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九章:海贼王,1

小说: 2025-08-26 14:19 5hhhhh 5630 ℃

 作者:subzeropoint

 2024/08/03发表于:第一会所

 是否首发:是

 字数:13271

  夏纪六百一十年三月十一日辰时。

  王嗣璁在挖坑,正确说在命令下人用铁锹挖坑,他就站在边上指挥着,这个时候他本该学文识字,可今天是十一,王家的规矩是每个月的初一,十一和二十一这三天是孩童的休息日,这三天可以不用学文习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才有了今个上午的这一幕。

  两个小厮正卖力的挥舞着手上的铁锹,半个时辰后,树荫下就出现了一个带着四十五度坡面的,深度约一米的土坑出来,土坑边上则是堆满了泥土和石头。

  尽管臂膀已经泛酸但没有得到小主子王嗣璁的旨意,小厮只得继续手上的工作。

  时间胶囊,或者说是慢递,从字面上理解,相对快递而言,收信时间是未来某个更久的时候,那么到底多久才为「慢」呢?就要看寄件人的想法了。

  时间胶囊中的物件可以是信,也可以是照片,甚至是玩具,目的就是让未来的自己感受一下过去的自己,王嗣璁就准备埋下一个塞满了自己对未来展望的蜡密竹筒,就是将武功练到什么程度,官做到什么程度,取一个什么样的老婆,打开时间为夏纪六百二十五年正月初一,也就是他二十岁的时候。

  一名小厮发现铲子头部一震就知道挖到石头了,就在心底晦气了一把,将土铲开后发现并不是石头,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匣,外面裹了一层厚厚的蜂蜡。

  既然是小主人在边上,两位小厮就断了吞下的念头,乖乖的交给了在上面看着的王嗣璁,王嗣璁也是惊奇,自己不过是想埋下一个时间胶囊怎么就挖到了一个看起来年头不近近的木匣子呢?

  晃了晃木匣,发现里面的声音很是闷沉,王嗣璁就让小厮用铁锹将木匣外面的厚厚蜡层刮开,打开盖子后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堆子卷轴,蜡这种东西是没有保质期的,加上永安所在地区气候相对说来干燥,卷轴没有怎么受潮,挖坑的小厮看到里面不是什么金银珠宝,心底的不甘与怨念也就消散了,书籍一类的东西对于他们这些下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将竹筒丢进深坑后王嗣璁就让小厮们回填,填埋完毕后王嗣璁就让小厮搬了一块石头放在上面做为记号。

  回到自己的房间中王嗣璁便翻阅起来木匣中的卷轴来,卷轴分为上下两层,透过缝隙能明显看到下面的卷轴比上面的粗大许多,便从匣中上排随机拿出一个,解开将其捆扎起来的纸带,就从右往左拉动开来,转生会王嗣璁便一直在努力的融入新世界,封建时代的书籍都是竖排,从上到下看完最右面一行后眼睛便要移动到左边一行,阅读次序变成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和他上辈子的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读书方式掉了一个个。

  卷轴最右面的竖排文字一露出来王嗣璁就凭借上辈子的经历直到其来历了,竟然是一门源自日本的刀法,因为只有日本人才会想出秘传·芦名无心流这般中二气息爆表的名字。

  王嗣璁又从上面拿出了一个卷轴,打开后发现还是一门源自日本的武术秘籍,这回不是刀法而是枪法了,名字也没有那么中二了:本愿寺流枪术。

  枪法的名字差点让王嗣璁吐出一口老血来,上辈子王嗣璁玩过暗耻的两部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战略类游戏,不管是在信长之野望还是太阁立志传中,有一路势力可谓是鹤立鸡群,便是一向宗本愿寺,该势力武将的立绘全部是左袈裟,右薙刀,身上穿铠甲的和尚模样,一向一揆是游戏中非常恶心的事件,要不然织田信长闲的蛋疼去打长岛,他就在网络上搜了一下本愿寺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他亲自去日本买了一些有关本愿寺历史的书籍。

