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卡拉德历史君主小传,3

小说:卡拉德系列卡拉德系列 2025-08-18 14:44 5hhhhh 2290 ℃

丽贝卡·西格莉属于佛蒙特-普利德混血血统。

*尤拉·瓦妮莎(1860年~1866年)6年·两个任期(未满)-卡拉德国家党

尤拉·瓦妮莎是一名有军方背景的首席大臣,她的上台顺应了当时愈发紧张的国际局势。她本人带领了卡拉德王国经历了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尤拉性格坚强镇定,在战争中尽心竭力,但是并不能阻止卡拉德的战败,在签订了《索瑟姆条约》后,尤拉率领全体战争内阁引咎辞职。

尤拉·瓦妮莎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桃乐丝·菲蕾德崔卡(1866年~1876年)10年·两个任期-卡拉德传统党

桃乐丝·菲蕾德崔卡在尤拉内阁辞职后迅速组织传统党赢得了大选。她的上台有王室、贵族、教会等保守势力的大力支持。

桃乐丝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贪婪的首席大臣,她对各种资源无限制地滥加开采,放纵腐败和特权,极力促进经济泡沫化繁荣,为产业迅速柴油化提供了可能,但是也导致了尾大不掉的诸多社会问题,其中以利益集团、种族歧视、政治两极化最为严重。

桃乐丝·菲蕾德崔卡属于卡拉德-奥兰混血血统。

*茱莉亚·蕾斯丽(1876年~1886年)10年·两个任期-卡拉德传统党

茱莉亚·蕾斯丽执政期间,卡拉德军队进行了大幅改革,装备了柴油武器,并实行了志愿兵役和义务兵役结合的兵役制度。在执政后期,卡拉德议会面临巨大改革,茱莉亚果断做出选择,让传统党和枢纽党结盟,也正是这个结盟导致了日后一系列极端的政治后果的产生。

茱莉亚·蕾斯丽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南茜·洛加尔(1886年~1896年)10年·两个任期-卡拉德传统党

南茜·洛加尔是一名富于争议的首席大臣,通常认为她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保守主义者。南茜在位期间发生了“克拉比案”,她的处理导致了政治危机,而在对外问题上,南茜对雾海群岛的错误政策也成为了二战的导火索。在全面经济和政治危机的环境中,南茜在一片骂声里卸任,传统党也失去了多数席位。

南茜·洛加尔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罗莎琳德·珊朵拉(1896年~1904年)8年·两个任期-卡拉德枢纽党

罗莎琳德·珊朵拉是一个惯于煽动民意的首席大臣,编辑出身的她擅长对舆论进行操控,即使高层的传统贵族等势力看不惯她,但是她争取到了各阶层的保守派的支持。

罗莎琳德是一个政治冒险家,也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她主导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签订了《詹尼敦条约》,这让她在民族主义者中的声望如日中天,但是罗莎琳德在战争中的独断和一些破坏宪法原则的行为也损害了她在各个政治集团眼中的形象,为她和枢纽党后来的遭遇埋下祸根。

卡珊德拉一世(1904年~1928年)24年·月桂正统血统

卡珊德拉一世(卡珊德拉·斯堪达·月桂)是埃塞琳德三世的长女,她在位期间是动乱与机遇并存的“黄金时代”。卡珊德拉一世是一名耽于享乐的君主,她对政治指手画脚,但是并非行家,导致了王室权力被一些近臣所垄断,王室成员也深陷丑闻,不过,卡珊德拉一世并不在意,她对政治的不了解和胡作非为正好被政客所利用,各种阴谋、手腕、小动作层出不穷,也导致了严重的腐败。

卡珊德拉一世在位期间,卡拉德王国组织了国民后备军、修改了宪法、采取了新的经济政策,也遭受了政治动荡的折磨。

卡珊德拉一世与她宫廷内的诸多贵族养育了3名子女,她本人在1928年死于王家邮轮沉船事故。

*罗莎琳德·珊朵拉(1904年~1906年)2年·两个任期-卡拉德枢纽党

在最后的执政期内,罗莎琳德借着战争胜利的威望来组织了国民后备军改革,此时的她也只有在军事领域能够令行禁止。

罗莎琳德·珊朵拉在战后的失势是多方政治排挤的结果,罗莎琳德与枢纽党失去了多数选票,并淡出了政界。但是传统党看中了枢纽党在中下层人民中间强大的动员能力,并最终收编了他们。

罗莎琳德·珊朵拉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雪莉·斯特芬妮(1906年~1909年)3年·两个任期-卡拉德传统党

