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天一降邪录】(1——3章),1

[db:作者] 2025-07-17 08:46 5hhhhh 5660 ℃

 作者:磕磕绊绊首发:独家首发第一会所,转载请著名出处时间:2019年5月3日

 字数:10976

 

             第一卷龙脉大清

               第一章

  红梁村可以说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村子,瓜杆子上的电表得掐着点走,逢年过节,家里能吃上口白面都算是大户人家了。虽然说村里面的地很多,但有烈堡乡的生产大队管着,一年下来能落到各家口子袋子里的实在没多少。

  碰巧,周报国家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户,镇上改革委主任是周家的女婿,逢年过节能捞不少好处。再加上自家老婆子四十多近五十的身子骨竟然怀孕了,老来得子之喜可以说是把周老汉高兴地够呛,女婿也是准备了半斤土莜子面,浩浩荡荡来给老爷子接喜。

  一家人聚在一起,难能可贵的吃了一回莜面鱼鱼。

  可谁知就是这一天晌午,小名鱼鱼的周报国在娘胎里不安生了,搅和的周老媳妇抱着肚子在炕上打滚,这可是把老周一家人忙活坏了,烫嘴的鱼鱼也顾不上吃了,翻身下炕就奔着村头接生婆英姑去了。

  红梁村就那么大点地,周家媳妇生娃的消息接生婆还没有知道,左邻右舍就已经传出去了。

  等到英姑过来得时候,周家里里外外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说是看热闹,两只眼睛就从来没有离开周家大锅里冒着热气的莜面鱼鱼。

  「看看看,有什么好看的?自己家婆娘没生过啊?」

  老爷子看到这围观的人群都要气乐了,甚至里面还有一小伙人盯着锅里的莜面鱼鱼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把鱼鱼给他们分了!」

  周老爷子难得大气,大手一挥就把自己锅里滚烫的莜面鱼鱼全都分了出去,谁让人家老来得子高兴呢?瞧那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了。

  屋外的人兴高采烈,屋里的人却是疼的打滚,肚子里翻江倒海,就像是有无数小人在肚子里打仗一样。

  接生的英姑进了屋,二话不说便指挥屋里的人准备东西,那个年代的接生设备不比现在,就是毛巾和水,外加一把剪刀就行。按英姑的说法,给人接生和给牛接生没什么区别,抓住小子往外扯,然后一剪刀把脐带剪断就行,要的就是简单粗暴。

  但是让英姑没有想到的是,周家媳妇看得有生娃的迹象,但就是不生,甚至羊水都没破,只是一个劲地疼的打滚,一下午把一家子的人都累脱水了,肚子里的小家伙始终没有动静。

  一来二去的,时间到了晚上,月亮都高挂天边了,老周家的惨叫声始终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这是生娃还是生哪吒啊!」

  村里的人也是看得兴起,都搁家里议论纷纷,显然老周家媳妇这从晌午叫到傍晚的本事比杀猪都牛,杀猪那叫声大家都知道,隔三里外都能听到。但老周家媳妇这叫声,可不只是三里的问题了,不论是持久力还是影响力,妥妥的秒杀猪叫声啊!

  这一下午可是把老周家的人弄得够呛,接生婆英姑也是怀疑人生。自己搞接生这行当搞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见这么能嚎的。最主要的是光嚎不下蛋,自己大眼瞪小眼的等了一个下午了,愣是连个屁都没有放出来。

  不过奇特的是,但凡到了晚上十一点,妥妥的,比掐着秒表都准,一到十一点,周家媳妇肚子就不疼了,然后两只眼睛亮着跟灯泡似的,咕噜一下从炕上翻起来,动作比兔子都利索。

  翻身下炕,拖拉着鞋就往村头跑,别看挺着个大肚子,一屋子的男人愣是没一个孕妇跑得快!

