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并没有舰娘的战斗内容合集,4

小说:舰娘们的日常 2025-09-08 22:40 5hhhhh 2020 ℃

在新满洲国方面,天鹰计划在缓慢的推进。由于之前战场上的优异表现,有不少国家都表现出了购买欲望。即使天鹰动力甲的价格十分高昂依然阻挡不了那群家伙想要购买的决心。一台动力甲算上配套的各种武器装备,大概需要200万,而一次购买一个完整的小队捆绑包,也就是两辆坦克,6辆步兵战车,12台动力甲,一辆多管火箭炮,一个指挥车,一个大型综合支援补给车,再加上配套的弹药,维护工具,替换零件,那就是几个亿的价格。就目前来看,那些中小国是主要的购买者,估计也就是买回去做做样子。那些军队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都对这东西没什么兴趣。

有了资金的注入,新满洲国得以推出全新的天鹰MK3型动力甲。相比上一代,主要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并增加更多附件,装甲依然采用25毫米的铝合金进行减重并在装甲外侧使用高分子材料制作了一层一厘米厚的缓冲层。

这一代的天鹰小队依然被派往非洲大区刷经验。

之前提到说,自从雅和来到这里直接与乌萨接触,这群军阀就有点过于沉迷美色,以至于其它的小军阀纷纷联合在一起,扩大自己的地盘,并对着乌萨军阀发起攻击。此前至少还有重樱联合提供的装备可以挡一挡。现在全部战线都出了问题,大有一副要把乌萨干下去的意味。

对于这片土地上谁做老大,大和没什么想法,但是新的军阀联盟承诺给重樱联合更多的黄金,倒是让大和有些心动。于是她调走了驻扎在此的空中炮艇,任由这两波人相互之间进行战争。

………………

在三天前,自称是光辉阵线的组织炸毁了军阀乌萨所属的最大的军火库,于是又陷入到军阀火并的阶段,而且大和不再打算帮助这家伙。因为乌萨的敌人会给自己更多的黄金作为报酬。

这家伙还真是只求利益。谁给的钱多她就帮谁。但仔细想想,天底下为了碎银几两而生的事情多了去了,大和这还真算不了什么。但大和也不打算帮乌萨的敌人。因为之前命令乌萨加速开采,这片区域所有的金矿基本上都被挖干净了。对方支付的订金就是全部的余量,而剩下的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达到目的后,这些家伙对大和就没什么用处了,她又不缺自慰棒。

得知自己被大和卖了的乌萨恼羞成怒,命令手下的部队截击大和。而他们的对手是新满洲国的天鹰小队,在更新天鹰MK3型动力甲后正愁没地方试刀呢。

本次的天鹰小队是全装包。2台掠食者坦克,6辆步兵战车,1辆多管火箭炮,还有杂七杂八的保障车与后勤人员,合计100人。天鹰小队的进攻路线是去乌萨控制的三个城镇进行破坏,炸掉他们的军火库,并阻击其部队。

第一场战斗是在一处较大的城市中展开,这座城被中间的一条河流一分为二,3座桥梁连通东西两座城。天鹰一队二队各自负责一片城区,并搜索对方军火库的位置。

多管火箭炮射出一枚炮射无人机,可以在城镇上空盘旋2小时,在此期间提供通讯与侦查。两支车队由坦克顶在最前方,坦克炮和武器站瞄准正前方,后面的两辆步兵战车负责左侧和右侧,最后一辆步兵战车警戒后方。6名天鹰士兵在步兵战车的两侧负责火力补充。部队之间分工明确,各人员的战斗视野基本上是左右60度,并与相邻人员战斗视野有5%的重叠,这火力分配可比之前白鹰联邦游骑兵那种顾头不顾尾的玩意强多了。

车队抵达疑似建筑后立刻做出警戒状态,天鹰小队进入建筑内侦查。一队在东侧,天鹰1,2作为突破手,3,4是火力组,5是狙击手,6是队长,负责队内通讯联络。天鹰6号找了个较高的地方架设通讯设备,并把自己的重机枪架好。天鹰1抵进门口并让身后的队员远离门口的漏斗型区域,右手握着MG762靠在墙上左手用臂挂霰弹对准门锁的位置喷了一发,再用力一推破开大门。触发门后的阔剑地雷,三声爆炸传来。600枚破片齐刷刷的从门口飞出,刚刚爆炸的室内充满了烟尘,天鹰小队打开红外热成像突入楼内搜索。

