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第三十二章:呼盟四處趴趴走,2

小说:只爲途中與妳相見 2025-09-02 08:12 5hhhhh 6200 ℃

接下來,我們便和大叔一家沿著「中蒙邊境線」漫步,憑弔諾門坎戰場。不一會兒便走到了一個口岸以及一個邊防哨所,哨所內的衞兵正跨列著站崗執勤,面露莊嚴的神態。不過沒多久那個衞兵就換崗休息了,我們也趁機來到他面前與他交談了起來。據他說他也是蒙古族人,名叫:那仁格日樂,來自新巴爾虎左旗的阿木古郎鎮,今年19歲(比我大三歲,算是一個小哥哥),高中畢業後便在大學裏參軍入伍,如今就在這裏執行站崗執勤的任務。沒多久就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節日:白月節(相當於我們的春節,日期也相同,好像是因爲我們都用農曆的緣故)了,他卻不能回家與親人歡聚一堂、共度佳節。爲了保衛國家的利益不受侵犯與和平安寧的生活,軍人所做出的巨大犧牲真的是我們難以想像的。而大叔還是笑著用蒙語問他想不想家,他則回答說他做夢都想,但是爲了完成軍人的任務,他也只能留在這裏,希望長生天能保佑他的阿爸和額吉幸福快樂、健康長壽!而孟根琪琪格阿姨也特意從車中拿來了裝在保溫瓶內的依然熱氣騰騰的奶茶,獻給了那仁格日樂大哥,弄得他連聲向我們道謝。「一直在這樣的地方站崗執勤,一定很無聊吧!」我望著正在喝奶茶的那仁格日樂大哥問道。「有時候是有這種感覺,但是最近我幹了一件讓我感到蠻有成就感的事情!」那仁大哥放下茶碗後看著我笑了笑。「什麼事啊?」我問道。「前不久因爲白災肆虐的緣故,我們哨所附近的一戶牧民的馬匹在風雪中越過了邊界,一般而言這些馬匹肯定是要不回來了。當時我想:馬匹是我們蒙古族的牧民最重要的財產,如果找不回來的話,對這戶人家而言無異是晴天霹靂。因此我就向首長主動請纓,準備前去和蒙方交涉要回這些馬匹。首長考慮一會兒後就批准了,並派了一個平時和我關係要好的漢族戰友:吳逸軒與我同行。到了蒙方的哨所後,最開始他們是堅決地拒絕了我們的要求,說我們的馬匹進入他們的領地後就是他們的財產了。但之後我就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我也是牧民的兒子,我明白丟失這麼多馬匹對牧民來說意味著什麼。請你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們的牧民因爲丟失了這些馬而導致生活陷入絕境,你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馬,是蒙古人最重要的財富,如果我們的馬匹被別人搶走,我們一定會騎著更快的馬把牠奪回。我相信如果你們是有血性的蒙古男兒,你們也會這樣做的!』。說完之後,蒙方當即表示願意交還馬匹,並問了我的名字,我回答:Erdenesüreŋgiin Narangerel-額爾德尼蘇榮·那仁格日樂之後,那個蒙方軍官誇讚我說:『你不愧是Narangerel,真的是一個既有太陽一般耀眼的智慧光芒,又有駿馬一般剛烈的血性的蒙古男兒!』。當時我回了他一句:『謝謝,我只是在履行一個子弟兵捍衞父老鄉親權益的天職而已。回到哨所後,我就將尋回的馬匹交給了那戶牧民,看到他們的笑臉,頓時我也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那仁格日樂大哥講述道。「哇啊!那仁格日樂哥哥好厲害!」櫻奈稱讚道。「我也覺得那仁格日樂大哥是一個真正的蒙古漢子!」我也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好了,我們該走了!」大叔起身道。「嗯!相識即是緣分,不如我們留點自己的聯繫方式,然後再合個影吧!」我建議道。「好吧,很高興認識你們!」那仁格日樂大哥爽快地答應了。接下來,我們便和他站在一起合影留念,然後便用蒙古族的禮儀向他行了一個禮,而他也在對我們行完軍禮後行了一個蒙族撫胸禮。「Narangerel ah/Hüühed,bayartai!tsagaan sariin mend hürgeye!(那仁格日樂哥哥/孩子,再見了!白月節快樂!)」我們四人一起用蒙語和那仁格日樂大哥告別,並祝他白月節快樂。而他也回敬了一句:「Ta nariig tsagaan sariin mend hürgeye!(祝你們白月節快樂!)」