  到了村头之后,这周家媳妇便挺着肚子插着腰在村头大骂,中气十足,也不知道是骂谁,愣是将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你说骂人就骂人吧,偏偏周家媳妇这一骂,村子里的狗可就撒了窝了,像是受了什么惊吓似的在屋子里蹦跳,伴随着就是一阵叽哩哇啦的狂吠,一整个村子炸开了锅,比挺尸请鼓社的还要热闹,一整个晚上持续不停,把个红梁村折腾的够呛。

  最主要的是这周家媳妇力气还大,站在那里跟脚板打了桩似的,三五个大男人抬不动,得骂道第二天天明才歇息。

  安安静静得过去一上午之后,中午又来了,疼的死去活来,到了晚上整点眼睛一亮,继续站村头骂街。全村狗跟着配合,那场面……和交响乐似的。

  你说一两天也就算了,愣是持续了足足一个礼拜,这一个礼拜可算是把红梁村的村民折腾的够呛,换谁谁能顶得住啊,第二天不用种地啊!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是渐渐反应过味来了,瞧这样子可一点儿也不像是要生娃呀,相反怎么看着有种鬼炸子的感觉啊!(注:鬼炸子是山西民间的叫法,翻译过来就是鬼上身!)

  反应过来的周老汉也是紧张地不行,一来紧张自己的媳妇,二来紧张自己的香火,万一是个带把的呢?还没出生就折了岂不是要亏大了?于是周老汉便开始想办法,十里八乡的找黄大褂(风水先生)看媳妇,但是那个年代,文革之火遍地,一切牛鬼蛇神都得缩着,稍不注意就是一顿游街牛棚,谁还感冒着火牙子往上窜啊!想要找风水先生,可比找牛棚里的一个北大教授要难的多了。

  眼见着自己老婆天天白天疼的死去活来晚上站出去泼妇骂街,周老汉也是烦的白了好几百根头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愣是没有任何办法,求爷爷告姥姥都没有用,更不用说是毛主席语录了,这玩意也就应付应付红毛子。

  不过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周老汉一筹莫展的时候,良药秘方送上门来了。

  这天大早,周老汉的媳妇骂完街在屋子里睡大觉,周老汉的女婿便火急火燎的来了。

  身后还跟着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头,头发杂的跟草垛子似的,两只眼睛冷冷的看着自己,满是防备和警戒。

  「女婿,这是……」

  周老汉不解,心说自己女婿好生生的怎么把这么个活宝带在身后。

  「爸,这是给咱妈救命的活菩萨李老道!」

  周老汉女婿对于身后的这个李老道却是毕恭毕敬,开口介绍。

  原来,这个李老道以前是道士,年轻的时候正巧赶上了八年抗战,二话不说便领着自己徒子徒孙下山抗日去了,后来改革开放,李老道躲进了深山老林开了一间道观,奈何被城里的红卫兵揪出来了,对于这种牛鬼蛇神,那自然是「好吃好喝」的招待啊!一来二去的,把个李老道也是折磨的不成人形。

  说来也是巧,前不久周老汉的女婿去城里办事,正巧碰上了游街的李老道,戴着高帽,剃着阴阳头,旁边还跟着皮鞭和吆喝,打的一把老骨头的李老道都要怀疑人生了。也是该着李老道运气好遇上了周老汉的女婿,一番打听之下听说这人是道士,周老汉的女婿也是两眼一亮,自己丈母娘正是有病乱投医的时候,恰巧就碰上了游街的李老道,这岂不是瞌睡了就来了枕头?二话不说,周老汉女婿直接用一头牛和城里领导换下了李老道。

  周家女婿也不傻,如果李老道能够治得了自己丈母娘还好说,如果治不了,自己镇上也不在乎再多一个批斗的对象。

  听到自家女婿把事情说了个大概,周老汉也是激动地握住了李老道的手,那样子和见了领导没什么区别。

  「老道长,你可一定要帮帮忙救救我媳妇吧,他都折腾的我这把老骨头快要散架了!」

  面对自家媳妇这根凭空出现的救命稻草,周老汉哭的声泪俱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而李老道则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率先进到了房子里。

