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前宋赵家小姐的玉足会臭吗?复兴大明从足交开始,1

小说:零散约稿系列 2025-08-29 13:25 5hhhhh 2860 ℃

*本文历史背景为架空设定——

第一话

祝幼贞向着从大门踏来的官员下跪,叩首听旨。

几分钟后,他的官职就从一名把总提升到了游击将军,一口气连升两级。

从大明朝里随处可见的把总,升任成为了觉华岛的游击将军。

将从辽西赶海而来的官员送走以后,他便来到了城中的一处乍一看不怎么起眼的宅邸当中报喜。

“阿爷,孩儿的官职下来了——”祝幼贞兴奋的对着打扫着宅邸的男人说道。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宅院的大门虚掩,并且庭院里几乎没有什么奢华之物,除了被用作耕种些瓜果的的土地及其器材以外,所剩下的,便是一处略有破旧的石凳石桌了。

但是房屋的窗门却是紧紧的闭合着,仿佛里面生活着的人不需要阳光一般。

这个男人名叫孙得功,身着一袭暗灰色的布衣,不见补丁,平凡的穿着里却透露着不凡。

祝幼贞之所以要管他一个人姓孙的叫阿爷,是因为孙得功算是祝幼贞的养父,祝幼贞小时候家室为东奴所杀,恰好被路过旅顺的孙得功所救下,孙得功就将祝幼贞带回了自己的老家——觉华岛。

“可是守备将军?”孙得功放下手里的扫把和水壶,对着祝幼贞问询道。

“只是游击将军。”祝幼贞以为孙得功要责骂自己,没想到孙得功只是摆了摆手,说道。

“不碍事不碍事,反正在这觉华岛上,你是游击将军还是守备将军,倒也没什么区别。”乍一听,孙得功好像是在贬斥祝幼贞的能力,但是祝幼贞却从中听到了令他兴奋的东西。

“幼贞哥哥!”似乎是听到了房门外的动静,房门被从内推开,一位身着祥云暗纹绿衣白裙的少女从房内走出。

少女的手腕上戴着缅甸翡翠手镯,耳垂上吊着吕宋白玉,一对明眸好似被自然所雕刻,生的韵水含情,白皙的肌肤手腕似乎是乘着展示手镯的东风才展露些许,但即便是这点裸露的肌肤,还是让祝幼贞的目光都不由得聚焦到了孙琴的纤纤玉手上。

少女的发丝盘在一个碎紫水晶错枝发簪上,好似一颗光秃秃的树干上长满了紫水晶一般。

“琴儿!都说了出来的时候必须关好门!”

“还有,幼贞早已成年!你当称你哥哥为子展!”孙得功没好气的说道。

“无妨的,阿爷,您这毛病也该改改了。”

“现在这岛上,早就已经是我们的天下了——”祝幼贞压低了声线说道。

要说起这觉华岛,就得从孙得功说起。

此人自幼时起便在东海跑船经商,从朝鲜进口高丽参,贩入南京的贵胄人家、从日本进口的精装武士刀,送入浙江府中的某些官员们手中当装饰品,再从这些官员们的手中,搞到那些丝绸,随后贩卖到日本的九州四国中国东海道地区,让那些穷的叮当响的地方大名也能用上浙江的丝绸,当然,得用金银来换。

除此之外,孙得功的贸易对象还有琉球王国,以及南海的郑氏。

准确来说,这些是孤悬海外的那些明国海贼们的走私路线,孙得功也只是其中的一员。

只不过,孙得功是唯一一个以明国沿海岛屿为基地将走私事业做大做强的,并且位置还在两个政权龙争虎斗的辽西走廊旁。

觉华岛因为位置的缘由,被明朝开发成了辽东,当然现在已经是辽西前线的一个海上补给站,明朝将这里的百姓编入军户,并且建设仓库、军港与民用港。

因为大半个觉华岛都成为了军户,随着时间的推进,来自大陆的军官、地方官也陆续来到觉华岛上管理,这也就让还不想彻底离乡的孙得功留下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绝不在自己的宅邸外展露自己的财富。