  以炎黄佛教的角度看待一向宗,无疑是和密宗差不多的异端邪说。

  一向宗的宗教纲领就两个:「他力本愿」和「恶人正机」。

  所谓「他力本愿」,简单来说是一向宗认为佛祖是无所不能并且无比慈悲的,因此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真诚心相信佛祖,它就会庇护保佑你,不需要做苦行僧,也不需要参禅打坐,更不需要去背那些复杂难懂的经书,只要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恶人正机」就是说「恶人」也是可以往生极乐的,这样一下子网罗了众多的猎人、渔民、屠夫、下级武士等从事杀生工作的人群。

  这里所谓的「恶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不得已从事杀生工作的劳苦大众。

  但是后来「恶人正机说」被误解,很多信徒认为「杀生无碍」,于是大肆杀戮,这也是一向宗无比狂暴、凶残的原因。

  一向宗笼络了大批下层人民的同时,还大搞世袭制,寺主的位置代代父子相传,这样一来门主的神圣和权威逐渐提高,还意味着和尚可以结婚生子。

  信徒对门主的崇拜和敬仰有如对弥陀的信仰,门徒对门主有绝对的忠诚。

  广大的信徒最后变成了门主的工具。

  一向宗打着保卫寺庙的名义,武装了大批的僧兵,将敌人称为「佛敌」,和佛敌交战而殉教的门徒可以直通西方极乐,这样一只无畏死亡、争先恐后杀敌的被洗脑武装,战斗力可想而知,他们在倭国各地发动一揆,杀人掠地,无恶不作。

  第三份卷轴名曰信州隐之里忍法帖,忍法帖这种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忍者的修炼法门。

  第四份卷轴名曰傀儡忍法帖,依旧是忍者的修炼法门。

  第五份卷轴是一份医书,名曰《医心方·房内篇》,王嗣璁这人就对裤裆里面的事情感兴趣,房内篇三字无疑让他联想到了房中术,就用一目十行的速度将此卷轴粗略扫了一遍,果然,这是一门锻炼男性性能力的功法,尤其是持久方面,心下暗喜就将其藏了起来。

  轮到下层四个卷轴了,王嗣璁如是想到,好在卷轴外壳上写了一二三四,展开外壳上写着「一」的卷轴阅读起来,缪缪几排文字就让他判断出这是一份自叙年谱,在异时空炎黄世界呆的时间不算短了,王嗣璁对于封建时期的文章体裁知晓的是七七八八,自叙年谱是按年月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著作,一般都是本人撰写,可以看做是自传。

  年谱的作者叫王致,是前夏时期的王家子弟,通过名字王嗣璁就知道他乃王家三服亲以外的族人,按照自叙年谱记载他生于夏纪一百八十三年,卒年未知,原因很简单,人只有活着才能给自己写年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至少活了六十岁,王致在序文的第一段中明说了木匣是他在夏纪二百四十三年时埋下的,理由,就是不想让自己的过往泯灭在历史之中,看家族哪个有缘人能挖到了。

  时间胶囊的想法不唯独王嗣璁能想到,只是收货人太随机了。

  王嗣璁也是运气,定国公府在前夏覆灭后被农民军洗劫焚烧,如今的国公府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王致便是此处庭院历史上的一名主人,要是苦役在修建新国公府时挖掘到此物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序的第二段中王致说自己十一岁时就东渡日本,截止到五十三岁前少说有一半光阴在岛国度过,受到自成一派的岛国文化影响不小,很多习惯已经改不了了,算是半个日本人了,就比如说书籍的装订,日本人非常的死板与守旧,抱着郑朝时期传过来的卷轴装订不放,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册装装订,自己索性也就跟着做了。