雪莉·斯特芬妮是一名作风强硬的首席大臣,但是她的政治手段却非常灵巧。在雪莉执政期间,她向男权主义做出了一定的妥协,还大力推进战时军用科技民用化的实业浪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她在政治上将传统党和枢纽党合并的改组则更为瞩目。

*雪莉·斯特芬妮(1909年~1916年)7年·两个任期-卡拉德核心党

1909年,雪莉·斯特芬妮主导了传统党和枢纽党的合并,合并后的政党被称为卡拉德核心党,雪莉担任了第一任党首,借助改组初期的政治优势,雪莉开始了政治上的积极活动,比如采取国家控制色彩更浓厚的新法团主义、修改宪法解释等,这些操作引发了一定的政治动荡,也导致了后来的内阁危机。

雪莉·斯特芬妮属于卡拉德-瓦尔基里混血血统。

*玛格丽特·凯莉盖(1916年~1920年)4年·一个任期(未满)-卡拉德核心党

玛格丽特·凯莉盖是一名保守的而又无能的政治家,她执政期间没能弱化国内社会矛盾,反而制造了许多政治失误,导致核心党的势力一减再减,最终在1920年迎来了内阁危机。议会中膨胀的农民联盟和宪政党议员集体攻击核心党内阁,发起质询,最终导致内阁倒台,玛格丽特被迫辞职。

玛格丽特·凯莉盖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梅莉·拉德希娅(1920年)1年·一个任期(未满)-卡拉德农民联盟

梅莉·拉德希娅是一名优秀的改革领袖,富于个人魅力,悲天悯人而又擅长宣传。在她的领导下,卡拉德农民联盟夺得了议会多数席位,并成功和宪政党一道扳倒了核心党内阁,在倒阁后的大选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梅莉担任首席大臣后不久就遭遇刺杀,其本人侥幸未死,在医院治疗,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核心党、天启派联盟和所有的传统势力趁梅莉在医院治疗的机会,一致对农民联盟发动进攻,发起了对农民联盟的诉讼。农民联盟在这场斗争中被击败并取缔,梅莉内阁垮台,农民联盟的大多数成员秘密组成了半地下组织卡拉德总工会,以更激进的姿态寻求变革。

梅莉·拉德希娅属于卡拉德-佛蒙特混血血统。

*茉莉·格拉辛(1920年~1928年)8年·两个任期(未满)-卡拉德核心党

茉莉·格拉辛是一个惯于政治投机的政客,也是一个狡猾的首席大臣。在梅莉内阁倒台后,茉莉率领核心党重新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茉莉残忍而狡猾、好大喜功,对议会怠慢,这也是她最终垮台的主要原因。

茉莉执政时期对农民联盟的成员进行迫害,加剧国内政治紧张,造成了不正常的政治空气,但是她同时也加大了对军事、经济领域的投资,实施了空地机械化改革,还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科技。为了显示财力,茉莉还办了一场全国性的巡回展览,向世人展现新法团主义的经济奇迹。

瓦伦季娜一世(1928年~1945年)17年·月桂正统血统

瓦伦季娜一世(瓦伦季娜·克莱尔·月桂)是卡珊德拉一世的次女,她是一名崇尚武力,信仰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的君主,她本人也是一个历史上争论的焦点。瓦伦季娜一世幼年所接触到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教育最终种下了苦果,而这个苦果,最终要由整个卡拉德吃下。

瓦伦季娜一世在位期间,重用传统派大臣,利用王室的力量干涉政治和经济领域,在经济危机后发布“敕令”,授许极端民族主义民兵镇压社会主义者。最终也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茉莉·格拉辛(1928年~1929年)1年·两个任期(未满)-卡拉德核心党

茉莉·格拉辛执政末期时,宪政党势力已经空前发展,在茉莉最终深陷性丑闻时,宪政党控制的议会发动了致命一击,导致了茉莉垮台。

茉莉·格拉辛属于纯种瓦尔基里血统。

*安吉拉·罗丝琳(1929年~1934年)5年·一个任期-卡拉德宪政党

安吉拉·罗丝琳是一名稳健的宪政党首席大臣,一名坚定的自由民主派。安吉拉上台后大力推动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改革,也推动了军队、经济界的装备换新。但是改革的速度明显过快,激怒了各界的保守力量,1933年经济危机更加导致了宪政党势力的缩减。在第一个任期过后,安吉拉抵挡不住议会的压力,主动退出了继任选举。

安吉拉·罗丝琳属于纯种波里提亚血统。

*斯黛丝·蕾加纳(1934年~1943年)9年·两个任期(未满)-卡拉德核心党

斯黛丝·蕾加纳作为新一任的首席大臣,被迫面对空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作为一名核心党政治家,她想到的是用强制力来解决问题。斯黛丝取消了宪政党的自由化民主化措施,对总工会进行了暴力镇压,放纵天启派联盟进行街头暴力活动,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政治极化现象,也无助于经济问题的改善。