时间一晃到了天启六年,奴酋努尔哈赤进攻宁远不顺,于是乎派遣武格纳以水师和骑兵进攻后方补给点觉华岛,金军上岛后即便当地的军户以及军官做了临时的部署,但是还是为金军所大破,战死七千军户以及八千丁口,岛上粮食被付之一炬,就连战船都烧毁了,孙得功提前把自己的民船全都拉了出去,才保全了自己的商队。

当时的祝幼贞刚刚被孙得功收养不久,稚嫩的记忆里烙印下了两张不同的滔天火光,一张在旅顺,一张在觉华岛。

也不知道为什么,孙得功在觉华岛上的产业,居然没被摧毁多少,也许是当时的金军急着烧完粮食就撤退所产生的疏漏吧。

接着觉华岛重建的机会,毕竟这里的军户都死了,就要从当地的丁口里重新拨入,孙得功就将自己的那些手下头领们全都投入觉华岛明军的军户,除了还年幼的祝幼贞,其他都在几年后当了把总。

于是乎,孙得功的武装走私集团,正式转化为了一支武装海盗集团。

至于朝廷后续派到这里的官员,首先武官的官职早已被孙得功的手下所获取,在觉华岛上部署的四个游击将军将军和一个守备(闲置),都已经落入了孙得功的手中,而文官则是全都被孙得功的金钱攻势所俘虏。

至于朝廷方面,孙得功早早的就递上奏折,愿意捐献家资帮助觉华岛重建军队,朝廷一看辽东人居然不朝他们要海量的粮食而是自己补充,简直乐坏了,要不是内阁阻止,崇祯都想把孙得功当作全国典范给传下去了。

因为觉华岛的地理位置,觉华岛上的将官们也不敢超额养兵,要是让关宁军知道了自己身后的友军已经兵强马壮,那不得拉到锦州填线啊——

至此之后过了十年,孙得功将祝幼贞也送入了当地的军户当中,一方面是想要借此锻炼一下自己眼中必定大有作为的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初被自己所引荐的那些手下们,已经有些不听话了。

除了祝幼贞以外,孙得功还能完全控制的,也就是自己大儿子所掌控的部队了,他的大儿子——孙友贞也是一名游击将军,统领三千军户,麾下战兵大约有500人。

本来孙得功就想要让祝幼贞当一个千总,加大一下自己的话语权,但是没想到祝幼贞这孩子意外的很能干,不仅仅将那些年长于自己的老兵油子给镇压的服服帖帖,手下的队伍军纪严明,并且祝幼贞还将自己手上的两百战兵训练成了水陆两端皆可战的多用途兵种,更让孙得功欣喜。

除此之外,也许是年轻人的缘故,祝幼贞对于军事改革的敏感度很高,在编练手下战兵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改编军阵和装备。

让祝幼贞得以升任游击将军的事由端是前几个月里,祝幼贞主动的率领觉华岛上的水师救援被后金入侵的朝鲜,祝幼贞沿岸登陆即将被破城的平壤,和孙友贞一并率领七百战兵杀入平壤城,冲入王宫带出当时守城的朝鲜太子,在其他将军们的掩护下,随后转战釜山,将逃亡至此的朝鲜王室送到了北京。

在丢失了辽东后,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屏卫关系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因此朝鲜被东奴所亡已是必然,只不过此刻朝鲜王室被祝幼贞这么一个把总给带了回来,好歹东奴没法直接用朝鲜王室统治朝鲜,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此,祝幼贞也得此荣升两级。

在告别了了自己的养父后,祝幼贞随后来到了自己的军营里。

升任为游击将军将军后,祝幼贞的军户也就从一千户提升到了三千户。

军户这一块,得益于祝幼贞提出的养兵政策,岛上的丁口无不以加军户为荣。

简单的来说,也就是远超同期明军三倍的军饷,以及军户家中的诸多待遇,例如在本地的粮店里享有月供的好处,丰盛的饷银和抚恤金让参军有了物质诱惑,其次,只有参加了军队,才可以加入到各位将军们的海外贸易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利益大头。

