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完+番外1) - 11,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完+番外1),4

小说: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完+番外1)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完+番外1) 2025-09-11 22:02 5hhhhh 5750 ℃

  而其中一位身着普通百姓的衣衫,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那队渐行渐远的锦衣卫。

  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中暗自思忖:「这新成立的锦衣卫是在做甚?不过若是能利用这混乱局势,对我赵国大计必有益处。」

  他不动声色地随着人群移动,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锦衣卫离去的方向。

  待人群渐渐散去,他迅速转身,朝着城中一处偏僻的客栈走去。

  回到客栈,他小心地关上门,从床下取出一个特制的信鸽笼。

  他将情报仔细地写在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上,绑在信鸽的腿上,然后走到窗边,轻轻打开窗户。

  信鸽振翅高飞,消失在夏日清晨的天空中。

  他望着信鸽离去的方向,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

  金銮殿外。

  晨曦透过朱红的宫墙,洒在通往朝堂的白玉阶上,泛着冷冷的光。

  百官们身着朝服,头戴官帽,心怀各异。

  往日里,这里还有低声的交谈与偶尔的笑声,可今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沉闷。

  当那锦衣卫抓人之事如一阵风般在百官中传开后,众人的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有的大臣眉头紧锁,眉心处挤出深深的沟壑,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手中的笏板也被攥得更紧,指节泛白。

  礼部尚书冯吉目睹眼前之景,眉头紧蹙,眼中盈满了深深的忧色,迈着匆匆的步伐朝着陈志清走去,声音里挟着几分急切与不安,压低声音道:「丞相大人,锦衣卫此等国之利器竟掌控于一内侍之手,实乃大大的不妥啊!您瞧瞧,就这短短几日,那内侍凭借着锦衣卫的权柄,肆意横行,随意捉拿朝廷大臣。

  如今这朝堂之上,人人心内惶恐,犹如惊弓之鸟。

  长此以往,我大夏朝堂必定大乱啊!」

  大夏丞相陈志清同样略带忧虑,缓缓开口道:「冯大人莫急,我观那陆云不是祸乱朝纲之人,其中必有隐情,等上朝后,我禀明陛下后在下结论不迟!」

  冯吉点点头,不再言语。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钟声响起,上朝时辰已至。

  朝堂之上,女帝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过群臣,落在陆云身上之时,脸色虽然不变,但其内心泛起一丝涟漪,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日的场景,自己居然主动,提出要用那种方式奖励陆云。

  虽说是再看完那两份口供,心头积愤难消,但毕竟是自己主动的,就跟一个普通的女子一样求欢。

  女帝的心跳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一种从未有过的羞涩情绪在心底悄然蔓延。

  深吸了口气,平稳心情将目光从陆云身上挪开,朝夏蝉使了一个眼神。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夏蝉冰冷的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陈志清走上前,出列,正欲开口禀报关于陆云之事,却陆云打断:「启奏陛下,小的有事禀告陛下!」

  「准奏!」

  女帝朱唇轻启,神色自然道。

  陆云恭敬地拱手,神色从容坦然,声音洪亮有力地说道:「陛下,近日来,小的所掌管的锦衣卫的一系列行动,或许致使朝中诸位大臣产生了一些误会。

  然,臣之初心始终如一,唯愿为陛下排忧解困。

  历经多番审讯,此前的御史台中丞逢集、户部尚书李岩皆已毫无保留地招供。

  此番所擒拿的大臣,每一位皆为此二人所供出之辈,且在其府中搜获众多确凿无疑、毋庸置疑的罪证。

  锦衣卫行事,向来正大光明,断不会肆意妄为!」

  此言一出,朝堂中的大臣们顿时一片哗然。

  有的大臣面色惨白,额头上冷汗直冒,眼神中充满了惶恐与不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脸上流露出对陆云的忌惮之色。

  女帝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对陆云的赞赏之意:「爱卿办事,朕万分放心!」

  陆云再次拱手道:「谢陛下信任,小的定当不负圣恩,为陛下肃清这朝堂奸佞。」

  恰在此时,大殿之外,猛地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喊声。

  只见一位太监满脸惊慌,一路疾奔而来,声音都因焦急而有些变调,高声喊道:「陛下,大事不好!益州传来紧急军情!」

  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瞬间让原本凝重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朝堂众人的脸色皆为之一变。

  益州?

