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香足蜜穴,2

小说: 2025-09-01 11:02 5hhhhh 3970 ℃

原本,姨娘想把我安置在四院的东厢房。

但傅那氏出言反对,要把我撵到前院去。

因为那个刘嬷嬷跟她提过,我那天清早在姨娘的眼皮子底下,勃起了小鸡鸡。

所以,她就坚决不许我入住内宅了。

会勃起的男性外人,严禁进入内宅,是这傅家大院的规矩,姨娘无从辩驳。

姨娘只是担忧,我还这么小,生怕我照顾不好自己。

傅那氏笑话她多虑了,家里这么婢仆,照应个小孩有何难的。

姨娘没有太过坚持,就此把我安置在二院的客房里。

不过,若我白天进内宅的话,傅那氏倒是给足了姨娘面子,从不阻拦。

只是入黑后,必须回到前院来,不得逗留在内宅过夜。

但实际上,我极少进内宅。

因为我每次进去,都只能呆在一边,空望着、妒忌着姨娘对那个傅少爷的疼爱,或者对那个傅老爷的眷恋。

我感觉不到姨娘对我的温情,只感受到和姨娘之间的遥远距离。

所以,我就赌气不进了。

不过,姨娘倒是偶尔出来找我,陪我说说话,喂我吃吃嫩脚丫。

再后来,姨娘越来越少出来了,因为她怀着小娃儿,行动不便。

我结识了许多玩伴,还和他们一起读书识字。

账房先生姓张,是个落魄的老秀才,他工作之余,也凭爱好,教授孩子们识字和算术。

这前院里,有十来个半大孩子,都是长工们带来的。

我这才了解到,这大院里的人,是分成五类的。

一是主子。

二是阉奴,职事是在内宅伺候主子。

三是长工,有男有女,女长工洒扫门庭、伺候主子,男长工负责耕作、跑腿、饲喂畜牲。

四是长工的孩子,这些孩子不是长工,不收傅家支付的薪水,故不算傅家的下人。

五是客人、客卿。

我呢,算是寄住在此的客人。

张老秀才呢,就算是领薪水的客卿。

张老秀才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傅家可不敢以长工视之,就称之为客卿。

我慢慢和长工的孩子们混熟后,自然就随他们一起,跟着张老秀才读书识字了。

张老秀才是个很颓丧的老头子,因为他奋斗了大半辈子的科举大业,被朝廷一纸诏令给废除了。

他哭都没眼泪,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啊,就做了个账房先生,凑合着过。

过着过着,他倒是在孩子堆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因为教育孩子们读书识字,也不失为一项有益于家国天下的事业。