祝幼贞来到自己的军营,他唤来自己的副官。

“子博,关于我们的调令也下来了,也该把手下的战兵给扩充一下了。”祝幼贞坐在营房的主座上,对着一旁留着大胡子的男人说道。

此人唤作温亮,字子博,是祝幼贞担任小队长时就一手提拔上来的副手,可以说是祝幼贞的亲信了。

“不知将军的提拔标准?”温亮问询道。

“把战兵队里的标准降低,火铳手百步十中七发,刺刀训练,一次冲锋三次挑刺可有一次失误,海上训练......”祝幼贞井井有条的说着,这些计划早就在他脑子里出现了,现在只不过是一口气的讲出来罢了。

“那长枪训练呢?”温亮问道,祝幼贞目前有战兵200,其中有80人为火铳手,120人为超长枪手,将阵型打开后,火铳手在前排展开,长枪手在后排待命,敌军若是于远处与祝幼贞的军阵对射,那么祝幼贞所使用的优质火铳在有着射程、精度、射手熟练度的加成下,不可能射的过祝幼贞的军阵,若是敌军冲锋向前,则长枪兵向前,排平枪阵,在如林一般的枪阵下,敌军唯有退却的份。

“难道说,将军您打算现在推行新装备吗?”

温亮口中的新装备,也就是铳刃以及祝幼贞从南洋西洋商人手里买到的新火铳。

新火铳不像是现今明军所使用的鸟铳那样,使用火绳击发,而是在枪机上装了一块燧石,按下扳机后,击锤砸击燧石迸发出火星点燃火药,令枪弹击发。也就是燧发枪。

搞到了燧发枪后,祝幼贞就紧急联系岛上的匠人,进行打制仿造。

通过普及标尺,统一各个工匠的尺寸,再让各类学徒分别工造燧发枪的各个部件,而成熟技术的匠人则负责检查和组装,让那些学艺不足以出师的工匠也可以投入到生产之中,大大提升了生产力。

虽然说这么造不如朝廷里造的那些鸟铳要精良,但是产能上已经做到了觉华岛这个小岛上的极限。

第一个月,祝幼贞就收到了一百杆实验性燧发枪。

正好,先让手下的战兵全都专变为火铳兵,至于辅兵,就先用着鸟铳和长枪,用以自保。

在校场上,众军士对于新的装备有些错愕,不过在从小队长哪里了解到燧发枪的使用方法后,众军士就面露精光。

这东西,不需要控制火绳,在装填完火药和枪弹后,只需要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简直比火绳方便多了!

不过曾经担任长枪手的面对新装备就有些苦恼了,毕竟之前只需要操练格杀技术,还没怎么碰过火器,在最初的几轮射击训练里,竟然没有一个士卒上靶。

温亮一声令下,一件件短刀便纷纷派发下去。

接着,温亮将战兵再次分为两队,一队训练刺刀格杀,兵员以原本的长枪手为基准。

一队,训练射击,同理,以原本的火铳手为基准。

训练和掌握了的战斗技能相关的战斗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掌握手中的杀人利器。

当然,燧发枪有限,因此也只能两个人共用一杆火枪,分别进行训练。

祝幼贞在统领了一下午的操练后,就先行返回了孙得功的宅邸。

自从从军之后,祝幼贞的住所,要么在海上的指挥舰上,要么,就是在军营里,这次,也是因为要参加自己就任游击将军的宴会。

在侍女的引导下,祝幼贞步入孙得功宅邸里的宴庭之中,只见这里安放的假山可谓是怪石嶙峋,祝幼贞认得出来,这里好多的奇石都是从日本和朝鲜那搞来的。

除此之外,庭院里还有各类名树,苍劲的竹与木以一个绝妙的部署分布着,既不堵塞,也不松散。

祝幼贞一眼就看到了位于宴会主座的孙得功,此刻的他脱掉了那身布衣,而是穿上了名贵的锦袍,和他一起享宴的,都是觉华岛上的千总、游击将军将军。

觉华岛上分为一个主岛,两个分岛,因此也分出了三个防区,三个游击将军的名额,祝幼贞一个,孙友贞一个,而另一个人唤作张勇,当年就是靠着在海上敢带着几艘小船强上一艘倭寇千石船,并且将千石船上的倭寇一并缴械,此后得到孙得功的信任,被安插在军队里。

当然,想要摆脱孙得功,自己单干的头子也是他。

祝幼贞其实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实际上孙得功对于军队的建设除了提供指引功劳以外并没有什么大功劳,手下的人有不服的想法倒也合理。