  此时周老汉的媳妇正躺在炕上,鼾声如雷。

  李老道围着周老汉媳妇转了几圈,随后又看了看家里摆设,回头道:「平常就这样睡一上午?没其他动作?」

  显然在过来之前,周老汉的女婿已经给李老道讲解了个大概。

  「是,就这么躺着,一到中午就闹腾,疼的满地打滚!」

  「吃饭吗?」

  「吃!早上骂完人回来就吃!」

  「吃的多吗?」

  「多,村里面几个大老爷们加起来都吃不过她!」

  听到周老汉这么说,李老道皱起了眉头,只见其坐到炕上,将李老汉老婆翻了过来,呈大字型躺展。

  说来也是奇怪,任凭李老道任何折腾,这周老汉的媳妇始终是睡的和死猪一样,呼噜打的震天响,不见一点儿动静。

  李老道上了炕,翻了翻周老汉媳妇的眼皮,随后又把了把脉。

  「孩子没问题,就是被那行当跟上了!」

  李老道磕拉了磕拉鞋底,顺手就把炕头的大烟杆子拿了起来,捻了卷烟丝,就着炤台抽了起来。

  要换做平时,李老道哪还有这种待遇,别说抽旱烟了,能不能进这房子里都是两说。但现在一见能急人所急,李老道反而悠闲了,坐在炕上抽旱烟那副样子活脱脱的一个地主老财。

  一听被跟上了,周老汉也是急的直跺脚。

  「老道长,我媳妇这都闹了一个礼拜了,肚子里还有我们家的香火呢,您看……」

  「这个没问题!」

  李老道要的就是这句话,吸旱烟吸的更带劲了。

  「不过我看了看你老婆这面像,生下的孩子有些不妥,阴年阴月阴时,从小就会招惹不干净的东西,贫道看也和他有缘,不如这样,这孩子生下之后就跟着老道我吧,我做他师傅,怎么样?」

  李老道这话在若干年后长大成人的周报国才知道,这丫的完全就是害怕继续被捉回去当牛鬼蛇神才坑蒙拐骗自己老爹的,哪来得什么阴年阴月阴时啊,也就糊弄糊弄没文化的村里人。可真别说,那个年代的人们虽然嘴里口口声声喊着毛主席万岁,马克思主义万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真碰到了没有一个不怕的,都不是傻子,平常配合配合红卫兵也就算了,真遇上这种科学解释不来的东西,谁不是躲得远远地?

  此刻一听李老道这么一忽悠,神鬼之说扎根于心中的周老汉想都不想的就答应下来了。

  一尸两命啊,这要不答应自己老婆孩子还能有保障吗?

  眼见周老汉答应,李老道僵硬的脸上才算是有了一点儿笑容,随后这个李老道便转头望向了屋子里的其他人。

  「除了肚子疼之外,这个孕妇晚上骂什么?具体骂的是谁,你们知道吗?」

 

               第二章

  听到李老道这么说,屋子里的人全部大眼瞪小眼。

  说实话,周老汉家媳妇每天晚上骂的是挺凶的,一晚上都不带重复的,怎么难听怎么骂,可要说具体骂的是谁?他们也是一知半解,不过旁边的周老汉家二儿子却是支支吾吾的开口。

  「也没骂啥,就是祖宗十八代的骂,好像……好像骂的是那个什么来着,许……许涵度!是是是,就是这个名字,可是也不知道这个许涵度是谁,并不是我们村子的!」

  听到许涵度这三个字,李老道也是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多想,反而目光将屋子里的众人巡视了一圈,随后道:「你们红梁村有童子了吧?找两碗童子尿来!」

  要说这红梁村穷归穷,可别的没有,童子尿却多,上到一二十的,下到四五十的都有,找别的困难,找童子尿可是轻松。

  没一会儿功夫,两碗热腾腾的童子尿就送到了众人面前,除了刺鼻的尿骚味,上面还冒着热气呢。

  「怎么?灌下去?」

  周老汉的二儿子端着尿,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李老道。

  「灌!」

  李老道抽了口旱烟,烟杆子照着呼呼大睡的周老汉家媳妇胸部就是一敲,那力道听得在场众人都是一闭眼,真够狠的!