每日里,若是天气好,张老秀才都会在午休后,空出一两个小时来,在二院的庭院中,树荫下,带着孩子们上课。

孩子们写字的文具,是树枝和沙盘。

在学习中,我表现出超越同伴的天赋。

张老秀才因此而喜欢我,夸我说,若是科举依旧,我至少是个考秀才的苗子。

姨娘听闻了这事,就给我送来了文房四宝,和一大堆书籍,勉励我好好学习。

……

这年是光绪三十四年。

秋风起时,皇太后病重。

皇太后自感时日无多,想起数年前的那个春风暗度之夜,慰怀之余,也难免有点忧心。

忧心那个姓傅的情郎不知轻重,坏她身后名。

她秘密遣人前来,索回当初留赠傅老爷的那串檀木佛珠。

经此,傅老爷才意识到,他的存在,已成皇太后的心病。

傅老爷没有和妻妾商量,只留下一份遗书,就慨然赴死。

待得皇太后第二次遣人前来时,只得见傅老爷的尸首了。

傅那氏把傅老爷的遗书,交给了来人,让他回宫里交差。

皇太后得闻此事,又看了那遗书,叹息良久,自感亏心。

她本打算事情到此为止,放那傅家的孤儿寡母一条生路。

但入冬后,她弥留中,又变了心,第三次遣人前来索命。

傅那氏把命交给了来人,至此,那旧事才算是最终了断。

……

傅老爷死后。

傅那氏一边收敛丈夫的尸首,一边凄苦的想,夫君还是太天真了,以为自己一死,就可以了断一切事。

傅那氏伺候过皇太后多年,熟知皇太后的心有多狠。

傅那氏心中很清楚,她自己也是难逃一死的。

所以,她随即就开始为身后事做安排了。

后事当然是以她唯一的儿子傅载汉为中心的。

至于姨娘,如果姨娘也生了个儿子,她会毫不犹豫的撵姨娘回娘家去,但姨娘既然只生得个闺女,就留着吧。

她和姨娘相处过这么些年,相信姨娘的为人是可靠的,把载汉托付给姨娘,大概不会所托非人。

而且,除了姨娘,实在找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就只能如此了。

确定好监护人之后,接着就是尽可能排除家中的潜在风险。

姨娘毕竟年轻,缺手腕,又没有管家经验,缺威望,够悬能镇住那一大堆下人。

于是,为了确保姨娘可以顺利接住主母大权,她立马贱卖了所有田产,断绝了所有买卖。

没了那些田产、生意,就顺理成章的辞退了大部分下人,只留用安分老实的。

然后,她又起用了一个最信得过的人,用为管家,协助姨娘治家。

最后,她还把我骟了。

因为她认为,我也是个隐患。

她觉得姨娘太易心软了,待她死后,姨娘肯定不会对我严加管束,而我又快要成熟了,到时难免会秽乱内宅。

所以,她就暗戳戳的骟了我。

……

傅老爷突然死了。

这像是一个号角,吹起了一场比秋风更冷冽的风暴,卷走了大院里的热闹气息。

往日热热闹闹的大院,骤然间,就剩得个冷冷清清。

我闹不明白,为何玩伴们一下子全走光了。

我只觉得寂寞。

在寂寞中,我只得频繁的出入内宅,去看姨娘。

肉眼可见的,姨娘比从前多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气质。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说是姨娘更少笑容了。

傅老爷的死,叫姨娘伤心。

鼓囊囊的大肚子,叫姨娘受罪。

但我不管那些,我只希望邀得姨娘的宠爱,缓解我的寂寞。

就算姨娘没心思搭理我,我也爱呆在姨娘的身边,感受她身上的芬芳。

在此期间,我心中对那个傅载汉的抵触,消失了,并且和他建立了一种难兄难弟般的友谊——同样对姨娘的乳汁求而不得。

早在姨娘开始显怀时,就断了他奶,至今有三四个月了。

我对他,初初只是幸灾乐祸,然后才是感同身受,寄以同情。

我教会了他,把姨娘的粉嫩的小脚趾,当成是那同样粉嫩的乳首一样,含在口中吸吮。

我和他之间的友谊,就是在一人捧着一只嫩脚丫咂吮的游戏中,建立起来的。

姨娘向来希望我能交好载汉,很为我们的友情而高兴,便乐意给我们提供嫩脚丫,让我们进一步巩固这份情谊。

昔日抢占姨娘的两个敌人,一个死了,而另一个化敌为友了。

这让我变得很快乐。

但很快,就乐极生悲。

载汉的母亲大太太,狠狠教训了载汉,把他的屁股鞭挞得开了花,严禁他再猥亵姨娘的脚丫子。

至于我,大太太秘密使人绑了我,又使唤骟猪匠把我的阴囊割开了花,剜掉了囊中的两颗蛋蛋。

我很清楚,被剜掉蛋蛋的男人,到底是什么。

之前和长工们混时,我听过许多、他们对阉奴的鄙视和嫌弃。

我如今也被骟成了阉奴,这教我委屈欲死,伤心欲绝。

我哭哭啼啼的,回到了姥爷家。

我觉得只有这儿,才是我的家。

可是,我却打不开上了锁的家门。

我哭喊了好久的“姥爷”,才突然记起,姥爷早就死了。

我就走出村口,循着往日的记忆,在茫茫野地里,找到了姥爷的坟头。

姥爷居然在此现身,对我温和的笑,安慰我。

又牵起我手,把我领回傅家大门口。

他告诉我,姨娘生了个小妹妹,叫我快进去看看。

我恍恍惚惚的进了大门,走过一院、二院、三院,来到四院,看见好些人在姨娘住的堂屋内外涌动。

那些人看见了我,都朝我涌过来,将我围起来问话:“你个臭瓜蛋子,跑哪儿瞎玩喇。姨奶奶正到处找你呢,都快要急哭了!”

