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图书馆

小说:回忆高中生活 2025-08-20 15:12 5hhhhh 2620 ℃

我们高中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是在教学楼里的,有两层楼,很多书。

我在那里当过图书管理员。前面写到过,在木爷的语文课的影响下,我决定要多读一些书,我就在午休和晚自习前的时间去图书馆借书,然后整个晚自习就躲在书桌下面偷偷读书,这样久了以后,我就和图书馆的老师熟悉起来,看管图书馆的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大妈,姓曹。曹老师是生物老师,也兼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又去借书的时候,曹老师问我有没有兴趣当学生图书管理员,我一口答应下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读闲书的再好不过的机会了。后来我才知道,图书管理员要每天晚自习坐在图书馆的前台,整理书架什么的,所以晚自习就不能呆在教室里听讲或者做作业,就因为这样许多同学不是很想当这个管理员,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的话来说,这就是那种吃力又不讨好的工作,损失了自己的做作业时间,又什么也换不来。学生图书管理员当然是没有工资的,属于志愿者的范畴,充其量也可以在毕业文书的社区服务一栏里写点东西。

但我很喜欢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首先,我终于有了不去晚自习的借口了。也不能算是借口,毕竟这是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平时晚自习我要么是在发呆,要么也是在偷偷读书,现在我可以正大光明地对晚自习的老师说我还有图书馆的工作要去做。或者编一些诸如“曹老师要我帮忙整理书架”之类的借口,总能得到放行,虽然还是不能拿手机,可我已经很满足了,离开教室去图书馆的路上,经过那一个个亮着灯的班级,看着里边的学生埋头做作业的模样,我心里总会生出某种高人一等和与众不同的神气,“我是自由的,而他们不是。”我心里总是这么想。

在图书馆进门的地方有一座孔子的半身像,木头做的,底座上刻着万世师表四个隶书字。在万世师表孔子的一边摆了一台咖啡机,投两枚一元硬币就可以买一杯热可可,在冬天的早上总能看见许多学生在那里排队买热可可。还有一点,冬天的时候,图书馆的暖气总是全校开得最大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冬天的图书馆总特别暖和,而教室里没有暖气。这也是我当图书管理员的另一个动力。

晚自习是六点到九点,我通常五点四十五就会到图书馆报道,曹老师晚上不在,她要么是去看晚自习去了,要么就回家了,在工作的最开始几天给我交代了工作后,就放心地留我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图书馆里,还把钥匙给了我,晚自习结束后的关灯锁门,和第二天早上的开门都是我来做。

有一些班级在晚自习的时候,如果不讲新课的话,那么老师会允许学生到图书馆自习,或者也有时候,老师会趁着晚自习教授一些提高的内容,愿意听的留在教室,不想听的就去图书馆。所以晚自习的图书馆需要一个管理人,管理秩序,还有办理借书还书之类的,这也就是我的工作的意义所在。可虽然理论上是这样,来图书馆的学生真的少得可怜,有时候我在图书馆前台坐一个晚上,也看不见一个活人,那些书架上的书,也许从图书馆设立之初就摆在那里,几十年过去了,也不曾被人翻阅,别人不翻,我来翻,我是这么想的。借书也不麻烦,学生卡,也就是饭卡,就可以借,可我在那工作了两个多学期,真的来借书的也寥寥无几,更多的是来找我换零钱的,换来的两块钱正好去那孔子旁的咖啡机那儿喝一杯热饮。

坐在图书馆的前台对我来说很快乐,尽管一坐就是三个小时,我一点儿也不无聊。我第一天去那儿的时候,就单纯地坐在那儿,一个人傻傻地对着空荡荡的图书馆和黑漆漆的走廊发呆,心里兴奋极了,想着,这么大的空间都是属于我的,还想着,我这下终于获得自由了,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好像是从日常的学校生活里解脱了出来一样,尽管我依然身处学校里。

