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新劈山救母】第一章 无题的开始(仙侠/母子/纯爱)

[db:作者] 2025-07-24 23:10 5hhhhh 9110 ℃

 作者:大草莓/qxyqxz

 2021年4月19日首发于第一会所

 字数:8457

  写在前面的话:

  魔月菊苣早就号称要写宝莲灯、黄蓉等题材,然而他却沉迷现代背景、民国背景文不能自拔,我等LSB等不及了,只能自己先写一个。本文预计30万字出头,我最近不忙可能一星期有两次更新,但说实话,作为爱好者写的文大概率会在4-6章时候太监,而且我写的很烂,不要期待。

             第一章 无题的开始

  这是个有仙佛的世界,天圆地方,天有日月,地有幽冥。凡间陆地分四大部洲,是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位于大地中央须弥山的四方,间隔界外混沌弱水的七金山围成的茫茫海洋中,有仙佛谓曰四大部洲、四天下、须弥四洲,分别为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

  故事就发生在四大部洲中的南瞻部洲。这南瞻部洲为人族称尊,世间人气旺盛,妖鬼只能躲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峻岭中苟延残喘。尤其在东南肥沃华美之华族大地,人族修行者众多,不论道家佛家都自诩正道,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山间稍有精怪野鬼露头,就有大批修真者前去捉妖逮鬼,可称得上鬼生凋敝、妖不聊生。

  此时华族大地为唐国所统治,二百年前唐国以武立国,以赫赫武功威震南瞻部洲,甚至在其他三洲也有些威名。

  但打天下需要武,治天下却需要文,太宗朝宰相萧衍结合前朝九品中正制,在太宗皇帝的支持下创立了不论出身、随才录用的科举制。他在长安设立五经馆,每三年举行殿试一次,经过皇帝与中书门下确定的考官对考卷进行排名后,一般前二十名授予「进士及第」,后各有数十人授予「进士出身」和「同进士」。进士及第们大多在长安的馆阁中任职作为京官储备,进士们多被外放作为地方官员培养,而同进士们基本就职于粮道、盐道、铁监等实务衙门。地方省上每年都有乡贡试,由布政使主持,科道官员执行,按参与考试秀才人数的十一选出举人。

  省下有府,府衙门也会在省科道的监察下举办童生试,按参与考试童生人数的十一选出秀才。

  从此各地士子不论高门寒门纷纷就学从文,虽说高门子弟考中的概率更大些,但寒门世子人数众多,经过百五十年,天下官员多数却是寒门子弟。换种说法,如今这世道所谓高门寒门之分多数只能在闲话讲古时说说,在寒门出身官员们的有意无意打压下,当年高门显阀现在十有八九只是地方豪强而已。

  但高门为何为高门?世人大多不明白此种原因。其实说穿了还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类似的逻辑,所谓高门背后都有修真门派的影子。

  这些高门要么是某个高阶修行者的后人,要么是某个修行门派在凡人间的外围组织,多数两者兼有之。

  这方天地在修行这方面还是很公平的,高阶修真者的后人和其他凡人一样,拥有修行资质的概率不会更高。但高阶修真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舔犊之情。那么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过的更好点,好像没让外人指摘的地方。一般来说高阶修真者会安排这些子孙后代做一些门派俗务,靠服务门派内的修真者来获得门派庇护。

  鲁省上饶刘家就是其中之一。刘家存在已有千年,老祖是元婴修士,已入陆地神仙之流,然而晋升分神境无望,近二百年来一门心思修功德求来世。太祖皇帝起兵反隋时,主动入世承担了些杀伐因果给大唐朝站过台。所以在天家的看顾下,对比其他多数高门,刘老祖的子孙后代在大唐的朝堂还能有一席之地,首先安排子弟上进的渠道也在这官场中。

  刘向就是这些上进刘家子弟中的代表。刘向表字子政,是位年轻的举人老爷,十四脱童生籍,又三年未及弱冠就在乡试中夺得解元,给老刘家的四房大大的涨了脸,就连宗门里的神仙祖宗们都派出结晶境的仙师们前来参加贺宴,端的是体面非常。

