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好莱坞制作 (精校加料版第一卷),50

小说: 2025-08-20 08:49 5hhhhh 7560 ℃

  杜克双膝跪地,急忙向前挪动两步,到娜奥米身后用力向前挺着肉棒,将龟头紧贴她的小穴。娜奥米感受到了龟头传来的温度,趴的更加猛烈了,杜克像个英勇的骑士一样,在娜奥米的身后紧紧跟随,龟头轻点肉穴,在布满揉着的阴道内进进出出,却又不一插到底。终于娜奥米体力不支,身子向前一倾,整个人趴在了地上,半张俏脸贴着地面,杜克急忙伸手抓住娜奥米的屁股,用力向上一提,娜奥米再次变成双膝跪倒在地,美臀高高翘起,而上身则趴在地上。杜克将肉棒向前一挺,龟头划开紧闭的阴唇,穿过层层嫩肉,撞在了小穴深处。

  “嗯。”娜奥米发出一声呻吟,整个人向前挪了一下。杜克惊奇的发现,娜奥米的小穴里竟然湿漉漉的,溢满了淫水。杜克更加拼命的在小穴里疯狂抽动,终于将一股股又浓又烫的精液射在了娜奥米的小穴里。娜奥米柳眉微微一皱,剧烈膨胀的肉棒在小穴里不停地喷射着精液,一股、两股、三股……直到喷无可喷,但却依然坚挺。

  杜克喘着粗气,望着身下惨遭蹂躏的娜奥米,没做任何休息,将她身子翻了过来,让她面对着杜克躺在地上。娜奥米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蹂躏的不成样子了,杜克伸手解开制服上衣的扣子,将雪白的衬衣向两边撩开,把玫瑰色的乳罩向上一推,娜奥米那两团凝白如脂的滚圆乳房一下子便跳了出来,两颗紫色小葡萄在寒风中瑟瑟挺立着。杜克趴在娜奥米身上,低头含住娜奥米的乳头,用力吸允,发出淫魅的咻咻声。娜奥米一双原本美丽的大眼睛也变得毫无神采,愣愣的望着天花板。

  杜克直起身子,将娜奥米脚上的黑色高跟鞋脱了下来,然后将包裹着黑色裤袜的小腿抗在肩上,伸出舌头在娜奥米的脚底上舔了一下,娜奥米整个人如绷紧的皮筋一样,蹦了一下,沾满口水的小脚丫泛着淫魅的亮光。

  杜克一只手扶着丝袜美腿,一只手扶住肉棒,对准小穴,猛地一用力,再次挺了进去。娜奥米秀美一皱,哼了一声,紧接着随着杜克的撞击,娇躯来回颤动,硕大的乳房来随着摇晃形成层层白花花的乳浪。由于已经发泄过一次,这回杜克没有急于操干,而是利用三浅一深的技巧,时快时慢,在小穴内进进出出。

  杜克将娜奥米的黑丝小腿往前一推,直接压在了乳房上面。娜奥米整个下半身撅了起来,这样的姿势肯定很不舒服,随着杜克的操干,眉头紧皱,嘴里不时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娜奥米这样的反应可谓给了杜克莫大的鼓励,杜克不再使用什么抽插技巧,只管挺动肉棒,疯狂的操干起来。

  “嗯…嗯…嗯~ !”终于,娜奥米终于紧闭双眼,发出一阵阵不知是苦还是乐的呻吟声。随着杜克抽插的速度越来越快,呻吟声也越来越明显。“啊~ !”娜奥米嘴巴大张,忘情的呻吟了出来。杜克就像接到了命令的骑士一样,抱着娜奥米的黑丝小腿,疯狂的操干小穴。伴随着呻吟声的越来越明显,杜克感到娜奥米的小穴也在急速收缩,层层嫩肉紧紧绞杀肉棒,尤其是蜜穴深处的娇嫩花心,每次龟头顶到,都会狠狠地吸允一下。

