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黑白之外】1-3章(AI润色),1

小说: 2025-09-04 06:28 5hhhhh 9260 ℃

 作者:魂斗罗AABB

 2025年3月5日发表于第一会所

 本站字数:16019

               第一章:偶遇

  深秋的午后,金色阳光柔和地洒落在美术学院那带有历史沧桑感的走廊上。

  阳光穿过高大的拱形窗户,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仿佛在抚慰这座老建筑的岁月痕迹。

  窗外,红枫叶随风飘落,有的轻轻贴在玻璃上,鲜艳的红色与窗框的灰白形成鲜明对比,像是自然为这座学院献上的点缀。

  三十九岁的林若曦紧抱着厚重的教案,步伐略显匆忙,高跟鞋在闪亮的大理石地面上敲出轻快而有节奏的声响,清脆的回音在空荡的走廊里回荡。

  她穿着一件深灰色羊毛大衣,内搭白色高领毛衣,优雅中透着知性,这是她作为艺术史教授一贯的风格。

  她的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几缕碎发随风轻动,增添了几分柔和。

  然而,外表的从容掩不住她内心的波澜。

  婚姻中的冷淡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胸口,几乎让她喘不过气来。

  林若曦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枫叶上,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昨夜的家。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却让她感到异常孤寂。

  她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普洱茶,轻轻推开书房的门。

  房间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明远埋首案头的身影。

  他穿着灰色毛衣,专注地翻阅着一叠文件,眉头紧锁,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将茶杯放在他手边的桌上,轻声说:「喝点茶吧,别太累了。」

  明远抬起头,眼神在她脸上停留了不到一秒,像是透过她看向了虚空,随后低声「嗯」了一声,便继续低头工作。

  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一丝笑意,甚至连最基本的谢意都吝于给予。

  她站在门口,手中还残留着茶杯的余温,指尖却渐渐冰凉。

  她记得两年前的纪念日,他临时加班,她独自吃了订好的蛋糕;或是某次争吵后,他冷冷地说『你不懂我的压力』,从此对话越来越少。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影子,游荡在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里。

  回到卧室,她独自坐在床边,望着窗外被夜色笼罩的庭院。

  月光洒在院中的老槐树上,树影摇曳,像是在诉说她与明远之间渐行渐远的距离。

  他们的婚姻曾如春日的画卷,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可如今,那些色彩仿佛被时间一点点剥去,只剩下一幅单调的黑白素描。

  她试图回忆上一次他们真正交谈是什么时候,却发现记忆模糊得像一幅褪色的老照片。

  她叹了口气,起身整理教案,将注意力转回工作——那是她唯一还能掌控的领域。

  走廊里,林若曦加快了脚步。

  她今天要教授一节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课程,学生们期待她的讲解,她不能让私生活的阴影干扰职责。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暖意却无法驱散她心底的寒意。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振作起来。

  然而,那股无形的压迫感始终如影随形,像秋风中摇落的枫叶,提醒着她内心的不安。

  走廊尽头,传来一阵低语声,打破了午后的寂静。

  林若曦拐过转角,目光不经意地落在前方两位身影上。

  一位气质温润的青年正与一名学生站在一幅悬挂的黑白照片前,认真地讨论着。

  那是顾言,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年轻讲师,年仅三十二岁。

  他随手拿着一台佳能5D4 ,镜头盖还未合上,显然刚从某处拍摄归来。

  他的黑色毛呢外套敞开,露出里面的浅色衬衫,简约却不失格调,肩上还挂着一条深色围巾,随意中透着几分艺术气息。

  学生拿着一本笔记本,专注地记录着他的讲解。

  「这是《圣殿大道》,」顾言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磁性,「由路易·达盖尔在1838年拍摄于巴黎。

  这张照片在摄影史上意义非凡,因为它是最早捕捉到人类身影的影像之一。」他指着照片中央一个模糊却清晰可辨的人影,继续说道:「拍摄时,达盖尔使用的是银版摄影相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aguerreotype。

  当时的技术要求曝光时间长达10分钟甚至更久,所以画面上的街道看似空荡,只有这个站着擦鞋的男子和擦鞋匠被记录下来——他们是唯一静止足够长时间的对象。」

  学生点点头,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几行字,随后抬头问道:「那拍摄地点具体是哪里呢?」「巴黎的圣殿大道,」顾言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历史的敬意,「那是19世纪巴黎的一条繁忙街道,连接着多个商业区。