  李老道这一杆子下去,周老汉家媳妇立马哼哧一声醒了,两只眼睛还没恢复清明,就被旁边眼疾手快的二儿子一把扳开了嘴巴,一碗童子尿咕咚咕咚就下肚了。

  说来也怪,在这童子尿喝了之后,当天晌午,周老汉家媳妇就不叫唤肚子疼了,而且还是吃嘛嘛香,喝嘛嘛爽,和个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村里的人都惊掉了下巴,一个劲的称呼李老道为活菩萨。李老道也够郁闷的,自己他娘的是个道士,和菩萨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论是在道教中还是在中医里,童子尿都是一个很好地药引子,以前村里人被毛毛虫咬了身上会起一大片的红痘,奇痒难忍,就是利用童子尿来解决的。别的不说,这童子尿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有的地方不是还用童子尿来煮茶叶蛋吗?虽然恶心,但真实管用。

  解决了周老汉家媳妇肚疼不止的问题之后,李老道便询问起了村子里的人。原来在前不久,周老汉的二儿子眼见自己老妈肚子越来越大需要补充营养,于是就在后山瞎转悠。

  红梁村的后山是山连着山水连着水,翻过一个山头还有一个山头,无边无际。也是该着这周老汉的二儿子运气,翻了几个山头,就找到了一片柳地。那柳地也是奇怪,柳树围了一圈,和周围的杨树林子显得格格不入。最主要的是,在这柳树中间的湿地里,周老汉家二儿子发现了一颗人参,头都从地面露出来了。这种好东西自然是要拿给自己的老妈享用啊!

  说实话,周老汉这二儿子是真够轴的,人参那种东西,是给孕妇吃的吗?也不怕补死了。

  一听周老汉家媳妇是吃了那根人参才出了问题之后,李老道也是吧唧了吧唧嘴,旱烟往腰里一卷。

  「走,头前带路!」

  经过刚刚那一下子,李老道算是在红梁村竖立了足够的威望,本身又是道士,足够村里的闲人脑补的了。单单凭借周家媳妇今天下午没有嚎啕大哭这一幕,他们就已经脑补了李老道上天入地和鬼怪大战三百回合的场景了,甚至在一些村头闲妇嘴里还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而周老汉家二儿子,则是带着周老汉一家子找到了之前自己挖人参的地方。

  刚到地,李老道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一个劲的吸旱烟。

  只见那片柳林子,大晌午的阴里阴气,冷风嗖嗖的,林子里还弥漫着白雾,看起来神神秘秘的。

  单单这场景就让周老汉家二儿子双腿直打摆子,自己挖人参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啊!

  「你们先在外边等会儿!」

  李老道犹豫了片刻,将烟杆子在地面上磕了磕,随后就一个人走进了这处柳林子。

  眼瞅着李老道进去,周老汉一家子左等等右等等都没有提起勇气进去,可谁知道就是这么一等,愣生生的等了一个多小时。

  「爸,那个李老道不会被妖怪吃了吧?」

  周老汉家二儿子这想象力够丰富的,用句现代的话来说,脑子里已经形成了一部玄幻大片了。

  可一旁的周老汉也没有谱,心里面也是捏着一把汗,都快要望眼欲穿了。

  没过多久,让他们集体松了一口气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抽着旱烟的李老道晃晃悠悠的从林子里出来了,只不过让周老汉有些诧异的是,李老道的精神似乎有点萎靡不振,而且身后的柳林子里的雾气也越来越稀薄了。

  「走,回家吧!」

  李老道没多说什么,背着手就回了家。周老汉一家人也没说什么,紧跟着去了。

  说来也是奇特,李老道进林子这一会儿时间,周老汉家媳妇就恢复如初了,不单单是肚子不疼了,晚上也不撒泼骂街了,比神仙灵药还要管用,经过这一手,李老道的形象在红梁村的村民们当中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活神仙,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村里没病没灾的都得找李老道瞧瞧,更别说是有病有灾了,出门摔一跤也得找李老道瞧瞧,是不是跟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一来二去的,李老道也是在红梁村落户了,虽然说那个年代还是文革大动乱时期,但李老道的日子却是活得滋润,村子里谁还敢给李老道戴高帽啊,那就是得罪活神仙,要遭天谴的。再加上李老道有事没事的就吓唬,说是不要学习那个什么红卫兵,拆庙砸佛,那是要折寿的。