  “嗯~ !”娜奥米一声呻吟,秀美一蹙,双眼紧闭,小腿绷直,足弓紧绷,娇躯微微颤抖,秀美的五官挤在了一起,小穴嫩肉死死缠住肉棒,花心喷出一股股滚烫的蜜液,在如此强大的吸力面前,杜克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疯狂的挺动几下之后,将肉棒一挺到底,对准娇嫩的花心,再一次射出了浓浓精液。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后的冲刺

  华纳的周年酒会之后,杜克的精力重新转回到了《独立日》的后期制作上,从二月中旬到四月中旬,他和麦克·道森基本完成了影片的初剪和进一步的精剪,但由于CGI特效距离完成还早,没有添加特效的影片剪辑版本还是显得极其粗糙。

  卢卡斯影业的天行者音效也拿出了第一版的配乐,杜克听过之后,与负责人探讨了一番,大体确定了配乐的基调,不过这只是最初的版本,天行者音效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

  此外,还有包括莫尔斯库斯酿酒公司等厂商也加入到影片的广告赞助行列,杜克在后期制作中,也必须考虑将他们添加到合适的场景中。

  在四月底的时候,一直忙碌后期工作的杜克收到了另一个消息,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经过慎重研究和考虑,最终接纳了他的建议,《独立日》举行试映时,不邀请任何职业影评人,从而将节省下来的大笔公关开支,投入到影片的广告推广中。

  同时,杜克按照制片方的要求,在特效制作部门的配合下,剪辑出了影片的第一支正式预告片,预告片继承了杜克一贯的风格,火爆而又刺激,入侵地球的外星人也在片尾稍显峥嵘。

  预告片在暑期档来临之前,被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动用旗下大量资源,密集投入到了影院大屏幕和电视台广告中,其中不少方面都引发了影迷的关注,特别是预告片结尾处的总统和外星人的对话。

  “我们可以和平相处吗?”

  面貌狰狞的外星人显现在画画中,“和平?没有和平!”

  “你们要我们怎么样?”

  “死!死……”

  这段对话充满了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蔑视,轻易就能引发人的共鸣。

  在预告片发酵一段时间后,华纳和福克斯的公关部门开始发力,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相关的评价,以博取公众的眼球。

  就像是《洛杉矶时报》上刊登的那样,公众对于外星人跟人类的大战非常感兴趣。

  “人类虽然不断探索宇宙,寻找其它可能的生命体,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所知仍有限。许多电影将来访的外星人描述为可爱、善良及充满智慧的生物,如《ET》。但如果有一天,来拜访地球的外星人是残暴的、武力强大的,并将地球人视为必须毁灭的低等生物时,人类的文明是否就此重写?《独立日》展示的就是这样的主题,外星人和人类终于公开对峙,而不是欲盖弥彰的传播恐怖!”

  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雇佣的调查公司也在全美各大城市街头,展开随即调查,以拿到第一手的相关资料。

  纽约时代广场,TPP调查咨询公司的詹姆斯拦住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直接问道:“你知道《独立日》这部电影吗?”

  “知道,我看过预告片。爆炸狂人杜克·罗森伯格的新电影。”

  “你觉得预告片如何?影片上映后会去观看吗?”

  “超出预料的精彩。”年轻人似乎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定会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接着,詹姆斯又拦住了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问出了相似的问题。

  “我没有看预告片,但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都在议论这部电影,大部分人都想快点看到,我想我也会去看的。”

  一下午的时间,詹姆斯询问了60多人,有近50人听说过或者看过《独立日》的广告,其中有一多半的人表示,会在合适的时间走进影院看看地球人如何对抗外星人,以及爆炸疯子导演杜克·罗森伯格怎么摧毁白宫和北美的各大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视情况再选择购票。

  就在詹姆斯做调查的几天里,全美各大城市的人流集中地,几乎都在上演相似的一幕,具体的情况通过如今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网络,迅速汇聚到了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和独立日工作室的手中。

