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好莱坞制作 (精校加料版第一卷),56

小说: 2025-08-20 08:49 5hhhhh 5240 ℃

  哪怕蒂姆·罗宾斯雨中的镜头让人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却也没有畅快淋漓的感觉,沉闷和压抑始终坠在人的心头……

  “很有感染力的影片。”

  相比于杜克,查理兹·塞隆看的很认真,字幕落下的时候也很有感触,“我觉得……我觉得影片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她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

  “我们走吧。”

  不等查理兹·塞隆继续感慨,杜克拉着她向外走去,来到影厅外面的时候,拒绝了调查咨询人员的问卷反馈,缓缓向外走去。

  后面有声音响起,似乎是别的观众在与调查咨询人员说话。

  “《肖申克的救赎》很精彩,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单论剧情和给人的感触,现在热映的《独立日》与它比根本不入流,但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在影厅里看这部影片怪怪的……”

  似乎是想明白了,这位男观众又说道:“这种影片好像不太适合影院的氛围,而应该一个人躲在家里或者其他更安静的地方,一点一点的去品味,影院的环境与电影的主题太相悖了。”

  走出影院的时候,杜克还在思考刚才那人的话,曾经《肖申克的救赎》票房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不适合院线放映肯定是其中之一,至于被很多人提及的宣传营销的问题,反而不是太突出,毕竟影片第一次上映前的宣传营销费用相比投资并不低,而且在奥斯卡失利后,引发了铺天盖地同情的声音,甚至被媒体冠以史上最佳的称号,发行方也再次宣传上映,结果第二次进入院线还是以大扑街结束。

  “你在想什么呢?”

  上了汽车,查理兹好奇的问杜克,“从影院出来就在走神。”

  “我在想……”杜克绑好安全带,转过头看着她,“今晚该怎么吃你这块漂亮可口的点心。”

  “只要不是上次那样的三明治,”查理兹的红唇凑到杜克耳边,“我乐意奉陪。”

  几分钟后,宾利车就驶入了社区,两人挽着手走进公寓,几乎用最快的速度解掉了对方的衣服,杜克更是直接将光溜溜的查理兹·塞隆扛进卧室,扔到厚实的床垫上,然后扑了上去。

  杜克扯开了查理兹的衬衣,洁白的肚皮和一件白色绣花的胸罩呈现在杜克眼前,杜克的阳具一下就硬了起来,把裤子顶得高高的,杜克一下就把她的胸罩给扯断了,一对丰满而白晰的乳房一下跳了出来,杜克艰难地咽了一下口水,马上伏了下去,咬住了一颗乳头,贪婪地吮吸起来。

  杜克趴在查理兹的身上,吮着她的乳房,右手趁机探入了她的长裤中,用力一扯,裤头就被褪到了腰下,杜克坐起身来,抓住查理兹的裤头,用力地往下拉,查理兹自觉地把屁股抬了起来,整条长裤一下就被杜克拉了下来,露出两条修长的大腿,她的腿很白,皮肤泛着光泽,双腿紧紧地夹在一块,杜克抓住了她身上仅存的那条红色丁字底裤。

  杜克迫不及待地一拉一甩,红色的内裤无声地飘落在地上,查理兹也无声地展开了她的身子,如一个洁白的雕像般躺在了那里。 杜克慌慌张张地脱下了裤子,他的阳具已经像根铁棍一样硬了,杜克扑了过去,压在查理兹的身体上,她的胴体温暖而光滑,像湖水一样温柔地包围着杜克,杜克发疯似地在她身上乱吻乱摸,那丰满的乳房,修长的大腿,让杜克发狂,杜克咬呀抓呀,像一个饿狼一样,她侧过头任由杜克在她的身体胡乱地宣泄。

  杜克大龟头进去了一半,挺起身子,使劲把另外一半也给用力地挤了进去。 “啊!”查理兹痛得叫了起来,腰身一下绷紧了,整个腰部本能地往上抬,阴户把杜克的龟头夹得更紧了,强烈的快感使得杜克全身的血管都涨了起来,杜克双手按住查理兹的双肩,下身用力地一寸一寸往里插,查理兹双眉紧蹙,她的阴户很干,而杜克的阳具又是这样的硬,在她一连串的呻吟声中,杜克的阳具终于全根没入了查理兹的阴户中!