一个仆妇拉着我进了堂屋。

屋内的里间,姨娘抱着个小娃娃坐在炕床上,愁着眉眼。

那仆妇领我进来,朝姨娘说:“姨奶奶,您瞧,陈果回来喇。”

姨娘一眼看见我,却是转愁为怒,吼着问我跑哪儿去了。

我怯道:“姨娘,我饿了。”

姨娘就笑了,“啪啪”的揍了我一顿屁股,然后才放我去吃饭。

……

多年之后,我才想透彻,姨娘对我的心情,是矛盾的。

有亲人间的关爱。

也有怨我剋死我娘的怨气。

所以,姨娘才会重视我,而又总是把我丢在一边。

当然,姨娘的这个矛盾心理,不是现时的我所能猜透的。

现时的我,只知道姨娘终究是疼我的,起码我丢了的话,姨娘会很焦心。

我被人挖走了两个蛋,姨娘还会气愤得想杀人。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发起火来的姨娘,是那么可怕——这屋里的易碎品,全被姨娘摔破了、砸碎了。

我不知道姨娘是怎么做到的,但那个骟我的罪魁祸首,确实是死了。

那是我被骟了一个多月之后,一个飘着雪花的大清早,从大太太的屋里,搬出来一具满脸黧黑的尸首,勉强可辨是大太太。

在满大院的伤心人中,独我是开心的。

我开心的以为,这是姨娘帮我报的仇。

实际上,姨娘当时气冲冲找上大太太,想要为我出头,却被大太太平静的劝退了。

大太太说,不出两个月,她必定给姨娘一个满意的交代。

姨娘也没料到,这个所谓的“交代”,居然是死。

姨娘当然不认为她这是谢罪,只觉得另有隐情。

她和傅老爷两人,都是无病无痛的健康人,却都突然就死了,实在蹊跷。

但就算姨娘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透其中的关窍,只能不了了之。

……

大太太的丧事,尚未治好。

又迎来了两件大事,仅仅两日之内,皇帝和皇太后竟然接连驾崩了。

在国丧和家丧的沉重气氛中,姨娘凭着幼主傅载汉的监护人之名,接掌了傅家大院,成为新主母。

但刚掌事没多久,就出事了。

那个由大太太生前一手提拔的管家娘子,竟趁着出外置办丧仪的机会,卷了那笔银子,伙同前院的一个男长工,就此一去不回了。

张老秀才说,丢了银子事小,丢了面子事大,姨娘才刚主事,就被刁奴打脸,以后还有什么威严治下。

必须告官,把那两个刁奴捉拿回来,严惩不贷,以儆效尤,才能挽回面子。

姨娘当然想照做,但不信任官府,害怕官府的人索拿卡要,搞不好大花大使了,刁奴却没捉住,那就冤枉了。

张老秀才却让姨娘放宽心,这事无须花钱,也能办好。

原来,傅老爷生前和县太爷有私交。

那时,傅老爷每次进县里去拜访县太爷,都会带着张老秀才一起。

张老秀才相信县太爷会尽一份心,况且捉拿罪犯这种事,本就是县衙的分内事。

姨娘听了大喜,连忙使人备车,送张老秀才进县里报案。

结果很完满,仅过得三日,就拿住了那两个刁奴。

原来,那一男一女两刁奴,本是小叔、嫂嫂的关系,时常眉来眼去,有意凑成一对。

大太太死了,新主母又是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他们就大胆了,早已寻隙通了私情,其后又恰逢其会,女刁奴怀揣巨款出门办事,就使借口支开同伴,携手男刁奴卷款跑路了。

