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计划扮演阿米娅的我,真成为了罗德岛CEO,沉迷ai炼丹出的不知道叫什么系列,1

小说:沉迷ai炼丹出的不知道叫什么系列沉迷ai炼丹出的不知道叫什么系列 2025-09-09 19:57 5hhhhh 6860 ℃

房间像一口沉入深海的石棺,连月光也吝于光顾,只有电脑屏幕泼出一片冷色的海,淹没了书桌,也淹没了林弦的脸庞。屏幕上闪烁着《明日方舟》的角色Wiki页面,阿米娅的立绘在幽暗中散发着柔和却固执的光芒。她银发间那双坚毅的紫色眼瞳,仿佛穿透了像素的界限,直直地看进了林弦心底最渴求的角落。

那份渴求,名为“成为”——不是模仿,不是扮演,而是彻彻底底的“成为她”。

一股灼热的决心如同被点燃的引线,瞬间蔓延四肢百骸。林弦猛地打开一个全新的文档,屏幕的冷光在他镜片上划过一道锐利的光弧。

​​【代号:明日方舟计划 V1.0】​​

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流畅。计划目标几个字率先砸落在文档顶端,冰冷、精准,不容置疑:“通过全方位、渐进式、多层次干预手段,完成个体林弦向‘阿米娅’角色的永久性转化。转化维度涵盖:生理外观、行为举止、语音语调、习惯模式、思维逻辑、情感模式及最终核心的自我认知重置。”

林弦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心脏在肋骨下撞击着,声音在死寂的房间里异常清晰。每一个敲下的词语都像是一块沉重的砖石,正在构筑一座隔绝过往的堡垒。“彻底覆盖原始记忆模式”…“抹除原生身份认知的痕迹”…这些字眼带着非人的冷酷,却又让他感到一种令人战栗的安全感——属于阿米娅的安全感。

他停顿了一下,调出早已准备好的多个文件夹。一个是关于肌肉运动学解剖图的PDF,面部和臀部的特写被他反复圈画。另一个文件里充斥着艰涩的词汇:《喉部肌肉结构与女性化发音机制》、《音域转换的生理学限制与激素干预》。还有一个则堆满了各类心理学文献的片段摘抄:“深度身份认同障碍的症状模仿”、“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自我暗示核心要点”、“高暗示性人格状态引导技术”、“情境浸入对底层记忆编码的重塑效力”。还有一个,则充满了私人色彩,是他多年观察整理出的详细备注:《‘阿米娅’微表情与体态数据库》、《源石技艺使用时的生理疲劳模拟推测》、《罗德岛办公室常见情境肢体语言解析(林弦版)》。

凌晨三点二十七分,这份名为“计划”的造神蓝图初具雏形。它的核心框架狰狞而有序,如同精确咬合的冰冷齿轮:

​第一阶段:生理再塑(预计时长:2-3个月)​​

o​面部重塑:​​ 每日4:00-5:30严格执行“表情肌重塑工程”。对照阿米娅资料视频及解剖图,利用镜子进行靶向肌肉控制训练。重点攻克:特定弧度、具备感染力的温和微笑(需牵动特定肌肉链);蹙眉时的强度控制(模拟决策压力);困惑时眼神的短暂失焦再凝聚;以及最核心也最艰难的一环——让附着于发箍基座上的硅胶兔耳道具,在特定情绪触发下(如警觉、悲伤、欣喜)无需意识驱动,通过纯粹的面部与头部微肌群协同(颞肌、额肌、枕肌等),产生幅度恰如其分的抖动效果。

o​声音调制:​​ 晨间5:30-6:30进行声线转化训练。

基础阶段:严格依照教程进行喉部肌肉拉伸、高频泛音开发、气息共鸣位置重塑。

进阶阶段(视基础训练达标周期引入):探索合法、安全的暂时性/持续性声带调整方案备案(激素?特定成分草药?微量皮下填充?需深入医学资料)。

o​形体与动态:​​ 午后及傍晚分段强化。

臀部及核心肌群控制:模仿阿米娅常见站姿(重心微落单腿、另一腿微曲或足尖点地),强化核心(特别是腹横肌)对姿态稳定性的控制。通过定点姿势保持(如靠墙站立模拟依靠办公桌姿态),使佩戴的仿生兔尾道具能自然下垂而非僵直竖起。训练臀部肌群(臀大肌、臀中肌)对抗尾部重量、保持行走时自然轻微摆动的能力(初始可借助特制腰带对尾椎施加牵引辅助,目标是摆脱装置)。

