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碧血剑之日月丽天,22

[db:作者] 2025-07-25 14:23 5hhhhh 6220 ℃

  班达西心中隐隐感到不对,忽然感到地面微颤,有大队兵士快步赶来,将客栈周围团团围住。一个清丽缥缈的声音传来:“沈阳一别,大师清健如昔,令朕很是欣慰。今日来访,有何要事啊?”

  接着只听周围传来隆隆巨响,客栈墙壁被兵士用铁锤撞击,没几下就分崩离析。班达西众人只觉脚下一软,地板向下坠落。好在他们武功深湛,这点高度也摔不坏。只是房屋坍塌之后,众人灰头土脸地站着瓦砾之中,难免狼狈。

  班达西环顾四周,只见数百凰羽卫兵士,手持黑洞洞的火枪,瞄准了自己。不远处媺娖身穿白金羽衣,手持倚天剑,赤足含笑而立。几年不见,媺娖的形象竟是毫无变化。

  班达西对媺娖合十为礼道:“大雪山大轮寺班达西见过陛下。陛下昔日一剑风情,令贫僧毕生难忘。贫僧这几年返回藏边,苦修武功,想向陛下再度讨教。只是看来今天陛下不肯让贫僧如愿了。”

  何铁手站在媺娖一旁,悄声道:“不要和他废话,让兵士开枪吧。看他是不是练得刀枪不入,能挡得住近距离火枪齐射。”

  班达西耳朵甚尖,听到了何铁手的话语,仰天笑道:“何施主不愧是五毒教主,果然心狠手辣,一点也不念昔日同僚之情。昭武女皇陛下,你真的没有武者之心么?”

  媺娖闻言笑道:“朕首先是帝王,要对大明江山社稷负责,其次才是一个武者。正如大师虽然是武者,但也要为大雪山大轮寺一脉传承考虑,不是么?”

  班达西面色一变,问道:“陛下此言何意?”

  媺娖笑道:“相信以大师的睿智,不难看出明清之间,天命谁属。大师可曾想过,我大明混一四海之后,大雪山大轮寺一脉,又该如何保全呢?”

  班达西闻言,面色数变。他叹了口气,对媺娖行礼道:“贫僧愚昧,不识天命,险些成为大轮寺的罪人。大雪山上下,愿听陛下差遣。”

  媺娖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师弃暗投明,可喜可贺。以大师的才智,相信大轮寺一脉必然大兴。”

  班达西行礼道:“多谢陛下吉言。”他身后众弟子连忙一起对媺娖施礼参拜。

  媺娖对何铁手笑道:“你带大师的弟子前去休息,朕与大师有些事要谈。”何铁手奉命带了十三弟子前往驿馆休息。

  媺娖走到班达西面前,挥手道:“大师请随朕入宫。”班达西合十道:“陛下,你不担心贫僧是假意归顺吗?”媺娖笑道:“朕相信大师的宗师气度。”班达西深施一礼,随着媺娖回转皇城。

  媺娖带了班达西回到乾清宫,发现宫门处候着一人,正是军情司司长冯锡范。媺娖笑着对班达西介绍道:“这位是我大明军情司司长冯锡范。大师此来南京,就是冯司长发现了大师的踪迹。”

  班达西对冯锡范合十道:“久仰军情司冯司长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冯锡范抱拳行礼道:“大师客气了。大师武功通玄,冯某也是十分钦佩。”两人相视而笑,随着媺娖一起进殿。

  入殿后,媺娖对两人赐座,两人谢恩坐定。媺娖笑着对冯锡范道:“冯司长对大师介绍下最新的情报。”

  冯锡范抱拳行礼,转身对班达西道:“根据我朝北京秘谍传来的情报,满清派遣玉真子为首的高手队伍,潜入川藏边境屠戮汉藏村落。目的是掀起两族仇恨,牵制我朝兵力。这是军情司四川分部发来的最新战报。”

  媺娖看了一眼战报,顺手递给了班达西。班达西看着军情司的战报,里面注明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清廷派人假扮汉民杀死了多少藏人。班达西看的义愤填膺,重重在大腿上一拍,骂道:“多尔衮这家伙看上去人模人样,没想到这么不是东西!”