跑到了县里。

他们本打算在县里歇两日,待置办好行囊,再一口气翻过太行山,逃到山西去安家。

哪想到这一耽搁,就被衙役寻上门拿住了。

县太爷非常念旧,有意帮助傅家杀鸡儆猴,就命衙役把那两个刁奴拘回我们村,在傅家大院的大门前,对他们施刑。

刑是杖责一百。

那女刁奴立毙当场,血腥污了一地。

那男刁奴残留着一口气,被好心人抬回他家后,没出两日,也死了。

这事,给了大家极为真切的恐惧。

大家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姨奶奶,绝非好欺负的主儿。

姨娘虽然对那两个惨死的刁奴有些于心不忍,还出资给他们收敛了尸首,但另一方面又非常满意,因为目的完美达成了。

姨娘从大家的眼神、举止中,感受到大家对她的敬畏。

姨娘相信,家里再不敢出欺主的刁奴了。

……

姨娘非常感激张老秀才的相助,希望拜他为干爹。

这请求所暗藏的小心思,被张老秀才一眼就看破了。

虽然家中的下人是被镇服了,但还有家外的外人啊。

姨娘自知年轻,又毫无治家的经验,守着这大院,怕是守不到载汉长大成人,就被外人巧取豪夺了去。

那种祸事,姨娘十年前就经受过了。

姨娘每每想起当年事,都心有余悸。

所以,姨娘这次就学精了,必须找个信得过的人做依靠。

经过刁奴叛主之事后,姨娘认为张老秀才正是这个最信得过、而又最有能力的人。

所以,姨娘就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了张老秀才。

张老秀才笑眯眯的道破:“小小年纪,就耍心眼,不说实话。”

姨娘羞红了脸,却不肯放弃,扯着他衣袖哀求:“老先生,求您啦。”

张老秀才笑够了,才悠悠道:“想当年,我还小的时候,吃过你娘一个馒头,管她叫过姐,你要不嫌弃,就叫我一声舅吧。”

姨娘喜出望外,当即甜甜的喊上了“舅舅”。

之后,张老秀才又说:“别急着喊呀,我还有个小条件咧。”

“什么条件呀?”

张老秀才转着头,瞧了一圈屋内的几个婢仆。

姨娘会意,打发了婢仆们出去。

老秀才这才说道:“姨奶奶的桂花汤,我也想尝尝。”

姨娘一听,就乐了,一双明亮的杏眼,似笑非笑的盯着老秀才,似是要盯出朵花来。

这次轮到老秀才不自在了,那老脸烧得猴屁股似的。

所谓“桂花汤”,其实就是姨娘的尿汤。

因其色泽黄澄澄的,如桂花一样好看,故有此美称。

都是那句口水歌惹的,“宁喝梅娘尿下的、不喝壶里斟下的”。

不知打哪时开始,伺候姨娘出恭,成了个美差,因为可以喝到姨娘的桂花汤。

当然,热衷于此道者,仅限于内宅的阉奴们。

张老秀才在这大院里住久了,自然听说过、阉奴馋姨奶奶尿汤的事。

他为何也动了这馋劲?

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咋回事,只有个没谱的猜测,或许馋美娇娘的神秘体液,是性无能的通病。

他腹下那根老鸡巴,已经老得只剩撒尿之用了,和那些阉奴是一样一样的。

不管原因是啥,反正他就是馋老久了,这次终于厚着面皮,开口向姨娘索要尿汤。

在姨娘揶揄的眼神中,他的老脸还是太薄了,挡不住鼓胀的血色,红得透透的。

姨娘掩着嘴巴偷笑,嘻声道:“既然舅舅不嫌弃,甥女当然会双手奉上喇。”