乌萨的军队提前埋伏在了建筑大厅,枪口对准了天鹰小队。可惜他们没有热成像,无法在烟尘中找到天鹰小队的位置,反倒是被他们挨个点名,一枪一个的送走。价格昂贵的火控系统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优势了,弹链连接大脑,开火代替思考,火控系统都拿框给你把敌人框出来了,直接突突就行了。毕竟火控是这样的,步兵只需要瞄着框打就好了,而火控计算机要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甚至还可以一键启动超越控制,由计算机自己寻找目标并操控动力甲瞄准开火,完全不需要人来参与。缺点是容易敌我不分。

MG762短促清脆的开火声回荡在建筑大厅内,每次都是3~5发的短点射,AP弹轻松穿透砖墙和木板,打穿那些没有穿戴防弹衣的家伙。天鹰1号2号向前快速推进,天鹰5号离开部队走另一条小路,天鹰3号4号继续留在大厅提供压制火力。

很奇怪,这伙军阀部队的战斗力相当惊人,天鹰小队杀进大厅居然还没有溃逃,反而继续组织防御。让天鹰小队的队长有些意外。天鹰一号二号正面追击,用手中的MG762持续射击,这些砖墙和木板根本挡不住7.62x63毫米AP弹,很多时候穿墙雷达透过墙体探测到信号直接对着墙一梭子扣到底,把那群家伙直接按死。虽然穿墙雷达能穿透的墙壁厚度很有限,但是雷达看见的,枪一定能打的到,看不见的,枪也打不穿,也就无所谓了。另一方面的天鹰三号和四号从左右两条路分别进行包夹,并搜索沿途可能存在高价值目标的屋子。得益于动力甲的保护,他们直接大摇大摆的冲在走廊里,只有开门的时候为了躲避里面的阔剑地雷才会躲在墙后面,一只手伸出用力砸开门。确认安全后抱着枪进去看两眼,没有高价值目标再退出来。

那些军阀部队在走廊里用沙袋垒起一个掩体,在上面架起了一挺重机枪,另外两个人躲在一旁的矮墙后面,露个脑袋仔细盯着对方。片刻后,天鹰一号二号从拐角出来,正面暴露在重机枪的射界,双方同时开火,可惜12.7x99毫米机枪弹打不穿天鹰MK3那25毫米的铝合金装甲,而MG762则可以轻易撕碎那群家伙。防护等级的差距太大了,对方几乎只有被单方面吊打的份。甚至那些躲在矮墙后面的家伙,还没开出几枪就被AP弹连墙带人一起打穿,然后整个人都在子弹冲击力下飞了出去,为了确保击杀,天鹰士兵又补射了一轮,确认目标彻底死掉。

不过,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能破防的武器。RPG火箭筒就是非常好的武器,只要打中胸口,肯定能瞬秒一个。但问题是,在室内打火箭弹,自己肯定得死天鹰士兵前头。另一种武器就是身管火炮,哪怕是二战时期的37毫米反坦克炮,拉过来100米内直射命中也能干掉天鹰士兵,可惜那些火炮都在乌萨的大本营,没有装备到这里。他们唯一的一门火炮是25毫米的九六式机关炮,发射穿甲弹时确实可以造成严重伤害。两个人抬着这门炮蹲在了走廊旁边的通风管里,通过那细小的缝隙观察天鹰小队。

由于墙壁较厚,穿墙雷达没有看见那机炮小队,直到天鹰一号从通风口的缝隙跑过。第一枪打早了,穿甲弹从他面前30厘米的位置飞过。弹道解算计算机与声波传感器立刻探测到了弹道位置,并通过队内数据链共享到所有天鹰一队的队员,与此同时,姿态控制计算机判断情况紧急,启动超越控制,立刻让天鹰一号调整姿势,抬起肩甲硬扛一枪,然后跑过火力杀伤区。天鹰二号由于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他停在了火线前。天鹰MK3的肩甲和胸甲是装甲最厚的位置,胸甲是35毫米的铝合金,肩甲虽然是25毫米,但由于其带着较大弧度,所以等效厚度大。被中一发还是有概率跳开的。