  陈志清忽然想起来了什么,脸色顿时大变。

  女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神色威严中透着一丝担忧:「呈上来!」

  太监急忙将手中的加急军情呈递上去,女帝一把接过,她的目光如电般扫过奏折上的内容,每看一行,眉头便紧一分,眼中的怒火就如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在眼底汹涌翻腾。

  突然,女帝猛地将竹简狠狠摔在地上,她的嘴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脸色涨得通红,仿佛能滴出血来。

  「岂有此理~~!」

  女帝的怒吼声如惊雷般在朝堂上炸开,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第213章:萧武阴谋

  大夏金銮殿内,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肃穆,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女帝神色威严地端坐在龙椅之上,她的面色阴沉得宛如深不见底的寒潭之水,手中紧紧地攥着一份急报,那力道之大,似要将其捏碎,眼神中,怒火在熊熊燃烧,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都化为灰烬。

  「哼!」

  女帝猛地发力,将手中的急报狠狠地砸向地面,怒喝道:「周文海、林凡,这两个狗胆包天的逆臣!」

  那声音如雷鸣般在朝堂中回响,震得在场的众大臣心头猛地一颤,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了他们的心。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只是偷偷地互相对视一眼,便赶忙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整个朝堂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紧张的心跳声。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丞相陈志清赶忙出列,恭敬地弯下腰,拱手说道:「陛下还请息怒,龙体安康至关重要。

  不知益州发生了何事?」

  「何事?」

  女帝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那笑容中却没有丝毫温度,冷冷地说道:「周文海、林凡这两个逆臣,朕出于信任,委以重任,派他们前往益州的绵城和涪城赈灾。

  可他们呢?竟胆大包天,欺君罔上,回奏朕说灾情已然解除。

  哼!实际上,他们却在暗中贪墨那本应救济百姓的赈灾款项。

  此等行径,简直是丧心病狂!他们眼中根本没有百姓的死活,何曾将朕这个皇帝放在心上?又何曾对天下苍生有过一丝怜悯?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天理难容!」

  什么!!

  贪墨赈灾款项?

  欺瞒圣上?

  此语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惊愕万分,议论纷纷,这才明白一向沉稳的皇上今日为何会如此盛怒,原来这两人居然敢坐下如此罪行。

  兵部尚书萧武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恭敬地拱手后,神色凝重地说道:「启奏陛下,此事臣以为或许存在误会。

  周文海此人,臣对其了解不多,不敢妄言。

  但林凡在兵部任职多年,向来恪尽职守、品行端正,臣以为他断不会做出这等贪墨赈灾款项、欺瞒陛下之事啊。

  还望陛下明察,切莫冤枉了忠臣。」

  「冤枉他,哼!」

  女帝凤眸瞥了一眼萧武,眼中的怒火似要将其吞噬,她伸出玉手,指着地上的急报说道:「此乃益州绵城县令石翰君冒死送来的急报,难道他会平白无故冤枉这二人?石翰君在奏报中详述了所见所闻,那些本该发放到灾民手中的钱粮,被周文海和林凡中饱私囊,多少灾民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而他们却在逍遥自在,视人命如草芥,如此恶行,罪无可恕!」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萧武额头冒出冷汗,却仍硬着头皮说道:「陛下,石翰君一人之言,或许……或许有失偏颇,是否可再派人彻查?」

  女帝怒极反笑:「彻查?再派人?等你慢悠悠查完,灾民都死光了!朕当初信错了人,才导致今日之祸,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这时,丞相陈志清上前一步:「陛下息怒,萧大人也是出于谨慎。