  也是李老道运气,有周老汉家靠着,女婿又是镇上改革委的主席,小日子比当时的同行要滋润的多得多了。没几个月,咱们的主角周报国就出生了。

  作为师父,周报国的生辰八字什么的自然是要让这位高人师父指点了,奈何李老道虽然日子滋润,可心里对于那些个红卫兵还是十分惧怕的,艺高人胆大架不住对方傻子多啊,所以对于这个刚刚出手的徒弟的名字,李老道大笔一挥,周报国横空出世,要的就是报效祖国,毛主席万岁!三观之正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报国也是一天天长大,刚刚五岁,周报国的苦日子就来了,其实也是周报国自己坐,这天李老道正在屋子里看书,结果没成想五岁的周报国摸了进去,照着书上的符号就开始用树枝在地上画,那一笔一画看得李老道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在这之前咱们就不得不说说李老道,李老道又名李长生,是道教天一派的教主,早些年也是混的人模狗样的,道观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阔气,在当年甚至一度和山西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叫板。奈何时候不赶巧,正好碰上了日本鬼子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老道一拍大腿,带着徒子徒孙就下山抗日去了,别的不说,李老道这一身本事可不是盖的,在八年抗战之中也是贡献不少,徒子徒孙也死了不少。好不容易赶走了日本鬼子,李老道以为可以享清福了,奈何又碰上了国共两党相争,道教自古以来不插手天下之争,没了日本鬼子,中国人内斗,李老道自然不会帮任何一方,又带着自己徒子徒孙回道观去了。

  没呆了几年,李老道便算到自己有大灾,于是抽了个时间段把自己天一教祖传下来的那些东西埋了起来,后来红卫兵上山砸观,把李老道抓起来戴高帽游街示众,庙门砸了个稀巴烂,但是唯独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留起来了。

  后来来到红梁村,李老道有了身份地位,又找了个时间把埋得东西挖出来了,一股脑的搬到了红梁村,正巧被五岁的周报国看到,照着书上就开始画。五岁啊!五岁的小孩能懂什么?其实之前对于周报国这个徒弟,李老道是不给予厚望的,甚至按照以前的身份地位,李老道都不一定看上这个徒弟,实在是逼于无奈才收徒的,谁知道这个徒弟大大出乎自己的预料,照着书上画的不是其他,正是天一教的符隶,画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老道不由得大惊,这才正眼看自己的这个徒弟,别的不说,这份额头中的灵光真的不是其他孩童能够比拟的,再加上当时的那个环境,别说收徒了,没被打死都算不错的了。李老道也不由得仰天长叹,自己的天一教终于有了香火了。

  于是,五岁的周报国噩梦开始了,大晚上的黑漆嘛唔被扔到了坟堆里,美名其曰是练胆识,五岁的小娃娃哪经得起这啊,一晚上吓得泪水都哭干了,其实当时李老道也躲在不远处的坟堆子后面看着。等到第二天早晨,不用多想,妥妥的感冒了,鼻涕眼泪糊了满脸,把个周报国亲娘疼的直抹眼泪。

  但李老道可不惯着,熬了几贴药草和姜汤晚上接着来,到了后面察觉见周报国不哭了就可以弄出鬼火来吓唬,可别说,差点儿把周报国吓得呆滞了,心理阴影可是不小。

  到了六岁之后,李老道开始折腾周报国识字了,别的人家的小孩还在漫山遍野的玩,周报国被逼在家里看书,但凡走神就是冷不丁的一烟袋杆子,那时候的烟袋杆子可结结实实有分量,打在后脑勺上比脑袋瓜子疼多了,而且李老道教的那些也远远超出了学堂里面的知识,找个坟堆子随便拔上面的一根草,让六岁的周报国猜猜坟堆里是男是女,猜错了就是照屁股一脚,惯性能把周报国踢得一头栽坟堆里。

