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十年】序章+第一章,1

小说: 2025-09-05 08:14 5hhhhh 7200 ℃

 作者:魂斗罗aabb

 2025年3月31日发表于第一会所本站首发

 字数:10019

              序章:十年之后

  「久疏问候,一切安好?」

  「哈喽哈喽,神隐青年刘子骥出现了?」几乎是秒回,屏幕上蹦出这行字,语气里满是揶揄。

  「女神你别笑话我了,这不是忙的嘛。现在有空就来跟老朋友唠嗑唠嗑了。」

  「等再过十五年以后,我退休了,我就去广西定居了。到时候咱们没事就能聚聚。」这人果然还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哇!那你不就差不多延迟到六十岁退休了?!吓人。」

  「是啊,那也没办法。现在自己一个人养家,不想工龄够了就马上退休,而且也没办法照顾孩子。」

  「我记得你之前说是去广西南宁是吧?」我试图从这虚无缥缈的「十五年之约」中拉回一点现实感。

  「嗯。」

  「我之前去过几趟,也不是太远。」我故作轻松,仿佛从我家到南宁只是过条马路的距离。

  「是啊,离你那大概就是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我要开会了,下次再聊吧。」

  「嗯,那等你有空再聊。」

  退出跟吕小溪的对话窗,我松了一口气,其实跟她再上一次的聊天已经是两三年前了。我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确定自己对她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硬要说的话,那个时候大概就是一种糅杂了后悔、埋怨、心酸、苦涩,还有些许感恩的感觉——对,其实就是类似曾经在一起但又被断崖式分手后,不甘心看着对方与别人卿卿我我的感觉。而男女主角是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

  小溪其实只是我在微信里对她的备注,因为在我们恋奸情热的时候,只要我开黄腔大尺度地撩她,几乎都能让她有感觉。她也不姓吕,只是常常被我冠以「女神」的前缀,所以经常被朋友起哄而得名。

  放下手机,看着窗外被风吹散的白云,露出一片雾霾蓝的天空,我使劲才能回想起十多年前和小溪认识的那个夏天,那些记忆犹如保存不当的老旧录像带,磁粉早就在记忆的盒子里掉落,再播出来的画面充斥着斑驳的噪点,要说美好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第一章:我有故事

  二零一四年的夏天,办公室的天花板压得很低。我坐在工位前,面前的三台显示器日复一日地向我逼近,像是一个缓慢运作的压力器。键盘上的指尖已经麻木,电脑屏幕成了唯一的窗口,通向那个比我生活更广阔的世界。我叫刘子骥,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我的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却也无毒无害。

  那年是「职工大学堂」项目举办的第三年。以前每周一次的培训课程如同点缀在单调工作中的小插曲。我本来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兴趣班打发时间。只是这一次增加了心理咨询的基础课程,负责授课的老师是个四十不到的青年男老师,黑框眼镜下是一双明亮而专注的眼睛。他讲话的方式与众不同,轻快而不轻浮,严肃却不沉闷,他在自我介绍了提到了他任教的学校和他的个人电子邮箱。

  「各位学员,今天是第一节课。我们来聊聊什么是真正的倾听,」他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在倾听对方,其实这充其量只是在等着说话。真正的倾听是暂时放下自己的存在,完全走进对方的世界。」

  他举的例子很简单:「朋友失恋了,正沉浸在痛苦中,你急着说『别难过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这种不是倾听,这是主观地想要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真正的倾听是先陪他一起站在痛苦的泥淖里,理解他的感受,让他知道你懂他有多难过。」

  下课后,我的思绪还停留在老师的话语中。那天晚上,无意间浏览豆瓣时,我的目光被一个名为《一个逗比的日常》的帖子吸引。博主自称「一个活得不耐烦的逗比」,文字粗糙却真实,像是未经雕琢的原石,闪烁着朴素而刺目的光芒。

  「今天想聊聊我和星哥的事。」第一篇日记这样开头,「四月份他突然带着他那帮朋友消失了,说是要去南方做买卖。一声不吭就走了,连个正经告别都没有。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人间蒸发一样。整整一年多的感情,唉,说没就没了。」

  我的视线无法从屏幕上移开,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引。随后的帖子更是让我惊讶。其中一篇是这样写的:

  「想起第一次去星哥家过夜,真是手忙脚乱。开始的时候觉得他这么成熟的男人,可能不止我一个女朋友吧,带上洗漱用品过去他家,也不知道方不方便。那天看见他衣服堆得到处都是,就顺手把那些脏衣服和两人的身上穿的都扔洗衣机里洗了,醒来的时候才去晾衣服。可能自己睡迷糊了,等晾好衣服才发现,我根本没带换洗的衣服,就一身在身上。星哥在旁边看着我忙上忙下,笑得不行,说我像个勤快的小媳妇。我白了他一眼,心想你就享受吧,在家里我可从来不这么勤快。」

  「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公,让他送件衣服过来。电话里没敢说在哪,就说在闺蜜家住一晚。半小时后老公到了小区门口,我找了件T恤下楼去取。他递给我一个袋子就走了,也不多问。回去打开一看,就一条薄款连衣裙,内衣内裤全没有!我当时就傻了,这是什么意思?故意的?还是真忘了?」

  「第二天,我就这么真空穿着那条裙子,坐星哥的车回家。一路上他还贱兮兮地说『这就是我的福利』,手还不老实地往我腿上放。我气得想掐死他,又忍不住笑。说真的,老公居然只送条裙子,是不是太敷衍了?下车的时候他还要逗我,露出一口大白牙,慢慢地靠过来,我都已经闭上眼睛准备好了,结果他却只是帮我松开了安全带!坏死了。」

  这一段让我彻底明白了——她不仅有男朋友,还有老公。评论区顿时炸开了锅,有人直呼「三观震碎」,也有人跟帖表示「感情的事情谁能说清楚」。而我,只是静静地阅读,不评判,只想理解这个陌生却真实的灵魂。

  这位有家庭的博主,却在婚姻之外维持了一段与「星哥」的关系。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毫无修饰的情感,与我习惯的含蓄和遮掩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一个我从未涉足的世界,既令我惊讶,又隐隐勾起一丝好奇。我从未想过要背叛婚姻,但也不得不承认,每天重复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空洞,像是一杯倒满了水却始终无法解渴的饮料。

  第二堂心理课上,老师谈到了咨询关系中的伦理界限。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心理咨询不是普通的社交关系,更加不是用来发展亲密关系的工具,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有条看不见的线,这条线非常重要。」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美国有位咨询师在结束与一位女性来访者的咨询关系后不久便开始约会,最终发展成了恋人。「后来这段关系破裂,女方举报了他。美国心理学会职业道德委员会调查后认定他违反了职业伦理,最终吊销了他的执业资格。」

  老师的话似有所指:「这条规定看似严格,其实是双向保护。它既保护来访者不被利用,也保护咨询师不在情感上越界。因为,界限一旦模糊,双方都会受伤。」

  他的话在教室里回荡,而我的心思却飘向了那位素未谋面的「逗比」。她和星哥之间的关系是否也是一种界限的模糊?而我,此刻不过是一个隐藏在屏幕后的的旁观者,审视着别人生活的涟漪,同时维持着自己平静的水面。

  课后,我忍不住在网上购买了《DSM- 5鉴别诊断手册》。这本厚重的专业书籍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我对人类心理阴暗面的好奇。当它寄到时,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办公桌上,不时翻阅,虽然大多数内容都如同天书。但它的存在给了我一种错觉,仿佛通过它,我能够理解那些我本不该理解的事情。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打开豆瓣,寻找「逗比」的更新。她的新帖子像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

  「星哥其实挺传统的,不喜欢我穿得太暴露出门。有次我穿了条短裙去找他,他二话不说脱下外套系在我腰上,说『这腿太好看了,不能到处显摆』。他的动作很自然,像是在宣示主权,有点霸道,却让人心底发热。」

  我试图用刚学的皮毛知识去分析这种关系——控制型人格?占有欲?还是某种病态的依恋?却发现自己的理解实在有限。那本《DSM-5鉴别诊断手册》送到以后,不过是我书架上的一个摆设,而我不过是一个初入心理学迷宫的门外汉,误以为掌握了钥匙。

  第三堂课上,老师用电影来讲解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室的灯光调暗,投影仪的光束穿过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爱情重伤》里的依恋问题,《致命ID》里的人格分裂,《香水》里的反社会人格……」他慢慢切换着胶片,语调轻柔却字字清晰,像是黑暗中的指引。

