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我在三国当混蛋(全本) - 11,4

小说:我在三国当混蛋(全本) 2025-09-05 13:45 5hhhhh 1190 ℃

  「你就是那个审判老鼠的张汤?」陆明不动声色的问道,尽量不让张汤察觉到他的情绪。

  「回禀大人,那只是小人年幼无知时的莽撞之举?」张汤毕恭毕敬地答道,心里却是紧张的要命,实在是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封疆大吏。

  这已经是最尊贵的身份了,哪怕是所谓的九卿和三公,其实都没有州牧的权力大。

  州牧可以掌管财务、军事、政务、人事等等,大大小小,事无巨细,只要发生在管辖范围,就可以被管辖。

  「听说你精通《汉律》善用刑法能明辨是非?」陆明再问,古代招揽人才就是如此,只是,不管怎样,这必要的考核与对答都是要的。

  张汤自小就是在官宦人家里长大的,他的父亲生前甚至做到了长安丞的位置上,因此耳闻目濡之下,对于这些上层的套路,倒也是熟悉的,他低头按照着过去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知识,叩首道,「小人不敢当大人夸赞,不过,小人家中世代都是韩非门人,故略通律令,伏请大人明察!」

  「我问你,按律顷入刍藁几何?」陆明冷不丁的问出了一个冷僻的问题,早年他虽然历经磨难,但是也给了他宝贵的历练时间和空间,没有系统,他按部就班的也会去举孝廉,要么当一方县令,要么就是当一个富家翁,争霸天下这种事情,有雄心壮志是没用的,屁民一个没有人才资源,才不会真的可以凭借一腔热血就可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代的律法特别是民法,在本质上继承的是秦法的基础。

  但又稍有不同,在引入了黄老派的思想之后,汉律相比秦法,变得温和了一些,在许多问题上留下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譬如说秦法规定,所有地区郡县的税赋与刑罚都一视同仁。

  但汉律却进行了变通,使得法律从法治变成了人治,不再那么刻板。

  在后世那个互联网时代时,陆明曾经也一厢情愿的以为律法还是法治比较好,因此是个秦粉。

  但是有了前世的经历后,陆明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是只能人治。

  像秦朝那么玩,就算不出赵高,迟早也会把自己玩脱。

  原因很简单,你跟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讲法律,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所以陈胜吴广起义,也就可以预见了。

  陆明问张汤的这个问题,算是比较生僻的问题了,这是户律里的条文,一般来说,只有县令郡守一类的亲民官才会去了解。

  而且,这个问题里有个小小的陷阱。

  陆明倒不是要为难张汤,因为他清楚张汤的才干有多强,他的这个问题根本难不倒张汤。

  那个著名的张汤审老鼠的故事。

  可是跟司马光砸缸一样的神童标志。

  陆明问这个问题,只是想告诉张汤,他也是懂律法的,不是那种不知所谓的公子哥,更不是不知忧的米虫。

  所以,有些小聪明以后最好别在他面前玩弄。

  第515 章酷吏张汤「按律顷入刍三石藁两石,然上郡、代郡,地恶,顷入刍两石,藁两石!」张汤到底还是太年轻了,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老老实实地答道,「按律,若不如令,罚金四两,又,若刍藁不当,可交钱抵赋,刍一石十五钱,藁一石五钱!」

  所谓的刍藁其实就是干草跟秸秆在汉代的名城。

  刍藁税是汉代财赋收入的战略性资源。

  因为这些被征收的刍藁最终是要被拿来当战马的饲料的。

  在秦代,刻板的法家官僚只要干草跟秸秆,交不上来就严刑酷法逼催。

  而汉律虽然继承了秦律,但进行了变通。

  干旱或者水灾,交不齐刍藁或者干脆不愿意那么麻烦的去割干草,那好,官府很通情达理的,交钱就可以抵税,而且是明码标价!

  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原始版本?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法律,秦代二世而亡,汉代天子不过是添加了些东西,却最终能统治中国五百年之久的原因。

  本质上来说,汉代特别是汉初律法不过是有汉室特色的秦法?