  子政这表字就是那位元婴神仙老祖给取的,典出于「《论语·颜渊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虽然好像是有点不通,但这老祖也是个有趣的,在下面直接给出了他的意思,「勉励你学习先圣的方法处理政务。」老祖这话说的稍微早了点,朝廷会给年过30的举子授个九品的入流小官,但刘向可是乡试解元,十有八九可以在本次殿试中高中至少一个二榜进士出身,所以也算无伤大雅。

  离殿试还有一年时间,刘向本想在族里继续苦读半年再动身上京,但长安做官的族老来信,建议刘向提前动身前往长安。一是为提前适应水土,万一殿试时病倒可就十分的背运了;二是为提前在长安文坛打出名声,这样就是临场发挥不佳,座师也会看在平日文名的份上给个同进士出身。

  于是刘向在族长、族老及双亲的送别声中踏上了去长安的路,不像话本里的寒门书生领个书童孤单上路,作为高门公子,他随行有五驾马车,小厮伴当近三十人。没给带婢女通房是因为那位京官族老在信中明言,殿试后要给他在长安说门亲事,具体也没详细说,可见必然会根据刘向殿试的结果来斟酌结亲的门户。

  队伍昼出夜伏走了近一个月(华族大地地形类似中国,但面积却要大的多),途径冀省、晋省进入直隶。刘向少年人自然少年心性,离家越远感觉身上束缚越少,到直隶后竟然玩兴大起,放下了功课。但这门阀何等规矩传承,知道这些少年郎咋一出门多半有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的心思,早早就嘱咐好主事的大伴当,哪些地方可以带公子去游玩体验一番,哪些地方不能去。

  「大伴,书里说直隶人杰地灵,颇有些地方山清水秀令人目酣神醉。我看离约定到长安的日子还早,不如大伴引我去这些地方瞧瞧,也增长些见识。话说大伴年轻时不是经常到长安吗?」这主事的大伴当是族长派给刘向的,虽是奴籍,但在族中也是有体面的老管事,族长使他来也有暗中代为监督管教的意思在。刘向既然年级轻轻考上了解元,显然不是傻瓜,十分明白这大伴的角色,对他态度比较恭敬。

  「公子说的有理,老奴常听大老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行路想必对科考也是有益的。」说完微微偏头想了想,又说:「公子看前方那山就是五岳之一的华山,华山险峻,不宜赏玩。山下倒有座法门寺,是当年佛门助太祖皇帝僧兵的驻地,后来成为天家家庙,公子有举人功名,可入寺观礼、朝拜,亦可近观华山。」

  「如此甚好!」刘向见好就收,他本也打算转几天放松放松再赶路温书。

  法门寺地处进长安的要道,经百余年太平,外围早已形成大型集镇,往来人口众多,大部分是贩夫、商贾和拜佛的香客。如果访客体力能更进一步的话,沿着山间石阶小路往上十里出头,还有座御建的广贤救苦度厄圣母庙。它是华山主峰上御建西岳大帝庙的副庙,修行人群里传言山下的法门寺其实是天家给这两座庙转化功德才建造的,依天家对传言的态度来说,差不离属实。

  刘向族里有书库,内有杂书记载山上有庙有景,尤其庙里的圣母娘娘像栩栩如生、美貌异常,比古之西子、昭君不逊色。刘向年少慕艾,正是贪图男女事的年纪,家里通房丫头就有三位。双亲见他未因贪图颜色坏了身子和功课,所以基本由着他浑闹。这回有了见传说中绝色的机会,怎能不去瞧瞧?