  她松了一口气,绷紧的身慢慢地放松了下来。这时杜克的阳具已经被查理兹的嫩肉整个包住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传遍全身,真的好像是在梦里,那些温暖的嫩肉紧紧地夹着杜克的阳具,随着她急促的呼吸不停地一张一合,这种感觉太美妙了,美丽的查理兹就躺在杜克的身下,杜克已经完全的进入了查理兹的体内,杜克像一只野兽一样,趴在她身上,开始了疯狂地抽动。她咬着牙,默默地承受着杜克的冲击,她那丰满的胸部在杜克的冲击下形成一阵阵波动,她的胴体散发出来的阵阵体香,阴道磨擦带来的阵阵快感,不断地把杜克推向高峰,杜克的脑海中突然间又出现了那一夜月光下那个雪白的屁股,上帝啊,杜克的忍耐力达到了极限!杜克感到自己要爆炸了,才插了这么几十下,杜克就忍不住了!杜克用尽全力将阳具最后一次插进了查理兹的阴道中,积蓄的情欲在这一瞬间爆发了,杜克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查理兹!”,滚烫的精液像洪水一样地喷了出去,直射入查理兹的子宫中,而且连续喷涌了好多下才告停止,雪白的屁股在杜克脑中一下就消失了,杜克的身体瘫了下来,喘着大气,伏倒在查理兹的身上,很久很久没有动..........

  上一次的时候,虽然还有些模糊的记忆,但对当时喝醉了的杜克来说,几乎记不清享受的过程,这次自然要细细体会曾经艳名传遍全世界的这颗美钻的滋味,虽然现在更多的是青涩,远没有未来强大的女王气场,却也别有一种风情。

  周五的太阳升上天空,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总部中没有丝毫假日的轻松,有的只是忙碌。

  坐在办公桌的后面,拉尔夫正快速翻阅着北美的各大报纸,从影评专栏中寻找《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评。

  “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和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里,罗杰·艾伯特不但竖起了标志性的大拇指,还直接为影片亮出了十分!

  “影片触及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当下的不可回避困境。电影的结构比原小说更精炼,台词比原小说更有节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锤炼、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说更鲜活有力。导演以丰富、机巧的艺术文本,将自由精神高扬在天地之间!”

  一向以冷嘲热讽闻名的《纽约客》的影评人大卫·登比给了9.5分的高分!

  同样,其他影评人也对这部影片赞誉有加。

  “影片把自由和救赎的灵魂融进了骨头里,从而创造出一种无法抵抗的、动人的感染力。”

  “《肖申克的救赎》是关于希望最强有力的注释。”

  在纸质媒体的影评专栏里,特别是最有名的那批影评人那里,《肖申克的救赎》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专业评分大多是九分或者十分,绝对是近年来专业口碑最为爆棚的影片。

  然而,报纸上看到的这一切,却无法让拉尔夫兴奋,因为在秘书送进报纸之前,他已经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午夜场成绩。

  97万美元!

  即使影片类型和演员缺少粉丝和号召力,这样的数据,特别是在北美观影热潮的暑期档,未免少了一些。

  不过拉尔夫还是存在一定的希望,根据调查统计,看过影片的观众虽然不多,但口碑同样极好,A级好评率接近了百分之九十,完全是大卖电影才有的观众口碑。

  或许口口相传以及口碑发酵,白天的票房会涨上来?

  虽然明白要与《独立日》这般强势的影片拼争,但拉尔夫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希望并没有破灭。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正面碰撞

  随着周五的太阳升起,又一个竞争激烈的周末拉开了序幕,就像上个周末集体抨击谩骂《独立日》那样,职业影评人再次集体发声,盛赞《肖申克的救赎》,几乎将今年最好的评价都扔到了这部影片的头上,就差没有说它影史第一了。

  与上周的抨击近乎类似,影评人的赞誉放在院线市场上,没有掀起狂热的连锁反应。

  或许是影片的演员阵容缺乏号召力,或许是带着丝宗教意味的片名不讨喜,或许是影片的类型题材不适合,也或许是上周影评人抨击《独立日》而观众却喜欢带来的后遗症,《肖申克的救赎》的市场反响只能用异常平淡来形容。

  周五晚上,往往是周末观影的第一个高峰,MXEB公司的市场调查员帕克早早的就走进了市中心商业广场的一家影院,观察《肖申克的救赎》的一线市场反应。

  七点半以后,进入影院的人数明显增多,帕克通过相当长时间的抽访以及从院线方得到的数据,对所调查的影片渐渐有了初步的印象——情况不是很好。

  非常明显,《独立日》虽然进入到上映的第二个周末,却仍然强势,占据了观影比例的近一半!

