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重生之时代先锋炮】(十四 偷天换日计划和蛰伏待机战略),2

[db:作者] 2025-08-16 21:22 5hhhhh 9930 ℃

  坂本夏美道:「东旭君,我的祖父已经过世,临终前,他还记挂着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祖父。我的叔祖父受我祖父的影响,也信仰共产主义,后来他被迫应征入伍,被派到了中国。和我叔祖父一起被派到中国的士兵回日本后,说了些我叔祖父的事情。他们被派到了浙江的一个林场采伐,我叔祖父是伐木队的队长,为当地的抗日游击队提供情报,后来被日军发现了。我叔祖父被军部送上了军事法庭,要押回日本处死。我叔祖父在火车上借机跳车逃跑了,后来就没了消息。听回来的那个士兵说,我叔祖父在中国娶了个中国妻子,他们还有个儿子,叫什么不记得,只知道姓蒋。」

  杨东旭道:「坂本小姐,有你叔祖父的名字,还有这么详细的经历,应该不难找的,我会帮你找到你的叔祖父的。」

  「那就多谢东旭君了。」坂本夏美向杨东旭鞠了个躬。

  看着坂本夏美离开,杨东旭想到了日本共产党,想到了日本的左翼政治力量。日本政治势力主要分右翼、左翼和中间派。在美国的影响下,反华的右翼势力处于绝对的上风,但并不表示日本左翼势力就在日本消失了,日本并不泛左翼人士,只是没有一个强大的领袖来领导这股力量。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前世的杨东旭对日本政治了解是不多的,重生后到了日本才了解了更多的事情。比如有个叫浅沼稻次郎的,就是个坚定的亲华派,他在一次演讲中被日本极右翼分子刺杀了。日本也有极左翼分子,而且有一个人杨东旭还非常了解,是日本极左翼的领袖,是个女人,在日本和全世界都非常出名,她就是重信房子。

  说来很奇怪,重信房子的父亲本是个极右翼人士,突然有一天就转变成了左翼,而且非常信奉谭嗣同说的,没有流血的革命是不能成功的。重信房子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了一名极左翼人士,创立了日本赤军派。

  如果重信房子不是日本赤军的领袖,凭她在日本的影响力,或许可以成为日本左翼的领袖人物。可如果重信房子不是日本赤军的领袖,她在日本,在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这真是一个矛盾的命题。这时候重信房子在哪里?在中东准备搞事情吗?

  杨东旭知道重信房子后来回了日本,被判了二十年的刑期,日本赤军也随之解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如果这些人能早些年回日本,是不是能壮大日本左翼的力量?这些人可是铁杆的左派啊。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人早些回日本呢?给他们剖析历史进程,让他们知道,回日本蛰伏待机才是王道?

  让赤军回日本?三木老头为杨东旭的这个想法感到震惊。杨东旭道:「要想在日本取得更大的利益,我们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难道三木爷爷想资助那些右翼势力?」

  三木老头道:「当然不会,我恨不得那些右翼分子都死光呢,怎么会资助他们。只是赤军在日本有很多支持者,但反对者也多啊。而且赤军现在是恐怖组织,赤军成员要是回日本,会被捕的。」

  「三木爷爷,赤军在日本有很多支持者,如果他们回到日本,能将这些支持者团结起来。这些支持者需要一面旗帜,指导他们斗争的旗帜,我们要帮助这些支持者,给他们一面旗帜。赤军成员众多,即便被抓坐牢,也只是几个头目,其他人如果能为我们所用,加上他们身后的支持者,这可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年参与全共斗的日本年轻人确实很多,也有很多人加入过赤军派,六零年的时候,英隆和他的朋友也参加过反美游行,他的几个朋友后来就加入过赤军派,其中有一个后来还自杀了。」

  三木英隆年轻的时候和赤军派有联系?杨东旭立刻问道:「英隆叔叔和那些人还有联系吗?」

  三木老头道:「有联系的,其中一个和三木家还有生意来往。东旭是想通过他们和重信房子取得联系吗?」

  * * * *

  回到北京,杨东旭去周义仁那里说常盘家的情况。杨东旭突然问周义仁道:「老师,每次坐飞机去日本,我都会想,我们国家的大飞机在哪里。老师,听说美国人要和我们合资造飞机,是不是真的?」

