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航海家辛巴妲第六次航海旅行,航海家辛巴妲,3

小说:航海家辛巴妲 2025-09-14 13:38 5hhhhh 1560 ℃

沉睡过去好一阵,辛巴妲终于醒来。她的身体还虚弱,六个新生的婴儿紧贴在她身旁,时而抽噎、时而哼唧,像六团柔软的烙印缠绕着她。她回到沙滩,并摸索着从被冲上来的残骸中以寻出些能吃的东西——干瘪的果实、半只晒干的鱼、一两颗遗留的硬粮。把这些简单的食物分成几份,辛巴妲把最多的一点留给自己,剩下的尽量吮吸着喂给还在抽泣的孩子们,或挤出仅存的乳汁来哺育。她把粮食藏在一个被海水冲蚀过的木箱里,隔一天、两天才吃一点点,咬牙硬撑,靠着母性的本能和那股不肯轻易死去的倔强,勉强维持着生命。

几天后,饥寒与孤独把她的意志磨得透明。她坐在潮湿的沙地上,看着孩子们在纱衣里蜷缩着,眼神从愧疚滑向悔恨,声音低得像被风吞没:“这些都是我一手造成的……五次出海、五次冒险,换来的只是这番狼狈。”她的思绪像潮水般回翻——那些屡屡惊险的航程,那些放纵与锦簇的欢宴,仿佛在嘲笑她的短视。临近死亡的恐惧反而唤醒了她的后悔:她不再想再做那无休止的远航者,不想再把生命当作赌博的筹码。

绝望一阵阵袭来,最终化作一种冷静的决断。她用手指挖起沙土,挖了个不大却足够让人缩身的深坑,准备像个乞丐那般躲进去等死。她对着咸风自言自语:“既然快死了,就让我先睡在这坑里,让沙土来掩埋我的尸体,免得无人料理——反正这些财富终究没有孩子重要。”话说出口,心里却更添一丝不甘。她细想家中曾有的富足,那些黄金珠宝在此刻显得多么无用:她富有到曾经可以挥霍,却依旧选择了流浪和冒险,把自己和孩子们逼到绝境。就这样等死,怎能服众?怎能接受?

终于,念头闪现出一线希望。辛巴妲把目光转向那从山间奔出的河流,河水在夕阳下闪着银光,像一条通向外界的生命之路。她低声祷告,又对自己说服气的话:“安拉在上,这条河一定有源头,也一定会流向有人烟的地方。我若只坐在这里等死,不如顺着河流试一试。”想到这里,她的手在沙地上划出一个简单的计划:造一只小舟,一只能容纳她与六个婴儿、随身少许补给的简陋小船,放入河中任其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但总比坐以待毙强。

于是辛巴妲立刻动手,耗尽气力在河岸上收集沉香木,把一截截沉香木摆放整齐,又从破船残骸中剥下结实的绳索,反复缠绕捆扎。她把几块完整的船板裁整好,铺在木架上并系紧每一处接合处,又找来两块小木板当作桨,做成一只细长而结实的小艇,窄得几乎与河床同宽,却足以承载她与六个婴儿和那点补给。

辛巴妲又把岛上能找到的一切值钱之物堆进小船:珠宝、玉石、散落的银钱,甚至那些珍贵的龙涎香块都小心翼翼地收好,连能吃的干粮也全数装入,生怕哪天派上用场不够。她把最小的孩子放在胸前,其他婴儿则用纱布与破布做成简陋的窝,安置在船舱里尽量固定好,生怕颠簸把他们惊醒。

临上船前,她摸了摸被汗盐和泪水浸湿的面颊,长叹一声,又低声吟诵起自励的诗句,声音在河边低低回荡:

“去吧,闯出危险,

勇往直前。

远离故园,

不要哀怜。

宇宙何处不能栖身?

不必忧心忡忡,

人生如梦,

灾难总有尽头。

命运支配着人,

你唯一的依靠是自己。”

说完,她把小船推入水中,自己坐进船舱,手握桨柄,任着河流带着她顺流而下。小艇随水轻摇,向前漂行良久,河道弯曲,水声吞吐,最终引她进入一处山洞。船行进到洞口,四周陡然暗下,洞中一片漆黑,仿佛吞没了船与人的一切动静。辛巴妲屏住呼吸,紧紧抱着胸前的婴儿,目光在黑暗里搜寻那一线生机。

小船顺流漂行,渐渐驶入一处狭窄的河道,两岸的岩石和突出的石壁紧紧压迫着,几乎让船无法通过。辛巴妲抱紧怀里的婴儿,另一只手扶着船舷,心中充满懊恼与担忧。她低声自语:“要是船被卡死在这里,我和孩子们岂不是要困死在这黑洞里吗?”

水流时急时缓,船忽而被挤得紧贴岸石,忽而又顺势冲向稍显开阔的水段,在黑暗中漂泊不定。辛巴妲只能将身体紧紧压在船板上,脸颊贴着湿冷的木头,耳边是婴儿细碎的哭声与河水的轰鸣。最终,极度的疲劳还是击垮了她,她在摇晃的舟身里昏昏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眼前忽然涌入刺目的亮光,晃得她几乎睁不开眼。她揉了揉眼睛,抬头一看,小船竟已停在一处宽阔的河段边缘,被人用绳索牢牢系在岸边。周围站满了陌生人,他们的肤色深浅各异,有印度人,也有埃塞俄比亚人,一个个正好奇地注视着她和船上蜷缩的六个孩子。

见她醒来,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欣喜的低语与笑声,他们热情地对她搭话,却全是她听不懂的语言。辛巴妲仍像未脱梦境般,心中充满茫然与警惕。直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上前来,操着流利的阿拉伯语说道:“姐妹!你好,你是做什么的?从哪里来?为何会到这儿?这条河上从未有人漂到这里,山的另一边到底是何处?”