  结果出来后,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特意为此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

  “这是最新的市场调查结果。”

  作为项目的主导人,杰夫·罗宾诺夫亲自站在投影机后面,边切换资料,边对两家公司的CEO说道:“在这次随机调查中,例行询问了45678人,人群以15岁到40岁为主,其中百分之八十听过或者看过《独立日》的相关新闻,百分之四十一的人表示会进影院观影,另外还有百分之十九的人表示会视影片的质量选择购票。”

  “非常乐观的数据。”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蒂姆·费舍尔的脸上,挂上了满意的笑容,“杜克·罗森伯格就像斯皮尔伯格一样,正在竖立自己的导演品牌,还有我们的宣传工作也及时到位。”

  “我建议……”

  代表《独立日》工作室参加会议的查尔斯·罗文说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杜克的影片不会让我们失望!他也没有让人失望过。”

  会议室先是安静了一下,接着所有人都附和的点头。

  在好莱坞,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数据和刚刚取得的成绩具有说服力,就在前几天,《勇闯夺命岛》终于结束了所有的海外放映,最终的全球票房高达4亿584万美元,在去年上映的所有电影中,仅次于超级大卖的《侏罗纪公园》,拿到了全球第二好的票房成绩!

  要知道,《侏罗纪公园》不仅仅有小说读者作为基础,导演还是成名二十年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杜克·罗森伯格呢?哪怕算上今年,也不过二十四岁,进入好莱坞仅仅三年,未来在商业片领域,简直无法估量。

  而且在坐的这些高管们,都非常确认一件事,杜克·罗森伯格的爆炸戏非常有卖点!

  经过一番讨论,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都做出了加大映前宣传力度,并且视《独立日》上映后的市场反映,适当追加宣传资金的决定。

  新的一个暑期档即将到来,如果单论宣传力度,出现在媒体和公众视野中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既不是五月份率先上映的全年龄段影片《石头城乐园》,也不是主打励志和怀旧的《阿甘正传》,同样不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五年磨一剑的《狮子王》,而是被很多影迷戏称为爆炸狂人的导演杜克的《独立日》。

  虽然这部影片还有两个月才会上映,但四大电视网、三大报业、各大专业杂志和其他有影响力的媒体上,总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这部影片的身影,就连如今渐渐兴起的电脑网络上,都有很多人在议论《独立日》。

  时间进入五月份,1994年的暑期档大战拉开序幕,随着电影的CGI特效陆续完成,杜克也进入了后期制作以来最繁忙的阶段,暂时扔掉所有的闲杂事,全心投入到后期制作中,连查理兹·塞隆的聚会邀请都推掉了。

  是的,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习惯了压力下工作,杜克比以前确实轻松了一些,但并不意味着能分散太多的精力,这里是竞争激烈到恨不得拿刀肉搏的好莱坞,过于放纵自己,很可能就会导致失败。

  他从来没有认为过,多经历过一世,所有的一切就会理所当然的成功,而且成功从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添加特效、确定配乐、召集演员配音以及进行合适的音效剪辑等等,杜克虽然不用亲力亲为,却必须一一审核,任何有瑕疵的环节,都会被他打回重做。

  整个五月份,虽然没有像卡梅隆吃住在工作室那般夸张,但到月底的时候,杜克发现自己成功减掉了近十磅的体重,也不知道应该赞叹幸运还是不幸。

  不过,工作成绩也能让他感到满意,即使后期还没有完成,却也接近了尾声,绝不会耽搁六月份的试映会。

  就在杜克忙碌的同时,新一期的暑期档也在激烈的厮杀,率先上映的《石头族乐园》首周就拿下2968万美元,上映十天北美票房累积高达6000万美元,为1994年的暑期档开了一个好头。

  到了六月份,《阿甘正传》首周2445万美元的首周成绩似乎非常一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席卷北美的风潮才刚刚开始,这部影片票房始终没有大爆过,却异常的稳定,甚至前两周上映中让人感觉不到跌幅的存在。