  第三段起就是王致对自己人生的概述了,「圆真?这法号。」第三段的开头让王嗣璁憋不住的轻笑起来,王致他是一个和尚,圆真便是其法号,王嗣璁上辈子知道两个法号为圆真的和尚,一个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霹雳混元手成昆,另一个是游戏只狼中的忍者杀手弥山院圆真,当年打只狼的时候他控制的独臂忍者可是没少被弥山院圆真用十字枪给叉杀。

  不过当把看完序言后王嗣璁的后背不由渗出了几丝冷汗,如果王致所言都是真的,那家族的阴暗实在是太深沉了,简直就是不见底的深渊:定国公府在前夏倭寇肆虐时期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王致就是国公府用来搅动东海局势的黑手套。

  王致言自己从二十岁开始到五十三岁,三十三年之间给家族杀了不少人,走私了不少物品,换来了无数的财富,五十四岁时改名换姓,回到国公府中颐养天年,便以浮世绘附带文字的方式将自己波澜壮阔的海贼王生涯记录下来。

  孤证不立,王嗣璁就从书架上取下了《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和《海防筹议》。

  转生后王嗣璁得了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记忆力大增,这应该是双魂融之后的福利,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种史书典籍,看过一遍就能有着深刻的印象,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不属于人物列传而是国家列传,主要记录了倭国在前夏时期的事情,当然也会在开头粗略提及这个国家的脉络:日本,古倭奴国,申文帝中,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

  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三岛、五畿、七道、六十六律令国,统五百八十七郡……地理之后就是社会方面的记载,在信息交流不畅的封建时代,记录外国的传记不免漏洞百出,但统治集团更迭这档子大事很难出错,幕府的名字和顺序没有问题。

  日本在封建时代确实只有三岛,北海道纳入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了,此前叫做虾夷岛,这个时空的日本也该如此吧,王嗣璁想到。

  倭寇侵扰沿海是前夏对日交流绕不过去的篇章,可以说夏朝对该时期日本的认知八成来自于倭患,战争不是别的,知己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剿倭占据了《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七成的篇幅,圆真是《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提及次数最多的倭寇首领,在列传中出现了八次之多,一出现后面基本上都会跟着他作恶,或是与官兵交战的文字记载,是当时公认的最凶悍倭寇首领,在沿海地区犯下了累累血案。

  《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是合传,记录了余宽、白玉凤、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位抗击倭寇侵略的海军将领的事迹,五位剿倭将军的事迹中也都有他们与圆真交战的记录。

  《海防筹议》是夏世宗朝时江南东行省巡抚朱汝贞为防御倭寇,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成书于夏纪二百二十三年,里面的「沿海山沙图」,是此方炎黄大地上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地形图。

  王致在序言部分说朝廷水师不过如此,洋洋自得说了自己昔年身为圆真时祸害沿海的多起大案:老子纵横东海三十年,杀了那么多人,抢了那么多沿海城镇,余宽、白醒、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个傻逼,跟老子斗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把我怎么样,尤其是白醒这个老小子,还把女儿搭上了,其中有六件王嗣璁发现能和夏书中的记载对得上,交战地点也都有《海防筹议》背书。

  再者就是王致记下了芦名幕府灭亡的具体时间,夏书确实记载了芦名幕府的存续时间,始于夏纪十三年,终于二百三十一年,精确到年份而已,王致的记录确实精细到了日,夏纪二百三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史书是后人对前事的记录,夏书的成书时间是夏纪三百七十一年,后夏朝廷没有必要对一个海贼进行美化,这就证明了一件事,王致在自叙年谱中的记录是真的!

  夏世宗时期最大的倭寇集团海坊主的头目圆真居然是王家的远支子弟!

