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龙腾明末之征服】 四 (1) 本章无肉,1

[db:作者] 2025-08-09 23:35 5hhhhh 2840 ℃

 作者:hongye1234567892022年/12/07日 独发 发于第一会所

 是否首发:是

 字数:11233

  书接上章:

           (1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爱妃有所不知,纳娶皇嫂,非朕之所欲也,实乃皇兄在天之意。」

  「啊?先帝……」

  周皇后和袁贵妃更加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她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兄弟娶嫂子,本身就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即使在民间,也要承受来自世俗的压力和偏见,更何况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这也太疯狂了,怎么可能?

  纵是先帝之意,懿安皇后文静贤淑、知书识理,又怎会做如此有悖伦于理纲常之事?

  王克非缓缓抬起头,双眉紧锁,一双忧郁的眼睛望向远方。

  「朕初承大统,皇兄曾遗言:中宫年少,良可怜悯,善事皇嫂。何为是善事?朕曾以为,让皇嫂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即是报答。是以十七年来,朕待皇嫂一直礼敬有加、奉若长辈,不曾有任何僭越之举。」

  说着,他的眼角都红了,甚至挤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这样的演技,连王克非自己都感到炸裂,说哭就哭,情绪到位,表情到位,如果放在后世的话,可以秒杀了那群小鲜肉,甚至有实力问鼎奥斯卡的小金人。

  可如今,这么牛的演技只用来对付两位「小美眉」,简直就是浪费资源,轻而易举。

  他抹了抹眼角,故意哽咽了几下,接着道:

  「怎料皇兄却言,吾弟糊涂,张氏贵为中宫之首,又岂会福不享尽,忧衣忧食?皇后寡居,尚且年少,世间唯有姻缘,方乃最好之善事。朕,年少不更,未解皇兄之意,今皇兄剥除皇嫂后位,意再次替朕与皇嫂牵线搭桥哪。」

  多么操蛋的谎言,多么狗血的故事!

  天启皇帝即使再贤良、再大度,也绝不会甘心把自己的媳妇给别人睡的。

  谁愿意自己的头上一片绿呢?

  只可惜他死了,不甘心又如何?难不成还从坟里跳出来殴我?

  接着编吧!往往一句谎言,需要十句甚至百句谎言来圆。

  「朕又如何不知,纳娶皇嫂,有违伦理纲常、有悖道德习俗。可纳娶皇嫂,虽是皇兄之托,更是祖宗之意。皇嫂当年排除阻力,助朕登基,保证了朱家正统,延续了大明基业。祖宗大悦,直言皇嫂既乃大明之图腾,让朕于天庭起誓,绝不负之。朕,又如何敢欺天和蔑祖?」

  我——去!这一番胡诌乱扯的本领着实强悍,连王克非自己都感到有些惭愧了。

  明明就是馋人家老婆的身子,却被他上升到事关社稷存亡与大明中兴的高度。

  要知道,古人对祖先十分敬重,祖宗的一言一行更被视为神圣无比。

  昔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重重围困济南城,并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城将破,危难之际,济南守将铁铉便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结果,朱棣看着老爹画像,一颗炮弹再也不敢打,济南城得以保全。

  这就是祖宗的力量。

  都说谎言有三宝:天长、地久、爱到老。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崇祯可不是好色之人,此举是老祖宗交代的。

  祖宗交待的事儿,还能有错吗?

  ……

  周皇后和袁贵妃相互对视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

  她盈盈起身,上前挽住王克非的胳膊,轻道:

  「夫君,既是先帝之托,祖宗之命,此天意也!夫君诚不可违。皇嫂知书达礼,才德品行端正,实属罕见,当年更是排除阻力,力保祖宗百年基业,于情于理,夫君亦应倾情待之。臣妾,支持夫君。」

  「是啊,陛下!」袁贵妃也紧跟着道。

  「皇嫂好生可怜,她已承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难,却依旧心系陛下、心系皇家,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情怀,如此深明大义高风亮节,连民间都赞不绝口。陛下。臣妾也支持救皇嫂于水火。」