  而到了六月中旬,迪士尼动画工作室迎来了最为顶峰和最后辉煌的时刻,2D动画的巅峰之作《狮子王》强势来袭,首周4000多万美元的北美票房,也意味着将和票房不高不低却异常稳定的《阿甘正传》统治整个六月份档期。

  就在这一切纷纷扰扰中,《独立日》完成了包括添加片头片尾的所有后期工作,试映会即将开启,只是让外界没有想到的是,作为联合制片方的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邀请了普通影迷、院线方代表和媒体记者参加试映会,却单单落下了职业影评人这个团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救赎

  穿过长长的走廊,霍尔特推开房门走了进去,直接来到阳台上,看到了他最大的主顾,戴着眼镜的罗杰·艾伯特正坐在小圆桌后面喝下午茶,先对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又端起茶壶为他倒了一杯。

  “有邀约?”艾伯特问经纪人。

  如同好莱坞一样,暑期档和与颁奖季紧密相连的感恩圣诞档也是职业影评人的收入旺季,虽然在暑期档专业影评的影响力远远弱于颁奖季,但电影公司的商业大制作往往都需要借用他们的名头摇旗呐喊,为影片宣传造势,这数十年来两个行业紧密相连,即针对又合作,早就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则。

  特别是投资巨大的商业大片,宣传公关成本更高,也需要顶级影评人的吹捧,制片方和发行方有时甚至能开出七位数的公关预算。

  职业影评人的收入,看上去就是专栏、供稿点评和出书,个别顶尖的,还有电视台邀约的电视节目,这些足以保证每年不菲的收入。

  然而这仅仅是明面上的收入,去年一年,罗杰·艾伯特的专栏和电视节目只不过带来了80多万美元的酬劳,但一个暑期档,他私下里的收入高达七位数!

  尽管表面上不断抨击好莱坞商业制作增高的投资,为独立电影摇旗呐喊,实际上这也只是彰显自己不会庸俗和大众化的态度,这些顶尖影评人用了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地位,哪里不明白只有投资额足够高的商业制作才会有带来大额收入的Junket.Whore。

  从去年开始,罗杰·艾伯特就拿到了今年暑期档可能上映的影片名单,目光早早的锁定了例如《狮子王》《独立日》和《真实的谎言》等投资巨大的项目,按照往年的惯例,制片发行方肯定会邀请他出席试映会。

  美元在贬值,罗杰·艾伯特早就有涨价的计划,而且华特迪士尼也很上路,仅仅是《狮子王》一部影片,他就拿到了30万美元的支票。

  收钱做事,这是行业最基本的原则,罗杰·艾伯特还是很有职业操守的,他不但为《狮子王》打了9分的高分,还竖起了一个拇指,影片超高的口碑和火热的票房,似乎也证明了他的眼光,甚至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影评,就像是曾经拯救《雌雄大盗》一样,发挥了关键作用。

  影评是很难用票房数字量化的,最近这两年,或许是眼光真的独到,也或许是运气足够好,罗杰·艾伯特竖起过拇指的例如《终结者2》《沉默的羔羊》《勇闯夺命岛》《狮子王》等影片全部大卖,这很容易造成错觉——他的影评对对整个电影市场具备执导作用。

  即便是罗杰·艾伯特这样的行业翘楚,也有普通人的情绪,会骄傲、会妄想、会高估自己以及有贪欲。

  《狮子王》的收入已经稳稳拿到了手中,罗杰·艾伯特一直在等《独立日》的邀约,算时间的话试映会也该举行了,毕竟都六月中旬了,距离影片上映不过只有半个月了。

  他当然看过广告片和先后发布的两支预告片,没有任何悬念,杜克·罗森伯格如他预计的一般,无法控制自身的破坏欲,最终走上了一条歪路,预告片除了低劣的煽情就是接连不断的爆炸,如果整部影片都是这种节奏,那绝对是一部烂片!