  班达西起身对媺娖行礼道:“贫僧愚昧,错信了多尔衮等人。贫僧这就去北京取了多尔衮首级,给陛下献礼。”

  媺娖微微一笑,拦住了班达西道:“大师不可冲动。多尔衮身边高手甚多,那大玉儿武功也未必在大师之下。况且满族20余万人,大师一人之力,又能杀的几人?”

  班达西停下了脚步,对媺娖行礼道:“还请陛下指点。”

  媺娖笑道:“大师可以回去击杀清廷派去川藏捣乱的高手,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毕竟汉藏融洽相处,才是两族人民的福祉。至于灭清之任,就交给朕吧。”

  班达西行礼道:“全凭陛下安排。”他正要出殿,突然见媺娖笑道:“国事已毕。大师刚才提到要与朕切磋,不如现在开始吧。”

  班达西一愣,媺娖笑道:“高手难寻。朕也是很好奇密宗的龙象般若神功呢。”班达西释怀笑道:“陛下有兴,贫僧敢不奉陪?”

  两人来到演武场,对面而立。媺娖吩咐宫卫取来班达西的兵器,却是一柄精金所铸的降魔杵。媺娖拿出倚天剑,剑尖指地,对班达西笑道:“大师小心,朕要出手了。”

  媺娖一举倚天剑,中宫直进,径向班达西刺去。媺娖自达先天之境之后,无一日停止练功,这一剑刺出,剑尚未至,一股锋锐无伦的剑气已经向班达西逼去。

  班达西自练成十一层“龙象般若功”后,今日总算遇到了和自己相当的高手,正好一试,见媺娖长剑刺到,挥舞降魔杵还击。两人兵器尚未相触,中间已发出劈劈拍拍的空气爆裂之声。

  媺娖已知对方力量大得异常,她有心相试,手上加了一把力,继续前刺。剑杵相击,发出了轰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余力所及,只震得地下尘土飞扬,沙石激荡。

  两人交拆了这一招,各自向后跃开,均觉手臂隐隐酸麻。班达西更是心中惊异,他自练成龙象波若功十一层以来,号称一掌击出,有十一龙十一象大力。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但千斤之力确是有的。没想到媺娖稳稳接下,剑中更有一股诡异灼热真气,差点突破自己真气防御。

  媺娖跟他交手,心中也是赞叹。班达西这一杵已经到了人力的极限,自己依仗先天真气的入微技巧跟他打了个平手,单论膂力,确是不如班达西。但她内力夹杂着天魔业火属性,动起手来无孔不入,极是厉害。

  两人交换了一招,谁也不敢对眼前强敌稍存轻视。顿时剑来杵往,斗在一起。两人武功家数截然不同,但均是愈斗气力愈长。媺娖武学境界高于班达西,更兼精研逍遥派秘藏,招数上逐渐克制住了班达西。

  眼前再有百招,班达西就要落败,媺娖突然跳出战圈,对班达西道:“大师好武功。”班达西知道是媺娖留手,惭愧感激道:“陛下神功,贫僧不及。”

  媺娖对班达西道:“朕对龙象波若功仰慕已久,不知大师是否愿意割爱传授。朕保证绝不向任何人泄露。作为回报,朕这里有一份火焰刀秘笈,希望对大师有所帮助。”

  班达西听到火焰刀三个字,顿时激动地身体颤抖起来。毕竟火焰刀与龙象波若功并称大轮寺的镇寺绝学,已经失传很久了。班达西实在无法拒绝这个诱惑,他果断与媺娖交换了秘笈,欢喜地捧着火焰刀回去研究了。

第六十八章 御驾复亲征

  昭武元年十一月,安南国王欲擒杀孙可望,计泄被杀。孙可望据有安南全境,僭称王爵,北上犯境。云贵总督秦良玉于镇南关设伏,阵斩孙可望,乘势南下,连克谅山、河内,安南全境光复。唯安南王室尽殁,有父老请归大明。昭武女皇下旨嘉许,设安南为象郡,并入云贵总督辖下。

  班达西归返藏边,擒杀玉真子、血刀老祖等人,将满清阴谋公诸于众。自此藏边豪杰,与满清离心。满蒙军中多有信藏传佛教者,对朝廷颇为不满。

  日本萨摩、长州等强藩悍然起兵,打出“尊王倒幕”的旗号。幕府连战连败,向大明求援。幕府质子樱姬在昭武女皇殿内跪求三日夜,哭泣哀告,勺饮不入口。女皇怜之,叹曰:“幕府有贤女如是,固不当绝。”遂命甘辉为帅,领五万铁骑,与毛东珠、郑森两大舰队,浮海相援。

