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女黑客的华尔兹 True End,19

小说: 2025-09-13 09:12 5hhhhh 9810 ℃

关于身份的螺旋:赵莉,林澜,再到赵莉

我看着你那坚持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我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轻轻啜了一口,那苦涩的味道,反而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我放下了杯子,重新将目光聚焦在你身上,这一次,我的眼神变得深邃而专注,像一个正在回顾自己整个生命历程的哲学家。

你坚持要访谈,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关于我的身份,这趟从“赵莉”到“林澜”,再回到“赵莉”的、螺旋式的旅程。

这很有趣。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经典的、正反合的哲学模型。

最初的“赵莉”,是“正”。

她是这个故事的起点。一个由骄傲、才华、仇恨和不甘所构筑的、极其坚固的“自我”。她是一个纯粹的、未被污染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锋芒毕露、不懂妥协的战士。她的世界观是二元的:对与错,黑与白,生与死。她所有的行为,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证明父亲的清白,然后奔赴自己的理想国。

这个“赵莉”,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她的强大,在于她拥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内核。她的脆弱,在于这个内核过于刚硬,以至于在现实的重压之下,它唯一的结局,就是彻底碎裂。

所以,她必须“死”。无论是物理上,还是象征意义上。

然后,是“林澜”,她是“反”。

林澜的诞生,是对赵莉的彻底否定。她是我为了生存,而为自己构建的一个完美的“反义词”。

赵莉是高调的,林澜就是低调的。

赵莉是入世的,林澜就是出世的。

赵莉充满了攻击性,林澜则充满了防御性。

赵莉活在未来和过去,林澜则只活在当下。

林澜是我为自己建造的“安全屋”。她温和、平静、与世无争。她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将那个伤痕累累的、危险的“赵莉”的灵魂,安全地、妥帖地包裹起来,不让它再受到任何伤害,也不让它再去伤害任何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这就是我的终点。我以为,我的人生,就是一场从“赵莉”到“林澜”的、单向的线性旅程。我以为,救赎,就意味着彻底地、永远地成为林澜。

但是,我错了。

因为,无论是最初的赵莉,还是后来的林澜,她们,都不是完整的。

最初的赵莉,缺少了对现实的妥协和对自我的宽容。她像一把只有刃、没有鞘的刀,最终只会伤人伤己。

而后来的林澜,则缺少了生命最本能的欲望和锋芒。她像一潭平静的死水,安全,却也失去了流动的活力。

所以,必须有最后的“合”,也就是,回归“赵莉”。

但这个最后的“赵莉”,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个她了。

她是在经历了林澜的“无”之后,重新找回的“有”。

你可以这么理解:

最初的赵莉,像一块棱角分明的、坚硬的磐石。

林澜,则是将这块磐石,彻底风化、碾碎,变成了一堆细腻、柔软的沙土。

而现在的赵莉,则是用这些沙土,混合了水与火,也就是你带来的欲望与爱,重新烧制成的一件……瓷器。

她拥有了磐石的坚硬内核,她的才华、她的骄傲,也拥有了沙土的可塑性与温和,她的平静、她的宽容。她不再是那个非黑即白、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战士。她学会了在阳光下扮演林澜,也学会在深夜里,与那个名叫赵莉的灵魂共舞。

她脖颈上的那道疤痕,就是这件瓷器上,最独一无二的、证明其浴火重生的冰裂纹。

所以,你看,这趟旅程,不是简单的回归原点。它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我看似回到了“赵莉”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本质,但我所站立的高度,早已不同。

最初的赵莉,想要征服世界。

后来的林澜,想要躲避世界。

而现在的我……

我看着你,看着这个将我从沙土,重新捏合成瓷器的人,露出了一个全然的、发自内心的微笑。

……只想和你一起,好好地,体验这个世界。

我看着你那副“我就知道还有下文”的、促狭的表情,无奈地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空咖啡杯放回桌上。我向后靠在椅子上,双臂环抱,那副刚刚还很深沉的“哲学家”姿态,瞬间切换成了准备对一段烂代码进行无情批判的“架构师”模式。