姨娘转身入了里间,尽量酝酿出一些尿意,尿在茶杯里。

片刻后,姨娘捧着那只茶杯出来,放在桌上,沿桌面推给张老秀才。

张老秀才抬眼瞧去,只见那黄灿灿的汤水,荡漾在杯内,空气中还飘荡着丝丝缕缕的骚香之气。

姨娘怕他尴尬,转身又进了里间,留他一人在此慢慢享用。

……

张老秀才成了姨娘的舅舅。

我们大家都称他为舅老爷。

舅老爷建议姨娘裁撤婢仆。

他认为,姨娘当这个主母的职责,只在于守住这座大院,守到载汉长大成人即可,根本无须用到那么多婢仆。

这大院里的婢仆,大太太生前已辞退了一大部分,但所剩的、还是太多了。

既然用不着,就一概辞掉,省了支出用度,还降了刁奴叛主的风险。

姨娘言听计从,立即裁人。

裁得只剩6个女长工,男长工全部撵走。

倒是八个阉奴都裁不得,全部留着,因为当初大太太骟他们蛋时,承诺过,除非傅家没了,否则养他们终身。

那八个阉奴,莫不是穷苦到极的鳏夫寡佬,莫说娶妻生子,活都活不下去了,否则也不会甘愿受骟,到此做个卑贱的阉奴。

舅老爷也真是闹不懂,为何大太太非要弄些阉奴来伺候内宅,莫非傅老爷还有王侯血统不成?

那些阉奴之中,最年轻的那个,到今年还未满20岁,好端端的一个俊小伙,只为一顿饱饭,就自甘丢弃两个蛋,实在可惜。

舅老爷对之叹息不已。

那小伙的名字,以前叫啥,没人在意,连他自己也从来不提,大家都只管他叫旺财,是他第一天进傅家时,大太太给他取的。

舅老爷为旺财惋惜,但旺财自己并无同感。

他反而觉得庆幸,因为他很喜欢这儿的生活。

一方面,固然是不忧衣食的缘故,另一方面,是他很得姨娘的宠爱。

姨娘是个凡人,依着平凡的偏好,相对更青睐年轻干净的小伙子,故而平常都惯于使唤旺财来伺候。

姨娘有个不便明说的小癖好,就是每次便溺之后,都喜欢使用旺财的舌头当手纸。

这癖好养成于很早前,早在委身给傅老爷之前,姨娘就偷偷摸摸的这样玩过了。

毕竟姨娘也是个青春年少的小姑娘嘛,下面不免是有些寂寞的。

正好身边又有个年轻俊朗的旺财,所以,姨娘便有意俯就他。

当然,旺财只是个没蛋的阉人,压根承不起姨娘的心思。

不过,倒是可以使用口舌,玩舔阴舐穴的把戏,给姨娘聊以解闷。

两人就这样结成了亲密无间的玩伴关系。

后来,傅老爷要了姨娘的身子,夺了姨娘的芳心,姨娘就把旺财丢一边去了。

到得如今,傅老爷和大太太都相继死了,姨娘就再次把旺财的嘴舌看上眼了。

……

02

载汉不咋爱读书,从前他爹在生时,是由他爹亲自执教的。

现在他爹不在了,他以为自由了,但这只是错觉,因为还有姨娘管他。

姨娘揍了他一顿,然后丢到舅老爷门下,和我做了同学。

不过,舅老爷懒散惯了,管教不严,每天只上课两小时。

其余时间就随我们爱咋咋的。

其实,不仅载汉不爱读书,连我也灰心丧气了,因为我如今只是个没蛋的阉人,读再多书,又有何用。

只是姨娘鼓励我,说如果我读的书多,又明事理,将来就让我做大管家。

当然也有吓唬的,说如果我不听话,就别管她叫“姨娘”了。

她的鼓励,对我没啥作用。

倒是那恐吓,对我极为管用。

我是相信的,因为我知道姨娘原本只是姥爷捡回家养的养女,和我没有一丝一毫的血缘关系,如果我不乖,姨娘可能真的不要我了。

在这种恐惧中,我拼了命的好学,下苦功的劲头,把舅老爷都吓到了。

舅老爷跟姨娘开玩笑说,如果放到大明朝,我大概可以做个秉笔太监,帮皇帝写御批了。

姨娘欣慰极了,为了奖励我,特意挤了一碗乳汁喂我吃,吃得我齿颊留香。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因为这个香甜的奖励,卸光了载汉的散漫劲。

