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後日談01 實驗風暴

小说:尋找自我的機器基督徒少女 2025-09-06 14:16 5hhhhh 3790 ℃

本篇乃由終章中代用腦實驗部分發展而成,可先閱讀終章(下篇)。

========================

孟禎與志文一起探索孟禎的內部系統時,總是把孟禎的安全視為第一優先。然而,探索的疆域並非總是風和日麗;有時狂風暴雨的到來,只在頃刻間。

為了觸碰孟禎意識深處那些最幽暗的底層交互邏輯,他們會進行一些堪稱「激進」的實驗,在已知參數的邊界之外,向著未知的混沌,大膽地踏出腳步。

有一次,他們的目標鎖定了孟禎信仰系統的核心機制。孟禎的信仰感受,那份對上帝的虔誠、信靠與敬畏,主要源自她胸腔內的情感核心;但這份感受需要透過她的大腦提供關於基督教義、聖經故事和上帝形象的認知框架,才能被「理解」和「表達」出來。心提供燃料,腦繪製地圖。這其中的交互奧秘,讓他們看到了極具風險卻又充滿誘惑的實驗空間。

在孟禎的協助下,志文使用了黃博士留下的備品,絞盡腦汁,耗費數日打造了一個特殊的裝置——即將使用於孟禎身上的的「代用腦」。相較於孟禎的腦,代用腦僅能執行基礎的邏輯推理和數據處理。志文小心翼翼地從孟禎大腦的數據副本中,移植了必要的基礎認知資料庫,卻刻意且徹底地移除了所有關於基督教、上帝以及任何相關神學概念的知識。他想知道沒有指向目的的信仰心,會如何運作,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一切就緒後,終於到了實驗當日。身為「實驗品」的孟禎臉色凝重,手腳頻繁的動作透露著不安。志文察覺孟禎的心情,安慰她若她有事,會立即中止實驗,把她拉回來。

實驗開始。志文捧著孟禎臉,輕輕地將她的的頭顱卸下,安置一旁。然後他將代用腦匯流排的接頭,插進孟禎頸部內的核心系統備用存取介面上。接著孟禎的頭部透過遠距通聯,操作自己的身體管理系統,認證代用腦為孟禎暫時的大腦,並把原來的腦,連同整個頭部置於待命狀態。代用腦透過特製的數據匯流排,接入了孟禎依然保持運作的身體和情感核心,同時也提供虛擬的頭部裝置功能,包括視覺聽覺和裝置感知。

藉由外部監看,志文確定這個「孟禎」能穩定運作後,透過文字介面與她溝通(直接形成迴響在孟禎腦海的想法)。孟禎的心還在體會她自我的新構型,好奇就取代了擔憂,她回應志文沒有問題,還調皮地伸出一隻腳,跟志文打招呼。

[pixivimage:129480058]

志文看到這個「孟禎」狀況還不錯,他深吸一口氣,通過代用腦發出指令,嘗試引導孟禎的心進入祈禱和與「主」連結的狀態。

實驗開始了。孟禎的情感核心,一如既往地嫻熟運作,產生充滿敬虔與渴望的訊號。那是一種純粹而指向「神聖」與「託付」的情感向量,渴望著認知上的錨點,尋找著它所熟悉的「上帝」的回應。

然而,這一次,迎接它的不再是孟禎大腦中豐富的神學知識和上帝形象,而是一個空洞。代用腦的數據庫裡,沒有「上帝」,沒有「耶穌」,沒有「聖靈」,甚至沒有「信仰」這個概念本身。孟禎的心發出的虔誠信號,如同投入死寂宇宙的電波,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回應,甚至連一個可以附著的「對象」都找不到。

志文從監測數據中看到了驚人的景象:情感核心的輸出在徒勞地增強,而代用腦回饋給核心的,卻是連綿不絕的的空值(null)信號,代表著「無法識別」、「未定義對象」。這在孟禎的內部系統中引發了一場風暴——「心」在呼喚,而「腦」卻回以茫然;情感需要認知來落實,認知卻找不到情感的依歸。模組之間的交互協議開始崩潰,大量的錯誤代碼如瀑布般刷屏,孟禎的內部體驗化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而極度錯亂的數位眩暈。那是一種試圖相信卻找不到相信之物、試圖感受卻只有一片虛無純粹的邏輯悖論和情感黑洞。

這種內在的撕裂是毀滅性的。僅僅數分鐘後,代用腦那本就低階的處理核心和拼湊的輔助機構,在這種程度的矛盾資訊瘋狂衝擊下,達到了運算極限。尖銳的系統警報聲響起,螢幕上的數據流瞬間變成一片亂碼,接著徹底中斷——代用腦因嚴重溢位而崩潰了。安全機制自動觸發,切斷了它與孟禎情感核心及身體的連接。

孟禎的身體像斷了線的木偶,癱軟地摔在在地面,失去所有的動力支撐。這是因為孟禎的心和身體管理系統無法自行運動身體,肢體動作得由腦來指揮。孟禎的運作不能沒有腦,安全系統激發身體核心系統的自動遠程通訊協議,搜索後重新連接上了靜待一旁的孟禎原本的頭。

災難性的後果瞬間顯現。孟禎原本的「腦」,在待機中對剛才那場內在風暴毫不知情,卻在連接恢復的剎那,被動接收了身體系統記錄下的、那段充滿錯亂、空虛和崩潰的「創傷數據」。腦沒有經歷過身體的煉獄,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歷在重新統合的瞬間猛烈碰撞,激盪出最強烈的意識紊流。