  至于随行的伴当小厮,刘向认为到时在法门寺先甩了就是,光天化日之下自己安全不至于出问题。心中定好计策,便越发期待明天上山游玩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见刘向随大伴从客栈出来,带着俩小厮步行到法门寺,准备进香观佛礼。

  留小厮在正门口外候着,两人前后入寺,刘向突然说:「大伴,我腹中绞痛,似要出恭,您老先去进香,我去去就来。」主事大伴当对仙佛一向虔诚,恍惚之下不疑有他,叮嘱一会儿大雄宝殿外见后,放刘向单独行动。

  刘向奸计得逞顿时大喜,蹑手蹑脚又马不停蹄的小跑到法门寺西侧门出去,在街边摊上买了只水囊,灌满茶水、问好路后向山上进发。

  一路无话,刘向自身的体格不差,加上老祖对家族略慷慨,益寿延年强身健体的丹药一直没断过,这十里多山路走的和平地也差不多,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圣母庙外。

  上华山的主路不在此处,所以路上碰到行人两三个,看外貌样子多是本地人前来进香拜圣母。「看来此庙神奇之处流传不广,莫非记载是假?」刘向又觉得那书作者行文语气不像作伪的,带着忐忑的心学着那些本地香客进入庙内。

  庙占地不大,也就类似上饶府城内寻常富户的大二进院子。两侧有驻庙道姑居住的厢房,靠北有一座正殿两座和耳房形制差不多的偏殿。

  刘向恭敬的在西厢房门口向一位老姑子买了焚香和香油,在正殿外蒲团上跪拜后,有位年轻道姑专门过来引他入殿内。

  「有钱能驱姑子……祖宗诶,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人儿?不对,塑像?」刘向平时也没这么轻浮,偶尔见到门派内派遣来接洽事情的女仙师,也就贪看几眼便能恢复心情。但这圣母像彩绣辉煌,头上带着宝蓝水晶梅花髻,绾着星光翡翠如意钗;身着金边月色宫裙裳,裙边系着金丝官绦,腰配七彩祥云宝剑,下着银光莲花绉裙,恍若神仙真人。

  「若能与这真实的女子有一夕之欢,我愿行子之政……」刘向瞧的目瞪口呆,语无伦次下把自己表字复述了一遍。

  华山山脚的百姓世代信奉西岳大帝,连带对西岳大帝之女三圣母娘娘也甚为虔诚,前来供奉许愿时无不心怀敬畏,就是不小心看到仙颜也诚惶诚恐。外人偶尔见到塑像,虽震惊于塑像美色,但不至于许下如此荒唐的愿望。

  如果刘向的妄念晚许一刻钟,故事就不是后来的样子,刘向和圣母也不会有任何交集。但世间之事就如此巧合,恰好天家今年供奉的功德从山下的法门寺传来,经过正在发「宏愿」的刘向,神使鬼差下「宏愿」掺杂进功德里进入塑像内。

  这塑像为何如此真实不是没有缘由。它寄宿着圣母娘娘的一丝分魂,用来吸收法门寺转化来的纯净功德。

  功德传来时会加强此地的天地共鸣,天道竟然判定本是妄念的「宏愿」有效力,在圣母庙的周围降下祥云彩霞。

  这可害苦了正在闭关的圣母娘娘。圣母是西岳大帝的嫡亲女儿,闺名善若清,排行第三,众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有修行资质,在渡劫期父亲的庇护下已经修成合体期大能。但也是因有西岳大帝庇护,她以堂堂合体境中期修为却在修行人中名声不显,就是知道她存在的修行者们多以为她只有元婴境修为。

  圣母认为无所谓,她是个清冷又执拗的性子,相识的兄弟姐妹早已故去,自己除一二知交和父亲外,也没甚值得牵挂的。沾染了这等「宏愿」,她不愿污了自身,本想直接兵解转世一了百了。但这天道宏愿既然有效,哪是可以只靠生死逃过的。

  刚掐了兵解法决的起手,源自灵魂深处的莫名之力就把法决引动的真元压了回去,并在冥冥中传来警示,圣母强行兵解算违逆天命,会永世不得超生,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会沾上大因果而陨落。

  圣母无法,叹口气后抬起素手,缓缓在虚空中画出传送法决。幸运的刘向刘子政保持一脸猪哥像就被转移自己面前。

  圣母也年少过,曾经在练气时也想过有如意郎君洞房花烛。然而自己资质根骨不错,在父亲的关注下修为境界进步一日千里,但修真无岁月,没次闭关的时间越来越长,除了至亲外的人们也越来越生疏。到至亲们都逝去了,自己没有亲自为任何一位至亲送过终,渐渐对人事也不再有追求和期待。有时会出门游历,隐于云间之上旁观人间悲欢离合,若看到有实在悲苦的出手帮一下,除华山周边百姓从下山采买的小仙师们处得知有这么位观人间疾苦、助凡人于危难的神仙,华族大地其他各地并没注意到有这么位大能的存在。