因为他羡慕得发了疯,为求姨娘的乳汁,他也变得发愤好学了。

姨娘既感好笑,又有点无奈,生怕奖励我俩多了,会害她的小宝贝闺女吃不饱。

她的宝贝闺女,乳名叫莹儿,已满三岁,成天蹦蹦跳跳的。

莹儿非常可爱,小嘴巴甜甜的,一口一个“果子哥”的叫着我,缠我带她去西跨院耍。

西跨院原本是个风景如画的大花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样不缺。

但如今没了打理园林的人手,就丢荒了。

姨娘吩咐阉奴们,在园子里放养一些禽畜,粗生粗养的,无须多费工夫照料,待它们自然长大,就宰了吃。

莹儿很喜欢小动物,但姨娘不许她带回屋里养,她就只能常来这个半荒的花园里,看望那些毛绒绒的小鸡小鸭。

在花园的东北角,阉奴们辟了一片平整的菜圃,但没种菜,只种了南瓜。

瓜藤四爬,绿叶葱葱,长势极好。

那藤叶之间,缀满了黄烘烘的南瓜。

我看见两个阉奴在瓜田里忙碌,但奇怪的是,他们并非浇水,而是一个提着马桶,一个拿着剔骨刀。

那柄又尖又细的剔骨刀,在南瓜表面,剔出一个小洞。

然后,就从那只马桶里,舀出一些粪便,灌入瓜囊内。

最后,把先前剔出的瓜皮肉,填回原处,那南瓜就像没事瓜一样了。

我吃了一惊,连忙凑过去质问他们是咋回事,莫非是想恶作剧。

他们解释说,这片瓜田,是他们阉奴自种自吃的,不会捉弄别人,更不会摆上主子的饭桌。

我还是奇怪,干嘛要往瓜囊里灌屎,难道他们想吃屎?

他们支支吾吾的解释,那马桶内盛着的,是姨奶奶的屎……

我听了好久,才听明白,他们确实是想吃屎,想吃姨娘的屎,但他们谁也咽不下,吐的比咽的还多,所以他们就别出心裁,想到这个往瓜囊里灌屎的招儿。

他们觉得,让姨娘的屎在瓜囊内温养着,随瓜成长,待到瓜熟蒂落之时,那瓜肉吸饱了姨娘的屎味,想必会很好吃。

我明白过来后,觉得有点反胃的同时,竟也有点馋虫动……

……

我原本以为,没蛋的男人,是不会想姑娘的。

这一刻板印象,是从前那些长工们教给我的。

但如今,这印象被推翻了。

推翻的理由,不仅在于我突然想通了阉奴们为何馋姨娘的粪溺,还在于我自身的体验。

虽则我是没蛋了,但我的小鸡鸡,时不时还能半硬起来。

尤其是陪在姨娘身边、想着坏事之时,硬得更容易。

我所不懂的是,勃起依靠性激素,而睾丸并不是分泌性激素的唯一器官。

我错以为,我还是个完整的男人,将来还能娶妻生子。

我兴奋的告诉了姨娘。

姨娘却只是苦笑。

姨娘和那个叫旺财的阉奴有着亲密的玩伴关系,自然很清楚,没蛋男虽然还能勉强半硬,但并无交合的能力,更别说生孩子了。

姨娘见我乐得天真,不忍心告知我真相,就跟我开起玩笑,说:“啊啦,臭小子不是最喜欢姨娘么?怎么还会想娶媳妇呀?”