在政治界的批评下,斯黛丝开始试图将国内矛盾向外转移,对海洋联盟进行挑衅。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萨姆松惨案”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有预谋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斯黛丝刺激军工产业膨胀,缓解了经济颓势,但是当占据逐步向不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时,斯黛丝又受到了政治界的严厉批评。在战局逆转的1943年底,女王迫于压力,出手将斯黛丝撤换。

斯黛丝·蕾加纳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翠西·亚历山德拉(1943年~1945年)2年·一个任期(未满)-卡拉德核心党

翠西·亚历山德拉是一名临危受命的首席大臣,她有深厚的军方背景,也是一名受到女王直接节制的首席大臣。她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在战争中夺取部分主动权,从而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但是最终她却无能为力。在盟友放弃抵抗,国内爆发起义,而外国军队已经登陆本土并步步紧逼的情况下,翠西代表卡拉德王国宣布投降。

翠西·亚历山德拉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占领军管制时期(1945年~1946年)1年

瓦伦季娜一世(1945年~1946年)1年·月桂正统血统

瓦伦季娜一世在战败后被当做维持卡拉德稳定的一个工具使用,基本没有行动自由,被软禁在德赫瑞姆的王宫内,王宫外有海尔瑞姆和巴里昂的占领军轮流把守。

占领军时期是瓦伦季娜一世最后的“王室”生涯,不久后的卡拉德第三共和国将会废除君主制,将她驱逐出宫。

瓦伦季娜一世与她宫廷内的诸多贵族养育有4名子女,1950年1月的一个冬日里,她在勃劳修道院染病,郁郁而终。

*维隆·德斯塔尔(1945~1946年)1年·卡拉德无党派政府(男性)

维隆·德斯塔尔是占领军指定的维持政府的首脑,一名曾经的男权主义社会活动家,虽然此时君主制仍然被默许存在,但是他的职位却被称为“大议长”。

维隆配合占领军,恢复了卡拉德王国的生产生活秩序,进行了整编和重建,镇压了游击队活动,并说服佛蒙特平民共和国和平解散、起义军缴械、总工会改组为卡拉德平民党。他的活动为卡拉德第三共和国的形成铺垫了基础,一系列重建时期的临时组织成为了日后卡拉德的新一代法团的雏形。

维隆本人在第三共和国的第一次国民议会大会上被本土派的力量迅速排挤出局,成为了“卖国贼”和“通敌势力”的代表。

维隆·德斯塔尔属于纯种普利德血统。

卡拉德第三共和国(1946年~1993年)47年

艾尔莎·戈西娅(1946年~1952年)6年·两个任期(未满)-卡拉德宪政党

艾尔莎·戈西娅是卡拉德第三共和国第一任大议长,一名自由主义者。他借助外国力量结束了卡拉德法团主义经济政策,改行自由放任,并着手切割巨型企业,这些举动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导致了平民党势力飞速扩展,平民党国际大会随即成立。

严重的平民党危机使得艾尔莎再次借助了外国力量,海洋同盟派兵强行遣散了平民党国际大会,卡拉德国内势力也即行对平民党的打压,在国内外的一致操作下,平民党力量暂时被压制下来,但是仍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艾尔莎的无能暴露无遗,中央党于是在内阁危机大选中得到了最多的选票,撇开宪政党单独执政。

艾尔莎·戈西娅属于纯种普利德血统。

艾米莉娅·玛嘉娜(1952年~1962年)10年·两个任期-卡拉德中央党

艾米莉娅·玛嘉娜在战前是卡拉德王国奥兰省的省长,在旧官僚中颇有威望。出任大议长后,艾米莉娅着手恢复卡拉德的军力和经济实力,同时恢复旧时代的传统社会环境。

艾米莉娅迎回了旧王室,将她们安置在旧王宫(此后王宫不再对游客开放),当外国监督结束后,她又着手恢复了法团主义政策和军事力量。前前后后,艾米莉娅恢复了君主制时期的部分礼仪,将天启党合法化,取缔了平民党,驱逐了平民党议员,在国际金融与政治领域与海洋同盟展开了对抗。