  耐着性子看完自叙年谱的引言部分后王嗣璁就乐了,正文部分都是插图与文字的组合,第一页画卷的主题是稚子东渡:一艘帆船迎着初升的旭日,朝着前途未卜的东方驶去,图下方是文字,用文言文说明了东渡的时代大背景。

  朝贡体系是以炎黄大一统王朝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文化圈,是炎黄被称之为中央之国的最大象征。

  纵观两个时空的炎黄史书,皇帝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万国来朝」,朝贡贸易是朝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时空的炎黄中央王朝的做派都大同小异,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炎黄大地进行的贸易,故对番邦采用「厚往薄来」的贸易手段,对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由历朝政府全部收买,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基本上都是一块钱的东西我出十块钱来买。

  芦名幕府是一个弱势幕府,直属领地只有两百万石高,石高是倭国战国时期,不按面积而按法定标准收获量来表示封地或份地面积的制度,因此可以用来评估一方势力的强弱,基本上来说一万石高可以动员三百足轻,全日本石高差不多是两千万,芦名幕府直接控制的领地的石高只有十分之一,并不占有绝对优势,从第五代将军开始芦名幕府就镇不住场子了,底下的军阀大名们开始大打出手,到了夏纪一百七十年的时候彻底成了橡皮图章,领地石高不足三十万,已经沦落到了普通大名的程度。

  在权威没有旁落前,芦名幕府牢牢掌控着倭国对夏朝的朝贡贸易,衰落后就联合西国大名一起进行朝贡贸易,到了夏纪一百九十一年这个节点上,西国大名根本不想让幕府在贸易中插一脚了,直接组建了自己的朝贡使节团。

  西国大名的使节团和芦名幕府的使节团相继到了夏朝对外最大的市舶司明州,双方都持有朝贡贸易必须的勘合文书,两份勘合文书肯定是一真一假,尽管幕府手上的勘合文书是真的,却因为拿不出贿赂市舶司官员的金银而被认为是假的,这也不能怪市舶司官员,前夏此时立国都要二百年了,已经是腐败丛生。

  两个使节团最终大打出手,双方的火并给明州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前来平息暴乱的官军竟然也被杀害不少。

  夏世宗是在夏纪一百九十一年的时候接过了堂兄怀宗的宝座,那时他刚满二十岁,倭国使节团内讧发生于他登基的同年,消息传到朝廷上后夏世宗便借题发挥,禁止了海外贸易。

  禁海令的颁布中可是少不了镇国公江家的推波助澜,当下民间对于开国四公家实力的排序是王江李邹,可在前夏开国时却是王李邹江,镇国公江家排在老么,夏太祖把江家封到了当时最偏远、最混乱的西部,直面最强的游牧部族土喇,太祖爷在给江家的圣旨中告诉他们,他们的封地是四家中最少的,如果他们要获得更多的土地,就去跟西域蛮族争夺吧。

  由于封地邻近西域,江家几乎每年都会受到西域蛮族的侵扰,初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封地有日渐缩小之势,根本不敢去想将之扩大之事。

  但是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却让江家的族人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西域蛮族艰苦的斗争也磨炼出了江家人的才能。

  在最初几十年的困难局面之后,江家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开始在同蛮族的斗争中占得上风,而随后的数百年中江家族人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谋臣武将。

  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是经过江家封地的陆路,另一条则是以明州港为起点的海路,怀宗朝乃江家正式超过邹家的年代,但差距不算大,推动世宗皇帝颁布禁海令无疑是刨势力主要在东部的邹家的根。

  王家在海外贸易上也有不小的利益,肯定不愿意看到禁海令的颁布,但倭国两个使节团闹得太大了,在政治正确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禁海令的出台。

  正常贸易不许那就只能搞走私了,夏纪一百九十二年起东海上的民间走私船就开始多了起来,在海上贸易中有大利益的王家自然控制了几个走私集团,但外人终究不可信,便从血脉疏远的远方族亲中挑选出了一群年岁十二岁上下的小机灵鬼,送到海的另一边接受倭国文化的熏陶,这个年龄段三观已经稳固,背叛家族的概率会小上很多,再说了王家也想好了隔离措施,就算被朝廷水师擒获也不会查到王家头上,他们就是真倭。