我“嘿嘿”的傻笑,只在心道,我就是想娶姨娘您呀。

只不过,姨娘过后就授意旺财,让他给我说明了没蛋男的身体特征,教我伤心了好大一会。

……

姨娘是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掌权掌得久了,在私生活上,就不免有些随意,不如从前那样偷偷摸摸了——大家都是有眼看的,姨娘尤其宠爱旺财,几乎把他当成了贴身丫鬟,时时带在身边伺候。

虽说他只是个没蛋的阉奴,但总归男女有别,好说不好听。

在他们阉奴堆中,旺财就因为特别受宠,而高出了一头,极受其他阉奴羡慕,还半开玩笑的称呼他为“假老爷”。

这事,传到姨娘耳里后,姨娘才后知后觉,自己真是越来越飘了,竟然没注意到这方面的影响。

姨娘求教于舅老爷,她该咋做,才能消除影响,挽回名声。

舅老爷却认为姨娘多虑了,这只是小事,只是玩笑话,不必在意。

但姨娘实在觉得难堪,非要舅老爷帮忙出主意。

舅老爷拿意味深长的眼神,去瞧姨娘。

姨娘报之以羞赧。

舅老爷就明白了,那些流言,并不是捕风捉影。

不过,舅老爷无意于指责姨娘有伤风化,反而很怜惜姨娘。

姨娘少女嫩妇的,怎可能守得了终身寡。

姨娘只是找个阉奴解闷,已经很节制了。

舅老爷提了上下两策。

上策是,撵走旺财。旺财消失了,那些闲话自然就消停了。

下策是,大方承认。大大方方的承认旺财就是个“角先生”,就是姨奶奶用来解闷的。这样一来,闲话依旧会有,但胜过偷偷摸摸。

角先生,即是妇女用的性玩具。

姨娘左右寻思,最终选了下策。

舅老爷莫名的叹息。

“舅舅是不是很瞧不起我?”姨娘不安道。

舅老爷摇头道:“傻丫头,你舅我哪有闲心瞧不起谁,你舅我只有羡慕那旺财的份儿。”

姨娘听后,先是一愕,恍然过来后,就是“噗嗤”一笑,连声嗔道:“老不害臊、老不正经、为老不尊。”

舅老爷说的是心里话,他也是非常爱慕姨娘的,否则哪会馋姨娘的桂花汤。

当然,姨娘对此是心知肚明的。

而现在,这事被他挑明了,姨娘就不好装作不知了。

他眼光光的瞄着姨娘,语气祈求的唤了一声:“好梅娘……”

姨娘心中纠结,虽然对他很感激、很亲近,但若是就此委身于他,就不情愿了。

所以,姨娘就如此说了:“只要不怀孕,舅舅想怎样对甥女,甥女都答应。”

舅老爷却是听得失声大笑不止。

把姨娘羞得通红了脸,嗔怪道:“老坏蛋,不许笑话人家喇。”

舅老爷却摆手道:“不是笑你,不是笑你,是笑我自己。”

之后,他就解释了,他那阳具早已老迈不堪用,和阉奴是一样的性无能,他只是希望一尝姨娘身上的味道,是单纯的舔舐和品味,不会、也不能做其它的。

姨娘恍然笑道:“哦~原来舅舅是个老阉奴呀~”

舅老爷很无语,这“老阉奴”什么的,教他臊得慌。

随后,两人同入了里间。

姨娘坐在床榻上,叫舅老爷也坐。

他却正正经经的坐到床下那张圆凳去。

从刚才一入此间,他就变得局促起来,手足都不知往哪搁。

反而姨娘挺自在的,见他那样拘谨,还甚觉好笑,调侃他道:“坏蛋老舅,老没出息,有色心没色胆。”

他挠头干笑。

姨娘踢掉鞋子,朝他伸去脚丫,挑开他的长袍下摆,挑逗他的裤裆。

他却避开了。

他读了大半辈子的圣贤书,圣贤们的遗训,此时都在他脑中齐响,汇成一句“滚出去”。

他就不得不滚了。

滚出里间,滚出厅堂,滚到屋外,被烈焰般的日光一照,又滚下泪来。

姨娘追了出来,看见他正在仰望空中的烈日,一边望、一边哭。

姨娘吃了一惊,连忙上前,抬手把他的头按下来,说:“您傻呀?一眨不眨看着太阳,弄不好会瞎的!”