一直没露过面的天鹰5号收到目标位置后立刻赶到,开启静音模式一路静步快跑冲到那家伙脸上,一把抓起他的枪管,并用手中的爆弹枪给了那两个家伙一人一枪。天鹰小队每个成员根据自身任务不同都装备了特殊的武器。作为狙击手的天鹰五号除了标配的MG762突击机枪,还有一个高倍望远镜,一个BF184型爆弹枪,其实就是一个18.4毫米口径的大型自动步枪,采用18.4x152规格的碳化钨弹芯穿甲燃烧曳光弹,命中目标后会炸开一团火球,顾得名爆弹枪。沉重,可靠,威力巨大,200米处能一枪干穿5厘米的45号钢板。虽然精度比不上那些专业的狙击枪,但对于天鹰小队的交战范围来说足够了。他们不是要像狙击手那样打一千米外的目标,而是处理500米内,甚至更近的目标。况且,真到了远距离交火,12.7毫米的重机枪可比那破狙击枪好用多了。而且,自己步兵战车上的25毫米机关炮,坦克上的127毫米线膛炮都可以用,都什么年代了,还搁那玩狙击手对狙呢。

天鹰一号继续向前追击,同时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强。这群家伙要是真有这种战斗能力,怎么还能让其它军阀一路反推的。然而就是这一分神,导致对方有了可乘之机。那是一发小型的一次性火箭筒,在苏联它被称为苍蝇,发射64毫米口径的破甲弹。好消息是没有被直射命中,金属射流从他脑袋旁边1厘米的位置擦了过去,坏消息是这一发打坏了红外热成像。现在他只能靠着微光瞄器来寻找目标了。但MG762是配有曳光弹的,一发子弹照亮视野,第二发子弹送他归西。

天鹰二号接替他作为先锋继续追击,像是驱赶羊群的牧羊人那样驱赶着那些军阀军队,另一方面,这群军阀也不是纯混子。他们掏出一架双联装的14.5毫米高射机枪,它被架在一个双轮车上,需要人推着走。在建筑的另一个过道架好,等那高大威猛的天鹰士兵驱赶着步兵走到过道,直接扣下了扳机。子弹把自己人全部打成肉酱,然后命中天鹰二号,在他的装甲表面打出一个又一个的弹坑,天鹰二号端着MG762一轮扫射,却被高射机枪的金属防盾给挡开了,于是甩出闪光震撼弹和烟幕弹。先是一阵剧烈的闪光给敌人致盲,本身这个距离是不会有很强的效果,但是敌人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光学瞄准,就像是拿望远镜看太阳一样,闪光效果被成倍的放大,然后给了那群家伙一个全白。随后的烟幕弹更是彻底遮蔽了那群家伙的视野。作为突破手的天鹰2号,除了手中的机枪还有一具4联装84毫米火箭筒,虽然烟幕弹遮蔽了自己的视野,但通过动力甲内的计算机记忆,依然准确的对准了那高射机枪的位置,然后一发火箭弹射出,正中靶心。

障碍扫除,继续前进。

另一方面,天鹰二队。同样在疑似建筑物内行动。小队配置与天鹰一队完全相同,但是遭遇到的敌人数量要比天鹰一队少很多。一路上没有看见什么敌人,但在地面发现了许多脚印,天鹰7缓缓摸出腿上挂着的超大号手雷,对准脚印方向的房间摔了一颗。三秒后巨大的爆炸把那整个房间的四面墙都炸开了,天鹰二队端着枪走过去一看。呕吼~炸到人质营了。这18个家伙手脚都被捆着,身旁蹲了两个接应的军阀士兵,显然是想来威胁天鹰小队撤退。没想到那一发手雷直接飞了进去,20个人全都变散装了。

“击毙20名恐怖份子,其中18人没有持枪。”

“任务报告这么写能对吗?”

“那就把那其他人的枪拿过来,分一分。就说10人持枪。”

“十人持枪?”

“嗯,十人持枪。”

“一字不改?”