  你可以想象,当时那里人来人往,马车川流不息,但因为曝光限制,这张照片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宁静感,仿佛时间被凝固了。」他顿了顿,目光在照片上流连,「至于时间,具体不详,但从光影和街道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清晨或傍晚,阳光的角度很低,影子拉得很长。」

  「器材方面呢?」学生追问道,显然对技术细节很感兴趣。

  「银版摄影相机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顾言微笑着解释,「它需要一块涂有碘化银的铜板,经过曝光和化学处理才能成像。

  整个过程非常复杂,曝光后还得立刻在暗房中处理,否则图像就会消失。

  达盖尔的技术奠定了摄影的基础,但也限制了它的灵活性。」他轻轻摆弄着手中的相机,似乎在对比现代与过去的工具差异。

  学生点点头,低头记录,顾言则看了一眼手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他说,「我得去准备下一节课,咱们下次接着聊。」学生笑着说了声「谢谢老师」,转身离开。

  顾言调整了一下肩上的围巾,拎起相机,转身迈开步子,准备沿走廊离开。

  就在这时,他与迎面而来的林若曦猝不及防地撞在一起。

  林若曦正低头整理怀中的教案,没来得及反应,厚重的纸张差点从她手中滑落。

  顾言的相机也险些脱手,镜头盖在空中荡了一下,发出一声轻响。

  两人同时停下脚步,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清新的木质香调,那是顾言身上独有的气息,混合着秋日阳光的暖意,让这突如其来的碰撞显得格外微妙。

  「哎呀,对不起!」顾言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歉意。

  他连忙弯腰,帮林若曦捡起散落一地的教案纸张。

  林若曦也蹲下身,脸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低声道:「没关系,是我没看路。」

  捡拾过程中,两人的手不小心碰到了一起,林若曦指尖触到他温暖的手背,心跳莫名加快了一瞬。

  她抬头看向顾言,他正微笑着将一叠纸递给她,眼中透着一丝温和的光芒。

  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洒进来,勾勒出他清俊的轮廓,让这一刻多了几分戏剧化的美感。

  「我叫顾言,」他指了指手中的相机,「刚跟学生聊了会儿《圣殿大道》,没注意路。」顾言微微一笑,语气温和而坚定,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您是林教授吗?我是新来的摄影系讲师。」

  「林若曦,艺术史教授,」她整理好教案,平静地回应:「我记得院长在上周的教职工会议上提到过您。」林若曦仔细打量了他一眼——年轻、英俊,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她听说过这位刚从国外归来的摄影师,据说他的作品曾在欧洲多个展览中获奖,但她没想到他会如此年轻,如此充满魅力。

  「很高兴认识你,林教授。」

  几天前,教职工会议散场后,顾言独自留在会议室,手中翻阅着学院的教师名录。

  他的目光停留在「林若曦」三个字上,旁边附着一张她的照片——她穿着黑色毛衣,目光沉静,嘴角带着浅笑。

  那一刻,他的心跳莫名加快。

  他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在学院网站上搜索她的信息,找到她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艺术作品。

  她的论文充满创意,艺术作品则透着一股孤独与忧郁。

  他盯着屏幕上的一幅水墨画,画中孤梅傲立寒风,低声自语:「她的内心藏着怎样的故事?」

  顾言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我刚从国外回来,原本以为国内的艺术氛围会相对保守,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如此生动鲜活的东方艺术气息。」

  他的声音低沉而真挚,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仿佛每一句话都在轻敲她的心门。

  这份直白而真挚的赞美让林若曦内心泛起微微涟漪。

  她已太久未被如此专注地注视,那种被真正看见的感觉几乎让她忘记了自己已是人妻的身份。

  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耳边的碎发,轻声道:「哪里的话,您过奖了。」她的语气中隐约透露出几分羞涩,甚至还有一丝不敢置信。

  「我只是实话实说。」顾言轻轻一笑,随即举起手中的相机,补充道,「您是否介意我为您拍一张照片?这柔和的光线正好捕捉到了您身上那种难以言说的气质。

  我很少见到这样的眼神,既深邃又带着一丝忧郁,像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林若曦本想拒绝,毕竟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有些逾越常规。

  但顾言的目光专注而温暖,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魔力,让她不由得动心。

  她犹豫了一下,想起周明远昨晚冷漠的背影,想起自己多年来被忽视的感受,最终轻声答应:「好吧,就一张。」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期待。