和那仁格日樂大哥道別後,我們繼續在口岸附近散步。只見這裏的人群來來往往,穿梭於內外蒙之間。忽然一個身穿有些補丁的蒙古袍的看起來大概二十多歲的男青年向我們跑來,並用蒙語問了一個問題(後來聽大叔說他說的是:去烏蘭浩特怎麼走?)。大叔聽了則是拿出手機用地圖導航給他指了一個大概的方向,並問他是哪裡人?這個男青年聽後就拿出了一張證件,上面寫著「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иргэний үнэмжлэх」。「這是什麼文字啊?看起來好像俄國人用的,是俄文嗎?」櫻奈看了看這張證件後疑惑地問道。「蒙文。」我回答道。「蒙文不是豎著寫的鑰匙一樣的字符嗎?」櫻奈聽罷更加困惑不解了。「所謂的『新蒙文』,又叫:基立爾蒙古文或者斯拉夫蒙古文,顧名思義就是用俄文使用的基立爾字母拼寫的蒙古文字。外蒙古獨立後,當時的外蒙當局爲了向蘇俄主子表忠心,再加上傳統蒙古文字母複雜多變、拼讀不一,導致一般牧民學習困難,於是就用基立爾字母拼寫蒙語創造了這種文字,並在民國30年正式強制推行。在當時的外蒙,使用所謂的『新蒙文』被看做是『政治正確』,堅持使用傳統蒙文的人會被視爲『反革命分子』或『封建主』。通過這種強制手段,外蒙迅速普及了『新蒙文』,掃除了文盲。不過也導致現在的外蒙年輕人看不懂傳統的蒙文,由此造成了蒙古文化在外蒙的斷層以及內外蒙之間文字交流的困難。就跟大陸的中共政權強制推行簡化字一樣,既導致大陸年輕人看不懂滿是『繁體字』的中國古籍,也影響了台灣和大陸的文字交流。」我解釋道。櫻奈:「給人的感覺明明就是俄文嘛!這樣做豈不是一點蒙古民族特色都沒有了!」「但是學起來簡單,方便掃盲啊!還可以跟俄國主子在文化上更近一點,一箭雙雕,就算犧牲了民族文化,外蒙當局又何樂而不爲呢?不過現在的外蒙當局又開始重視起傳統蒙文了,據說還要恢復傳統蒙文的正式使用,不過我想他們可能要從內蒙引進老師吧!」說到這裏,我忍不住笑了。「這樣才對嘛!民族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是最重要的,要是繼續用這種不倫不類的文字,他們恐怕就會慢慢從蒙古人變成俄國人了。」櫻奈拍手叫好。就在這時,大叔說他已經表示要送那個外蒙青年一把了,還因此向我們致歉。「沒關係,離開諾門坎之後我們就要回去了!」我笑道。大叔:「那就好,實在抱歉要占用你們寶貴的時間了!」,我:「沒事!我又不那麼急,就去一趟烏蘭浩特吧!」「好的!」大叔轉身對那個外蒙青年說了一句蒙語後,他便說了一句謝謝(bayarlalaa),然後跟著我們一起上車。我則是在心裏感歎:大叔確實是個好人,那麼慷慨大方!