  想要他为这样的烂片说好话,对方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收到了几份邀约。”

  放下茶杯,霍尔特明白艾伯特的意思,直接说道:“没有《独立日》的邀约。”

  “我记得他们的试映快举行了吧?”艾伯特藏在眼镜后面的眉毛缓缓皱起。

  “后天。”

  听到经纪人的话,罗杰·艾伯特的手指轻轻弹着桌子,“他们没有邀请我?”

  “不是。”霍尔特摇了摇头,“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没有邀请任何影评人!”

  “What?”罗杰·艾伯特抬头看着经纪人。

  霍尔特非常确认的说道:“制片方邀请了影迷、媒体和院线方,但没有邀请任何职业影评人参加。”

  罗杰·艾伯特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他们想做什么?”

  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影评界就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达成了默契,只要影片举行试映,职业影评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种不是规则的规则,也从根本上扭转了影评人收入不高的窘境。

  尽管这些年来,不断有被影评人看好却票房大败,以及如《星球大战》这样被影评人谩骂却超级大卖的影片出现,但影评人能深刻影响到电影行业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职业影评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影星、导演和制片公司需要讨好的对象。

  时至如今,职业影评人与电影行业可以说密不可分。

  至少,从罗杰·艾伯特的角度看,确实是如此,过去、现在和未来,职业影评人一直会深刻影响整个电影行业。

  端起茶杯,缓缓品着红茶,罗杰·艾伯特陷入思考之中,如果说只是没有邀请他参加,那属于正常现象,如今却是没有邀请任何影评人,难道说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开出的宣发预算不足?

  肯定不是这样,这部影片的宣传势头如此猛烈,资金不会是问题。

  虽然想不出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这么做的原因,但罗杰·艾伯特思考了几分钟后,突然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影评界的问题。

  如果没有影评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独立日》上映却能大卖,那整个好莱坞会如何看待影评界?会不会影响到影评人以后在商业大片试映中的地位和收入?

  忽然间,罗杰·艾伯特发现,这件事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甚至可能关系到整个影评人行业的利益。

  动人的利益就像是从人身上割肉,杜克提出的更符合实际状况的宣传建议,会有触动影评人行业利益的可能。

  但他并不在乎,只要能带动影片收益,为自己带来利益,就算是站出来与影评人对喷也没什么大不了。

  影评人影响最大的地方是颁奖季,尤其是以奥斯卡为代表的学院派奖项,对于首先把自己定位为商业导演的杜克来说,奖项有当然好,没有也不会太过刻意的去追求。

  好莱坞历史上那么多拿过最佳导演小金人的导演,有几个比从没有获奖的希区柯克的影响力大?留下的名声更响亮?

  奥斯卡小金人他当然想拿,却不会刻意去奉迎,更不会去制作专门的冲奖影片。

  当然,冲将影片也不会采取《独立日》这样的宣发方式,院线方也不会如此重视,在今天的试映会上派出各自公司的首席看片团队,也只有这种大投资大制作以及票房可能超级大爆的影片,才是院线方最欢迎的类型。

  坐在影院最前排,杜克心情很平静,远没有前两次试映时紧张,身后坐的就是院线方的代表,刚刚进入影院的时候,这些人看他的眼光,就像是在看绿油油的美钞,连续两部暑期档制作大卖,作为与市场最接近的院线,显然对他有了一定的信心。

  就在杜克想着这些的时候,索菲亚·科波拉从外面走进来,目光稍稍搜寻了一下,过来坐在了他旁边。

  “刚刚拿到一份数据。”她低声对杜克说道。

  “与我们有关?”杜克转头看着她,索菲亚点了点头,“竞争对手的消息,《夜访吸血鬼》基本从全球下档了,全球票房2亿2157万美元。”

  “还不错。”杜克笑了起来,“盈利应该不是问题,想必CAA还有在商业大作上打包制作的机会,汤姆·克鲁斯的号召力依然惊人。”