  顾言的脸上闪过一抹欣喜,他迅速调试镜头,示意她移步靠向窗边。

  阳光斜射进来,穿过她微卷的发丝,在她精致的侧颜上描绘出细腻的光影层次。

  她站在窗前,双手自然垂下,目光不自觉地投向远处,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顾言半蹲着调整角度,时而侧身寻找最佳光线,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专业而细致。

  快门声清脆地响起时,林若曦感到心跳突然加速,仿佛这一刻被定格的不仅是影像,还有她沉寂已久的情感。

  「真是绝妙的瞬间。」顾言由衷地赞叹,起身走近她,将相机屏幕递了过去,「您无疑是镜头下最动人的风景。」他的肩膀不经意间轻擦过她的手臂,带来一丝微妙的战栗。

  屏幕上,她的形象平静中带着一丝忧郁。

  那双眼睛里闪烁着渴望被理解的光芒,仿佛藏着无数未曾诉说的秘密。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却又透着一丝克制,像是在压抑某种情感。

  「这……真的是我吗?」她低声自问,带着些许不敢置信,指尖轻轻触碰屏幕,眼中闪过一抹湿意。

  「确实如此。」顾言温柔而坚定地回答,「镜头不会欺瞒人,您本应被这样永远铭记。」他的手指在空中轻轻划过她的轮廓,没有触碰,却让人感到一阵战栗,仿佛在描绘一幅未完成的画作。

  「谢谢您。」林若曦轻声道出感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已太久未曾感受到这样的肯定,那一刻,她仿佛重新找回了被岁月掩埋的自己。

  「不,该我感谢您。」顾言真挚地回应,「能遇到如此独特的『模特』,是我的莫大幸运。」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略带期待地问:「您愿意成为我的专属模特吗?我保证,您将看到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被真正看见的自我。」

  林若曦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无名指上的婚戒。

  那枚戒指冰凉而沉重,像是一个无形的枷锁,提醒着她的身份和责任。

  她明白这一决定或将改变她的生活,甚至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但内心深处,那股被忽视已久的渴望却在蠢蠢欲动。

  「请让我再考虑一下。」她缓缓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挣扎。

  「我会静候佳音。」顾言的话语中满含期许,目光却在她婚戒上短暂停留,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仿佛洞悉了她的犹豫与渴望。

  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

  顾言转身离开时,林若曦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走廊尽头。

  回到办公室,林若曦坐在桌前,思索着今天遇到了顾言,他的眼神让自己觉得还活着。

  该拒绝吗?但她真的很想知道,那个全新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当晚,林若曦回到家中,厨房里弥漫着淡淡的菜香。

  她挽起袖子,在灶前翻炒青菜,案板上摆着切好的鱼片。

  二十岁的周绮珊推门而入,单肩包随意扔在沙发上,跑过来帮忙拿碗筷。

  母女俩在餐桌旁坐下,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鱼汤和几碟小菜。

  周绮珊夹了一块鱼,兴致勃勃地说:「妈,今天我们班有个同学带了相机,拍了好多照片,可惜我不会摆姿势,拍出来都好丑。」

  林若曦闻言一笑,脑海中浮现顾言镜头下的自己,轻声道:「其实,拍照最重要的是拍的人能不能看到你的特别之处。」

  周绮珊歪着头,好奇地问:「妈,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有没什么新鲜事?」

  林若曦顿了顿,筷子在碗边停下,微笑着掩饰道:「没什么,就是和平常一样忙。」

  但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周绮珊似乎察觉到什么,嘟囔道:「妈,你最近好像老发呆,是不是爸又惹你生气了?」林若曦低头喝了一口汤,轻声道:「没有的事,别瞎猜。」

  晚餐后,她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夜色,心中思绪翻涌。

  几天后,顾言来到学院图书馆,找到一本林若曦出版的艺术书籍。

  他坐在靠窗的座位上,阳光洒在书页上,他翻开她的著作,细读她的文字。

  她的语言细腻而深刻,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他还向一位老同事打听了她,得知她是个敬业且受学生喜爱的教授,但婚姻似乎并不幸福。

  顾言合上书,目光投向窗外,低声喃喃:「她的才华和孤独,都让我无法移开视线。」

               第二章:靠近

  午后的阳光透过摄影系大楼高大的窗户,斜斜地洒进教室,木质地板上映出细长的光影,温暖而静谧。

  讲堂内,学生们整齐地坐在课桌前,目光齐刷刷地聚焦于前方的投影屏幕。

  屏幕上投射着一幅经典的黑白照片——《约翰·赫歇尔爵士肖像》,影像中的人物神情深邃,目光仿佛穿透时光,直抵观者的内心。

  顾言站在屏幕旁,身姿挺拔而放松,穿着一件白色衬衫,袖口卷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的黑发微微凌乱,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透出一股学者般的专注。