  「格雷诺耶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他能很容易地伤害别人而不感到内疚,这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他停顿了一下,「不过,在现实中的反社会人格的实例并不都是杀人犯,他们可能是你身边那个从不遵守规则,却总能全身而退的人。」

  我想起了「逗比」笔下的星哥,那个模糊而神秘的形象。他是否也有类似的特质?他是否知道「逗比」是个人妻?他为什么要跟人妻纠缠在一起?这一连串的想法让我对他们的故事更加好奇。

  周末,我独自一人用电脑重温了这几部电影。老婆以为我只是在打发时间,却不知道我的思绪已经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我从未见过却似乎越来越了解的「逗比」和她的星哥。

  周一回到公司,窗外的天空阴沉,似乎随时会落下雨来。午休时间,我习惯性地打开豆瓣,发现「逗比」又更新了:

  「第一次去他办公室那天,我穿了件低领上衣,天气热得让人身上都黏唧唧的。一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他几个朋友的目光一直看着我。星哥把我介绍给他们说『这是你们嫂子』,但还是有个不长眼的多看了几眼。星哥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直接把人轰出去,说『瞎看什么看,滚出去』。还搂着我拍了下我的屁股问『小坏蛋,故意的吗?』当时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胸口……」

  星哥在她笔下渐渐清晰起来,一个性格强势的人物,看着应该是一个领导。

  「星哥的生活跟我挺大差异的,」她在一篇更新中写道,「没跟他一起以前,有一回手机被人偷了,里面有不少照片很有纪念意义,包括我孩子小时候的,报警以后也只是等消息,后来想起他,想着让他试试看能不能找回来。他也就问了我什么时候在哪附近丢的。隔天,他就让我去他办公室看看,结果还真是,我没多问细节,也不想知道太多。这一年多来,我只做好女朋友的角色,从不过问他的事。有时候睡着睡着他会被朋友叫出去应酬,回来的时候身上带着酒气和陌生的香水味,我也只是默默地帮他准备热水洗澡。」

  她的这段描述让我既惊讶又心疼。她明知道星哥应该是在灰色地带徘徊的人,却选择视而不见。这是爱情的盲目,还是自由意志的沉沦?又或者,这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我们常常能理性地明辨是非,却未必可以通过自由意志来决定不去爱那个不合格的恋爱对象。因为自由意志杀不死你对他爱的感觉。

  「昨晚又失眠了,」她在一篇深夜的更新中写道,「脑子里全是胡思乱想。这几个月经常想,如果跟老公离婚,和星哥重新开始,会不会更幸福?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即使沉默也不会尴尬。跟老公结婚这么多年,好像从来没有过这种默契。有时候我说句话,老公要思考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甚至不会有什么反应,而星哥总是一听就懂,甚至能接上我没说完的话茬。」

  「但是,」她继续写道,「老公对我很好,他可能不懂我在想什么,却总是记得我喜欢吃什么,怕冷会给我准备围巾,只要我在家里就会给我准备好水果,怕我忘性大还会切好投喂。回到家后,所有的家务琐事他都会安排妥当,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而星哥……经常大大咧咧的,饮食和作息也不太规律。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照顾好他,也害怕离开了老公,没多久我就会打退堂鼓。更重要的是,再过几年我都要变成高龄产妇了,如果真要跟星哥继续下去,现在就该调理身体了。」

  读着这些文字,我感到一种奇特的情感波动。她的困惑和矛盾如此朴实,如此人性化。这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生活选择—安稳还是激情,责任还是自由,现实还是梦想。

  「有时候我也知道自己很贪心,」她在另一篇更新中坦言,「想要既拥有婚姻的稳定,又拥有爱情的激情。星哥说过,如果我离婚,他应该会娶我,给我想要的一切。可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万一他变心怎么办?万一我们的热情消退怎么办?这些问题让我一直很纠结,却找不到答案。」

  第四堂课上,老师谈到了咨询中的移情。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有时候来访者会对咨询师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过程,这很正常,因为咨询师可能是第一个真正倾听他们的人。」

  他的眼睛扫过教室,在每个人脸上短暂停留:「但是!作为专业的咨询师必须要知道,这些感情不是真的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他的角色。就像有人迷恋医生或老师一样,那不是因为这个具体的人,而是被他的角色和能力所吸引。」

  我低头看着笔记本上自己潦草的字迹,思考着自己到底是被「逗比」的故事吸引,还是在通过她的经历满足某种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心理需求?