  她们两位都是由懿安皇后张嫣亲自选中的,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融洽。

  当年,信王崇祯在选妃的时候,采用的是帝王级别的「选一陪二」最高规格,周氏仅排第三。

  《思陵典礼记》中曾记载:「当(周)后入选,名在第三,张皇后特拔之。」《烬宫遗录》也记载:「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

  可以说没有张嫣,就没有如今的周后之位,更遑论贵妃了。

  她们从心灵深处感激和尊敬懿安皇后,要让她就这样凄惨逝去,周皇后和袁贵妃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再说,历史上哪个皇帝不佳丽众多,崇祯后宫冷落,作为妃嫔,她们也不介意夫君再多上一个女人。

  「这个……」王克非心里乐开了花儿,面上却还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皇嫂厚恩如天,朕自会铭记不忘。可,民间尚言:叔嫂房,不通问;叔嫂不亲授,长幼不比肩。朕,身为天子,若不能惟自尊崇,表率天下,还教化什么百姓,做什么仁爱之君?」

  做君子难,做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自己心里确实很想,但却不能说破,也不能轻易答应,得顺势而为,不但要拿下美人,还要让她们认为自己是迫不得已,舍身救人!

  套用句俗话: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周皇后自然不清楚他心里的那股坏水,看着满带忧容的「崇祯」,不禁宽慰道:

  「天意本是如此,夫君何须忧虑?先帝既已革去皇嫂封号,剔除皇籍,贬为庶人,姐姐往后一切,已与先帝无干。陛下纳娶姐姐已是无愧于天,无愧于地,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

  「是啊,陛下,姐姐所言极是!」袁贵妃也跟着附和道。

  「皇嫂待陛下恩重如山,待臣妾等亲如姐妹,对几位殿下也极为疼爱关怀。正所谓:百年修缘,千年修分,万年修缘分,这天下的一切都是您的,更何况一个女人?」

  两位美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的吹着耳旁风。

  甚至生怕自己的夫君会不愿意,干脆连皇嫂都不叫了,直接改称起姐姐。

  ……

  一番番肺腑之言,宛如四月的清凉迎面而来,王克非不禁感动的热泪盈眶。

  人啊,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淡点,要活出自我,尽情的享乐。身边有这样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寡嫂,哪个男人会不喜欢?

  别说自己健全,当年就连裤裆里面少了JJ的太监总管陈德润,都曾对她产生过觊觎之心。

  更何况我这个伪小叔子。

  前世崇祯尊你敬你,把你当成菩萨,我可不惯着你。

  该吃就吃,该喝即喝,该睡,你立马也得陪我滚床单。

  「咳!咳!」他将拳头放到唇边,故作矜持的咳嗽了两声。

  「两位爱妃的话……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只是,爱妃有没有想过,皇嫂个性严正,聪慧睿智,即使香消玉碎,也绝不会做出有损皇家声誉之事。再讲,即使朕应允,皇嫂又会接受朕的感情吗?」

  说完,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意。

  不同于眼前两位单纯的美人。

  懿安皇后可是一个妖精和清纯矛盾综合体的女人,根本就不是只美艳的「花瓶」,她有思想、有智慧,又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女子,从小灌输「三从四德」,怕是几句谎言无法驾驭的。

  兜头而来的现实,仿佛一盆子冷水,不一定是狼狈,却一定可以让头脑更加清醒。

  袁贵妃无限唏嘘的轻叹了一声。

  「女子贞节,重若生命,此固可不疑。陛下,姐姐已独居多载,循礼守仁,道德坦荡,纵有先帝之托,祖宗之命,姐姐恐一时亦难以接受。臣妾认为,此事还宜从长计议,暂且勿让姐姐知晓。」

  嘶!王克非不禁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

  从长计议,怎么可能?

  如果自己穿越的只是一个寻常男子,没有雄厚的资产,没有惊人的举动,安安稳稳过一段平凡的生活,倒也罢了。

  可老子现在是皇帝!!!