  周义仁道:「是引进美国波音飞机,不是合资造飞机。」

  「那我们的运10飞机呢?」

  「这个项目算是结束了。我们的飞机太落后了,无论从飞机性能方考虑,还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花那么多钱造飞机,不如从美国购买飞机。」

  「难道要重新回到买办主义吗?」

  周义仁一瞪眼说道:「怎么能说是买办主义呢,这是国家经过多方研究的决定。我们造的飞机实在太落后了,没办法啊。」

  「可是,飞机不光是民用项目,更是军工项目,难道国家要把我们的军空发展寄托在美国人和苏联人的手里?」

  「战斗机我们已经实行国产化了,我们基础差,引进吸收是最好的办法。自主研发大飞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技术。」

  「老师,引进吸收的方针我也赞同,但不能光靠引进吸收,那样我们永远会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再说,美国人会让我们引进吸收他们的飞机技术吗?苏联人给我们的也不是他们最先进的持术。我们一定不能放弃我们的飞机研发项目,就算是进度慢,也要坚持才对。我们没有先进的持术,可以像唐僧取经一样到美国去取。」

  「美国人对我们派去的留学生审查还是很严格的,根本不可能让我们的留学生有机会学习有关飞机制造的先进技术。」

  「老师,美国人对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查得严,对日本过去的人就没那么严格了,我们可以派人先到日本去,再从日本去美国。」

  「这样有用?美国人没那么好糊弄吧,我们派人去日本,再从日本去美国就能取得美国人的信任?」

  「老师,日本人很好面子,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好,都不肯回老家,这些人在日本街头流浪,没人去管他们是谁,来自何方,这些人的身份很好冒充。」

  周义仁有些不解道:「难道你想让我们的人去日本冒充流浪汉,再到美国去偷学技术?美国人会让一个日本流浪汉去美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日本人从偏远的乡下到了东京,那么这个人和他老家人的联系基本就断了,我们先在日本大学找一个合适的目标,比如一个从日本偏远乡下到东京大学求学的学生,在这个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偷偷替换掉这个学生,那么到日本企业或者研究所的就是我们的人了。」

  周义仁呆呆地看着杨东旭,要不是杨东旭自小就跟着他,他真怀疑这家伙是不是也被人替换了。「这个方法能行?」

  「可行性超过八成。当然,我们派过去的人最好是顶尖的工科生,还要对国家无比的忠诚。还有,如果要执行,这个计划要绝对保密,要不然我们国家就会白白损失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了。」要不是这样的人不好找,杨东旭都想自己去完成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可不是脑袋一热就能想到的,东旭,你想这个计划多久了?」

  「也没几天,前几天在日本车站看到流浪汉后突然想到的。」

  派一名优秀的工科生到日本去,冒充日本人后再争取去美国学习,这个计划好像可行啊。如果能拿到美国人的技术,就算牺牲一个工科生也是值得的。周义仁道:「东旭,如果上面同意这个计划,你能在日本找到合适的目标?」

  杨东旭道:「这个没问题,如果确定要执行这个计划,我可以通过日本那边的关系安排我们的人到目标人物身边,和目标人物一起学习一到两年,让他完全了解目标人物。」

  周义仁道:「大飞机项目太烧钱了,我们国家现在资金有限,你说该怎么办?」

  「老师,或许我们可以主攻一个方向,比如,飞机最重要的部件,发动机。至于大飞机,那就是一个壳,我们只要造几个壳子,用来测试我们的发动机和其他航空设备。一个壳子可以测试多种发动机和航空设备的,这样我们所需的资金就少多了。而且这样利于我们的技术保密。」

