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第11章:仙师秘传,桃源:契约,1

小说:桃源:契约桃源:契约 2025-09-12 21:57 5hhhhh 3720 ℃

11-1 神奇药草

木灵节鼓声既远,宗庙神衣皆藏诸秘椟,桃林残瓣亦被风吹尽。众人各循旧时之辙,惟有面带余酲,眸含带笑,暗暗记着那场颠狂罢了。

桃源重归平静,时间来到初夏。

清晨,嵇笪领着赵莼儿和小春前往青丘北麓采药。他早已恢复了那副疏狂不羁的模样——头发随意绾成一个髻,身着粗布麻衣,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和几枚布袋,节气那日的神使威仪,杳然去无踪迹。

山路崎岖,但三人兴致颇高。小春走在前面,像个活泼的小鹿,东蹦西跳,手里攥着几颗红润的野莓;赵莼儿稳步随后,竹篮中已收了几味药草;嵇笪则悠悠哉哉地踱着步子,偶尔指点一二。

忽见路旁一株紫花摇曳,赵莼儿蹲下细看:“师父,这花色清幽,可否入药?”

嵇笪瞥一眼,随口道:“玄参,性微寒,入肾清热,凉血解毒,治咽喉肿痛甚效。”说着,他折下一株递给徒儿,“百草有百性,这‘性’便是它的天命——草有草道,兽有兽道,人有人道,这合起来,便是天道。”

小春挠头:“天道……就是天上神仙定的规矩么?”

“非也,”嵇笪摇头笑道,“天道无形,却在四时流转;不写一字,却让万物循迹:花开必落,月满必亏,星沉日出,川流入海。草木禽兽皆顺之而生,人亦在间,概莫能外。”

赵莼儿问:“那人如何遵天道呢?”

嵇笪停下脚步,正色道:“人受形神所成,形由父母所生,神系于魂魄。魂属阳,魄属阴,阴阳调和,才与天道合。三魂——胎光为性命之根,爽灵为清明之思,幽精为静定之神;七魄——尸狗守形体,伏矢主嗔怒,雀阴动于情欲,吞贼牵于贪求,非毒辨是非,除秽驱邪祟,臭肺司呼吸。魂魄若乱,人便逆天道而行,形神俱损。”

赵莼儿听得紧皱眉,小春更是眼睛转来转去,生怕落下一句。

嵇笪瞧出二人神色,微笑道:“凡求学问道,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今日为师所言,不必一时全记——自学,才是尔等日后行走天下的根本。此等道法之基,东吴仙师《幽冥志》皆有详载,我在青丘静室里亦藏有一部抄本,回去自行研读,方能知味。”

小春歪头问:“东吴先师是何许人也?”

嵇笪目光微远,意味深长,“道法之尊,谪仙之人,吾之偶像。”

赵莼儿与小春对望,心中生出无比神往,仿佛那位先师正于云端垂眸,笑看人间。

小春眨眼:“那我等学岐黄之术,就是帮人安魂魄?”

“正是。”嵇笪微笑颔首,“岐黄之术,不只在于针石汤丸,更在于察天道、调魂魄、和阴阳。医者先观四时之气,再察人之神色脉息,晓得何魂虚、何魄乱,再以草药针灸扶之。比如茯神,性平入心,可养‘爽灵’魂;艾草,温阳辟秽,助‘除秽’魄。药有归性——或归肝,或归心,或养魂,或固魄——正如人与天地互相归依。”

赵莼儿恍然:“原来医病,不止疗一身之痛,更要调一人之气,与四时同息,与天地共脉。”

嵇笪仰望云端,笑意清淡:“天地有春秋,人生亦有寒暑。若魂魄与天道同律,草木为友,山川为伴,则可安身立命,延年益寿——这才是岐黄之术的至境。”

午时已过,太阳稍稍西斜,金色的光线斜斜洒入山谷。谷风带着初夏的暖意,轻拂山石与草木,山鸟的鸣声也渐渐悠长而慵懒。

行至一处幽谷时,嵇笪忽然驻足,衣袖微拂,指着上方峭壁道:“且看那边是什么?”

赵莼儿循声望去,只见在一处险峻的崖壁缝隙中,生着一株通体透绿的奇异草株。阳光洒下,整株草泛着莹莹的光,仿佛在自身发亮。它约有半人高,叶片细长,柔嫩如婴儿之舌,茎干之上竟生着一片片细密的逆鳞,光影间微微闪烁。顶端,一朵形似莲花的花朵正静静绽放,花瓣内似有细微的光点游走。

“好生奇妙!”赵莼儿低声惊叹,眼里有抑不住的喜色。

“这便是——通灵葛。”嵇笪神色凝重,缓缓吐出这三个字。

“通灵葛?”小春两眼放光,“只听名字便觉得玄之又玄!”