  有这么一个千秋无绝色、倾国倾城貌的美女在身边,哪有不立刻法办的道理?

  难道还要像真崇祯一样摆着、供着?等到猴年马月?

  五千年一遇的美女啊,那修长的美腿,纤细的腰肢,那青葱般白嫩的肌肤,凸凹有致的身材,再加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那翘起的水蜜臀……

  啧啧!纵是天下最好的画师于此,也难绘出她如此惊世绝俗的纯真之美。

  他费了好大的毅力才抑制住心底的冲动。

  「爱妃……言之有理,怎奈皇嫂体内的阴气已是极重,随时恐有血光之灾,许是今夜,许是明天,抑或是一月三月,不一而定。纳娶皇嫂尚可略等一二,但要救皇嫂,还是应尽快尽早为之注入阳气,以期阴阳中和,方为宜哪。」

  周皇后抬头望了望远处的天空,口中也是溢出一声幽幽的轻叹。

  「夫君乃真龙天子,阳气自是最盛的,什么东西都压得住。臣妾倒是有一计,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爱妃何需见外。朕不仅是皇帝,也是你们的夫君,咱们夫妻一心,其利断金,只要能救皇嫂,朕,无有不允。」

  「谢陛下!」周皇后盈盈屈膝,柔声道:

  「此计……倒有些不齿。古人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夫君,皇嫂危如朝露,纵使想方设法,亦要护皇嫂之周全,臣妾斗胆,斗胆……」

  她意味深长地望了袁贵妃一眼,终于鼓足了勇气。

  「臣妾不妨,和妹妹借故邀请皇嫂赴坤宁宫用膳,聊备些水酒,然后设计使皇嫂饮醉,陛下就可……就可为皇嫂……」

  说完,她便低下了头,一张俏脸已是羞得无地自容。

  虽久居深宫,她也知晓江湖中有些登徒子,常凭酒药去干些偷鸡摸狗的采花勾当,这种卑鄙的手段简直令人不齿,可如今,如此肮脏、龌蹉的事情却被自己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

  周玉凤霎时只觉得浑身直冒冷汗,袖中的双手也不由自主的攥到一起。

  她太了解崇祯了,崇祯是谁?一个敏感而又脆弱,要面子要到骨子里去的男人。

  这种事儿要是传出去,堂堂大明,泱泱华夏,天子的威严何在?皇帝的体面何在?

  一旦龙颜大怒,别说自己会失去夫君的宠爱,即使被打入冷宫,关起来禁足,也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若不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要救得了皇嫂,付出再大代价,都是值得的,也决不后悔。

  王克非心中的感激之情也是无以言表。

  这就对了!管他什么白马黑马,世间种种。

  只要能让我睡到嫂子……哦不,能救嫂子就行。

  「陛下为何……为何这般看着臣妾……」周皇后还误以为是自己的卑鄙行径被夫君看穿。

  她双膝一软,竟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

  「陛下息怒,祖宗之命,诚不可违。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皇嫂危在旦夕,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昔唐太宗纳妃杨氏,虽有瑕疵,亦成美谈,陛下英明神武,堪比圣祖皇帝,虽太宗亦不可比也。臣妾方才失言……万望陛下恕罪。」

  话音未落,袁贵妃也「扑通」一声,跟随着跪倒在地。

  「陛下三思啊!姐姐所言,亦是臣妾心中所想。古人云,非常之时宜行非常之事。只要能救皇嫂,何不可为?虽有祖宗之命,可皇嫂若是醒着,是万万不会同意陛下为她注入阳气的,只有让皇嫂睡着,方可……陛下,这一切都是臣妾的主意,与姐姐无干,臣妾愿承担一切罪责。」

  说着,袁贵妃便伏在地上,向王克非叩头。

  「不,陛下!这就是臣妾的主意,与袁妹妹毫无干连,臣妾不能污蔑妹妹清白。」周皇后也伏首在地。

  这就是前世崇祯的欣慰之处。

  前朝哪怕再斗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后宫却是意外的和谐,羡慕煞旁人。

  只是她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现在与自己同床共枕的人,却早已不是自己的夫君,而是一位来自于后世的、且十分迷恋于下药的行家。