  时倒幕军往攻长崎,张煌言据城而守,激战三日,毙伤倭军万余,城池巍然不动。倒幕军不敢再攻,移师东向,直扑京都。酒井忠胜等率幕府主力扼守,不敢让天皇落入倒幕军之手。

  明军于大阪登陆,直扑京都。倒幕军正与幕府激战,忽见后方尘土遮天,蹄声震地。待到铁骑迫近,倒幕军兵士惊呼道:“明军来了!”顿时溃散。明军五万铁骑,包抄冲击,阵斩倭军数万人,叛首毛利纲广和岛津义久战死。

  倒幕军树倒猢狲散,在明军的帮助下,幕府很快就收复了失地。经过这次事变,幕府对大明更加依赖,举国上下,都以服从和学习天朝为荣。甘辉在解决倒幕军后,移师长崎,毛东珠和郑森的舰队也在长崎汇聚。

  昭武二年,媺娖祭拜孝陵,告以伐清光复之志。

  文中有言曰:“国家外患,振古有闻,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室俶扰,国力罢疲。满清乘间窃据神京……

  儿皇以薄德,忝当神器之重。瞻顾河北,未尽昭苏,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今愿躬亲讨逆,克复神京。务令华夏山河,不受膻腥之辱,四海之内,同昭日月之光。……

  唯祈高皇帝在天之灵,佑以成功,敬告。”

  祭陵归来,媺娖遂下旨亲率大军,挥师北伐。这次明军北伐分为三路:陈永华率领天雄军兵出汉中,进攻陕西;刘国轩率神机军进攻河南;媺娖率神枢军和李定国的风虎骑进攻山东。于此同时,甘辉的三万铁骑则悄悄地与第一和第二舰队汇合,扬帆北上。

  中原百姓,听闻王师北伐,莫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王师所到之处,百姓荷锄握棒,嬴粮影从。山东、河南、山陕、北直隶各地,士绅百姓,相约起兵,击杀满清驻军,据城以待王师。不少前明降军,纷纷易帜反正。

  之前昭武女皇已经通过陈永华传递密旨,封陕西吴三桂为山陕总督。吴三桂听闻明军北伐,遂擒杀境内满人,恢复明军旗帜。为了向女皇邀功,他亲率关宁军主力,进攻宣府、大同,夺取长城防线,切断满清北归之路。

  刘国轩自许昌出兵,半月间连下洛阳、郑州、开封,兵渡黄河,驻军邯郸。陈永华自潼关出兵,沿途势如破竹,一日而下太原,与刘国轩遥相呼应,对北直隶形成夹击之势。

  李定国自徐州北上,铁骑纵横,山东境内除济南外,各县或被攻破,或反正归顺。多铎见势不可守,率军突围,退守沧州。山东光复后,李定国驻军济南,等待女皇大军北上。

  清廷听到明军大举北伐,朝野大震。旬月之间,败报如雪片般飞来。吴三桂、陈永华、刘国轩、李定国,从北到南,拉起了一张大网,将清廷牢牢封死在河北。同时河北境内也是烽烟四起,常有小股清兵被义兵偷袭击杀,以至于满人在夜间都不敢单独出门。

  多尔衮手里只有十万满蒙铁骑,面对明军二十万大军,顿感捉襟见肘。现在满清可以信任的方面大将只有多铎、阿巴泰,再加上多尔衮自己。老一辈的满清名将,不是死在了明军手下,就是被多尔衮清洗异己时害死。

  面对这种恶劣形势,清廷中有不少人建议退守辽东,放弃河北。但是多尔衮却不甘心被赶回山林里做野人。他集中所有兵力,打算效仿当年努尔哈赤的战略“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各个击破。但是对付当年杨镐的方法对今天的明军还会奏效吗?