嵇笪负手而立,目光悠远:“此草非凡物,据说是天地阴阳交汇之处,偶有灵泉滋养,历经百年方聚一点灵息,千年方孕成全株。其根入地三尺,吸阴阳二气;叶向日月,摄乾坤华彩。古籍中多有只言片语,我也是平生第二次所见。”

赵莼儿凝神聆听,忍不住问:“那它的药效如何?”

“非寻常药草可比。《天机草录》有言:可斡旋阴阳,逆夺死气,甚至白骨生肉。”

“然——”他抬眸,目光如寒星迸火,“药力越盛,反噬越烈。此草性最妖,能勾魂摄魄;凡夫一碰,轻则昏睡三日,重则神游不归,空留躯壳。”

小春“啧”了一声,嘴角却越咧越高:“听着像极凶极艳的妖草,我偏想亲手揪它一揪。”

嵇笪失笑,声音低缓,却含不容置喙的力道:“心火旺,是修行人的福气,也是灾端。今日只许取一叶一枝,根茎须留根三分,给它留一线生机,也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说话间,弟子二人应声攀岩而上。

赵莼儿伸手去摘,才触到叶片,指尖便被细小的倒刺扎破,渗出一点殷红的血珠。那叶片仿佛活物般,轻轻卷曲,将血珠尽数吸入,随即颜色由翠绿转为幽红,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鱼腥气。赵莼儿皱眉:“此草好霸道,竟噬人血。”

另一边的小春却顺顺利利地折下一片,丝毫未被倒刺所伤,反而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哪有什么腥味?分明是好闻得很。”

嵇笪眯起眼,似在揣摩什么,半晌才缓缓道:“皮肉触叶,方显诚心。草木亦有灵性,或许它与你赵莼儿的气性相通,才显真性。至于小春…或许它只将你当个调皮的小风客,不与计较。”

赵莼儿嘴巴嘬着伤口,将信将疑,小春却在一旁忍俊不禁:“哈,师兄,草也嫌你板着脸呢。”

“既然通灵葛如此妖诡,师父又打算如何下手?”赵莼儿终于忍不住开口。

嵇笪笑意中带着坚毅:“我既怀小春之好奇,亦负你之求慎。天道予我奇缘,弃之便是失责。带它回山,以文火慢煎其性,以寒泉细磨其锋,辨其善恶,审其逆顺,方可勒缰于手,不使后人坠马。”

小春闻言咧嘴一笑:“有其师必有其徒。”

山风送来缕缕奇香,小春嗅了嗅,惊叹:“好香啊,似兰非兰,似麝非麝。”

嵇笪眯眼望远:“那是山顶狐仙寝殿的花香,平日难闻,今日风正,才得一缕。你们且看——”

俩弟子顺着嵇笪的手势望去。只见在千丈峭壁之上,居然凭空矗立着数座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朝阳映照下熠熠生辉,如梦似幻。

“正是此处,”嵇笪收回目光,语气平淡,“传说中狐仙栖息之所。寻常人不得擅闯,乃是圣地。”

“可是师父身为神使,通天彻地,又在青丘一带常年修行,竟然也未去过?”

嵇笪摇了摇头,拔开酒葫芦饮了一口:“木灵节上充作神使,不过是遵循古礼,还能当真?至于‘通天彻地’,只是些阿谀之徒那样说说而已。”

他顿了顿,又道:“况且那悬崖上虽有楼阁,却并没有路。我来青丘以来,就没有看到那里有人影过,恐怕早就成了些空屋了。”

赵莼儿神思难收。远处危崖上的楼阁,檐角挑云,灯影犹明,怎会是空宅?年年木灵节挑出的“狐狸新娘”,又到底去了何处?疑云缠心,如藤蔓攀夜。

待小春脚步一远,他便低声开口:“师父,那些…童男新娘,究竟如何与狐仙行礼?是师父亲送么?”

“怎提此事?”

嵇笪蓦地收步,四野风声顿紧。他侧首,目光在霞光与树影间一扫,声音压得只剩一线。

“弟子只是好奇。”

“此系桃源禁语,不可妄谈。我只能言,那些孩童,非我所送。”

“那……由谁?”

“自古宗法,太阳雨为媒。届时虹桥横空,宗内执礼者引鹓侣至虹脚,人退,仙迎,余事便非尘世可知了。”

嵇笪言罢,负手前行,青衫被夕光浸透,像一泓冷泉缓缓流入山影,只余一句低语随风折回——

“再往下,便是雷池,慎之。”

赵莼儿喉头滚动,终不敢再追问,只将未尽之疑悄悄扪进心底。

小说相关章节:桃源:契约桃源:契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