  周皇后方才之言,真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王克非装作沉吟片刻,双手将两位美人搀起。

  「两位爱妃,何错之有?件件桩桩,听着不可思议,细想却又合情合理。圣人云,成大事不拘小节,天意如此也,也罢!皇嫂,朕和爱妃们所做的一切,虽摆不上台面,但既是为了皇嫂,也是为了祖宗和皇兄在天之灵呀。如有不妥,万望皇嫂宽宥见谅。」

  说着,他又掏出手机,再次恭恭敬敬的摆在了案子上。

  然后后退三步,跪倒在地。

  「不孝子孙朱由检,谨遵太祖成祖遗训。由检在此起誓,愿以吾之力量,护皇嫂之岁月久远,愿以吾辈之热血,护我盛世之大明,天地为证,日月为鉴,谨遵誓言,绝不反悔!」

  说罢,王克非郑重其事的扣了三个响头。

  磕完头,他站起身来,向两位美女召了个手,贴向耳变。

  「此计甚好,只是单纯的醉酒,尚不能让皇嫂消疑,这是一包迷幻的药物,皇后和爱妃可趁机下到皇嫂的汤里……记住,用膳前,要遣散身边的宫人,此事涉及天机,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妾身们晓得,陛下尽可放心!」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场别样的轰轰烈烈的「拯救皇嫂」计划,就这样在翊坤宫的大殿内达成。

  周皇后和袁贵妃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在她们的心里,崇祯日夜操劳国事,很少宠幸嫔妃,对女色更是敬而远之,现在能做出这种舍身救嫂的决议,是多么值得敬佩和赞扬。

  女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命,也是为了贞洁,当贞洁和生命必须选择其一的时候,贞洁无疑是重于一切的。

  可是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也。

  懿安皇后此番琵琶别抱,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的生命,还是一种幸福和美满,更是经祖宗钦点和先帝授意的。

  如果不遵从照办,那才是天大的错,是真正的不孝。

  可怜的天启帝张皇后。

  前世力斗阉党,贤良辅政,虽居功至伟,却落得个香消玉碎。

  今世被出卖了,居然还帮着数钱。

  要是让她知道小叔子一家组团,正阴谋把她搞上床,估计她会吐血的。

  ……

            (15)李自成的小老婆

  紫禁城,宫后苑。

  奇石罗布,佳木葱茏。

  王克非还是第一次在这个世界,进入到这个供帝王后妃休憩游览的场所。

  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园区面积不甚太大,东西宽约140 米,南北深80米,占地12000 余平方米。

  园中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古柏老槐经两百年的生长,显得高大茂盛,古雅幽静,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如此茶余饭后来此散心,游憩观赏,倒是不错的选择。

  他从琼苑西门进来,经过钦安殿,很快就走到了琼苑东门。

  过了这个门,就是东六宫的区域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东六宫现在最有名的就是承乾宫了,那里曾经居住的是崇祯最宠爱的妃子——田贵妃。

  田贵妃原名田秀英,自幼美貌无双、聪明绝伦,不仅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且还会骑射、刺绣烹饪、书法绘画等,传闻之中她却是崇祯皇帝后宫中最漂亮的女人。

  据史书记载「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尤善抚琴,还吹得一管好笛,琴音绕梁三日。

  很多时候,崇祯被前朝的事搞得焦头烂额后,回到后宫,都会令田贵妃为其解闷,田妃的笛声常能把崇祯带入解忧的境界,令其暂时忘却前朝的烦恼,他甚至称赞田贵妃的笛声可「裂石穿云」。

  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美女的命运总是坎坷的,甚至是悲惨的。

  崇祯十五年(1642),几经丧子之痛,田贵妃郁郁寡欢,最终染上重病,于七月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一岁年。