舅老爷跪了下地,对姨娘哭道:“抱歉,梅娘,我太下流了,我有罪。”

姨娘大感错愕,想不透他这是咋的了。

此后,舅老爷郁郁成疾,只过得一个月,就呜呼死了。

……

近三年来,舅老爷一直是姨娘最大的依靠。

他的死,使姨娘伤怀,但并无使姨娘惊慌。

因为姨娘也是会学习、会成长的,舅老爷手把手教了姨娘三年,足以使姨娘成熟了。

舅老爷的丧事,姨娘就置办得井井有条,毫无纰漏。

丧事之后,姨娘还懂得给我和载汉的前途做打算,打算把我俩打发到京中的新式学堂,学习西洋科技。

舅老爷这个秀才公死了,就算我俩想继续习经典,也没老师教。

姨娘虽然深居深院,一年到头,出门也难有一趟,但对外界的时局,竟也略懂一二。

科举早就废了,念再多四书五经也是没前途的,这年头就得学西式科技。

我和载汉听后,都震惊了,姨娘居然有此见地。

但震惊归震惊,我可没打算听话,我有自己的志愿——给姨娘做管家,永远陪在姨娘身边,伺候姨娘到老。

姨娘听后,笑话我没出息,把伺候妇人当志向,好不害臊。

我就说,妇人和妇人是不同的,有普通人,也有女贵人,姨娘就是大贵人。况且,我只是个没蛋男,本就是用来伺候女贵人的阉奴,我不伺候姨娘,还能干啥?再说了,让我当管家,是姨娘当初亲口承诺的,不能反口。

想及我确实无法娶妻生子,要前途何用,姨娘这才没奈何,同意了。

至于载汉,他也一样,无心离家求学,只想留在姨娘身边。

但轮不到他出言反对,姨娘一句话就教他憋了回去。

姨娘不容置疑的说:“除非你也剜掉两个蛋,否则滚蛋。”

载汉就委屈巴巴的滚了。

……

这一年的秋冬,战火四起。

转过年开春,大清朝没了。

姨娘生怕京中有乱兵为祸,就改了主意,让载汉去县里求学算了。

从我们家南下京城,要走100多里的山路,而西去县城只有50里的平路,近便了许多。

这教载汉欢喜不已,往后不怕回家难了。

姨娘教训他,好男儿要志在四方,恋家的都是长不大的童子。

载汉摇着姨娘的藕臂撒娇,抱着姨娘的玉腿祈求,跟姨娘讨价还价了老半天,才争取到每半个月回家一趟的许可。

我在旁看着,心里暗道,载汉那小子,哪是什么恋家,分明是恋母。

姨娘指派了一仆妇和一阉奴,随载汉同去,叮嘱他们要照顾好少爷,感冒发烧什么的,都唯他们是问,并且每半个月送少爷回家一趟。

载汉登上马车,去了。

姨娘目送马车远去,又回头瞧我,暗自叹息,两个同样是她奶大的孩子,前途就像是命中注定的,载汉是主子,而我只是个伺候人的阉奴。

我自然不知姨娘所想,只知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帮姨娘主持家务。

姨娘已经把“大管家”的头衔授给我了……其实只是闹着玩的,我今年才12岁,连自己都管不好自己,谁会服我管啊。

但我满怀热情的,满心希望学好婢仆们伺候主子的功夫。

我学习的对象,有4个,都是姨娘最亲近的贴身人。

刘嬷嬷是姨娘的贴身侍婢,伺候姨娘好些年了。

王嬷嬷是莹儿的看妈,从小带着莹儿长大。

还有一个旺财、一个迎香,前者是姨娘的角先生,后者是姨娘的角娘子。

角先生、角娘子,都是姨娘的裙下人,是用嘴舌取悦姨娘,给姨娘解闷的。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