  这就是第一幅画的时代背景,夏纪一百九十四年,年仅十一岁的王致登上了家族的走私船,海贼王人生的大幕就此拉开。

  王家通过在倭国的关系网将小孩子们打散,各自送往不同的地方学习倭国的习俗,机灵鬼们在王家的安排下成了地地道道的倭国人,王致被安排的地方是名为觉禅院的佛寺,圆真就是他的法号,后面三两幅画的主题就是觉禅院修行。

  王致在插画下面的文字中点名了觉禅院的流派,然后王嗣璁就悟了,为什么一个沙门中人会屡犯杀戒了!

  觉禅院属于日本佛教中的净土真宗,净土真宗还有个更为人知的名字:一向宗,就是那个在信长之野望和太阁立志传中让王嗣璁头疼不已的一向宗,一向宗的总部正是本愿寺!

  经过一向宗五年的熏陶,法号圆真的王致就成长为了一名酒肉穿肠过、杀人不眨眼、御女不心虚的破戒僧,他的武道天赋不错,否则也不会被王家嫡流看上,十六岁时就将觉禅院的武功学得七七八八,尤其是枪法,觉禅院作为一向宗的分寺,传授的自然就是总部本愿寺的套路,本愿寺流枪术在这个时空可是日本列岛的武功显学,经过好几代僧兵去芜存菁后非常的精妙。

  觉禅院的经历被王致浓缩在了三幅画中,第一幅是拜师,第二幅是练武,第三幅是出师,从拜师开始插画就变成了上下两幅,稚子东渡因为是王致波澜壮阔的海贼王生涯的开始,方独占了一个版面。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世界中的主角,王致在得了本愿寺枪法的真传后就被觉禅院法主推荐拜入了当时在倭国有着「生涯无败」的剑圣武藏高干门下,修行剑道,这种机遇是倭国武者想都不敢想的,学了四年后发现再无法精进王致就选择了出师。

  第八页插图的背景是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主角是一个拄着十字枪的和尚与跟在他身后的瘦小身影,插画下面的文字点出了瘦小身影的身份:七曜之月曜。

  彼时王致还没有成为日后的海贼巨擘,心底还有属于人类的良善,拜在剑圣武藏高干门下后除了修行剑道后会经常到战场上利用佛教沙弥的身份给死者念经超度祈福,战场附近的村民会在战斗开始前跑进山中躲避灾厄,等结束后就会壮着胆子去战场上扒盔甲与刀枪剑戟拿去换钱,画中的瘦小身影就是当时在战场上扒拉死去士兵遗物的月曜,文字记载此前她已经收集了三把打刀,化身为圆真的王致走上前后颂了一句佛号,就抬起手中的十字枪,把枪尖放在了月曜的下巴上,将她的面庞抬起来与自己对视,月曜的反应让王致很是意外,她居然抓住了枪头,殷红的血液从指缝间流出。

  因为是自己第一个忍者,王致对那天发生的事情的印象很深。

  「失魂落魄的野狗吗?要跟我走?好吧,只要你能跟得上。」

  撂下这么一句话,十七岁的王致就拄着十字枪离开了尸横遍野的修罗场,他的身后则是一个小小的身影,七曜中的另外六个也都是他在倭国战场上捡到的,只是她们就没有月曜那般有独占半页浮世绘的待遇了。

  战场上被捡回来的孤女,起初作为服侍王致的侍女,后来历经修行,成为了出类拔萃的忍者,忍者的三大戒律也如思想钢印一般烙在她们七人的心底:第一,父母至高无上,违抗父母之命,绝对不可饶恕;第二,师匠至高无上,违抗师匠教诲,绝对不可饶恕;第三,主人至高无上,搭上性命也要去守护,被夺走了一定要夺回来。