  真要查是能查到的,历代朝廷在册封西岳大帝时都会给加封号,到现在已经加到二十几字如下「西岳太无虚极福禄司梵华林纪算金天大利顺圣上帝天尊」。

  国礼隆重严肃,每次册封自然没有漏掉西岳大帝的嫡亲女儿,这广贤救苦度厄圣母的封号就是前前朝所册封,但当时刚突破分神境的圣母在册封后愈发不喜抛头露面,后面的华族朝廷未探听到圣母有什么新的事迹,就不知该怎么加封了。圣母的封号就这样固定下来,再后来的朝廷以为这位大能有什么讲究,便干脆不做加封,直到本朝。

  刘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就从圣母庙圣母塑像前闪到一位仙女面前。仔细看过去,眼前这仙女除了头上钗环与衣裳与塑像略有不同外,其他是一模一样。刘向愣住了,他觉得那塑像也就刚刚描绘出这仙女形貌的十之五六,过了好几息后他才反应了过来,明白眼前是谁。

  「小生拜见圣母娘娘!」刘向非常瓷实的以大礼拜下。一是因这广贤救苦度厄圣母是朝廷所封,单论爵位和当朝太后差不多尊贵,按国礼应如此;二是刘向非常明白自己刚才在圣母庙大殿里曾鬼叫了什么话语,现在这样子显然是被圣母听到,自己有小命不保的重大嫌疑。

  「起来吧!」圣母不愿再多说,也不知道该对刘向说什么。

  刘向如逢大赦,听出圣母没有怒意,站起来后躬身侧立于一旁。

  「适才小生口出狂悖之言,冒犯了圣母娘娘,且扰了娘娘您清修,罪该万死!」

  话到此又瓷实拜下。

  此时刘向冷静下来,「小生平日未行恶事,求圣母娘娘留小生一条性命,小生日后定会报答娘娘您宽宏大量。」这话略带着「君子欺之以方」的意思,刘向想到这圣母娘娘的封号含义,知道这位是正道大能,主动表示自己是好人以博取同情。

  说完,刘向也不敢抬头,仔细聆听圣母有什么表示。

  圣母这边陷入两难,她不知该如何主动接近面前的男人,也不知如何向对方说明现在的情况让他主动。于是圣母洞府的这间静室里就又变得静悄悄的,像圣母之前闭关时一样。

  时间又过了两炷香,刘向膝盖生疼,他一直在用余光注意着五步外坐在朱雀雕花榻上的圣母,不是适才圣母说过话,他定会认为前面还是座塑像。

  刘向觉得自己又该说点什么,「请娘娘责罚吧!」

  圣母想自己该有所行动了,着凡人男子明白自己身份地位,自己若不说明白缘由,他定不敢越雷池一步。

  「你我确有一夕之缘,但一夕后不许对他人提起此事,否则定会有劫数降临取你性命。」圣母鼓着勇气厉声说完,等刘向行动。

  刘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娘娘莫非在说笑,小生只求您放过我族人!」

  他以为圣母在说反话消遣他。

  「天道如此定数,非和你说笑,你且在此宽衣,我去去就回。」圣母有些破罐子破摔,心里想就当被野狗咬了一口。

  不一会儿圣母穿清纱进来,净室墙壁上明珠光透过去,胴体秾纤得中、修短合度,增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尤其一双圆润修长的玉腿,让刘向心情激荡不已。想到过会儿就能在如天赐至宝一般的身体上驰骋,还能一睹如此绝色承欢时的娇羞风情,刘向甚至已经在妄想凭此缘分博得美人欢心,最终能迎娶圣母。