  「技术保密?东旭,你想得也太远了,我们的技术要是能赶上美国和苏联,让他们看看也无妨。」

  杨东旭道:「老师,我说的保密可不是技术方面,而是我们的科研实力方面。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老师也是知道的,但我们还是能通过经济合作获得西方国家的技术。美国允许这些技术进入我国,是因为美国人觉得我们太落后了,就算这些技术进入我国,也不会对他们的先进技术造成威胁。一旦美国人知道我们能研发和他们一样的先进技术,美国人肯定会彻底封锁技术出口,到时候我们国家想要获得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就难了。各门各类的技术那么多,都靠我们自己研究积累,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赶超西方?所以现阶段,就算我们在某个方面有能力研究世界顶尖水平的技术,也不能公布于众,尤其是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技术。」

  听了杨东旭的话,周义仁一脸严肃地说道:「所以说,我们就算要继续研究大飞机的相关技术,也只能偷偷进行研究,就算有了好技术,都不能公开使用?」

  杨东旭道:「老师,飞机发动机可不是那么好搞的,就算我们搞成功了,或许那时候我们国家的整体技术已经不差美国多少了,到那时候,就算美国人对我们国家搞全面的技术封锁,我们也不怕他们了。」

  周义仁道:「我会跟上面提这个计划的,如果真要执行,日本那边的会有保密问题吗?」

  杨东旭道:「我只会安排我们的人接近目标,和目标一起学习,替代目标肯定还要整容之类的。日本那边的人只会知道我安排了一个人去学习,不会知道后面的事情,保密方面肯定不会出问题。」

  说了飞机的事情,杨东旭又和周义仁说了练习生的事情。周义仁道:「拍电影的事情我可不懂,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

  杨东旭道:「老师,我给日本练习生拍的实习电影是《红楼梦》,而且以后每期练习生都会拍这个,《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这些日本演员,以后有可能就是日本的大明星,会以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让他们潜移默化间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周义仁立刻想到了杨东旭之前说的文化输出,果然有潜移默化之功啊。周义仁道:「东旭,你要老师做些什么?」

  「老师,这是民间交流,到时候安排日本的练习生来中国拍戏,希望中日友好协会能出面,尽量减少和官方的联系。」

  * * * *

  「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

  陈力是杨东旭继乐韵之后推出的又一个歌手,光说唱功,陈力自然比乐韵高出一筹,她的新专辑一经发行,立刻登上了国内音乐排行榜的榜首。陈力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原本陈力是要唱一首流行歌曲的,上面领导对陈力唱的歌曲不满意,上过国庆晚会,还没上过春晚的陈力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只得找杨东旭帮忙创作一首主旋律的歌曲。

  杨东旭立刻想到了《好大一棵树》,当年这首歌也是广为流传的好歌,杨东旭小时候也听过,当时他还不知道这首歌是日本曲子。现在他学习作曲,又系统学习了日本音乐,才知道这首歌原曲是日本七十年代发行的。

  陈力是王立平发掘出来的,当然希望陈力能登上春晚的舞台,但让他立刻创作出一首主旋律的歌曲来,他也做不到。让王立平吃惊的是,他那不务正业的弟子竟然分分钟就搞定了,把王立平吓了一跳,作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简单了?就是抄个简谱都没这么快的吧?得知只是改编曲子,王立平才松了口气,要不然都没脸称老师了。

  红楼三美照例被请去唱歌,剧组早见怪不怪了,乐韵不用说,有歌唱功底的陈晓旭看到杨东旭眨眼就作出了一首好歌,都用火热的眼神看着杨东旭。杨东旭就给她作过一首《女儿情》,后来就不闻不问了。虽然是一曲两歌,可实际上就是一首曲子。乐韵和陈力都出专辑了,她也想出张专辑啊。