  “你明白就好。”索菲亚双腿交叠,“即使迈克尔·奥维茨今年离任,CAA依然是个庞然大物。”

  CAA只会更加庞大,杜克清楚这一点,即使CAA的打包服务在商业制作方面全线败退,却不断吸引新的明星投入旗下,未来会占据好莱坞演员市场一半乃至更多的份额,而与他去年互相抹黑的汤姆·克鲁斯,虽然在市场争夺中败北,但超级巨星之路没有丝毫延缓的迹象。

  “还有……”索菲亚又说道:“我刚刚从华纳得到消息,晚于我们一周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在去年的影评人专场中得到了9.8分的超高评分。”

  她看了看杜克,“我知道你一向不重视影评人,认为他们在暑期档的影响力非常低,但你不要忘了,能站在影评行业顶端的人,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本身就有不少支持者,很难说他们的高评分,不会为《肖申克的救赎》带来轰动效应,从而对我们第二个周末的票房形成冲击。”

  “放心好了,索菲亚。”杜克还是那副淡然的样子,“与其担心《肖申克的救赎》,还不如担心《狮子王》和《阿甘正传》的余热会不会波及到我们。”

  《肖申克的救赎》?就算是上帝亲临,也无法在院线对这部影片进行救赎。

  见杜克根本不在意,索菲亚不再说什么,精力转到了渐渐亮起的大银幕上。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卖座和不卖座

  作为帝王院线在西海岸的首席看片专家,乔斯曼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部制片成本号称1亿美元的超级大作,何况这还是连续两次引爆过暑期档的杜克·罗森伯格的作品,去年《勇闯夺命岛》的试映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随后爆出的票房数字也没有让帝王娱乐集团失望。

  银幕上又一次亮起爆炸的火光,震耳欲聋的音响效果中,乔斯曼自己似乎都被爆炸掀飞到了天空中,爆炸的火光就像是独立日的烟火一般绚烂,令人不自禁的就融入到了战胜邪恶外星人带来的喜悦中,内心那种舒爽的感觉,如同最美丽的色彩一样迸发。

  影片已经到了结尾,乔斯曼渐渐冷静下来,迅速对影片做出最基本的判断。

  这部影片的剧情并不出彩,外星人入侵地球在好莱坞只是个很老套的故事,其中用个人英雄主义堆砌出来的桥段,也早就被好莱坞渲染到失色了。

  但是,乔斯曼还是在心中给出了A+的商业评价,因为影片的缺点明显,卖点却更多!

  首先是演员的选择,杜克·罗森伯格显然经过了慎重考虑,其中份量最重最出彩的角色,分别选用了白人、犹太裔、拉丁裔和非洲裔,这是北美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几个族群,他们在影片中战胜外星人时,都发挥了巨大的甚至关键性的作用,不仅仅能讨好传统的白人观众,必然也会吸引其他族裔的观众!

  二是场面,影片的大场面层出不穷,只有影院的大银幕才能体会到最棒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的特效逼真的让人佩服,刺激肾上腺素飙升的爆炸戏接连不断,感觉最为人盛赞的《侏罗纪公园》的特效也不比《独立日》好到哪里。

  再就是情节了,情节确实一般,却带有暑期档成功影片最关键的要素——足够简单——《独立日》题材老套,可是有清晰的主线,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入了地球末日的危机氛围中,开门见山,丝毫不拖遢。

  还有关键的一点,《独立日》不需要动脑就能看懂,也不讲究什么内涵艺术等虚无的东西,是典型的视觉听觉都能得到享受的娱乐大片,尽管影片的结局就像所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皆大欢喜,但观众谁不愿意看到世界和平,有情人终成眷属,正义战胜邪恶呢?

  暑期档走进影院的观众就是来开心的,这个档期想要大卖的影片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让观众开心!