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之后,才觉得既然图书馆没人来,那我应该在这三个小时里做点什么,起先我先在馆里漫无目的地巡视,我对图书馆的布局了如指掌,在我成为管理员之前就已经把这里的地形给摸透了,哪里有座位,哪里有沙发,哪里有紧急出口,还有各种书籍的摆放,全部清清楚楚地印在脑子里。全部走一圈儿要花十分钟不到,图书馆的玻璃窗正对着校外的铁路,时常能看到绿皮的火车驶过,白天还能看清车厢上的标牌,有的是北京到平壤,有的是北京到乌兰巴托,还有的途径满洲里然后去莫斯科的。冬天的夜里,就只能看见火车车窗发出的暖色的光,通常在我巡视完图书馆之后,我就会站在窗边,俯视着黑暗里不知何处的铁道,我从小就喜欢看火车,喜欢看着这些转瞬即逝的亮着灯的车窗出神,想象着乘客和他们的生活,想着遥远而陌生的国度,总会使人觉得忧伤,这种忧伤是那么干净和甜美,属于那种恰好给无所事事的人像口香糖那样咀嚼消遣的程度。失眠的晚上,我总是会幻想,干脆明天就逃离这里,偷偷坐上去莫斯科的火车,和这里的一切告别,去北国开始新的生活,可是一到早上,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除了看火车之外,我还开始试着自己写一些小说,来作为消遣。写东西没有别的目的,没想着投稿或者别的什么,纯粹只是为了好玩儿,消磨时间。只有在写东西的时候,才可以忘掉很多白天不开心的事情和惹人厌烦的事情,也算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吧。我当时第一个写的是那种很幼稚的推理,基本上就是大逃杀和无人生还的结合。故事背景是高考结束,我们班的十名成绩最好的同学,五男五女,去东海上的小岛度假,结果遭遇风暴被困孤岛的故事,情节高度参考无人生还,每天都会死一个同学,然后最后的凶手是一个早就死了的家伙,他一直在装死,悄悄地在幕后控制着大家自相残杀。现在看来一点儿新意也没有,可当时我在花了四五个晚自习,在笔记本上纯手写出来的“小说”,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一篇了不起的杰作。这本写着这个故事的笔记本我现在还留着,可是丝毫没有再读一遍的欲望。我在写的时候拿给班上我比较要好的一两个同学悄悄地看过,看样子她们挺喜欢。后来还试着写BL文,原因是我看那些网上的BL文的写作水平都太低了。“写的这么差还有这么多人看,我来写那还不比这些写得更好?”我是这样想的,可是写着写着最后还是放弃了。写那些猎奇变态性爱的文字,即使有很多人喜欢,有很多赞,那也不是文笔好,写作水平高的体现。

除了写东西之外,我也没有停下读书。在我当图书管理员的这段时间里,我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的所有那些值得读的书,其实图书馆里那些真正的有价值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可不是我在故作高深或者装样子,扮演文艺青年,事实就是这样。而那些能找得到的又名著多半是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西,打开就是一股古旧的纸张的味道,我很喜欢闻这种味道。最喜欢的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反反复复读了五遍,一点儿不夸张,五遍。真的很有意思,很有代入感。后来我和我们的一个美国外教聊起这本书,那个外教就是个纽约人,叫约翰。在我们学校管英语戏剧社。我告诉他说我最近在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

“噢,这是一本好书。你用英语读吗?”

“不是,我读的是中文翻译。”我用我的那口音极重的半吊子英语回答他的话。

“噢,你知道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吗?里边的主角霍尔顿总是说别人都是伪君子,是自私自利又虚伪的家伙,可他自己才是所有人中最自私最虚伪的那个人。”一谈到英语文学,他总是好像又说不完的话。

“可是霍尔顿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我还试着反驳,可因为我那时的英语水平实在太低,憋了老半天,最后还是没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没想到他不喜欢霍尔顿,可我早把霍尔顿看作了我的好朋友,甚至是我的化身,听他说霍尔顿的坏话,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

后来事情不对了。同学们发现图书管理员变成了我之后,来图书馆来的更勤了,不是来自习或读书,而都是来打游戏的,读书馆里有很多那种弯弯曲曲的供学生读书的沙发,也没有监控,他们就在晚自习的时候溜出教室躲在图书馆玩游戏,看直播的也有。有的拿手机的(学校每天都会收手机,可有人有两部手机,或者交上去一台模型机,这种事情很多),还有的拿着游戏机,要是安安静静地玩儿也就算了,偏偏还要发出声音来,我也懒得去说些什么,大概说了他们也不会理睬,还不如不说。于是有一天正好遇到晚自习学生会的那帮沙壁来检查,在图书馆里面发现一大帮打游戏的男生,有十几个人,我也因为没尽到管理员的职责,一块儿吃了处分,现在想想还是很气。

再之后,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学校取消了学生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曹老师又重新接管图书馆,还额外招聘了新的图书管理员,我失去了逃晚自习的借口,就又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呆在教室里,还是和之前一样,发呆,打瞌睡,想着在大雪纷飞的晚上驶向国境线那边的绿皮火车,漫无目的地放飞精神神游天外,用不安分的想象力来做精神上的自慰,并怀念着那些自由自在地在图书馆依窗远眺的夜。

小说相关章节:回忆高中生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