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高中入学报道日,诗诗的色色成长生活

小说:诗诗的色色成长生活 2025-09-09 12:06 5hhhhh 5010 ℃

9月1号,诗诗和母亲一起来到市一中的老校区报到。由于新生人数年年创下新高,一个校区已经无法容纳,于是学校开始修建新校区。具体什么时候动工的诗诗并不清楚,但她入学那年,新校区已经基本完工,当年的高二学生全部迁往了新校区,高三学生并没有动。从那以后,老校区只保留高一学生,新校区则安排高二、高三。

开学那天可谓人山人海。诗诗是第一次开始住宿生活,母亲陪着她,带着大包小包来到学校安置行李和被褥。

诗诗还特地打扮了一番。尽管她和母亲就“学校对服装打扮的规定”争论了半天,诗诗却完全当耳旁风。学生手册和校规上虽然写得很详细,她却觉得那只是“写写而已”。她坚持相信自己心中“想象的高中生活”。

一路上,她一边打量着周围的新同学,偶尔也会看到一些初中老同学的熟悉面孔。大多数同学看上去都挺土气,也有少数打扮时尚的女生,但要么是夸张的杀马特风,要么是不良少女、精神小妹那类风格。诗诗有点失望(没有同类),但也有点暗爽(与众不同)。男生那边差别倒是不大,不过倒也有不少皮肤黝黑的帅哥。皮肤稍深、中等身材偏壮、肌肉发达的那种,正是诗诗的菜。

她先去报到,领取学生手册、缴费,完成一系列手续,然后得知了自己分到的班级,以及下午班会的时间。虽然她不知道别的城市高中有多少学生,但凭直觉就觉得市一中的学生数量特别多——总共分了四十多个班。分班方式非常简单粗暴,按中考成绩直接划线。前六个班是重点班,采取小班模式,即使这样每班也有四十人。之后的普通班人数则以45人、50人递增,最末尾的“后进班”人数接近70人。相比之下,她初中时一个班只有25到28人。诗诗曾经在园区一中上乒乓球兴趣班时,偷偷跑到过园区一中的教学楼里,里面一个班的人数大概只有30出头。

这明明是所公立高中,却意外地重视“盈利”模式。中考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可以按照“按分数补差价”的方式借读,除了重点班,其余班级基本都可以花钱进来。诗诗自认为成绩不错,但很尴尬的是,她被分在了7班,差一点就进了重点班。尽管如此,她倒也没太在意,满怀期待地前往宿舍放下行李。

受到二次元文化熏陶的诗诗,心目中的高中宿舍生活应该是这样的:两人间宿舍,自带卫生间和阳台,有自己的书架和衣柜,衣柜里挂满漂亮衣服。最好住在二楼,可以从阳台串门到隔壁宿舍。自己是文武双全的完美女生,内心带点腹黑。舍友则是和自己差不多,兴趣相投但各方面略逊一筹的“跟班型”角色,遇事总要依赖自己。 然而她的蔷薇色幻想,在踏进宿舍门的那一刻就被现实狠狠打碎了。

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水混杂着厕所的味道,厕所连着水房,水房正对门口的,就是诗诗所在的宿舍。宿舍里有四张老旧的铁架双人床,住八个人。屋里只有一个挂在门上的老旧电风扇,三个破破烂烂的铁皮柜子要塞进八个人的行李。没有卫生间、没有桌子、没有电器插座。唯一值得夸奖的是——还算打扫得干净。但再仔细一看,铁架床的空心支架里还能看到果皮和卫生纸。这破烂的宿舍环境让诗诗只想翻白眼,比她预期中最烂的宿舍还要烂。唯一符合幻想的就只有“二楼”这个设定了。想到这里,诗诗不禁苦笑了出来。

因为来得早,她可以先挑床铺。她选了靠门的下铺,离风扇近些。整理好物品,和几个舍友打了招呼,互相认识了一下后,便独自出去在校园里转了转,熟悉一下环境。

老校区不大,只有宿舍楼、教学楼、一个很大的操场、厕所、食堂和礼堂,仅此而已。高一和高三分别在不同的教学楼,中间隔着一个操场。诗诗非常失望,因为园区一中还有体育馆、科技馆(虽然她也没进去过)和多媒体楼,而市一中竟然什么都没有。

“那是不是我想象中的社团活动也泡汤了?”她心里开始嘀咕。她绕到了高三教学楼那边,发现门口还有保安值守不让进,只好原路返回。接着,她又按照学生手册上的图标,去了趟食堂、小卖部,还顺路看了看自己所在的班级。

中午时分,食堂还没开门,诗诗和母亲便去外面随便吃了点。吃完后母亲回去上班了。其实也有不少学生是自己一个人来报到的。之后,诗诗回到宿舍,休息了一会儿,准备迎接下午的班会集合。

下午两点,宿舍里的响铃吵醒了刚刚入睡不久的诗诗。她去水房洗了把脸,又买了瓶冰饮料提神,然后前往班级,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教室倒是大同小异,要说最大不同,就是教室后方装了摄像头,而且教室够大,人也够多,甚至还有三联并排的桌子。诗诗的学号在班里靠前,所以是前排中间的位置。

班主任进来后,让大家安静,开始召开班会。

首先是自我介绍环节。班主任是化学老师,是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普通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她先做了自我介绍,接下来轮到学生们。

每个学生都要起来自我介绍。诗诗原本很想模仿凉宫春日的自我介绍来“发送暗号”,寻找二次元同好,但最终觉得太羞耻,还是像其他人一样做了普通介绍。大家主要介绍自己来自哪个中学,是园区的、坡市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以及平时的爱好之类。