“一字不改。”

闻讯赶来的军阀部队从楼梯迅速涌来,天鹰9号10号用机枪架住两侧通道,天鹰7号8号趁机往楼梯下面疯狂的投掷小榴弹。这些40毫米榴弹杀伤力一般,但对于这种场景还是很有用了。天鹰手雷装药量太大,一发下去容易给楼梯干塌。

天鹰11号作为狙击手脱离突击队,在城外的一处主干道上架起BF184爆弹枪,而天鹰12号则跑到了城区最高的地方架设通讯设备,主要用于接受无人机的信号,但是由于高度太高,无法使用机枪射击。

天鹰一队在东城未找到目标弹药库,于是准备穿越桥梁进入西城。天鹰1号2号放出携带的蜂鸟无人机,这是一个超小型的侦查无人机,续航只有15分钟,但是体积很小,而且配备雷达,红外热成像,激光扫描仪,光电球,四种侦查模块。无人机放出后将画面实时传回动力甲的头盔显示器上,让两位天鹰士兵能够看到所需要的信息。无人机显示河对岸的大楼内存在敌军,有一个房间确认目标,2个房间存在可疑信号。天鹰1号2号分别使用自己背上的火箭筒,激光测距显示距离为113米,在火箭弹有效射程内。三发84毫米火箭弹命中,无人机侦察评估毁伤,确认目标击杀。天鹰3号4号在此之前已经抵近河岸,随着防守的火力点被拔掉快速穿过桥梁在对岸建立接应点,然后天鹰1号2号再快速通过桥梁。无人机回收,检查自身动力甲的电量,做好战斗准备后与天鹰二队一起搜索。

很快,天鹰二队就发现了一处隐秘的房间,推测是他们的弹药库。准备爆破。而在城外,那些军阀的增援部队沿着三条土路开了过来,全部是武装皮卡,其中有两台搭载73毫米无后座力炮的是高威胁目标。天鹰5号和11号分别架住两条道路,天鹰6号和12号用重机枪防卫近点。步兵战车与坦克则隐藏在城市中,等敌军的注意力被分散时再发起进攻,尽量做到无伤单刷。

18.4毫米口径的爆弹正面命中那些车辆的发动机,随着一团火球的爆出,发动机舱盖被瞬间弹开,然后整辆车冲出路面在沙地里缓慢停下。打掉车队最前方的车辆后整个车队都会被堵在这,然后再打掉第二个车辆。对方的重机枪不断的朝着天鹰士兵的方向开火,但没有什么用。那些子弹虽然能打碎砖墙,但打不穿动力甲,只能留下一个深深的弹坑。随后的几发爆弹挨个点掉那些车辆的发动机,虽然名叫穿甲燃烧曳光弹,但并不能引爆汽车的油箱,连射了三发都只是开了个孔。

天鹰5号和11号在逼停对方车队后重点照顾那两个搭载73毫米无后座力炮的皮卡车,天鹰3号4号在楼内的窗口用轻机枪打短点射进行压制,天鹰6号则用重机枪穿墙扫射那些漏网之鱼。敌军至死都没想明白自己明明躲在三层砖墙后面,怎么还能被一轮打死的。甚至天鹰11号在清理完车队后还拿爆弹枪对着几个倒霉蛋开火,子弹穿透10厘米厚的砖墙然后打穿那人的胸口,险些把那倒霉蛋的身子撕成两半。

炸药成功安置,天鹰小队快速撤离。两辆坦克一辆在车队最前方一辆在最后方,中间夹着的就是步兵战车和多管火箭炮。天鹰士兵上车后将自己的动力甲连接到车载电源进行充电。在车队前方有一架侦察无人机进行侦察,掠食者坦克与步兵战车均搭载有一架侦察无人机,放置于炮塔顶上,需要时用火药动力弹射出去在空中提供5小时左右的侦察和通讯支持。没见过这种新鲜玩意的当地军阀还傻乎乎的搁一侧的山脊上设埋伏阵地,其实十分钟前就被天鹰小队探测到了,目标距离6km,车队短停,两辆掠食者坦克前出,扬起炮管准备给那群井底之蛙来一点小小的超级榴弹震撼。