  昭武二年五月,女皇亲率神枢军五万,来到广宗。刘国轩、李定国、两军与媺娖陆续会师,合兵十五万。多尔衮和大玉儿不顾陈永华兵进井陉,威胁石家庄,尽起满蒙铁骑十二万,屯军隆尧,企图一战击杀媺娖。

  媺娖和多尔衮两个宿敌,再度在巨鹿相逢。上一次媺娖还需要夜袭来抵消明清两军的战力差距,这次作战,已经可以堂堂正正列阵而战了。

  媺娖比多尔衮先到巨鹿,她选择了背靠河流,依托高地,立下了明军的阵地。这次会战,明军一反常态,没有铺设壕沟拒马,只是在平原上摆出枪阵,准备用正面作战击败清军。

  多尔衮看到明军的阵势,揉了揉眼睛,险些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他带着亲信将士绕着明军大阵看了一圈,狂喜道:“昭武自寻死路,竟敢与我平原对攻,真是天助我大清啊。”他返回大营,下令多铎和阿巴泰分率左右两翼,自领中军,三路夹击明军,务求一战而胜。

  多尔衮一上场就投入了全部兵力,摆出了一副决死冲击的架势。十二万清兵铁骑铺天盖地般冲来,气势仿佛怒潮一样。多尔衮傲然地看着自己面前的满蒙子弟,这样的铁骑,有什么军队可以阻挡?

  明军的火炮开始发言,数百门大炮同时怒吼,天际边仿佛响起了闷雷一样。清军队伍中顿时出现了数百个空洞,无数残肢血花飞起,随即又被后面的队伍填补。这些清兵骑士冒着炮火,只是低头猛冲。

  数里路的距离中,清军已经付出了万余人的伤亡。然而这只是血战的刚刚开始。当清军冲到明军阵前200米时,数万火枪兵的齐射声,立刻成为这一瞬间天地间唯一的声音。

  这时候明军阵地里忽然漂浮起来数十个白色的大圆球,上面挂着吊篮,里面站着一些明军的通信兵,挥舞红旗,指示清军的进攻方向。

  眼前的这一幕景象,却深深震撼了从山林里走出不久的满蒙野人。以他们的教育程度,完全无法理解怎么会实现载人浮空。在他们心里,立刻把这些热气球当做了驾云的仙术。既然明军阵地里出现了几十个可以腾云驾雾的仙人,那么这一战也就没有胜利的希望了。

  面对大炮火枪也不曾退缩的清兵,在人畜无害的热气球面前迟疑了。有些人下马跪倒在地向萨满神祈求保佑,有些人策马向战场两侧逃去。随着第一个人开始溃逃,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十万大军瞬间乱成了一团。

  多尔衮看到明军营寨内升起热气球时,也被吓了一跳。他虽然不懂空气浮力,但也没有联想到什么仙佛。他敏锐地认识到这一定是南明搞出来的什么新花样。

  他看到前方清兵莫名其妙地停顿在阵前,继而开始溃散时,急得对身边亲信下令道:“快点向前军下令,决死冲击,不许停留!”当他看到身边亲信满怀敬畏地盯着热气球时,多尔衮长叹一声,知道今天已经无法进攻,他与大玉儿对视一眼,无奈下令撤兵。

  然而明军却不肯这么轻松放他们离去。媺娖见到清兵开始后撤,立即下旨明军保持阵型,全线出击。十万明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一道银色的钢铁之林,向前方慢慢推进。李定国的五万风虎骑兵则从两翼杀出,不断截杀清兵。

  十万清骑冲阵时威势无双,撤退时却极麻烦。后军也还罢了,前军被自己人挡住去路,马匹跑不起来,和步兵也没有什么区别。中间还有明军的炮火不断给清军制造混乱,迟滞清军的速度。后面的明军火枪手则是整齐的一轮轮收割着清军的生命。

  要是普通军队遇到如此打击,早就已经崩溃。只是这个时候的清军坚忍敢战,还是世界上的一流强军。在如此困境之下,还是保持了建制后撤。多尔衮在付出了6万多的死伤之后,总算领着6万残军逃回了石家庄。

  巨鹿之战后,清军仅有的主力损失惨重,多尔衮再也没有和明军正面作战的胆量。现在满清唯一的出路,就是趁着明军尚未合围,逃回关外,在白山黑水中苟延残喘。

  数日后,媺娖、李定国、刘国轩、陈永华在石家庄会师,明军二十万精锐,尽集于此。多尔衮不敢恋战,率领残军向北京撤退,打算逃回辽东。

第六十九章 打狗须关门

  多尔衮和大玉儿刚刚逃回保定,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智顺王尚可喜被大明第一舰队总督毛东珠策反,率领水师反正,被封为大明东江侯,领辽东总督。明军甘辉率五万铁骑,从天津登陆,攻陷山海关,已经封住了满清北逃的去路。

