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世界赛前的冲刺

小说:原创)皮相之下(番外) 2025-09-07 08:09 5hhhhh 1180 ℃

雪顶城联邦理工学院的量子计算实验室里,冷白色的灯光将每个人的脸都映得有些苍白。我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左手无名指内侧的白色印记微微发烫。这是皮戒在提醒我——它赋予的超凡计算能力正在全速运转。

"量子隧穿效应稳定在97.3%了!"张明远突然大喊,黑框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他面前的屏幕上,一组复杂到令人眩晕的方程式正在自动解算。"这不可能...理论上限应该是96.8%..."

大姐苏琉璃快步走到他身后,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整了贝尔态参数。"她转头看向我,"小芸,心理模型加载进度?"

我面前的屏幕上,一个由无数光点组成的人脑模型正在缓慢旋转。皮戒的力量让我能够直观地将心理学理论转化为量子算法。"87%,还需要15分钟。"我揉了揉太阳穴,连续36小时的工作让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二姐夜清歌像阵风一样冲进实验室,黑色长发因为静电而微微炸起。她手里举着三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雪顶国人管这玩意儿叫咖啡?简直是刷锅水!"她撇着嘴把杯子塞给我和大姐,"不过提神效果还行~"

林小雨从一堆纸质资料中抬起头,黑眼圈重得像熊猫:"夜学姐...我的那份..."

"哎呀忘了!"二姐一拍脑门,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速溶咖啡,"最后一包了,将就一下~"

实验室角落,陈岩和王睿正在激烈讨论着什么。陈岩的素描本上画满了奇怪的符号,长发因为反复抓挠而乱得像鸟窝;王睿的白大褂上沾满了咖啡渍,手里拿着半块已经冷掉的披萨。

"生物降解速率与用户情感波动存在0.92的相关性..."王睿咬了一口披萨,含糊不清地说。

陈岩突然抢过披萨扔进垃圾桶:"别吃了!我想到了!"他抓起素描本冲向主控台,"如果把界面元素做成动态降解效果..."

赵思涵从翻译工作中抬起头,流利地用德语接了个电话:"教授说我们可以再用两小时量子计算机。"她转向大姐,"但之后伊特利团队要预约使用。"

大姐点点头,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舞:"足够了。"她突然停下动作,转向我,"小芸,情感驱动模块需要再优化。"

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皮戒的力量在体内流转,将我的意识投射到量子层面。在那里,心理学理论与数学公式交织成璀璨的星河,每一个决策节点都闪烁着不同的可能性。

"找到了。"我猛地睁开眼,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复杂的轨迹,"如果加入道德许可效应,模型效率能提升7%。"

实验室里瞬间忙碌起来。张明远和林小雨开始疯狂敲代码,陈岩重新设计界面动效,王睿调整生物材料参数,赵思涵则同步更新多语言版本。大姐统筹全局,二姐负责协调和打气——这支由各领域天才组成的团队,在异国的实验室里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

窗外,雪顶城的夜色渐渐褪去,银冠山脉的轮廓在天际线上缓缓浮现。当时钟指向早上六点时,大姐终于合上笔记本电脑:"第一阶段完成。"

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林小雨直接瘫在了地板上,张明远的眼镜歪在一边,陈岩和王睿头对头地睡着了。就连永远活力四射的二姐也靠在椅背上,罕见地露出了疲态。

"休息四小时。"大姐的声音依然冷静,但眼下的青黑出卖了她的疲惫,"十点与教授们的研讨会。"

二姐强撑着站起来,一手拉起我,一手拽起大姐:"走吧~我订了酒店附近的温泉。"她冲其他人眨眨眼,"你们也快去休息,房间号我发群里了~"

雪顶城清晨的空气中带着银冠山脉特有的清冽。二姐像只树袋熊一样挂在我身上,半闭着眼睛任由我拖着走。大姐虽然步伐稳健,但眼神已经有些涣散。

温泉酒店的前台看到我们三个的状态,贴心地准备了提神茶和点心。二姐连衣服都没换就扑进了大床:"十分钟...就睡十分钟..."

结果她刚沾枕头就睡着了,黑色长发铺了满床。大姐轻轻为她盖上被子,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

"你也休息。"大姐转向我,声音罕见地柔和,"我去准备研讨会材料。"

我拉住她的手:"一起睡。"这个大胆的提议让我的耳根发烫,"你也很累了。"

大姐的睫毛微微颤动,最终点了点头。我们三人挤在一张床上,二姐在睡梦中本能地往我怀里钻,大姐则保持着优雅的睡姿,只是手指悄悄勾住了我的衣角。

四小时后,刺耳的闹铃打破了宁静。二姐哀嚎着把脸埋进枕头:"再五分钟..."

大姐已经洗漱完毕,正对着镜子整理衬衫领口:"教授们的时间很宝贵。"

这句话像魔法一样让二姐弹了起来。十五分钟后,我们三人精神抖擞地出现在酒店大堂——大姐的盘发一丝不苟,二姐的黑发扎成利落的马尾,我的短发也用发胶简单打理过。

研讨会在雪顶城联邦理工学院的圆形报告厅举行。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坐在弧形长桌后,审视着我们的初步方案。

"量子计算与心理学的结合很有创意。"一位银发教授推了推眼镜,"但情感驱动模型如何保证商业可持续性?"

