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灰色穹頂】世界觀背景介紹——歐洲篇1

[db:作者] 2025-08-08 15:46 5hhhhh 1570 ℃

少女前線 [[rb:同人創作 > 灰色穹頂]]世界觀(3)

來自知乎,源於一個腦洞——假如少前沒有新蘇聯

聲明:本文及同名文集為知乎原文章在B站的唯一放送,不同篇目的作者也不同,會在正文前標注。

本篇作者: 你們的麥克老鐵

前言:

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塌縮輻射和核子烈焰把世界上空籠上一層鉛灰色,成千上萬人死去,舊大陸的秩序在戰火中被徹底改寫,那個曾經作為歐洲上空揮之不去的夢魘的東歐大國如今支離破碎,他的南方盟友也不再具有完全與新大陸的敵人分庭抗禮的能力,似乎屬於新大陸島的秩序已經被建立起來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歐羅巴上篇:縱橫棋局難定勝

Cpt.3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即使日暮西山,也請為新王的誕生送上歡呼。

自從第一次脫歐以來,不列顛的局勢搖搖晃晃,女王獨木難支,王國的日落已經一步步迫近。2022年,女王過世,八年後查爾斯國王又過世,在全世界都等待著這個行將就木的國家宣告終結的時候,一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北蘭島事件】

在這起浩劫中,不列顛是少數沒有遭到嚴重損失的發達國家,在戰後其經濟通過軟殖民那些遭到損失的國家迅速恢復起來,同時恢復的還有他的野心。

【從“左右論戰”到“維多利亞法案”】

在北蘭島事件之後的頭兩年,不列顛在海外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是可以見到它國內的嚴重危機——這種類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生產帶來的是工人愈發惡化的生活狀態。無產者與資產者的矛盾激化,而政治運動也逐漸開始激烈。2033年,下議院展開了關於“左還是右的道路”的大討論,英國政府終於意識到自己已經無力和左翼抗爭了,於是他們開始動用國家機器。在突發的白色恐怖中,激進左翼政黨不列顛共產黨遭到了嚴重打擊,幾近覆滅的星火接受了工黨的邀請,加入了工黨。在此之後,傳統的保守勢力踏著工人與學生的屍體走上了新殖民的道路,發佈了利於他們殖民的 《維多利亞法案》,而工黨則在陰影中隱忍著,準備下一輪的爆發。

【殖民戰爭】

《維多利亞法案》就宛如潘朵拉的魔盒一般,打開了非洲人民塵封已久的災難。在新時代的大炮巨艦下,不列顛在非洲大陸巧取豪奪他原先的榮耀——用非洲人民的鮮血換來。在同時期的數個殖民國家中,不列顛的手法最為殘忍,或者說是高效。隨著新時代的“合作總督府”一座座拔地而起,不列顛成功將他的根基插入非洲之心——剛果。以此為原爆點輻射出去的例如南非,蘇丹,西撒哈拉等殖民據點成為了那些政客口中的“豐功偉業”。在長達8年的擴張中,不列顛開始了他的第二個黃金年代。

【第三次世界大戰】

當危機自東方而來時,不列顛終於再一次將目光投向歐洲。作為整個歐洲大陸最忠於北約的發達國家,他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美國的跳板這一任務。起初當戰爭爆發時,下院裡的眾人都躊躇滿志。他們觀望著推進中的戰線,歡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大兵,手裡攥緊了來自美國的油水。但是隨著戰爭進入僵局,英國付出的與他所得到的逐漸不成比例。人心總是趨向於利益,沒有人能保證貫徹始終的忠誠。戰爭末期,英國的政局愈發的混亂,殖民時期的紅利的大量浪費使得其經濟一併下滑,而油氣價格飆升更是讓全不列顛民生陷入緊縮。這個時候,隱藏的威脅一併暴露出來,而不列顛也一夜之間回到了21年前的那番景象。