  这时候多尔衮和大玉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多尔衮要从吴三桂控制的长城区域夺路出关,绕道蒙古返回辽东。大玉儿对此没有异议,但她要先回北京接上顺治。多尔衮不愿回京,认为兵贵神速,应该立刻北上。

  大玉儿知道多尔衮所做的才是理智的选择,但母子天性决定了她无法看着自己的爱子落入明军之手。她也不勉强,自己单人独骑,向北京赶去。只是在与多尔衮分别时,一滴泪水坠落尘埃。也不知道是为多尔衮的无情,还是为今后满清的命运……

  多尔衮看着大玉儿的背影远去,伸手似要唤她回来,但却始终没有张口。多铎小心地凑到跟前问道:“王兄,要不要臣弟追太后回来。”多尔衮放下手,叹道:“不必了。”

  他振奋精神,下令道:“全军听令,直扑长城!”这些满蒙骑士轰然应诺,抱着回家的期盼,打叠精神,策马而行。

  可惜的是,沿途城市都已经被吴三桂率军抢先攻占。多尔衮大军行来,沿途所有城市都对他弓弩相向。清军后有追兵,不敢多做停留,只好绕城而行。

  一路上清军对所过村庄都是肆行屠戮,鸡犬不留。他们已经感觉到了自己末日将近,因此在临死前发泄着最后的疯狂。

  而远方一个个村庄的烟头则提醒了后面的大明百姓。他们纷纷扶老挈幼,逃入山林。临行前不忘了藏好家里的粮食,顺便再往井水里投点毒送给残暴的建奴。

  因此清军的行军速度越来越慢,每次都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来寻找补给和水源。吴三桂所部的关宁军也开始在百姓的指引下偷袭清军,砍几个首级留着,等王师北上时邀功领赏。

  当清军行到喜峰口时,迎接他们的是吴三桂的主力。吴三桂亲自率军扼守城墙,堵住了清军的归路。城墙上明军密密麻麻,兵力不下万人。而多尔衮一路行来,兵士不断掉队,被后面的李定国擒杀,现在已经不足3万人。

  多尔衮策马上前,对吴三桂道:“平西王,本王待你不薄,为何要与本王作对?”

  吴三桂在城头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可是当年摄政王和孝庄皇太后教导本督的。如今天命在明,摄政王还是乖乖下马投降,说不定陛下大发慈悲,还能绕你一条性命。”

  多尔衮还未答话,旁边恼了多铎。他对吴三桂骂道:“你这反复无常的奴才,可敢出城与我一战?”

  吴三桂在城头笑道:“本督只需坚守此城,等待陛下御驾即可。豫王,你自恃勇武,可敢与陛下一战?”

  多铎暴跳如雷,对多尔衮道:“王兄,下令攻城吧。”多尔衮摇了摇头道:“长城险峻,非一时可下。敌军旦夕追至,我军腹背受敌,此取死之道也。”

  多尔衮转身对剩下的三万满清骑兵道:“如今汉人封死了我等回家之路,是要将我军一网打尽。列位都是我满蒙勇士,难道就甘心引颈就戮吗?不如杀回去,与明军追兵同归于尽,叫汉人看看我满蒙勇士的血性!”

  这些满蒙骑士本来已经绝望,听了多尔衮的煽动,都调转马头,应和道:“与汉人拼了!同归于尽!”三万骑兵抱着必死的决心向后杀回,气势倒也惊人。

  李定国率领五万风虎骑兵,正在追击,忽然前头烟尘大作,竟是清兵反向杀回。李定国毫不畏惧,反而兴奋地对左右道:“此我辈杀敌报国之时也!”