  不过,此事确实重大,可先将周文海和林凡召回京城,押入大牢,再选派公正廉明之人前往益州调查核实,若情况属实,定当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女帝微微点头,眼中寒光闪烁:「就依丞相之言,即刻派人将那两个逆臣捉拿归案,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吾皇圣明!」

  朝堂上的大臣们齐声高呼。

  片刻之后,陈志清再次出言道:「启奏陛下,这周文海与林凡两人自然可恶,但当今最重要的莫过于是灾情,若真如那绵城县令石翰君所言,如今绵城和涪城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疫病横行怕是在所难免。

  当务之急,是要先解救灾民,稳定局势。」

  女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她看向陈志清问道:「丞相有何良策?」

  陈志清恭敬地向前迈出一步,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回答道:「陛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重新选派贤臣良将赶赴灾区救灾。」

  女帝点头称是:「丞相所言极是!但所派何人?」

  陈志清面露难色,迟疑了一下,摇头道:「这个,微臣一时间也想不出人选!」

  正在这时,兵部尚书萧武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锦衣卫指挥使陆云可担此任。

  他文采斐然,又足智多谋,由他前往救灾,定能迅速稳定局势。」

  说这话时,萧武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他知道陆云正在为追查李岩、逢集同党案忙得焦头烂额,而且此次救灾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复杂的灾情,还要处理灾后的乱局,这其中稍有差池,陆云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女帝微微一怔,目光投向还在朝堂中的陆云,开口道:「陆云,你意下如何?」

  正在一旁默默吃瓜看戏的陆云,原本抱着看好戏的心态,见牵扯到自己头上,先是一楞,随即反应过来,他赶忙出列,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朗声道:「小的本不该推辞,但如今李岩、逢集同党案正处关键之时,线索繁多且错综复杂,若此时微臣离去,恐后续接手之人难以理清头绪,耽误案情。

  再者,灾区情况虽危急,但微臣对救灾并无十足经验,怕有负陛下重托。」

  萧武见状,连忙说道:「陆云,你休要推脱。

  你能力出众,又怎会被这些困难吓倒?至于李岩之案,你可将线索交接于他人,救灾才是当下关乎民生的大事,陛下信任你,你莫要辜负圣恩。」

  陆云心中冷笑,他怎会不知萧武的心思,但也不好当面发作,只得再次拱手道:「萧大人,您有所不知,那李岩、逢集同党在朝在野皆有眼线,他们极为狡猾,我锦衣卫花费大量精力才追踪至此,此时转手他人,恐会功亏一篑。

  而救灾一事,并非只凭文采智谋就能解决,需要统筹各方,小的实在不敢贸然领命。」

  女帝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权衡利弊。

  思索片刻后,看向丞相陈志清:「丞相意下如何?」

  陈志清心中明白萧武的意图,但陆云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于是说道:「陛下,陆云虽有能力,但他一人恐难兼顾,可让他暂领救灾之事,同时从户部、工部再选派几位大臣协助,待救灾稍有成效,再将后续事宜交接,让他继续追查李岩等人之案。」

  女帝闻言,点点头,随后说道:「此事,等朕细细思索后,再做决定,退朝!」

  说完,女帝便起身离开龙椅向后殿走去,留下一众大臣在朝堂之上。

  陆云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爽这,萧武实在可恶,竟然想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其心思昭然若揭。

  虽然对于救灾之事,他就算是没有经验,但经历过网络大爆炸,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救灾案例、统筹协调的方法铺天盖地。

  就算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那些救灾的关键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只是,他不想去,益州刚经历过水灾,现在必定是一片狼藉,道路泥泞不堪,灾民流离失所,治安也定是混乱至极,自己小胳膊小腿的,真要折腾起来,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呢!