與退出戰爭同時到來的則是國內的全面崩潰,而這一切的導火索,就來自2051年那一場大選——常年失勢的左翼工黨頭一次憑藉著全方位攻勢贏得了首相之位。

【倫敦塔縱火案】

隨著左翼工黨在51年大選中以微弱優勢取勝,不列顛的一切保守勢力全部開始進行瘋狂的反撲。首先在政治舞臺上,大批保守派開始對選舉提出異議並在下院發起反左翼演說;隨後更加激進的反動主義者開始在街頭遊行,和左翼工黨發生數十起衝突;而真正的對倫敦的致命一擊則來自“不列顛國家社會黨”,他們效仿著當年的德國人,在倫敦塔放起一把大火,意圖嫁禍於工黨。但是他們的計畫失敗了,情報早已洩露,而工党任由他們放火的同時記錄下一切真相。在倫敦,一場風暴驟然形成。

【泰晤士十日】

工党的激進左派發起總罷工來針對右翼與中間派進行經濟打擊,而議會右派見勢不妙連夜逃出了倫敦。隨後他們煽動諾福克郡軍隊,挑起嘩變向著首都開始進軍。工党通過調集拱衛於倫敦四周的步兵營與地方國防偵察團試圖阻止這場軍變,但是事與願違,步兵營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突襲白廳,他們將首相逮捕,宣告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大批工人面對這種情況發起了暴動,但是他們在向西區駐軍營地進軍途中遭到了“政府軍”的襲擊,鏖戰數小時後退回了東區,留下一地屍體。隨後的幾天內,大批人形與自動化裝備被輸送到城內用於鎮壓起義軍,義軍在東區被數次擊潰,最後在白教堂區被圍殲。軍政府迅速開始進行清洗,工黨就此徹底在南英格蘭失勢。

【“臨時政府約法”的破裂】

事情還沒完,把持著大批本土軍的保守黨在擊潰工黨後又開始準備對國內的右翼進行打壓,但是此刻右翼仍然控制著東英格蘭的軍隊,而工黨殘餘力量還盤踞在曼徹斯特一帶。於是保守黨決定臨時聯合右翼消滅工黨,再將右翼消滅。他們假惺惺地提出一份“臨時政府約法”,試圖與右翼媾和,而此刻右翼也打著背刺保守黨的算盤,於是他們同意了約法,開始集結部隊開向曼徹斯特。但是當他們經過大倫敦區時,駐守的官兵並不知情,他們以為右翼已經開始全線進攻,於是他們就立刻組織火力打擊。遭到打擊的右翼軍隊則認為是保守派先撕毀的約法,也進行還擊。隨後右翼“政府”宣佈向臨時政府宣戰,在諾福克郡集結的部隊準備直接強攻倫敦,趕走保守派。至此,臨時政府的願景完全破滅。

【第二次倫敦起義】

臨時政府接二連三的失誤後,沉寂了半個月的倫敦東區再次燃起火花。曼徹斯特的秘密援助與來自歐洲大陸的“國際縱隊”悄然輸送到東區的暗處,在“政府軍”見不到的影子裡,義軍再次被組織起來。終於,在臨時政府費盡全力將右翼清理乾淨的那一刻,2052年5月10日,第二次倫敦起義隨著海面上被義軍控制的“胡德”號武庫艦一聲炮響而開始了。赤衛隊和人形一起集結在街道上,店鋪裡,工廠的庫房中。他們向西區發起了凜冽的攻勢,幾乎在一天內,空虛的倫敦城被再次拿下。遠在東英格蘭的本土軍與姍姍來遲的正規軍遲了一步,當大本鐘上飄揚起紅旗時,他們已經輸了。

【苦澀的勝利】

沒人想到自819以後當世界上再次出現“革命政權”時,第一個染紅的竟然是不列顛。但是短暫的勝利並不能確保長久的政權,工黨最後的決定是通過完全合法與第一大政黨的形式來實際操控著這個國家的運作。也許我們會難以認可這抹紅色的抉擇,不過對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工黨來說,只要不列顛的資本家一天抬不起頭,他們就能宣告世人這場苦澀的鬥爭是值得的。