  当然,这也在发行方和他们公司的预计之中,此前《独立日》的数据反馈就摆在那里,没有人会傻到认为《肖申克的救赎》能与这部影片在票房市场上比拼。

  影片拼不过《独立日》很正常,为什么观众比例只与《狮子王》和《阿甘正传》相当呢?后两者已经上映数周了,而《肖申克的救赎》仅仅是首周上映!

  就在帕克如此想着的时候,一场《肖申克的救赎》放映结束,稀稀疏疏的观众从影厅那边走了过来,他赶紧迎了上去,开始例行的抽访。

  “影片很精彩,也很有感染力,剧情非常的棒……”

  如同白天询问过的一些观众那样,被他拦下的这位男青年对影片赞不绝口,帕克又问道:“你会向周围的人推荐,或者带自己的家人朋友再来观看吗?”

  “不会!”男青年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给了答案,“绝对不会!”

  “为什么?”帕克连忙问道。

  “这部影片太沉重了,压得人心里难受,就算是看悲剧,往往也能从中找到欢乐。”

  男青年紧紧皱着眉头,“但《肖申克的救赎》却非常压抑,我周围的人进影院都是为了娱乐,他们肯定不想感受这种气氛。”

  随后,帕克又问了几名观众,其中有人的观点类似,认为影片很精彩,却不会向他人推荐。

  周五一天的票房、上座率以及观众人数,《独立日》一直领先同期上映的影片,周六一早,杜克就从独立日工作室得到了详实的数据。

  周末票房必然会反弹,虽然力度不是特别大,但《独立日》单日报收1557万美元,在这个周末占据了先手。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刚刚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单日拿到了512万美元,力压《狮子王》的478万美元和《阿甘正传》的427万美元,拿到了第二名。

  在杜克看来,只要《肖申克的救赎》单日成绩能够保持下去,首周末票房突破1500万美元乃至2000万美元都有可能,说不准会改变大扑街的命运。

  然而,这部被人冠以史上最佳以及最奇怪的电影,根本无法用正常的电影规律去衡量,就连最大胆的评估机构,也预料不到它那根本不符合正常规律的票房走势。

  按照一般情况,专业口碑爆棚,必然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加上本就不错的观众口碑和正常的周末上映规律,《肖申克的救赎》在周六应该迎来一次小爆发,最起码也能超过周五的票房,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影片的观众口碑和专业评分都在上升,票房却猛然下滑。

  周六当天,《肖申克的救赎》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单日票房骤降到了224万美元,而《独立日》《狮子王》和《阿甘正传》成为了相对的获益方,分别斩获1634万美元、822万美元和743万美元,完爆这周所有新上映的影片。

  这是一个堪称颠覆性的档期,《独立日》被影评人贬低到一文不值,却持续大热大卖,《肖申克的救赎》被抬高到影史很高的那个层面,却乏人问津……

  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短暂的出现,或许观众不会在意,但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一直在爆炒,不引人注目都难,近十天的纷纷扰扰,足以让很迟钝的影迷认清一个事实——影评人吹捧的电影未必适合他们,他们喜欢的电影却不会被影评人欣赏。

  好莱坞的各大公司则认清了另一个事实——影评人与市场之间,顶多只有五美分的关系。

  也就是在这个周末,派拉蒙和环球影业联合投资的《燃眉追击》以及新线影业的《变相怪杰》的试映会全都没有邀请影评人参加,这个吸血鬼行业的利益,明显受到了触动。

  同样是在这个周末,《独立日》开启海外之旅,率先登陆英国、法国、新西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影片的反应就像是北美的翻版,引发观众购票观看热潮的同时,被无数国外的影评人疯狂吐槽抨击。

  “《独立日》是一个多部外星人入侵影片的混合物,而且主题还反映了美国的侵略主义!”——法国《费加罗报》。

  “《独立日》反映的是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大美利坚主义的妄想和野心!”——西班牙《马卡报》。

  “影片中美国总统在战前的演讲,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哗众取宠的对白!”——BBC。

  “杜克·罗森伯格疯了,妄想用科幻大片强奸全世界,居然想要所有国家的国庆日都改成7月4号!”——英国《泰晤士报》。

  这一部影片,这短短的一个周末,杜克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年间的总和,全世界的影评人都掀起了批判他的狂潮,而独立日工作室借助新闻集团遍布整个西方世界的媒体,将杜克反驳影评人的那些话,散播了出去,引得西方世界的影评人群情激奋,恨不得拉杜克出来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抨击杜克变成了影评界的政治正确,哪怕有些想为他辩驳几句的影评人,也不得不变得小心谨慎。