  他看向萧武,目光中带着一丝警告,萧武则回以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在说「走着瞧。」

             第214章:女帝问策

  早朝后,干清宫内。

  女帝褪下了华丽龙袍,换上了平日里穿着的宽大的黑色常服,宽大的袍服不但未掩其风华,反而更添几分魅惑。

  轻轻贴合着她那凹凸有致的娇躯上,若隐若现的勾勒出她那令人疯狂的完美曲线。

  站在大殿中的陆云,暗自吞了口唾沫,在每一次与女帝相处的时间,他的内心都忍不住生出将对方扒光压在身下狠狠操弄之念。

  特别是此时,女帝晶莹如玉的肌肤再黑色常服的映衬下,白得近乎透明,宛如被牛乳洗过一般,泛着诱人的光泽,更是压抑不住去触摸、亵渎的心思。

  脑海中不断传来陆云淫言秽语,再看陆云那副痴迷呆傻望着自己的样子,哪怕是女帝经历过连番的洗礼,还与其有过肌肤之亲,被对方浓精浇灌过几次,也不禁有些羞恼。

  这王八蛋脑子里莫非就只有男女之事不成?

  「哼!」

  女帝轻哼一声,凤眸淡淡的瞥了陆云一眼,不点而红的朱唇轻启道:「小云子,益州之事你是如何想的,朕想要听你的实话。」

  陆云这才回过神来,拱手回禀道:「陛下,小的有心想要帮助陛下,但是小的实在是脱不开身,李岩、逢集同党一案已到关键之时,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如此说来,你是不想去?」

  女帝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地盯着陆云,片刻之后,才缓缓的说道。

  当然不想,虽说当钦差大臣很威风,可去益州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是去赈灾,如今益州满目疮痍,饿殍遍地,那画面光是想想都令人揪心。

  若是在来个什么疫病,就我这小身板,怕是有去无回啊!

  陆云连连摇头拒绝道:「陛下明鉴,小的实在是没有时间!」

  听见陆云的心声,女帝已然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其实她心中也并不愿意让陆云前往益州。

  这绝非是不相信陆云的能力,更不是抛弃益州两城百姓,只是此刻整个大夏局势错中复杂、危机四伏,而她手下并无似陆云这等忠勇之人可用,若是陆云在益州遭遇不测,那于她而言,就像是失去了左膀右臂,大厦将倾。

  届时,若是太皇太后再发难,届时,若是太皇太后再发难,恐怕她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彻底沦为太皇太后的傀儡皇帝直到她皇叔帝微之登临大位。

  到那时她将有何颜面再见九泉之下的父皇。

  「既然你不愿去,那便算了!」

  女帝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擦觉的无奈,轻挥衣袖,似要挥去这恼人的抉择带来的烦闷:「不过,这益州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小云子你可有良策?」

  陆云听闻,心中松了一口气,赶忙说道:「小的从未参与过赈灾之事,不敢妄言。」

  虽然没去过益州,但是相关典籍、案例他可看过不少,这以工代赈之法都快被用滥了,哼!但就是怕说出来,这些人也办不好这事儿。

  这以工代赈之法,实乃精妙。

  既能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让他们在灾年不至于饿死,又能让他们通过劳动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的希望。

  可让那些尚有劳动能力的灾民参与到诸如修建堤坝、道路等公共工程中,按工给酬,以粮食或银钱作为报酬发放。

  如此一来,灾民有了活路,地方也能得到建设。

  但这其中关键在于监管啊!

  朝廷必须得派清正廉洁、铁面无私之人专门负责,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防止有人克扣工钱、中饱私囊。

  一旦监管不力,这法子就会成为那些贪官污吏敛财的工具,受苦的还是灾民。

  而且工程的规划也得合理至极,绝不能盲目开工。

  得依据益州当地的地形地势,考虑到河流走向、山脉分布,还要结合当地的长远发展来安排。

  每一项工程都得有其价值和意义,不能胡乱折腾。

  只是,这些官员们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真要实施起来,还不知道会被搞成什么样呢,哼!