  那段时间,我开始频繁查看豆瓣,像是上瘾一般。每一次更新都给我带来一种奇异的满足,仿佛我不仅是在默默窥视着,更是这个故事中一个参与者。

  「星哥在朋友中很有号召力,」她在一篇更新中写道,「我们去饭店吃饭,老板和服务员看到是他,立刻变得毕恭毕敬。他请客时特别大方,从来不让朋友掏钱,说什么『兄弟面前不谈钱』。可能正因为这样,大家都愿意给他面子。但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别人对他的尊重中混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七月的广州,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闷热。我的生活表面如常,却在内心深处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些原本让我感到安逸的日常,现在却像是一个透明的牢笼,让我看得到外面的世界,却触碰不到。

  「真想找个人倾诉,」她在一篇深夜更新中写道,「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星哥走之前,我们谈过未来。他说等南方的事情稳定了就接我过去,让我带着孩子一起。可我该怎么跟家里人解释?怎么跟孩子解释?更可怕的是,我居然认真考虑过这个提议。我到底是怎么了?难不成真的要离婚了吗?」

  看着这些文字,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婚姻。我和老婆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鸿沟?我们是否也因为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而忘记了当初相爱的感觉?这些无解的问题,总在深夜时分让我感到煎熬。

  「星哥有时候也会陪我做爱做的事。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他平常没怎么锻炼,怎么就这么好精力。有一回咱两去爬山,下午回到车里,闻着他的味道,我感觉自己喉咙发干,心跳莫名加速,下边也开始湿了。我跟他说我想要了,他转头看我,带着戏谑的笑意,很man地把我抱到后座去,车厢里很热,皮革座椅黏着我的皮肤。他扯掉我的衣服,咬着我的乳头,手指直接插进我湿透的地方。他那根肉棒硬得发烫,他抓住我的腰,猛地挺进来,我感觉自己被撑满,热得发烫的肉棒直顶到深处,撞得我头晕目眩。事后衣服散得到处都是,后座乱成一团。幸亏那天停车的地方附近没人,星哥说我叫得让他都怕会被人围观,而且回来以后还得送去洗车。」

  老师在第五次课上的提醒如同一盆冷水:「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是一件好事,但各位请记住,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有着本质区别。就像学了点急救知识不等于可以做手术一样,了解一些心理学理论不等于可以给他人做咨询。」

  他分享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一阵涟漪:「我有个朋友,看了几本心理学书籍后,觉得自己洞悉了人性,开始给身边朋友『分析』,结果把一段原本可以修复的友谊彻底搞砸了。知道自己的界限,比知道理论知识更重要。」

  这个警告让我有些不安,但就像所有警告一样,它很快被我内心的声音淹没——我就默默地窥屏,我并没有干涉任何人的生活。

  又过了段时间,「逗比」发布了一篇关于星哥离开的内容:

  「前阵子严查开始前,他就提前得到了风声。那段时间他看起来若无其事,却在悄悄安排一切。我知道他要走,却不知道具体原因。直到他离开后,我才从留下的那些朋友口中得知真相—有几个合作伙伴已经被抓了,办公室也被查封。汽车是挂在其他人名下的,他留下来给我了,但我想要的又不是车子。」

  八月初,「逗比」的更新变得断断续续。有时会写一些醉酒后的感悟,字句间透露出深深的失落和迷茫:

  「今天又喝多了,不知道第几次了。酒精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人暂时忘记现实有多烂。星哥终于联系我了,说他在南方一切安好,让我别惦记他,也别联系他。我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短时间内不可能了,让我好好照顾自己。」

  「我在想,」她写道,「如果当初我没有犹豫,如果我听从内心的声音,跟老公提出离婚,现在是不是就能和星哥在一起了?我们可能已经在南方的某个城市安家,开始新的生活。可我并没有,结果什么都没等到。这大概就是命运对优柔寡断的惩罚吧。」

  这是她八月中旬的最后一篇更新。之后,她的账号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就像一盏突然熄灭的灯,留下一片令人不安的黑暗。