和诗诗一样来自园区的学生大约占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算是少数。轮到诗诗自我介绍时,她感觉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这种感觉让她挺受用的。不过因为班级人数太多,到了后面谁说了什么也记不太清了。

之后是发放课本和课表。老师安排几个精壮的男生去搬书,又找了几位女生发书。诗诗自告奋勇参与发书,借机一边把书递给每个人,一边仔细打量班里的男生,也观察他们对自己的反应。

诗诗内心的小恶魔又开始活跃起来。她特意穿了小一号的短袖T恤,勾勒出内衣的轮廓,下身是膝上短裙和小腿袜。发书时,她有意弯腰,突出身材的曲线。此时无论男生是直勾勾地盯着看,还是慌张躲闪,或者故作镇定,诗诗都看在眼里,暗自得意。

在给三联桌发书时,原本是一人发三套,再让学生往旁边传。但当诗诗走到一个她很中意的、名叫阿磊的男生面前时,突然灵机一动。她先发了一本,然后又拿起两本,说了句“借过一下”,故意前倾身体,把书递到中间桌子上时,假装身体不稳,一只手抓住了阿磊的膝盖,做出要摔倒的样子。

阿磊很快扶住了她的身体。诗诗恢复平衡后,轻声道:“谢谢。不好意思,没撞到你吧?” 阿磊倒是很镇定,只简单回了句:“没事。”

一套书发完,诗诗也趁机把全班男生都打量了一遍。不得不说,大班的好处就是帅哥也翻倍了,中意的男生真不少。只是“假装摔倒”的把戏没法重复,不然她真想多试几次。

满脑子黄色废料的诗诗,发着发着书,身体就开始有些湿了。开始想着,如果自己是坐在三联桌的中间,被左右两个男生上下其手,不敢想象有多刺激。发完书后,诗诗坐回自己座位。

接着班主任开始介绍学校、校风与校规。一番啰嗦之后,核心内容其实就几个:

一是校风极严,采取衡水模式的军事化管理,要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二是市一中是全坡市升学率最高的高中,要有自豪感,明白自己来这里上学的目的

三是纪律极其严格,每次违纪都会扣分,扣够一定分数会停学或劝退。

随后开始讲各种规定细节,强调外表仪容:男生不得染发、带耳环、打耳钉,女生同样不允许佩戴饰品。染发的学生必须请假回去染回原色,其他饰品全部卸下。当场就点了几名男生和女生。

这些对诗诗倒没什么影响。她本就不染发,对自己的头发很满意,也不打耳洞,因为怕疼。虽然她对乳环有点兴趣,但因为怕疼,也只是停留在“幻想阶段”。

不过,当说到服装要求时,诗诗就被点名了。规定写得很细:男生头发必须平头,连光头都不行;女生头发不能过耳。衣着方面,不许穿紧身衣裤、低胸装;裙子和裤子必须过膝;禁止穿黑丝;男生不得穿女装等。下周开始统一检查仪容仪表。

“唉——————?”诗诗跟着不少同学一起起哄。不过在班主任训斥下,班会继续进行。

后面还有更让人抓狂的规定:禁止谈恋爱,禁止用手机进行非紧急通话,不准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打电话必须用电话卡在公共电话处拨打。诗诗完全没在听,精神已经涣散,只觉得:“蔷薇色的JK生活离我越来越远了。”

还有各种生活时间表:睡觉时间、上课时间、吃饭时间,乱七八糟的规定念个没完。她已经提不起兴趣去记了。

接着安排了值日生,还有一部分班委现场决定,另一部分将由老师任命。之后是排座位,按身高排:高个坐后面,矮个坐前面;男女尽量不同桌。

由于那年奥运会,学校没安排传统军训,改为课间和晚饭前“加训”,持续一个月。还有双休日则是搞“大小周”制——小周是周日下午校内自由活动,不允许离校,家长可以在那时送东西进来;大周是周六中午放学,周日晚上返校上晚自习。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走读。

一开始诗诗觉得这种程度还可以接受。毕竟初中开始,家里规定周末才能用电脑,新番本来也就一周一集。高中规定两周回家一次,一次追两集,也不是不能忍。加上父母常年耳提面命,她对高中生活的紧张也早有预期。

但后来的种种事情证明,诗诗还是太年轻了。她不懂得社会规则中那些“弹性”的空间,其实很多事她本可以做得更好。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她本不用留下那么多遗憾——但这就是人生。

当天晚上,食堂开餐,诗诗就在校内吃了第一顿饭。味道其实不错,但实在不健康:重油重盐,并不太适合给学生吃。价格倒是亲民,或许是考虑到很多学生来自困难家庭吧。

饭后就是晚自习。老师们轮番到班上做自我介绍,一个老师负责两到三个班,理综老师可能更多。之后发了一份小测题,说是给休息了两个月的脑子“热热身”,第二天就要正式开始课程了。

结果一个晚自习下来,校规的严厉程度立刻显现:带着与学习无关书籍、玩具的学生都被叫去教务处,通知家长、没收物品、全校通报批评。

这还是把诗诗shock到了。 初中的校规大家都是点到为止,从没这么严格执行过。现在就连洗漱前偷偷玩手机也会被抓,然后没收手机交给家长,被计分、通报、处罚。甚至熄灯后聊天都算违规,要接受处分。这军事化管理,确实把诗诗吓到了,老实了起来。

当晚晚自习提前结束,说是给大家整理床铺、适应宿舍生活的时间,八点出头就下课了。

回到宿舍的诗诗,失望地把自己精心挑选的衣服收进行李箱最底层,翻出符合校规的老土衣服。手机也干脆静音关机,按照校规,没有正当理由使用手机也算违规,“响了”都不行。

就这样,晚上九点四十,准时熄灯。

报到日,就这么结束了。

小说相关章节:诗诗的色色成长生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