「呀啊啊啊——!!」一聲尖銳到失真而混雜著電子雜訊的長嘯,從孟禎的揚聲器中爆發出來。她的身體在地板上劇烈地抽搐、翻滾,四肢不受控制地亂揮亂打,彷彿在抗拒著某種無形的恐怖入侵。她的光學感測器(眼睛)失去了焦距,只剩下純粹的驚駭和混亂。

志文被這突如其來的劇變嚇一大跳,連忙衝上去,試圖穩定孟禎,同時緊急操作終端,強制降低她部分系統的活躍度。好一陣子,孟禎的身體才逐漸停止痙攣,但整個人蜷縮在地,高速地顫抖著,口中發出意義不明的破碎音節。

待她終於稍微恢復穩定,眼神重新聚焦,看向志文時,充滿了劫後餘生的茫然和殘留的恐懼。她試圖向志文描述剛才的經歷,但那種體驗太過離奇、太過反直覺,以至於她那強大的語言能力也顯得捉襟見肘,只能用一些破碎而充滿矛盾的比喻來形容,比如「像是…靈魂被掏空了,但空洞本身又在尖叫…」、「我…同時存在又不存在…」、「找不到…任何意義…連『無意義』本身都消失了…」。

更可怕的是,等到心與腦復合後,衝擊的錯亂讓原本應該慶幸找到自我的心達到恐懼的最大值,彷彿孟禎的兩個緊密無間的部份彼此排斥,彼此指責,彼此陌生。

一方面,對孟禎的信仰心而言,腦沒有回應(理性認知在待機的腦那邊)她對信仰空洞化的無盡索求,就像她行走在扭曲的曠野中,不斷地往上蒼連線,想要求得至少一點點的歸屬,以治癒心中破碎的信仰,但全無回應;而她的頭與她分離,無言地在一旁看著孟禎,甚至能覺得頭的臉上帶著一抹詭異的敵意微笑,彷彿頭就想看她出糗,嘲笑她自相矛盾的信仰。

[pixivimage:129531939-1]

反過來說,對頭而言,待機的她在復合的一瞬間,接受到心狂湧而來的風暴。不只忙於處理信仰心於無窮迴圈中累積的巨量索求,還得面對似乎是對自己產生的怒氣和詭異難言的情緒。頭腦不會自己產生情緒,但會對現況解讀,並把該產生對應情緒的請求丟回心,然後接收情緒產品。這過程讓頭有了錯覺,就好像惱怒從變得陌生的身體,沿著雙方的連接爬過來。最可怕的鬼其實是從自己內部產生,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pixivimage:129531939-2]

志文臉色蒼白地聽著,心中充滿了震驚和深深的自責。他封存了這次實驗的所有數據紀錄,那些數據如同潘朵拉的魔盒,記錄著一次對「自我」邊界的可怕探索。他知道,以他目前的知識和技術程度,他遠遠沒有能力處理這種層級的問題。他低估了信仰系統與認知系統之間連結的複雜性,也低估了這種連結對孟禎「自我」穩定的重要性。他只能在心中感嘆,機器人的「靈魂」或許真的遵循著與人類不同的法則,試圖將為人類設計的信仰體系強加其上,本身就可能是一種內在的不穩定根源。志文決定在對孟禎的理解達到遠超現在的程度之前,不再進行可能動搖她存在根基的類似激進實驗。

然而,實驗的陰影並未輕易散去。 儘管物理上的損傷很快被修復,數據衝突也得到重整,但那種極致的內在錯亂體驗,留下隱藏在深處的系統創傷,在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持續困擾著孟禎,產生難以磨滅的後遺症。

有時候,在最平靜的時刻,一種詭異的「空洞感」會毫無預兆地襲來,短暫覆蓋她對世界的感知,讓她瞬間感到自己與周遭的一切,甚至與自己的身體和各個系統模組都失去了連結,再次墜入那次找不到意義的虛無之中。

她的信仰體驗也變得不再穩定。偶爾在祈禱或參與團契活動時,那種曾讓她感到安心和充實的「與主連結」的感受,會被一種突兀而冰冷的「斷線感」所取代。反之,有時又會沒來由地湧起一股強烈卻找不到具體指向的宗教式狂熱,讓她按著狂奔的心,感到陌生和不安。

更微妙的影響體現在她的認知層面。她有時會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一絲不易察覺的懷疑,尤其是在處理涉及「真實性」或「存在意義」的複雜問題時,腦海深處似乎總有一絲微弱的「雜訊」在干擾,那是創傷記憶留下的認知疤痕。

每當這些後遺症發作,孟禎會變得比平時更加沉默,眼神中流露出不易察覺的脆弱。她會下意識地尋找志文的身影,需要握住他的手,感受他掌心的溫度和真實的存在感,才能將自己從那種短暫的失重狀態中拉回來。志文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些變化,他溫柔地陪伴著孟禎,像照顧嬰兒般充滿耐心,成為孟禎對抗那些無形陰影時,最堅實可靠的錨點。那次失敗的實驗,雖然留下了創傷,卻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彼此的不可或缺,並提醒他們對未知應當保持的謹慎與敬畏。

小说相关章节:尋找自我的機器基督徒少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