军队里的骨干力量也和孙得功无关,要是把觉华岛上的军队和觉华岛上的贸易集团分割开来的话,那么孙得功和军队就完全没关系了。

众将正准备迎接祝幼贞,但是孙得功咳咳一声,众将随后先对着孙得功行了个礼,再去迎祝幼贞。

祝幼贞在军队里的威望很高,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毛头小子精通海战步战行军布阵,能够明确的发觉出现有军队的问题,并且展开改革,换而言之这小子还会练兵,由他练出的军队,即便众人都用一样的装备(先前),但祝幼贞的一个把总的兵力就是可以当一个千总的战斗力来使用。

倘若现在东奴打上觉华岛,那么张勇和孙友贞绝对会请祝幼贞来安排防守事宜,这也就是祝幼贞的威望。

但是祝幼贞也明白自己的威望还不足以掌控住整个觉华岛,防守足够,但是进取的话,各家的声音定然不会统一。

祝幼贞的心中一直有个念想,那就是杀入辽东土地,将那片土地上所有的金钱鼠尾东奴,一并驱逐出去,此刻锦州还在和东奴对峙,觉华岛的力量有朝一日必定会投入到和东奴的决战之中。

他必须在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前,将觉华岛上的军事力量全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并且让他们摒弃掉流寇思维,至少能够绝对听令于自己。

“恭喜祝将军!”关系较为疏远的张勇举起酒杯说道。

“恭喜子展!”孙友贞用更为亲密的表子来称呼祝幼贞。

祝幼贞哈哈一笑,与众人一并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诸位,承在下升任的契机,在下有一个计划——”

“诸将,想不想将生意做到南洋去!”

什么玩意?

把生意做到南洋?

南洋里有洋人,但是咱们拿什么卖给洋人?

如果还是卖丝绸的话,那和现有的模式有什么的区别?

众人脑袋里陷入疑问。

祝幼贞似乎猜到了众将的疑问,随后说道:“这不是卖什么货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将手伸入到南洋,不只是南洋,东海也是如此。”

“将手伸入......若是要往那里安插汉民的话,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啊——”

张勇问道。

虽然说张勇给人的映像更多是勇猛鲁莽,但是他提出的问题也是直击祝幼贞想法的核心。

“不必采用迁民的法子,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和当地的土著合作,租使当地少量的土地建立货物中转站,或者说是开采资源的村寨。”

“这样一来,我们在南洋的贸易也会更加便利——”

“不仅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当地土著那里迁徙人口来觉华岛,充入军户,抑或是送入制造武器的匠房之中,这样以来,不仅仅可以让我们搞到宝贵的人口,还能防止我们赖以生存的技术流出,简直双赢。”

“在贸易路线上建立节点的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和当地的土著交易粮食,各位,我们现在还能够不缺粮食,那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可以从中原和关宁军的手指头里买点粮食,但是——”

“据我了解,中原的闯贼已经越闹越凶,恐怕——”祝幼贞没有把最坏的打算说出来,但这也让在座的各个千总流出冷汗。

孙友贞却是没什么反应,可能是因为祝幼贞这番话太过于危言耸听了吧——

“哈哈哈!好!我儿果真有进取之心!为父准了!”

——————————————————————————————————————————————————————————

孙得功的一声令下,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实际上还是因为祝幼贞的方案很诱人,才促使岛上的千总们支持祝幼贞的计划的。

而另外两个游击将军将军,张勇和孙友贞,一个根本没听懂多少后续的解释,只知道能让南洋的贸易航线更赚,就同意了,至于孙友贞,他不太认同祝幼贞的对于中原的看法,祝幼贞隐约能读出,在孙友贞的眼中,朝廷覆灭也不是什么莫大的灾难。但是孙友贞还是支持了祝幼贞的想法,这让祝幼贞的计划再度和岛内将领们达成统一。