  这也就算了,每天早晨还让六岁的周报国练体格,腰上系着两根腊肠,让村子里的疯狗追着咬,那场面,全村都能听到疯狗的狂吠和周保国的惨叫。不过一周,村里的狗各个吃得肥头大耳。从六岁到十八岁,周报国没有一天安生觉,身上始终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旧伤好了第二天就有新伤,折磨人的把戏也不带重复的,把个周报国都快操弄疯了。

  不过咱们的周报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在他娘出的主意之下,周报国隔三差五就往李老道的烟袋锅子里撒牛粪,然后再用烟丝覆盖着,看着李老道抽的美滋滋周报国在那里暗笑,都能当祖孙的爷俩一个劲地斗法,换着法子都,不过始终还是人老成精的李老道技高一筹。一次偶然的时机发现了周报国的所作所为,说他这是欺师灭祖,有辱孝道,提着鞋拔子就打,从村头打到村尾,从村尾打到村头,那一顿打不比以往,可是把周报国打服气了,从此以后师傅的话就是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点道理深刻的映入了周报国心里。

  时光过隙,岁月如梭,随着每日太阳的东升西落,一转眼间,周报国已经长大了,出落成了一个大小伙子。

  用周报国高中学校同班同学的话来说,周报国丫的就是一个妖精!

  那个时候的高中生年轻气盛,哪个不是好勇斗狠?再加上学校外面经常有一些社会小混混闲散盘踞,但要说整所高中最厉害最不能惹的是谁,那妥妥的就是周报国,丫的有一次看到校外的混混欺负同班的女生,上前打抱不平,一个打四个,把那四个混混打的抱头鼠窜。

  后来混混找了十多个同行过来打击报复,提着铁棍刚棒看起来杀气腾腾,平时学校里的那些个刺头也是躲得远远地,唯独周报国一个人挎着书包就走了出去,大大方方的,一点儿也不怕。

  出了校门,众目睽睽,周报国把书包往地上一放就冲了过去。

  对面的十多个混混也是有些愣神,平常都是自己一帮人往前冲的,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别人朝自己反冲锋了?还没反应过来,周报国就已经是狼入羊群一般的大开大合,那一架,用有幸目睹全过程的同校同学的话来说,就是青铜圣斗士进了黄金圣斗士的地盘,一顿天马流星拳都能把对方打服的。

  还真别说,周报国一架成名,自此以后整个镇上的混混见了周报国都躲着走,惹谁也不敢惹他。

 

               第三章

  其实在李老道的训练之下,周报国自打小的时候起就是一把好手,打架更不用说了,全村的小伙伴没几个没被他锤过的。更主要的是,周报国这几年间完全接过了李老道的衣钵,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黄褂子,早前隔壁上阳武村有一个种地的被成了精的蜜獾附身了,逮谁和谁打架,而且乐此不疲,非要打赢了才行。

  平常正儿八经挺老实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变了性子?全村人疑惑之下,也是慕名找到了李老道。

  相比于十多年前的李老道,现如今的李老道生活不要太美好,整个人红光满面的,要说之前体型是电线杆,那现在就是妥妥的丈二粗垂杨柳了,不过脾气还是一如既往地臭。对外人还好,对周报国,那从来没有过好脸色,当徒弟的得像供祖宗一样供着李老道。

  上阳武村的家人找上门来,李老道想都没想,直接推给了自己徒弟周报国。

  周报国也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浩浩荡荡的就去了。

  可真别说,周报国可是把李老道的一身本事全都学全了,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那只成精的蜜獾,把个折腾的不成人形的村里人救了下来。

  就这一次,周报国成了大名人,村民口中口口相传的活神仙,天师,哪怕是之前没听说过周报国的都把周报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就差建个庙把周报国当泥菩萨供起来了。

  在村里出生长大的都知道,村里面别的没有,稀奇古怪事一大堆。

  这不,自从解决了蜜獾上身事件之后,周报国也是再没有碰到什么类似的事件可以让自己一展身手,因此整个人平日里也是闲的发慌,幸好周报国自小在李老道的锤炼之下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再加上本身就热爱学习,所以除了替人解决一些麻烦事之外,唯一的乐趣就是学习。