  李定国将大军分为三路,令两翼包抄夹击,自领中军迎击。两只骑兵如同一黑一白的两道潮水,飞速向对方靠近。

  当两军即将接触时,清兵先迎来了明军的火枪齐射。前排的清军顿时像是割麦子一样,倒下了一片,随即被后面的骑士踩成了肉泥。有些清军用骑弓还射,但是在高速奔腾的马匹上,用双手努力弯弓射箭却不是普通人所能掌握的技巧。因此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箭枝射入了明军队伍,根本没造成多少损伤。

  随着齐射过去,两军进入了毫无花巧的肉搏。无数骑士在冲撞中落马,随即被身后的骑士踩为肉泥。清军是困兽之斗,临死前发泄最后的疯狂;明军是为了家国,向这些残暴的野人讨回血债。两军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狠狠地冲撞在一起。

  相比而言,清军胜在马术娴熟,明军强在甲坚兵利。但是一个是临死反扑,一个是纪律井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军逐渐占到了上风。清军一窝蜂的冲击在刚开始很有优势,到了后期就不是明军严整行伍的对手。明军两翼的骑兵更是绕着大阵来回射击,一层层地削弱清军的有生力量。

  这场大战由午时杀到未时,整个大地都被两军的血肉染成了褐色。清军只剩下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身边围拢着数百亲兵。明军李定国以下人人带伤,以两万多骑将清兵残部团团围住。只需李定国一声令下,就可将敌军射成蜂窝。

  多尔衮身上中了两枪,鲜血染红了战甲。他也不包扎,缓步走到明军阵前道:“请明军李定国将军出来答话。”

  李定国排众而出,笑道:“睿王有何话说?”

  多尔衮叹道:“昭武女皇手下,名将何其多也!陈永华、刘国轩、甘辉,还有你李定国。你等为何甘愿为一女子驱策?若是来我大清,也不失王爵啊。”

  李定国笑道:“我中华豪杰,岂肯为鞑虏效命?睿王道我大明豪杰辈出,岂不闻世不患无千里马,而患无伯乐。若非陛下,我等焉能有今日之功业?”

  多尔衮喃喃道:“不患无千里马,而患无伯乐……”他仰天叫道:“我女真豪杰,百年霸业,竟毁于一女子之手。苍天哪,你为什么偏帮汉人!”他拔出佩刀,横刀在颈中一勒,倒地而亡。一代枭雄,就此而逝。

  剩余的满清甲士看到多尔衮自杀,一起放声大哭。片刻后一起横刀自刎,满清八旗精锐,自此覆灭。

  大玉儿一路兼程而行,到后来她嫌坐骑脚慢,索性下马施展轻功,飞奔回京。她将静斋轻功施展到了极致,一整日足不停步,急奔了三百里,总算来到了北京城下。令她欣慰的是,北京城头上还是满清旗帜,没有被明军攻占。

  这时候北京城内已经乱成了一团,当天津失陷,多尔衮兵败,山海关被明军夺回的消息传来后,满清权贵们已经彻底绝望。他们开始奸杀自己的女奴,焚毁自己的财宝,进入了最后的疯狂。而北京城内的汉人也开始对这些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鞑虏复仇,许多汉人三五成群,劫杀落单的旗人。

  当大玉儿回到北京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末日景象。街上发生着无数械斗,城里到处都可以看见黑烟和尸体。大玉儿不做停留,加速赶回了宫中。

  这时候紫禁城也是一片混乱,那些宫女太监都找不到人影。当大玉儿赶到乾清宫时,发现顺治、索尼、苏克萨哈等人还在相对垂泣,总算放下了心事。

  大玉儿对众人道:“快点收拾行装,随我出城。”索尼问道:“如今南明封锁了山海关,我们该往哪里去啊?”

  大玉儿道:“我们先找个深山躲避,等过两年风声一过,立刻越过长城,去蒙古科尔沁还是辽东,都很容易。”众人心中稍慰,收拾些衣物细软,准备出宫。

  这时候殿外突然传来曹化淳的声音:“太后和皇上要出宫,怎么也不吩咐老奴准备銮驾啊?”接着殿门被重重撞开,曹化淳引着洪承畴和樱姬,还有数十个军情司高手,手持火枪,将众人团团围住。

  索尼喝道:“洪承畴、曹化淳,你们居然勾结南明!”

  大玉儿对曹化淳道:“你勾结闯贼,害死大明太子,更几次三番企图加害昭武,你就不怕她与你秋后算账吗?”

  曹化淳一愣,旁边洪承畴笑道:“女皇已有旨意,只要曹公公生擒顺治母子,不但前过既往不咎,还要赐给公公一块海外封地。到时候公公到海外做一家诸侯,逍遥快活,有何必担忧陛下秋后算账呢?”