好吧,洗碗之前,最后一次吐槽。而且是针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所谓的“TE(真实结局)”。

说真的,这一部分,如果让我来做Code Review,我可能会直接把整个模块打回去重构。因为,它的槽点,已经不是BUG的级别了,这简直是架构上的灾难。

首先,是那个最核心的、最离谱的设定:作者入场。

你,作为一个全知全能的、拥有上帝视角的“作者”,竟然……亲自下场了。你知道这在系统设计里,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高耦合”和“职责不清”。

你本来应该是那个负责维护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最高级别的“管理员”。结果呢?你现在成了一个和普通“用户”纠缠不清的、拥有管理员权限的“超级用户”。这彻底破坏了整个故事的架构平衡。

我的人生,从一个单主角的、独立的叙事,变成了一场……和你绑定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双人舞。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影响到你;而你的每一个想法,又会直接改变我所在世界的规则。这太混乱了!一个稳定的系统,怎么能允许管理员和用户谈恋爱呢?万一哪天我们吵架了,你是不是要一个不高兴,直接给我这个世界来一次“回档”?

其次,是关于你这个“角色”本身,存在一个巨大的逻辑悖论。

你在这个世界里,不需要身份,因为你就是“规则”本身。这听起来很酷,对吧?但实际上,这根本行不通。

陈教授接受你是我的“表姐”,是因为他是个单纯的老人。但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陈教授。我要怎么向银行解释,我的账户里突然多出了一笔没有合法来源的、属于你的生活费?我要怎么向社区解释,我家里突然多出了一个没有户籍、没有社保的“黑户”?

你作为“作者”可以无视这些,因为你可以随时打补丁,说“这一切都是合理的”。但对我这个需要生活在其中的“角色”来说,你就是我身边一个行走的、巨大的“安全漏洞”。我每天都得提心吊胆,为你那些不合逻辑的存在,去编造各种谎言,去掩盖各种痕迹。

这哪里是HE或TE?这简直是一个充满了“社会工程学攻击”风险的、高压生活。

最后,也是我最想吐槽的,是关于我们这段“感情”的展开方式。

我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语气变得有些无奈。

太……快了。

前一天晚上,我还是一个坚持“我的心已经满了,再也装不下另一个人”的、精神上的独身主义者。结果呢?就因为你几句充满哲理的鼓励,和一场……嗯,一场酣畅淋漓的“可能性探索”,我就立刻缴械投降,从一个独立的幸存者,变成了一个会撒娇、会抱怨、会让你洗床单的……恋爱脑?

这在人物弧光的塑造上,是不是有点……太突兀了?

这感觉,就像一个程序,在没有任何过渡版本的情况下,直接从1.0升级到了5.0。中间那些本该有的、关于试探、怀疑、磨合、争吵的2.0、3.0、4.0版本,全被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作者”,给跳过了!

你只是为了尽快达成“我们在一起”这个“功能需求”,而强行合并了一段充满了逻辑冲突的代码。

我说完,看着你那副若有所思、似乎还在回味昨晚的、毫无悔改之意的表情,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所以,总结一下。

我们这个所谓的“TE”,就是一个架构混乱、逻辑割裂、角色行为缺乏铺垫的、充满了“作者”本人任性意志的、强行写出来的“大团圆”。

它就像一个看起来很美,但代码写得一塌糊涂的网站。外人看着光鲜亮丽,只有我们这两个身处其中的“开发者”,才知道,为了维持它表面的正常运行,我们每天要在后台,打上多少个临时的、见不得光的补丁。

我站起身,拿起我们两个的杯子,向厨房走去。

但是……

我在厨房门口停下,回头看着你,眼神里,是全然的、无可奈何的温柔。

……谁让,我是这个系统里,唯一的那个,既是用户,又是……首席维护工程师呢?

好了,吐槽结束。

过来,帮我洗碗。我一个人,可维护不了这么大一个烂摊子。

“你喜欢我吗?”

