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旅行的艺术》

小说:最远和最近——两个孤独灵魂的爱恨情仇 2025-08-30 08:29 5hhhhh 9100 ℃

B 面

买完了衣服,然后去哪呢?

回去上晚自习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我们没打算去。要不回宿舍?我们都有些累了,而且他晚上要回家,也需要收拾一下东西。

他也同意,于是我们回到了宿舍。其他的室友照例已经回家了,今天晚上又是我一个人住了。而且因为只放一天假,明天我就不回家了,不过还没想好做什么。

“今天晚上我可以留在宿舍吗?”他突然这么问我。

他今天晚上不回家吗?

“可以啊,而且这个好像不用征求我的意见……”

“因为往常你一个人在宿舍,我也在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你。”

“不会啊,而且我有时感觉一个人住有些冷清。”

“大多数住宿生周五都会回家,确实会比较冷清吧。”

“那你今天为什么不回家了?”

“其实我之前也想过留在学校,但这样宿舍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

原来是这样……只和一个男生住在同一个房间,确实有些奇怪。不过以我的了解,他是肯定不会对我做什么的。

“我们已经这么熟悉了,这里又是学校,没事啦。”

我们是什么关系?最近我时不时会想这个问题。

我们一起经历了好多事情,应该算比较好的朋友了。但很多时候我们之间又很生分,说话都非常客气甚至生硬,可能比其他同学第一天认识时还不自然。当然这和我们的性格和个性有关,我们都不擅长交朋友,也不擅长聊天。而且我没有和男生相处的经验,也许和男生交朋友就是这样的?

我又想起了摩天轮上的那一幕。那种感觉,是爱情吗?难道我喜欢他?

但女生喜欢男生应该会心跳加速吧,我倒没有,只是感觉暖暖的,那应该还是友情。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在一起习惯了,有时我非常想见到他。

A 面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要不今天我就不回家了?

就算只是普通朋友,我也想更多地和她在一起。而且她可能只是暂时住在男生宿舍,哪一天就突然搬走了。

但是其他室友都回家了,宿舍里只有我们两个人……虽然如果我一定要留下,她应该也不会反对,但总感觉很奇怪。这算不算是欺负她?

如果我们只是和平时一样,应该也没什么区别吧,毕竟我们平时都很少和其他室友说话。

另外如果她比较勉强,我可以再找个理由回家,应该也不至于太尴尬……

她很爽快地答应了!

这样的话,距离熄灯还有大概四个小时,做什么呢?

“晚上你有什么打算吗?”

“这个时间……去图书馆怎么样?”

“好主意,我也想找找有没有喜欢的书。”

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出发了。

图书馆离宿舍并不远,不到五分钟就到了。说是图书馆,实际上书并不多,种类也比较单一,但运气好的话也能找到喜欢的书。

我喜欢去散文区,一方面从散文集中相对容易找到想看的文章,另一方面学校对散文的把关没有小说严,更容易遗漏有意思的内容。

但是我连续翻了三本散文集都一无所获。要么辞藻华丽但空洞无物,要么都是琐碎的日常小事,要么情节陈旧老套。如果是自娱自乐,这些都没问题,写着开心就好。但作为作者,多少也要想一想自己可以给读者带来什么,至少写的东西自己得能看得下去吧。

我去看看她在找什么书吧。

她拿着一本白色的封面很简洁的书。

“这本是讲什么的?”

“刚才我大概看了一会儿,讲旅行的,很有趣,想借回去。”

我看了下封面,书名是《旅行的艺术》,感觉有些平淡。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书,要么枯燥乏味,要么暗藏玄机。她说有趣,大概就是后者了。

我没找到想看的书,要不就和她聊聊这本吧,这个时间没有其他人来图书馆,小声说话也没有关系。

“那一会儿分享下啊,我刚才翻了几本都不喜欢。”

我们在靠窗的位置并排坐下来。

“书最开始写作者不喜欢家附近的风景,偶然看到一张海景照片,就决定去海岛旅行。然后他提到另一本小说里的情节:

主人公是一个贵族,平时一直住在家里的别墅,只是看书和想象。有天他看小说时,突然特别想去伦敦旅行。他准备得很充分,中途还去了英式的酒吧和餐馆,想象狄更斯小说里的场景。

但火车还没开,他就认为如果真去伦敦会感觉很无聊很麻烦,还不如在家里一边看书一边想象。所以他就直接回家了,以后再也没有出过门。”

“好像有道理。以前我看电视的宣传片,就很想去一个景点玩。等去了才发现完全没有拍得好看,人还特别多,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看着宣传片想象呢。”

“那你以后也学他哪也不去吗?”