  田贵妃死后,敬业的崇祯皇帝曾三日不上朝,并且追谥她为「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为了表达对她的怀念,崇祯还把她的画像和自己母亲刘太后的画像,共同摆放在北京西城区的长椿寺,并且多次为她举办法事,追思不已。

  田贵妃在如此美好的青春年龄香消玉殒确实不幸,但是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她也算幸运的。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崇祯皇帝为了保住皇家最后的尊严,命后宫妃嫔皆自尽,甚至还亲手砍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

  田贵妃之死固然可悲可泣,可她一生得到崇祯宠爱,又免去了国破家亡之苦,和周皇后、袁贵妃等及崇祯皇帝之临乱自尽相比,也算安然入葬,寿终正寝,何尝不是另一种幸运呢?

  「咯咯咯咯……姐姐,你快一些啊,这些布料,娘娘着急要用呢。」忽然,一阵女孩银铃般的笑声,吹进了王克非的耳朵和心田。

  这种声音清脆,动听,柔儿不媚,如涓涓泉水冲出林荫小道,婉转美妙,又如雏鸟出谷,带着些许的幸喜!

  紧接着,便是另一个女孩子的嗓音。「哎呀妹妹,你倒是慢一点呀,姐姐都快要跟不上了。」

  随后就是一连串靠近的脚步声。

  「扑通,哎呦」两声,前面的女孩猝不及防下,与王克非撞了个满怀。

  「啊??这——,皇爷!皇爷……」身旁的太监像被刨了自家的老祖坟一般,纷纷冲过去,搀扶住王克非。

  「混账贱婢,你瞎呀!走路不长眼睛……冲撞了皇爷,你有几个脑袋?皇爷……您……没事吧?」太监们一面检查着王克非的身体,一面呵斥道。

  小宫女登时被吓得半死,连美丽的小脸都变了色,她连忙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奴婢该死,奴婢死罪,冲撞了皇爷,请皇爷降罪!」

  这个女孩,观之不过双十年龄。

  乌黑的长发绾起,只插着一只发簪,没有太多的奢侈品,一袭浅绿色的纱质长裙,看起来淡雅脱俗,高雅飘逸,腰系一条粉红色绣花腰带,更显得腰身更加的盈盈一握,宛若一朵娇娆盛开的牡丹,尽显青春少女的气息。

  王克非摆了摆手。「朕无碍,你——抬起头来。」

  「奴婢……奴婢不敢。」

  「朕叫你抬起头来。」

  「是,皇爷。」

  小宫女不安的绞着衣角,终于缓缓的抬起了头,而这一看却正好撞上他的视线。

  王克非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好美呀,这是哪里的宫女,当真配的上绝美一说。

  但见她双眉弯弯,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颜若朝华,一双美眸似一潭晶莹泉水,清彻透明。

  绵薄的轻纱根本掩不住她婀娜美妙的曲线,娇挺并不算丰腴的玉峰在纱下若隐若现,芊芊不堪一握的细腰上,粉色的衣带被风拂起,好像轻轻一扯,便要玉体横陈……

  咳咳,如此美丽佳人,就像一块光泽上好的玉石,散发着青春魅力。

  纵然前世在荧屏上见惯了各色美人,王克非也不免为之心神一醉。

  都说明朝后宫女人美,此言非虚啊。

  当年太祖元璋皇帝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

  故而,她们多出自民间,没有任何利益和政治瓜葛,能够立足皇宫禁地的,包括宫女,个个都婀娜多姿,性感绝色,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

  可惜,皇帝只有一人,任他自诩为天子,也没有能力让这么多的女人雨露均沾。

  她们就像一朵孤芳自赏的花,不管有人看没人看,都自顾自地迎风绽放。

  「呼……」王克非不禁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宫的宫女?」

  「回皇爷,奴婢窦美仪,是慈庆宫懿安娘娘身边的婢女。」

  「窦美仪,好,好……嗯?你叫什么名字?你再说一遍。」王克非心里一惊。

  任他再不熟悉历史,他也知晓,前世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便临幸了一个窦姓小宫女,后纳为妃。

  那个宫女就叫窦美仪。

  「奴婢窦美仪,给皇爷叩头!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宫女说罢,便恭恭敬敬地给自己叩了一个头,声音亦是满含着颤抖和惊惧。

  王克非浑身的汗毛不由炸裂开来,就连身体里的血液,仿佛也在顷刻之间沸腾了起来。

  哈哈,原来真是李自成的「小老婆」啊!