  「嗯!」陆明点点头,走下来扶起张汤,「我早闻公之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本来就只是走个过场,做个样子给别人看,免得别人说他陆明不懂规矩胡乱用人而已,所以,也不必真的搞的跟策问一样,问什么天下之事。

  当然,演戏嘛,自然要做全套。

  三国演义里不是说了嘛,所谓收买人心,不过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总的来说,就是要让人感觉到你是渴望人才的明主,跟了你绝对大大的有前(钱)途。

  于是陆明拉着张汤的手,问道,「公可愿屈尊为我效劳?」

  说着就不等张汤开口,径直拿出一份令符,交给他道,「如今狄道九市最难管理,卿可愿为我披荆斩棘?」

  张汤接过陆明递来的官符一看,心里吃惊不已。

  「大人厚爱,汤敢不效犬马之劳?」张汤说着就拜下来道,「承蒙大人厚爱,汤必不负厚望!」

  陆明给他的令符虽然只是一个区区的百石官员身份,还是管理市籍的市令,但,有了这个身份,就等于宣布他张汤从胥吏身份晋身为官员了,这其中地位的差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对于张汤这个年纪与身份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了。

  张汤只感觉自己算是碰上了传说中的得遇明主,从此能一展抱负了,心情自然激动万分!

  看着张汤的身份成为追随者,陆明也就放下心来。

  尽管三大家族里,两大家已经消亡,还剩下一个童家。

  继续搞童家是肯定必须的,但是要怎么搞,怎么削弱权柄,这还是有学问的。

  而每一个世家贵族,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彻侯大臣。

  其实他们的核心利益就是在商业上面,总说士农工商,商业是最下贱的,但是商业确实是最赚钱的。

  有张汤在,至少能够把鱼龙混杂的集市给整理赶紧,配合自己的政策,把游手好闲的人给弄到作坊里工作,减少不稳定的闲散人员,治安自然就稳定了。

  要打下一座城市,其实并不难,有很多的办法都可以拿下。

  关键就在于以后的治理,如果不能把最重要的核心拿下来,那么这座城市还是会在大家族的掌控当中。

  陆明希望的是在狄道进行一波测试,然后在复刻到整个凉州。

  法家的子弟不少,可是他们都不会依附自己,只能是自己去挖掘或者培养。

  如此一来,张汤这种法家成员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给他造势,然后升任起来,做一面旗帜。

  依附世家大族的不少,但是郁郁不得志的更多,能够争取一点是一点。

  人才毕竟还是太少了,否则他也不需要有顶尖的谋士,却用来处理公务。

  「我再给卿五百金,其中两百金,卿自用来安顿家小,购置宅院,剩余三百金,卿拿去招募人手,整顿槐市上下!」刘德拍拍手,就有两个下人抬着一个箱子出来,刘德把箱子打开,里面是金灿灿的一片。

  哪怕是系统送的追随者,陆明也相信,这是有血有肉的人,连包拯的来历和小时候事迹都可以查明,那就表明张汤也一样,多多少少会有朋友,这些人一来拉拢过来,不就是初步的人才吗?

  没有钱,张汤去了槐市,肯定是打不开局面的。

  他张汤虽然厉害,但到底也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仙,没有钱来赏赐属下,并招募能干之人,根本不可能让那些胥吏听话。

  况且嘴巴说虽然能让人一时感动,但时间长了,嘴炮就会被人看穿。

  历来要维持一个政治团体的团结与高效,领导者的才能与威望是其一,不吝钱财,厚赐手下,是其二,严肃纪律,制定规则是其三。

  所以,史书之上常有人称赞某位明君,功必赏、过必罚。

  陆明不怎么缺钱,尽管花钱如流水,可是对应的,这些都是投入到了基础建设当中。

  凉州的城市互通有无,连带着关外的商队都慕名而来,所以生意很好,税收可以用来城市维持开支。

  而陆明的商队赚的钱才会投入建设和记忆研发,墨家的研发很靠谱,在古代里算是顶尖的工业水平了,只是唯一的缺点就是烧钱,非常的烧钱,特别特别的烧钱。

  加上还要给洛阳灵帝和十常侍的供奉,其实也没有多少了。

  不花钱就套不住狼,以后早晚会连本带利的拿回来。

  灵帝估计也不知道自己以为找到了一个良臣,结果是找了一头白眼狼吧!

  不仅想要给他的皇后灌精下种,还想着窃取他的汉室江山,纯纯的就是白眼狼了。

  第516 章法家子弟招募完张汤,陆明就离开了,去了一趟器械制造所。

  这里属于是有军队管控的地方了,是用来制造军械的。

  比起一般的武库,这里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是系统建筑!