辛巴妲定了定神,抱紧身边哭闹的婴儿,虚弱地回问:“那你们是做什么的?这是什么地方?”

那男子笑着答道:“我们都是农人,在这里耕作。见你昏睡在这小船里,便将它拉住系在岸边,好让你不被冲走。如今你醒了,告诉我们吧,你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辛巴妲此时胸口饥饿得像被火烧,声音沙哑低沉:“安拉在上,我的弟兄啊,我……已经饿坏了。先给我一些食物吧,然后再慢慢告诉你们我的来历。”

他们立刻取来食物,端到辛巴妲面前。她已饥肠辘辘,顾不得形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腹中稍稍有了温热与力量,才慢慢停下。六个婴儿也被安置在柔软的布裹里,得到些牛奶与稀粥,哭声渐渐平息。辛巴妲心中涌起无比的感慨:经历无数险阻,竟还能平安抵达有人烟的地方,她仰头赞美安拉,泪水几乎要落下来。

等她缓过气来,便从头到尾,将自己在海上与荒岛上的遭遇一一讲述。那些人听得目瞪口呆,齐声说道:“我们必须带你去见女王,好让你亲自把这段奇迹般的故事讲给她听。”

于是,他们恭敬地引领辛巴妲入宫。高耸的殿堂巍然耸立,彩饰华丽,空气中飘散着沉香的芬芳。见到女王时,辛巴妲再一次复述了自己的身世与所历惊险。女王听罢,目光中充满惊讶与钦佩,随即为她祝福,称这是命运与勇气交织出的奇迹。

辛巴妲便将随身带出的珠宝、玉石与龙涎香取出一部分,恭敬地献给女王。女王见状大喜,将她视为尊贵的宾客,命人以最隆重的礼仪款待,自此她与六个孩子便在王宫安顿下来,过起了与上层官吏们交往往来的富贵生活。

辛巴妲的奇遇不久传遍四方,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位从死亡边缘挣脱的女人与她六个奇迹般诞生的孩子。他们听她讲述惊险故事,也向她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使辛巴妲的见闻愈加广博。

一日,女王兴致盎然,向辛巴妲打听巴格达的情况与那里的政令制度。辛巴妲便从容地将哈丽玛女明君的施政方针一一述说。女王听罢,拍手赞赏:“向安拉起誓,哈丽玛真是一位明君!她的政策当受万民拥戴。她令我心生仰慕与敬服,我要准备一份厚礼,托你带去,献给她以表我的敬意。”

“悉听尊便。我一定会把陛下的礼物亲手送到哈丽玛御前,并转达您仁政的声名。” 辛巴妲恭敬地应答,自此在王宫中备受尊崇,长久过着锦衣玉食、舒适无忧的生活。六个孩子也在宫廷侍女的照料下渐渐长大,她自己则与王宫贵族们往来,享尽荣华。

然而时日一久,她心中思乡之情愈发炽烈。某日听闻一群商人正准备好船只,打算前往巴士拉经商,辛巴妲心底便泛起归途的渴望:“是时候随这些商人回到故土了,我想念我的家人。”

她急忙进宫拜见女王,郑重说明心意。女王听后,面带不舍地说道:“去留由你自己决定,但你在这里时,我们都很快活。”

辛巴妲俯首答道:“安拉在上,陛下厚恩,我必将永志不忘。但我思乡心切,恳求陛下恩准我回归,与家人团聚,重叙天伦。”女王知她难留,便将她托付给商人们,命人替她准备行李与盘缠,并亲手托付一份珍贵的礼物,让她带回献给巴格达的女明君哈丽玛。

临别时,辛巴妲怀抱六个孩子,深深一拜,辞别女王。随后随商人们登船,启锚出海。这一程顺风顺水,竟是一路平安,终抵巴士拉。她在那里停留数日,将孩子们安顿好,整理随身的珠宝与货物,待到时机合适,便携满载财宝启程回到巴格达。

返抵故都,她首先入宫,将女王所托的厚礼恭敬呈上,然后才归返自宅,与亲人相拥重逢。久别重聚,泪水与笑声交织,辛巴妲在家人怀抱中暂时忘却了漂泊的苦难。

数日后,哈丽玛女明君召见她入宫,欲详细探问那个遥远国度的情况。辛巴妲叹息答道:“向安拉起誓,陛下,那国究竟处于何方,我实在不知。只是当日我们所乘的船遇险覆没,我流落荒岛,为求生路,才以残木造舟,顺流而下,才漂泊至彼地……”

于是,她将整个旅途的遭遇、如何遇险得救、如何在城中生活,以及受托献礼的经过,从头至尾细细陈述。哈丽玛听后,深感惊异,对她倍加器重,并命史官将此事详细记入史册,作为奇闻留待后世传颂。

自此,辛巴妲与六个孩子定居巴格达,重新过起那富贵享乐的日子。她日日沉醉于筵席与欢宴之中,笑声取代了惊险,歌舞冲淡了记忆,把昔日九死一生的冒险渐渐抛诸脑后,再一次沉溺于繁华与享乐之中。

小说相关章节:航海家辛巴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