步态优化:通过录像回放及小腿阻力带,修正男性化步伐跨度与落地力度,训练阿米娅特有的轻盈但稳健的步态模式(重心快速微幅转移)。

源石技艺施术姿态模拟:每日专项肌肉记忆训练,精确模拟阿米娅核心技能施放时的手臂、手腕、指尖动作轨迹及伴随的核心肌群发力模式。设定特定指令词(如“源石技艺解放”)关联启动该套动态程序。

​第二阶段:认知入侵与行为嵌入(预计时长:3-4个月)​​

o​思维逻辑转化:​​

思维过滤器:设立思维监测机制。一旦监测到不符合“阿米娅思维模式”(基于角色分析手册及泰拉世界观情境模拟数据库)的念头出现(如男性思维中更直接的攻击性冲动、更工具化的社交意图、消极逃避型决策倾向等),立刻启动“阻断-覆盖”程序。工具:左手腕佩戴强力橡皮筋,“崩”弹击触发生理厌恶反射。

泰拉世界观模拟运行:设定情景化冥想时段(如通勤时间),强制大脑代入泰拉大陆身份(罗德岛CEO)去解析当前世界事件(如新闻热点视为“某某地区矿石病冲突升级”;拥堵视为“物流线路异常”),并以阿米娅决策逻辑输出解决方案草稿(需符合“秩序”“效率”“包容”核心原则)。

o​心理暗示与情境浸入:​​

高密度自我暗示:全天候植入核心身份指令。起床洗漱时,镜前凝视自身眼瞳,口中/心中默念固定语式:“我是阿米娅”(初始语), “罗德岛需要我的判断”(强化语), “此刻的行动是为了感染者与和平”(意义绑定语)。每项语式需与对应视觉/触觉锚点绑定(如特定灯光下、触碰办公桌材质、手握特殊形状物品)。频率:晨起、午休、睡前、遭遇人际冲突等关键节点密集启动。

环境同化:起居空间持续“罗德岛化”。房间墙纸改为罗德岛主题;日常用品(水杯、闹钟、文具)替换为定制道具;空气净化器释放定制香氛(模仿办公室资料记载的“冷静氛围香调”)。

日常行为仪式化:日常流程按“罗德岛日常流程模板”严格执行(如晨间5:30定义为“后勤部常规物资调度报告时间”,早餐即为“能量摄取操作”)。

o​情绪控制训练:​​ 建立“阿米娅情绪模型库”。遭遇情绪波动时(尤其在非角色扮演环境中),迅速调取相应“模型库数据”。工具:便携式加密速写本,内置情绪识别索引(如“愤怒-敌方恶意”、“悲伤-生命逝去”、“欣喜-战术胜利”),强制按角色模式套用处理流程并输出标准应对方案(表情、语句、后续行动)。

​第三阶段:身份固化与社会角色整合(预计时长:1-2个月)​​

o​角色交互实战演习:​​

线上(阿米娅模式):以“阿米娅”身份登录所有游戏/社交论坛平台。仅使用阿米娅语料库中的语句(包含特定句式结构/敬语模式)进行交流。建立“罗德岛事务”(如讨论关卡攻略视为“战术审议”)专用发言模型。

线下(“林弦”模式):建立防火墙机制。针对熟人圈(家人、旧友、同学/同事),在交流前强制激活“林弦行为模式缓存”(该缓存需提前于第一阶段整理存档,如:更生硬的表情、下压的视线、更少的语言表达量、男性化姿态)。

线上社交扩展(需谨慎):尝试组建或加入角色扮演社群(线上为主),模拟更复杂社交。

o​持续监控与应激优化:​​ 建立“现实/角色冲突日志”。在扮演暴露/遭遇怀疑/引发负面反应时,详细记录外界反馈细节、自身应对偏差(生理反应、心理动摇点)、冲突发生情境。每周进行深度分析,制定针对性修复训练(针对性增加某个表情训练量、优化防火墙模块触发指令词)。

o​最终认知临界点引导:​​ 制定计划末期目标:安排一次连续72小时高强度角色沉浸实验(在非居住环境中模拟工作、社交、决策全程)。目的是通过超高强度的刺激,在身心双重极度疲惫状态下,诱导“林弦记忆防火墙”出现短暂崩溃,触发不可逆的认知核心迁移(“我是谁?”的临界点),为最终的自我认知重置制造突破性物理/心理环境。