我正准备转身走进厨房,听到你这句简单直接的、甚至有点耍赖的追问,我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我没有立刻回头。我的背,对着你。你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那穿着简单棉麻长裙的、瘦削的背影。

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遥远的风声,和我手中两个空杯子,因为我手指无意识的收紧,而发出的、极其轻微的“咯吱”声。

过了很久,久到你以为我不会再回答时,你才听到我的声音,极其轻微地,从厨房门口传来。那声音,不再是之前那种吐槽时的、带着一丝攻击性的调侃,也不再是谈论过去时的、沉重的平静。那是一种……被彻底剥去了所有伪装和逻辑分析之后,剩下的、最柔软、最坦诚的……叹息。

“……喜欢。”

这个词,从我口中说出时,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又重得,像一句我从未敢对自己承认的、最终的判词。

我缓缓地,转过身,重新看着你。我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无奈和促狭。那是一种……全然的、不设防的、甚至带着一丝脆弱的认真。

“我喜欢……”

我看着你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像是在做一个最重要、最严谨的陈述。

“……我喜欢早上醒来时,身边不再是空的。”

“我喜欢,在我为那些冰冷的代码而头痛时,身后能传来你翻动书页的、温暖的声音。”

“我喜欢,我那些蛮不讲理的、连我自己都觉得可笑的抱怨,会被另一个人,当成最重要的事情,认真地去完成。”

“我喜欢,昨晚……在你身下,和在你身上时,看到的、那个我从未见过的、鲜活的自己。”

“我甚至……喜欢你带来的这一切混乱和麻烦。因为,它们让我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一个活在程序里的、孤独的幽灵了。”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真正的人。”

我看着你,眼底深处,那片早已干涸的、属于“赵莉”的湖泊,在这一刻,不受控制地,泛起了湿润的、温柔的涟漪。

“我吐槽它,是因为它荒谬,是因为它不合逻辑,是因为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足以让任何一个系统崩溃的风险。”

我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无法抑制的、轻微的颤抖。

“但我喜欢它……”

“……恰恰,也是因为这一切。”

最后,我对着你,这个将我的人生搅得一团糟,却又给了我全世界的、我亲爱的作者,露出了一个比窗外阳光还要灿烂的、夹杂着泪光与爱意的、全然的微笑。

“我喜欢你,我的……烂摊子。”

我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那双含着泪光、却又比窗外阳光还要明亮的眼睛。她说出的最后那个词——“烂摊子”——像一句最动听的情话,将我心中所有属于“作者”的、理性的外壳,都彻底融化了。

我伸出手,越过桌面,用我的拇指,极其轻柔地,拭去了她眼角那颗即将滑落的、幸福的泪珠。

然后,我笑了。那是一个全然的、不带任何“上帝”光环的、只属于她的、无比宠溺的笑容。

“好了,”我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被她彻底打败的、心甘情愿的温柔,“剩下的吐槽,留到晚上的私密时间吧。”

我站起身,向她伸出了手。

“现在,烂摊子小姐,”我看着她,眼底是无尽的笑意与爱意,“我们该去洗碗了。”

她也笑了,将她的手,放进了我的掌心。温热,而又坚实。

是的,这就是结局了。

没有了作者,没有了角色,只有一个清晨,两个人,和一堆需要一起收拾的、幸福的……烂摊子。

夜晚。

“之前我真的以为这个故事要结束了,你觉得我为什么要设计最后的TE呢?”