  前世李闯攻城略地,横扫大明,逼死崇祯皇帝,那种自信和狂傲劲儿,简直不可一世。

  而今,阴差阳错,他的「小老婆」居然还留在自己身边。

  有妞不泡,大逆不道,见妞就泡,替天行道,要是不赐你顶绿帽子戴戴,都对不起我身上的这件黄皮呀。

  王克非的内心就像久旱的小苗喝到了春雨,甭提有多兴奋了!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女孩。

  嗯,嗯!果然不愧是在懿安皇后身边熏陶出来的人,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青,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当真是一等一的倾国倾城!

  怪不得,不好色的李自成会看上她呢。

  「好,好!都平身吧。」

  「谢皇爷!」

  两位宫女磕头谢恩后,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规规矩矩的立在一旁。

  「你去把这些布料给皇嫂送去,就跟皇嫂说……嗯……宫娥窦美仪,朕另有安排。」王皇帝对着另一名宫女发号施令道。

  「是!奴婢遵旨。」

  ……

  四月的午后,一片阳光,澄黄湛明,斜照在紫禁城的青墙红瓦上,折射出一枚枚晶莹、无声地四射,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乾清宫,西暖阁。

  「请皇爷用茶!」

  窦美仪跪在地上,手捧着一杯香茶,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皇爷,此乃银丝冰茶,由小团龙茶发展而来,喝起来香、品起来甘,这四月大热的天儿,毒日头底下走过来,何其辛苦。请皇爷稍坐歇歇,吃口茶。」

  王克非随便向茶碗上瞟了一眼,茶色金黄,散着若有若无的轻烟,也散发出热茶的清香。

  美人捧香茶,茶香溢美人,极品男人的生活也不过如此了。

  他接过茶碗,略微的品了一口,沁人心脾的茶香进入心底。

  这朝廷贡品的茶,果然是好茶,配上玉泉山的较软水,浓醇清活,清雅绵长,如琼浆之品,至醇至滑至柔至绵的口感,堪称熟茶级的瑰宝!

  王克非忍不住要啧一下嘴,一饮而尽。

  「再盏。」

  「是!」

  窦美仪双手接过茶碗,缓慢起身。

  她一手紧握茶壶,一手扶着壶盖,一汪黄绿又透亮的茶水从壶嘴涌出,落入碗中,那种优雅的姿态好美,真不愧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宫女,给人以一种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

  「请皇爷用茶。」不消片刻,美人的纤纤玉手又端着一碗茶水,奉上他的面前。

  好一双柔美的玉手啊,纤长秀丽、莹润光洁,如葱根般的白皙嫩滑、如月光般的细腻柔和,如此完美的手,也大概只有天上的仙女才会有吧?

  王克非简直看呆了。

  「皇爷,请用茶!」美人若有若无的陶醉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

  王克非猛然一怔,这才回过神来。

  他终于想起应该去接过茶水,然而他的手却神使鬼差的摸到了她的小手。

  「啊!?」窦美仪浑身一哆嗦,「啪——」。

  玉杯落到了地上,摔得粉碎,连同茶水被溅得一地。

  王克非脸色微变……

  「奴婢该死,奴婢知错,求皇爷息怒,皇爷恕罪。」窦美仪被吓的已经颤抖如筛子,带着浓重的哭腔又不停磕着头道。

  看着美人惊惶失措的表情,王克非得意的笑了。

  都说权利是男人的壮阳药,此话不假。

  有了权利,金钱、美女、爱情、荣耀等等,所有的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会不期而至,在王权膜拜,皇权至上的封建年代,只要皇帝看上的东西,就可以纳为己有,包括女子。

  要不,怎么会成为男人的壮阳药呢?