作为在全世界主战坦克都在拿滑膛炮打钢针的时代中为数不多使用线膛炮的坦克,它追求的高爆弹极致的杀伤力和精准度。对127毫米口径的炮弹来说,其炮弹自旋的精度要远远优于尾翼稳定,同时其省略了尾翼所占据的大量体积可以扩大装药腔。一发榴弹大约有10kg装药。同时与高爆破片杀伤榴弹不同,这种高爆弹追求极致的冲击波杀伤,弹药壁也薄一些。虽然降低了破片杀伤范围,但提高了爆轰效果。滑膛炮相比线膛炮唯一的优点就是没有动能损耗,所以炮弹初速很快。当今世界各国都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作为坦克主力弹药,自然选择初速更高的滑膛炮。但唯独新满洲国这个异类,直接放弃了穿甲弹这一弹种,全带高爆弹,所以其使用线膛炮。而且,现在这个情况线膛炮的精度优势就出来了,即使是尾翼稳定榴弹,这个距离也得打飞出去。

无人机将目标位置传回坦克,双发齐射。第一轮稍微偏了50米,第二轮射击才命中,不过也算正常。

清除威胁后车队继续前进,同时申请空中炮艇支援。因为车队剩余的弹药量不多,而且遭遇袭击后对方肯定会强化自己的防御。在下一次战斗中需要来自空中炮艇的支援,并在结束战斗后返回补给,也需要来自空中炮艇的火力遮断。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弹药耗尽的时候和对面来一场飙车追逐战吧,更何况那坦克和步兵战车的速度还跑不过对方的武装皮卡。

……………

可是,空中炮艇没有抵达。当年苏联大量出口的防空导弹也被这伙军阀买了几个,或者是从什么地方抢过来的,反正这东西的雷达探测到了空中炮艇的位置,在收到敌锁定的警告后空中炮艇迅速驶离了交战区。也就是说,天鹰小队现在多了一个支线任务,那就是摧毁防空导弹。

炮艇机没有携带空对地的远程导弹,无法实现防区外打击。而如果请求新满洲国空军支援,长空06J一箱油肯定是到不了非洲的,并且其对机场设施要求很高,必须有专用维护设施,也不可能部署在国外的军事基地。长空09确实能到,但是长空09成功飞到非洲有点不可能。劲弩18上采用爆震发动机确实提高了导弹速度,那是因为导弹发动机只需要工作那么几十秒就可以了,剩下的靠惯性飞过去。但是你让战斗机发动机也工作个几十秒就关了,那不合适吧?即使是以材料学见长的新满洲国也无法解决发动机在长时间工作中开裂的问题,所以长空09一只处在验证阶段无法服役。长空03系列也没有。还真的只能靠地面部队了。

天鹰一队继续前往目标地点,天鹰二队搜索敌方防空阵地。

………………天鹰一队方面……………

经过一路的休整,动力甲已经充满电了,这次的目标是一个类似废弃机场的地方,把守的人很多。作为突破手的天鹰1号2号放出蜂鸟无人机进行大略的侦察,确认敌方的布防情况和建筑布局。天鹰3号四号从建筑群的左侧进入,天鹰5号从右侧进入,天鹰6号在一旁的山丘上架设通讯设备和重机枪。坦克和步兵战车作为第二梯队,在天鹰小队打掉重火力后再行动。根据蜂鸟的侦察,在这里的敌军装备有三门75毫米反坦克炮和数量不明的反坦克导弹。在步兵战车进攻前必须把这玩意拔了。

天鹰队长下令开始行动。天鹰1号2号从正面进攻。11点方向2人,12点方向地面2人,塔楼2人,在外面游荡的有三人,3点方向有车辆靠近,是搭载有无后座力炮的武装皮卡还有一辆卡车。看来这次是捅了马蜂窝了。那卡车驶入敌军营地后开始卸货,武装皮卡就在旁边进行警戒。天鹰动力甲的头盔内置瞄准装置,通过此装置可以看见对方在卸炮弹,可能是80毫米迫击炮弹。激光测距显示目标和自己的距离为263米,超过了火箭筒的有效射程。天鹰1号呼叫天鹰5号,请求他用爆弹枪打击。在敌军营地右侧的天鹰5号无法直接看见那武装皮卡,只能根据火控数据链的信息进行盲射,火控信息显示其和自己的距离为553米,结合之前蜂鸟无人机侦察的地图,在子弹路径上存在一个木制结构的棚屋,但并不知道木板的厚度,假设其厚度为20毫米,计算机判断可以射击。于是天鹰5号立刻操作爆弹枪连续轻扣扳机,第一发爆弹在木板上炸开一个大洞,随后弹道偏转射向另一个位置,第二发爆弹穿过这个洞准确的命中目标,碳化钨弹芯命中迫击炮的铸铁弹壳,轻而易举的将其打穿,然后从射孔中爆出一团火球,可惜没有引爆迫击炮弹,子弹从另一侧穿了出去,仅仅留下了两个带着灼烧痕迹的弹孔。这可是把周围人都吓个不轻,第三发爆弹再次命中,这一次它打中了迫击炮的增程药包,就是这些白色的小布袋子,里面装的是火药,在发射时一并引燃增加射程。炮弹确实很难打炸,但是发射药可是一打就着啊,这一枪直接引爆了全部的发射药,进而导致超大的爆炸,连旁边的无后座力炮都被炸毁。