  他手持激光笔,红色的光点在赫歇尔的脸庞上缓缓移动,指尖轻点,动作从容而精准。

  「这幅肖像,」他开口,声音清朗而富有穿透力,「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它是历史的窗口,是艺术与技术的交汇。」他停顿片刻,让话语在空气中沉淀,目光扫过教室,确认学生们的注意力。

  「拍摄者是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隆,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肖像摄影师之一。这张照片摄于1867年,地点是她在英格兰怀特岛的家中。」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幅卡梅隆本人的褐色调照片,她的眼神严肃而充满远见。

  「卡梅隆以她独特的风格闻名——柔焦的光影、戏剧化的布光,以及捕捉人物内在气质的能力。

  在这幅赫歇尔肖像中,她将这位天文学家兼化学家的科学严谨与一种近乎超凡脱俗的气质完美融合。」

  顾言走近屏幕,指尖在空中划过影像的轮廓。

  「看看这里的布光,」他说,光点落在赫歇尔的高额头上,光线柔和地勾勒出他的面部轮廓,眼窝处却笼罩着深邃的阴影。

  「卡梅隆利用自然光,从一个大窗户引入光源,这是电灯时代前的常见手法。

  光的柔和散射表明她可能用了一块薄纱窗帘来过滤阳光,营造出这种既柔美又清晰的效果。」

  他的光点移到赫歇尔交叠在膝上的双手。

  「构图是精心设计的。

  赫歇尔坐姿稳重,双手沉静,但他的眼神遥远,仿佛沉浸在无尽的思索中。

  这是一个绘制星图的人,卡梅隆捕捉到了他的那种奇思妙想与智慧。」

  顾言转过身,面对学生,目光扫视全场。

  「再来说说技术层面。19世纪60年代,摄影尚处于萌芽阶段。卡梅隆使用的是大型木质相机,配有可伸缩的风箱,这种设备能精确控制焦距和景深。她选用的镜头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佩兹瓦尔镜头,以其锐利的成像和浅景深著称,非常适合肖像摄影。」

  他再次切换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一架复古相机,木纹清晰可见。

  「曝光时间很长,可能需要几秒钟,赫歇尔必须保持绝对静止。

  这也解释了手指边缘的轻微模糊——一个小小的瑕疵,却为这幅作品增添了人性化的温度。」

  他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一丝敬意。

  「但这张照片真正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感光材料。卡梅隆采用了湿版珂罗酊工艺,每次拍摄前,她都需要在玻璃板上涂抹感光乳剂。这种技术繁琐费时,却能带来惊艳的细节和丰富的色调层次,你们可以看看这里的高对比度。」

  他指回肖像,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欣赏。

  「卡梅隆的作品具有开创性。她将摄影从单纯的记录工具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能传递情感与深度。这幅赫歇尔肖像不仅是他的外貌记录,更是性格、智慧和人类精神的探究。」

  学生们低头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显然被顾言的讲解深深吸引。

  他微微一笑,对他们的投入感到满意。

  「有问题吗?」他问道,目光再次环视全场。

  后排一名学生举手。

  「顾教授,为什么卡梅隆选择拍摄赫歇尔?」顾言点点头,似乎早有预料。

  「赫歇尔是她的密友,也是科学界的杰出人物。但更重要的是,她被他的思想所吸引。这幅肖像,是她试图捕捉那种卓越,永恒定格他的外貌与内在。」

  他瞥了一眼时钟,确认时间。

  「下周我们会继续讨论卡梅隆的技术如何影响现代肖像摄影。别忘了阅读指定章节。」

  学生们开始收拾书包,教室里响起纸张翻动和低语声。

  顾言关闭投影仪,屏幕暗下,收拾好讲义,思绪已转向下一场安排。

  教室外的走廊静悄悄,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映出一片金黄。

  林若曦快步走过,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

  她穿着一件浅蓝色衬衫搭配黑色长裤,手臂夹着一叠文件,正赶往一场教务会议,眉头微皱,显然心事重重,摄影展的筹备压得她喘不过气。

  走近顾言的教室时,一阵清晰而自信的声音从半开的门缝中飘出,她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顾言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穿透门板,钻进她的耳中。