  他不死心的咳嗽了两声,摆摆手道:「罢了罢了,起来吧,一会儿让他人收拾即可。朕有些腰疼,你来给朕捶一捶吧。」

  「谢皇爷,奴婢谢皇爷开恩!」

  窦美仪叩头起身,瑟瑟发抖地向王克非身后靠来,她的双腿就像是灌了铅似的,每走一步,都显得非常吃力。

  「你好像……很怕朕?朕有那么可怕吗?」

  「回皇爷,皇爷是九五至尊,一句话便可让任何人人头落地,谁不怕皇爷?」

  王克非笑了笑。「你不用怕,朕不是老虎,不会吃了你,你只管随便捏捏就可。」

  「是!皇爷教训的是,替皇爷解忧,是奴婢的福分。」

  窦美仪鼓足勇气,伸出双手,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把皮肤从腰椎一直上捏到肩膀,然后又沿着脊柱向上推捏皮肤,手法和力度均拿捏的恰到好处。

  哦!爽啊,美人的服务就是好,身上的味道也香香的,这种感觉,就像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都说现代社会好,电脑、通信、游戏、网络,每一样都不可或缺,每一样吊打古代社会,简直是给个皇帝也不换。

  可是真若成为皇帝了,三宫六院,佳丽如云,整日里美女相伴,任谁都乐不思蜀了。

  「妙,妙极!」

  王克非忍不住张开嘴巴,连连打了几个哈欠。「好了,朕有些乏了,你们都退下吧,窦美仪留下。」

  「是!」贴身太监们心领神会,纷纷低头躬身,慢慢退出殿去。

  此刻,偌大的暖阁中就只剩下他和窦美仪两个人,二人都没有说话,除了平缓的喘息,屋子里寂静无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克非发出一声幽幽的叹息。

  「朕闻——,你在皇嫂身边每日读书写字,也会吟诗,与一般宫女不同。朕倒是要问你,自朕登基十七年来,殚精竭虑,彻夜批阅奏疏,每日早朝不缀,论勤政,除了太祖皇帝谁能与朕相比?朕不事奢华、厉行节俭,为了国事节衣缩食,龙袍不过数套,每日膳食不过四菜一汤,若论节俭,大明历代先帝谁能与朕相比?便是太祖也不如朕!奈何……会至于此?」

  王克非仰天长叹,眼底难掩的倦色,分明在诉说着近来的疲惫。

  「皇爷——」窦美仪突然抽噎起来。

  王克非的话仿佛重锤一般,敲在了她的内心,众所周知,前世崇祯对男人是十分苛刻,动辄罢官处死,对待女人却很宽容,在为十七年,除了客氏,也没听说他处死或杖毙哪一个女人。

  因此,他在宫女们的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否则,也不会有多达三百多名宫女跟着投河自尽了。

  「奴婢深居宫中,不懂朝政,实不敢妄议,但亦知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皇爷乃千古明君,每旦视朝,日仄乃罢,功绩已无人可比,假以时日,定能复太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千古明君?王克非闻言摇头苦笑。

  什么样的皇帝算是明君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能让百姓过上好生活的皇帝就是个明君。像崇祯皇帝,女人也不玩,新衣服也不穿,国家被他治理的一塌糊涂,这样的人是明君么?蠢材一个。

  「朕知你深居宫中,对外事一概不知,可遇到国家存亡之大事,谁又能不关心呢?朝代更替,天下无不亡之国,此规律耳,不应因祸而避之,亦不应因福而避之,你无需推辞,也无需惶恐,但讲无妨。朕破例,恕你无罪。」

  此时,他的声音很有磁性,雍容清雅,显得非常稳重,给人一种安全感,感觉很踏实。

  「是!」窦美仪一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

  「奴婢愚钝,自小习宫廷舞乐礼仪,对朝政从不打听。偶尔听懿安娘娘私下感叹:自万历皇爷以来,朝纲不振,民心思乱,一年坏于一年。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人又说:「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愿陛下时时以民心为重……」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