不过孙友贞得率领他的军队留在本岛,出海的任务就交给张勇和祝幼贞了。

过了两个月,祝幼贞的新军扩充完毕,而老兵们的战斗技能也研习完毕,既懂得射击之法,也掌握了刺刀搏杀之道,于是乎,祝幼贞将老兵们打散,安插进新军之中。

从辅兵里提拔来的战兵训练起来很快,再加上有老兵的影响,再给祝幼贞几个月的时间,他麾下的这1200战兵都将会练的龙精虎猛。

升任为游击将军后,祝幼贞给自己的军队定下的名额为1200人,为此他还找张勇借了好多辅兵,一口气扩张了六倍,但是祝幼贞依然在两个月内将军队顺利的练成。

新军主要训练的战斗技能是射击,搏杀的技能倒还需要苦练。

在某天的夜里,觉华岛上的大部分“民船”悄悄的离开了港口,朝着南方离去。

这一支联合舰队将船造的方方正正的,伪装成搬货的商船,祝幼贞让战兵都呆在船舱里,让辅兵穿着布衣在船上充当水手。

一天一夜的时间,全都是顺风,简直就是有得天祝,舰队很快就从觉华岛上航行到了朝鲜王国,未来的光之国首都——平壤。

朝鲜在丙子之役后,就被迫断绝了和大明的藩属关系。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政治上,也从原本的兄弟之国,变成了父子之国,清朝可以从朝鲜抽调兵员和粮食投入到锦州前线,至于朝鲜嘛。

“威震华夏”的六镇之师都被清军给干碎了,还想再辫子头面前拿到尊严?

怎么?你也想让皇太极跪在太极旗下?

东奴并没有限制朝鲜和明朝的商贸展开,准确来说是和明人的,这个时代能出海的中原人,在大明基本上都会被定义为私自出海者,也就是所谓的罪犯。

靠近了平壤城,祝幼贞便派那些船上的民夫去城市里采买粮食和淡水,以及一些长白山上的药材、山货。

这些东西稍加包装一下,在别的地方就可也当成是中原之物来贩卖。

也没毛病嘛,朝鲜和中原文化走的那么近,朝鲜的商品当成中原商品来卖也很合理吧!

祝幼贞的下一站是汉城,曾经这座在朝鲜最为繁华的城市,经历了东奴的劫掠与战火后,依然破败不堪,所幸周围平原地带的农田已经恢复了生产,在汉城破损的集市里,祝幼贞派出的军士买到了更多的补给品。

这些补给品已经足够他们跑到吕宋了,不过在祝幼贞的眼里,吕宋可不是南洋之行的终点。

祝幼贞理想的目的地是暹罗和安南,这里盛产粮食,若是能和这两个地区建立长久的粮食贸易关系,至少也能提供一条未来粮食供应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地区的女性为了方便哺乳,居然会在衣服上裁剪出一个镂空,让胸前的奶子露出来。

虽然说这是有夫之妇才有能力干的事情,但是经历了和东奴的战争后,汉城内家家缟素,几乎全都是寡妇。

那些天天呆在岛上的军士们各个兴奋的嗷嗷叫,甚至麾下的把总请愿招几十个军妓来,满足这些军士们的性欲。

祝幼贞只感觉头痛,军妓这种东西对于正经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弊端,定不可留存,温亮提出了一个主意,在返程的时候把让军士们把这些朝鲜女人给娶回觉华岛上,至少给军士们留了一个念想。

祝幼贞欣然应允。祝幼贞总觉得,未来的中原,一定会诞生一支军队——一支摒弃了军阀思想、攻城不劫掠、撤退不掠夺百姓财富粮食,远离娼妇,明白自己为何而战的军队。

但愿自己麾下的将士能有着未来军队的十分之一的能力。

而张勇麾下的军士就不一样了,他们以张勇的名义购买军妓,然后专门在船舱里搞了一个服侍室,安置这些军妓。

临近张勇舰队的舰船时不时都能在晚上听见欢淫交乐之声。

舰队到了日本后,祝幼贞就命令战兵从船舱里来到甲板上,火炮也纷纷推到射击孔上,当然,射击孔是暂时挡住的。

日本九州岛附近可以说是倭寇的老巢,尤其是附近的岛屿,那些大名们管不到的地方。

果不其然,驶入浅海地区后不久,舰队里就报来了周围有鬼鬼祟祟的舰船在游荡。

也许是因为祝幼贞的舰队凑在一起,倭寇们没去骚扰。

张勇那边倒是和倭寇们打了起来,不过在方船上的火枪齐响过后,倭寇们就被喝退了。

九州岛上有两个主要大名——大友家和岛津家,两家都大量装备了火器,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铁炮,属于火绳枪。