鼠标停在文档末尾,光标在黑暗中孤寂地闪烁。空气粘稠得令人窒息,只听得见电脑散热风扇疲惫的嗡鸣和血液冲上太阳穴的低吼。“成为她”这三个字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念头,它化作了一根根冰冷的丝线,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悬在林弦头顶。这张网的材料,是自虐般的生理训练,是对每一缕稍纵即逝的“林弦”式思维的无情绞杀,是对“阿米娅”思维模板的刻骨铭记。

她能成功吗?这近乎自杀般的身份抹除计划?

清晨四点,城市还沉在最深的睡梦里。林弦强迫自己站在了逼仄的洗手间镜子前。镜子里映出一张普通男生的脸,短发,眼镜,因为缺乏睡眠而显得格外黯淡苍白。这面容,即将成为被雕琢的顽石。他深吸一口气,回忆着阿米娅资料中那张表情集里最柔和也是最具标志性的浅笑——唇角微微提起,拉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下颌线条因为微侧而显得柔和,眼睛必须弯起,让那份暖意真切地流淌出来,但眼底深处,要藏着属于罗德岛领袖的坚韧核心。

阿米娅的面部特征集被打开,放在旁边的手机屏幕上。他伸出微微发颤的手指,用力按压在自己脸颊的肌肉上,像在寻找着图纸上没有标注的隐藏结构。颧大肌、笑肌、提上唇鼻翼肌……这些名词在解剖图上只是一组线条,现在却成了横亘在凡人与目标之间的壁垒。

“起……”喉咙里干涩地挤出一个指令。右脸的颧大肌动了一下,似乎想牵引嘴角,但左脸却纹丝不动,仿佛在嘲笑他的努力。镜中的表情扭曲成了怪异的半哭半笑,丑陋而脆弱。一股混杂着尴尬和羞耻的热流猛地涌上头顶,眼镜片上瞬间蒙上一层薄薄的白雾。他狼狈地摘掉眼镜,用冰凉的自来水泼在脸上,刺骨的寒意让他打了个激灵。生理上的冷水,却浇不灭心底那股倔强的火焰。

“再来。”他咬紧牙关,从齿缝里逼出两个字,重新架好眼镜,死死盯住镜子。这一次,他干脆直接用手指,如同操纵木偶般,强行将自己僵硬的面部肌肉推挤到一个试图接近“微笑”的位置。额肌需要收缩上提来让眼睛显大弯弯,面皮却生疼。这种暴力捏合的姿势维持不到十秒,脸颊就开始酸痛抽搐,汗水沿着额角滑落到脖颈。他死死咬着后槽牙,不让自己发出任何泄气的呜咽。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是折磨。

终于撑到五分钟。他猛地松开手,大口喘息,脸颊肌肉麻木僵硬,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小型手术。他点开笔记本,在第一行写下:“202X年4月6日,晨间计划首次执行。面部重塑目标1:‘基础温和微笑’初步探索。失败。面部协调性0%,表情感染力评价:负值。主干扰因素:颧骨高度差异(左脸肌肉活动度显著低于理论预期),眼部控制力缺失(眼轮匝肌僵硬),持续力极差(肌肉耐力薄弱)。初步对策:增加单脸肌群分离练习。明日增加镜前强制维持时间(目标:10分钟)。”字体潦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一个简单的表情,竟成了铜墙铁壁。

两周后的一个周末下午,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格,带着几分慵懒。林弦小心翼翼地对着布满划痕的穿衣镜,最后一次调整头顶那个沉重的硅胶兔耳头箍基底。银灰色的毛茸茸长耳垂下来,随着他轻微的动作而晃荡,与他深色的短发、宽大的家居T恤形成了强烈的不协奏曲。那对比真实的兔子耳朵更像某种怪诞的装饰品,硬生生地扣在一个尚未彻底蜕变的人形上。

