌”几声轻响,神树最高的枝头坠下一瓣桃花,不偏不倚落在宗主发上。他抬眸,含笑,如对神树低语:“承恩。”

宗主起身,声音不高,却在桃林间稳稳荡开——

“诸位桃源乡党,今日春分,昼夜各半,乃上半年最圣洁之时。请以最澄澈之心、最坦荡之身,迎狐仙驾临,祈神树赐我桃源人丁兴旺、风调雨顺。”

语罢,他先向神树深躬一礼。树影微晃,似在颔首。坛下众人随之俯首,赵氏兄弟亦被这肃穆牵挽,一同弯下腰去。

桓逸再拜,启声道:“去岁至今,雨水应时,五谷丰登,皆赖神树庇护、狐仙垂怜。”他抬手,衣袖滑落到肘,露出腕骨,第三拜落得更低。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像风穿过桃林,沙沙作响。

礼毕,宗主朗声第三事:“近来,桃源又添新枝——渔村赵氏兄弟,神树择其有缘,自此扎根。以春桃为礼,吾等迎之。”

赵莼儿、赵鲈儿愣在原地,直到桓明在后轻轻推了一把,才匆匆登坛。阳光落在他们裸背上,肌肤像覆了一层薄釉;臀线被风描得清晰,却无一人侧目,仿佛那不过是春叶初展,天然得体。二人合掌向树,深深一揖,花瓣点点坠肩,宛若春神信手添上的花钿。

礼毕,兄弟归位。桓逸含笑,又宣:“第三仪,请新生之子行初礼。”

话音甫落,桃林深处忽起一阵轻风。一队白衣女子自花影里行来,竹笠覆额,轻纱垂面,衣裾拂过青草,沙沙作响。她们怀中各抱襁褓,锦缎颜色不一,却俱绣一枝小小桃花,花蕊以金线挑成,日光一照,便闪出碎碎金屑。

行至坛前,她们缓缓俯身,衣角贴地,仿佛将一方轻云轻轻铺展。

赵氏兄弟凝眸望去:襁褓内包裹的,是桃源今春降生的婴孩。面颊粉融,指芽微蜷,鼻息轻匀,正自酣眠。抱婴的白衣女子,发鬟尚作闺女样式,眉间也未点妇人花钿——却无人掩面避人,轻纱后的眸子澄澈如初水,仿佛怀中所拥,便是整座春山。

桓逸低声续道:“此皆神树所赐。或耕山、或钓溪、或执炉铸剑、或升灶炊玉,乃至狐仙化形,皆可为其父。不问根由,皆归桃源血脉。他日挑花、护树,皆赖其手;再逢春秋,亦当俯此坛前,执礼如初。”

风来了,像是从树心深处呼出的一口长息。

赤绸先动,白衣随之,层层衣角掀成起伏的浪;漫天花瓣被风卷起,又纷纷洒落——有的停在女子竹笠的檐边,有的钻进孩童的襁褓,有的贴在少年尚带汗意的肩头。

在那一瞬间,裸露与遮蔽、初来与旧生、血脉与陌路,都被同一阵花香轻轻缝合成一幅完整的锦。

天地悄然,只余一句无声的契约在风里回荡——

「自此根扎桃源,花发神树;

春露为乳,夏风为歌,秋叶作衣,冬雪淬骨。

吾辈以赤心向树,以坦荡向天;

得树之荫者,护其枝;饮树之露者,卫其根。

岁岁花开,年年人盛;风调雨顺,如影随形。

此誓无声,此契不朽。」

白纱飘去,花香犹在。赵莼儿目送那行白衣女子,低声叹道:“这般年纪,便已怀抱婴孩,桃源果然别有天地。”

桓明左右一顾,见无人留意,便侧身靠近,低声道:“实则,她们并非血亲之母,只是‘守岁人’,专司将孩儿抱至八岁。”

“非生母?”赵鲈儿愕然,“那亲父母何在?”

“亲父母?”桓明展眉一笑,如述家常:“在桃源,孩儿只认一位母亲——神树。至于父亲,方才宗主不也说了?或为田舍郎,或为炉边匠,又或乃狐仙化形。此间人人皆可为父,而父亦不必独一人。”

赵莼儿倒吸一口气,声音拔高了又赶紧按下:“竟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不是不知,”桓明摇头,神情坦然,“桃源不论骨血,只重抚育。婴孩坠地,即为众手共托,若执念生身,反落尘俗。”

赵鲈儿仍皱眉:“可在外界,总要知道自己根在何处。”

桓明抬眼望花,语气悠然:“外界有外界的纲常,桃源有桃源的天理。与其寻根,不如寻伴——”

他顿了顿,续道:“男童八岁离乳母,便由年长男子择其一,缔为‘鸾契’。自此,彼为养父,亦为良人,技德并授,枕衾与共,直至白发。”

赵莼儿愕然:“终身伴侣?”

“然。”桓明颔首,语气如话家常,“鸾契亦父亦兄,亦情人。大和先生与小春,宗主与我,便是成例。”

赵莼儿忆及此前所见种种亲密之状,低声问:“即是说,父子亦可行云雨?”

桓明神色如常,仿佛早料此问,淡淡道:“君之目光所及,凡我辈少年,皆承神树之种,既可为弟子,亦可作鸾契良人。既曰伴侣,风月之事自亦在情理之中。”

他轻轻摇头,带着几分无奈:“外乡人听了总觉荒唐,可在我等眼中,男与童、父与子,自发而情动,皆是寻常。设下鸾契,正是以礼束欲,使众交媾不乱;祖宗遗训,俾男子相与定盟,契定而情专,斯为正也。”

这番话让赵鲈儿俏脸飞红,仍忍不住小声追问:“那…鸾契的两人,究竟怎样才算彼此相中?莫非也在这木灵节上,一眼定情?”

桓明抬手一指远处:桃荫下,一位长者正把一把小弓递与十三四岁的少年,少年双手接过,耳根通红。

“桃源无日不可结缘。”桓明含笑道,“除宗主、长老、学士各有职守,余者皆同耕同读。童子离乳母后,便择年长者为师,学书学剑,亦学情。师先以礼示意——或弓、或衣、或书、或笛。童子若收,便同室一年,艺共习,情共试。期满两欢,即择木灵节行鸾契,终身不移。”

赵莼儿环顾四周,低声又问:“为何放眼而望,皆是长少相配?同庚者不可么?”

“鸾契之律,至少一方须长成。”桓明耐心解释,“人生于世,或领路,或追随,长幼之差,情更稳固。桃源自古重此,至于双成男子,虽偶见,却非常态。”

赵莼儿沉吟片刻,恍然:“原来鸾契乃专一之约,兼养育、教诲、爱欲与扶持于一体。”

“一语中的。”桓明含笑,“然木灵之节,尚有例外——”

“如何例外?”赵鲈儿探身追问。

桓明敛了笑意,眸色微敛,低声却郑重:“木灵之夜,万律皆息。狐仙有旨——此宵返璞归真,贵贱无别,长幼无拘,任情交感,以通天地。唯其如此,神灵方肯降福。”

正当赵莼儿想进一步询问细节时,祭坛上响起铜锣之声,预示着重要的仪式环节即将开始。

“耳闻终浅,目见方真。别走神,好戏将启——”桓明神秘地笑道,专注地望向祭坛中央,“今日过后,桃源真正模样,两位自会了然。”

小说相关章节:桃源:契约桃源:契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