艾米莉娅·玛嘉娜属于卡拉德-奥兰混血血统。

斯特莲娜·拜尔莱尔(1962年~1972年)10年·两个任期-卡拉德中央党

斯特莲娜·拜尔莱尔是一名野心勃勃的民族主义政客,她在位期间通过修宪推翻了过去宪政党的民主化措施,大力扶植民族主义、传统主义势力,打压平民党,恢复了旧广域同盟的政治经济联系,大力改革军队,追求全球范围内的对抗。斯特莲娜还是一个宣传家,鼓动起了疯狂的民族主义浪潮,并煽动民族主义者进行严苛的种族歧视与种族报复。这一系列政策最终引发了70年代严重的政治危机。斯特莲娜采取铁腕手段,起用天启党民兵和巡猎警察对付暴乱,这成为了70年代卡拉德社会矛盾直线恶化的主要原因。

斯特莲娜·拜尔莱尔属于卡拉德-佛蒙特混血血统。

茱丽特·克莱肯(1972年~1980年)8年·两个任期(未满)-卡拉德中央党

茱丽特·克莱肯是一名“温和派”的中央党大议长,在70年代最动荡的前几年过去后,愈来愈严重的难民问题、种族冲突问题开始困扰卡拉德第三共和国。

茱丽特对难民采取的做法过于软弱,导致了70年代中后期卡拉德的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上暴力对抗的遗产也仍然存在。最终,天启党在议会中弹劾了茱丽特,提前举行大选,大选后,天启党取代了中央党,单独执政。这场政治与社会危机也最终导致了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大量的不同政见者逃亡海外,为最终天启党改变国体埋下祸根。

茱丽特·克莱肯属于纯种奥兰血统。

莉莉丝·克莱丽娅(1980年~1991年)11年·两个任期(多)-卡拉德天启党

莉莉丝·克莱丽娅是一名年轻的极端民族主义、传统主义政治家,母亲是一名持有极端思想的教会牧师同时也是天启党的党首,在天启党换届以后,莉莉丝以前任党首女儿的身份继位,并借助和社会各界盘根错节的关系成功扳倒了中央党。

莉莉丝对移民进行了暴力管制,制定了严苛的种族主义身份法案,设置了“旅行者”谍报机关,改组了“敕令团”民兵,以此让天启党的专制永久化。在取缔宪政党以后,天启党和中央党的联盟——新兴极端主义政治家和各领域老官僚老精英的联盟巩固,普选变得毫无意义。思想上倾向于古代哲人王的莉莉丝宣布恢复考察制,在短暂而疯狂的移民潮之后,国家逐步稳定下来,成为了一台极端主义的大机器。

莉莉丝·克莱丽娅(1991年~1993年)2年·卡拉德天启党

1991年,莉莉丝·克莱丽娅取消普选,自己担任任期不限的执政官。修宪还规定恢复了古代新教考察制的实质,剥夺了X4等公民的生育权。这样一来,古老的民族与宗教传统、曾经漫长的历史经验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理论结合起来,成为了当局坚固的意识形态——天启主义。

注:卡拉德统制国实行政教合一的虚位君主立宪制,以下标为*的是执政官

卡拉德统制国(1993年~今2012年)

卡珊德拉二世(1993年~今)已19年·月桂正统血统

卡珊德拉二世(卡珊德拉·伊莎贝尔·月桂)是瓦伦季娜一世的孙女,她的母亲是瓦伦季娜一世的次女,早年染病死亡。在莉莉丝呼唤一名担任统制国“女皇”的前王族时,大部分的王族成员出于恐惧或厌恶都拒绝了,但是年仅16岁的卡珊德拉二世当时被教会抚养,当王族成员大多拒绝后,莉莉丝便联合教会将她封为女皇。

在天启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年仅16岁的女皇成为了统制国的重要宣传工具,并且成为了统制国的形象象征。

*莉莉丝·克莱丽娅(1993年~今)已19年·执政中-卡拉德天启党

1993年新编宪法以后,卡拉德统制国成立,一个极端主义思想操控的专制国家成型,作为传统主义者,莉莉丝恢复了君主制,但是在专制制度下,仅能保持虚权君主。莉莉丝的权势空前扩大,中央党被并入天启党,而考察制得到了细化,庞大的秘密警察“天启圣会”,准军事部队“敕令团”,中央直属警察部队“巡猎”先后被建立或者重组。

莉莉丝担任了统制国的大独裁者——执政官,她将政党、教会、贵族的地位拔高,笼络大法团、国际金融家,进一步巩固了统制国的政治基础。

在天启主义思想中,年轻的身体是人永恒的追求,故而莉莉丝开始开发白沙山脉和瓦尔基里群岛的“泉”,这是自凯瑟琳一世数千年来“泉”第一次重见天日。50多岁的莉莉丝亦得以保存年轻的身体。

但是外国势力、平民党势力、巴里昂民族势力等敌对力量仍然蠢蠢欲动,统制国何去何从,犹未可知也。

莉莉丝·克莱丽娅属于纯种卡拉德血统。

小说相关章节:卡拉德系列卡拉德系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