在天鹰5号开火的同时,天鹰1号2号也分别用枪打掉了那些哨兵,然后从正门进攻。天鹰3号4号从侧面对着仓促迎战的敌军一轮机枪扫射直接把他们扫趴下一片,迫使他们无法支援正门,在远处架狙的天鹰5号用爆弹枪打掉了基地的通讯设备,防止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作为队长的天鹰6号联系作为火力支援的步兵战车,同步信息联。四发巡飞弹准备发射,天鹰3号和4号用动力甲的激光指示器指示打击目标,两发巡飞弹离架,在火控数据链和激光引导的双重指示下完成打击,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再点掉另外两个高威胁目标。反坦克炮和无后座力炮均被摧毁,蜂鸟侦察机前期搜索的重火力全部被摧毁,坦克前出将127毫米的超级榴弹扔到对方脑瓜子上。

作为废弃机场,这里的塔楼是混凝土结构,以天鹰动力甲的火力无法摧毁,那些敌军大多也缩在这里进行龟缩防御。可惜面对127毫米榴弹毫无作用。一发榴弹炸开外墙,第二发榴弹射进塔内引爆。前一秒还用机枪疯狂射击的敌军下一秒就没了动静。再发一炮炸断承力结构,整个塔台就倒了下来。天鹰小队清扫剩余敌军。

……………天鹰2队方面……………

同样依靠车载无人机进行侦察,根据空中炮艇传回的信息,对方是一辆萨姆防空导弹发射车。小队抵达敌方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并没有发现任何目标,空中炮艇尝试略略前压,再次被敌方雷达锁定,这下天鹰小队可知道了对方的位置。于是命令远程火箭炮发射一枚火箭弹,同时整个车队前压。敌方萨姆导弹开火,一枚导弹直冲冲的冲着空中炮艇就飞了过去,同时空中炮艇立刻做规避动作,准备抛射热焰弹和铝箔。地面的一辆步兵战车试图朝天上射一发劲弩8防空导弹把萨姆拦下来,当然是拦截不掉。要是劲弩17或许可以,步兵战车上的劲弩8主要是在面对敌方武装直升机时能够有一些自卫的手段,不至于被对面压着打。拿这玩意拦截速度2.2马赫的萨姆导弹还是太难为它了。

但是萨姆导弹也有其致命弱点,这玩意是半主动雷达弹,如果在导弹导引头开机前把地面雷达端了,那导弹就变成了一个睁眼瞎。火箭弹终于是抵达了萨姆导弹的位置,末端导引头开机并加速俯冲,地面的武装分子一部分四散逃命,另一部分拿着手里的步枪朝着火箭弹射击。这防空更完蛋,结果就是导弹车被击毁,10分钟后天鹰2队将剩余敌军全部消灭。