这些武器都是和葡萄牙人交易、研究自造而来。

觉华岛上本来就有和日本地区的贸易协议,他们主要收购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以及一些中药。

在觉华岛是商业版图上,日本地区算是消费能力比较高的地区了。

除了这些物品以外,祝幼贞还卖火绳枪。

觉华岛上制造的火绳枪质量本来就属于上乘,在到九州岛上更是不愁卖家,就连四国岛上那群玩弓箭的长宗我部家族都排出船队来找祝幼贞买火绳枪。

这些火绳枪都是祝幼贞用剩下的,顺道卖给日本人也是废物利用了。

下一站是台湾,此时的台湾还在荷兰人手里,此时的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在南洋也是战做一团,他们的到来给了祝幼贞窥视先进武器的契机,之前的那些火炮,也都是从葡萄牙人手里买来到的佛郎机炮仿造的。

祝幼贞对这一批佛郎机炮已经了改进,主要是加大了口径,以及炮管长度,经过觉华岛上的秘密实验,加长版的佛郎机炮只要控制住射击频率,就可以做到和原版红夷大炮一样耐用。

夜晚的舰队上,分布着两种声音。一个是军妓和军士们交欢的呻吟声,一个则是船上的私塾先生给军士们授课的声音。

他们传授的东西便是东方版本的弹道学,军士们都明白这可以是让自己手里的火枪和炮弹打的更准的技术,因此即便学的很痛苦,也依然在学。

教材都是祝幼贞修改过的,不用中国那些文字代数,而是直接使用符号代数,这样的话对于文盲毕业级别的军士来说更好学。

大约航行了大半个月,祝幼贞和张勇的舰队都来到了吕宋群岛。

此时吕宋岛的沿海区域都在西班牙人的手里,当然,那都是理论上的,西班牙人还没建立起大批殖民根据地,能做的也只能是让舰队驶过海岸线,宣告自己的存在。

祝幼贞很快就在沿海零星的殖民根据地上找到了西班牙吕宋岛总督,这家伙叫做菲利普尼奥,他住在富丽堂皇的总督府里,与那些村寨级别的殖民地规模不同,他所在的城市已经建立起了西式的砖石棱堡,他们管这里叫做新马德里。

因为要和明朝贸易的缘故,新马德里里的市场里居然也用白银作为通用的货币,这倒是方便了祝幼贞,祝幼贞花了一笔钱,买下了吕宋岛北端某处的殖民地。

至于菲利普尼奥该怎么糊弄国内,这当然难不到他,他直接宣布在这里发现了矿藏,建立了一处矿场,同时成立了一家采矿公司,而一个来自东方明王朝的富家翁则是投资了这一座矿场......

祝幼贞抓到了几个居住在丛林里的土人,让他们回去传播自己的要求——让他们重新居住回来。

“族长......”在吕宋岛北部的深处的某个密林里,一排排因为饥饿和病害而族人倚靠在巨树树根上,书上那些野猴还在眺望。

被称作族长的女人神情凝重的看着靠在巨树树根上的族人,他们才刚来到这里没几个月,就爆发了如此严重的病症,除此之外,他们的土地还没有开垦完全,他们已经错过了播种期,就算现在奋力的开垦根据地周围的土地,也得过个大半年才能吃上粮食。

他们这个族群足足有三千多人,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的境地,全都拜西班牙人所赐,他们用火枪和刀剑将他们从富饶温暖的海岸边强行驱逐到丛林里,他们虽然说是吕宋岛上的土著,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在吕宋岛上的其他区域像以往一般生存。

陌生的环境里所诞生的病症,部族里的巫医也感到束手无策,只好祈求着神明降下奇迹。

作为部族里的族长,她看到巫医这个反应就知道他也无能为力了,此时此刻,诡异的瘟疫、严重短缺的粮食,都降临在了这个刚刚迁移此地的部族里。

因为刚刚到来,周围的猛兽都还没驱逐,就在前些天,几头野猪就闯入了部落,将几名族人撞伤,所幸那一天加了猪肉餐。

“族长......他们好像是中原人,说的都是中原的官话——”

就在族长还在思索的时候,传令的土人说的话更让她感到疑惑。

中原?