  曹化淳闻言,开怀笑道:“陛下果然圣明,咱家自然也不能辜负了陛下的好意。诸位还不束手就缚,怎么,还要让咱家亲自伺候不成?”说着,他拿出了一段绳索,狞笑着向顺治靠近。

  旁边索尼和苏克萨哈对视一眼,一起抄起腰刀,向曹化淳扑去。众人眼前一花,看到曹化淳鬼魅般的冲到两人面前,手掌一推一送,将两人的武器刺入了对方心脏。索尼和苏克萨哈睁大了眼睛,倒地身亡。

第七十章 重返北京城

  曹化淳击杀了索尼和苏克萨哈,向大玉儿靠近,笑道:“太后还不自己动手,要是让老奴来,难免冒犯玉体啊。”大玉儿知道今日已经无法脱身,但她不甘心被阉奴所辱,拔出了佩剑,准备与曹化淳一战。

  当大玉儿一拔出剑,她的气质立刻发生了变化。她全身上下散发出森严的剑势,将大殿众人都笼罩在内。这种威势是混杂了帝王威压的精神震慑,要不是清军兵败,她的气势还要强得多。

  曹化淳身形一晃,向大玉儿扑去。在气机感应之下,大玉儿立刻出剑封住了他的去路。曹化淳身形电闪,绕着大玉儿旋转,大玉儿双足不动,只是对着虚空击剑,封住了曹化淳的去路。

  只见曹化淳绕着大玉儿不停旋转,幻化出十几个残影。只是他修炼葵花宝典只有不到2年时间,功力不足,不敢与大玉儿兵刃相交。大玉儿虽然速度不如他,但内力和剑术远胜于他,仅凭气势感应出招,就已经封住了曹化淳的进击路线。

  樱姬在旁边看得焦急,她武功不及大玉儿,上去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她眼睛一扫,看到了躲在角落里的顺治。樱姬眼角一挑,计上心来,对曹化淳道:“曹公公,先抓鞑子小皇帝。”

  曹化淳闻言,立刻弃了大玉儿,向顺治扑去。大玉儿哪肯让他向自己儿子出手,立刻人剑合一,对曹化淳发动了决死一击。这一剑是大玉儿平生功力之所聚,已经接近了先天高手一击的威力。

  曹化淳被剑势锁定,不及闪避。他不敢用绣花针硬接这一击,遂出针刺向大玉儿胸口要穴,逼她收回此招。谁知大玉儿不闪不避,剑上加力,长剑从曹化淳腹部穿出,将他牢牢钉在了地上。同时她也中了曹化淳一击,立足不定,跪倒在地。

  樱姬看着两人都受伤倒地,嘴角扬起了弧度。她一挥手,下令道:“射击!”

  大玉儿闭目待死。一阵枪声响过,她毫无痛感,不由得抬起了头。只见面前的曹化淳圆睁双眼,被排枪打出了无数血洞,已经身亡。

  樱姬手一挥,数十支火枪对准了殿角的小顺治。大玉儿尖叫道:“不要!”她正要扑到顺治身边,只听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击到了顺治面前金砖上,激起了几粒火星。

  大玉儿吃了一惊,真气一泄,摔倒在地。樱姬笑道:“孝庄,还不自废武功,等着我出手吗?”

  大玉儿犹豫问道:“若是我们母子归降,可能保证我皇儿安全?”

  樱姬答道:“历来亡国之君,只要安分守己,保全性命总是可以的。你难道忘了西蜀刘禅吗?我数三声,你不自废武功,我就下令开枪了!”

  大玉儿看着爱子瑟缩在殿角发抖,吓得说不出话来。她心一横,逆运真气,散去了二十余年苦修的内力。到后来,气血倒涌,加上刚才的伤势发作,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鲜血。

  樱姬看她武功已失,上前为她草草处理了一下伤口,吩咐身后的军情司秘谍将她母子带下去严加看管。同时招呼洪承畴,准备迎接女皇进城。

  昭武二年五月,甘辉率军进驻北京。这时候清廷首脑已被军情司控制,旗人陷入一片混乱,也没有人去指挥守城。甘辉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城门,挥师入京。

  当北京城内的老百姓看到大队明军从天而降时,不由得欢喜涕零。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喊了一句:“大明王师回来了,杀鞑子!”顿时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千万人同时的呼声。无数汉人抄起家中的武器,向那些满人杀去。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