  杜克并没有因此而沉默,反而继续为宣传炒作造势,在接受大名鼎鼎的《世界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此说道。

  “我不会因影评人射来的明枪暗箭而感到难过,任何人都要接受自由市场的理念,如果人们不想购买我的产品,那么我就不会再制作这个产品,但观众一再表明他们爱看我的作品,即便影评人再不喜欢,我还是会首选考虑观众的需求。”

  似乎怕火不够大,杜克还特意说道:“我尽我所能的努力工作,我很高兴看到除了影评人之外观众都喜欢这部电影,那就让我们无视那些影评人吧,我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观众喜欢。”

  影评人被《独立日》的持续大热气得咬牙切齿,发出最猛烈恶毒的抨击,却无法阻止《独立日》在上映地区掀起《侏罗纪公园》般的观影狂潮。

  特别是在北美,影评人抨击的声音越大,《独立日》上涨的票房数字就越高,而他们对《肖申克的救赎》赞誉越多,影片越乏人问津。

  当新的一个周末票房出炉后,北美影评界短暂的沉默了一下,接着就掀起更大的抨击浪潮,但这些在《独立日》的票房数字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独立日》第二个周末的北美票房高达4296万美元,不但秒杀了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影片的首周票房数字,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达到1亿5989万美元,杜克再收获一项北美影史纪录——最快破1亿5000万美元!

  这个成绩也理所当然的蝉联了北美周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

  站在最高处向下俯视,二三位的位置上根本看不到新上映影片的影子,上映四周的《狮子王》以1688万美元排在了第二位,上映五周的《阿甘正传》1418万美元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杜克没有印象的叫做《周末假日》的影片,票房为987万美元。

  而被无数影评人追捧的《肖申克的救赎》,因为周末后两天的票房一跌再跌,最终以857万美元排在了第五位。

  就像杜克想过的那样,《独立日》以火爆的成绩,碾压了影评人自认为光鲜亮丽的脸面,让他们对市场影响越来越弱的一面,彻底暴露在了好莱坞和影迷观众的面前。

  《独立日》在海外的第一个周末同样高歌猛进,虽然只是出现在西欧和英语区的海外市场,但周末三天,海外以7528万美元的总成绩报收,足以让所有的投资方都笑得合不拢嘴。

  新的一周开始,所有上映的影片都不可避免的开始下滑,而且在周末会迎来一个强悍的竞争对手,詹姆斯·卡梅隆一亿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巨制《真实的谎言》。

  第一百三十三章 挽救杜克

  “杜克,我们不可能将大量资源持续投在一部影片中。”

  独立日工作室中,亲自赶过来的二十世纪福克斯CEO汤森·罗斯曼,向坐在旁边品着咖啡的杜克解释,“《独立日》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声势,我们只需要保持目前这种声势就足够了。”

  “我明白,汤森。”杜克也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更不会蠢到以为自己才是好莱坞的中心点,《真实的谎言》即将上映,福克斯肯定会转移宣传重心。

  汤森·罗斯曼松了口气,明显不想引起杜克的任何误会,否则也不用亲自从世纪城跑来华纳制片厂。

  是的,他非常非常重视这个年轻导演,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现在说对方是好莱坞第一流的导演他都不觉得过分。

  不去说前两个周末那灿烂到耀目的票房成绩,看看前天和昨天两个工作日的票房成绩吧,周一786万美元,周二767万美元,两天相加超过1500万美元,《独立日》的北美票房累计超过1亿7000万美元,就算上帝亲临,恐怕都无法阻止这周北美突破2亿美元!

  如果说这样的导演还不值得重视,那什么样的导演值得重视?汤森·罗斯曼一直记得,对方在编剧协会还备案了同样火爆的一个战争题材的剧本!

  要说福克斯不想继续投资杜克·罗森伯格的电影,那绝对是全美最好笑的笑话。

  “汤森,我只有一个要求。”

  现在有了足够的资本,杜克当然也不会什么都不提,“在下个周末到来前,《独立日》的院线数不能掉下2600家。”

  没有足够的院线上映,再好的电影也不可能产生高额票房。

  “这个……”汤森·罗斯曼似乎有些为难。

  毕竟《真实的谎言》即将上映,福克斯肯定要争取足够多的院线数,来保证这部大投资大制作的收益。

  “我明白,北美的院线数相对有限。”

  虽然明白这些,杜克却不会放弃,而且院线可以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汤森,你注意过没有?哥伦比亚影业上周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周一和周二的单日票房已经滑落到了200万美元以下,而上映院线还在1600家,为什么我们不能联络院线方,压缩它的上映规模呢?”