  王致既是七曜的义父也是她们老师,更是主人,女忍者是要陪睡主人的,王致亦是她们的男人,忠诚自然是不用说。

  忍者,这种岛国特色兵种也在宁书和夏书中的倭国章节被提到,正面作战肯定不是正规军的对手,但神出鬼没的特性让其成为了优秀的侦察兵,尤其烦人,王致手下就有不少忍者,最出名的当属七曜,信州隐之里忍法帖就是她们修炼的忍术法门。

  《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有这么一句话作为圆真势力强大的注解:「圆真乃诸寇之首,率贼三千,连舰数百,蔽海遮日」,三人成众,一个人是没办法成事的,都是有一个团队在后面,只是史书惜字如金,不可能详细描述王致麾下的贼寇,而在王致本人所写的自叙年谱中就不一样了,七女的故事在他的个人自叙传记中呈现,而且很详细。

  在封建时代的倭国,底层百姓没有姓只有名,忍者就更惨了,只有代号,连名字都没有,只狼中的幻蝶、只猿、巨枭便是例证,王致麾下的七曜也是如此,可看完这些代号后王嗣璁差点就生出了王致是穿越者的怀疑。

  七曜,又称七政、七纬、七耀等,古代炎黄子孙将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和太阴星(月),就构成了七曜,金木水火土日月这种俗称很早就有了,梁朝的《太史公记》的天官书部分就有记载,可以用来计日,日本的一周七天就用七曜来表示。

  王致在自叙中用炎黄字和片假名记下了麾下七名女忍的代号,王嗣璁懂亿点点日语,有N4的水平,因为他在日本有业务,人多口杂,很多时候是不能带翻译的,就怕泄密,别人会就不如自己会,按照金木水火土日月的次序,七名女忍的代号的罗马音分别是kanano-na、kino-koto、mizuno-ami、hino-rei、tono-hotaru、nino-karasu和tsukino-usagi。

  训读是日语的一大特色,就是只借用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音,这个时空的倭国语言也是一样,规则也一样,五十音还是那五十音,金的训读是kana,木的训读是ki,水的训读是mizu,火的训读的是hi,土的训读是to,日的训读是ni,月的训读tsuki,「的」字的日语写法是の,训读念「no」,七曜代号的前半部分便是金之、木之、水之、火之、土之、日之和月之。

  na对应的炎黄字是奈,koto是琴、ami 是见、rei是铃、hotaru是萤火虫、karasu是乌鸦,usagi是兔子。

  七曜翻译成炎黄文字就是金之奈、木之琴、水之见、火之铃、土之萤、日之乌、月之兔,可在日语中训读音为no的还有「野」,再者ami 和rei 在日语中不是只有一个对应汉字,读作ami 的词汇除了见,还有亚美,rei 对应的字有丽、玲、灵,所以七曜还可以翻译为金野奈、木野琴、水野亚美、火野丽、土野萤、日野乌、月野兔。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美少女战士呢!?

  七曜能被王致捡来是托了自身素质的福,和王嗣璁的便宜母亲一样,她们都是鸡窝中的凤凰,美人在骨不在皮,虽是蓬头垢面,营养不良导致比同龄人萎缩一圈,王致还是看出了她们骨相的的不凡。

  骨和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王嗣璁上辈子在当了爹后深入学习过营养,生于Z 时代及其之后的小孩子比之前的好看许多,本质上是营养充足的缘故,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身体会优先保证大脑等器官的运作,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吃不饱是炎黄这片土地上的常态,世界上就一种病,那就是穷病,营养剂用来治穷人的病是非常有用的。

  日本因为宗教因素,举国上下忌讳吃肉,佛教之外,传统宗教的神道也将食肉视为不洁,但不是说就不能吃肉,哺乳类动物,鸡以外的野禽和鱼都是可以吃的,动物性蛋白的摄取源主要局限于鱼,至于主食,大米那是武士老爷们才能吃得,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饭是人上人的标志,小米、粟、稗、芋等粗粮才是百姓的主食。