没了防空导弹的制约,空中炮艇长驱直入清扫敌方单位,把携带的20吨弹药扔干净后撤离,天鹰小队在完成打击任务后也随之撤离。

………最后一个任务目标………………

车队重新装载弹药后出发,天鹰小队的弹药型号很多,但补给难度并不大。坦克的主要武器有127毫米线膛炮,7.62毫米同轴机枪,12.7毫米重机枪。步兵战车则是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和12.7毫米重机枪,炮塔上还有一个模块化的武器站,可以选装火箭弹,便携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讲个笑话,隔壁BMP3和04A都列装很久了,新满洲国大部分的步兵战车还在往炮塔上插单兵火箭筒当100炮用,在这一代也大差不差。天鹰小队里还有一辆多管火箭炮,一般的武器搭载为3枚炮射无人机,3枚制导火箭弹,6枚无制导火箭弹。而步兵手中则是标准的MG762突击机枪,1.5米长,裸枪12公斤。在肩甲上安装有40毫米多用途发射器,可以打榴弹和烟幕弹。根据每个士兵承担的任务不同,还有专门的任务模块。突破手有破门用的万能钥匙霰弹枪,安装在手臂内侧;一个火药动力钩爪,安装在手臂外侧;两架蜂鸟无人机,一具4联84毫米火箭筒。而火力组的则把更多的重量用于携带弹药,没有携带无人机,也没有火箭筒,单纯携带了大量的弹药。狙击型则额外携带了一把爆弹枪,带弹60发,分三个弹匣。以及一架蜂鸟无人机。队长型携带通讯设备和一挺12.7毫米重机枪。

整个天鹰小队全装包通常的弹药补给为12发300毫米火箭弹,44发127毫米高爆榴弹,4000发25毫米高爆弹,150发18.4毫米穿甲燃烧曳光弹,9000发12.7x114毫米AP弹,16000发7.62x63毫米AP弹,24发120毫米火箭弹(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16发84毫米火箭弹,144发40x60毫米榴弹(烟幕弹),24根工程炸药,4段50米长的排爆索,8架车载无人机,10架蜂鸟无人机。一些罐头食品和水,必要的燃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理论上能支持打完两场低烈度战斗,然后就需要返回基地重新为车队补给弹药。

空中炮艇已经返回新满洲国,天鹰小队在执行完这次任务后需要直接开到港口,然后走海运回去。这可比来时候方便多了,因为新满洲国没有大型运输机,所以这些坦克都是炮塔和车体分开运,到地方再现场组装的。没办法,一起运就超载了。

抵达目标位置,天鹰小队全员下车准备作战。步兵正面吸引火力,车队两侧夹击,火箭炮补射一发炮射无人机作为侦察,车队发射两架无人侦察机作为扫盲侦察。排爆索射出,炸毁敌方的路障,随后掠食者坦克放下推土铲,把浅层的地雷全部铲到一边,遥控武器站不断的用机枪压制两侧的敌军,坦克炮则作为处理突发事件的手段,对准主要的威胁方向,防备那些手持反坦克火箭弹的家伙。在坦克后方的是步兵战车,他们距离坦克有一定的距离,相互之间也分开约150米,两支车队都没有贸然冲入城区,而是在外围像啃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推进,天鹰步兵倒是直接穿插进去了。

“发现敌方一架武装直升机!”

“这帮家伙从哪搞来的这玩意?”

“劲弩8防空导弹已就绪”

炮射无人机侦测到对方一架武装直升机正在试图起飞升空,然后将这一情况告知给了车组。2辆搭载防空导弹的步兵战车做好拦截准备,25毫米防空炮对准其位置,一旦直升机升空立刻就会发射弹幕将其击落,地面的天鹰步兵则直接无视这架直升机继续向前推进。趁着大部分的武装皮卡都被自己的坦克吸引住,对方只有轻步兵火力抓紧推进,争取直接插进他们的指挥部。

“攻击完成,目标两架,目视爆炸,确认击毁。”

对方那倒霉的直升机刚飞起来,就看见天鹰小队的2辆步兵战车齐刷刷的将25毫米机关炮对准自己。一车打一架,一轮长点射精确命中,随后一发劲弩8命中将其打爆防止复活,对方直升机被击落时顺带在地上把自己人炸翻了一大片。

“天鹰小队全体注意,烟幕弹即将发射,近距离含磷烟雾接触,关闭空气过滤器,启用动力甲内供氧设备。”

敌方的反坦克炮上来了,那是75毫米炮,二战时期的老古董了,但它只是老了,不是没用了,一发炮弹照样能干爆一辆步兵战车,或者一只天鹰士兵。两发白磷烟幕弹遮蔽其视线,同时也作为燃烧弹使用,那几个操炮手由于被突然的白磷糊脸,即使没有沾染上那些燃烧剂,也因为吸入白磷颗粒而变得些许火热。

小说相关章节:舰娘们的日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