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為君故(遼于),12

[db:作者] 2025-07-17 18:38 5hhhhh 7810 ℃

12

重傷命危的于禁,被呂蒙送到建業治療。

孫權見到于禁,只覺相逢恨晚。

太醫相告于禁的情況,命保住了,但不知何時才會醒來。

孫權驚訝這人受如此殘害還能堅持至誅殺關羽,此等堅毅勇謀非常人可比。

曹操手下竟有如此良臣。

還好這旱鴨子水軍都督在赤壁時沒機會渡江,不然江南之地早屬曹操了。

孫權早料到于禁故意忍辱負重,拖到麥城時才殺關羽,目的是嫁禍自己。

但孫權愛才不下於曹操,他命太醫全力治療于禁。

這敵人是可敬的敵人。

病才初癒的曹操收到孫權送來的關羽首級。

首級血跡已抹淨,一頭長髮長鬚梳理得整潔,一如往日。

「元讓,文則呢?」 曹操問。

夏侯惇不忍回答于禁已命危,而且落入孫權手上。

「孟德,抱歉,我們還未找到他。」

「飯桶! 你們這堆飯桶! 找個人都不會? 孤要你們何用?」 曹操瘋了似的指著夏侯惇狂罵。

「孤要見于禁!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曹操罵著時,頭痛發作倒地。

張遼來到建業時,孫權緊張得冒汗。

此人看似不知死活,但每次孤身深入敵陣,往往都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成果。

「張遼奉魏王命,請求帶回于禁將軍。」

張遼行禮時,那陰森的殺氣令眾人不敢近。

孫權自知瞞不了曹操多久,就帶張遼去看于禁。

張遼一見于禁,撲上抱住,淚如雨下。

上次相見,是數月前在許都送于禁出戰的祭典。

仍在昏迷的于禁,一頭烏髮已雪白,數月不見如老十年。

張遼無法想像于禁在關羽手上時遭遇過什麼事。

「不是孤不肯放回于禁將軍,而是他正命懸一線,恐怕無法承受舟車勞頓之苦。」 孫權道。

「若他死了,張文遠絕不跟你罷休。」

張遼去時警告了孫權。

張遼回到合肥,于圭和張虎都在等于禁的消息。

張遼看著兩個少年,不忍告訴他們詳情,只說于禁受了點傷,正在吳侯處休養,吳侯現在是魏王的盟友,他待于禁很好,很快就會送回于禁。

同樣,到許都報告時,見著因為憂心于禁而纏綿病榻的曹操,張遼也不忍心說太多,把跟自己兒子所說的重複了一遍。

曹操卻笑了 : 「文遠,別用騙小孩的話來騙孤了。若孤是孫權,一定死也不放回文則,直至弄死曹操這個心腹大患。」

「文遠,孤一直羨慕你活得如此自在,敢愛敢恨。如果孤一早把文則抱住不放,也不到你來搞局了……哈哈……」

「孤為何……為何要文則行那險著? 是孤害了文則吧……如果沒派文則去……」

世事沒有如果,只有覆水難收。

關羽死後一個月,曹操帶著對于禁的遺憾病逝。

曹操死後一個月,攻打荊州時積勞成疾的呂蒙也病故。

三國如約定似的,各自為他們的重要人物服喪。

于禁醒來後,恍如隔世。

曹操已成先主。

那短暫戰友呂蒙都長埋黃土了。

而他本人雖撿回一命,但武功盡失。

孫權敬重他的勇謀,待他極厚,卻惹來吳國臣子們的妒忌和怨恨。

畢竟于禁將為吳國惹來劉備的復仇之師。

一個連文官虞翻的鞭打也躲不過的武將已經是廢將,留來何用? 何況還是個三姓家奴?

有些投降了吳國的荊州士卒,流傳于禁在關羽手下時所做過的醜事。有好事流氓來到于禁住處附近,想要抓他去侮辱一番。

吳國上下都鄙視怨恨于禁,已手無搏雞之力的他,在沒有人保護時根本不敢走到街上。

在吳國受盡欺凌的于禁,不時隔江北望幽嘆。

他在想張遼,要是張遼也不在了,完成任務的他可以投江從故主而去了吧。

一如夏侯惇。

曹操死後數月,剛被曹丕升為大將軍的夏侯惇被家僕發現上吊殉主,留書說要去相隨孟德公。

除了曹操,沒人可以當他的主,就算是故主的兒子也不行。

夏侯惇就是如此執拗。

曹丕為保自己顏面,對外稱夏侯惇病故,對其歌功頌德一番。

晝夜想念張遼,于禁病倒了。

于禁不管太醫的勸,向孫權執意要求歸魏。

孫權不許,他以死相挾,孫權怕張遼來找麻煩,只好放他回去。

張遼親自渡江來接于禁。

二人一見即相擁,旁若無人的親吻。

亂世生死無常,旁人目光,後世評論有何重要?