但是妥協者的結局大多不如意,工黨也是。

【變節者,562計畫與背叛】

事實上最初工黨宣佈停火的時候絕大多數激進左翼人士都表示不理解與憤怒,他們認為工黨背叛了革命,向資本家投降。局外人都難以理解這種操作,而高層則不願意透露任何消息,於是不滿的革命者們決定脫離工黨繼續鬥爭,但是很快軍隊的入駐與聯合政府的建立就徹底打破了他們的期望。自從不列顛共和國建立的第一天起,這個國家的根基就是搖搖晃晃的:保守黨,右翼在陰影中惡狠狠地盯著他,軍隊不願意與工黨有太多糾葛,國際左翼又不承認他。原先加入工党的英共殘餘則決定和這個處在搖擺狀態的政黨劃清界限,他們組成了新的英國工人共產黨以示決心。工党的每一步都在如履薄冰,他們不得不放緩改革的速度,他們不得不提防所以異己者,而不列顛的外交政策也開始轉向孤立。4年的時間內,不列顛在歐羅巴的地位一降再降。首先是對殖民政策的模糊態度導致數個殖民地先後失控,中非被德國奪去,西非揚起法國人的三色旗;隨後是軍改的不順暢,使得本土軍與民兵衝突頻繁;然後是對歐羅巴的孤立態度,使得不列顛與大陸越走越遠……工黨只能勉強維持著自己的地位,而他們的領袖克萊門特首相則是強行依靠自己的聲望來籠絡黨內。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會是什麼。

2056年2月,當克萊門特首相前往威爾士進行“民意調查”時,一起有預謀的刺殺得逞了。首相的座機在空中被一發抹去標識的導彈擊中,在威爾士的山區裡留下一地殘片。倫敦一天之內就陷入了混亂,共和國的領袖遇刺,工黨再難團結。一些右派人員開始進行奪權行動,而此刻的工黨卻無力發起一次有效的攻勢來遏制他們。工人共產黨徹底獨走,保守黨從蘇格蘭歸來,右翼在陰影裡竄動,工黨的地位岌岌可危。

2月的最後一天,首都軍區突然宣佈全國再次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工党的大量官員宣佈辭職,來自保守黨的前議員格萊茨·邱吉爾(對的還是這個家族)迅速在首都進行演講,本就對工党不滿意的市民此刻被保守黨誘人的話語吸引住,他們開始抗議“讓格萊茨回來!”

在軍隊的協助下,保守黨僅僅用了半個月就恢復了城內秩序,重回權利巔峰——拜工黨的無所作為所賜,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人民的讚譽下完成的。同時英工共也沒有停下行動,他們拉攏來大批身在工黨卻對其不滿的左翼人士,重組了一個新的陣線,決定進一步與歐洲大陸上的革命者聯合起來,在不遠的未來掀起更大的浪花。

無論是保守黨還是革命陣線以至於右翼,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拋棄延續多年的孤立政策,重新回到歐洲共同體的懷抱,這也是整個歐羅巴大陸又一次,走向團結的方向……

【日暮或是日出?】

我們不得不承認,格萊茨政府在它的前5年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列顛,甚至幾近使他回到30年代的輝煌去,但是中興是短暫的,由於國際局勢的日益惡化,不列顛反而先把30年代的弊端全部拿回了——工人的貧窮,政客的腐敗,殖民的瘋狂……中興不過5年,不列顛又陷入了新的危機。格萊茨病逝于任中,王室也遭到絕嗣危機。此刻,一位新秀登上政治舞臺。伯納德·迪斯雷利,政商界初露鋒芒的新人,年僅34歲就出任了財政大臣一職。兼具激進與保守的手段與中立的態度使他在政界左右逢源,有的人稱他為“大不列顛的羅斯福”。以他為首的改革派進入了英國的歷史舞臺,而他,註定拾起桂冠,成為這個帝國背後無冕的新王。

尾聲:

歡迎來到新時代,有人以為塵埃落定,有人認定劇變才剛剛開始,鉛灰色的蒼穹籠罩在每個人的頭頂,但太陽照常升起

小说相关章节:灰色穹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