  这首新歌是借鉴了日本的曲子,可歌词是杨东旭自己填的。想到当初杨东旭夸她写诗的事情,陈晓旭有些脸热,能这么快填出这样一首词来,杨东旭的诗词之才绝对要比她高多了。

  试唱结束后,陈力激动地走到杨东旭身边说道:「小师弟,真是太谢谢你了,我一定会把这首歌唱好的。」

  杨东旭道:「只要师姐满意就好,将来的新专辑,这首歌算是主打歌了。」

  说到新专辑的事情,陈力和乐韵的新专辑都在筹备中,陈晓旭对乐韵道:「恭喜乐韵妹子,又要出新专辑了。」

  乐韵道:「只是在筹备,东旭说我还是以演戏为主,出专辑是次要的,陈师姐这次专辑会先出的。」

  陈晓旭道:「那他给你准备了什么歌?」

  乐韵道:「先出一首单曲,名字叫《大约在冬季》,过年前会推出的。」

  陈晓旭道:「是首什么歌,现在就唱来听听。」

  乐韵道:「我也才拿到歌呢,还没完整的唱过,要不让旭子唱给林妹妹听吧。」

  「哼,他声音哪有乐韵妹子的声音好听。」

  杨东旭道:「阿拉丫会讲几句上海话个好伐,我声音也好听的。」

  陈晓旭听杨东旭说上海话,咯咯笑道:「不是说苏州话才好听吗?你之前不是还说过什么‘宁可和苏州人吵架,不和上海人说话’吗?」

  傅艺伟道:「就让旭子唱那首《大约在冬季》给我们听吧。他虽然唱得不怎么好听,但他现在可是大老板,别人想听还听不到呢。」

  「宝姐姐这话太伤人了,本来我还想专门唱给你听呢,现在只能专门唱给林妹妹听了。」

  陈晓旭俏脸微红道:「快唱,不许口花花。」

  杨东旭走到陈晓旭面前,看着陈晓旭的俏脸,一脸深情地唱道:「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陈晓旭没想到《大约在冬季》是这样一首情歌,听着杨东旭站在她面前对着她唱,立刻涨红了脸。尤其是杨东旭唱到「别为我哭泣」的时候,伸手要去擦陈晓旭的眼角,吓得陈晓旭落荒而逃,众人都笑了起来。

  虽然杨东旭的声音听着有些稚嫩,但他的表情非常到位,一副深情的样子让乐韵和傅艺伟都深有感触,这家伙肯定对林妹妹有想法。等到杨东旭唱完,众人都鼓起掌来,陈晓旭走到杨东旭身边,在杨东旭胳膊上掐了下说道:「作怪,讨打。」

  杨东旭道:「我是怕林妹妹拍戏的时候入戏太深了,让林妹妹放松放松,多笑笑,年后我要到香港那边去拍戏,林妹妹要多多保重。」

  「我现在好好的,才不会像戏的林黛玉那样呢。」陈晓旭轻轻哼了声,又看了傅艺伟一眼。她不知道乐韵和杨东旭的秘密关系,以为杨东旭只对她和傅艺伟有想法,现在杨东旭在这么多人面前对她唱情歌,是什么意思?陈晓旭如何知道,杨东旭对她唱情歌,是觉得和她的关系进展太慢了,比不上傅艺伟,更比不上乐韵,所以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突破一下。

  过了春节,因为杨东旭对电影版的几个镜头不满意,红楼剧组的一些人到上海大观园补拍戏。拍戏之余,由乐韵当向导,杨东旭请傅艺伟和陈晓旭游览上海滩。傅艺伟和陈晓旭这次到上海,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正式放弃原来的身份,和晴杨文化公司签约,也就是说,杨东旭成了她们真正的老板。

  签了约,陈晓旭道:「杨大老板,你要不要给我们涨工资?」

  杨东旭道:「林妹妹,那你想要多少工资一个月?」

  陈晓旭道:「我和艺伟都放弃了原来的单位,怎么也要给我们涨点吧,要不一个月两百块?」

  杨东旭笑道:「要不我给林妹妹二百五一个月?」

  陈晓旭白了杨东旭一眼,杨东旭道:「怎么,不要二百五,要二百?那你可真二百五了。」

  陈晓旭道:「怎么不要。你要觉得这样好玩,要不你一个月多给我们几次二百五,我们也是愿意的。」

  杨东旭道:「先不说工资的事情了,先让乐姐姐带我们好好逛一逛上海滩吧。」

  傅艺伟道:「乐韵,你家在什么地方?」

  乐韵道:「我家很小的,你们去了都没地方坐,还是不要去了,就去外滩和南京路逛逛吧,旭子还要带我们去看工地呢,在北京路那边。」

  傅艺伟和陈晓旭道:「什么工地?」

  杨东旭道:「我和三井雅子在上海这边在盖一幢楼,和北京那边的东昇大厦差不多,叫瑞丽大厦,以后就是瑞丽集团的行政总楼大楼,下面几层以后将是上海时尚品牌汇聚的地方,我准备和瑞丽集团合作,创办一个高端的服装品牌,一开始专做女装,你们有没有兴趣参加?」