  刘向注定想多了,他只是个凡人,寿元最多百数,先不说圣母本没有打算寻道侣,就是想寻道侣,也不会考虑刘向这类凡人。

  刘向伸手搂过圣母,顺势把她压到床上,欲亲吻圣母脖颈脸颊,圣母却表示拒绝,推开他凑过来的头。刘向无法,只能先去抚摸圣母上身敏感处,圣母却示意不许解开轻纱。刘向以为圣母面皮薄,便先攻下身,待剑及履及落红洒下,圣母只是闷哼一声微微撇眉,却依旧没有其他表情。刘向这时兴致大减,聪慧如他大概明白了圣母心思,知在合体大能前自己真如蝼蚁一般,想保全自己乃至全族性命就不能违逆了她,所以草草了事后快速穿戴齐整,站在来时位置躬身听候「发落」。

  「你我缘分已尽,务必记得守口如瓶。」圣母背对刘向侧躺在榻上,娇躯山峦起伏无限美好。

  刘向不敢多看,恭敬回道「小生明白了,娘娘放心……」话还没说完,就被圣母转移出了洞府,直接到了法门寺后门。

  刘向在后门石阶上坐了一小会儿,打定主意圣母的事须烂在肚里,起身拍拍尘土入寺。后见到急的老脸煞白的大伴当,得到一阵呵斥,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再乱跑后才算平息此事。

  刘向那边风平浪静了,但圣母这面可出了大事。

  人族生育能力虽说比生来强大的洪荒巨兽、奇异精怪强,但比其他族类弱很多,若是修行者,越是强大的修行者子嗣越是不易。如果是女方修为强出境界的话,那基本上没有可能怀上。也许这世上之事皆有定数,刘向与圣母一夕之欢后,圣母竟然感到自己有了身孕,明显感到小腹中有血脉相连的他者生命在孕育。

  之前被掺杂「宏愿」的功德沾染,圣母只能认命,但这身孕之事上圣母完全是不知所措。她明白爹爹西岳大帝若知道了这事,定会拼着违逆天道去取了刘向的性命。

  爹爹正在做渡劫的准备,不能因此失了天道眷顾。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先去询问闺中好友,明月宫的嫦娥仙子,因这嫦娥曾有过婚配,而且性子和自己相似是个不爱多口舌的,这等秘密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定好心思,圣母招来童子,修书一封向主殿,表示自己要外出云游一番。便踏上飞舟驶向明月宫。

  明月宫建于月上,无人知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月,据明月宫内历代传说,她们开派祖师本不是此界人,乃是因意外从本界外的大千世界之一来此。明月宫非佛非道,直系门人较少,但在四洲有众多有佛有道的子派孙派,修行的功法到高阶后只适于女子修炼,功法表现中正平和,加上门规限制,所以门人多不愿与人争斗。嫦娥仙子作为明月宫内定的下代掌门,自然也是这样的性格,她在千年前的升仙大会上与圣母同台竞技,两人上场后相对站立不动,一刻钟谁都不出先手,做裁判的分神期天家供奉长老只能开口催促,成为那次升仙大会的笑柄。催促后当事的两人点到为止分出高下,对这些笑柄不笑柄的毫不在意,倒是互相欣赏,成为了知交好友。

  圣母到明月宫门派大阵外,通传后由两位小辈弟子引入嫦娥仙子所居大殿。

  「姐姐怎么有空来此?」只见一位和圣母气质相似的道姑迎上前来。

  「我有一艰难事需劳烦你。」圣母微微皱眉道。

  「姐姐合体大能,不叙旧又如此直接,可见此事确实有些麻烦?」嫦娥立刻想到了关键。

  「对他人未必是什么艰难事,只是此事只关系我自身,妹妹可替我保密?」

  又补充道,「对你来说可能是小事。」

  「我定会应允帮姐姐的,先进内殿来细谈,整好我刚得了一听茶,不是什么仙品,但胜在鲜香异常,我们边品边说。」

  进了内殿,待嫦娥结了域屏蔽了外界,圣母便将与刘向之事前因后果说给了嫦娥。

  「记起你曾经有过婚配,此事该怎么解决?」圣母这问题问的略呆。

  「若不素知姐姐你为人,这句话我定然恼了!」想了想后说:「姐姐可知我明月宫内门为何只收女子吗?」未等圣母回答,「修行界都说是我明月宫的镇派功法只适合女子修习,这只是其一。数十万年来,其实有不少惊才绝艳的外门弟子,身为男子无法获得更高阶的镇派功法,或被明月宫推荐到其他门派,或在外门郁郁而终。只因祖师有开创明月宫的初衷。」