回到合肥,于圭和張虎即撲入于禁懷中大哭。

總算一家團圓,一如在天柱山的日子。

于禁跟張遼內室相纏,盡行夢寐以求的事。

但當于禁在張遼面前寬衣時,他看到這些不堪入目的疤痕,他的淫念盡消。

殺千刀的關羽。

張遼就只恨自己沒機會去荊州捅他一刀。

張遼對于禁很温柔,猶恐再傷他分毫。

于禁也終可一嚐兩情相悅的巫山雲雨。

這感覺……不只不壞啊。

好極了。

于禁歸魏時,曹丕已稱帝。

他在合肥待不多久,曹丕就召他回許都。他臨行前,交待張遼照顧好兩個孩子。

畢竟曹丕一稱帝就處死了正室甄夫人,逼死手足,有人傳言連夏侯惇也是他逼得自殺的。

他預感,下一個就到自己了。

曹丕見于禁,封他為安遠將軍,又賜他先主用過的冠和腰帶。

但之後就命人在先主的陵前畫水淹七軍,于禁拜伏在關羽腳前乞降的畫像。

在陵前拜祭先主的于禁一見畫像立刻就吐了血。

不是因為受到侮辱,連關羽那種侮辱他也能捱過去,這畫像算什麼。

而是他知道曹丕已經盯上了他。

鳥盡弓藏。

下個是誰? 張遼嗎? 曹仁? 徐晃? 還是張郃?

天下未定,已開始誅殺功臣。

魏國的未來已經跟先主一同入土了。

最後,曹丕賜于禁毒酒時,問他遺言。

于禁知道,求他放過功高震主的張遼是沒可能的。

「只求皇上善待于圭和張虎,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

也不懂威脅皇上的權位。

毒酒一飲而盡。

曹丕又放了一個心。

曹丕煞有介事的封了他一個惡諡。

厲侯。

引來災禍之人。

曹丕不能忘記先父彌留之時所喚之人不是正室丁氏,不是母親卞氏,而是于禁。

若貂蟬為紅顏禍水,于禁之禍比她更深。

貂蟬錯,錯在她為董卓所愛,為呂布所奪。

于禁錯,錯在他為曹操所愛,為關羽所妒,為張遼所追逐。

先父不要姬妾殉葬。

曹丕就把先父最記掛之人送去相伴。

于禁死訊傳來。

在哀傷和怨恨前,張遼先擔心自己和于圭張虎的安危。

曹丕之後也沒對兩個孩子怎樣。

反而為張遼和其子加官進爵,又讓于圭繼承于禁原有爵位,甚至為張遼在家鄉的母親修房子。

于圭和張虎有官職後,就被曹丕召至許都。

表面上是重用,現實是當人質。

只餘下年紀不輕的張遼獨力駐守前線。

孫權降了又叛,叛了又降,張遼忙的不可開交,結果病倒了。

病時的張遼無法以工作麻木自己,晝夜哀傷于禁,心情鬱結,久治不癒。

曹丕不住派使者來問候,旁人眼中是關心,當時人只覺曹丕催促他好起來,繼續工作。

最後,曹丕派還在病中的張遼在江上泛舟示威,威嚇剛剛又反叛的孫權。

張遼終因過勞,一病不起。

在彌留之時,張遼見自己回到了白門樓那時。

曹操問他是否願降,他拜伏在曹操腳前時,再抬頭一看,曹操竟變成了于禁。

原來麼多年,他真心相隨的不是曹操,是于禁。

若無于禁,曹操、魏國,什麼平天下的理想都不值一提。

世人不知,威猛如張遼,他的浪漫情懷不比多情才子曹操少。

張遼死了。

在于禁死後一年,張遼也相隨而去。

為紀念其剛勇,曹丕賜他諡號剛侯。

小说相关章节:三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