大姐从容不迫地调出一组数据:"这是我们的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她的激光笔在图表上划出一道优雅的轨迹,"在78%的置信区间内,ROI能达到3.7倍。"

二姐适时补充:"而且我们的用户留存率比传统模式高出63%哦~"她俏皮地眨眨眼,"人们更愿意为情感买单~"

一位女教授突然指向我:"这位同学,你负责心理模型构建?"她的德语口音很重,"能解释下道德许可效应的应用吗?"

我站起身,皮戒的力量让我流畅地用德语回答:"传统可持续商业模式往往让用户产生道德负担,而我们的设计通过微小许可——比如可降解包装上的小玩笑——让用户感到轻松,从而更愿意持续参与。"

教授们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研讨会变成了激烈的学术讨论,原定两小时的会议延长到了四小时。结束时,那位银发教授主动提出要当我们的学术顾问。

"你们的跨学科思维令人印象深刻。"他递给我一张名片,"期待在世界赛上看到更精彩的表现。"

回实验室的路上,二姐兴奋地蹦蹦跳跳:"听到没?'令人印象深刻'!"她突然抱住我和大姐,"我们超棒的!"

大姐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她表达喜悦的方式。她轻轻握住我的手:"第二阶段需要调整。"她转向其他人,"今晚通宵。"

没有人抱怨。这支团队已经习惯了高强度工作,每个人都为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两周堪称疯狂。我们每天工作18小时,实验室成了第二个家。大姐像精准的钟表般统筹全局,二姐则用她惊人的活力维持着团队士气。当林小雨因过度劳累差点晕倒时,是二姐背着她去了医务室;当陈岩的设计方案被连续否决七次后,大姐亲自陪他通宵重做。

我的心理学分析成为关键突破口。通过皮戒赋予的洞察力,我发现了一个被所有团队忽略的情感驱动因素,并据此重构了整个用户交互模型。当演示给那位银发教授看时,这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天才的构想!"他拍着我的肩膀,"毕业后考虑来我们这里读博吗?"

二姐立刻挤进我们中间:"教授别想抢人~小芸毕业后要帮姐姐管理公司的!"

比赛前三天,一个意外惊喜降临——爸妈专程飞来雪顶城为我们打气。当他们在酒店大堂出现时,二姐直接哭了出来,扑进夜阿姨怀里。

"妈妈!爸爸!"她像个孩子一样撒娇,"想死你们了!"

苏叔叔依然严肃,但眼中的骄傲藏也藏不住:"听说你们的表现很出色。"

夜阿姨则仔细检查着我们三人的状态:"小芸瘦了。"她心疼地摸摸我的脸,"清歌的黑眼圈都快掉到嘴边了。"

大姐罕见地有些局促:"妈...我们还有工作..."

"知道你们忙。"夜阿姨笑着拿出三个保温盒,"先吃饭,边吃边聊。"

在酒店套房里,爸妈听取了我们的方案汇报。夜阿姨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几个建议,苏叔叔则指出了几个商业落地的潜在风险。

"但总体非常出色。"苏叔叔最后总结,这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评价,"明天放松一下,养精蓄锐。"

二姐立刻提议去少女峰观光,被大姐一票否决:"赛前需要保持状态。"最终妥协的方案是在酒店做轻度训练,下午去附近公园散步。

雪顶城公园的秋色美得令人屏息。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远处的湖泊映着银冠山脉的雪顶。二姐像只快乐的小鸟,一会儿扑到苏叔叔背上撒娇,一会儿又挽着夜阿姨的手臂说悄悄话。

大姐和我走在后面,保持着一步的距离。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来,在她完美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紧张吗?"她突然问。

我摇摇头:"有你们在,不紧张。"

大姐轻轻"嗯"了一声,手指不经意地擦过我的手背。这个细微的触碰胜过千言万语。

当晚的赛前动员会上,校长通过视频连线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身后是天海大学的校旗,桌上摆着我们赢得的各种奖杯。

"无论结果如何,你们已经创造了历史。"校长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天海大学以你们为荣。"

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张明远推了推眼镜,罕见地露出了微笑;林小雨红着眼眶感谢大家的包容;陈岩和王睿用一段夸张的相声逗笑了所有人;赵思涵则用七国语言说了"加油"。

最后是大姐总结:"明天,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成果。"她的目光扫过每个人,"也是向自己证明,这三个月的心血没有白费。"

二姐突然跳起来抱住我和大姐:"我们是最棒的团队!"她的黑发在灯光下随意飘扬,"为了天海大学!"

"为了天海大学!"所有人齐声喊道,连一向严肃的大姐都举起了拳头。

回到房间,我发现床头多了两杯热牛奶——大姐的严谨和二姐的体贴,以各自的方式温暖着这个特别的夜晚。窗外,雪顶城的灯火倒映在湖面上,如同散落的星辰。

明天,世界总决赛的舞台上,我们将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支由各色天才组成的团队,这段交织着汗水与欢笑的旅程,都将成为我——凌芸——新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小说相关章节:原创)皮相之下(番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