  「是何初衷?」

  「祖师说创立明月宫是为了救助天下所有凄苦的女子,不论仙凡。响应天道后,登仙飞升。之后的明月宫门人,欲在修行上有成就的,必遵循此条。有不遵者,必被毁于突破境界时的心魔大劫,变为走火入魔的魔头,落得身死道消。」

  嫦娥说的十分郑重。

  圣母听罢,内心感到庆幸,暗道来对了地方。

  「还有一事未同你说,如我未感觉有错……腹中……应该是有了……」圣母说的含糊,嫦娥却是听明白了。

  「姐姐可让我瞧瞧?」嫦娥不知想到什么,更严肃起来。

  圣母撤去一部分护身法力,好让嫦娥可以清楚的诊察自己的情况。片刻后,「姐姐且听我说个推测,未必是真。」

  「且说无妨。」圣母皱眉。

  「姐姐腹中之胚隐隐散发有魔气,因是姐姐自身产物,姐姐您应该未有察觉。」

  顿了一下,「合体修士子嗣本极为艰难,若是与凡人结合,明月宫立派以来未曾见过。所谓天道有常,若有正面生成则必然伴生负面,那男人许下正道宏愿,我怀疑此胚就是伴生的魔道种子。」

  「可有办法拿掉?」圣母有些急迫。

  但嫦娥微微一笑道:「不需用如此手段,有伤天和,对姐姐的修行也不利。

  退一步论,此乃天赐血脉,姐姐且宽心,明月宫有法门化解魔气。」

  圣母千多年没有红过的脸在听了嫦娥的话后滚烫了起来,她意识到嫦娥的意思是保下这个胚胎,进一步的含义岂不是要她当未婚也未结道侣的娘亲?

  圣母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荒唐感,质问嫦娥道,「听你言下之意,要保住这孽缘产生的孩子?万万不可,就是在外产下这孩子,但我的气息在孕产后定有无法遮掩的变化,会让同阶和高阶修行者看出端倪。最担心的是我的父亲,他必会打杀那凡人男子全族,为自己引来因果祸端。」抬手扶额,「被你这话搅乱了心思,我清白之身被那男子所污,虽说是天意,但若让我再为他产下孩儿,终是不愿的。」

  嫦娥自是明白圣母所思,她解释道,「姐姐你误会了,我非只是劝你保下孩儿,还有其他需要思量的。一是如拿掉胚胎,姐姐突破境界时定有心魔化身的孩子来扰姐姐;二是明月宫有记载相似的故例,这孩儿虽还是胚胎,但作为天道产物已有些微灵智,曾有女修把未足半月的魔胎排出体外,魔胎遁走后竟在一深潭中自行长大,后来报复极其惨烈;三是此胚胎本是平衡『宏愿』的另一半,你我使用手段强行灭杀胚胎,相当于『宏愿』被你我强行打断,会失了天道眷顾引来祸端。」嫦娥端茶清呷一口,「姐姐不必烦恼,明月宫有套法门可以临时遮蔽孕产后的气息。还有些旁门功法可修复孕产后受损的真元,一般男修不知女子事,自会忽略过去。至于魔胎,也有办法应对。」

  圣母听到这已经被说服,但好奇下多嘴问了一句,「明月宫怎有这些手段和功法?」明月宫本为正道门派,有一整套这些手段和功法,不太符合门派给外人的印象。

  「这些手段若用在好处,只会救助女子。明月宫有严规,禁止门人用手段招摇撞骗祸害良人。」话题一转,「姐姐且安坐,我去安排。」

  半个时辰后,圣母随嫦娥进入明月宫所有的一处洞天。

  九个月后,一声初啼,主角诞生了。

 版主提醒:阅文后请用你的认真回复支持作者!点击右边的小手同样可以给作者点赞!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