  王致在东渡前已经养成了固有的饮食习惯,真要和日本人一样饮食那嘴里能淡出鸟来,好在净土真宗教团中僧侣吃肉、娶妻都是被允许的,他就天天吃着顶着山鲸名头的猪肉,没事还会来上几杯清酒,在身为义父、师父、主人与男人的破戒僧的影响下,七曜就过上了有违传统的吃肉喝酒生活,关键是大米饭管够,有事没事王致还会做柿子饼之类的甜食来奖励尚年幼的七曜,足够的营养摄入让七曜没有像绝大多数同时期的同胞那般矮小与干枯,反而高挑与丰腴,身材像极了对魔忍中的八津紫,而不是水城雪风,管够的胶原蛋白也让她们的脸蛋更加的立体化。

  在自叙中王致坦言就是看上了七曜的潜力,七曜也没有辜负鬼父、师父、主父一肩挑的王致的期待,成长为了一等一的美人,究竟有多美丽呢,王致用的是对比法。

  一向宗将石山当成了老巢,石山的位置就是日后的大阪,大阪城就是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这个时空,可没有第六天魔王、猿猴和狸猫,此时空的一向宗也是将石山本愿寺作为了巢穴。

  石山本愿寺位于濑户内海和从内陆流向大阪湾的河流汇合处,河流和海洋为巨大而坚固的寺庙建筑群构筑了天然的护城河,使得此时空的本愿寺屡次在周边军阀大名的围攻下屹立不倒,给了本愿寺信徒们提供了巨大的心理慰藉,尤其是日后法主还与天皇朝廷以及地方武士领主达成了协议,将石山本愿寺周围的商人社区统一整合为本愿寺的领地,并享有债务豁免和和外部武装禁入的特权。

  石山本愿寺所在的地界是经过大和朝廷官方认证的,因此本愿寺向居民们征收土地税,并相应地向他们提供警卫、司法职能以及军事和精神信仰层面的需求。

  这些自给自足的社区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在芦名幕府中后期成了整个列岛的商贸中心,战争打得就是钱,有了天量的金钱为后盾,一向一揆作为一支由乡村农民组成军队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装备精良的僧兵集团。

  财和色永远都是伴生的,石山本愿寺的聚乐第町是彼时列岛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烟花之地,法号圆真的王致不是没来过,发现长开后的七曜各个都能和被称之为太夫的花魁刚正面,赚大发了,只能说是好人有好报。

  前世的记忆并没有今生的成长而消退,反而愈加的清晰起来,七曜让王嗣璁想起了上辈子的一个朋友,真的是一个朋友,而不是他自己。

  朋友的名字叫林翔,乍一看是个炎黄子孙的名字,实际上,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日本人名字,有些姓氏在东亚三国都有分布,林在日本是第十九大姓氏,在中国是十六位,在朝韩是第十大姓,甚至于有些如假包换的炎黄姓氏还会被误认为是日本姓氏,比如说新垣,新垣姓的源头是姬姓,据史料记载,新垣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毕公高被封于新垣,后来他的后代以新垣为姓,这个姓氏随着躲避战乱的炎黄子孙东传到了日本。

  同样的有些字也被东亚三国的人民用来作名字使用,比如说翔。

  单字姓和单字名的组合在日本相当罕见,但不能说没有,比如说日本第19任首相,他的名字是原敬。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能和王嗣璁玩到一块的绝非是什么好人,林翔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林翔的家庭条件可比上辈子的王嗣璁强太多了,他是一个官二代,他的父亲林ひろし是日本警察厅的外事情报部部长,ひろし是片假名,翻译为日式汉字有宏、博、広志、展开等,林広志才是林翔父亲的日语汉字写法,要是换成中式写法就是林广志,广志,广大的志向,一点都不违和,不过林博才是他私下里给自己名字定下的写法。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