中原人居然踏上了吕宋岛?

难道......中原又一次大乱了吗?

“说说你看到的——”族长强行稳定下心神,问询道。

“这些中原人不像是那些海盗一样,都用刀剑,而是全都使用那些火器,和西班牙人一样,而且他们的火器上还插着一把刀,他们没有那么复杂的装备,就是那杆火枪。”

“他们说,只要我们从丛林里回来,在海岸边耕种渔猎,那个中原人的头领就会给他们提供食物。”

“什么?给我们提供食物?”

“.......”族长决定暂且观望一段时间。

几天后,族长收到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

从海上来的中原人居然深入了丛林,剿灭了一个土著部落。虽然说那一支土著曾经劫掠过她的部落,但是族长心中的震撼压过了心中的快感。

那是一支六千人的部落,她们部落的男丁能够组成两千人的军队,就这么覆灭了?

就算是六千多头猪,那些从海上来的中原人也要抓个十几天吧?

而且那个部落还是本地的土著部落,就算打不过,逃跑总能吧?

巨大的震撼充斥在族长的心头。

最后她决定,自己带上十多个部落男丁,去海岸边和中原人交涉一下。

————————————————

“张将军,你部下的伤亡如何?”祝幼贞和张勇并马而行。

“唉,虽然说没有死难和重伤的弟兄,但是他妈的,这些小兔崽子的损失也太丢人了!”

原来,在今天对土著的战斗里,张勇的部下组成线列向土著的军队展开进攻,不出意料的便将对方击溃,但是张勇的部下眼见胜利,居然乱了阵型,就这么冲了过去,导致被对方的一个反冲锋给冲了回去,要不是临时组成了铳枪方阵,撑到了祝幼贞来救,张勇今天可不只是伤了几个弟兄了。

张勇还没有更新装备,他用的还是火绳枪加上长枪的组合。

“真比不上祝将军你的部曲,令行禁止,就算是追击也井井有条,就算把部队分成三个纵列也照样能保持压制的火力,把那些土人围杀在了村寨里。”

军队的战斗让祝幼贞有些喜悦,虽然说对手只是一群土人,但是这可不是普通的土人,他们的军事素养完全就不像是土著,能在溃退的时候组织起反冲锋,而不是兵败如山倒,就已经让祝幼贞刮目相看了。

当然,自己的部曲也处在还没有完全磨合的状态,新兵老兵配合还不够默契,但是他们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甚至可以尝试一下祝幼贞一直想要实验的新战术。

能够打出完全碾压的战绩,祝幼贞足够满意。

过了一天,祝幼贞的营帐里接见了一个从丛林里来的土人——

“哦?你们的族长愿意来我们的营地?很好,我派遣五十个士兵跟着你们回去,正好护送你们,彰显我们的诚意。”

——————————————————————————————————————————

族长看着身边排成队列,护送自己的觉华岛军士,心中只有无限的震撼。

据祖父口中说的那位岳王爷的岳家军,恐怕也不过如此了吧?

认知不足的族长心中只得这般感叹。

绣着兽相的布甲下套着一层鳞甲,穿着着这身重甲居然还能健步如飞,还有谁说他们就装备了一把火器的?明明背上还背着一面小盾,腰间还佩戴着一柄双手长刀。

这身配置,绝对是禁军精锐级别的。

族长回忆着祖父辈的描述。

再看自己身边的那些族民们,手上的武器各有特色,着甲者不超过十个,而且大多数都是皮甲。

族长心中萌生了一个猜想,在她被迎入了祝幼贞的军帐里后,她果断的跪下道。

“小民叩见天朝上国皇子,斗胆请问皇子封地位于何处?小民也好称呼——”族长用她蹩脚的官话问道。

祝幼贞:“啊?”

解释了一番后,族长这才明白祝幼贞并不是什么中原被排挤流放的皇子,带着自己最后的精锐来到吕宋岛上分封建国,而是一个商贸客。

小说相关章节:零散约稿系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