  “只要今天和明天它的票房没有起色……”汤森·罗斯曼眼中闪过精光,“福克斯一定会向院线方施加压力,压缩《肖申克的救赎》的院线数。”

  “你们可以联系一下华纳。”杜克接口道:“相信华纳也乐于看到这种情况。”

  北美的院线数就那么多,不会短时间内增加太多,二十世纪福克斯想让《真实的谎言》大规模开画,肯定想过缩减《独立日》的规模,这是杜克和华纳都不想看到的情况,想要维持自己的利益,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福克斯的刀子转移到同档期其他影片身上。

  而除去《独立日》外,现在上映规模较大,票房表现相对较差的《肖申克的救赎》自然是最好的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有时就要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总之,看别人倒霉比自己倒霉要好之百倍。

  告辞的时候,汤森·罗斯曼客套的邀请杜克参加《真实的谎言》首映式,杜克婉言拒绝了。

  现在与影评人的舆论战还没有结束,正是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不会蠢到去首映式上抢别人的风头。

  在《真实的谎言》上映之前,北美电影市场仍然维持着《独立日》一家独大的局面,周三和周四两天中,分别报收743万美元与759万美元,至此影片的北美票房累积高达1亿9044万美元,已经摸到了2亿美元的门槛,接下来这个周末势必会突破这一关口。

  另一方面,杜克的预期成真,又经历连续两天单日票房不超过200万美元的低迷走势之后,院线方接连受到派拉蒙、华纳兄弟、华特迪士尼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多家公司的压力,加之这样的票房也没有任何说服力,任凭索尼哥伦比亚磨破嘴皮乃至CEO亲自上阵,《肖申克的救赎》的院线数还是急剧缩水,从1600家骤然滑落到了900多家。

  紧接着,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缩减了这部影片的宣传营销规模,影片在院线已经彻底没救,现在索尼考虑的不再是能不能盈利,反而是怎么做才能少赔一些。

  杜克只是稍稍关注了一下,就扔到了一边,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肖申克的救赎》必然会像曾经一样,要用十年乃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任何东西都没有票房成绩具备说服力,刚刚进入周末,南希·约瑟夫森传来消息,来自伦敦的那家版权委托机构终于点头,同意协同公爵工作室与电影版权持有人索尔·萨兹展开谈判,拿下那部鸿篇巨制!

  尽管谈成还需要时间,却也令杜克精神为之一振,随着《独立日》的火爆,其实他非常清楚,在下部影片之后,必须要转型了,如果继续狂轰滥炸下去,用不了太久,观众就会厌倦。

  与此同时,杜克在公爵工作室与聘用的那两位编剧详谈了一次,将购自百老汇的剧目,以及两个备过案的剧情片和科幻片简纲交给他们,开始漫长的修改编写。

  转型并不是说转就能转的,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关注《独立日》票房走势,查阅101空降师和游骑兵部队一些回忆录的同时,杜克也在翻看关于爵士歌舞方面的资料。

  《独立日》的放映进入了第三个周末,虽然2457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成绩,败给了《真实的谎言》的2856万美元,丢掉了票房榜冠军的宝座,却一举冲入了2亿美元大关,将杜克送进了2亿美元俱乐部的行列。

  放眼整个好莱坞,2亿美元导演俱乐部的成员,也只有寥寥几个。

  时代华纳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媒体为这一成绩欢欣鼓舞,恨不得宣扬到全球每个角落,好为陆续登陆海外市场的《独立日》造势,而影评人继续猛烈抨击,认为《独立日》能大卖,只是杜克用最为可耻的手段获得,影片既没有内涵,也有艺术性,有的只是技术性的炫耀和卖弄。

  甚至,罗杰·艾伯特在自己的专栏里断言——杜克·罗森伯格和《独立日》是明年金酸莓奖的最大热门!

  芝加哥的工作室里,罗杰·艾伯特在给朋友打电话,电话另一边的人叫做约翰·威尔逊,正是金酸莓奖的创始人。

  “约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好莱坞避免电影过度商业化!这个世界需要的是《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独立日》这样的烂片!拜托你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朋友,今年不可能有比《独立日》更烂的影片,也不可能有比杜克·罗森伯格更烂的导演!”