  作为直接接触院线市场的人,乔斯曼很清楚一点,绝大多数观众走进电影院,就是花钱买娱乐的,而《独立日》恰恰不缺乏娱乐效果,甚至还做的特别出色。

  这肯定是帝王院线七月初重点推的影片!

  做出这种判断的不止是乔斯曼,还有AMG院线的代表林奇,他同样认为《独立日》非常符合观众在暑期档的口味。

  对于院线来说,什么是好电影?

  专业评分八分以上的是好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的是好电影?思考人性和人文关怀的是好电影?让人脑子转不过弯来的是好电影?在结尾能吓人一跳的是好电影?让人半夜睡不着觉揣测导演手法和用意的是好电影?

  电影又该怎么分类?

  聪明的电影,技巧娴熟的电影和有智慧的电影?商业片、励志片、文艺片还是独立制片?

  其实在院线的眼里,这些并不复杂,比如林奇看来,电影只有两种——卖座电影和不卖座的电影!

  前者是院线欢迎的目标,后者是院线讨厌的对象,而《独立日》显然具备了前者的众多要素。

  “《独立日》是一部技巧娴熟的电影。”林奇心中下了结论,“杜克·罗森伯格成熟的非常快,对市场的把握也特别出色,似乎特别了解主流观众的心态。”

  导演杜克·罗森伯格非常聪明,没有像其他成名后的导演那样,迫不及待的想要跟观众在影片中探讨人生哲理,制作的依然是他最拿手的标准爆炸商业片。

  或许在影评人眼里,商业片没有灵魂、没有内涵,都是被鄙视的存在,但在林奇看来,商业片就要有商业片的素质。

  《独立日》绝对是他这几年看过的商业片中的翘楚,甚至远远超过去年试映时观看的《勇闯夺命岛》。

  不去说炫目的特技,其他卖点同样清晰无比。

  就说影响观众观影另一个要素叙事节奏吧,《独立日》情节的衔接和转换,有张有驰的节奏控制,人物群像的塑造,都做的极其出色。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两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几乎每个出场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

  爱晕机的环保主义的信息专家,他的事业女强人前妻,他啰嗦的老爸,带有嬉皮风格的黑人飞行员,他开朗能干的脱衣舞女郎女友,作为正面人物典型的仁智勇兼备的总统——虽然过于高大全,却迎合了影片的需求——无能糊涂最后却成了英雄的农药喷洒员,神经兮兮的外星人研究专家,甚至是那个几乎没有台词的严谨年轻的上校,统统都能给他留下了印象。

  别说这很容易做到,林奇记得很清楚,许多以严谨和艺术著称的冲奖影片,都难以在塑造人物上做到这些,那些影片的角色总是充满呓语和不知所云,以说废话的方式推动情节和人物向前发展。

  别说这种电影缺乏人文关怀、人性深度等等,这些对于院线毫无意义,而且在林奇的印象中,大部分标榜着人文关怀、人性深度的片子勾勒人物的水准和技巧都显得做作和笨拙。

  那样的影片拿不到高票房才是理所当然!

  反观《独立日》,对桥段和技巧的娴熟,充分体现出了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对市场对观众的尊重。

  “杜克·罗森伯格显然很清楚。”林奇低声自语,“在让一个故事变得伟大和深刻起来之前,至少要知道如何讲好、讲圆熟一个故事。”

  这位年轻的导演聪明的讲了个简单却有趣的故事,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又很讨人喜欢的角色,再加上绚烂到华丽的特效,让影片看起来非常有趣。

  就是这种影片,才是能为院线带来收益的类型!

  相比坐在前排的那些院线方看片专家,有幸参加试映的希尔只是普通的影迷,作为一个接受过标准美式教育的青年,他最关心的是影片好不好看,会不会感觉很爽!

  《独立日》不但没有让他失望,还大大超出了期待。

  是的,剧情看起来很普通老套,但是画面绝绝对对一流!在电影院看的效果绝对震撼!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