  武器研发所放在了洮县外,而这里就是新建造起来的设施。

  按照狄道的规模,至少可以减少两个设施,等到日后人口稳定到了百万人以上后,就可以建造第三个了。

  器械制作可以能够制造出很多难以想象的强力武器,跟城墙一样高的井栏,可以跟敌军对射,并且自带力气消耗降低。

  同样的弓箭手,一分钟平射三次到五次就差不多了。

  而到了井栏上,最低也是六次起步,这就是差距。

  弓箭压制,哪怕是野外对战,占据了制高点,能够产生的战略意义也不尽相同。

  攻城车,专门用来攻击城门的,类似古代的撞车。但是比起撞车,这种攻城车自带摆锤,可以不需要来回就能原地撞击起来。

  楼船,水战专用的楼船,即便是在湍急的江河之中,也可以稳定下来,不至于被冲走。并且带有弓箭手专用的女墙,非常适合水上作战。

  除了攻城作战之外,还能生产很多后勤装备。

  最著名的木牛流马,其实就是推车,还有储存工具,让军队可以携带更多的粮食,并且不会因为下雨而导致发霉腐烂等等。

  狄道处于西羌附近,有大月氏和西域诸国,保持必要的武力才是关键。

  加上陆明的不臣之心,他要做的就是灵帝驾崩之后,把董卓引到洛阳,去做他历史上应该做的事情。

  自己则是趁火打劫,这都需要军队的支持。

  只有军队才是关键,其他都是次要的。

  第二个建筑就是医院了,除了兑现华佗的承诺之外。

  这个医院也跟华佗很合适,除了可以给百姓、士兵疗伤之外,也能够防止疾病的传播,对于人口稳定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培养医师也简单很多,医疗和食物都是吸引和稳定西羌的工具。

  张汤拿了陆明所赐的五百金,回到家里,将钱交给老母亲王氏,道,「母亲大人,这些钱帮我找个地方藏起来!」

  汤母今年四十余岁,但脸上已经爬满皱纹,头发都花白了。

  张家虽然不是什么穷苦人家,曾经更是官宦之家。

  但张汤的父亲在世之时以廉洁闻名,从不收受贿赂。

  因而,尽管曾经一度官居长安丞,有着八百石的秩比,但张家靠着那点俸禄确实也只能勉强度日。

  特别是前年汤父染病去世,更是将家里最后的一些积蓄给耗尽了。

  汉室传统讲究侍死如奉生。

  意思是先人死后在地下必须要享受跟生前一般的待遇。生前的吃穿用度,墓葬里都必须配齐。

  不如此的话,就会被人指为不孝。

  所以当先帝孝文皇帝在遗诏中命令不许厚葬后,全天下都感动了,都觉得这是位明君,诸侯大臣甚至共上奏疏,请求为先帝立庙,更尊为太宗皇帝。

  只是,先帝虽然带头想要移风易俗,这又谈何容易。

  民间根深固蒂的厚葬思想影响着每一个人。

  诸侯王下葬时金缕玉衣着身,黄肠题凑为棺,墓室大气磅礴,与生前的王宫无二,各墓室里更是堆满了生前所用的器物与珠宝、黄金制品。

  彻侯勋臣去世也不例外,开山凿墓,将大量的财富堆积在墓室里,若是武将,则随葬车马、宝剑、甲胄、弓箭,文官则陪葬生前所着之书,拟过的公文,喜爱的古籍和大量的丝绸、铜钱与各式精美漆器、铜器。

  像张家这样的小康人家,虽然比不上那些富可敌国的诸侯与彻侯勋臣,但也不能委屈先人。

  寻常的漆器总要弄个几十件,生前所爱的书简,必须要有,然后为了不显得寒蝉,也为家声,墓室里必须要有黄金制品。

  张汤父亲下葬时,足足带下去了价值百金以上的黄金器物。

  为了获得这些黄金,张汤的母亲甚至不得不卖掉一些田宅?