他的卧室被谨慎地伪装成一个孤岛。窗帘拉得严丝合缝,门反锁着。林弦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双手,动作有些滞涩,模拟着阿米娅施放源石技艺时的专注姿态。指尖微微跳动,似乎要引动不存在的能量。喉咙里,一种刻意压扁拔高的声音响了起来:“目标确认……源石技艺解放……开始引导。” 声音带着新学来的女声痕迹,生硬、不连贯,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从喉咙里用力挤出来,缺少了阿米娅那份沉着与疲惫中的力量感。

他尝试着微微偏头,想要让那对硅胶兔耳产生一种“情绪性”的微幅抖动。意识如同生锈的扳手,笨拙地撬动着眼角附近的肌肉群。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命令一层层下达,却像泥牛入海。镜子里,他的左眉因为过度集中精力而拧成了一个疙瘩,太阳穴的经脉一跳一跳,但那两只硬邦邦的耳朵,只是随着他略显紧张的呼吸而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起伏着,僵硬得如同两根没有生命的装饰柱。

挫败感犹如一条冰冷的毒蛇,沿着脊椎向上爬。林弦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胸口起伏不定。就在这时,一道尖锐刺耳、带着满满少年人无知恶意的笑声,毫无征兆地穿透了门板的屏障,像一把冰冷的匕首扎进他的耳朵里。

“噗哈哈哈哈哈——哥?!哎哟我草!哥你在里面搞什么鬼啊?!那耳朵!你脑袋上顶着那玩意儿干啥呢?Cos兔子去幼儿园表演节目吗?” 是他初中二年级的表弟阿哲,不知什么时候溜到了门外,大概是听到那怪腔怪调的声音,踮着脚从门框上方那一小块没被窗帘完全遮住的玻璃偷看到了这尴尬的一幕。

林弦浑身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闪电劈中。脑子里那点好不容易维持的源石技艺引导场景瞬间粉碎得无影无踪。他飞快地摘下头上的兔耳头箍,动作快到几乎撕裂了连接的发网。耻辱和慌乱如同熔岩般烫得他脸颊和耳朵一片血红,一直红到脖颈。他手忙脚乱地把头箍胡乱塞到枕头底下,胡乱抹了几下脸,才猛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门边,拧开反锁。

门外的小鬼还在那嘎嘎地笑得前俯后仰,上气不接下气。

“……小……小点声!”林弦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努力模仿着平日那种带着点不耐烦、有点内向的语调,“瞎吵什么!你妈呢?不去写作业在这捣乱?”

他的眼神下意识地避开了阿哲那张笑得满是嘲讽的脸,盯着门框边缘的漆皮裂开的一点缝隙。心跳仍然像失控的鼓点,撞击着胸膛。他想用“林弦”的壳子把自己藏起来,藏起那个正在努力搭建的“阿米娅”,可就在这一刻,一种截然不同的念头像冰冷的溪水注入滚烫的岩浆。

在意识的底层,在那些剧烈的羞耻和慌乱之下,另一个声音异常清晰地冒了出来:

(频率太低了……刚才尾部道具在受到惊吓瞬间应该伴随臀部肌肉的强直收缩,发生一个至少15%幅度的上扬摆动来模拟应激反应……现在的身体反应只关联了上半身的退缩和面部表情……失败……需要调整臀中肌和臀大肌的爆发力训练……生理链接未完成……)

冰冷的分析,完全抽离了被嘲笑的狼狈。这不是林弦会有的思维,这是一份来自计划表的、源自阿米娅的苛求完美扮演者的复盘报告。

他看着还在笑个不停的阿哲,那笑声尖锐得像锥子。林弦脸上挤出一个勉强算是“林弦”式的无奈又尴尬的表情,但身体深处,那块支撑着腰部核心的肌肉,正在一丝不苟地、无声地重复着收缩,模拟着尾巴在那一刻理应产生的弧度。一次,两次……动作小到近乎无法察觉,却是属于“阿米娅”的战场。

阿哲终于笑够了,擦着眼角:“哎呀妈呀哥,太逗了!你下次整活早点说啊,我录下来发朋友圈保准火!”小鬼笑嘻嘻地转身,哼着不成调的流行歌跑开了。

“砰”的一声,林弦反手关上门,后背重重靠在冰凉的门板上。心脏还在擂鼓,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镜子里映出的脸,惨白中带着未褪尽的潮红,混杂着狼狈和一种强行压下的痛苦。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刚才为了“掩护身份”而慌乱揉搓的脸颊时,看到自己眼角附近那因为过度用力控制面部神经而微微颤动的肌肉群时——