  或许说多了有人会觉得是假的,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等周报国可是自小就领的不少,奖状把家里的墙都快占满了。

  平日里倒是没啥,大多数时间在埋头学习,可一到了放假,尤其是暑假、寒假这类的特殊长假,周报国整个人都能闲的晒出虱子来。

  这不,这年七月,周报国放了暑假从学校出来,立马就坐着车回到了村里。

  刚到了村口,就见自己家里里外外围着一屋子的人,在那里议论纷纷。

  「呦,报国回来了?」

  隔壁王大娘眼疾手快,第一个看到了周报国。

  「嗯嗯,回来了!」

  周报国随意应付了两声,挤开了人群。

  好不容易进到屋里,周报国眉头就是一皱。

  只见在自己的炕上,正大字型的躺着一个人,周报国认识,是同村铁柱子他爹。

  王大柱整个人像是得了魔怔,两只眼睛大大的睁着,嘴巴里流着口水,仰躺在炕上盯着屋顶发呆,不论旁边的子女和老婆哭成了什么样子,王大柱都不动弹一下。

  除了胸腔偶尔的上下起伏告诉众人他是一个活人外,基本上和个死人没什么区别。

  在王大柱旁边,则是自己的师傅李老道在忙活。

  就见李老道拿了一个陶瓷碗,把自家门口的红对子撕下来了一角,泡在了碗里,在他忙乎的同时,碗里的清水已经变红了。

  「报国回来了啊,过来帮忙!」

  李老道头也没抬,甩手就将两颗鸡蛋打进了碗里。

  蛋黄还黑黑的,显然是已经开始孵化小鸡的鸡蛋。这种鸡蛋在天一派里或者说是整个道教中有一个学名,名叫龙眼。

  不是吃的水果,而是形容这类的鸡蛋。

  要知道,鸡蛋在道教中属于荤腥,平常拜神是不能当做祭品的,但是在应付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这类鸡蛋又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神话传说中,盘古都是从鸡子般的混沌中生出来的。当然,刨除了神话故事,其实大多数的动物繁殖后代方式都和鸡生蛋差不多,乃至于人,其实原理上都和从鸡蛋里面孵出来的小鸡相差不多。再加上在道教中鸡都是阳气非常高的动物,作为孕育小鸡的鸡蛋,当中蕴含的阳气自然也十分的高。

  在中医当中,鸡蛋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药引子,不过民间大多数知道的都是鸡蛋能吃能驱邪之类的,却不知道鸡蛋中最宝贵且营养最为丰富的往往是周报国手里的这些快要孵化出来的鸡蛋。

  从内在来说,这些鸡蛋已经不同于普通的鸡蛋了,这种快要孵化出小鸡的鸡蛋就是如此,蛋黄部分阳气往往是最强的,就好像是把所有的阳气浓缩在了这枚鸡蛋当中一样,威力不下于一些现实当中的手榴弹。

  在民间的很多地方,孩子高烧不退,乃至阴寒不止,都要用到这种秘方,给孩子冲生鸡蛋喝,往往百试百灵。而此刻李老道所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虽然周报国还不知道躺在炕上的王大柱这是出啥问题了,但师傅让帮忙,周报国还是第一时间冲上前来。

  在将生鸡蛋打进了碗里之后,李老道又扔给了周报国一根柳枝,周报国自然清楚自己师傅想做什么,开始拿着这根柳枝反复捻了起来。

  没一会儿功夫,柳枝上面的柳皮就被周报国抽了下来,相信这一手小时候出生农村的都玩过,用柳皮做成口哨吹口哨,周报国就是如此,把柳枝杆抽了出来,柳枝皮镂空了插进了王大柱的口腔里。

  之后,周报国便将碗里的生鸡蛋搅烂,就着水,给昏迷的王大柱喂了下去。

  学过医的都知道,人昏迷的时候最忌讳喂水了,特别容易将人呛死,因为没有昏迷的人被水呛住气管会吐出来,但是死人不会,因此除非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千万不要轻易给昏迷的人喂水,容易出事。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