  九月初,心理课进入了「危机干预」的专题。老师的声音变得更加沉稳:「有时候人会陷入极端情绪中无法自拔,比如强烈的愤怒、抑郁或绝望。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咨询方法可能不够,需要更直接的干预。」

  他举了个例子:「一位女士因为丈夫出轨而极度愤怒,在咨询中表达了想要伤害对方的冲动。这时咨询师的责任不仅是倾听和理解,还包括确保她不会真的采取极端行为,必要时甚至需要联系其他资源介入。」

  听着这些话,我不禁想到「逗比」的近况。她那醉酒后的文字中是否也隐藏着某种危险的信号?她老公清楚吗?还有其他人可以让她依靠吗?可是,我操这个心来干嘛呢?我告诉自己,继续刷新着她的页面,静静地看连载就好了。

  豆瓣上的其他读者也开始各种猜测:

  「楼主去哪了?好久没更新了。」

  「该不会是被家里人或者朋友发现,社死了吧?」

  「猜测一下,星哥的小弟找她麻烦了?」

  「也许只是换平台了呢?」

  这些猜测像是一面面镜子,反射出读者们各自的担忧和期待。而我,也开始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也许「她」只是一个马甲,由某个善于讲故事的写手创造出来,专门用来吸引像我这样的读者。这种三观如此不同的故事,放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

  我的指尖在键盘上游移,最终在她最后一篇更新下留言:「希望逗比君安好,期待下次更新。如果这是个钓鱼的马甲,那我得说,你钓得很成功,下次别再钓了。」

  发完这条评论,我关上电脑,窗外的夜色如墨,房间里只有电子设备的指示灯闪烁。一种难以名状的空虚感涌上心头,仿佛刚刚完成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却不知道自己在告别什么。

  十月的广州,空气中终于有了一丝凉意。心理课已经进入实践环节,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案例。教室里的灯光温暖而柔和,映照着每个人专注的面孔。

  「先别急着给出结论,」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试着理解当事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不是为了给他们开脱,而是真正理解问题的根源。」

  在一次讨论中,有学员提出了一个让我心头一震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描述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不道德的,该怎么办?」

  我记得老师当时的回答大概是这样的:「咨询师不是法官或警察,我们不是来评判对错的。我们的工作是理解和帮助,让来访者自己意识到问题并做出改变。当然,如果涉及违法或伤害他人的行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些情况下我们有举报的责任和义务。」

  这让我想起「逗比」描述的婚外情,以及星哥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如果她是我的来访者,我该如何处理这些信息?我又多了一个无解的问题。

  课程进入尾声的这段时间,我每天仍会习惯性地打开豆瓣,查看她的帖子有无更新,然后再冲刷一遍,幻想一下车内当时的光景。这个习惯已经融入我的日常,像是睡前刷牙一样自然而不需思考。电脑屏幕的蓝光在夜晚格外刺眼,映照在我疲惫的脸上,而我老婆早已习惯我这种「加班」的状态,不再过问。

  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条安静流淌的河流,没有惊涛骇浪,也缺少令人动容的漩涡。这种平静曾是我向往的港湾,如今却让我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窒息。我不知道,这种窒息感是否也存在于「逗比」的婚姻中,是否正是它推动她走向了星哥?

  最后一堂心理咨询课上,老师留下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希望这门课给大家带来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尊重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情感。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不认同,但应该试着理解。」

  十月底的一个下午,秋老虎让天气变得炎热与抑郁。窗外的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覆盖了一层厚重的灰布。我百无聊赖地打开豆瓣,不抱任何期望地刷新「逗比」的帖子。

  屏幕刷新,一条新的回复突然映入眼帘:

  「抱歉让大家久等了,最近有点事情需要处理。谢谢关心,我很好。@ 刘子骥:不是钓鱼,只要你相信,那就是真事。只是最近真的很低落,所以停更了。」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她不仅更新了,还记得我的ID并点名回复。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停留许久,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最终回复:「欢迎回来,你消失的这段时间让人挺担心的。如果不是钓鱼,那你的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