  “罗杰,我保证,我会认真考虑,但这对一个年轻导演来说……”

  听到对方稍有顾虑的声音,罗杰·艾伯特换上了语重心长的口气,“这是在挽救杜克·罗森伯格的导演生涯,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充满才华的年轻人走上歧途……”

  单从语气看,似乎他真的是在为杜克的导演生涯考虑一般。

  挂断电话,罗杰·艾伯特坐在办公桌后面,阴沉的脸色异常难看,他可以装作看不到《独立日》大卖的票房,也可以装作不在乎《独立日》的票房,只从艺术角度去看这部影片,寻求这只是烂片的心理安慰。

  但是,那个年轻的导演,恶狠狠的践踏了他和许多影评人的尊严,尽管首个周末之后,他发声的次数越来越少,却能看得出对方和背后的电影公司,分明是在借用他们的抨击为电影炒作!

  践踏了他们的尊严还要利用他们的尊严来获益?这种事有几个人能忍下去?

  何况,杜克·罗森伯格的行为还直接触动了影评人行业的利益,不去说其他人,就说他自己,本来会参与《燃眉追击》和《变相怪杰》的试映会,从而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但《独立日》大卖以及杜克·罗森伯格抹黑影评人的言论之后,片方取消了对影评人的试映邀请……

  这可是实质性的金钱损失!

  有多少年了?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这种公然与影评界对喷的导演了?

  双眉紧皱,罗杰·艾伯特细细回忆,当年他们抨击乔治·卢卡斯时,对方也只是闷声发财;批判雷德利·斯科特时,英国人一句强硬的话都没有回;还有公认的导演界脾气最臭的詹姆斯·卡梅隆,也没有与影评人真正对着干过……

  从五六十年代起,如果有影评人抨击,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导演都会选择忍下去,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前两部电影的上映的时候,专业评分也不高,影评人批评的声音同样不少,但杜克都没有回声,选择了沉默。

  而这次,杜克选择站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他签订的是一份票房阶梯分成协议,只要能引爆话题,拉动票房数字,他才不在乎那些影评人的感受呢。

  当然,成为影评人公敌也要有足够强悍的心理素质,否则那些讽刺的评论能让人发狂。

  时间缓缓进入七月底,《独立日》的北美票房刚刚迈过2亿5000万美元,正努力向着3亿美元攀升的时候,影片的海外票房也突破了2亿5000万美元!

  全球票房相加五亿美元,这已经是电影史上最顶尖的票房成绩之一了,进入八月份,哪怕是以前抨击杜克和《独立日》的媒体,都调转风向,开始把各种赞誉的词汇向他头上扔,特别是率先出版的《名利场》,上面的文章让人啼笑皆非。

  第一百三十四章 毁灭公爵

  尽管没有出现在《名利场》的封面上,但这篇文章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没有专业公关加之南希·约瑟夫森一直忙于谈判,两边事先没有经过足够的沟通,好在文章虽然隐隐带着讽刺,却也没有很过分的词汇,总体还是以善意的调侃来吸引读者。

  “好莱坞最不可能事件终极猜想——杜克·罗森伯格拍摄文艺片!”

  这是文章的题目,也符合《名利场》以名人作为报道主体、稍稍有些夸张的风格。

  “不可能理由——我们都知道,杜克·罗森伯格能在好莱坞扬名立万,靠的就是一手‘石破天惊’的爆破本领与绚烂无比的运镜技巧。震耳欲聋的爆炸,紧张刺激的追车,彪悍刚硬的男人,火辣性感的美女……但凡能够刺激肾上腺激素飙升的元素,杜克的电影里从来都是应有尽有。这一切的一切,和小成本文艺片、作者电影什么的毫无交集。”

  “终极猜想——因为太擅长爆破,杜克·罗森伯格最近以来都被谣传是‘彗星撞击地球之时出生的男人’……”

  “为了击碎这一流言,杜克·罗森伯格决定拍摄一部自传色彩的文艺片,重点讲述自己高中时代的生活以及青年时期的梦想。但在拍摄过程中,杜克发现慢悠悠的校园青春片实在是太过无聊,所以他决定亲自在片中出演一个角色——一个持枪的校园保安。有了强悍的男主角又有了枪,剩下的就非常好办了,枪战、爆炸、火海……一切都水到渠成。唯一的问题是,这到底是一部小格局的作者电影还是校园版的《勇闯夺命岛》?”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