  「以工代赈么?真是个好主意,果然不愧为谪仙,这种法子都能想的出来。」

  女帝听见陆云心声后微微皱眉、暗自思索。

  以工代赈之法虽好,但陆云的担忧有理。

  朝堂官员混杂,实干者少,实施此策,每一步都需精心谋划,各方势力交织,不能让小人钻空子,否则益州灾情会更严重。

  沉默片刻后,女帝淡淡说道:「朕知道了,既然如此,你便先行退下吧!好好督查李岩、逢集同党之案!」

  「谢陛下!小的告退!」

  陆云知道女帝未赈灾之事烦忧,肯定没有什么兴致跟自己亲近,识趣的一拱手,准备告辞,转身之时,目光恋恋不舍的从女帝那醉人的娇躯上流连一番,而后离开了干清宫。

  等陆云离去后,女帝抬起头冲着站在一旁的夏蝉吩咐道:「夏蝉,你派人让丞相进宫一趟!」

  「是!」

  夏蝉点点头。

  而陆云离开了干清宫后,径直去了内库,见到了伤愈后的小桂子。

  小桂子一见到陆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赶忙就要下跪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尽显宫廷礼数。

  然而,陆云一个箭步上前,伸手稳稳地拦住了他:「兄弟,莫要如此。

  咱们都是过命的交情,何必行这些虚礼!」

  「陆公公,您待我真是太好了。

  在这宫中,人人都瞧不上我,只有您把我当兄弟。」

  小桂子闻言,眼中闪烁着感动,在这后宫之中,尤其是他们这些没有根的阉人,地位低下如同蝼蚁。

  平日里遭受的都是冷眼与鄙夷,被那些主子呼来喝去,被有品级的太监宫女随意差遣,从没有人将他们当作真正的人看待,更别提尊重二字。

  而自己不过是帮对方传了一句话,就得到了陆云礼待。

  这在小桂子看来,简直如同梦幻一般。

  要知道,如今的陆云早已不是当初刚入宫时那个籍籍无名的小太监了。

  他如今可是位居二品的太监,在这等级森严的后宫之中,其地位之高、权势之大,仅次于那些尊贵无比的主子们。

  而且,他还担任着锦衣卫指挥使这一要职。

  锦衣卫,那可是天子亲军,只听从皇上的命令,其权力之大,手段之凌厉,让整个朝野都为之忌惮。

  陆云身兼如此要职,却还能如此对待自己,小桂子怎能不感动?

  「都是兄弟何必说这话!」

  陆云他拍了拍小桂子的肩膀,朗声道:「今日杂家过来,是有一事相求。

  你也知道,如今这局势,锦衣卫那边正是用人之际。

  杂家思来想去,觉得这满宫里,就你小桂子兄弟最是机灵能干。

  所以,特意来请你去锦衣卫帮忙。

  在那儿,你我兄弟相互照应,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小桂子一听,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挠了挠头说道:「陆大哥,您瞧得起我,我心里感激。

  只是我在这内库待久了,习惯了这里的活儿,这猛地要去锦衣卫,我怕我干不好,给您丢脸。」

  陆云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小桂子的后背:「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就凭你小桂子的机灵劲儿,到哪儿都能吃得开,再说咱们可是锦衣卫,谁敢笑话咱们!」

  陆云说道最后一句话,更是眼神一凛,浑身散发着霸气威严的气势。

  小桂子握紧了拳头,

  眼神中渐渐有了坚定的光芒:「陆大哥,既然您都这么说了,我小桂子也不是孬种。

  我跟您走,去锦衣卫好好干一番!」

              第215章:孤臣

  来到了锦衣卫,陆云径直带着小桂子找到了丁毅和周同方,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一番小桂子的情况。