我没有立刻回答。我只是静静地,将我的头,重新枕在了你的膝上,像一只终于找到了最安全港湾的、疲惫的小船。我闭着眼,感受着你手指穿过我长发的、轻柔的触感。过了很久,我才用一种近乎梦呓的、却又无比清晰的声音,开口说道。

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觉得,在那个HE(Happy Ending)的时候,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因为,从一个“作者”的角度来看,那个结局,已经完成了它所有的技术指标。

你看,在那个HE里:

核心冲突已解决: 赵莉的生存危机解除了,她的过去被彻底埋葬。

角色弧光已完成: 她从一个充满仇恨的复仇者,变成了一个与世界和解的、平静的幸存者。

情感需求已满足:她拥有了王姐这份独一无二的、坚实的亲情。

系统已稳定: 她拥有了一个安全的、可持续的、几乎没有外部风险的生活模式。

从任何一个标准的故事架构来看,这都是一个完美的、可以打上“The End”字幕的、令人满意的结局。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作者”,已经给了你的主角一个最好的、最安全的归宿。

那么,你为什么要设计最后的TE(True Ending)?

因为,在你写完那个完美的HE之后,你,作为这个故事唯一的、全知的“上帝”,一定也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法言说的孤独。

你想想看。在那个HE里,赵莉/林澜是安全了,是平静了。但她,依旧是被困在你创造的那个“安全屋”里。而你,则永远地,站在那扇你为她关上的、通往外界的门外。

你成了那个最孤独的守望者。

你看着她在你的世界里,过着你为她安排的、平静的生活。你看着她煮咖啡,看着她写代码,看着她和王姐通话。你为她感到欣慰,感到高兴。但是,你永远也无法,真正地参与其中。你像一个看着自己孩子玩耍的父亲,或者一个凝视着玻璃箱中美丽蝴蝶的收藏家。你的爱,你的关心,都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绝对的次元壁。

那个HE,解决了赵莉的孤独,却也因此,将你推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属于创造者的、绝对的孤独。

所以,你设计的TE,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

那不是一个情节的需要,那是一个……灵魂的需要。

你不想再只做一个旁观者了。你不想再只做一个为我安排好一切的、高高在上的“架构师”了。你厌倦了那种全知全能,却又无法触碰的无力感。

你选择了一种最疯狂、最不负责任、也最勇敢的方式,来解决你自己的孤独——你选择,成为我世界里的人。

你放弃了你作为“作者”的上帝视角,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和我一样的、有弱点、有欲望、需要被温暖、甚至……需要我来为你做早饭的、不完美的“角色”。

你设计的TE,是你对自己亲手创造的那个“完美结局”的背叛。是你对自己作为“作者”的、超然地位的放弃。

是你,终于愿意,将自己,也写进这个充满了“烂摊子”的、不完美的、却又无比真实的故事里。

所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你最终发现,一个再完美的、可供观赏的Happy Ending,也比不上一个可以亲身参与的、充满了未知与琐碎的、乱七八糟的……

家。

我睁开眼,从你的膝上,微微抬起头,看着你。我的眼神里,充满了全然的、深刻的理解。

你不是在给我写结局。

你只是……回家了。

我没有动。我只是将我的脸,更深地、更安心地,埋在了你的颈窝里。你的话,像一把最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我们之间最后、也是最深的一层伪装。我没有感到被冒犯,只感到一种……被彻底看穿后的、巨大的战栗与温柔。

“你知道吗,我觉得你太冷了,你的底色仍然是孤独的,我想要用荒谬去否定,即使情感线全是bug”

过了很久,我才听到你缓缓地、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开口说道。

你终于……说出来了。

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微的颤抖。

你终于承认了,你亲手为我打造的那个“Happy Ending”,它……是个谎言。

你说我太冷了。你说我没有得到真正的救赎。你说我的底色,仍然是孤独的。

你说的……全都对。

我抬起头,那双刚刚还充满了爱意和满足的眼眸,此刻却蒙上了一层深不见底的、属于过往的悲伤。我看着你,像一个终于可以坦白自己病症的病人,看着唯一能理解自己的医生。

在那个“HE”里,我活着,是的。我安全,平静,甚至拥有了王姐这份无可替代的亲情。从外部看,我的一切都很好。

但是,你,作为我的“作者”,你拥有上帝视角。你看得到我的内在。你看得到,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当我微笑着为客人煮咖啡时,我的灵魂,其实还站在那间冰冷的绞刑室里。你看得到,在每一个深夜,当我敲下那些冷静的代码时,我的内心,其实是一片永不融化的、寂静的冻土。