  这也是为何民间交易虽然以钱币为主,但黄金却依然能够流通的原因。

  当今之世,但凡有些家底的人都会尽量收集黄金,以备死时陪葬。

  因此,张母在这两年迅速的衰老了,一是因为丧夫之痛,二是因为筹措夫婿下葬时的黄金耗尽了她的心血。

  甚至,连眼睛的视力也开始下降了。

  当张汤将箱子打开,黄橙橙的黄金顿时耀花了张母的眼睛,张母视力虽然不好,但还是勉强能认出黄金的。

  她摸了一把确认之后,大吃一惊,「我儿,这些黄金哪里来的?」

  当初她为了给丈夫下葬,到处借钱甚至卖地才得了一百金不到的黄金,如今这个箱子里却是足足有四五百个金饼,这让她顿时就慌了神,「我儿,可万万不能败坏我张氏的家声啊!想你父亲在世之时,两袖清风,辛苦二十多年才有了我张氏如今的门面呀?」

  张汤却是跪下来磕头道,「母亲大人容孩儿禀报,这些金子并不是孩儿贪赃枉法的赃物,这是凉州牧陆明大人所赐给孩儿的办事之费?」

  说着张汤就将今日被陆明召见,并且委以重任的事情说了出来。

  当然,后续的组建法家学说以及推广的事情就没有说出来了。

  张汤虽然是追随者,是系统赋予的,但是本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并非一堆数据,因此也是有着野望和野心的。

  听闻了陆明的州牧身份,加上还是长公主夫婿,属于是天家的人了。

  早些年,张家还能在长安居住,只是后来得罪了勋贵,被赶走了,只能来到狄道,否则连性命都不保了。

  张母脸上立即转怒为喜,扶起张汤道,「我儿即得了天家看重,就要用心办事,万不可马虎大意,辜负了州牧大人的一片厚恩?」又道,「这必是你父亲大人在天有灵,保佑我儿得贵人提携,待明日,我儿就与我去给你父亲大人上香,祈请他在天看顾你一些!」

  「诺!」张汤拜道,「母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

  第517 章张汤寻人「孩儿势单力孤,得去找些帮手,才能将事情办好!」张汤又叩了叩首,对于母亲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不是每个人都跟陆明一样,那样的禽兽,哪怕是好色如命,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妹妹和母亲染指,更别说奸污到怀孕了,张汤的行为才是典型的孝子。

  张母点点头道,「我儿可去联络一下你父亲在世时的同僚,若能得他们相助,此事不难!」

  张汤点点头,「孩儿知道了?」

  只是心里却别有想法了。

  他父亲那一代的同僚如今都是或病或老,请他们出来,也帮不了什么忙了,最多不过是向他们请教一下官场之事。

  况且如今的世界与父亲那一代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张汤跟母亲告别,出了门,径直去了鸿固原以东的一个小村,进了村子,他直接来到一户看着颇为破落的家门前,敲门道,「燕兄可在家?」

  不多时,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汉子开门,见了张汤,颇为意外,「是张家大郎啊,快请进!」

  进了门,那汉子拱手问道,「大郎可是有事?」

  「正是!」张汤点点头道,「小子得了凉州牧陆明看重,委任狄道九市市丞,只是小子势单力孤,经验不足,还请燕兄看在多年交情之上,助我一臂之力!」

  大汉哂笑一声道,「某家粗鄙之人,只懂杀人犯法,那懂管理政务?」话虽然在推脱,但张汤看的分明,其实对方已经意动了。

  于是张汤道,「大丈夫何问出身?况且,小子是真的需要兄长这样的大才!」

  很多人以为张汤执法严苛,不留情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张汤也是很圆滑的。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人能抓,什么不能抓。

  像是这大汉,谁不知道他是狄道里有名的游侠,身上起码有三条人命,但因为跟张汤认识,而且常常向张汤提供线索,所以,张汤也就对这个杀人犯视而不见,甚至此刻想要将之收到自己门下。

  原因就在于,此人混迹狄道和凉州多年,最是熟悉狄道里的环境与大街小巷的出口、位置,甚至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跟狄道的三教九流都有着关系。

  张汤环视左右,见到没人,便又道,「兄长附耳过来,且听愚弟一言!」

  张汤便凑到对方耳边耳语一阵,然后道,「此事出我口入兄耳,倘使第三人知晓,兄长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的!」

  那汉子点点头,郑重的道,「放心,燕某虽然不才,但也知道轻重缓急,况且此事?」他嘿嘿的一笑道,「既是为天家效劳,某自然责无旁贷!」他一脸的正气凌然道。

  这世道游侠们谁不想洗白?

  做游侠这一行,始终不过是在刀头舔血罢了,若是惹恼了贵人,那就是一个死字。

  若是能转行做一个天家鹰犬,即风光又有权,谁不愿意?