  傅艺伟和陈晓旭听了杨东旭的话,都有些心动了。她们都知道,和真正的有钱人相比,她们的收入实在太少了,而办企业做生意才能赚更多的钱,国家已经放开了民营企业注册,以后中国的有钱人会越来越多。她们只会演戏,办服装厂,她们根本没经验,当然,做其他生意也没经验。如果杨东旭愿意带她们办服装厂,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家伙最会赚钱了。

  瑞丽大厦已经盖了几层,还看不出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和附近的建筑相比,毫无疑问,建成后的瑞丽大厦将是附近这一片的庞然大物。在傅艺伟和陈晓旭的印象里,做服装生意,就是租个门面开个店,投入应该不会多,看到建设中的瑞丽大厦,两个女孩傻眼了,在这里开店,要花多少钱,更别说还要创办自己的品牌了。

  傅艺伟和陈晓旭问乐韵道:「乐韵,你想入伙吗?」

  乐韵道:「我入伙了,是我男朋友出的钱。」

  乐韵已经入伙了?傅艺伟和陈晓旭忙问乐韵出了多少钱,拿了多少股分,得知乐韵花一百万拿了百分之十的股分后,傅艺伟和陈晓旭都沉默了。乐韵有香港少爷男朋友,她们可没有。一百万才拿到百分之十的股分,她们出的钱能拿多少股分?

  杨东旭道:「要是你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我可以先借钱给你们入股,你们三个是好姐妹,你们的股分和乐韵一样,都是百分之十。至于入股的钱嘛,你们现在都是晴杨公司下属的艺人,就挂在晴杨公司账上,等你们拍戏赚了钱,再把这笔钱慢慢还上就行了。」

  这样也行?傅艺伟和陈晓旭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开口说话。一百万可不是小数目,杨东旭这么肯定,她们将来拍戏能赚一百万?要是她们赚不到这么多钱,服装公司又亏了,那岂不是都亏了杨东旭的钱?

  过了半晌,陈晓旭道:「旭子,你就不怕亏了?」

  杨东旭笑道:「两百万而已,就算亏在宝姐姐和林妹妹身上,我也愿意。」

  傅艺伟和陈晓旭一起白了杨东旭一眼,这话说的太露骨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还有乐韵在身边呢,也不知道收敛点。傅艺伟和陈晓旭看向乐韵,发现乐韵正眺望着不远处的工地,好像没听到杨东旭和她们的谈话。

  傅艺伟拉着陈晓旭走到一边轻声问道:「晓旭,我们要不要入股?」

  「一百万是不是太多了点?」

  傅艺伟道:「你傻啊,投入越多,到时候赚的就越多。他那么会赚钱,在北京盖两幢大楼,又在上海盖大楼,我们没钱盖大楼,跟着做服装生意总行吧。反正一百万又不要我们出,大不了以后白给他打工。」

  陈晓旭道:「艺伟,你说他有多少钱?」

  傅艺伟道:「这我哪知道?我又不是他什么人。反正对他来说,几百万是毛毛雨,我们又没骗他钱,是他愿意借给我们的。」

  陈晓旭道:「可我还是觉得一百万太多了,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傅艺伟道:「晓旭,你是怕亏,还是不好意思借他一百万?」

  陈晓旭沉默片刻后说道:「艺伟,你……你不会以为他真是个小孩子吧?」陈晓阳的潜台词是,他想用一百万绑住我们呢。

  怎么会啊,单独相处的时候,他都拉着我的手不放呢,我怎么会把他当小孩子。傅艺伟道:「我没考虑那么多,我只是觉得这个机会难得。我们辛辛苦苦拍戏,一年能赚多少钱?还没他请我拍广告赚得多。」

  陈晓旭又沉默了,三个女孩中,现在就她经济底子最差,乐韵已经移民香港,早就和她们不在一个水平上了,傅艺伟也常接拍广告,收入明显比她好多了,要是傅艺伟入了股,跟着杨东旭赚了大钱,那她岂不是成孤家寡人了?