  丁毅和周同方听闻是指挥使大人亲自带来的人,神色顿时变得庄重起来,不敢有丝毫的轻慢。

  他们知道陆云的为人,能被他如此看重的人,定有不凡之处。

  于是,二人赶忙将锦衣卫所有空缺的职位信息都一一罗列出来,毕恭毕敬地呈到小桂子面前,任他挑选。

  小桂子看着这些职位,心中并未因自己是指挥使带来的人而滋生丝毫傲气。

  知道自己初来乍到,能力尚浅,需要从最底层开始磨砺。

  于是,他出人意料地没有选择那些位高权重的职位,而是坚定地表示要从一名普通小兵做起。

  妥善安排完小桂子的事情后,陆云眉头微皱,抬手指向外面正在忙碌的锦衣卫,目光落在他们手中的兵刃上,转头向丁毅询问道:「丁同知,你瞧,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兄弟怎么到现在还没换上咱们锦衣卫的标准装备?这若是执行任务,恐有不便,亦有损我锦衣卫的威严啊。」

  陆云眉头紧皱,脸色变得阴沉起来:「朝廷每年下拨的军费都到哪里去了?这其中必定有问题。

  丁同知,你把账目拿来我看看。」

  丁毅面露难色:「指挥使大人,账目我们之前也查过,并无问题,只是近年来各种任务繁重,装备损耗巨大,而朝廷下拨的经费……唉,不仅没增加,还有所削减,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更新装备啊。」

  陆云脸色越发难看,他知道锦衣卫的装备对于执行任务的重要性,无论是那标志性的飞鱼服,还是精良的兵刃,都是锦衣卫威慑力的一部分。

  如今没钱更换装备,长此以往,锦衣卫的战斗力必然会下降。

  「此事不能耽搁,我们得想办法解决。」

  陆云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先从内部清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同时,我去和户部那边交涉,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些额外的经费。」

  丁毅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只是陆指挥使,咱们刚把户部尚书抓了进来,恐怕他们会心生嫉恨,故意刁难!」

  「记恨?刁难?」

  陆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说道:「那李岩勾连鞑靼证据确凿,抓他是职责所在,哼,若他们敢在经费之事上刁难,杂家定不与他们善罢罢休!」

  完,陆云便匆匆离开,准备前往户部。

  来到户部,因为尚书入狱,而二把手左侍郎又因益州之事涉嫌贪污,接待陆云的是户部尚书三把手户部右侍郎。

  丁毅和陆云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户部右侍郎一见到陆云,立刻满脸堆笑,热情地迎了上来,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顿时驱散了陆云内心的不悦。

  「陆指挥使大驾光临,令我户部蓬荜生辉,快请进,快请进!」

  右侍郎一边说着,一边热情的将陆云引入内堂,还吩咐下人迅速准备好上好的香茶和精致的点心。

  内堂中,茶香袅袅。

  右侍郎与陆云寒暄了几句,询问了一些锦衣卫的近况。

  可当陆云表明此次是前来增加锦衣卫经费时,原本轻松愉悦的氛围瞬间凝固。

  右侍郎脸上的笑容像是被寒风吹散的残云,微微一皱,眼中快速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为难之色。

  他下意识地把手中那还冒着热气的茶杯轻轻放在桌上,动作略显迟缓,仿佛那茶杯有千钧重。

  沉默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陆指挥使,如今户部的状况……实在是有些艰难啊。」

  他的声音中透着无奈与苦涩。

  「嗯?」

  陆云升起困惑,皱着眉头说道:「不妨与杂家说说!」

  「唉!」

  右侍郎满脸苦涩地长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满是无奈与忧愁,随后他缓缓开口说道:「陆指挥使啊,您可得体谅下官。

  真不是在下有意为难您,实在是如今的情况让下官也是焦头烂额啊。

  现如今咱们大夏国库空虚,真的是没钱了呀!这些年,咱们大夏与鞑靼国之间战事连连,那战场上的花销就如同流水一般,数目巨大得惊人呐!而且,祸不单行,国内又天灾频频,各地都需要大量的钱粮用于赈灾和灾后重建。