  因此,得了这个机会,这汉子自然知道应该牢牢抓紧。

  于是这汉子跪下来拜道,「主公在上,受燕九一拜!」

  张汤点点头,扶起他拱手道,「得明公相助,大事可成矣!即如此,我明日就将聘书送来,还有,殿下吩咐过,为天家办事,不会有亏待,我明日就先给君十金用来安顿家小!」

  这话一出,燕九更是大喜过望,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有了聘书,就等于洗白了身份,从此不必躲藏了,还能得到十金,这更是让燕九确信,果然还是给天家做事好,钱多无风险!

  难怪那么多往日的兄弟都想着洗白呢!

  「对了,兄长最好把胡子刮了,再改个名字?」张汤又道,「兄长也知,你有案底,一时半会也洗不掉?」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燕九嘿嘿的笑着。

  这狄道和凉州的游侠,谁若没换过三五个名字,那出门都不好意思见人!

  出了燕九的家,张汤想了一下,再转向朝南,到了另外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与他从小玩到大的商贾田甲。

  这田甲是他从小的玩伴,也是他出任公职后一直资助他的金主。

  田甲一直都很看好张汤,认为他迟早能封侯拜将,于是早早的下注,不求回报的进行投资,甚至还将自家的亲妹妹许给了张汤——自从吕不韦当年干了那么漂亮的一票买卖后,但凡有点脑子的商人都开始资助一些有潜力的读书人、官吏了,并且常常是不求回报,只等将来对方一飞冲天带自己鸡犬升天。

  见了田甲,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张汤道,「小子能有今日,全赖兄长一路看顾,如今小子幸得陆州牧简拔,出任九市市令,还请兄长出手,再助我一臂之力,为我参谋、管理槐市大小事务!」

  张汤当然不傻,他是学韩非的,不是商人,因此对商业并不懂,若是自以为是,那恐怕就要载一个大跟头了。

  自从秦国崩溃后,法家的人一直都在反思。

  反思那么强大那么鼎盛那么团结的秦国为何会忽然一夜崩溃。

  反思了这么多年,法家基本也整理出了一些失败教训,首先的第一条,那肯定不是所用策略与法律的问题——若是这样的话,那么秦也不可能统一天下了,而是统一天下后,法家的官僚们手伸的太长了,导致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加上赵高李斯的胡作非为,这才让秦国崩溃!

  于是,当今的法家弟子们,不止学习韩非、商君的理论,更有许多人钻研儒学跟黄老学甚至墨家的典籍,以避免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悲剧。

  「贤弟能有今日,愚兄也是欣喜的?」田甲却并未直接答应或者拒绝,而是倒了一杯酒,自顾自的喝起来,「只是,愚兄不知,贤弟何时娶我家细君?」

  第518 章姐姐陆雪的苦恼张汤一听,顿时笑了起来,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位金主是什么意思了。

  还不是怕他发达了,就罔顾当年的约定了——这年头发达之后悔婚或者休妻的事情并不罕见,许多在长安的士子,一旦获得了朝廷的任命,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休了结发之妻,再纳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

  但张汤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很重承诺更重感情,于是道,「君子一诺千金,何况终身大事?兄长但请放宽心,明年此时,等父丧之期后,我必风光迎娶兄长家妹!」

  「善!」田甲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愚兄便为你奔走罢!」

  他又道,「我也不强求我家细君一定要当贤弟的正室,以贤弟今日的身份和日后的前途,娶一商贾之女,也有些不合时宜了,能为一妾就已足够!」

  田甲家族世代经商,自然知道轻重。

  若是强行将自己妹妹扶上正室的位置,等着将来张汤发迹之后,恐怕就会起了些心思了。

  还不如早早的将话挑明——反正,左右都是联姻,为妻为妾区别不大。

  张汤却摇头道,「小弟虽然不才,但重诺重信,这种背信之事,是我所不为的!」

  田甲笑了笑没有说话。

  但田甲心里却清楚,到了一定的身份地位时,就算张汤想遵守诺言,恐怕也不可得了。

  尤其是最近传闻陛下让陆明接任三辅之地,这一下子就把陆明的地位给无限拔高了,要知道长安哪怕是西都,一个象征,那也是有着鼎足轻重的位置和意义。

  让陆明来管理,很显然,陆明未来的上升势头依然在继续,未来能做到什么地位,不可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及早上船,日后得到的利益才更大!