  上海老饭店三楼的包厢里,陈晓旭和傅艺伟总算是见到了乐韵的香港少爷男朋友。朱冰鉴正好在上海,被杨东旭叫来客串一回乐韵的男朋友。他和乐韵是老相识了,演男女朋友自然不会让陈晓旭和傅艺伟看出破绽来。

  「来,为我们未来的一流服装品牌干一杯!」在杨东旭的提议下,三个女孩都喝了些酒。陈晓旭和傅艺伟听了杨东旭对未来的描绘,更是兴奋。服装这一块好像大有作为啊,说不定将来她们都能变成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小富婆呢。

  也许是太高兴了,也许是觉得杨东旭还小,虽然对她们「图谋不轨」,她们对杨东旭也没什么防备之心,傅艺伟和陈晓旭两个东北姑娘喝了不少酒,杨东旭也喝了几小杯酒,都有些醉意。乐韵自然和朱冰鉴一起离开了,杨东旭则送傅艺伟和陈晓旭回剧组入住的旅馆。

  杨东旭和两个女孩坐在后排座上,杨东旭道:「两位姐姐,新品牌叫什么名字好?是叫宝黛呢,还是叫黛宝?」

  傅艺伟道:「当然叫宝黛服饰,听着就顺口。」

  陈晓旭道:「叫黛宝服饰也好啊,听起来有新鲜感,还有洋味。旭子,你说是不是?」

  杨东旭一手拉着一个女孩的手掌压在了他的身前说道:「宝姐姐比林妹妹大,艺伟也比晓旭大一岁,就叫宝黛吧。」

  小坏蛋,不帮我,还摸我的手,坏死了。陈晓旭拉了下手没抽出来,见傅艺伟被杨东旭拉着手动都没动,便也不动了。傅艺伟是喝多了没感觉,还是跟这家伙眉来眼去,暗渡陈仓了?

  从老饭店到旅馆有好几公里路,傅艺伟和陈晓旭靠着杨东旭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要不是晚上要陪乐韵,杨东旭很想带着傅艺伟和陈晓旭回愚园路的花园洋房,就算不能做什么,抱着宝姐姐和林妹妹躺在一张床上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 * * *

  黑暗的夜幕中,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亮着,天空下着雨,一位妇人正在通往寺庙的小街上一步一叩地跪拜前进着,雨水打在她的额头上,将额头上渗出的鲜血带到了妇人的脸庞上,让妇人的脸看起来更是凄惨。

  赵雅芝穿得很严实,但被水打湿的衣裙紧紧包裹在她身上,让她的身体看起来很充满了诱惑。尤其是她的屁股,一跪一叩的时候向上翘着,十分性感。当然,摄影师不会去拍赵雅芝的屁股,这一段表现的重点是女主角为救儿子,为儿子祈福的虔诚,女主角额头上流的不是血,是伟大的母爱。画面是围绕着天空的雨水,黄昏的街巷,还有女主角的动作,以及女主角的面部表情来拍的。

  杨东旭在镜头之外的地方看着赵雅芝,因为太远了,他也看不清赵雅芝脸上的表情,甚至连赵雅芝的身影都有些模糊,唯有赵雅芝的屁股,在黄昏的路灯下依旧那么的性感。

  这一幕是在广州附近一个小镇上的拍的,剧组的工作人员很多,演员只有赵雅芝一个。拍完之后,杨东旭立刻拿着毯子裹在了赵雅芝身上。三月的广州虽然不像北方那么冷,但温度也不高,又是晚上,赵雅芝身上湿了还是很冷的。

  陈朱煌看到杨东旭对赵雅芝献殷勤,无奈地笑了笑。女主角漂亮就是不一样,金主无论大小都喜欢。陈朱煌本来是不想接内地投资的电影的,那怕这部电影是内地和香港合拍的。后来看了剧本,陈朱煌心动了,这剧本竟然和他的某些理念相合。到了剧组,老板给他放了很多权,就连大牌女星赵雅芝也要无条件听他的,陈朱煌便接下了这部电影。