就這樣,我們跟著大叔去了一次烏蘭浩特,一路上大叔所用的衞星導航播音系統讓外蒙青年驚歎不已,跟大叔聊了一會兒之後,他更加驚詫了(大概是因爲外蒙窮,技術落後,因此才會對內蒙的高科技表示驚歎吧!)。在烏蘭浩特送走了外蒙青年之後,大叔和阿姨特意去了他們兒子的學校看望他們的兒子,一家人終於以這樣的形式短暫地團聚了,我和櫻奈也對此感到很開心。離開烏蘭浩特後,我們便準備正式爲這次長途旅行畫上句號。離別之前,在櫻奈的請求下,我們先是回到了巴彥哈達草原,以此來讓櫻奈有時間和那匹小馬駒道別。至於疾風,由於我們很難把牠帶回台灣,加之櫻奈也說了:「對於疾風來說,草原才是牠真正的家園。牠生在草原,長在草原,也註定要在草原大地上無拘無束地自由奔馳。就算我們能夠把牠帶回去,台灣也終究不是牠的家。我們不能爲了自己就去奪走本該屬於牠的家園和自由。」,所以就只好送給大叔以答謝他這些天的照顧。不過雖然櫻奈話是這麼說,但在臨行前她向疾風道別並感謝疾風的救命之恩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抱住疾風淚如雨下。依依不捨地和疾風道完別之後,大叔便開車將我們送到了市區機場。機場候機室前,我們留下了各自的聯繫方式,然後依依惜別。「下次要來呼倫貝爾的時候一定要通知我!到時候一定讓你們看看內蒙古的大海到底是什麼樣的!」大叔說道。「嗯嗯!一定!也歡迎來台灣玩喔!」我回應道。「對了,大叔,您看得懂『新蒙文』嗎?」櫻奈問道。「『新蒙文』!?就是外蒙的那種用俄文字母拼寫的文字嗎?」大叔問道。「嗯嗯!」櫻奈點了點頭。「看不懂!不過我還是能夠跟他們交流。畢竟我們都是蒙古人,是一個民族,現在只不過是因爲蘇聯的關係和一些歷史原因變成了兩國人而已。但我們終究還是一個民族,雖然文字已經不一樣了,但語言還是相通的。」大叔答道。櫻奈:「哦!對了,叔叔,可不可以敎我寫蒙文啊!?」,大叔:「蒙文很難學的!一時半會是敎不會妳的。」「不是了啦!我只是想讓叔叔敎我寫幾個地名,體驗一下寫蒙文的感覺而已。」櫻奈露出了天使般的可愛微笑。「好吧!」大叔拿出紙和筆寫了內蒙古、呼倫貝爾、陳巴爾虎旗、巴彥哈達蘇木這幾個地名的蒙文。不過大叔寫蒙文用的都是那種相當於漢字的行書那般飄逸瑰秀的蒙文字體,因此櫻奈看了之後立馬傻眼,遲遲下不了筆,下了筆也是寫得「四不像」。大叔見狀連忙拿出另一張紙,用「正楷」蒙文字體寫了這幾個地名,而櫻奈也是看一下寫一下,用稚嫩的筆蹟寫出了這幾個地名的蒙文,配上一旁大叔寫的「行草」蒙文,完全可以作爲此次旅行的紀念品之一了。櫻奈寫完了之後一副成就感滿滿的模樣:「終於體驗到了寫蒙文的感覺了!」「我也再寫個東西給你們作紀念吧!」言畢,大叔又拿出了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寫下了ᠲᠠ ᠨᠠᠷ ᠥᠪᠥᠷ ᠮᠣᠩᠭᠣᠯ ᠳ᠋ᠤ ᠳᠠᠬᠢᠨ ᠢᠷᠡᠬᠦ ᠶ᠋ᠢ ᠬᠠᠯᠠᠭᠤᠨ ᠶ᠋ᠢᠠᠷ ᠤᠭᠲᠤᠬᠤ᠂ ᠮᠥᠩᠬᠡ ᠲᠡᠭᠷᠢ ᠲᠠ ᠨᠠᠷ ᠶ᠋ᠢᠠᠨ ᠥᠷᠥᠰᠢᠶᠡᠩ᠃,及其漢譯:「熱烈歡迎你們再次來到內蒙古,願長生天保佑你們!」,還在上面分別用蒙文和漢文簽了自己的名字,隨即也讓阿姨簽了(漢文還是正體字)。「大叔,你們會寫繁體字?」我問道。「當然會一點點!再說如果不會寫還可以在網上查啊!現在網絡那麼方便!」大叔笑道。就在這時,機場的廣播向我們播報了我們乘坐的飛機即將起航,請我們盡速登機的消息。「大叔阿姨,那我們走了喔!」「叔叔阿姨再見!」「bayartai!」我和櫻奈向大叔、阿姨揮了揮手,然後頭也不回地朝著機場登機口邁去,寒假的東北和呼倫貝爾之旅也由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場中華北疆之旅,註定讓我畢生難忘!

小说相关章节:只爲途中與妳相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