  反正,这话田甲自己已经说过了,到时候也可以有这个台阶下。

  出了田家之后,张汤又奔波了数地,将几个他认为可以帮助到他的人招募到麾下。

  没有一个人拒绝。

  实在是顶着一个「为凉州牧办事」的名头太耀眼,张汤确信,若是消息传开后,甚至会有人愿意不要报酬,免费为他做事?

  世家大族封锁?

  那也得看是什么情况,要是封锁一个九品芝麻官,封杀了也就封杀了,对方甚至无法激起一丝的浪花。

  而现在陆明已经是一个凉州牧了,还接管了三辅之地,手下士兵已经直奔十万之众而去,俨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这样的一个人物,哪怕是被袁氏厌恶,也已经有些挡不住的势头了。

  更别说袁隗的妻子马伦还暗中指示右扶风的马家进行宣传,早早的下注。

  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和一个年轻气盛的大鸡巴,孰轻孰重,马伦分得清楚。

  她也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地位,只要有这根鸡巴操她,再生下一儿半女的,地位就稳固了。

  不能说马伦抛弃丈夫,踹开儿子,只能说陆明的巨屌起了很大的效果。

  加上马伦的眼光,知道黄巾之乱后,天下还是纷争不断,俨然是要重新回到诸侯之争了。

  要知道自从灵帝下达了郡守自行募兵抵御黄巾之后,拥兵自重的事情,其实已经是尾大不掉了。

  现在也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听不听,那都是另一码事了,没有明着来而已。

  否则灵帝没有必要去组建西园军,没有自己的军队,皇帝也只是摆设,只是傀儡罢了!

  从器械制造所回来,已经是晚上了。

  陆明去看望了一下母亲,正好遇到了姐姐陆雪以及妹妹陆青,聊了好长时间,说着笑话,把母亲和姐姐妹妹逗的合不拢嘴,那花枝招展的样子,把陆明都看呆了。

  「夜深了,早点休息吧。我也困了,你们先回去吧。」母亲董雅最近挺嗜睡的,怀孕的女人就是这样。

  她这已经是第四胎了,不过确是给儿子的第一胎,有过经验,所以也不着急。

  反倒是女儿陆青总会过来陪她,她也会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姐姐陆雪并不知道母亲和妹妹已经被自己的弟弟搞大了肚子,否则肯定会感到无比的惊讶,这还是自己哪个勤奋好学的弟弟吗?

  「我送你们回去吧。」陆明笑了笑,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摸了一下妹妹的翘臀。

  惹得妹妹陆青翻了翻白眼,心里倒是美滋滋的,她实在是爱极了自己的哥哥,如果不是姐姐在这里,恐怕她都要直接投怀送抱了!

  陆雪跟妹妹陆青住在一起,纯粹是两姐妹一起会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聊。

  正巧,陆明送她们到院子里的时候,夜晚开始下雨了,伴随着电闪雷鸣,雨是越下越大。

  「哥,在这里坐一会吧。」妹妹陆青咬了咬嘴唇,眼眸流传,她还不能侍寝,而且刚才感受到哥哥的肉棒顶住肉臀的感觉,她都有些湿润了。

  只是她不能侍寝,不代表着其他人不行,这不还有自己的姐姐陆雪在吗!

  「好啊。」陆明其实根本无惧风雨,不过看到妹妹的暗示,他有看了看姐姐陆雪那娇媚的容颜。

  心神激荡之下,差点都忍不住把姐姐陆雪给强奸了!

  那种少妇的风情,是一种很纯粹的成熟。

  姐姐的年纪并不大,也就是跟刚刚踏入校园的大学生差不多,只是已为人妇了。

  三人聊了好长一段时间,妹妹陆青忽然问道,「大姐,你过得那么辛苦。干脆和他离了吧,回家住多好啊。哥哥现在是凉州牧了,在凉州都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陆明没有表态,他知道姐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果然,姐姐陆雪就苦笑了一番,「妹妹,女人就是这样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纵然再怎么不好,也是我的丈夫,我不能为他生孩子,这不怪他。」

  第519 章姐姐的手足无措妹妹陆青皱了皱琼鼻,显得有些不以为然,她不相信鬼神,自然也就不相信这种传统的束缚,「切,真是无趣呢。我去睡觉了,好困。」

小说相关章节:我在三国当混蛋(全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