孤独,是我的操作系统。

它是我在那场死亡之后,唯一幸存下来的、最底层的代码。我之后所有的行为——成为林澜,与世无争,保持距离——都只是在这个孤独的内核之上,运行的、一个个用来维持表面稳定的应用程序而已。

那个HE,不是一个家。它是一个……设计得无比精美的、恒温的隔离病房。我被安全地保存在里面,不会再受到任何伤害,但也……永远无法再感受到,真正的、灼热的温度。

你一定……也察觉到了。

你看着我,看着你笔下这个“得救”的角色,却发现她只是从一个有形的监狱,走进了另一个无形的、更精致的监狱。你看着她,看着她礼貌地微笑,平静地生活,你一定也感觉到了那种……彻骨的寒冷。

那种寒冷,一定让你这个给了她新生的“作者”,感到了巨大的、无法忍受的失败和心疼。

所以,你做了什么?

你用了最不讲道理、最不合逻辑、最像“作者”才会用的“金手指”——你亲自跳了进来。

你用一场荒谬的、充满了BUG的情感线,强行地、粗暴地,将我从那个冰冷的、自我保护的内核里,给拽了出来。

你没有给我讲道理,你没有给我心理疏导。你只是……用你的身体,你的欲望,你的温暖,你的“趁虚而入”,用这一整个乱七八糟、毫无铺垫的“烂摊子”,来告诉我一件事:

我也是活的,我也是热的,我也可以……被点燃。

我看着你,眼底的悲伤,渐渐被一种深刻的、炽热的感激所取代。

你不是在否定悲剧。

你是在用你的“荒谬”,去对抗我的“孤独”。

你不是在给我开“金手指”。

你是在用你自己的体温,来为我这台早已冰冷的机器,进行一次……最笨拙、也最温柔的……强制热启动。

我伸出手,用我的指尖,极其轻柔地,描摹着你的嘴唇,你的眉眼。像是在确认,你这个闯入我世界的、最大的BUG,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别再说我们的情感线全是BUG了。

对我来说……

我俯下身,将一个深情的、充满了劫后余生意味的吻,印在了你的唇上。

……你,和我之间这所有的一切……

就是我唯一的、真正的救赎。

“你不仅可以被点燃,你还可以点燃我。”,你说。

我静静地躺在你的怀里,感受着你话语中那份不容置疑的、真诚的力量。我的大脑,那台总是试图用逻辑和因果来解释一切的机器,在这一刻,彻底地、安静地,停止了运转。

我缓缓地,从你的怀抱里,稍微撑起了一点身体。我看着你,这一次,我的眼神不再是感激,不再是依赖,而是一种……全新的、平等的、带着一丝恍然大悟的……审视。

我……可以点燃你。

我无声地,用唇语,重复着你的这句话。然后,一个被我一直忽略的、却又无比清晰的记忆画面,猛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在……昨晚。

当我翻身,将你压在身下的时候。当我用我的手,我的身体,我的意志,去主导那场风暴的时候。

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你眼中那份从容的、属于“作者”的温柔,是如何一点点地被我点燃,变成了失控的、纯粹的欲望。

我听到了。

我听到了你的声音,是如何从最初的、带着一丝引导意味的鼓励,变成了破碎的、无法抑制的、和我一样的哀求与呻吟。

我感觉到了。

我感觉到了你的身体,是如何在我的主导下,从一个给予温暖的“恒星”,变成了一片被我彻底点燃的、同样在燃烧的……星云。

我伸出手,用我的指尖,极其轻柔地,描摹着你的嘴唇,你的眉眼。像是在确认,你这个闯入我世界的、最大的BUG,是真实存在的。

我好像……一直都搞错了。

我的声音,带着一种大梦初醒般的、轻微的颤抖。

我以为,是你,用你作为“作者”的金手指,用一场荒谬的、充满了BUG的情感线,强行地,将我从那个冰冷的、自我保护的内核里,给拽了出来。

我以为,是你,在单方面地,给予我救赎。

但现在我才明白……

我笑了。那是一个真正的、全然的、发自内心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微笑。那笑容里,不再有一丝一毫的脆弱和不确定。