  「芝姐,这一幕戏你演得真好,就是有损你大美女的形象了。」杨东旭扶着赵雅芝上车后,立刻让司机去了镇上的旅馆。小镇上只有这一家像样的旅馆,杨东旭带赵雅芝去旅馆休息,顺便洗个热水澡暖暖身体。

  「拍戏嘛,剧情需要怎么拍就要怎么拍。这一出戏要是不下雨就好拍多了。下了雨,灯光啊,摄影什么的都有影响。好在拍了两次过了。要是再拍一次,我真受不了了。当初就不应该答应你拍下雨的背景。」

  杨东旭道:「芝姐不是也说,下雨的背景更能衬托女主角的母爱吗,我知道芝姐辛苦,我给你加鸡腿。」

  「加鸡腿?什么意思?」赵雅芝不知道加鸡腿什么意思,但肯定不是字面意思。

  「等下芝姐洗了澡,我亲自给芝姐做按摩,不收费。」

  「噗哧!」赵雅芝掩嘴轻笑。她不知道杨东旭确切有多少钱,但就她知道的而言,真要请杨东旭来当按摩师,普通的有钱人还真请不起。「你带那药膏了?」赵雅芝问完就感觉脸上热热的。杨东旭只说给她按摩,又没说是给她做丰胸按摩,她怎么一下子就像想到那方面去了呢?

  「芝姐要做那种按摩也没问题,我给芝姐做按摩,不用那种药膏也有很好的效果的。」

  到了旅馆,赵雅芝去洗澡,没两分钟就头上裹着毛巾,穿着裙子出来了。见杨东旭看着她,赵女神道:「这里的热水我不会调,水不热,我只能冲一下就出来了。」

  杨东旭道:「可能是管道堵了吧,热水管道容易生锈,对水流影响很大,水温时热时冷的。芝姐,你躺到床上去,我给你按摩,能驱散你身体里的寒气。」

  杨东旭最后这句话赵雅芝是相信的,之前杨东旭给她按摩,每回她身上都是热热的。赵雅芝俯卧在床上,圆圆的屁股高高翘着,杨东旭看了心头便是一片火热。其实赵雅芝的屁股也算不上是特别的肥硕,只是她的身材极好,在纤腰的衬托下,她圆润饱满的屁股就显得极为丰硕了。

  若是杨东旭之前没有给赵雅芝按摩过,赵雅芝估计不会让杨东旭这样给她按摩,之前按摩过多次了,赵雅芝对按摩效果也非常满意,所以杨东旭要再次给她按摩,赵雅芝便没有拒绝。

  杨东旭一边给赵雅芝按摩一边问道:「芝姐,膝盖还疼吗?」为了表演逼真,赵雅芝跪的时候是很用力的。赵雅芝道:「还算好,我事前戴了护膝。要不然那样跪在石板上还真疼呢。」

  「芝姐拍戏认真,是我辈榜样啊。」

  赵雅芝笑道:「你是老板,要不你给我加点片酬?」

  杨东旭道:「给芝姐加片酬也不是不可以,就看芝姐敢不敢赌。」

  「怎么个赌法?」

  「我不给芝姐片酬,给票房利润分红。要是芝姐敢签合同的话,我给芝姐百分之八的利润分红。」

  赵雅芝默默算了下,杨东旭给了她五十万的片酬不算低了,如果是百分之八,那电影利润要达到六百多万,就算平均拿三成的票房吧,电影要两三千万的票房才行。这部小成本电影能有这么高的票房吗?赵雅芝不敢赌。

  这小家伙不会是觉得给我的片酬太多了,想骗回去吧?赵雅芝想到了《红楼梦》没在内地上映的情况下,制片方就收回了成本,万一这部电影和《红楼梦》一样火了呢?拒绝这个提议岂不是太亏了?赵雅芝道:「东旭,要不我们签个折中的合同,我拿二十五万片酬加百分之四的利润分成?」

小说相关章节: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