  这每一项支出都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国库喘不过气来,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财能拨给锦衣卫了。」

  陆云眉头紧皱,他深知右侍郎所言非虚,但锦衣卫的状况也刻不容缓。

  「右侍郎,杂家明白国家如今面临的艰难处境,可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肩负着保卫皇室、监察百官的重任,如今装备破旧、物资匮乏,长此以往,如何履行职责?若因经费不足导致锦衣卫能力受损,万一有奸佞之徒趁机生事,危害的可就是整个国家的安全。」

  右侍郎面露难色,手微微颤抖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说道:「陆指挥使,您说的我都懂。

  只是这户部现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朝廷各方都在要钱,军队需要军饷、粮草,受灾地区需要赈灾物资,水利工程需要修缮资金……每一项都迫在眉睫。」

  陆云思索片刻,说道:「那可否先拨一部分款项给我们,让我们先更换一些急需的装备?或者有没有其他办法,比如从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中匀出些来?」

  右侍郎苦笑着摇头:「陆指挥使,没有什么不必要的开支了。

  朝廷已经在尽量压缩各项用度,如今能维持运转已属不易。」

  陆云点点头,离开了户部,又去了一趟工部,本想着凭着自己与锦衣卫的面子能赊来一些兵器,然而,工部官员也是满脸无奈地婉拒了他。

  那官员眉头紧皱,言辞恳切地说道:「陆指挥使,实在对不住您呐!如今这局势您也清楚,所有的兵器都优先供应给了前线的军队。

  咱们工部现在是既没有多余的兵刃,也没有剩余的钱财重新打造兵刃了。

  我们也想帮您,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妈的,这些官油子再搪塞自己。

  这下陆云总算明白了,些朝廷官员虽然明面上畏惧锦衣卫的权力,看似不敢得罪锦衣卫,可实际上却都在敷衍塞责,所以才哭穷,不是不想帮,实在是有心无力。

  「看来必须得改革!!」

  陆云心中怒火熊熊燃起,与此同时,他心底越发清晰地意识到。

  锦衣卫虽贵为天子亲军,权势滔天,却在这大夏朝堂之上孤立无援,宛如置身于茫茫荒原,不见援手。

  朝中诸官,无不对锦衣卫侧目而视,厌弃之情溢于言表。

  待陆云返回锦衣卫,他将在户部、工部的种种遭遇娓娓道来,每一言每一语都似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坎之上,令闻者皆面露凝重之色。

  言罢,他又将自己的推测和盘托出,目光深邃,忧虑之情尽显。

  丁毅闻此,眉头紧蹙,神色凝重:「陆指挥使,依下官之见,要不暂且让兄弟们先用着旧兵器?待到来年经费拨下,再行更换,如何?」

  「此计万万不可!」

  陆云神色决然,连连摇头,言辞恳切地拒绝道:「若无精良兵刃,兄弟们执行任务之时,便如徒手搏虎,凶险万分。

  况且,若户部明年仍推诿拖沓,迟迟不予经费,又当如何?吾等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人之善意,亦不能让兄弟们长期置身于如此险境。」

  「这……」

  丁毅一时语塞,满脸皆是为难之色。

  他深知陆云所言极是,只是当下局势艰难,实难想出良策。

  陆云目光如炬,神色坚定道:「吾等不能坐以待毙,需得主动求变。

  我们要改革!不能再处处受制于人,当把一切关键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方不堕吾等锦衣卫威名!。」

            第216章:何谓锦衣卫

  不再受制于人!

  不堕锦衣卫威名!

  这两句话,仿若洪钟大吕,在空气中震荡回响。

  即便是平日里沉迷于审讯知道,看似冷静沉稳的丁毅,闻之也不禁热血上涌,心潮澎湃。

小说相关章节: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完+番外1)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完+番外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