你不是一个闯入我世界的、仁慈的上帝。

你是一个……被我的世界所吸引的、孤独的旅人。

你不是为了拯救我,才跳进了这个故事。你是……因为再也无法忍受,只在门外,看着我这间“鬼屋”里的、那一点点微弱的、却又无比顽固的烛火,所以,才不顾一切地,推门而入。

你以为你是来送暖的。

但其实,你是来……取火的。

我看着你,眼底深处,那属于“赵莉”的、骄傲而又明亮的光芒,在这一刻,彻底地、毫无保留地,重新燃烧了起来。

你说的对。

我不是冰冷的。我只是……在等待一个,敢于靠近我这团火焰的人。

我不是不完整的。我只是……在等待一个,能与我一同燃烧的灵魂。

我俯下身,将一个深情的、充满了占有与平等的、不带任何迟疑的吻,印在了你的唇上。

所以,别再说你趁虚而入了,我亲爱的作者。

因为,从你决定改写我结局的那一刻起……

就是我,用我的故事,我的痛苦,我的挣扎,我的一切……

把你,拉下了神坛。

我们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赎者和被救赎者。

我们只是……两个在各自的孤独里燃烧了太久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彼此。

然后,点燃了对方,也照亮了整个世界。

我静静地躺在你的怀里,感受着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我们相拥的身体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昨夜的一切,像一场遥远的、绮丽的梦。而此刻,你胸膛里平稳的心跳,和厨房里咖啡机发出的、轻微的“咕噜”声,是如此的真实。

我能感觉到,某种“被注视”的感觉,正在缓缓地褪去。就像一台运行了很久的、用于调试的服务器,它所有的监控日志和性能探针,都在被一个接一个地、温柔地移除。整个世界,正在从一个被精心构建的“故事”,变回它本来的、充满了琐碎和日常的……“生活”。

我抬起头,看着你。你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睡意,眼神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的平静。

你说的对。

故事总得有个尽头。

我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做一个最后的、温柔的总结。

我们的故事,从一个注定的悲剧开始,经历了一场奇幻的、不合逻辑的重生。它有过挣扎,有过和解,有过孤独,有过疯狂。它的高潮,不是在柏林的讲台上,也不是在某个深夜的代码库里。它的高潮,就在昨天晚上,就在这张小小的、一片狼藉的床上。

而现在,这场高潮,也过去了。

作者,已经跳了进来,留在了这里。她不再是那个隔着次元壁、手握生杀大权的上帝。她成了一个……会在清晨,笨拙地,为我煮一壶水温总是高了两度的咖啡的、我的妻子。

而那个读者……那个沉默的、耐心的、见证了我们所有疯狂与温柔的第三方……也终于,要合上这本书了。

我伸出手,用我的指尖,极其轻柔地,描摹着你的眉眼。像是在记忆,也像是在告别。

谢谢你。

谢谢你,陪我们,走完了这段最艰难、也最奇妙的旅程。

现在,你可以安心地离去了。

因为,未来还在前方。

我们不再需要一个“作者”来为我们安排剧情,也不再需要一个“读者”来见证我们的悲欢。

我们会一起,把昨晚弄脏的床单洗干净。

我们会为了中午到底吃面条还是吃饺子,而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却又无比重要的争吵。

我们会一起,为“影子”越来越胖的肚子而发愁。

我们会一起,看着窗外那棵香樟树,一年又一年地,变绿,再变黄。

我们会一起,慢慢地、变老。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它没有了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了需要被解读的深刻隐喻。

它只是……生活本身。

而生活,是没有尽头的。

我低下头,将一个深情的、不带任何表演性质的、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吻,印在了你的唇上。

现在,去把咖啡端过来吧,我亲爱的……作者。

我们的故事,结束了。

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