  她停下脚步,身体微微侧向门缝,耳朵不自觉地捕捉着他的讲课内容。

  「…卡梅隆利用自然光,从一个大窗户引入光源,这是电灯时代前的常见手法。光的柔和散射表明她可能用了一块薄纱窗帘来过滤阳光,营造出这种既柔美又清晰的效果。」

  林若曦的脚步彻底停住,她靠在墙边,手指轻抚着文件边缘,目光落在地板上的一道光影上。

  他的声音勾起她久远的记忆——那些关于摄影的热爱,关于光影如何讲述故事、捕捉情感的初心。

  她闭上眼睛片刻,呼吸放缓,仿佛被他的热情感染。

  顾言的分析细腻而深刻,与她记忆中某些模糊的片段重叠,却又带着一种她未曾触及的深度。

  「…这幅赫歇尔肖像不仅是他的外貌记录,更是性格、智慧和人类精神的探究。」她睁开眼,透过门缝瞥了一眼。

  顾言的身影映在投影仪的光晕中,手势生动而有力,衬衫袖口卷起,露出手臂的线条。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的专注与她对摄影的执着如此相似,却又多了一份她未曾拥有的沉静。

  一名学生提问,顾言的回答再次响起。

  「她在信中写道,赫歇尔是『我见过的最杰出的人』。

  这幅肖像,是她试图捕捉那种卓越,永恒定格他的外貌与内在。」林若曦的手指在文件上微微收紧,顾言的声音在她耳边萦绕,像一颗种子在她心底悄然萌芽。

  她轻叹一口气,转身继续前行,脚步恢复了平稳的节奏。

  然而,顾言的讲解在她脑海中回荡,点燃了一丝对他们合作的期待,嘴角的笑意在阳光下愈发柔和。

  林若曦站在工作室门口,手指轻轻摩挲着古铜色的门把。

  深秋的微风拂过,吹起她的发梢,几片红枫叶随风飘落,轻轻贴在她的肩头。

  她那天早上特意挑选了周明远曾经夸赞过的酒红色连衣裙,裙摆随着步伐微微摆动,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

  她花了半个小时描画妆容,涂上玫瑰色的口红,试图唤起丈夫久违的关注。

  然而,周明远只是匆匆抬头看了一眼,语气平淡地说了句「好看」,便继续低头刷手机。

  那敷衍的反应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她的期待,也让她的心底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失落。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推开工作室的门,踏入了顾言的世界。

  工作室内的光线柔和,黑白照片整齐地挂在墙上,每一张都散发着浓烈的艺术气息。

  顾言正在角落调试一盏聚光灯,听到门响,他转过身,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逆光勾勒出他分明的轮廓,黑色毛衣裹着修长的身形,淡淡的木质香气混着雨后森林的清新,随着他的靠近若有若无地飘来,让林若曦感到一丝莫名的安心。

  「林教授,您来了。」顾言快步走近,声音温柔而富有磁性,像是在邀请她进入一个隐秘的艺术天地,「我正想请您看看这组新作品的布展,您的意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林若曦微微点头,跟随他走进展厅。

  她漫步在照片之间,每一幅作品都在无声地诉说都市人的孤独与挣扎。

  她在一张照片前停下脚步:画面中,一个中年男子独自站在高楼的落地窗前,背影孤寂,西装笔挺却掩不住肩膀的疲惫。

  那种孤独感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她内心的空虚。

  「这让我想到周明远。」她轻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滑过照片边缘,「他最近常一个人站在办公室窗前发呆。

  我有时站在门外看着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走近。」她的声音低沉,夹杂着一丝自嘲,「或许是我太懦弱,连敲门问一句『你在想什么』都不敢。」

  「您的丈夫?」顾言走到她身旁,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让她感到一丝微妙的亲近,「是什么让您停下脚步?」他的目光在她脸上流连,像是在探寻她未说出口的答案。

  林若曦的目光从照片移到地面,深吸一口气:「他最近忙得几乎不回家,每天回来都深夜了,说是工作上的事。

  早上我醒来,他已经走了。

  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只剩一些琐碎的安排。」她顿了顿,意识到自己泄露了太多,试图掩饰,「抱歉,这些私人事不该在这里说。」