那个冷酷而精确的旁白再次响起:

(眼轮匝肌控制力在应激状态下失控……情绪波动干扰了对关键微表情肌肉群的稳定输出……后续需加强:1. ‘林弦模式’防火墙对‘尴尬’情绪的应急应对模块优化;2. 在非预期暴露状态下维持兔耳道具自然律动的无意识反射神经链接强度训练;3. ……)

计划表的指令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强硬地在他混乱的身心废墟里搭建着地基。每一次嘲讽、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羞耻的泪水,都成了浇筑这座冰冷城堡的水泥。那张贴在书桌前的阿米娅立绘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熠熠生辉。她的目光依旧穿透屏幕,只是这一次,林弦在那注视下,缓缓地、近乎自虐般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

镜子里的自己,眼神不再仅仅是惊恐和羞耻,更深处,像冬日冰封的湖面下,一种不顾一切燃向目标的幽暗火焰正在缓慢无声地、坚定不移地弥漫开来。

周六清晨,空气微凉,带着雨后湿润泥土的气息。市中央公园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巨大的绿化带足以让各色人流相安无事。公园边缘地带,靠近儿童游乐设施的一片略微稀疏的林下空地,此刻却支起了五六个色彩鲜艳的帐篷。帐篷间,偶尔能看到鲜艳的假发和高饱和度的布料闪过——这是一个小型动漫同好圈自发组织的非正式面基聚会。

林弦,或者说,此刻努力成为的阿米娅,就站在一颗枝叶婆娑的梧桐树下。清晨的阳光透过叶片间隙,落下斑驳跳动的金色光点。他穿着那套精心准备、尽量还原游戏设定的罗德岛制服——深色外套裁剪利落,红色领带整齐地压在领口,腰带系紧显出年轻利落的腰线。银灰色的、内嵌了金属线因而能保持优雅翘弧度的仿生兔耳头饰,安静地服帖在他特意留长了些、梳理过的黑发间,柔顺的银色人造毛发垂落肩头。身后那条同样材质、内置了可调节支撑杆的仿真长兔尾,保持着阿米娅经典战斗姿态下自然下垂、尾尖微微上翘的状态。

装备本身无可挑剔,还原度极高。但构成“阿米娅”的要素远不止于此。经过近三个月的严酷训练,镜前的笑容弧度、说话时嘴角上扬的时机、声带的精准控制都已接近炉火纯青。可一旦投入真实的人群,那些演练过的完美“姿态”,都变成了一块块僵硬笨拙的部件。

“你、你好!我是……我是罗德岛的阿米娅。” 对着一个走过来好奇打量他服装的女孩,林弦竭力调动着每一丝“表情肌重塑工程”的成果,露出公式化的微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柔和又不失力量。但那笑容仿佛戴着一张严丝合缝的精密面具,嘴角的弧度精准无比,眼神却在极力压抑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悸和躲闪。那是一种来自训练场地的肌肉记忆,而非源于内在自信的从容表达。

女孩停下脚步,眨着眼看着这个站在晨光里的、带着漂亮兔耳的人:“罗德岛?喔……我知道那个游戏……嗯……”她歪着头想了想,脸上露出一点真实的好奇,“你这个Cos很精致耶!这个耳朵和尾巴在哪里订做的呀?看起来质感超好!”她往前凑了凑,想伸手触碰,又似乎觉得不礼貌,收回了手。

“呃…它……” 林弦的声卡忽然卡顿了一下。“它”什么?是道具?是阿米娅身体的一部分?一个最简单的、关于装备来源的问题,却精准地击中了目前认知转化进程中的一个致命盲区。他脸上的微笑面具瞬间绷紧,维持着那标准的弧度,眼神却控制不住地飘忽了一下。他甚至下意识地微微侧了侧身,仿佛想用身体遮挡住身后那条随着他动作自然摆动的尾巴,尽管那摆动的幅度是他模拟了无数次阿米娅行走姿态、在录像机镜头前锤炼到近乎完美的结果。