  这句话表面上平淡,却隐含着我无法言说的复杂心情——既担心她的处境,又对她的回归感到莫名的欣喜,还有一丝对这种欣喜的自我怀疑。

  下班后,我回到家中料理着快手菜,饭后一边刷碗一边应付着老婆关于工作的问询。客厅只开着一盏落地灯,电视里播放着无关紧要的综艺节目,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日常,却让我有种莫名的疏离感,仿佛我只是这个家庭的工具人。

  老婆早早睡了,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的声音调至最低,手机屏幕的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我不断刷新豆瓣页面,希望看到「逗比」的新动态。

  晚上十点多,手机突然震动,是豆瓣的私信提醒:「方便加个微信吗?最近心情不太好,想找人聊聊天。」

  我的呼吸几乎停滞,心跳声在寂静的客厅中异常清晰。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像是许多年前第一次收到暗恋女孩的纸条,那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和一丝罪恶感的复杂情绪。

  理智告诉我应该拒绝,这样的联系可能会打破我平静但空洞的生活,可能会越过我不应越过的界限。但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却在低语:没关系的,你还是那个隔着屏幕窥屏的人,只是从帖子变成私聊罢了。

  我的手指像是有自己的意志,快速地输入了微信号。老师在课上说过的话在脑海中回响:「界限感就像防护栏,不是限制你自由,而是保护你不掉下悬崖。」但此刻,悬崖下的深渊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让我不顾一切地想要一探究竟。

  很快,一个陌生号码添加了我。头像是一朵白色的花,名字叫「Chris tine。」

  我通过验证,心跳如雷,仿佛正站在人生的某个重要转折点上,即将做出一个无法挽回的决定。

  「你好,我是豆瓣上的『逗比』。谢谢你这么久还记得我。」

  看着这行字,一种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好奇、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背德感,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像是暗夜中的星辰,微弱却明确地存在着。

  「不客气,你的故事太独特了,看过以后根本忘不了,」我回复道,努力保持语气平静,「最近怎么样?」

  「不太好,感觉生活一团糟。」她的消息带动了我的情绪,「一直在找人倾诉,但身边的人都不懂。」

  「额……我也不一定懂,但我可以做个听众。」我诚实地回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上一条不归路。

  她说:「谢谢你愿意听我胡言乱语。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困在一个笼子里,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让人窒息。」

  这句话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心中那个无法言说的感受。同样的困境,同样的窒息,只是我选择了沉默和忍受,而她选择了挣扎和寻求。

  「听起来你感到很困扰,像是找不到出路,」我回复道,手指在黑暗中轻轻敲击着屏幕,「这种感觉一定很不好受。」

  「是啊,」她的回复很快,「从小到大,好像都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在活。结婚、生娃、当个好老婆好妈妈……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但遇到星哥后,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想法,而不只是一个角色。现在他走了,我又要回到那个笼子里,可我觉得已经回不去了。」

  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当你曾经见过更广阔的世界,再回到原本的小天地,就会发现它变得如此狭窄,如此令人窒息。虽然我从未真正打破过自己生活的框架,但通过她的文字,我仿佛也体验了一次出走、一次背叛、一次禁忌。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地板上,形成一道细长的银线。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时钟的滴答声和偶尔的键盘敲击声。老婆在卧室熟睡,而我坐在客厅的黑暗中,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交换着最私密的想法。

  「你好像挺懂这些心理问题的?」她突然聊到了其他话题。

  「其实我只是最近在上一个心理咨询的培训课,学了一些皮毛知识而已,」我回答,「但我觉得能理解你的感受。」

  「那你为什么对我的故事这么感兴趣?」她直接问道,「我知道大多数人要么说我不要脸,要么就是猎奇的态度。」

  这个问题让我停顿了很久。为什么呢?是因为好奇心?是因为对禁忌的向往?还是因为在她的故事中看到了某种可能性——一种我从未敢于追求但内心深处渴望的可能性?

  「可能因为我觉得你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帮助,」我最终诚实地回答,「你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别人怎么看,这是我做不到的。」

  这个回答似乎触动了她。「你知道吗,」她说,「有时候我觉得咱俩挺投缘的,好像很久以前就认识一样。」

  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我却毫无睡意。这种深夜交心的体验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时的我们常常在宿舍熄灯后聊到天明,分享最私密的想法和梦想。只是这一次,我的倾诉对象是一个不知身处何方又素未谋面的人妻,而我们交流的内容,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从不会说出口的秘密。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