  「哪里,能听您倾诉是我的荣幸。」顾言的声音柔和,带着一丝蛊惑。

  他轻轻触碰她的手腕,又迅速收回,像是试探她的反应,「其实,我一直想邀请您做我新系列的模特,主题是『都市中的女性灵魂』。您身上那种被生活磨砺后的沉静,和隐忍中的渴望,正是我想要捕捉的。」

  林若曦一愣,下意识地摸了摸眼角的细纹:「我?我已经三十九岁了,不再年轻了。」她自嘲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正因如此。」顾言认真地说,目光灼热而坚定,「年轻模特无法表现您这种历经岁月后的从容。

  岁月没有夺走您的魅力,反而让您更有深度。」他的手指在空中勾勒她的轮廓,未曾触碰,却让她感到一阵微妙的战栗,「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就在这时,顾言的目光转向一旁,低声说:「林教授,其实我早就关注过您的作品。」林若曦微微一怔,抬头看向他。

  他继续道:「我记得您多年前在学院艺术展上展出过一幅油画——深蓝的海面,一只孤舟漂浮,天际模糊不清。我当时就被震撼了,那种孤独中透出的坚韧,太打动人了。」

  林若曦有些意外,轻声问:「你看过那幅画?」

  顾言点点头,语气真挚:「嗯,我觉得那只孤舟就像是您自己,在生活的海洋里漂泊,寻找方向。我一直想问,您创作时是什么心情?」

  林若曦沉默片刻,回忆涌上心头:「那是刚结婚时画的,当时对未来有很多期待,但也有些迷茫。我想把那种心情画出来。」

  顾言微微一笑:「您的作品总能触动人心。我希望通过镜头,把您身上那种艺术气质和情感深度呈现出来。您觉得呢?」

  林若曦被他的话触动,点了点头,心中泛起一丝暖意。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今晚有会,别等我吃饭。」

  她盯着屏幕,心底的苦涩翻涌上来。

  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

  上个月他们还约定要多些陪伴,可如今却渐行渐远。

  「好,我答应你。」她抬头看向顾言,声音里带着一丝倔强。

  答应顾言,或许是她对抗这份失落的一种方式。

  第一次拍摄定在周末。

  林若曦换上顾言准备的白色真丝衬衫,站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

  衬衫柔滑贴身,隐约勾勒出她的曲线,阳光透过纱帘洒下,为她披上一层朦胧的光晕。

  顾言手持相机,目光专注得几乎要将她融化。

  「请您回想一个怀念的时刻。」顾言轻声说,「让情绪自然流露就好。」

  林若曦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十年前的画面:周明远带她来到这座城市,满眼憧憬。

  他会在周末拉她去公园散步,会蹲下来为她找最佳拍照角度。

  那时的他,会因她一个微笑而兴奋不已。

  可如今,他们的合影只剩社交场合的公式化照片,连眼神交汇都成了奢望。

  「太完美了。」

  顾言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带着赞叹,「您的表情里有种温柔的哀愁,历经世事后的淡然,太迷人了。」

  他走近调整她的姿势,手指轻触她的肩膀,木质香气钻入鼻息。

  她的心跳加快,随即感到一丝愧疚,但这愧疚却让她更加兴奋。

  拍摄结束后,林若曦回到家。

  卧室空荡荡的,周明远还没回来。

  她坐在床边,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结婚照——照片里的他们笑得灿烂,可如今却形同陌路。

  她拉开抽屉,看到里面积满灰尘的避孕套盒,那是他们曾经亲密的见证,如今却被遗忘。

  她叹了口气,走进浴室,热水冲刷身体,却洗不掉心底的孤寂。

  她想起上一次周明远敷衍地结束,像完成任务般转身睡去,那一刻的冷漠让她至今难忘。

  顾言执意送她回家。

  车内爵士乐低沉婉转,萨克斯的声音像在诉说心事。

  两人沉默,却有一种奇妙的默契。

  林若曦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开口道:「我很羡慕你。」

  「羡慕什么?」顾言的声音温柔,带着好奇。

  「羡慕你能把情感表达得这么清楚。」她轻叹,「我和周明远像是失去了沟通的能力,感觉就像陌生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的声音低下去,满是无奈。

  顾言沉默片刻,轻声道:「也许他太习惯您的存在,就像空气,重要却被忽视。」

  他的手不经意碰到她的指尖,又迅速收回,「但在我眼里,您鲜活而珍贵。」

  那短暂的触碰温暖了她,让她心动了一下。

  她想起早上周明远连她泡的咖啡都没碰就匆匆出门,那杯咖啡还冷在桌上,像极了他们的关系。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