“网…网上……”他含糊地吐出两个音节,声音里强装的沉稳和少女感有些走样,泄露出一丝属于林弦的、习惯性的含混。女孩眼中的好奇并没有转化成更深的理解或共鸣,反而蒙上了一层小小的困惑。“哦……这样啊。”她点点头,露出了一个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的笑容,眼神在他过分标准、显得有些拘谨的姿态上停留了一瞬,“那……很酷哦!”女孩笑了笑,没再追问,只是多看了他几眼,然后带着点礼貌的兴趣慢慢走开了。

林弦站在原地,维持着微笑目送对方离开的姿势。晨风穿过树林,拂动着树梢,也吹动了他头顶那对经过强化训练、能捕捉细微气流产生颤动效果的兔耳。银灰色的长耳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自然地随风轻摆,如同某种活物。

(刚刚互动时长1分52秒。目标对象身份:同好圈非资深路人。对方信息获取诉求:服装道具来源(表层)。反应等级:轻度好奇,浅层欣赏(对象为道具而非扮演者核心状态),兴趣点停留短促(小于阈值5分钟)。)

(自我扮演状态检测:核心问题暴露。1. 角色身份陈述机械,‘罗德岛’后未能自动嵌入必要情境定语(如‘为感染者寻求解决方案的罗德岛’);2. 对‘外部存在体对自身部分(道具)的好奇/接触行为’防御姿态模式错误:应用‘林弦式躲闪’替代预设之‘阿米娅式包容性坦然说明’;3. 情绪波动导致声线稳定性下降3.7%(仪器测定)。)

冰冷的总结文字如同瀑布,在他大脑中高速掠过。那僵硬笑容下真实的刺痛感还在持续蔓延——对方似乎只看到了这身行头,而那个被皮囊包裹、竭力想要成为目标角色灵魂核心的自己,却仿佛隐了形,无人得见。

然而林弦没有去舔舐那疼痛。他只是下意识地,利用着呼吸换气之间那短暂的一秒,轻轻调整了自己右脚站立的落点重心。臀部下方那块被他重点标注过的肌肉群,在他的意志驱动下,极其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身后那条依靠结构自身重量自然下垂的长尾,也就在这几乎无法被外人察觉的内部调整驱动下,同步发生了一次更缓慢、幅度极微的下沉动作,宛如疲惫的呼吸。

这动作精准复制了他昨晚视频资料中捕捉到的阿米娅一个细节:当她长时间维持精神戒备状态后结束对话时,身体会有一瞬间极其细微的、被压抑的松弛信号从支撑姿态中流露出来。

一个无人观赏、也无人理解的完美复刻。

林弦的目光越过那个女孩离去的背影,转向远处。在那里,一个穿着全套华丽重甲铠甲的扮演者(大概是某个《怪物猎人》的猎人角色),正大大咧咧地坐在地上,和围成一圈的朋友们大声笑闹着,那笑声张扬、粗犷,充满了纯粹的快乐。厚重的铠甲并没有阻碍他们,反而成了此刻融入群体、共享欢乐的媒介。

林弦的视线仅仅在那喧闹处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他抿了抿嘴唇,将目光重新放回眼前的林荫道上。一个戴着猫咪耳朵发箍的女生和朋友笑着从他身边跑过,带起一阵轻风,空气里似乎还有她们残留的快乐气息。

(继续收集数据流。)大脑里那个精确的旁白再次响起,如同冰冷的底噪。

他强迫自己迈开步子,目标是下一个同样看起来形单影只、可能愿意交流的扮演者。每一步落下,脚跟到脚尖的着力转换都刻意模仿着“轻盈但稳健的步态模式”,同时,体内那条精密复刻“阿米娅动态模型”的程序仍在后台强制运行——右小腿腓肠肌内侧头微绷,驱动足弓抬升;左侧臀中肌保持微妙张力维持平衡;核心深处的腹横肌稳定……所有步骤一丝不苟。

一个穿着便服、大概是来公园溜达顺便看热闹的中年大叔,推着一辆儿童滑板车经过他身边。林弦尽力维持着罗德岛式的得体姿态——背脊挺直,下颌微收,眼神保持礼貌性的平视前方。但大叔的目光只是在他头上的兔耳和身后的尾巴上轻轻一扫,随即嘴角撇了撇,鼻腔里几不可闻地哼出一个模糊的音节,随即就毫无停留地、推着自己的滑板车走开了,如同绕过一颗有点奇怪的灌木。那目光里甚至没有惊讶,只有一种成年人见惯了怪事后的漠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反感。