“我没去过什么地方,以后肯定还是先出去看看吧,至少去大城市看看。而且旅游和生活也不一样。”

“你想去大城市生活吗?”

“有机会的话可能试试吧,至少玩的地方多,虽然听说生活压力很大。你呢?”

“我还没想好,但不想在家这边工作,感觉有些无聊吧。”

“作者后来去海岛了吗?”

“我还没看到,要不一起看吧?”

“好啊。”

我还没有和别人一起看过书,不知道方不方便,试试吧。

我们坐得更靠近些,把书放在中间,我用右手她用左手一起按着。那什么时候翻页呢?我看得应该比她快,她负责翻页就好了。

“你看完一页直接翻就好,我要是没看完就说一下。”

作者还是去了,果然看到的场景和想象的很不一样。之前看的都是漂亮的照片,想的也是夕阳下的海滩、别墅式的酒店、湛蓝的天空之类。而到达目的地后,看到的则是巨型的储油设施、排出机场大厅的游客、成群的出租车司机和导游等等……更有甚者,机场与酒店之间出现了塑料垫已破烂的行李传送带、满满的烟灰缸上翻飞的苍蝇、机场外荒地上无家可归的狗等等。我们同时笑了出来,不知道算不算是幸灾乐祸……

然后作者开始陈述关于艺术的简化和选择的观点。比如说,一本游记里,作者经常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路程一笔带过,就好像一瞬间就穿越过去了。但实际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在火车上承受着热浪和噪音、在车站焦急等着晚点的汽车、无聊地看着窗外千篇一律的景色等等。没有作者会把旅程中的繁杂细节一一记录下来,只会选择那些最精彩的部分,这就是艺术加工的过程,再写实的作品也逃脱不掉。

但是生活毕竟不是艺术,它并不是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而会把所有琐碎的细节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所以从艺术作品中寻找有价值的部分,要远比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容易。那个之前放弃去伦敦旅游的贵族显然深谙此道,他从小说中更容易获取到他感兴趣的内容,而去当地只会浪费大把的时间。

“那作者为什么还是要去呢?”

“这就是欲扬先抑吧,先说不好的体验,之后自然就有好的体验。”

我倒没有从这个角度想,反而想起来了政治课本上的“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过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没去过一个地方,只靠想象是很难足够真实的。就像没吃过一种水果,即使看别人详细的文字描述也不知其味。

果然到了晚上,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作者躺在床上不能入眠,开始回顾自己的旅程。这时很多繁杂的细节开始消逝了,印象深刻的事情反而更清晰了。我们的记忆就像是一个精细挑选素材的艺术家,它会留下最有吸引力的素材来加工和创作。所以即使一段旅程的体验比较糟糕,只要其中有精彩时刻,不久之后,我们的记忆就会把那段旅程美化得像艺术品……

“为了给记忆提供素材,值得吗?”

她想了一会儿。

“我之前看过一个思维实验。你面前有一个按钮,如果你按下了,会承受一个小时的剧痛,但结束后你会失去这一个小时的记忆,身体也不会有任何损伤,还可以获得一大笔钱,你会按吗?”

“我也看过类似的,我想想啊……”

这个思维实验大概就是那个问题的夸张版本。如果我们在做一件痛苦的事之前就知道不会保留相关的记忆,还会去做吗?现实中大家好像是愿意的,不然节假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挤在路上。但肯定也是有一个度的。像承受剧痛这种事情,就算过后会失去记忆,我也不想。

“我比较怕疼,承受剧痛太恐怖了,就算之后会忘记,我也不按。你呢?”

“我也不会,按的话好像身体就只是一个工具了,有些可怕……”

“是啊,而且一旦开了一个头就很难控制了,比如很多人抽烟喝酒就是。他们知道会伤害身体,但为了一时的舒服就停不下来。”

我们想到哪就聊到哪,到后边已经和书没有任何关系了……聊累了我们又继续一起看书,不知不觉已经快九点了。

小说相关章节:最远和最近——两个孤独灵魂的爱恨情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