林弦的脚步依旧平稳。他的表情在标准的公式化微笑下毫无波澜。但是,在他宽松的罗德岛制服外套口袋深处,没人看见的地方,左手手指隔着布料,正死死地按压着左手腕内侧一个极小的硬物。那是一个特制的小型腕带装置,内部设计了一个精准的微型击锤组件。

“崩!”一声极其轻微的、只有他自己肌肉和骨骼才能感受到的震动和刺痛,猛地从腕骨内侧炸开。瞬间的锐痛让他的指尖神经性地抽了一下。这是他为自己安装的反击武器——当来自外界的否定性反馈(尤其是纯粹的、不夹带任何评价的漠视与反感)瞬间击中他的核心扮演信心时,腕带内侧的微型机关会瞬间弹出一根细小的金属针,狠狠刺在腕部的特定神经束节点上!

(防御机制触发:3级漠视行为刺激(未形成有效反馈环的否定性行为)。应对方案‘痛苦阻断’生效。冲击反应降低87%。)

大脑记录着生理数据。林弦脸上那完美无瑕的“阿米娅式”微笑始终未曾改变分毫,如同冻结的暖阳。他继续行走在这片晨光熙熙攘攘的公园空地。他主动开口,向一个拿着魔法杖道具的男生表达欣赏;他用尽量自然且不失身份的语气对某个角色还原度很高的道具表达了赞叹;他甚至在面对两个高中生好奇的镜头时,配合地、按照资料里阿米娅面对镜头时的特定姿态,微微侧身让出了半个位置。

回应他的,有礼貌的道谢,有出于对你道具成本的惊讶赞叹(“哇,你这套衣服肯定很贵吧?”),有对阿米娅这个热门角色的“我知道你!”的泛泛认知……唯独没有“她”存在的感应。

他如同一个精心制作、功能齐全的自动应答仪,穿梭在春日的人流间。每一次试图交流触碰灵魂核心的努力,都像撞上了无形的壁。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徒劳地撞壁。他感到一种深切的疲惫,不仅仅是行走带来的肌肉酸痛。但疲惫之下,更强大的是一种冰冷到几乎残忍的驱动力——每一次交流都产生着数据流,每一次反馈或漠然都是宝贵的样本。它们被那个无声的声音贪婪地吸收、归类,正在被填入一个名为“阿米娅人格适应环境现实补丁”的巨大数据库里。

太阳升高了一些,空气里的暖意更浓了。林间空地的人多了起来。他走到一排供人休息的长椅旁,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动作保持着设定的优雅。膝盖有些发酸,这是强行矫正步态、长期使用非习惯性支撑肌肉群的结果。

长椅的另一端,坐着一个人,正低头专注地看着一本书。那身影莫名有些眼熟。

林弦的目光在对方侧脸轮廓上掠过,心脏毫无征兆地猛缩了一下。

是他同系的同学王博。一个和林弦几乎是两个极端的存在——性格开朗外向得要命,人缘好,是那种能在迎新晚会上即兴表演一段模仿秀把所有人逗得前仰后合的家伙。林弦对他既有一种模糊的仰望,也有一种潜意识里的畏惧——畏惧他那种随时随地能刺穿他人伪装的、过于敏锐的观察力。

林弦迅速垂下了视线,身体下意识地向长椅远离王博的那一端靠了靠。那属于“阿米娅”的挺直背脊,极其微不可察地矮下去一丝,像一个想要降低存在感的气球。他在大脑中急速检索预先存储的安全防火墙代码——“林弦行为模式缓存”应该加载哪一部分?是“图书馆偶遇应对模块”还是“课间走廊偶遇基础反应”?

晚了。

那边翻书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一个带着清晰确认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王博特有的那种直接和一点点戏谑:“……林弦?”

林弦的心脏几乎要撞出胸口。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抬起头,脸上努力挂起一个属于“林弦”本人的、有些局促、有点不好意思、努力想显得自然的笑容——一个经过精心分析和模拟、用来掩盖现在这个新身份的“正常”表情。

小说相关章节:沉迷ai炼丹出的不知道叫什么系列沉迷ai炼丹出的不知道叫什么系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